基於古典共和主義視角的學校教育

民主 政治 英國 大學 墨香影印室 2017-04-26

基於古典共和主義視角的學校教育

文/芒果Vera家的飲水

伴隨著歷史發展和時代進步,越來越多的學校被大範圍地建構,越來越多學生被大規模培養。大樓、大師、大學,似乎都在進步,突出表現為教育內涵的擴充。

但稍有邏輯學常識的人都能夠意識到,教育內涵的擴充過程,恰恰是教育外延的萎縮過程。毫不客氣地說,當今教育所培養的精英,正逐漸演變成為錢理群先生提及的“精緻利己主義者”。學校教育在專業化發展的過程中,教育侷限於課堂、侷限於考試成績的弊病就逐漸形成,因此所謂學校教育專業化與狹隘化的困境矛盾凸顯。

在教育外延狹隘化的過程中,諸多有識之士提出相應對策與措施,如保羅·朗格朗的終身教育觀點,“終身教育所意味的,概括而言,即指人的一生的教育與個人及社會生活全體的教育的總和”,又如杜威就教育本質提出“教育即生活”和“學校即社會”的觀點……即便如此,當今社會展現給民眾的教育行為又如何?義務教育無法保證公平,學校教育同社會教育脫節,陳舊模式導致學生走向封閉的自我。

教育學家的提法是教育領域內的自我反思過程,其教育思想反映出社會背景下公民培育的內在機理,即通過合理的教育行為來促進學生成長為具備基本政治素養,尤其是內涵古典共和主義素養的社會公民。古典共和主義從政治概念向教育領域的擴展,正是在此時應運而生。

古典共和主義較為明確的創始時期可追溯到蘇格拉底,雅典城邦時代賦予古典共和主義以具體內涵,其歷史高度讓今天的民眾仰面而視。共和主義從歷史來看可分為古典、近代、現代三階段,矯枉過正,在人人為私利而奔走,人人視公利為無物的時代,教育有必要追求古典共和主義的復歸,尋求價值層面的超越,從而實現教育質量的提升和人才水平的提高。

簡而言之,實現學校教育的大發展大繁榮,必須進行古典共和主義薰陶,以此為背景促進良善的教育與政治。

古典共和主義是公民身份的基礎。公民必定是政治生活中的個體,在言說與行動中找尋公民自我的本真。古典共和主義美德是公共美德,強調為社會利益而犧牲私慾和利益,同共同體主義概念存在諸多共性,反對個人主義。然而當今學校教育的實際情況卻同古典共和主義思想的內涵迥異。學校中學生迫於升學壓力,在學業方面不良競爭,心理閉塞,交流減少就是其中明證。由此闡發至其他方面,家長在教育的過程中也是將幾乎全部的教育工作交由學校,形成重學校,輕家庭,輕社會的情況,許多學生成績優秀卻自私自利,只關心自我領域的學習顯然無法做到真正的學問精深。

古典共和主義是求索積極的狀態。自中世紀開啟,共和主義漸漸讓位於民主思想,當今世界人們絕大多數的思考模式,仍然在繼承中世紀的遺產,過多強調消極的自由。在專制制度下,保留消極自由是對自我的有效保護。然一旦制度健全後,國家對個人的侵蝕就會受到法律等諸多因素的制衡,就不能單純強調民主,更應當尋求古典共和主義的迴歸。之所以說古典共和主義是求索積極的狀態,就在於它代表著積極的自由,鼓勵人人蔘與政治生活,在其過程中培育自我德性。正如人不能僅僅生活在一種狀態中,教育和政治的發展亦然,都應當尋求不同方面的最優配置。在人們過多關照自我,忽視社會的背景下,提出古典共和主義的思想來提出對教育問題的看法就顯得恰如其分。

古典共和主義是學校教育的內核。英國哲學家洛克有句名言,“教育的事業並非使年輕人能完美地從事科學研究,而是要開闊年輕人的心胸,使其能盡力運用自己之所長。”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育人才,所謂的人才必然是要有利於社會,而不是相反,惟其如此,真正的教育才能自然出現。古典共和主義倡導至善,城邦時期倫理學被包含於政治學概念中,一切善行的最高表現形式即參與政治生活,以此達到至善的狀態。當今的學校教育在涉及政治方面時,往往疲於說教,須知言說與行動時統一的,沒有分離的兩者,一如阿倫特所言。學校教育的改革必須不斷與社會取得聯繫,學校“小社會”的自身建設、擴大同“大社會”的交流相統一。“小社會”依賴學校民主氣氛的營造,依賴學校活動的選配,只有將學校的社會化不斷推進,才能促進學校教育擁有古典共和主義的內核。倘若學校教育一味將學習成績作為考核學生的唯一標準,那麼就不能確保學生成長為將來國家建設的合格公民,突然想起長沙市一中副校長出訪交流時的談話,談及長沙市一中百餘年的歷史,他最驕傲的事情就是培養出十萬餘名合格公民。教育確實不是讓每一個人都成為社會中的精英,更多地,是培養國家的合格公民。學校內部營造“小社會”的概念,當代社會中,學校同“大社會”的交流似乎更是稀少,往昔教育序列同“大社會”的橫向聯繫現在已經被教育級別所綁架,升學成為學生唯一的任務,然而,一旦走進大學,卻又急匆匆將自己打包給“大社會”。但是這樣真的正確嗎?在小學、初中、高中沒有足夠的接觸,沒有實現真正的社會化,如何成長為一個合格的公民?常規的公民教育又當如何?因此加強學校與“大社會”的有效溝通,諸如社區與學校共建,在基層民主管理中讓學生真正能參與到行動中,惟其如此,教育才能不是一句空談,此刻是行動與言說的統一。

一切教育行為都是教育本質的外顯,要挖掘、理解、深化、提升教育本質,則必從行為入手解決學校教育的沉痾痼疾。市場經濟時代的加速發展,資產階級逐利性傾向使得教育功利主義隨之顯現。尋求學校教育行為的變化發展,必依賴於經典思想的薰陶,其中包括知識基礎、思維方式、歷史習慣等諸多層次的內容。

學校教育目的是培育合格公民,其標準是個體理性走進公共理性的範疇。公共事務的理性參與要依靠公民意識的覺醒,這絕非自中世紀以來的公民權利義務觀念的塑造,而更多的是古典共和主義所遺留的精華。古典共和主義自古希臘肇始,古羅馬時代雖然城邦實體不存在,但國家公共性觀念反而愈加豐富。西塞羅指出,“共和國是人民的事業”,這些都反映出古羅馬古典共和主義的興盛。

學校教育應當瞄準人才培養的目標,對學生負責絕不是分數決定論,而是要努力將其培養成為合格的社會人。追求古典共和主義至善標準,讓學生成為主動參與社會生活、參與政治生活的公民,真正讓個體理性交集成為公共理性,方能在學校教育的實踐中真正讓人成為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