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變隱藏的祕密,歷史真相

明朝 王振 明英宗 中國古代史 也先 厚黑歷史 2018-11-28

正統十四年(1449年)七月,蒙古瓦刺也先,以明朝削減馬價為理由,嚮明朝邊境發起大規模進攻。大同守軍失利,塞外城堡陷落,邊報傳至朝廷,朝廷上下惶恐不已。明英宗朱祁鎮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下,不顧群臣勸阻,七月明英宗令皇弟朱祁鈺留守,親率大軍出征。由於組織不當,一切軍政事務皆由王振專斷,最後三十萬大軍在土木堡一帶慘敗殆盡,王振被殺,英宗被也先俘去, 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等66名大臣戰死,史稱“土木之變”,也稱“土木堡之變”。很多史學家都把土木堡之變也被看成是明朝由盛入衰的轉折點,土木堡之變後,明朝逐漸衰敗。

土木堡之變,至今仍有三大謎團尚未揭開,歷史界眾說紛紜。

第一大謎團是為何明英宗不顧群臣勸阻,執意要親征漠北呢?

土木堡之變隱藏的祕密,歷史真相

正統十四年,也先統率各部,分四路大舉向內地騷擾。東路,由脫脫不花與兀良哈部攻遼東;西路,派別將進攻甘州(甘肅張掖);中路為進攻的重點,又分為兩支,一支由阿剌知院所統率,直攻宣府圍赤城,另一支由也先親率進攻大同。也先進攻大同的一路。七月,大同守軍失利,塞外城堡陷落,邊報傳至朝廷,朝廷上下惶恐不已。明英宗朱祁鎮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下,不顧群臣勸阻,明英宗令皇弟朱祁鈺留守,親率大軍出征。

目前史學界普遍認為當時王振在朝中勢力極大,專權獨斷,他不懂軍事,以為行軍打仗就是普通打架一般,人多欺負人少便可,率領五十大軍必定是有勝無敗,想立下這不朽之功,故而慫恿明英宗親征。而英宗年少無知,被其矇蔽,故而不顧朝中眾臣的阻撓,執意親征,最後釀成土木堡大敗。

清風明月認為明英宗親征瓦刺,決不是被宦官王振矇蔽,而是其內心深處不滿朝廷眾臣無所作為的工作作風,他想通過親征來激發他們重新振作進取,有所作為,因此,才不顧眾臣的勸阻,執意親征瓦刺,主要理由有下面幾點。

第一,他想大展拳腳,有所作為。朱祁鎮九歲繼位稱帝,雖然人小,但是志氣卻不小。史書上記載,有一次,他命兵部尚書馬冀、侍郎鄺埜議處邊事,五日還沒有得到答覆,怒氣衝衝地斥責他們,“你們小瞧我是小孩嗎?”說罷竟然將二人打入監獄,明人評論此事時說,"這時英宗已經有鞭撻四夷的氣魄了。"史書上還記載,正統六年十一月,乾清、坤寧二宮,奉天、華蓋、謹慎三大殿落成,定都北京,文武諸司不再稱行在。從這裡我們也能看出明英宗決心效法祖宗,加強北京邊境控制的決心。朱祁鎮剛登基時,國事全由太皇太后張氏把持,賢臣“三楊”主政,後來,隨著身邊最為親近的祖母和一干輔佐自己的老臣相繼離世,終於可以展開拳腳、建功立業了,故而我相信其內心深處也想親征。

第二,想效仿明宣宗親征,名垂青史。當年朱高煦的叛亂,他父親明宣宗朱瞻基在當時朝臣的建議下,御駕親征,打敗了漢王,成為佳話。有道是“虎父無犬子”,朱祁鎮也想要效仿父親親征,打敗瓦刺,名垂青史。

第三,他不滿朝臣無所作為的態度和朝廷因循守舊的政治氣氛。文宣二帝以來,輔政五臣一直執行無所作為的政治態度,他們的做法在永樂年間的一系列南征北戰之後,確實具有休養生息的作用,但是長期下去,弊端開始顯現,造成了萎縮、僵化和一蹶不振。史書上記載,廣西麓州地區也發生叛亂,一些大臣主張退兵,楊士奇也僅僅主張綏靖,但是王靖遠堅持主張討伐。接過官軍威震西南,不僅保護了國土,而且穩定了邊疆,這個王靖背後的支持者卻是王振。所以明人評論說,面對叛亂,朝廷一味退兵,麓州很可能會和當年丟安南一樣丟掉。我舉這個例子,並不是想幫王振稱功勞,我是想說當時朝廷的輔臣一味因循守舊,保守退縮絕非上策,也就是明英宗最不滿意的地方。因此,他想通過自己對瓦刺的親征,來激發朝廷眾臣的振作進去,大明才會有更好的出路。

第二大謎團明軍本打算從紫荊關經蔚州返回,為什麼突然改變撤軍路線,返回大同經宣府入京?

土木堡之變隱藏的祕密,歷史真相

9日,明軍出居庸關,過懷來,至宣府。8月1日,明軍進到大同。未交鋒,鎮守太監郭敬報告也先為誘明軍深入,主動北撤,王振看到瓦剌軍北撤,仍堅持北進,後聞前方慘敗,則驚慌撤退。本欲使英宗於退兵時經過其家鄉蔚州“駕幸其第”,顯示威風;又怕大軍損壞他的田園莊稼,故行軍路線屢變,導致士兵疲憊不堪。至宣府,瓦剌大隊追兵追襲而來,明軍3萬騎兵被“殺掠殆盡”。13日,狼狽逃到土木堡,不料被瓦刺大軍伏擊,大敗,五十萬大軍損失殆盡,王振被殺,英宗被俘。

許多學家都將明軍戰敗的原因歸罪到明軍改道經宣府回師的這一錯誤決定上,至於為什麼會突然改變行軍路線,史學界目前流行兩種說法。

土木堡之變隱藏的祕密,歷史真相

第一種說法是王振臨時起意改道。《明實錄》記載,20日開始返回,先打算從紫荊關經蔚州返回,選擇蔚州的原因是王振希望皇帝給自己在父老面前長臉,而走了一段之後,他又怕大軍踩壞莊稼,於是建議皇帝改變路線,經宣府返回。這個是目前史學界最為主流的講法,有些學者還猜測王振當時在家鄉購置了很多田地,怕踩壞了自己的莊稼,因而建議明英宗改道。按《明實錄》裡的說法,總之一句話,所有的責任都是王振。但是我個人認為這個說法並不可靠。理由有兩點,其一,前面我們說過了,明英宗和王振準備親征,但是文官系統一直是極力反對的,而且土木堡敗後,王振被殺,英宗被俘,文官系統勢力獨大,完全控制了朝廷。所以土木堡敗後,文官系統自然把責任全部推到王振身上了,有道是死無對證。其二,土木堡一役後,文官系統的人在金鑾殿上當著監國朱祁玉的面,打死了王振的親信馬順、毛貴、王長隨三人,每次看到這裡,我總有些毛骨悚然,感覺監國朱祁玉似乎已經是個傀儡,完全被文官系統綁架了。既然文管系統控制了朝廷,那麼實錄裡面說的自然都是針對死對頭王振的壞話。因此我個人認為這種說法並不可靠。

第二種說法是明英宗和王振得到消息說宣府將領通敵,所以決定前去查探一番。曾經有學者在網上發表這個觀點,說撤退路線的臨時改變,他推測王振聽家鄉人口中得知也先的軍隊經常在宣府出入搶掠,而他和明英宗在朝中卻一直未接到任何消息。王振和明英宗心中納悶,懷疑宣府守將可能暗中通敵,和也先達成了某種默契,只要不惹大事,少許掠奪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過去了。因此明英宗和王振決定率大軍北上看個究竟,這才改變撤退線路經宣府返回。我個人不贊同這種說法,他們當時聽聞前線戰敗的消息,害怕也先大軍,這才立即撤退,即使當時他們懷疑宣府守將通敵,我想明英宗和王振都不是傻子,應該不會就一定要在這節骨眼上去查探究竟嗎?因此,我斷定明英宗下令改道,決不是為了查探宣府守將是否通敵。

清風明月經過研究發現,自蔚州入紫荊關回師的這條路線,比改道後經宣府入京的線路要近的多,表面上來看,是一個不錯的撤退路線。但是,其實自蔚州入紫荊關回師的路線存在兩個致命的地方。

土木堡之變隱藏的祕密,歷史真相

第一,自蔚州入紫荊關回師的這條路線利於瓦刺騎兵卻不利於明軍。因為這一帶都是空曠無際的平原,和適合瓦刺的騎兵奔襲和作戰。一旦選擇了這條線路,明軍後勤人員和輜重太多,速度緩慢,相信不出幾日,瓦刺騎兵便會追上。而且空曠無際的平原恰好適合瓦刺騎兵衝殺,一旦被瓦刺騎兵追上,五十萬大軍便會被瓦刺的數萬騎兵衝的七零八落。

第二,自蔚州入紫荊關回師的路線的防禦能力遠不如改道後經宣府回京的路線。明朝九邊地區的城堡,有七成以上都是在正統年以後才逐漸築成的。大同至蔚州城途中有聚落城、許家莊堡、廣靈城、順聖川東 城、靈丘城、渾源城等城堡大多是後來修建的。在正統十四年以前,從大同至蔚州城沿途中,其實只有渾源城和廣靈城兩座城池可以防禦。所以選擇這條線路撤退猶如選擇了一個四處漏水的大篩子,毫無防禦可言。而經宣府入京的線路,沿途有很多城堡,如雷家站、鷂兒嶺、獨石、馬營、雲州等地。防禦能力要比自蔚州入紫荊關回師的路線強的多。

總之,清風明月大膽推測,當時明英宗和王振在大同聽到前線兵敗的消息後,不由地害怕起瓦刺大軍,立即下令撤退,本能的第一反應,當然也可能聽了大臣的建議,選擇了逃跑路線比較近的自蔚州入紫荊關的路線回京。可是沒走多少路,估計要麼是身邊的將領提醒(畢竟親征的時候帶了很多著名將領),要麼是明英宗和王振自己醒悟過來,發現這條線路有兩個致命的地方,不如經宣府入京的線路安全,因此,下令改道,經宣府入京,卻不料,在土木堡遭遇瓦刺騎兵的埋伏,致使五十萬大軍全軍覆沒,王振被殺,明英宗自己也被俘。

土木堡之變隱藏的祕密,歷史真相

第三大謎團是明軍到了土木堡為什麼不入懷來城,而且錯擇了沒有水源的營地駐紮。

至宣府,瓦剌大隊追兵追襲而來,13日,明軍派朱勇率3萬將士阻擊瓦刺騎兵。朱勇無謀,進軍鷂兒嶺,瓦刺軍在兩山夾擊明軍,朱勇部隊被殺掠殆盡。這時天剛過午,明英宗車架已經到達土木堡,離懷來城還有二十里路程。眾人請求明英宗趕快入懷來城,但是明軍尚有兩千輜重未到,因此,王振命人在城外等待。兵部尚書鄺埜上書請求車架疾馳入關,以嚴兵殿後,但是王振怒斥道:“腐儒安知兵事,再妄言必死!”鄺埜說:“我為社稷生靈,何得以死懼我?”王振更加發怒,斥左右將鄺埜扶出。最後,大軍在土木堡駐營。

此時,兩路瓦刺大軍正向土木堡逼近。也先從西北的鷂兒嶺乘勝追來,阿刺知院從東北方向攔截明軍歸路。十四日黎明,瓦刺軍包圍了明英宗所在的狼山,但是瓦刺見明軍人多勢眾,也不敢貿然發起攻擊,而是守住河流不讓明軍靠近。15日,明軍人馬兩日都沒有飲水,渴極了,於是紛紛掘井至二丈,但是仍然找不到水源。瓦刺見雙方這樣耗著不是辦法,便慢慢退去。明軍見瓦刺大軍退去,便命令大軍南移取水,將士紛紛跳出戰壕,走了才三四里路,突然發現瓦刺大軍又出現了,嚮明軍衝殺過來,嘴裡還喊:“放下武器不死。”結果五十萬大軍竟沒有一人作戰,紛紛解甲丟刀,四下逃散,自相踩踏。二十多萬人死了三分之一,受傷者過半。騾馬亦二十餘萬,衣甲兵器盡為胡人所得。

大多數學者認為王振又是土木堡之變的罪魁禍首,他到達土木堡後貪等輜重而不入懷來,以致被瓦刺兩路大軍合圍,又錯選紮營地點,這才造成土木堡一役,明軍全軍覆沒了。而且有些學者認為王振為什麼一定要等這兩千車輜重,他們認為這是王振此次出征四處搜刮來的民資民膏。但是清風明月不贊同這種看法,

第一,先不研究這兩千車的輜重到底是不是王振搜刮來的民資民膏,哪怕這兩千車就是王振搜刮來的民資民膏,他明知道瓦刺大軍在後面追來,剛剛派了朱勇率領三萬將士去阻擊,情況十分危急,難道王振就是個傻子,偏偏就要等這兩千車的輜重,才肯入城嗎?

第二,就算他一定要貪等輜重,幹嘛一定要選擇這沒有水源的土木堡啊?王振是不懂軍事的宦官,但是他隨行的還有很多能征善戰,深通兵法的老將,比如張輔等人,他們為什麼不建議一下此處不能紮營,為什麼史書上也一直找不到這方面的記載。

土木堡之變隱藏的祕密,歷史真相

第三,前面我們說過了,明英宗和王振準備親征,但是文官系統一直是極力反對的,而且土木堡敗後,王振被部將殺,英宗被俘,文官系統勢力獨大,完全控制了朝廷。所以土木堡敗後,文官系統自然把責任全部推到王振身上了,有道是死無對證。

第四,土木堡一役後,文官系統的人在金鑾殿上當著監國朱祁玉的面,打死了王振的親信馬順、毛貴、王長隨三人,每次看到這裡,我總有些毛骨悚然,感覺監國朱祁玉似乎已經是個傀儡,完全被文官系統綁架了。既然文管系統控制了朝廷,那麼史書中記載的話不一定完全符合事實,他們肯定將責任推給死對頭王振。

因此清風明月認為這種說法並不可靠。 我認為不是王振貪等輜重而不入懷來,以致被瓦刺兩路大軍合圍,又錯選紮營地點,致使明軍土木堡一戰,全軍覆沒。實則乃是知院阿剌所部已先於明軍到達土木堡以東,斷了明軍的去路,並守住水源不讓明軍靠近,明軍無奈才駐紮在沒有水源的土木堡,後來,也先率部趕到,一起合圍明軍,最後,大敗明朝五十萬大軍。理由有下面兩點:

第一,瓦刺早已布好口袋。也先是個傑出的軍事家,他早就全盤計劃,佈下口袋,準備合圍明軍。史書上記載,19日,明英宗和王振帶領明軍出居庸關,過懷來,至宣府。8月1日,明軍進到大同。未交鋒,鎮守太監郭敬報告也先主動北撤,王振看到瓦剌軍北撤,仍堅持北進。從這裡可以看出,也先開始假裝不敵,有意後退,誘使明軍孤軍深入。而另一方面,他派了知院阿剌所部直抵宣府,從地圖上可以看出,他的意圖很明顯,是想斷了明軍的後路,然後兩路大軍一起合圍明軍,吃掉這五十萬大軍。

第二,宣府東北防禦潰敗。等到明英宗和王振率領大軍繼續深入腹地,也先立即率眾與大同總督軍務宋瑛、總兵官朱冕、都督石亨等人激戰於陽和,令明軍全軍覆沒。王振明英宗等人聞訊後,開始害怕,這才命令撤退。而另一支部隊知院阿剌所部則圍困馬營(在今河北赤城縣西北),斷絕明軍水源。馬營守備楊俊,不敢出戰,棄城而遁。知院阿剌繼而揮戈南下,連續攻破獨石(今河北赤城縣東北)、永寧(今北京延慶縣東),擊斃守備孫剛,因此,我斷定知院阿剌所部已先於明軍到達土木堡以東,並守住水源不讓明軍靠近。

因此,隨著三大疑團的揭開,我們發現王振並非像史書上說的那樣,他是土木堡大變的罪魁禍首,明英宗後來復辟後,其他大臣繼續構陷王振乃是土木堡之變的罪魁禍首,明英宗大怒,罵道,王振都已經死了,你們也該停了。從這裡我們也能看到,史書上的記載也並不是十分準備的,也是有些人有意將土木堡之變罪名全部推給王振的,那麼到底是哪些原因造成了土木堡之變,明軍大敗這樣的局面?清明明月認為主要有四大原因。

一,最高指揮者不動軍事。明英宗和王振為了改變朝中無所作為的氣氛,故而不顧朝中眾臣的勸阻,要求御駕親征,當然他們的出發點是好的 ,但是他們兩人都是不懂軍事,任命不懂軍事的宦官王振作為五十萬大軍的最高統帥確是不妥的,畢竟行軍大軍,要想勝利,靠的不是滿腔的熱血。大軍統帥王振連大軍未動,糧草先行的到底也不懂,對於最基本的任何排兵佈陣,任何軍事策略都一無所知,這又何談勝利呢?大軍出征到全軍覆沒,實在是看不出任何作戰佈局和技巧,無非是在瘋狂地逃跑,為了躲避也先的騎兵部隊,派了成國公朱勇,後衛將軍吳克忠的後續部隊阻擊戰,也是毫無戰法的以卵擊石。而隨行中英國公張輔是位神通謀略,德高望重的名將,兵部尚書鄺野也很有才幹,但英宗卻沒選他們作為軍事最高指揮,實在是失策。

二、情報系統錯誤。也先早就全盤計劃,佈下口袋,準備合圍明軍。19日,明英宗和王振帶領明軍出居庸關,過懷來,至宣府。8月1日,明軍進到大同。未交鋒,鎮守太監郭敬報告也先主動北撤,王振看到瓦剌軍北撤,仍堅持北進。從這裡可以看出,也先開始假裝不敵,有意後退,誘使明軍孤軍深入。而另一方面,他派了知院阿剌所部直抵宣府,從地圖上可以看出,他的意圖很明顯,是想斷了明軍的後路,然後兩路大軍一起合圍明軍,吃掉這五十萬大軍。雙方在這過程中都是互派細作,偵探敵情,也先對明英宗的行軍路線瞭如指掌,而明軍情報系統全線失靈,一直沒有偵探到 知院阿剌所部在宣府一帶的作戰消息,最終導致在土木堡被圍。

土木堡之變隱藏的祕密,歷史真相

三、明軍戰鬥力下降。繼永樂指後,仁宣之治,天下太平。京城大軍長期未習演練,處於務農狀態,久疏戰陣。再有此次出征使用了新型火器,但沒有提前演練,大多士兵不熟悉新火器的用法,沒有充分發揮火器對付騎兵的優勢。從宣府東北防禦全面潰敗,便能很好的看出。等到明英宗和王振率領大軍繼續深入腹地,也先立即率眾與大同總督軍務宋瑛、總兵官朱冕、都督石亨等人激戰於陽和,令明軍全軍覆沒。而另一支部隊知院阿剌所部則圍困馬營(在今河北赤城縣西北),斷絕明軍水源。馬營守備楊俊,不敢出戰,棄城而遁。知院阿剌繼而揮戈南下,連續攻破獨石(今河北赤城縣東北)、永寧(今北京延慶縣東),擊斃守備孫剛。

四、倉促起兵,準備不足。兵法有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成祖當年北征的後勤準備:“調用武剛車3萬輛,運糧20萬石,沿途每10天行程存一批糧,以備回返時食用,發山東、山西、河南及鳳陽、淮安、徐、邳民十五萬,運糧赴宣府”。明英宗和王振不懂兵法,五十萬大軍集結了兩日,便匆匆起兵,衣物、糧食、水源等後勤物資補充不足,也沒有安排好後勤部隊的補給,故而行軍不到十天已絕糧,僅靠沿途所到之處地方供給。回軍時,沒有控制好水源,致使全軍斷水兩天,軍心混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