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海禁”錯了麼,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

“海禁”這東西,一向被認為是個壞東西,“閉關鎖國”嘛,“落後就要捱打”嘛,是吧,尤其是明朝,被認為開了個很壞的先例,自絕於世界。

話說回來,誰規定的,捱打一定是因為落後?

“五胡亂華”時,我們落後了麼,西夏,遼,金直至蒙元,我們落後了麼,“土木堡之變”,落後了麼,滿清入關,落後了麼,乃至1840,被打是因為落後麼?

大家有誰聽說過一個GDP佔世界30%以上的落後國家?

強如美國,2018年世界GDP佔比,不過24%。

那麼,明朝的“海禁”這事,對不對?

在說清這個對錯之前,我們先來看兩件小事。

其一,1523年,寧波之亂,爭貢之役。

明朝的“海禁”錯了麼,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

起因是日本國內的政治力量變化,幕府將軍成為傀儡,地方大名勢力興起,兩股相互仇視的大名勢力爭奪嚮明朝的朝貢貿易權,各自為了利益,嚮明朝派出朝貢貿易使團。

兩支使團先後到達明朝規定的朝貢貿易地點,寧波市舶司後,先是因貿易所需的“勘合”憑證真假起了爭執,其中一方通過對市舶司官員行賄,暫時平息了下來。

接著,在隨後進行的接待酒宴上,又因座次席位發生爭執,自認為栽了面子的一方,派人搶奪了此前被收繳的武器,聚眾直接在酒宴上將對立的一方斬殺,並一路追殺對方逃離的人員。

追殺未果,這幫人憤憤不平,又跑去港口把對手的船隻全部燒燬。

見了血,這幫日本人的野性就收不住了,開始沿路劫掠,燒殺。

寧波守軍連忙派兵彈壓,卻由於承平日久,武備鬆弛,被對方反殺,連都指揮和千戶都戰死了。

這幫人居然還就在港口順利地搶回了他們自己的兩條船,出港逃走了,後來在海上遇到大風,其中一條船漂到朝鮮,大概是又想著發財,被朝鮮殺了二十多,活捉三十多送交了明朝。

結果嘛,還用問?這三十多,跟另一方僅存的逃掉的人,一起被斬首。

還有一條船呢,他們也知道這事鬧大了,在海上四處漂泊,躲藏,後來不曉得死哪去了。

當然不會就這麼完了,隨後明朝方面取消了寧波,福建兩處的市舶司,只剩下廣東一處。

日本方面,內亂加劇,掌管朝貢貿易的大名被殺,貿易船隻屢屢被海盜圍攻。

至此,明朝與日本兩方因素疊加,雙方的官方貿易渠道斷絕,緊接著就是走私渠道的興起,寧波外海雙嶼島成為走私中轉中心。

至於說朝貢貿易權為什麼會影響這麼大,我們從某次日本使團一次性行賄千兩黃金,就可窺見一斑,這裡面的利潤,油水有多大。

其二,1549年,朱紈自殺案。

朱紈雖也姓朱,跟明太祖老朱家沒啥關係,他出身貧寒,為人清正,剛直。

1547年,朱紈受命提督閩浙兩省海防軍務,這時候在寧波外海,在舟山群島一帶的走私生意越做越大,雙嶼島,儼然發展成了一個小型城市的模樣,日本,荷蘭,葡萄牙,當然還有明朝的商船,海盜雲集於此,經常發生對周邊明朝沿海地域燒殺,搶掠的事件。

朱紈到任後,隨即開始整頓軍務,調集兵力打擊海盜,走私,於1547年八月攻克寧波外海雙嶼島,在島上建起要塞,抓捕了大批海盜,和地方上與海盜們勾結在一起的人。

明朝的“海禁”錯了麼,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

緊接著,朱紈又開始對舟山群島一帶掃蕩,打擊走私貨運船隻,捕獲了大批代理沿海豪商進行走私販運的人,全部誅殺。

朱紈的鐵腕手段,引起強力反彈,閩浙豪商們在京城朝廷的代理人們大肆對朱紈進行彈劾,攻擊。

朱紈先是被降職,隨後被撤職審查,在京師查辦人員到來之前,朱紈飲藥自殺。

之後,朱紈提拔的大批海防軍官,軍人被解職,遣散,甚至獲罪被殺,閩浙海事由此朝內無人敢提。

兩年後,“嘉靖倭亂”爆發,更是於1555年發生倭寇五十三名直攻到南京城下,到被全數剿滅為止,一路殺傷官兵四五千人的奇聞。

“倭亂”的爆發,有內因,也有外因。

外因嘛,跟日本的內戰越演越烈有關,內因則與上述兩事,與海禁的收緊,有著直接的關係。

那麼,明朝實行海禁的初衷,究竟是什麼,又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了怎樣的變化呢。

一,為什麼要海禁。

明太祖朱元璋時期,方國珍部,張士誠部殘餘勢力逃亡出海,不斷在沿海地區煽動,勾連叛亂,當時的明朝內部百廢待興,西部,北部蒙元殘存勢力仍然威脅巨大,東部南部沿海,無力出海進剿,於是實行海禁,斷絕海上勢力與內地的聯繫。

同時,朱元璋設置寧波,泉州,廣州三處市舶司,分別應對日本,琉球,及東南亞各國的官方朝貢貿易。

到了明成祖朱棣時期,除沿用上述制度外,又推出鄭和船隊,主動尋求官方的對外貿易聯繫。

明朝的“海禁”錯了麼,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

鄭和船隊的官方巨大需求,推動了沿海地區造船,航海的發展,到了仁宗,宣宗時期,政治氛圍鬆動,對海禁也就不再看得那麼緊了,民間走私逐漸風行。

成化朝議開始商量放鬆海禁,到了正德帝時期,對東南亞的海禁放開了,不過對西洋,日本仍然禁止民間私貿。

這是因為日本當時處於戰亂時期,政局動盪,海商海盜無法判明,而西洋商人,更是居心叵測,自始至終都希望通過巧取豪奪,在明朝攫取更多的利益,只要有做海盜的機會,不可能指望他們會放過機會。

進入嘉靖朝,海防局勢緊張,民間海貿收緊,明令禁止,“倭亂”爆發後,在主持平定海疆的過程中,胡宗憲,譚綸等上書明廷,建議適當放開民間海貿。

緊接著,就是“隆慶開海”了。

二,誰在支持海禁。

在上述“朱紈案”中,自始至終,同朱紈進行對抗,最終藉助朝堂勢力,置朱紈於死地的,是浙閩的豪族勢力。

這些豪族,以及與他們勾連的朝堂勢力,真的反對“海禁”麼?

並不是,他們正是“海禁”的最大受益者。

他們有勢力,有財力,可以輕易影響海防執行者,這就使得所謂“海禁”成了只能限制那些無權無勢的小民,而成了他們壟斷海貿巨大收益的幫凶。

朱紈顯然並不吃他們的那一套,擋了他們的路,海貿的巨大利益使得雙方以命相搏,最終也讓朱紈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他們支持“海禁”,同時又希望海防稀鬆,一切都只為他們的利益。

明朝的“海禁”錯了麼,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

而“海禁”與海防稀鬆的雙重作用,正是“嘉靖倭亂”爆發的最大內因。

好,總結一下,明朝海禁,最初是國防需要,進而變成明廷官方壟斷海貿經營的需要,接著私貿慢慢鬆動,再來因外部形勢變化,適度放開與嚴行海禁並行,因地因勢而異。

然後就是從鬆動,到有限放開,到全面放開的過程,伴隨著這個過程的是海防力量的投入加大,和外部形勢的逐漸好轉,日本慢慢走向了一統。

從“海禁”到“開海”,閩浙豪族短暫的受壓制之後,迅速反彈,他們上下其手,從朝堂到地方,將明廷對海貿的管控力不斷的稀釋掉,又藉助權勢,對那些中小海商,一再的打壓。

這使得那些中小海商們,只能鋌而走險,閩浙沿海的海盜勢力,屢撲不滅,越發壯大,最終出現了鄭芝龍這種海上“巨無霸”式的存在。

明朝的“海禁”錯了麼,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

那麼,“開海”對明朝有多大影響?

我們先來看結果,自隆慶以至崇禎,七十餘年時間,雖經歷幾次反覆,“開海”的政策還是被維持了下來。

這七十餘年,經由海貿輸入中國的白銀,據統計達到驚人的三億三千萬兩之巨,這還是保守的數字,僅就絲織貨物一項,萬曆朝後就達到了每年淨流入白銀一百四十多萬兩。

流入這麼多的白銀,是不是好事?

這得看你從哪個角度去看這件事了。

對於工商經濟社會來說,這還用問,資本就是力量,銀子多了,當然是好事。

那麼,對於以小農經濟為根基的明朝來說,白銀的大量流入,是不是好事?

明朝米價,明英宗之前長期維持在一石米白銀0.5兩的價位,一石米約等於如今的950斤左右,弘治朝突破0.5,到了武宗正德朝,又回到0.5以下。

嘉靖朝後期,至隆慶朝,升至接近0.6兩,萬曆朝,突破0.6,天啟朝達到0.9,崇禎朝突破一兩大關,不斷上升,在出現嚴重饑荒的河南,陝西地區,一度達到五十兩,上百兩銀子一石米的天價。

很明顯,白銀的流入,加劇了明朝通貨膨脹的程度,而海貿帶來的收入增加的好處,並不能被廣闊的明朝內地民眾普遍享有,他們能感受到的,只有物價的上漲,和生活水平的不斷下調。

與此同時,原本為明朝產糧大戶的江浙地區,乃至閩越,因為海貿,工商的巨大利益,紛紛改稻植桑,以至於作為傳統的糧食輸出地,漸漸成了糧食淨輸入地區。

這樣的改變,與通貨膨脹一起,推高了米價,推高了整個明朝社會的物價水平。

這樣的改變,引發的另一個變化,就是在當時的農業生產水平之下,極大的減弱了整個明朝社會的抗風險能力,一旦發生大面積災害,災害轉變為災難性事件的機率,被大大的提高了。

實際上,就是在海貿的直接受益者江浙地區,萬曆後,也出現了幾次大的糧荒事件,更不用說因為小冰河的氣候變化,在明朝北方的糧荒災變,萬曆之後,越演越烈了。

明朝的“海禁”錯了麼,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

李自成,張獻忠之輩,屢仆屢起,就與糧荒的越演越烈有著直接的關係,而這,是用銀子能解決的麼?

更何況,民間私貿興起後,官方的海貿幾近斷絕,明廷又哪裡有那麼多銀子,加稅?“不與民爭”的大帽子扣下來,哪個敢動?

再進一步,明朝能不能走制度轉型的路子,改“小農經濟”為“工商業經濟”呢?

且不說這樣的制度變化,就是明朝的自掘墳墓,是自己消滅自己的統治基礎。

我們看歐洲在實現制度轉型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就是工商業經濟對農業經濟,人口的無情掠奪,大規模的社會動盪層出不窮。

為緩解社會矛盾,他們的解決方法一是通過海外殖民地的開拓,將壓榨對象轉而變為海外,再就是通過大規模的海外移民,藉以減小國內矛盾的壓力。

明朝的“海禁”錯了麼,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

那麼明帝國呢,能不能簡單模仿?

以明帝國的超大體量,85%的自耕農佔比,隨便扒拉一下,就是幾十上百萬的人口,這般數量級的破壞力,是歐洲那些碎片化的小國能夠相提並論的麼?

結論,無論“海禁”,還是“開海”,都不是問題的核心,這兩項相反的舉措,在整個明帝國的演進過程中,體現出來的,是帝國與時俱進維護自身統治的努力,以及組織力從強大,到慢慢稀釋,到逐漸崩潰的無能為力。

我們能說,明帝國這樣的努力不對麼?

作為一個有著合法性傳承的帝國,維護充分的社會穩定,消滅,隔絕影響穩定的不利因素,“海禁”也好,“開海”也罷,因時因勢不同,作為維護穩定的努力,難道不是天經地義的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