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

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六日夜,三鼓時分(子時,23點到1點之間),風塵僕僕的懷來縣守臣,直趨皇城,叩響了西長安門。

此時城門早已關閉,按制不到早朝是不得開啟的,而此時離上朝前的準備至少還要一個時辰,可來人卻等不了那麼久,執意要立刻入皇城進宮,有天大的事要稟告太后。

不耐煩的守衛軍士從門縫中接過來人塞入的帛書,當看清帛書上的文字及印璽後,守門官如雷轟頂差點嚇死過去,茲事體大!他也顧不上違制與否,當即打開城門,護送來人奔往紫禁城。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皇城之上黑黝黝的蒼穹,一輪明月如玉盤高掛,本應是良辰美景,奈何此時的大明王朝卻無福消受,今夜的紫禁城註定無眠!

因為就在昨日(八月十五)下午,大明的皇帝朱祁鎮兵敗土木堡,二十餘萬京營大軍頃刻覆滅,隨扈文武死傷無數,堂堂一國之君更是屈辱被俘!

太宗文皇帝遷都北京,以天子御國門,威震漠北,怎料想後世子孫竟如此不肖!

大明國恥,直追前宋!

八月十七日早朝,受命居守京師的郕王朱祁鈺,在午門前的闕左門接受群臣例行謁見,孫太后適時公佈了皇帝被俘、傳書索要金帛自贖於瓦剌的消息,百官無不悲慟!

"

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六日夜,三鼓時分(子時,23點到1點之間),風塵僕僕的懷來縣守臣,直趨皇城,叩響了西長安門。

此時城門早已關閉,按制不到早朝是不得開啟的,而此時離上朝前的準備至少還要一個時辰,可來人卻等不了那麼久,執意要立刻入皇城進宮,有天大的事要稟告太后。

不耐煩的守衛軍士從門縫中接過來人塞入的帛書,當看清帛書上的文字及印璽後,守門官如雷轟頂差點嚇死過去,茲事體大!他也顧不上違制與否,當即打開城門,護送來人奔往紫禁城。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皇城之上黑黝黝的蒼穹,一輪明月如玉盤高掛,本應是良辰美景,奈何此時的大明王朝卻無福消受,今夜的紫禁城註定無眠!

因為就在昨日(八月十五)下午,大明的皇帝朱祁鎮兵敗土木堡,二十餘萬京營大軍頃刻覆滅,隨扈文武死傷無數,堂堂一國之君更是屈辱被俘!

太宗文皇帝遷都北京,以天子御國門,威震漠北,怎料想後世子孫竟如此不肖!

大明國恥,直追前宋!

八月十七日早朝,受命居守京師的郕王朱祁鈺,在午門前的闕左門接受群臣例行謁見,孫太后適時公佈了皇帝被俘、傳書索要金帛自贖於瓦剌的消息,百官無不悲慟!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兵部侍郎于謙,北望號哭,誓不與虜俱生!

時京師內外可戰之兵,不過老弱十萬,瓦剌勢大,士庶震怖,南逃之聲四起。

好在於謙等有識之士極力主戰,並在之後的京師保衛戰中力挫瓦剌,這才將險些墜向深淵的大明王朝拉回正軌。

我們今天再看土木堡之變,都清楚這是明代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它深刻影響了明廷北部邊疆的策略,軍事日趨轉於保守。

但時至今日,圍繞在土木堡之變上的疑點依然重重,“全盛之天下”的大明怎麼就輕易的敗了?真就如史書說言全是權閹王振一人的過錯?帶著這些疑問,我們重新覆盤整個土木堡之戰。

"

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六日夜,三鼓時分(子時,23點到1點之間),風塵僕僕的懷來縣守臣,直趨皇城,叩響了西長安門。

此時城門早已關閉,按制不到早朝是不得開啟的,而此時離上朝前的準備至少還要一個時辰,可來人卻等不了那麼久,執意要立刻入皇城進宮,有天大的事要稟告太后。

不耐煩的守衛軍士從門縫中接過來人塞入的帛書,當看清帛書上的文字及印璽後,守門官如雷轟頂差點嚇死過去,茲事體大!他也顧不上違制與否,當即打開城門,護送來人奔往紫禁城。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皇城之上黑黝黝的蒼穹,一輪明月如玉盤高掛,本應是良辰美景,奈何此時的大明王朝卻無福消受,今夜的紫禁城註定無眠!

因為就在昨日(八月十五)下午,大明的皇帝朱祁鎮兵敗土木堡,二十餘萬京營大軍頃刻覆滅,隨扈文武死傷無數,堂堂一國之君更是屈辱被俘!

太宗文皇帝遷都北京,以天子御國門,威震漠北,怎料想後世子孫竟如此不肖!

大明國恥,直追前宋!

八月十七日早朝,受命居守京師的郕王朱祁鈺,在午門前的闕左門接受群臣例行謁見,孫太后適時公佈了皇帝被俘、傳書索要金帛自贖於瓦剌的消息,百官無不悲慟!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兵部侍郎于謙,北望號哭,誓不與虜俱生!

時京師內外可戰之兵,不過老弱十萬,瓦剌勢大,士庶震怖,南逃之聲四起。

好在於謙等有識之士極力主戰,並在之後的京師保衛戰中力挫瓦剌,這才將險些墜向深淵的大明王朝拉回正軌。

我們今天再看土木堡之變,都清楚這是明代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它深刻影響了明廷北部邊疆的策略,軍事日趨轉於保守。

但時至今日,圍繞在土木堡之變上的疑點依然重重,“全盛之天下”的大明怎麼就輕易的敗了?真就如史書說言全是權閹王振一人的過錯?帶著這些疑問,我們重新覆盤整個土木堡之戰。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土木之變前因

1、瓦剌的崛起

自從明朝建立後,元廷北逃大漠,經過洪武朝的多次軍事打擊,北元瓦解,分裂為韃靼、瓦剌東西兩部。韃靼部以勢力強大的阿魯臺為尊,瓦剌部則是以馬哈木為主。

在永樂時期,明成祖朱棣五徵大漠,分別對韃靼和瓦剌進行了強力的軍事打擊,馬哈木、阿魯臺先後歸順大明。但由於阿魯臺叛服無常,多次受到明廷重創,瓦剌因此得到快速壯大。

宣德九年(1434年),馬哈木之子脫歡襲殺阿魯臺,之後數年又逐步吞併蒙古諸部,基本上統一了草原,並立元室後裔脫脫不花為可汗,自為丞相。

正統四年,脫歡死後,其子也先繼位,自立太師稱淮王,聯合可汗脫脫不花部,東西擴張,瓦剌勢力越發強盛。

從正統八年開始,也先圍攻哈密,強迫大明屬臣哈密王順服他,在逐步控制了哈密衛之後,又先後將沙洲、赤斤、罕東三衛收入囊中,大明西北嘉峪關外再無屏蔽。正統十二年,兀良哈三衛也為也先所掌控。

這一時期的瓦剌在也先的統治下達到極盛,志得意滿、咄咄逼人的也先自然生出南侵大明的想法,而促成這一計劃成行的誘因,卻是朝貢貿易。

"

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六日夜,三鼓時分(子時,23點到1點之間),風塵僕僕的懷來縣守臣,直趨皇城,叩響了西長安門。

此時城門早已關閉,按制不到早朝是不得開啟的,而此時離上朝前的準備至少還要一個時辰,可來人卻等不了那麼久,執意要立刻入皇城進宮,有天大的事要稟告太后。

不耐煩的守衛軍士從門縫中接過來人塞入的帛書,當看清帛書上的文字及印璽後,守門官如雷轟頂差點嚇死過去,茲事體大!他也顧不上違制與否,當即打開城門,護送來人奔往紫禁城。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皇城之上黑黝黝的蒼穹,一輪明月如玉盤高掛,本應是良辰美景,奈何此時的大明王朝卻無福消受,今夜的紫禁城註定無眠!

因為就在昨日(八月十五)下午,大明的皇帝朱祁鎮兵敗土木堡,二十餘萬京營大軍頃刻覆滅,隨扈文武死傷無數,堂堂一國之君更是屈辱被俘!

太宗文皇帝遷都北京,以天子御國門,威震漠北,怎料想後世子孫竟如此不肖!

大明國恥,直追前宋!

八月十七日早朝,受命居守京師的郕王朱祁鈺,在午門前的闕左門接受群臣例行謁見,孫太后適時公佈了皇帝被俘、傳書索要金帛自贖於瓦剌的消息,百官無不悲慟!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兵部侍郎于謙,北望號哭,誓不與虜俱生!

時京師內外可戰之兵,不過老弱十萬,瓦剌勢大,士庶震怖,南逃之聲四起。

好在於謙等有識之士極力主戰,並在之後的京師保衛戰中力挫瓦剌,這才將險些墜向深淵的大明王朝拉回正軌。

我們今天再看土木堡之變,都清楚這是明代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它深刻影響了明廷北部邊疆的策略,軍事日趨轉於保守。

但時至今日,圍繞在土木堡之變上的疑點依然重重,“全盛之天下”的大明怎麼就輕易的敗了?真就如史書說言全是權閹王振一人的過錯?帶著這些疑問,我們重新覆盤整個土木堡之戰。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土木之變前因

1、瓦剌的崛起

自從明朝建立後,元廷北逃大漠,經過洪武朝的多次軍事打擊,北元瓦解,分裂為韃靼、瓦剌東西兩部。韃靼部以勢力強大的阿魯臺為尊,瓦剌部則是以馬哈木為主。

在永樂時期,明成祖朱棣五徵大漠,分別對韃靼和瓦剌進行了強力的軍事打擊,馬哈木、阿魯臺先後歸順大明。但由於阿魯臺叛服無常,多次受到明廷重創,瓦剌因此得到快速壯大。

宣德九年(1434年),馬哈木之子脫歡襲殺阿魯臺,之後數年又逐步吞併蒙古諸部,基本上統一了草原,並立元室後裔脫脫不花為可汗,自為丞相。

正統四年,脫歡死後,其子也先繼位,自立太師稱淮王,聯合可汗脫脫不花部,東西擴張,瓦剌勢力越發強盛。

從正統八年開始,也先圍攻哈密,強迫大明屬臣哈密王順服他,在逐步控制了哈密衛之後,又先後將沙洲、赤斤、罕東三衛收入囊中,大明西北嘉峪關外再無屏蔽。正統十二年,兀良哈三衛也為也先所掌控。

這一時期的瓦剌在也先的統治下達到極盛,志得意滿、咄咄逼人的也先自然生出南侵大明的想法,而促成這一計劃成行的誘因,卻是朝貢貿易。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2.朝貢貿易

所謂朝貢,原指諸侯或屬國定期朝拜天子,進獻地方特產。

明代立國後,恢復古來已有的華夷觀念:“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

作為華夏正朔的大明王朝,昭告天下,凡四方臣服者,俱可來朝建立朝貢關係,一時間東南夷、東北夷,北狄、西戎百十多地紛紛入貢,朝廷按例給予厚賞。而國初退往大漠的蒙古各部,也在永樂時期強大的軍事碾壓下,入貢臣服。

蒙古的韃靼、瓦剌兩部每次入貢,除了能得到遠遠大於貢品價值的封賞外,蒙古使臣還可以在京師會同館進行商品貿易,以草原馬匹、皮毛等特產換取中原豐富的物產。

此外,凡入貢的蒙古使團往返京師的起居飲食都有朝廷負責,而且朝廷的回賜是以來朝的人數和地位來給賞的,對人數並沒有明確限制。這種薄來厚往的朝貢制度,讓蒙古諸部感到有利可圖,極大刺激他們不斷擴大使團的規模。

在土木堡之變爆發前的十四年裡,瓦剌來京朝貢的人數從最初的不滿百人,猛增至千,正統十二年,入貢人數高達2472人!儘管瓦剌入貢的馬匹和毛皮都有大幅度增長,可遠遠不如明廷的回賜豐厚。

"

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六日夜,三鼓時分(子時,23點到1點之間),風塵僕僕的懷來縣守臣,直趨皇城,叩響了西長安門。

此時城門早已關閉,按制不到早朝是不得開啟的,而此時離上朝前的準備至少還要一個時辰,可來人卻等不了那麼久,執意要立刻入皇城進宮,有天大的事要稟告太后。

不耐煩的守衛軍士從門縫中接過來人塞入的帛書,當看清帛書上的文字及印璽後,守門官如雷轟頂差點嚇死過去,茲事體大!他也顧不上違制與否,當即打開城門,護送來人奔往紫禁城。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皇城之上黑黝黝的蒼穹,一輪明月如玉盤高掛,本應是良辰美景,奈何此時的大明王朝卻無福消受,今夜的紫禁城註定無眠!

因為就在昨日(八月十五)下午,大明的皇帝朱祁鎮兵敗土木堡,二十餘萬京營大軍頃刻覆滅,隨扈文武死傷無數,堂堂一國之君更是屈辱被俘!

太宗文皇帝遷都北京,以天子御國門,威震漠北,怎料想後世子孫竟如此不肖!

大明國恥,直追前宋!

八月十七日早朝,受命居守京師的郕王朱祁鈺,在午門前的闕左門接受群臣例行謁見,孫太后適時公佈了皇帝被俘、傳書索要金帛自贖於瓦剌的消息,百官無不悲慟!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兵部侍郎于謙,北望號哭,誓不與虜俱生!

時京師內外可戰之兵,不過老弱十萬,瓦剌勢大,士庶震怖,南逃之聲四起。

好在於謙等有識之士極力主戰,並在之後的京師保衛戰中力挫瓦剌,這才將險些墜向深淵的大明王朝拉回正軌。

我們今天再看土木堡之變,都清楚這是明代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它深刻影響了明廷北部邊疆的策略,軍事日趨轉於保守。

但時至今日,圍繞在土木堡之變上的疑點依然重重,“全盛之天下”的大明怎麼就輕易的敗了?真就如史書說言全是權閹王振一人的過錯?帶著這些疑問,我們重新覆盤整個土木堡之戰。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土木之變前因

1、瓦剌的崛起

自從明朝建立後,元廷北逃大漠,經過洪武朝的多次軍事打擊,北元瓦解,分裂為韃靼、瓦剌東西兩部。韃靼部以勢力強大的阿魯臺為尊,瓦剌部則是以馬哈木為主。

在永樂時期,明成祖朱棣五徵大漠,分別對韃靼和瓦剌進行了強力的軍事打擊,馬哈木、阿魯臺先後歸順大明。但由於阿魯臺叛服無常,多次受到明廷重創,瓦剌因此得到快速壯大。

宣德九年(1434年),馬哈木之子脫歡襲殺阿魯臺,之後數年又逐步吞併蒙古諸部,基本上統一了草原,並立元室後裔脫脫不花為可汗,自為丞相。

正統四年,脫歡死後,其子也先繼位,自立太師稱淮王,聯合可汗脫脫不花部,東西擴張,瓦剌勢力越發強盛。

從正統八年開始,也先圍攻哈密,強迫大明屬臣哈密王順服他,在逐步控制了哈密衛之後,又先後將沙洲、赤斤、罕東三衛收入囊中,大明西北嘉峪關外再無屏蔽。正統十二年,兀良哈三衛也為也先所掌控。

這一時期的瓦剌在也先的統治下達到極盛,志得意滿、咄咄逼人的也先自然生出南侵大明的想法,而促成這一計劃成行的誘因,卻是朝貢貿易。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2.朝貢貿易

所謂朝貢,原指諸侯或屬國定期朝拜天子,進獻地方特產。

明代立國後,恢復古來已有的華夷觀念:“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

作為華夏正朔的大明王朝,昭告天下,凡四方臣服者,俱可來朝建立朝貢關係,一時間東南夷、東北夷,北狄、西戎百十多地紛紛入貢,朝廷按例給予厚賞。而國初退往大漠的蒙古各部,也在永樂時期強大的軍事碾壓下,入貢臣服。

蒙古的韃靼、瓦剌兩部每次入貢,除了能得到遠遠大於貢品價值的封賞外,蒙古使臣還可以在京師會同館進行商品貿易,以草原馬匹、皮毛等特產換取中原豐富的物產。

此外,凡入貢的蒙古使團往返京師的起居飲食都有朝廷負責,而且朝廷的回賜是以來朝的人數和地位來給賞的,對人數並沒有明確限制。這種薄來厚往的朝貢制度,讓蒙古諸部感到有利可圖,極大刺激他們不斷擴大使團的規模。

在土木堡之變爆發前的十四年裡,瓦剌來京朝貢的人數從最初的不滿百人,猛增至千,正統十二年,入貢人數高達2472人!儘管瓦剌入貢的馬匹和毛皮都有大幅度增長,可遠遠不如明廷的回賜豐厚。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逐漸增多的使臣,讓大明一時不堪重負,從正統七年起,明英宗就曾曉諭邊將嚴格控制入關的瓦剌人數,但效果並不明顯。於是明政府開始將每次入貢的賞賜固定下來,以此變相削減賞額。

並且正統年間瓦剌大規模的入貢,也帶來很多政治問題,比如有使臣刺探城防邊情,違禁買賣兵器等等。

內蒙古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曹永年先生,曾在《土木之變與也先稱汗》一文中指出:“正統年間的朝貢已經脫出貿易常規,成為也先訛詐的一種手段。”

正統十三年,再次入貢的瓦剌聲稱使團數三千多人,實際兩千多人,這是故意在虛報數目討要賞賜。因為之前瓦剌和大明已經發生過多次朝貢貿易衝突,這次大明態度強硬,在會同館官勘實瓦剌人數後,禮部驗口給賞,虛報者不予賞賜。

索求得不到滿足,而相對之前的封賞也有所削薄,大失所望的也先不由惱怒,此時正值瓦剌全盛,兵強馬壯,耀武邊關脅迫大明成了也先的首要選擇,於是戰爭爆發了!

"

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六日夜,三鼓時分(子時,23點到1點之間),風塵僕僕的懷來縣守臣,直趨皇城,叩響了西長安門。

此時城門早已關閉,按制不到早朝是不得開啟的,而此時離上朝前的準備至少還要一個時辰,可來人卻等不了那麼久,執意要立刻入皇城進宮,有天大的事要稟告太后。

不耐煩的守衛軍士從門縫中接過來人塞入的帛書,當看清帛書上的文字及印璽後,守門官如雷轟頂差點嚇死過去,茲事體大!他也顧不上違制與否,當即打開城門,護送來人奔往紫禁城。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皇城之上黑黝黝的蒼穹,一輪明月如玉盤高掛,本應是良辰美景,奈何此時的大明王朝卻無福消受,今夜的紫禁城註定無眠!

因為就在昨日(八月十五)下午,大明的皇帝朱祁鎮兵敗土木堡,二十餘萬京營大軍頃刻覆滅,隨扈文武死傷無數,堂堂一國之君更是屈辱被俘!

太宗文皇帝遷都北京,以天子御國門,威震漠北,怎料想後世子孫竟如此不肖!

大明國恥,直追前宋!

八月十七日早朝,受命居守京師的郕王朱祁鈺,在午門前的闕左門接受群臣例行謁見,孫太后適時公佈了皇帝被俘、傳書索要金帛自贖於瓦剌的消息,百官無不悲慟!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兵部侍郎于謙,北望號哭,誓不與虜俱生!

時京師內外可戰之兵,不過老弱十萬,瓦剌勢大,士庶震怖,南逃之聲四起。

好在於謙等有識之士極力主戰,並在之後的京師保衛戰中力挫瓦剌,這才將險些墜向深淵的大明王朝拉回正軌。

我們今天再看土木堡之變,都清楚這是明代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它深刻影響了明廷北部邊疆的策略,軍事日趨轉於保守。

但時至今日,圍繞在土木堡之變上的疑點依然重重,“全盛之天下”的大明怎麼就輕易的敗了?真就如史書說言全是權閹王振一人的過錯?帶著這些疑問,我們重新覆盤整個土木堡之戰。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土木之變前因

1、瓦剌的崛起

自從明朝建立後,元廷北逃大漠,經過洪武朝的多次軍事打擊,北元瓦解,分裂為韃靼、瓦剌東西兩部。韃靼部以勢力強大的阿魯臺為尊,瓦剌部則是以馬哈木為主。

在永樂時期,明成祖朱棣五徵大漠,分別對韃靼和瓦剌進行了強力的軍事打擊,馬哈木、阿魯臺先後歸順大明。但由於阿魯臺叛服無常,多次受到明廷重創,瓦剌因此得到快速壯大。

宣德九年(1434年),馬哈木之子脫歡襲殺阿魯臺,之後數年又逐步吞併蒙古諸部,基本上統一了草原,並立元室後裔脫脫不花為可汗,自為丞相。

正統四年,脫歡死後,其子也先繼位,自立太師稱淮王,聯合可汗脫脫不花部,東西擴張,瓦剌勢力越發強盛。

從正統八年開始,也先圍攻哈密,強迫大明屬臣哈密王順服他,在逐步控制了哈密衛之後,又先後將沙洲、赤斤、罕東三衛收入囊中,大明西北嘉峪關外再無屏蔽。正統十二年,兀良哈三衛也為也先所掌控。

這一時期的瓦剌在也先的統治下達到極盛,志得意滿、咄咄逼人的也先自然生出南侵大明的想法,而促成這一計劃成行的誘因,卻是朝貢貿易。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2.朝貢貿易

所謂朝貢,原指諸侯或屬國定期朝拜天子,進獻地方特產。

明代立國後,恢復古來已有的華夷觀念:“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

作為華夏正朔的大明王朝,昭告天下,凡四方臣服者,俱可來朝建立朝貢關係,一時間東南夷、東北夷,北狄、西戎百十多地紛紛入貢,朝廷按例給予厚賞。而國初退往大漠的蒙古各部,也在永樂時期強大的軍事碾壓下,入貢臣服。

蒙古的韃靼、瓦剌兩部每次入貢,除了能得到遠遠大於貢品價值的封賞外,蒙古使臣還可以在京師會同館進行商品貿易,以草原馬匹、皮毛等特產換取中原豐富的物產。

此外,凡入貢的蒙古使團往返京師的起居飲食都有朝廷負責,而且朝廷的回賜是以來朝的人數和地位來給賞的,對人數並沒有明確限制。這種薄來厚往的朝貢制度,讓蒙古諸部感到有利可圖,極大刺激他們不斷擴大使團的規模。

在土木堡之變爆發前的十四年裡,瓦剌來京朝貢的人數從最初的不滿百人,猛增至千,正統十二年,入貢人數高達2472人!儘管瓦剌入貢的馬匹和毛皮都有大幅度增長,可遠遠不如明廷的回賜豐厚。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逐漸增多的使臣,讓大明一時不堪重負,從正統七年起,明英宗就曾曉諭邊將嚴格控制入關的瓦剌人數,但效果並不明顯。於是明政府開始將每次入貢的賞賜固定下來,以此變相削減賞額。

並且正統年間瓦剌大規模的入貢,也帶來很多政治問題,比如有使臣刺探城防邊情,違禁買賣兵器等等。

內蒙古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曹永年先生,曾在《土木之變與也先稱汗》一文中指出:“正統年間的朝貢已經脫出貿易常規,成為也先訛詐的一種手段。”

正統十三年,再次入貢的瓦剌聲稱使團數三千多人,實際兩千多人,這是故意在虛報數目討要賞賜。因為之前瓦剌和大明已經發生過多次朝貢貿易衝突,這次大明態度強硬,在會同館官勘實瓦剌人數後,禮部驗口給賞,虛報者不予賞賜。

索求得不到滿足,而相對之前的封賞也有所削薄,大失所望的也先不由惱怒,此時正值瓦剌全盛,兵強馬壯,耀武邊關脅迫大明成了也先的首要選擇,於是戰爭爆發了!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土木之變

1. 親征的決議

正統十四年七月,秋高馬肥之際,也先恩威利誘蒙古諸部,分軍四路大舉入寇。東路由脫脫不花汗,攻遼東;中東路則由阿喇知院統領,攻宣府;而中西路由也先親率精銳大軍,攻大同;另一支則進犯西北甘州。

實際上,早在六月十七日,明廷已經獲悉瓦剌意欲攻掠大同的情報,英宗皇帝當即差西寧侯宋瑛總督大同兵馬,相機剿殺。

到了六月三十日,英宗皇帝更是命京營馬步精銳3萬駐守大同,1萬5千協助宣府。

七月初二,關於瓦剌入侵的確切消息傳來,為了備戰,英宗一面派人到邊鎮犒賞大軍,激勵邊軍迎戰,一面下令補足京營馬匹,做戰前準備。

可以看出,明廷上下對瓦剌入侵是嚴陣以待,相當重視的,就軍事而言,這些戰前措施也都非常正確,至少此時大明還沒做出錯誤的決策。

但儘管準備充足,可現實的情況卻比預想的還要糟糕!

七月十一日,也先進攻大同,右參將吳浩率部迎戰於貓兒莊,這一戰以明軍慘敗告終,吳浩力戰而死。緊接著阿喇知院也入寇宣府,圍攻赤城堡。

軍情緊急,當日就傳到北京,英宗皇帝按捺不住,和王振計議決定親征。

由於此時司禮監太監王振把持朝政,因攝於王振威勢,對親征之事,朝會之上沒有人當場提出異議。

到了十二日,皇帝下達動員令,給京營官軍操練者,每人賜銀一兩,胖襖褲各一件,鞋二雙,發一月的行軍糧食,以及兵器、負輜重的驢等。

按道理,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可明英宗和王振並沒這麼做,而是隻準備了一個月的行軍口糧,這擺明了是要速戰速決。一方面是軍情緊急,另一方面也是王振和明英宗存了大軍恫嚇也先,逼退瓦剌軍隊的心思。

而後來英宗皇帝領軍出征從出發到回師,如果沒有土木之變,前後一個月恰巧正是實際日程,所以這次親征雖說倉促,卻也是提起制定好行程計劃的,準備一個月內解決也先,然後班師。

親征計劃既然已經下達,那百官們在幹什麼呢?

按照《明英宗實錄》記載,到十四日前的三天內,百官還真就沒什麼動靜,也許是在觀望,發現皇帝確實下定決心親征,這才施施然的在七月十四日,由吏部尚書王直領銜,率廷臣合章上奏,勸諫皇帝不可躬履險地。此外,兵部尚書鄺野和侍郎于謙,單上一本,勸諫皇帝以社稷為重。

"

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六日夜,三鼓時分(子時,23點到1點之間),風塵僕僕的懷來縣守臣,直趨皇城,叩響了西長安門。

此時城門早已關閉,按制不到早朝是不得開啟的,而此時離上朝前的準備至少還要一個時辰,可來人卻等不了那麼久,執意要立刻入皇城進宮,有天大的事要稟告太后。

不耐煩的守衛軍士從門縫中接過來人塞入的帛書,當看清帛書上的文字及印璽後,守門官如雷轟頂差點嚇死過去,茲事體大!他也顧不上違制與否,當即打開城門,護送來人奔往紫禁城。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皇城之上黑黝黝的蒼穹,一輪明月如玉盤高掛,本應是良辰美景,奈何此時的大明王朝卻無福消受,今夜的紫禁城註定無眠!

因為就在昨日(八月十五)下午,大明的皇帝朱祁鎮兵敗土木堡,二十餘萬京營大軍頃刻覆滅,隨扈文武死傷無數,堂堂一國之君更是屈辱被俘!

太宗文皇帝遷都北京,以天子御國門,威震漠北,怎料想後世子孫竟如此不肖!

大明國恥,直追前宋!

八月十七日早朝,受命居守京師的郕王朱祁鈺,在午門前的闕左門接受群臣例行謁見,孫太后適時公佈了皇帝被俘、傳書索要金帛自贖於瓦剌的消息,百官無不悲慟!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兵部侍郎于謙,北望號哭,誓不與虜俱生!

時京師內外可戰之兵,不過老弱十萬,瓦剌勢大,士庶震怖,南逃之聲四起。

好在於謙等有識之士極力主戰,並在之後的京師保衛戰中力挫瓦剌,這才將險些墜向深淵的大明王朝拉回正軌。

我們今天再看土木堡之變,都清楚這是明代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它深刻影響了明廷北部邊疆的策略,軍事日趨轉於保守。

但時至今日,圍繞在土木堡之變上的疑點依然重重,“全盛之天下”的大明怎麼就輕易的敗了?真就如史書說言全是權閹王振一人的過錯?帶著這些疑問,我們重新覆盤整個土木堡之戰。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土木之變前因

1、瓦剌的崛起

自從明朝建立後,元廷北逃大漠,經過洪武朝的多次軍事打擊,北元瓦解,分裂為韃靼、瓦剌東西兩部。韃靼部以勢力強大的阿魯臺為尊,瓦剌部則是以馬哈木為主。

在永樂時期,明成祖朱棣五徵大漠,分別對韃靼和瓦剌進行了強力的軍事打擊,馬哈木、阿魯臺先後歸順大明。但由於阿魯臺叛服無常,多次受到明廷重創,瓦剌因此得到快速壯大。

宣德九年(1434年),馬哈木之子脫歡襲殺阿魯臺,之後數年又逐步吞併蒙古諸部,基本上統一了草原,並立元室後裔脫脫不花為可汗,自為丞相。

正統四年,脫歡死後,其子也先繼位,自立太師稱淮王,聯合可汗脫脫不花部,東西擴張,瓦剌勢力越發強盛。

從正統八年開始,也先圍攻哈密,強迫大明屬臣哈密王順服他,在逐步控制了哈密衛之後,又先後將沙洲、赤斤、罕東三衛收入囊中,大明西北嘉峪關外再無屏蔽。正統十二年,兀良哈三衛也為也先所掌控。

這一時期的瓦剌在也先的統治下達到極盛,志得意滿、咄咄逼人的也先自然生出南侵大明的想法,而促成這一計劃成行的誘因,卻是朝貢貿易。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2.朝貢貿易

所謂朝貢,原指諸侯或屬國定期朝拜天子,進獻地方特產。

明代立國後,恢復古來已有的華夷觀念:“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

作為華夏正朔的大明王朝,昭告天下,凡四方臣服者,俱可來朝建立朝貢關係,一時間東南夷、東北夷,北狄、西戎百十多地紛紛入貢,朝廷按例給予厚賞。而國初退往大漠的蒙古各部,也在永樂時期強大的軍事碾壓下,入貢臣服。

蒙古的韃靼、瓦剌兩部每次入貢,除了能得到遠遠大於貢品價值的封賞外,蒙古使臣還可以在京師會同館進行商品貿易,以草原馬匹、皮毛等特產換取中原豐富的物產。

此外,凡入貢的蒙古使團往返京師的起居飲食都有朝廷負責,而且朝廷的回賜是以來朝的人數和地位來給賞的,對人數並沒有明確限制。這種薄來厚往的朝貢制度,讓蒙古諸部感到有利可圖,極大刺激他們不斷擴大使團的規模。

在土木堡之變爆發前的十四年裡,瓦剌來京朝貢的人數從最初的不滿百人,猛增至千,正統十二年,入貢人數高達2472人!儘管瓦剌入貢的馬匹和毛皮都有大幅度增長,可遠遠不如明廷的回賜豐厚。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逐漸增多的使臣,讓大明一時不堪重負,從正統七年起,明英宗就曾曉諭邊將嚴格控制入關的瓦剌人數,但效果並不明顯。於是明政府開始將每次入貢的賞賜固定下來,以此變相削減賞額。

並且正統年間瓦剌大規模的入貢,也帶來很多政治問題,比如有使臣刺探城防邊情,違禁買賣兵器等等。

內蒙古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曹永年先生,曾在《土木之變與也先稱汗》一文中指出:“正統年間的朝貢已經脫出貿易常規,成為也先訛詐的一種手段。”

正統十三年,再次入貢的瓦剌聲稱使團數三千多人,實際兩千多人,這是故意在虛報數目討要賞賜。因為之前瓦剌和大明已經發生過多次朝貢貿易衝突,這次大明態度強硬,在會同館官勘實瓦剌人數後,禮部驗口給賞,虛報者不予賞賜。

索求得不到滿足,而相對之前的封賞也有所削薄,大失所望的也先不由惱怒,此時正值瓦剌全盛,兵強馬壯,耀武邊關脅迫大明成了也先的首要選擇,於是戰爭爆發了!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土木之變

1. 親征的決議

正統十四年七月,秋高馬肥之際,也先恩威利誘蒙古諸部,分軍四路大舉入寇。東路由脫脫不花汗,攻遼東;中東路則由阿喇知院統領,攻宣府;而中西路由也先親率精銳大軍,攻大同;另一支則進犯西北甘州。

實際上,早在六月十七日,明廷已經獲悉瓦剌意欲攻掠大同的情報,英宗皇帝當即差西寧侯宋瑛總督大同兵馬,相機剿殺。

到了六月三十日,英宗皇帝更是命京營馬步精銳3萬駐守大同,1萬5千協助宣府。

七月初二,關於瓦剌入侵的確切消息傳來,為了備戰,英宗一面派人到邊鎮犒賞大軍,激勵邊軍迎戰,一面下令補足京營馬匹,做戰前準備。

可以看出,明廷上下對瓦剌入侵是嚴陣以待,相當重視的,就軍事而言,這些戰前措施也都非常正確,至少此時大明還沒做出錯誤的決策。

但儘管準備充足,可現實的情況卻比預想的還要糟糕!

七月十一日,也先進攻大同,右參將吳浩率部迎戰於貓兒莊,這一戰以明軍慘敗告終,吳浩力戰而死。緊接著阿喇知院也入寇宣府,圍攻赤城堡。

軍情緊急,當日就傳到北京,英宗皇帝按捺不住,和王振計議決定親征。

由於此時司禮監太監王振把持朝政,因攝於王振威勢,對親征之事,朝會之上沒有人當場提出異議。

到了十二日,皇帝下達動員令,給京營官軍操練者,每人賜銀一兩,胖襖褲各一件,鞋二雙,發一月的行軍糧食,以及兵器、負輜重的驢等。

按道理,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可明英宗和王振並沒這麼做,而是隻準備了一個月的行軍口糧,這擺明了是要速戰速決。一方面是軍情緊急,另一方面也是王振和明英宗存了大軍恫嚇也先,逼退瓦剌軍隊的心思。

而後來英宗皇帝領軍出征從出發到回師,如果沒有土木之變,前後一個月恰巧正是實際日程,所以這次親征雖說倉促,卻也是提起制定好行程計劃的,準備一個月內解決也先,然後班師。

親征計劃既然已經下達,那百官們在幹什麼呢?

按照《明英宗實錄》記載,到十四日前的三天內,百官還真就沒什麼動靜,也許是在觀望,發現皇帝確實下定決心親征,這才施施然的在七月十四日,由吏部尚書王直領銜,率廷臣合章上奏,勸諫皇帝不可躬履險地。此外,兵部尚書鄺野和侍郎于謙,單上一本,勸諫皇帝以社稷為重。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這兩本奏疏並不能說服英宗皇帝,英宗回覆道:卿等所言皆忠君愛國之意,但虜賊逆天悖恩,已犯邊境,殺掠軍民,邊將累請兵救援,朕不得不親率大兵以剿之。

接下來百官們便沒有再次勸諫,畢竟從太宗皇帝(即明成祖)遷都後,前三代帝王,除了仁宗在位日短,哪一個沒親自領軍親征過?況且京師三大營設立以來,還沒有出現過有任何武臣代天子統御出征的情況,前朝先例在,大臣根本無從阻攔。

而更加讓百官無力反駁的是,十五日,大同總督軍務西寧侯宋瑛、總兵官武進伯朱冕、左參將都督石亨和監軍太監郭敬與瓦剌軍戰於陽和後口,此戰明軍全軍覆沒,宋瑛、朱冕戰死,郭敬躲入草叢倖免,石亨隻身跑回了大同。

這一場大敗,明軍損失慘重,局勢的惡化極大刺激了英宗皇帝,在加上王振的極力勸成,親征之事已無可避免,這時候沒有人能找到合適理由阻止皇帝效法祖宗的武功。

"

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六日夜,三鼓時分(子時,23點到1點之間),風塵僕僕的懷來縣守臣,直趨皇城,叩響了西長安門。

此時城門早已關閉,按制不到早朝是不得開啟的,而此時離上朝前的準備至少還要一個時辰,可來人卻等不了那麼久,執意要立刻入皇城進宮,有天大的事要稟告太后。

不耐煩的守衛軍士從門縫中接過來人塞入的帛書,當看清帛書上的文字及印璽後,守門官如雷轟頂差點嚇死過去,茲事體大!他也顧不上違制與否,當即打開城門,護送來人奔往紫禁城。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皇城之上黑黝黝的蒼穹,一輪明月如玉盤高掛,本應是良辰美景,奈何此時的大明王朝卻無福消受,今夜的紫禁城註定無眠!

因為就在昨日(八月十五)下午,大明的皇帝朱祁鎮兵敗土木堡,二十餘萬京營大軍頃刻覆滅,隨扈文武死傷無數,堂堂一國之君更是屈辱被俘!

太宗文皇帝遷都北京,以天子御國門,威震漠北,怎料想後世子孫竟如此不肖!

大明國恥,直追前宋!

八月十七日早朝,受命居守京師的郕王朱祁鈺,在午門前的闕左門接受群臣例行謁見,孫太后適時公佈了皇帝被俘、傳書索要金帛自贖於瓦剌的消息,百官無不悲慟!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兵部侍郎于謙,北望號哭,誓不與虜俱生!

時京師內外可戰之兵,不過老弱十萬,瓦剌勢大,士庶震怖,南逃之聲四起。

好在於謙等有識之士極力主戰,並在之後的京師保衛戰中力挫瓦剌,這才將險些墜向深淵的大明王朝拉回正軌。

我們今天再看土木堡之變,都清楚這是明代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它深刻影響了明廷北部邊疆的策略,軍事日趨轉於保守。

但時至今日,圍繞在土木堡之變上的疑點依然重重,“全盛之天下”的大明怎麼就輕易的敗了?真就如史書說言全是權閹王振一人的過錯?帶著這些疑問,我們重新覆盤整個土木堡之戰。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土木之變前因

1、瓦剌的崛起

自從明朝建立後,元廷北逃大漠,經過洪武朝的多次軍事打擊,北元瓦解,分裂為韃靼、瓦剌東西兩部。韃靼部以勢力強大的阿魯臺為尊,瓦剌部則是以馬哈木為主。

在永樂時期,明成祖朱棣五徵大漠,分別對韃靼和瓦剌進行了強力的軍事打擊,馬哈木、阿魯臺先後歸順大明。但由於阿魯臺叛服無常,多次受到明廷重創,瓦剌因此得到快速壯大。

宣德九年(1434年),馬哈木之子脫歡襲殺阿魯臺,之後數年又逐步吞併蒙古諸部,基本上統一了草原,並立元室後裔脫脫不花為可汗,自為丞相。

正統四年,脫歡死後,其子也先繼位,自立太師稱淮王,聯合可汗脫脫不花部,東西擴張,瓦剌勢力越發強盛。

從正統八年開始,也先圍攻哈密,強迫大明屬臣哈密王順服他,在逐步控制了哈密衛之後,又先後將沙洲、赤斤、罕東三衛收入囊中,大明西北嘉峪關外再無屏蔽。正統十二年,兀良哈三衛也為也先所掌控。

這一時期的瓦剌在也先的統治下達到極盛,志得意滿、咄咄逼人的也先自然生出南侵大明的想法,而促成這一計劃成行的誘因,卻是朝貢貿易。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2.朝貢貿易

所謂朝貢,原指諸侯或屬國定期朝拜天子,進獻地方特產。

明代立國後,恢復古來已有的華夷觀念:“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

作為華夏正朔的大明王朝,昭告天下,凡四方臣服者,俱可來朝建立朝貢關係,一時間東南夷、東北夷,北狄、西戎百十多地紛紛入貢,朝廷按例給予厚賞。而國初退往大漠的蒙古各部,也在永樂時期強大的軍事碾壓下,入貢臣服。

蒙古的韃靼、瓦剌兩部每次入貢,除了能得到遠遠大於貢品價值的封賞外,蒙古使臣還可以在京師會同館進行商品貿易,以草原馬匹、皮毛等特產換取中原豐富的物產。

此外,凡入貢的蒙古使團往返京師的起居飲食都有朝廷負責,而且朝廷的回賜是以來朝的人數和地位來給賞的,對人數並沒有明確限制。這種薄來厚往的朝貢制度,讓蒙古諸部感到有利可圖,極大刺激他們不斷擴大使團的規模。

在土木堡之變爆發前的十四年裡,瓦剌來京朝貢的人數從最初的不滿百人,猛增至千,正統十二年,入貢人數高達2472人!儘管瓦剌入貢的馬匹和毛皮都有大幅度增長,可遠遠不如明廷的回賜豐厚。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逐漸增多的使臣,讓大明一時不堪重負,從正統七年起,明英宗就曾曉諭邊將嚴格控制入關的瓦剌人數,但效果並不明顯。於是明政府開始將每次入貢的賞賜固定下來,以此變相削減賞額。

並且正統年間瓦剌大規模的入貢,也帶來很多政治問題,比如有使臣刺探城防邊情,違禁買賣兵器等等。

內蒙古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曹永年先生,曾在《土木之變與也先稱汗》一文中指出:“正統年間的朝貢已經脫出貿易常規,成為也先訛詐的一種手段。”

正統十三年,再次入貢的瓦剌聲稱使團數三千多人,實際兩千多人,這是故意在虛報數目討要賞賜。因為之前瓦剌和大明已經發生過多次朝貢貿易衝突,這次大明態度強硬,在會同館官勘實瓦剌人數後,禮部驗口給賞,虛報者不予賞賜。

索求得不到滿足,而相對之前的封賞也有所削薄,大失所望的也先不由惱怒,此時正值瓦剌全盛,兵強馬壯,耀武邊關脅迫大明成了也先的首要選擇,於是戰爭爆發了!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土木之變

1. 親征的決議

正統十四年七月,秋高馬肥之際,也先恩威利誘蒙古諸部,分軍四路大舉入寇。東路由脫脫不花汗,攻遼東;中東路則由阿喇知院統領,攻宣府;而中西路由也先親率精銳大軍,攻大同;另一支則進犯西北甘州。

實際上,早在六月十七日,明廷已經獲悉瓦剌意欲攻掠大同的情報,英宗皇帝當即差西寧侯宋瑛總督大同兵馬,相機剿殺。

到了六月三十日,英宗皇帝更是命京營馬步精銳3萬駐守大同,1萬5千協助宣府。

七月初二,關於瓦剌入侵的確切消息傳來,為了備戰,英宗一面派人到邊鎮犒賞大軍,激勵邊軍迎戰,一面下令補足京營馬匹,做戰前準備。

可以看出,明廷上下對瓦剌入侵是嚴陣以待,相當重視的,就軍事而言,這些戰前措施也都非常正確,至少此時大明還沒做出錯誤的決策。

但儘管準備充足,可現實的情況卻比預想的還要糟糕!

七月十一日,也先進攻大同,右參將吳浩率部迎戰於貓兒莊,這一戰以明軍慘敗告終,吳浩力戰而死。緊接著阿喇知院也入寇宣府,圍攻赤城堡。

軍情緊急,當日就傳到北京,英宗皇帝按捺不住,和王振計議決定親征。

由於此時司禮監太監王振把持朝政,因攝於王振威勢,對親征之事,朝會之上沒有人當場提出異議。

到了十二日,皇帝下達動員令,給京營官軍操練者,每人賜銀一兩,胖襖褲各一件,鞋二雙,發一月的行軍糧食,以及兵器、負輜重的驢等。

按道理,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可明英宗和王振並沒這麼做,而是隻準備了一個月的行軍口糧,這擺明了是要速戰速決。一方面是軍情緊急,另一方面也是王振和明英宗存了大軍恫嚇也先,逼退瓦剌軍隊的心思。

而後來英宗皇帝領軍出征從出發到回師,如果沒有土木之變,前後一個月恰巧正是實際日程,所以這次親征雖說倉促,卻也是提起制定好行程計劃的,準備一個月內解決也先,然後班師。

親征計劃既然已經下達,那百官們在幹什麼呢?

按照《明英宗實錄》記載,到十四日前的三天內,百官還真就沒什麼動靜,也許是在觀望,發現皇帝確實下定決心親征,這才施施然的在七月十四日,由吏部尚書王直領銜,率廷臣合章上奏,勸諫皇帝不可躬履險地。此外,兵部尚書鄺野和侍郎于謙,單上一本,勸諫皇帝以社稷為重。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這兩本奏疏並不能說服英宗皇帝,英宗回覆道:卿等所言皆忠君愛國之意,但虜賊逆天悖恩,已犯邊境,殺掠軍民,邊將累請兵救援,朕不得不親率大兵以剿之。

接下來百官們便沒有再次勸諫,畢竟從太宗皇帝(即明成祖)遷都後,前三代帝王,除了仁宗在位日短,哪一個沒親自領軍親征過?況且京師三大營設立以來,還沒有出現過有任何武臣代天子統御出征的情況,前朝先例在,大臣根本無從阻攔。

而更加讓百官無力反駁的是,十五日,大同總督軍務西寧侯宋瑛、總兵官武進伯朱冕、左參將都督石亨和監軍太監郭敬與瓦剌軍戰於陽和後口,此戰明軍全軍覆沒,宋瑛、朱冕戰死,郭敬躲入草叢倖免,石亨隻身跑回了大同。

這一場大敗,明軍損失慘重,局勢的惡化極大刺激了英宗皇帝,在加上王振的極力勸成,親征之事已無可避免,這時候沒有人能找到合適理由阻止皇帝效法祖宗的武功。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親征並不算是錯誤的決策,那是外部緊急軍情和明廷歷代君主統軍的內因促成的,唯一錯誤的是,戰爭不是兒戲,它充滿了偶然性,一個長在深宮的帝王,和紙上談兵的太監王振根本沒能力指揮數十萬大軍,從皇帝下達親征的指令後,這場戰爭的走向就充滿了未知,這也是百官所憂慮的地方。

2、回師路線之謎

詔命郕王朱祁鈺居守京師後,在一干文武大臣的扈從下,英宗皇帝親率二十多萬大軍於七月十六日出師,前往大同。

關於出征的兵力一說五十萬,實際上五十萬為號稱,不可能有這麼多,根據李新峰先生考證,實際人數多不過二十萬,甚至可能更少,這也是比較合理數字。

七月二十三日車駕到宣府,二十四日到達雞鳴山。

越近邊地,隨行的大臣越恐懼,而且此時王振的專權跋扈也引起大臣不滿,有人建議殺王振,然後派遣大將領兵前往大同,其餘人和皇帝返回京師,但都懾於王振,人人自危,沒能成行。

七月二十八日,車駕到達陽和城南,來到之前西寧侯宋瑛等全軍覆沒的地方,只見伏屍遍野,極為慘烈,全軍上下無不膽寒恐慌。

"

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六日夜,三鼓時分(子時,23點到1點之間),風塵僕僕的懷來縣守臣,直趨皇城,叩響了西長安門。

此時城門早已關閉,按制不到早朝是不得開啟的,而此時離上朝前的準備至少還要一個時辰,可來人卻等不了那麼久,執意要立刻入皇城進宮,有天大的事要稟告太后。

不耐煩的守衛軍士從門縫中接過來人塞入的帛書,當看清帛書上的文字及印璽後,守門官如雷轟頂差點嚇死過去,茲事體大!他也顧不上違制與否,當即打開城門,護送來人奔往紫禁城。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皇城之上黑黝黝的蒼穹,一輪明月如玉盤高掛,本應是良辰美景,奈何此時的大明王朝卻無福消受,今夜的紫禁城註定無眠!

因為就在昨日(八月十五)下午,大明的皇帝朱祁鎮兵敗土木堡,二十餘萬京營大軍頃刻覆滅,隨扈文武死傷無數,堂堂一國之君更是屈辱被俘!

太宗文皇帝遷都北京,以天子御國門,威震漠北,怎料想後世子孫竟如此不肖!

大明國恥,直追前宋!

八月十七日早朝,受命居守京師的郕王朱祁鈺,在午門前的闕左門接受群臣例行謁見,孫太后適時公佈了皇帝被俘、傳書索要金帛自贖於瓦剌的消息,百官無不悲慟!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兵部侍郎于謙,北望號哭,誓不與虜俱生!

時京師內外可戰之兵,不過老弱十萬,瓦剌勢大,士庶震怖,南逃之聲四起。

好在於謙等有識之士極力主戰,並在之後的京師保衛戰中力挫瓦剌,這才將險些墜向深淵的大明王朝拉回正軌。

我們今天再看土木堡之變,都清楚這是明代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它深刻影響了明廷北部邊疆的策略,軍事日趨轉於保守。

但時至今日,圍繞在土木堡之變上的疑點依然重重,“全盛之天下”的大明怎麼就輕易的敗了?真就如史書說言全是權閹王振一人的過錯?帶著這些疑問,我們重新覆盤整個土木堡之戰。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土木之變前因

1、瓦剌的崛起

自從明朝建立後,元廷北逃大漠,經過洪武朝的多次軍事打擊,北元瓦解,分裂為韃靼、瓦剌東西兩部。韃靼部以勢力強大的阿魯臺為尊,瓦剌部則是以馬哈木為主。

在永樂時期,明成祖朱棣五徵大漠,分別對韃靼和瓦剌進行了強力的軍事打擊,馬哈木、阿魯臺先後歸順大明。但由於阿魯臺叛服無常,多次受到明廷重創,瓦剌因此得到快速壯大。

宣德九年(1434年),馬哈木之子脫歡襲殺阿魯臺,之後數年又逐步吞併蒙古諸部,基本上統一了草原,並立元室後裔脫脫不花為可汗,自為丞相。

正統四年,脫歡死後,其子也先繼位,自立太師稱淮王,聯合可汗脫脫不花部,東西擴張,瓦剌勢力越發強盛。

從正統八年開始,也先圍攻哈密,強迫大明屬臣哈密王順服他,在逐步控制了哈密衛之後,又先後將沙洲、赤斤、罕東三衛收入囊中,大明西北嘉峪關外再無屏蔽。正統十二年,兀良哈三衛也為也先所掌控。

這一時期的瓦剌在也先的統治下達到極盛,志得意滿、咄咄逼人的也先自然生出南侵大明的想法,而促成這一計劃成行的誘因,卻是朝貢貿易。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2.朝貢貿易

所謂朝貢,原指諸侯或屬國定期朝拜天子,進獻地方特產。

明代立國後,恢復古來已有的華夷觀念:“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

作為華夏正朔的大明王朝,昭告天下,凡四方臣服者,俱可來朝建立朝貢關係,一時間東南夷、東北夷,北狄、西戎百十多地紛紛入貢,朝廷按例給予厚賞。而國初退往大漠的蒙古各部,也在永樂時期強大的軍事碾壓下,入貢臣服。

蒙古的韃靼、瓦剌兩部每次入貢,除了能得到遠遠大於貢品價值的封賞外,蒙古使臣還可以在京師會同館進行商品貿易,以草原馬匹、皮毛等特產換取中原豐富的物產。

此外,凡入貢的蒙古使團往返京師的起居飲食都有朝廷負責,而且朝廷的回賜是以來朝的人數和地位來給賞的,對人數並沒有明確限制。這種薄來厚往的朝貢制度,讓蒙古諸部感到有利可圖,極大刺激他們不斷擴大使團的規模。

在土木堡之變爆發前的十四年裡,瓦剌來京朝貢的人數從最初的不滿百人,猛增至千,正統十二年,入貢人數高達2472人!儘管瓦剌入貢的馬匹和毛皮都有大幅度增長,可遠遠不如明廷的回賜豐厚。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逐漸增多的使臣,讓大明一時不堪重負,從正統七年起,明英宗就曾曉諭邊將嚴格控制入關的瓦剌人數,但效果並不明顯。於是明政府開始將每次入貢的賞賜固定下來,以此變相削減賞額。

並且正統年間瓦剌大規模的入貢,也帶來很多政治問題,比如有使臣刺探城防邊情,違禁買賣兵器等等。

內蒙古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曹永年先生,曾在《土木之變與也先稱汗》一文中指出:“正統年間的朝貢已經脫出貿易常規,成為也先訛詐的一種手段。”

正統十三年,再次入貢的瓦剌聲稱使團數三千多人,實際兩千多人,這是故意在虛報數目討要賞賜。因為之前瓦剌和大明已經發生過多次朝貢貿易衝突,這次大明態度強硬,在會同館官勘實瓦剌人數後,禮部驗口給賞,虛報者不予賞賜。

索求得不到滿足,而相對之前的封賞也有所削薄,大失所望的也先不由惱怒,此時正值瓦剌全盛,兵強馬壯,耀武邊關脅迫大明成了也先的首要選擇,於是戰爭爆發了!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土木之變

1. 親征的決議

正統十四年七月,秋高馬肥之際,也先恩威利誘蒙古諸部,分軍四路大舉入寇。東路由脫脫不花汗,攻遼東;中東路則由阿喇知院統領,攻宣府;而中西路由也先親率精銳大軍,攻大同;另一支則進犯西北甘州。

實際上,早在六月十七日,明廷已經獲悉瓦剌意欲攻掠大同的情報,英宗皇帝當即差西寧侯宋瑛總督大同兵馬,相機剿殺。

到了六月三十日,英宗皇帝更是命京營馬步精銳3萬駐守大同,1萬5千協助宣府。

七月初二,關於瓦剌入侵的確切消息傳來,為了備戰,英宗一面派人到邊鎮犒賞大軍,激勵邊軍迎戰,一面下令補足京營馬匹,做戰前準備。

可以看出,明廷上下對瓦剌入侵是嚴陣以待,相當重視的,就軍事而言,這些戰前措施也都非常正確,至少此時大明還沒做出錯誤的決策。

但儘管準備充足,可現實的情況卻比預想的還要糟糕!

七月十一日,也先進攻大同,右參將吳浩率部迎戰於貓兒莊,這一戰以明軍慘敗告終,吳浩力戰而死。緊接著阿喇知院也入寇宣府,圍攻赤城堡。

軍情緊急,當日就傳到北京,英宗皇帝按捺不住,和王振計議決定親征。

由於此時司禮監太監王振把持朝政,因攝於王振威勢,對親征之事,朝會之上沒有人當場提出異議。

到了十二日,皇帝下達動員令,給京營官軍操練者,每人賜銀一兩,胖襖褲各一件,鞋二雙,發一月的行軍糧食,以及兵器、負輜重的驢等。

按道理,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可明英宗和王振並沒這麼做,而是隻準備了一個月的行軍口糧,這擺明了是要速戰速決。一方面是軍情緊急,另一方面也是王振和明英宗存了大軍恫嚇也先,逼退瓦剌軍隊的心思。

而後來英宗皇帝領軍出征從出發到回師,如果沒有土木之變,前後一個月恰巧正是實際日程,所以這次親征雖說倉促,卻也是提起制定好行程計劃的,準備一個月內解決也先,然後班師。

親征計劃既然已經下達,那百官們在幹什麼呢?

按照《明英宗實錄》記載,到十四日前的三天內,百官還真就沒什麼動靜,也許是在觀望,發現皇帝確實下定決心親征,這才施施然的在七月十四日,由吏部尚書王直領銜,率廷臣合章上奏,勸諫皇帝不可躬履險地。此外,兵部尚書鄺野和侍郎于謙,單上一本,勸諫皇帝以社稷為重。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這兩本奏疏並不能說服英宗皇帝,英宗回覆道:卿等所言皆忠君愛國之意,但虜賊逆天悖恩,已犯邊境,殺掠軍民,邊將累請兵救援,朕不得不親率大兵以剿之。

接下來百官們便沒有再次勸諫,畢竟從太宗皇帝(即明成祖)遷都後,前三代帝王,除了仁宗在位日短,哪一個沒親自領軍親征過?況且京師三大營設立以來,還沒有出現過有任何武臣代天子統御出征的情況,前朝先例在,大臣根本無從阻攔。

而更加讓百官無力反駁的是,十五日,大同總督軍務西寧侯宋瑛、總兵官武進伯朱冕、左參將都督石亨和監軍太監郭敬與瓦剌軍戰於陽和後口,此戰明軍全軍覆沒,宋瑛、朱冕戰死,郭敬躲入草叢倖免,石亨隻身跑回了大同。

這一場大敗,明軍損失慘重,局勢的惡化極大刺激了英宗皇帝,在加上王振的極力勸成,親征之事已無可避免,這時候沒有人能找到合適理由阻止皇帝效法祖宗的武功。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親征並不算是錯誤的決策,那是外部緊急軍情和明廷歷代君主統軍的內因促成的,唯一錯誤的是,戰爭不是兒戲,它充滿了偶然性,一個長在深宮的帝王,和紙上談兵的太監王振根本沒能力指揮數十萬大軍,從皇帝下達親征的指令後,這場戰爭的走向就充滿了未知,這也是百官所憂慮的地方。

2、回師路線之謎

詔命郕王朱祁鈺居守京師後,在一干文武大臣的扈從下,英宗皇帝親率二十多萬大軍於七月十六日出師,前往大同。

關於出征的兵力一說五十萬,實際上五十萬為號稱,不可能有這麼多,根據李新峰先生考證,實際人數多不過二十萬,甚至可能更少,這也是比較合理數字。

七月二十三日車駕到宣府,二十四日到達雞鳴山。

越近邊地,隨行的大臣越恐懼,而且此時王振的專權跋扈也引起大臣不滿,有人建議殺王振,然後派遣大將領兵前往大同,其餘人和皇帝返回京師,但都懾於王振,人人自危,沒能成行。

七月二十八日,車駕到達陽和城南,來到之前西寧侯宋瑛等全軍覆沒的地方,只見伏屍遍野,極為慘烈,全軍上下無不膽寒恐慌。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八月初一,大軍抵達大同,這時也先的大軍已經退回關外,再加上連日來風雨交加,軍心不穩,隨扈大臣都建議班師,大同鎮守太監郭敬也祕告王振形勢的嚴峻,於是初三日明軍回師。

但回師路線中途存在變更,這便成了後世爭論土木慘敗的焦點。

首先回京的路線有兩條,一條沿邊塞到宣府原路返回;一條經蔚州過紫荊關,迴鑾京師。

"

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六日夜,三鼓時分(子時,23點到1點之間),風塵僕僕的懷來縣守臣,直趨皇城,叩響了西長安門。

此時城門早已關閉,按制不到早朝是不得開啟的,而此時離上朝前的準備至少還要一個時辰,可來人卻等不了那麼久,執意要立刻入皇城進宮,有天大的事要稟告太后。

不耐煩的守衛軍士從門縫中接過來人塞入的帛書,當看清帛書上的文字及印璽後,守門官如雷轟頂差點嚇死過去,茲事體大!他也顧不上違制與否,當即打開城門,護送來人奔往紫禁城。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皇城之上黑黝黝的蒼穹,一輪明月如玉盤高掛,本應是良辰美景,奈何此時的大明王朝卻無福消受,今夜的紫禁城註定無眠!

因為就在昨日(八月十五)下午,大明的皇帝朱祁鎮兵敗土木堡,二十餘萬京營大軍頃刻覆滅,隨扈文武死傷無數,堂堂一國之君更是屈辱被俘!

太宗文皇帝遷都北京,以天子御國門,威震漠北,怎料想後世子孫竟如此不肖!

大明國恥,直追前宋!

八月十七日早朝,受命居守京師的郕王朱祁鈺,在午門前的闕左門接受群臣例行謁見,孫太后適時公佈了皇帝被俘、傳書索要金帛自贖於瓦剌的消息,百官無不悲慟!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兵部侍郎于謙,北望號哭,誓不與虜俱生!

時京師內外可戰之兵,不過老弱十萬,瓦剌勢大,士庶震怖,南逃之聲四起。

好在於謙等有識之士極力主戰,並在之後的京師保衛戰中力挫瓦剌,這才將險些墜向深淵的大明王朝拉回正軌。

我們今天再看土木堡之變,都清楚這是明代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它深刻影響了明廷北部邊疆的策略,軍事日趨轉於保守。

但時至今日,圍繞在土木堡之變上的疑點依然重重,“全盛之天下”的大明怎麼就輕易的敗了?真就如史書說言全是權閹王振一人的過錯?帶著這些疑問,我們重新覆盤整個土木堡之戰。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土木之變前因

1、瓦剌的崛起

自從明朝建立後,元廷北逃大漠,經過洪武朝的多次軍事打擊,北元瓦解,分裂為韃靼、瓦剌東西兩部。韃靼部以勢力強大的阿魯臺為尊,瓦剌部則是以馬哈木為主。

在永樂時期,明成祖朱棣五徵大漠,分別對韃靼和瓦剌進行了強力的軍事打擊,馬哈木、阿魯臺先後歸順大明。但由於阿魯臺叛服無常,多次受到明廷重創,瓦剌因此得到快速壯大。

宣德九年(1434年),馬哈木之子脫歡襲殺阿魯臺,之後數年又逐步吞併蒙古諸部,基本上統一了草原,並立元室後裔脫脫不花為可汗,自為丞相。

正統四年,脫歡死後,其子也先繼位,自立太師稱淮王,聯合可汗脫脫不花部,東西擴張,瓦剌勢力越發強盛。

從正統八年開始,也先圍攻哈密,強迫大明屬臣哈密王順服他,在逐步控制了哈密衛之後,又先後將沙洲、赤斤、罕東三衛收入囊中,大明西北嘉峪關外再無屏蔽。正統十二年,兀良哈三衛也為也先所掌控。

這一時期的瓦剌在也先的統治下達到極盛,志得意滿、咄咄逼人的也先自然生出南侵大明的想法,而促成這一計劃成行的誘因,卻是朝貢貿易。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2.朝貢貿易

所謂朝貢,原指諸侯或屬國定期朝拜天子,進獻地方特產。

明代立國後,恢復古來已有的華夷觀念:“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

作為華夏正朔的大明王朝,昭告天下,凡四方臣服者,俱可來朝建立朝貢關係,一時間東南夷、東北夷,北狄、西戎百十多地紛紛入貢,朝廷按例給予厚賞。而國初退往大漠的蒙古各部,也在永樂時期強大的軍事碾壓下,入貢臣服。

蒙古的韃靼、瓦剌兩部每次入貢,除了能得到遠遠大於貢品價值的封賞外,蒙古使臣還可以在京師會同館進行商品貿易,以草原馬匹、皮毛等特產換取中原豐富的物產。

此外,凡入貢的蒙古使團往返京師的起居飲食都有朝廷負責,而且朝廷的回賜是以來朝的人數和地位來給賞的,對人數並沒有明確限制。這種薄來厚往的朝貢制度,讓蒙古諸部感到有利可圖,極大刺激他們不斷擴大使團的規模。

在土木堡之變爆發前的十四年裡,瓦剌來京朝貢的人數從最初的不滿百人,猛增至千,正統十二年,入貢人數高達2472人!儘管瓦剌入貢的馬匹和毛皮都有大幅度增長,可遠遠不如明廷的回賜豐厚。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逐漸增多的使臣,讓大明一時不堪重負,從正統七年起,明英宗就曾曉諭邊將嚴格控制入關的瓦剌人數,但效果並不明顯。於是明政府開始將每次入貢的賞賜固定下來,以此變相削減賞額。

並且正統年間瓦剌大規模的入貢,也帶來很多政治問題,比如有使臣刺探城防邊情,違禁買賣兵器等等。

內蒙古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曹永年先生,曾在《土木之變與也先稱汗》一文中指出:“正統年間的朝貢已經脫出貿易常規,成為也先訛詐的一種手段。”

正統十三年,再次入貢的瓦剌聲稱使團數三千多人,實際兩千多人,這是故意在虛報數目討要賞賜。因為之前瓦剌和大明已經發生過多次朝貢貿易衝突,這次大明態度強硬,在會同館官勘實瓦剌人數後,禮部驗口給賞,虛報者不予賞賜。

索求得不到滿足,而相對之前的封賞也有所削薄,大失所望的也先不由惱怒,此時正值瓦剌全盛,兵強馬壯,耀武邊關脅迫大明成了也先的首要選擇,於是戰爭爆發了!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土木之變

1. 親征的決議

正統十四年七月,秋高馬肥之際,也先恩威利誘蒙古諸部,分軍四路大舉入寇。東路由脫脫不花汗,攻遼東;中東路則由阿喇知院統領,攻宣府;而中西路由也先親率精銳大軍,攻大同;另一支則進犯西北甘州。

實際上,早在六月十七日,明廷已經獲悉瓦剌意欲攻掠大同的情報,英宗皇帝當即差西寧侯宋瑛總督大同兵馬,相機剿殺。

到了六月三十日,英宗皇帝更是命京營馬步精銳3萬駐守大同,1萬5千協助宣府。

七月初二,關於瓦剌入侵的確切消息傳來,為了備戰,英宗一面派人到邊鎮犒賞大軍,激勵邊軍迎戰,一面下令補足京營馬匹,做戰前準備。

可以看出,明廷上下對瓦剌入侵是嚴陣以待,相當重視的,就軍事而言,這些戰前措施也都非常正確,至少此時大明還沒做出錯誤的決策。

但儘管準備充足,可現實的情況卻比預想的還要糟糕!

七月十一日,也先進攻大同,右參將吳浩率部迎戰於貓兒莊,這一戰以明軍慘敗告終,吳浩力戰而死。緊接著阿喇知院也入寇宣府,圍攻赤城堡。

軍情緊急,當日就傳到北京,英宗皇帝按捺不住,和王振計議決定親征。

由於此時司禮監太監王振把持朝政,因攝於王振威勢,對親征之事,朝會之上沒有人當場提出異議。

到了十二日,皇帝下達動員令,給京營官軍操練者,每人賜銀一兩,胖襖褲各一件,鞋二雙,發一月的行軍糧食,以及兵器、負輜重的驢等。

按道理,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可明英宗和王振並沒這麼做,而是隻準備了一個月的行軍口糧,這擺明了是要速戰速決。一方面是軍情緊急,另一方面也是王振和明英宗存了大軍恫嚇也先,逼退瓦剌軍隊的心思。

而後來英宗皇帝領軍出征從出發到回師,如果沒有土木之變,前後一個月恰巧正是實際日程,所以這次親征雖說倉促,卻也是提起制定好行程計劃的,準備一個月內解決也先,然後班師。

親征計劃既然已經下達,那百官們在幹什麼呢?

按照《明英宗實錄》記載,到十四日前的三天內,百官還真就沒什麼動靜,也許是在觀望,發現皇帝確實下定決心親征,這才施施然的在七月十四日,由吏部尚書王直領銜,率廷臣合章上奏,勸諫皇帝不可躬履險地。此外,兵部尚書鄺野和侍郎于謙,單上一本,勸諫皇帝以社稷為重。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這兩本奏疏並不能說服英宗皇帝,英宗回覆道:卿等所言皆忠君愛國之意,但虜賊逆天悖恩,已犯邊境,殺掠軍民,邊將累請兵救援,朕不得不親率大兵以剿之。

接下來百官們便沒有再次勸諫,畢竟從太宗皇帝(即明成祖)遷都後,前三代帝王,除了仁宗在位日短,哪一個沒親自領軍親征過?況且京師三大營設立以來,還沒有出現過有任何武臣代天子統御出征的情況,前朝先例在,大臣根本無從阻攔。

而更加讓百官無力反駁的是,十五日,大同總督軍務西寧侯宋瑛、總兵官武進伯朱冕、左參將都督石亨和監軍太監郭敬與瓦剌軍戰於陽和後口,此戰明軍全軍覆沒,宋瑛、朱冕戰死,郭敬躲入草叢倖免,石亨隻身跑回了大同。

這一場大敗,明軍損失慘重,局勢的惡化極大刺激了英宗皇帝,在加上王振的極力勸成,親征之事已無可避免,這時候沒有人能找到合適理由阻止皇帝效法祖宗的武功。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親征並不算是錯誤的決策,那是外部緊急軍情和明廷歷代君主統軍的內因促成的,唯一錯誤的是,戰爭不是兒戲,它充滿了偶然性,一個長在深宮的帝王,和紙上談兵的太監王振根本沒能力指揮數十萬大軍,從皇帝下達親征的指令後,這場戰爭的走向就充滿了未知,這也是百官所憂慮的地方。

2、回師路線之謎

詔命郕王朱祁鈺居守京師後,在一干文武大臣的扈從下,英宗皇帝親率二十多萬大軍於七月十六日出師,前往大同。

關於出征的兵力一說五十萬,實際上五十萬為號稱,不可能有這麼多,根據李新峰先生考證,實際人數多不過二十萬,甚至可能更少,這也是比較合理數字。

七月二十三日車駕到宣府,二十四日到達雞鳴山。

越近邊地,隨行的大臣越恐懼,而且此時王振的專權跋扈也引起大臣不滿,有人建議殺王振,然後派遣大將領兵前往大同,其餘人和皇帝返回京師,但都懾於王振,人人自危,沒能成行。

七月二十八日,車駕到達陽和城南,來到之前西寧侯宋瑛等全軍覆沒的地方,只見伏屍遍野,極為慘烈,全軍上下無不膽寒恐慌。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八月初一,大軍抵達大同,這時也先的大軍已經退回關外,再加上連日來風雨交加,軍心不穩,隨扈大臣都建議班師,大同鎮守太監郭敬也祕告王振形勢的嚴峻,於是初三日明軍回師。

但回師路線中途存在變更,這便成了後世爭論土木慘敗的焦點。

首先回京的路線有兩條,一條沿邊塞到宣府原路返回;一條經蔚州過紫荊關,迴鑾京師。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紫荊關這條路線因深入內地,相對安全,也是百官所贊同的。按照史書上的說法,初議從紫荊關入,但因王振是蔚州人,開始也存了邀請聖駕到他家鄉炫耀的心思,便同意了,但走到半途,王振又怕大軍踩壞鄉土莊稼,便改變主意重新令大軍改道宣府。正是王振隨意改變行軍路線,讓“軍士紆迴奔走,壬戌始次土木。”兵敗的責任全歸咎於王振,事實是否如此呢?我們根據《明英宗實錄》,來看看明軍回師的路線:

初三,車駕次雙寨兒;

初四,車駕次滴滴水;

初五,車駕次洪州方城;

初六,車駕次白登;

初七,車駕次懷安城西;

初八,車駕次萬全峪;

初九,車駕次陽和北沙嶺;

初十,車駕次宣府。

這些地點對應為今天的地名,分別是陽高縣雙寨村、陽高縣滴滴水村、陽原縣、陽高縣大白登鎮、懷安縣懷安城鎮、萬全縣左衛鎮、陽高縣北沙嶺、張家口宣化區。

地點所在如下圖所示:

"

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六日夜,三鼓時分(子時,23點到1點之間),風塵僕僕的懷來縣守臣,直趨皇城,叩響了西長安門。

此時城門早已關閉,按制不到早朝是不得開啟的,而此時離上朝前的準備至少還要一個時辰,可來人卻等不了那麼久,執意要立刻入皇城進宮,有天大的事要稟告太后。

不耐煩的守衛軍士從門縫中接過來人塞入的帛書,當看清帛書上的文字及印璽後,守門官如雷轟頂差點嚇死過去,茲事體大!他也顧不上違制與否,當即打開城門,護送來人奔往紫禁城。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皇城之上黑黝黝的蒼穹,一輪明月如玉盤高掛,本應是良辰美景,奈何此時的大明王朝卻無福消受,今夜的紫禁城註定無眠!

因為就在昨日(八月十五)下午,大明的皇帝朱祁鎮兵敗土木堡,二十餘萬京營大軍頃刻覆滅,隨扈文武死傷無數,堂堂一國之君更是屈辱被俘!

太宗文皇帝遷都北京,以天子御國門,威震漠北,怎料想後世子孫竟如此不肖!

大明國恥,直追前宋!

八月十七日早朝,受命居守京師的郕王朱祁鈺,在午門前的闕左門接受群臣例行謁見,孫太后適時公佈了皇帝被俘、傳書索要金帛自贖於瓦剌的消息,百官無不悲慟!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兵部侍郎于謙,北望號哭,誓不與虜俱生!

時京師內外可戰之兵,不過老弱十萬,瓦剌勢大,士庶震怖,南逃之聲四起。

好在於謙等有識之士極力主戰,並在之後的京師保衛戰中力挫瓦剌,這才將險些墜向深淵的大明王朝拉回正軌。

我們今天再看土木堡之變,都清楚這是明代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它深刻影響了明廷北部邊疆的策略,軍事日趨轉於保守。

但時至今日,圍繞在土木堡之變上的疑點依然重重,“全盛之天下”的大明怎麼就輕易的敗了?真就如史書說言全是權閹王振一人的過錯?帶著這些疑問,我們重新覆盤整個土木堡之戰。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土木之變前因

1、瓦剌的崛起

自從明朝建立後,元廷北逃大漠,經過洪武朝的多次軍事打擊,北元瓦解,分裂為韃靼、瓦剌東西兩部。韃靼部以勢力強大的阿魯臺為尊,瓦剌部則是以馬哈木為主。

在永樂時期,明成祖朱棣五徵大漠,分別對韃靼和瓦剌進行了強力的軍事打擊,馬哈木、阿魯臺先後歸順大明。但由於阿魯臺叛服無常,多次受到明廷重創,瓦剌因此得到快速壯大。

宣德九年(1434年),馬哈木之子脫歡襲殺阿魯臺,之後數年又逐步吞併蒙古諸部,基本上統一了草原,並立元室後裔脫脫不花為可汗,自為丞相。

正統四年,脫歡死後,其子也先繼位,自立太師稱淮王,聯合可汗脫脫不花部,東西擴張,瓦剌勢力越發強盛。

從正統八年開始,也先圍攻哈密,強迫大明屬臣哈密王順服他,在逐步控制了哈密衛之後,又先後將沙洲、赤斤、罕東三衛收入囊中,大明西北嘉峪關外再無屏蔽。正統十二年,兀良哈三衛也為也先所掌控。

這一時期的瓦剌在也先的統治下達到極盛,志得意滿、咄咄逼人的也先自然生出南侵大明的想法,而促成這一計劃成行的誘因,卻是朝貢貿易。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2.朝貢貿易

所謂朝貢,原指諸侯或屬國定期朝拜天子,進獻地方特產。

明代立國後,恢復古來已有的華夷觀念:“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

作為華夏正朔的大明王朝,昭告天下,凡四方臣服者,俱可來朝建立朝貢關係,一時間東南夷、東北夷,北狄、西戎百十多地紛紛入貢,朝廷按例給予厚賞。而國初退往大漠的蒙古各部,也在永樂時期強大的軍事碾壓下,入貢臣服。

蒙古的韃靼、瓦剌兩部每次入貢,除了能得到遠遠大於貢品價值的封賞外,蒙古使臣還可以在京師會同館進行商品貿易,以草原馬匹、皮毛等特產換取中原豐富的物產。

此外,凡入貢的蒙古使團往返京師的起居飲食都有朝廷負責,而且朝廷的回賜是以來朝的人數和地位來給賞的,對人數並沒有明確限制。這種薄來厚往的朝貢制度,讓蒙古諸部感到有利可圖,極大刺激他們不斷擴大使團的規模。

在土木堡之變爆發前的十四年裡,瓦剌來京朝貢的人數從最初的不滿百人,猛增至千,正統十二年,入貢人數高達2472人!儘管瓦剌入貢的馬匹和毛皮都有大幅度增長,可遠遠不如明廷的回賜豐厚。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逐漸增多的使臣,讓大明一時不堪重負,從正統七年起,明英宗就曾曉諭邊將嚴格控制入關的瓦剌人數,但效果並不明顯。於是明政府開始將每次入貢的賞賜固定下來,以此變相削減賞額。

並且正統年間瓦剌大規模的入貢,也帶來很多政治問題,比如有使臣刺探城防邊情,違禁買賣兵器等等。

內蒙古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曹永年先生,曾在《土木之變與也先稱汗》一文中指出:“正統年間的朝貢已經脫出貿易常規,成為也先訛詐的一種手段。”

正統十三年,再次入貢的瓦剌聲稱使團數三千多人,實際兩千多人,這是故意在虛報數目討要賞賜。因為之前瓦剌和大明已經發生過多次朝貢貿易衝突,這次大明態度強硬,在會同館官勘實瓦剌人數後,禮部驗口給賞,虛報者不予賞賜。

索求得不到滿足,而相對之前的封賞也有所削薄,大失所望的也先不由惱怒,此時正值瓦剌全盛,兵強馬壯,耀武邊關脅迫大明成了也先的首要選擇,於是戰爭爆發了!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土木之變

1. 親征的決議

正統十四年七月,秋高馬肥之際,也先恩威利誘蒙古諸部,分軍四路大舉入寇。東路由脫脫不花汗,攻遼東;中東路則由阿喇知院統領,攻宣府;而中西路由也先親率精銳大軍,攻大同;另一支則進犯西北甘州。

實際上,早在六月十七日,明廷已經獲悉瓦剌意欲攻掠大同的情報,英宗皇帝當即差西寧侯宋瑛總督大同兵馬,相機剿殺。

到了六月三十日,英宗皇帝更是命京營馬步精銳3萬駐守大同,1萬5千協助宣府。

七月初二,關於瓦剌入侵的確切消息傳來,為了備戰,英宗一面派人到邊鎮犒賞大軍,激勵邊軍迎戰,一面下令補足京營馬匹,做戰前準備。

可以看出,明廷上下對瓦剌入侵是嚴陣以待,相當重視的,就軍事而言,這些戰前措施也都非常正確,至少此時大明還沒做出錯誤的決策。

但儘管準備充足,可現實的情況卻比預想的還要糟糕!

七月十一日,也先進攻大同,右參將吳浩率部迎戰於貓兒莊,這一戰以明軍慘敗告終,吳浩力戰而死。緊接著阿喇知院也入寇宣府,圍攻赤城堡。

軍情緊急,當日就傳到北京,英宗皇帝按捺不住,和王振計議決定親征。

由於此時司禮監太監王振把持朝政,因攝於王振威勢,對親征之事,朝會之上沒有人當場提出異議。

到了十二日,皇帝下達動員令,給京營官軍操練者,每人賜銀一兩,胖襖褲各一件,鞋二雙,發一月的行軍糧食,以及兵器、負輜重的驢等。

按道理,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可明英宗和王振並沒這麼做,而是隻準備了一個月的行軍口糧,這擺明了是要速戰速決。一方面是軍情緊急,另一方面也是王振和明英宗存了大軍恫嚇也先,逼退瓦剌軍隊的心思。

而後來英宗皇帝領軍出征從出發到回師,如果沒有土木之變,前後一個月恰巧正是實際日程,所以這次親征雖說倉促,卻也是提起制定好行程計劃的,準備一個月內解決也先,然後班師。

親征計劃既然已經下達,那百官們在幹什麼呢?

按照《明英宗實錄》記載,到十四日前的三天內,百官還真就沒什麼動靜,也許是在觀望,發現皇帝確實下定決心親征,這才施施然的在七月十四日,由吏部尚書王直領銜,率廷臣合章上奏,勸諫皇帝不可躬履險地。此外,兵部尚書鄺野和侍郎于謙,單上一本,勸諫皇帝以社稷為重。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這兩本奏疏並不能說服英宗皇帝,英宗回覆道:卿等所言皆忠君愛國之意,但虜賊逆天悖恩,已犯邊境,殺掠軍民,邊將累請兵救援,朕不得不親率大兵以剿之。

接下來百官們便沒有再次勸諫,畢竟從太宗皇帝(即明成祖)遷都後,前三代帝王,除了仁宗在位日短,哪一個沒親自領軍親征過?況且京師三大營設立以來,還沒有出現過有任何武臣代天子統御出征的情況,前朝先例在,大臣根本無從阻攔。

而更加讓百官無力反駁的是,十五日,大同總督軍務西寧侯宋瑛、總兵官武進伯朱冕、左參將都督石亨和監軍太監郭敬與瓦剌軍戰於陽和後口,此戰明軍全軍覆沒,宋瑛、朱冕戰死,郭敬躲入草叢倖免,石亨隻身跑回了大同。

這一場大敗,明軍損失慘重,局勢的惡化極大刺激了英宗皇帝,在加上王振的極力勸成,親征之事已無可避免,這時候沒有人能找到合適理由阻止皇帝效法祖宗的武功。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親征並不算是錯誤的決策,那是外部緊急軍情和明廷歷代君主統軍的內因促成的,唯一錯誤的是,戰爭不是兒戲,它充滿了偶然性,一個長在深宮的帝王,和紙上談兵的太監王振根本沒能力指揮數十萬大軍,從皇帝下達親征的指令後,這場戰爭的走向就充滿了未知,這也是百官所憂慮的地方。

2、回師路線之謎

詔命郕王朱祁鈺居守京師後,在一干文武大臣的扈從下,英宗皇帝親率二十多萬大軍於七月十六日出師,前往大同。

關於出征的兵力一說五十萬,實際上五十萬為號稱,不可能有這麼多,根據李新峰先生考證,實際人數多不過二十萬,甚至可能更少,這也是比較合理數字。

七月二十三日車駕到宣府,二十四日到達雞鳴山。

越近邊地,隨行的大臣越恐懼,而且此時王振的專權跋扈也引起大臣不滿,有人建議殺王振,然後派遣大將領兵前往大同,其餘人和皇帝返回京師,但都懾於王振,人人自危,沒能成行。

七月二十八日,車駕到達陽和城南,來到之前西寧侯宋瑛等全軍覆沒的地方,只見伏屍遍野,極為慘烈,全軍上下無不膽寒恐慌。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八月初一,大軍抵達大同,這時也先的大軍已經退回關外,再加上連日來風雨交加,軍心不穩,隨扈大臣都建議班師,大同鎮守太監郭敬也祕告王振形勢的嚴峻,於是初三日明軍回師。

但回師路線中途存在變更,這便成了後世爭論土木慘敗的焦點。

首先回京的路線有兩條,一條沿邊塞到宣府原路返回;一條經蔚州過紫荊關,迴鑾京師。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紫荊關這條路線因深入內地,相對安全,也是百官所贊同的。按照史書上的說法,初議從紫荊關入,但因王振是蔚州人,開始也存了邀請聖駕到他家鄉炫耀的心思,便同意了,但走到半途,王振又怕大軍踩壞鄉土莊稼,便改變主意重新令大軍改道宣府。正是王振隨意改變行軍路線,讓“軍士紆迴奔走,壬戌始次土木。”兵敗的責任全歸咎於王振,事實是否如此呢?我們根據《明英宗實錄》,來看看明軍回師的路線:

初三,車駕次雙寨兒;

初四,車駕次滴滴水;

初五,車駕次洪州方城;

初六,車駕次白登;

初七,車駕次懷安城西;

初八,車駕次萬全峪;

初九,車駕次陽和北沙嶺;

初十,車駕次宣府。

這些地點對應為今天的地名,分別是陽高縣雙寨村、陽高縣滴滴水村、陽原縣、陽高縣大白登鎮、懷安縣懷安城鎮、萬全縣左衛鎮、陽高縣北沙嶺、張家口宣化區。

地點所在如下圖所示: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接著我們按照行軍的順序,將上邊的地點連起來,如下圖所示:

"

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六日夜,三鼓時分(子時,23點到1點之間),風塵僕僕的懷來縣守臣,直趨皇城,叩響了西長安門。

此時城門早已關閉,按制不到早朝是不得開啟的,而此時離上朝前的準備至少還要一個時辰,可來人卻等不了那麼久,執意要立刻入皇城進宮,有天大的事要稟告太后。

不耐煩的守衛軍士從門縫中接過來人塞入的帛書,當看清帛書上的文字及印璽後,守門官如雷轟頂差點嚇死過去,茲事體大!他也顧不上違制與否,當即打開城門,護送來人奔往紫禁城。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皇城之上黑黝黝的蒼穹,一輪明月如玉盤高掛,本應是良辰美景,奈何此時的大明王朝卻無福消受,今夜的紫禁城註定無眠!

因為就在昨日(八月十五)下午,大明的皇帝朱祁鎮兵敗土木堡,二十餘萬京營大軍頃刻覆滅,隨扈文武死傷無數,堂堂一國之君更是屈辱被俘!

太宗文皇帝遷都北京,以天子御國門,威震漠北,怎料想後世子孫竟如此不肖!

大明國恥,直追前宋!

八月十七日早朝,受命居守京師的郕王朱祁鈺,在午門前的闕左門接受群臣例行謁見,孫太后適時公佈了皇帝被俘、傳書索要金帛自贖於瓦剌的消息,百官無不悲慟!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兵部侍郎于謙,北望號哭,誓不與虜俱生!

時京師內外可戰之兵,不過老弱十萬,瓦剌勢大,士庶震怖,南逃之聲四起。

好在於謙等有識之士極力主戰,並在之後的京師保衛戰中力挫瓦剌,這才將險些墜向深淵的大明王朝拉回正軌。

我們今天再看土木堡之變,都清楚這是明代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它深刻影響了明廷北部邊疆的策略,軍事日趨轉於保守。

但時至今日,圍繞在土木堡之變上的疑點依然重重,“全盛之天下”的大明怎麼就輕易的敗了?真就如史書說言全是權閹王振一人的過錯?帶著這些疑問,我們重新覆盤整個土木堡之戰。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土木之變前因

1、瓦剌的崛起

自從明朝建立後,元廷北逃大漠,經過洪武朝的多次軍事打擊,北元瓦解,分裂為韃靼、瓦剌東西兩部。韃靼部以勢力強大的阿魯臺為尊,瓦剌部則是以馬哈木為主。

在永樂時期,明成祖朱棣五徵大漠,分別對韃靼和瓦剌進行了強力的軍事打擊,馬哈木、阿魯臺先後歸順大明。但由於阿魯臺叛服無常,多次受到明廷重創,瓦剌因此得到快速壯大。

宣德九年(1434年),馬哈木之子脫歡襲殺阿魯臺,之後數年又逐步吞併蒙古諸部,基本上統一了草原,並立元室後裔脫脫不花為可汗,自為丞相。

正統四年,脫歡死後,其子也先繼位,自立太師稱淮王,聯合可汗脫脫不花部,東西擴張,瓦剌勢力越發強盛。

從正統八年開始,也先圍攻哈密,強迫大明屬臣哈密王順服他,在逐步控制了哈密衛之後,又先後將沙洲、赤斤、罕東三衛收入囊中,大明西北嘉峪關外再無屏蔽。正統十二年,兀良哈三衛也為也先所掌控。

這一時期的瓦剌在也先的統治下達到極盛,志得意滿、咄咄逼人的也先自然生出南侵大明的想法,而促成這一計劃成行的誘因,卻是朝貢貿易。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2.朝貢貿易

所謂朝貢,原指諸侯或屬國定期朝拜天子,進獻地方特產。

明代立國後,恢復古來已有的華夷觀念:“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

作為華夏正朔的大明王朝,昭告天下,凡四方臣服者,俱可來朝建立朝貢關係,一時間東南夷、東北夷,北狄、西戎百十多地紛紛入貢,朝廷按例給予厚賞。而國初退往大漠的蒙古各部,也在永樂時期強大的軍事碾壓下,入貢臣服。

蒙古的韃靼、瓦剌兩部每次入貢,除了能得到遠遠大於貢品價值的封賞外,蒙古使臣還可以在京師會同館進行商品貿易,以草原馬匹、皮毛等特產換取中原豐富的物產。

此外,凡入貢的蒙古使團往返京師的起居飲食都有朝廷負責,而且朝廷的回賜是以來朝的人數和地位來給賞的,對人數並沒有明確限制。這種薄來厚往的朝貢制度,讓蒙古諸部感到有利可圖,極大刺激他們不斷擴大使團的規模。

在土木堡之變爆發前的十四年裡,瓦剌來京朝貢的人數從最初的不滿百人,猛增至千,正統十二年,入貢人數高達2472人!儘管瓦剌入貢的馬匹和毛皮都有大幅度增長,可遠遠不如明廷的回賜豐厚。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逐漸增多的使臣,讓大明一時不堪重負,從正統七年起,明英宗就曾曉諭邊將嚴格控制入關的瓦剌人數,但效果並不明顯。於是明政府開始將每次入貢的賞賜固定下來,以此變相削減賞額。

並且正統年間瓦剌大規模的入貢,也帶來很多政治問題,比如有使臣刺探城防邊情,違禁買賣兵器等等。

內蒙古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曹永年先生,曾在《土木之變與也先稱汗》一文中指出:“正統年間的朝貢已經脫出貿易常規,成為也先訛詐的一種手段。”

正統十三年,再次入貢的瓦剌聲稱使團數三千多人,實際兩千多人,這是故意在虛報數目討要賞賜。因為之前瓦剌和大明已經發生過多次朝貢貿易衝突,這次大明態度強硬,在會同館官勘實瓦剌人數後,禮部驗口給賞,虛報者不予賞賜。

索求得不到滿足,而相對之前的封賞也有所削薄,大失所望的也先不由惱怒,此時正值瓦剌全盛,兵強馬壯,耀武邊關脅迫大明成了也先的首要選擇,於是戰爭爆發了!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土木之變

1. 親征的決議

正統十四年七月,秋高馬肥之際,也先恩威利誘蒙古諸部,分軍四路大舉入寇。東路由脫脫不花汗,攻遼東;中東路則由阿喇知院統領,攻宣府;而中西路由也先親率精銳大軍,攻大同;另一支則進犯西北甘州。

實際上,早在六月十七日,明廷已經獲悉瓦剌意欲攻掠大同的情報,英宗皇帝當即差西寧侯宋瑛總督大同兵馬,相機剿殺。

到了六月三十日,英宗皇帝更是命京營馬步精銳3萬駐守大同,1萬5千協助宣府。

七月初二,關於瓦剌入侵的確切消息傳來,為了備戰,英宗一面派人到邊鎮犒賞大軍,激勵邊軍迎戰,一面下令補足京營馬匹,做戰前準備。

可以看出,明廷上下對瓦剌入侵是嚴陣以待,相當重視的,就軍事而言,這些戰前措施也都非常正確,至少此時大明還沒做出錯誤的決策。

但儘管準備充足,可現實的情況卻比預想的還要糟糕!

七月十一日,也先進攻大同,右參將吳浩率部迎戰於貓兒莊,這一戰以明軍慘敗告終,吳浩力戰而死。緊接著阿喇知院也入寇宣府,圍攻赤城堡。

軍情緊急,當日就傳到北京,英宗皇帝按捺不住,和王振計議決定親征。

由於此時司禮監太監王振把持朝政,因攝於王振威勢,對親征之事,朝會之上沒有人當場提出異議。

到了十二日,皇帝下達動員令,給京營官軍操練者,每人賜銀一兩,胖襖褲各一件,鞋二雙,發一月的行軍糧食,以及兵器、負輜重的驢等。

按道理,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可明英宗和王振並沒這麼做,而是隻準備了一個月的行軍口糧,這擺明了是要速戰速決。一方面是軍情緊急,另一方面也是王振和明英宗存了大軍恫嚇也先,逼退瓦剌軍隊的心思。

而後來英宗皇帝領軍出征從出發到回師,如果沒有土木之變,前後一個月恰巧正是實際日程,所以這次親征雖說倉促,卻也是提起制定好行程計劃的,準備一個月內解決也先,然後班師。

親征計劃既然已經下達,那百官們在幹什麼呢?

按照《明英宗實錄》記載,到十四日前的三天內,百官還真就沒什麼動靜,也許是在觀望,發現皇帝確實下定決心親征,這才施施然的在七月十四日,由吏部尚書王直領銜,率廷臣合章上奏,勸諫皇帝不可躬履險地。此外,兵部尚書鄺野和侍郎于謙,單上一本,勸諫皇帝以社稷為重。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這兩本奏疏並不能說服英宗皇帝,英宗回覆道:卿等所言皆忠君愛國之意,但虜賊逆天悖恩,已犯邊境,殺掠軍民,邊將累請兵救援,朕不得不親率大兵以剿之。

接下來百官們便沒有再次勸諫,畢竟從太宗皇帝(即明成祖)遷都後,前三代帝王,除了仁宗在位日短,哪一個沒親自領軍親征過?況且京師三大營設立以來,還沒有出現過有任何武臣代天子統御出征的情況,前朝先例在,大臣根本無從阻攔。

而更加讓百官無力反駁的是,十五日,大同總督軍務西寧侯宋瑛、總兵官武進伯朱冕、左參將都督石亨和監軍太監郭敬與瓦剌軍戰於陽和後口,此戰明軍全軍覆沒,宋瑛、朱冕戰死,郭敬躲入草叢倖免,石亨隻身跑回了大同。

這一場大敗,明軍損失慘重,局勢的惡化極大刺激了英宗皇帝,在加上王振的極力勸成,親征之事已無可避免,這時候沒有人能找到合適理由阻止皇帝效法祖宗的武功。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親征並不算是錯誤的決策,那是外部緊急軍情和明廷歷代君主統軍的內因促成的,唯一錯誤的是,戰爭不是兒戲,它充滿了偶然性,一個長在深宮的帝王,和紙上談兵的太監王振根本沒能力指揮數十萬大軍,從皇帝下達親征的指令後,這場戰爭的走向就充滿了未知,這也是百官所憂慮的地方。

2、回師路線之謎

詔命郕王朱祁鈺居守京師後,在一干文武大臣的扈從下,英宗皇帝親率二十多萬大軍於七月十六日出師,前往大同。

關於出征的兵力一說五十萬,實際上五十萬為號稱,不可能有這麼多,根據李新峰先生考證,實際人數多不過二十萬,甚至可能更少,這也是比較合理數字。

七月二十三日車駕到宣府,二十四日到達雞鳴山。

越近邊地,隨行的大臣越恐懼,而且此時王振的專權跋扈也引起大臣不滿,有人建議殺王振,然後派遣大將領兵前往大同,其餘人和皇帝返回京師,但都懾於王振,人人自危,沒能成行。

七月二十八日,車駕到達陽和城南,來到之前西寧侯宋瑛等全軍覆沒的地方,只見伏屍遍野,極為慘烈,全軍上下無不膽寒恐慌。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八月初一,大軍抵達大同,這時也先的大軍已經退回關外,再加上連日來風雨交加,軍心不穩,隨扈大臣都建議班師,大同鎮守太監郭敬也祕告王振形勢的嚴峻,於是初三日明軍回師。

但回師路線中途存在變更,這便成了後世爭論土木慘敗的焦點。

首先回京的路線有兩條,一條沿邊塞到宣府原路返回;一條經蔚州過紫荊關,迴鑾京師。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紫荊關這條路線因深入內地,相對安全,也是百官所贊同的。按照史書上的說法,初議從紫荊關入,但因王振是蔚州人,開始也存了邀請聖駕到他家鄉炫耀的心思,便同意了,但走到半途,王振又怕大軍踩壞鄉土莊稼,便改變主意重新令大軍改道宣府。正是王振隨意改變行軍路線,讓“軍士紆迴奔走,壬戌始次土木。”兵敗的責任全歸咎於王振,事實是否如此呢?我們根據《明英宗實錄》,來看看明軍回師的路線:

初三,車駕次雙寨兒;

初四,車駕次滴滴水;

初五,車駕次洪州方城;

初六,車駕次白登;

初七,車駕次懷安城西;

初八,車駕次萬全峪;

初九,車駕次陽和北沙嶺;

初十,車駕次宣府。

這些地點對應為今天的地名,分別是陽高縣雙寨村、陽高縣滴滴水村、陽原縣、陽高縣大白登鎮、懷安縣懷安城鎮、萬全縣左衛鎮、陽高縣北沙嶺、張家口宣化區。

地點所在如下圖所示: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接著我們按照行軍的順序,將上邊的地點連起來,如下圖所示: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你會發現,這個路線明顯有著巨大的漏洞,初三日到雙寨兒一天行軍一百二十多裡,步騎相合的大軍,又不是純粹的騎兵,一天行軍一百多裡很難想象,而之後的初九和初十更是不可思議,先掉頭兩百多裡,又折回兩百多裡到宣府,太過玄幻,更不可能,只能是實錄記混了幾個地點,畢竟現在的實錄是清初的抄本,謄錄錯誤也有可能,為此筆者重新梳理後,行軍路線如下:

"

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六日夜,三鼓時分(子時,23點到1點之間),風塵僕僕的懷來縣守臣,直趨皇城,叩響了西長安門。

此時城門早已關閉,按制不到早朝是不得開啟的,而此時離上朝前的準備至少還要一個時辰,可來人卻等不了那麼久,執意要立刻入皇城進宮,有天大的事要稟告太后。

不耐煩的守衛軍士從門縫中接過來人塞入的帛書,當看清帛書上的文字及印璽後,守門官如雷轟頂差點嚇死過去,茲事體大!他也顧不上違制與否,當即打開城門,護送來人奔往紫禁城。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皇城之上黑黝黝的蒼穹,一輪明月如玉盤高掛,本應是良辰美景,奈何此時的大明王朝卻無福消受,今夜的紫禁城註定無眠!

因為就在昨日(八月十五)下午,大明的皇帝朱祁鎮兵敗土木堡,二十餘萬京營大軍頃刻覆滅,隨扈文武死傷無數,堂堂一國之君更是屈辱被俘!

太宗文皇帝遷都北京,以天子御國門,威震漠北,怎料想後世子孫竟如此不肖!

大明國恥,直追前宋!

八月十七日早朝,受命居守京師的郕王朱祁鈺,在午門前的闕左門接受群臣例行謁見,孫太后適時公佈了皇帝被俘、傳書索要金帛自贖於瓦剌的消息,百官無不悲慟!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兵部侍郎于謙,北望號哭,誓不與虜俱生!

時京師內外可戰之兵,不過老弱十萬,瓦剌勢大,士庶震怖,南逃之聲四起。

好在於謙等有識之士極力主戰,並在之後的京師保衛戰中力挫瓦剌,這才將險些墜向深淵的大明王朝拉回正軌。

我們今天再看土木堡之變,都清楚這是明代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它深刻影響了明廷北部邊疆的策略,軍事日趨轉於保守。

但時至今日,圍繞在土木堡之變上的疑點依然重重,“全盛之天下”的大明怎麼就輕易的敗了?真就如史書說言全是權閹王振一人的過錯?帶著這些疑問,我們重新覆盤整個土木堡之戰。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土木之變前因

1、瓦剌的崛起

自從明朝建立後,元廷北逃大漠,經過洪武朝的多次軍事打擊,北元瓦解,分裂為韃靼、瓦剌東西兩部。韃靼部以勢力強大的阿魯臺為尊,瓦剌部則是以馬哈木為主。

在永樂時期,明成祖朱棣五徵大漠,分別對韃靼和瓦剌進行了強力的軍事打擊,馬哈木、阿魯臺先後歸順大明。但由於阿魯臺叛服無常,多次受到明廷重創,瓦剌因此得到快速壯大。

宣德九年(1434年),馬哈木之子脫歡襲殺阿魯臺,之後數年又逐步吞併蒙古諸部,基本上統一了草原,並立元室後裔脫脫不花為可汗,自為丞相。

正統四年,脫歡死後,其子也先繼位,自立太師稱淮王,聯合可汗脫脫不花部,東西擴張,瓦剌勢力越發強盛。

從正統八年開始,也先圍攻哈密,強迫大明屬臣哈密王順服他,在逐步控制了哈密衛之後,又先後將沙洲、赤斤、罕東三衛收入囊中,大明西北嘉峪關外再無屏蔽。正統十二年,兀良哈三衛也為也先所掌控。

這一時期的瓦剌在也先的統治下達到極盛,志得意滿、咄咄逼人的也先自然生出南侵大明的想法,而促成這一計劃成行的誘因,卻是朝貢貿易。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2.朝貢貿易

所謂朝貢,原指諸侯或屬國定期朝拜天子,進獻地方特產。

明代立國後,恢復古來已有的華夷觀念:“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

作為華夏正朔的大明王朝,昭告天下,凡四方臣服者,俱可來朝建立朝貢關係,一時間東南夷、東北夷,北狄、西戎百十多地紛紛入貢,朝廷按例給予厚賞。而國初退往大漠的蒙古各部,也在永樂時期強大的軍事碾壓下,入貢臣服。

蒙古的韃靼、瓦剌兩部每次入貢,除了能得到遠遠大於貢品價值的封賞外,蒙古使臣還可以在京師會同館進行商品貿易,以草原馬匹、皮毛等特產換取中原豐富的物產。

此外,凡入貢的蒙古使團往返京師的起居飲食都有朝廷負責,而且朝廷的回賜是以來朝的人數和地位來給賞的,對人數並沒有明確限制。這種薄來厚往的朝貢制度,讓蒙古諸部感到有利可圖,極大刺激他們不斷擴大使團的規模。

在土木堡之變爆發前的十四年裡,瓦剌來京朝貢的人數從最初的不滿百人,猛增至千,正統十二年,入貢人數高達2472人!儘管瓦剌入貢的馬匹和毛皮都有大幅度增長,可遠遠不如明廷的回賜豐厚。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逐漸增多的使臣,讓大明一時不堪重負,從正統七年起,明英宗就曾曉諭邊將嚴格控制入關的瓦剌人數,但效果並不明顯。於是明政府開始將每次入貢的賞賜固定下來,以此變相削減賞額。

並且正統年間瓦剌大規模的入貢,也帶來很多政治問題,比如有使臣刺探城防邊情,違禁買賣兵器等等。

內蒙古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曹永年先生,曾在《土木之變與也先稱汗》一文中指出:“正統年間的朝貢已經脫出貿易常規,成為也先訛詐的一種手段。”

正統十三年,再次入貢的瓦剌聲稱使團數三千多人,實際兩千多人,這是故意在虛報數目討要賞賜。因為之前瓦剌和大明已經發生過多次朝貢貿易衝突,這次大明態度強硬,在會同館官勘實瓦剌人數後,禮部驗口給賞,虛報者不予賞賜。

索求得不到滿足,而相對之前的封賞也有所削薄,大失所望的也先不由惱怒,此時正值瓦剌全盛,兵強馬壯,耀武邊關脅迫大明成了也先的首要選擇,於是戰爭爆發了!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土木之變

1. 親征的決議

正統十四年七月,秋高馬肥之際,也先恩威利誘蒙古諸部,分軍四路大舉入寇。東路由脫脫不花汗,攻遼東;中東路則由阿喇知院統領,攻宣府;而中西路由也先親率精銳大軍,攻大同;另一支則進犯西北甘州。

實際上,早在六月十七日,明廷已經獲悉瓦剌意欲攻掠大同的情報,英宗皇帝當即差西寧侯宋瑛總督大同兵馬,相機剿殺。

到了六月三十日,英宗皇帝更是命京營馬步精銳3萬駐守大同,1萬5千協助宣府。

七月初二,關於瓦剌入侵的確切消息傳來,為了備戰,英宗一面派人到邊鎮犒賞大軍,激勵邊軍迎戰,一面下令補足京營馬匹,做戰前準備。

可以看出,明廷上下對瓦剌入侵是嚴陣以待,相當重視的,就軍事而言,這些戰前措施也都非常正確,至少此時大明還沒做出錯誤的決策。

但儘管準備充足,可現實的情況卻比預想的還要糟糕!

七月十一日,也先進攻大同,右參將吳浩率部迎戰於貓兒莊,這一戰以明軍慘敗告終,吳浩力戰而死。緊接著阿喇知院也入寇宣府,圍攻赤城堡。

軍情緊急,當日就傳到北京,英宗皇帝按捺不住,和王振計議決定親征。

由於此時司禮監太監王振把持朝政,因攝於王振威勢,對親征之事,朝會之上沒有人當場提出異議。

到了十二日,皇帝下達動員令,給京營官軍操練者,每人賜銀一兩,胖襖褲各一件,鞋二雙,發一月的行軍糧食,以及兵器、負輜重的驢等。

按道理,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可明英宗和王振並沒這麼做,而是隻準備了一個月的行軍口糧,這擺明了是要速戰速決。一方面是軍情緊急,另一方面也是王振和明英宗存了大軍恫嚇也先,逼退瓦剌軍隊的心思。

而後來英宗皇帝領軍出征從出發到回師,如果沒有土木之變,前後一個月恰巧正是實際日程,所以這次親征雖說倉促,卻也是提起制定好行程計劃的,準備一個月內解決也先,然後班師。

親征計劃既然已經下達,那百官們在幹什麼呢?

按照《明英宗實錄》記載,到十四日前的三天內,百官還真就沒什麼動靜,也許是在觀望,發現皇帝確實下定決心親征,這才施施然的在七月十四日,由吏部尚書王直領銜,率廷臣合章上奏,勸諫皇帝不可躬履險地。此外,兵部尚書鄺野和侍郎于謙,單上一本,勸諫皇帝以社稷為重。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這兩本奏疏並不能說服英宗皇帝,英宗回覆道:卿等所言皆忠君愛國之意,但虜賊逆天悖恩,已犯邊境,殺掠軍民,邊將累請兵救援,朕不得不親率大兵以剿之。

接下來百官們便沒有再次勸諫,畢竟從太宗皇帝(即明成祖)遷都後,前三代帝王,除了仁宗在位日短,哪一個沒親自領軍親征過?況且京師三大營設立以來,還沒有出現過有任何武臣代天子統御出征的情況,前朝先例在,大臣根本無從阻攔。

而更加讓百官無力反駁的是,十五日,大同總督軍務西寧侯宋瑛、總兵官武進伯朱冕、左參將都督石亨和監軍太監郭敬與瓦剌軍戰於陽和後口,此戰明軍全軍覆沒,宋瑛、朱冕戰死,郭敬躲入草叢倖免,石亨隻身跑回了大同。

這一場大敗,明軍損失慘重,局勢的惡化極大刺激了英宗皇帝,在加上王振的極力勸成,親征之事已無可避免,這時候沒有人能找到合適理由阻止皇帝效法祖宗的武功。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親征並不算是錯誤的決策,那是外部緊急軍情和明廷歷代君主統軍的內因促成的,唯一錯誤的是,戰爭不是兒戲,它充滿了偶然性,一個長在深宮的帝王,和紙上談兵的太監王振根本沒能力指揮數十萬大軍,從皇帝下達親征的指令後,這場戰爭的走向就充滿了未知,這也是百官所憂慮的地方。

2、回師路線之謎

詔命郕王朱祁鈺居守京師後,在一干文武大臣的扈從下,英宗皇帝親率二十多萬大軍於七月十六日出師,前往大同。

關於出征的兵力一說五十萬,實際上五十萬為號稱,不可能有這麼多,根據李新峰先生考證,實際人數多不過二十萬,甚至可能更少,這也是比較合理數字。

七月二十三日車駕到宣府,二十四日到達雞鳴山。

越近邊地,隨行的大臣越恐懼,而且此時王振的專權跋扈也引起大臣不滿,有人建議殺王振,然後派遣大將領兵前往大同,其餘人和皇帝返回京師,但都懾於王振,人人自危,沒能成行。

七月二十八日,車駕到達陽和城南,來到之前西寧侯宋瑛等全軍覆沒的地方,只見伏屍遍野,極為慘烈,全軍上下無不膽寒恐慌。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八月初一,大軍抵達大同,這時也先的大軍已經退回關外,再加上連日來風雨交加,軍心不穩,隨扈大臣都建議班師,大同鎮守太監郭敬也祕告王振形勢的嚴峻,於是初三日明軍回師。

但回師路線中途存在變更,這便成了後世爭論土木慘敗的焦點。

首先回京的路線有兩條,一條沿邊塞到宣府原路返回;一條經蔚州過紫荊關,迴鑾京師。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紫荊關這條路線因深入內地,相對安全,也是百官所贊同的。按照史書上的說法,初議從紫荊關入,但因王振是蔚州人,開始也存了邀請聖駕到他家鄉炫耀的心思,便同意了,但走到半途,王振又怕大軍踩壞鄉土莊稼,便改變主意重新令大軍改道宣府。正是王振隨意改變行軍路線,讓“軍士紆迴奔走,壬戌始次土木。”兵敗的責任全歸咎於王振,事實是否如此呢?我們根據《明英宗實錄》,來看看明軍回師的路線:

初三,車駕次雙寨兒;

初四,車駕次滴滴水;

初五,車駕次洪州方城;

初六,車駕次白登;

初七,車駕次懷安城西;

初八,車駕次萬全峪;

初九,車駕次陽和北沙嶺;

初十,車駕次宣府。

這些地點對應為今天的地名,分別是陽高縣雙寨村、陽高縣滴滴水村、陽原縣、陽高縣大白登鎮、懷安縣懷安城鎮、萬全縣左衛鎮、陽高縣北沙嶺、張家口宣化區。

地點所在如下圖所示: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接著我們按照行軍的順序,將上邊的地點連起來,如下圖所示: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你會發現,這個路線明顯有著巨大的漏洞,初三日到雙寨兒一天行軍一百二十多裡,步騎相合的大軍,又不是純粹的騎兵,一天行軍一百多裡很難想象,而之後的初九和初十更是不可思議,先掉頭兩百多裡,又折回兩百多裡到宣府,太過玄幻,更不可能,只能是實錄記混了幾個地點,畢竟現在的實錄是清初的抄本,謄錄錯誤也有可能,為此筆者重新梳理後,行軍路線如下: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大軍先沿邊牆向北沙嶺,后王振改主意走紫荊關,折回南下滴滴水,至洪州,又改路線經白登、雙寨、懷安城、萬全峪重返宣府,這樣更符合邏輯。

而之所以如此行軍,因為英宗一開始並不想一仗未打便灰溜溜的返京,他和王振便決定沿邊至宣府尋中西路的瓦剌軍至少打一仗,但行至陽和衛的北沙嶺,再見到死難的大軍,軍中騷動,風雨雷電又大作,百官勸說改走紫荊關,而王振心裡也打鼓,便邀請英宗順道到駕臨他蔚州老家,改變路程南下。

可到洪州,不論是否是王振怕踩壞家鄉莊稼,而勸英宗改了主意重走宣府一線,但可以肯定的是,往返的折騰不僅浪費時間,讓也先有時間尾隨而來,更是令軍心士氣大喪,雖說這並不是兵敗的主要原因,可接下來英宗的軍事冒險卻將大軍置於危險境地。

3. 駐蹕土木堡

八月初十,明軍到達宣府,這時已經發現了瓦剌的主力,兵部尚書鄺野兩次建議英宗急趨入關,派重兵殿後,但被王振嚴辭拒絕。

十一日,明軍出宣府東南行軍五十多裡,到了十二日只行軍二十里,駐紮雷家站,十三日更是原地未動。

很明顯明英宗和王振此時在等待尾隨其後的瓦剌大軍,以求決戰。

也正是十三日時,英宗接到後軍被瓦剌襲擊的消息,他立刻派恭順侯吳克忠率軍回擊,而本部大軍在原地展開待敵。

可戰場的變化瞬息萬變,吳克忠的軍隊陷入伏擊,全軍覆滅,只有吳克忠的兒子吳瑾隻身逃回。

這時已到傍晚,英宗大驚之餘又命成國公朱勇領兵四萬救援,可惜大軍在鷂兒嶺再次遇伏,全軍盡遭屠戮,朱勇也戰死。

"

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六日夜,三鼓時分(子時,23點到1點之間),風塵僕僕的懷來縣守臣,直趨皇城,叩響了西長安門。

此時城門早已關閉,按制不到早朝是不得開啟的,而此時離上朝前的準備至少還要一個時辰,可來人卻等不了那麼久,執意要立刻入皇城進宮,有天大的事要稟告太后。

不耐煩的守衛軍士從門縫中接過來人塞入的帛書,當看清帛書上的文字及印璽後,守門官如雷轟頂差點嚇死過去,茲事體大!他也顧不上違制與否,當即打開城門,護送來人奔往紫禁城。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皇城之上黑黝黝的蒼穹,一輪明月如玉盤高掛,本應是良辰美景,奈何此時的大明王朝卻無福消受,今夜的紫禁城註定無眠!

因為就在昨日(八月十五)下午,大明的皇帝朱祁鎮兵敗土木堡,二十餘萬京營大軍頃刻覆滅,隨扈文武死傷無數,堂堂一國之君更是屈辱被俘!

太宗文皇帝遷都北京,以天子御國門,威震漠北,怎料想後世子孫竟如此不肖!

大明國恥,直追前宋!

八月十七日早朝,受命居守京師的郕王朱祁鈺,在午門前的闕左門接受群臣例行謁見,孫太后適時公佈了皇帝被俘、傳書索要金帛自贖於瓦剌的消息,百官無不悲慟!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兵部侍郎于謙,北望號哭,誓不與虜俱生!

時京師內外可戰之兵,不過老弱十萬,瓦剌勢大,士庶震怖,南逃之聲四起。

好在於謙等有識之士極力主戰,並在之後的京師保衛戰中力挫瓦剌,這才將險些墜向深淵的大明王朝拉回正軌。

我們今天再看土木堡之變,都清楚這是明代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它深刻影響了明廷北部邊疆的策略,軍事日趨轉於保守。

但時至今日,圍繞在土木堡之變上的疑點依然重重,“全盛之天下”的大明怎麼就輕易的敗了?真就如史書說言全是權閹王振一人的過錯?帶著這些疑問,我們重新覆盤整個土木堡之戰。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土木之變前因

1、瓦剌的崛起

自從明朝建立後,元廷北逃大漠,經過洪武朝的多次軍事打擊,北元瓦解,分裂為韃靼、瓦剌東西兩部。韃靼部以勢力強大的阿魯臺為尊,瓦剌部則是以馬哈木為主。

在永樂時期,明成祖朱棣五徵大漠,分別對韃靼和瓦剌進行了強力的軍事打擊,馬哈木、阿魯臺先後歸順大明。但由於阿魯臺叛服無常,多次受到明廷重創,瓦剌因此得到快速壯大。

宣德九年(1434年),馬哈木之子脫歡襲殺阿魯臺,之後數年又逐步吞併蒙古諸部,基本上統一了草原,並立元室後裔脫脫不花為可汗,自為丞相。

正統四年,脫歡死後,其子也先繼位,自立太師稱淮王,聯合可汗脫脫不花部,東西擴張,瓦剌勢力越發強盛。

從正統八年開始,也先圍攻哈密,強迫大明屬臣哈密王順服他,在逐步控制了哈密衛之後,又先後將沙洲、赤斤、罕東三衛收入囊中,大明西北嘉峪關外再無屏蔽。正統十二年,兀良哈三衛也為也先所掌控。

這一時期的瓦剌在也先的統治下達到極盛,志得意滿、咄咄逼人的也先自然生出南侵大明的想法,而促成這一計劃成行的誘因,卻是朝貢貿易。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2.朝貢貿易

所謂朝貢,原指諸侯或屬國定期朝拜天子,進獻地方特產。

明代立國後,恢復古來已有的華夷觀念:“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

作為華夏正朔的大明王朝,昭告天下,凡四方臣服者,俱可來朝建立朝貢關係,一時間東南夷、東北夷,北狄、西戎百十多地紛紛入貢,朝廷按例給予厚賞。而國初退往大漠的蒙古各部,也在永樂時期強大的軍事碾壓下,入貢臣服。

蒙古的韃靼、瓦剌兩部每次入貢,除了能得到遠遠大於貢品價值的封賞外,蒙古使臣還可以在京師會同館進行商品貿易,以草原馬匹、皮毛等特產換取中原豐富的物產。

此外,凡入貢的蒙古使團往返京師的起居飲食都有朝廷負責,而且朝廷的回賜是以來朝的人數和地位來給賞的,對人數並沒有明確限制。這種薄來厚往的朝貢制度,讓蒙古諸部感到有利可圖,極大刺激他們不斷擴大使團的規模。

在土木堡之變爆發前的十四年裡,瓦剌來京朝貢的人數從最初的不滿百人,猛增至千,正統十二年,入貢人數高達2472人!儘管瓦剌入貢的馬匹和毛皮都有大幅度增長,可遠遠不如明廷的回賜豐厚。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逐漸增多的使臣,讓大明一時不堪重負,從正統七年起,明英宗就曾曉諭邊將嚴格控制入關的瓦剌人數,但效果並不明顯。於是明政府開始將每次入貢的賞賜固定下來,以此變相削減賞額。

並且正統年間瓦剌大規模的入貢,也帶來很多政治問題,比如有使臣刺探城防邊情,違禁買賣兵器等等。

內蒙古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曹永年先生,曾在《土木之變與也先稱汗》一文中指出:“正統年間的朝貢已經脫出貿易常規,成為也先訛詐的一種手段。”

正統十三年,再次入貢的瓦剌聲稱使團數三千多人,實際兩千多人,這是故意在虛報數目討要賞賜。因為之前瓦剌和大明已經發生過多次朝貢貿易衝突,這次大明態度強硬,在會同館官勘實瓦剌人數後,禮部驗口給賞,虛報者不予賞賜。

索求得不到滿足,而相對之前的封賞也有所削薄,大失所望的也先不由惱怒,此時正值瓦剌全盛,兵強馬壯,耀武邊關脅迫大明成了也先的首要選擇,於是戰爭爆發了!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土木之變

1. 親征的決議

正統十四年七月,秋高馬肥之際,也先恩威利誘蒙古諸部,分軍四路大舉入寇。東路由脫脫不花汗,攻遼東;中東路則由阿喇知院統領,攻宣府;而中西路由也先親率精銳大軍,攻大同;另一支則進犯西北甘州。

實際上,早在六月十七日,明廷已經獲悉瓦剌意欲攻掠大同的情報,英宗皇帝當即差西寧侯宋瑛總督大同兵馬,相機剿殺。

到了六月三十日,英宗皇帝更是命京營馬步精銳3萬駐守大同,1萬5千協助宣府。

七月初二,關於瓦剌入侵的確切消息傳來,為了備戰,英宗一面派人到邊鎮犒賞大軍,激勵邊軍迎戰,一面下令補足京營馬匹,做戰前準備。

可以看出,明廷上下對瓦剌入侵是嚴陣以待,相當重視的,就軍事而言,這些戰前措施也都非常正確,至少此時大明還沒做出錯誤的決策。

但儘管準備充足,可現實的情況卻比預想的還要糟糕!

七月十一日,也先進攻大同,右參將吳浩率部迎戰於貓兒莊,這一戰以明軍慘敗告終,吳浩力戰而死。緊接著阿喇知院也入寇宣府,圍攻赤城堡。

軍情緊急,當日就傳到北京,英宗皇帝按捺不住,和王振計議決定親征。

由於此時司禮監太監王振把持朝政,因攝於王振威勢,對親征之事,朝會之上沒有人當場提出異議。

到了十二日,皇帝下達動員令,給京營官軍操練者,每人賜銀一兩,胖襖褲各一件,鞋二雙,發一月的行軍糧食,以及兵器、負輜重的驢等。

按道理,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可明英宗和王振並沒這麼做,而是隻準備了一個月的行軍口糧,這擺明了是要速戰速決。一方面是軍情緊急,另一方面也是王振和明英宗存了大軍恫嚇也先,逼退瓦剌軍隊的心思。

而後來英宗皇帝領軍出征從出發到回師,如果沒有土木之變,前後一個月恰巧正是實際日程,所以這次親征雖說倉促,卻也是提起制定好行程計劃的,準備一個月內解決也先,然後班師。

親征計劃既然已經下達,那百官們在幹什麼呢?

按照《明英宗實錄》記載,到十四日前的三天內,百官還真就沒什麼動靜,也許是在觀望,發現皇帝確實下定決心親征,這才施施然的在七月十四日,由吏部尚書王直領銜,率廷臣合章上奏,勸諫皇帝不可躬履險地。此外,兵部尚書鄺野和侍郎于謙,單上一本,勸諫皇帝以社稷為重。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這兩本奏疏並不能說服英宗皇帝,英宗回覆道:卿等所言皆忠君愛國之意,但虜賊逆天悖恩,已犯邊境,殺掠軍民,邊將累請兵救援,朕不得不親率大兵以剿之。

接下來百官們便沒有再次勸諫,畢竟從太宗皇帝(即明成祖)遷都後,前三代帝王,除了仁宗在位日短,哪一個沒親自領軍親征過?況且京師三大營設立以來,還沒有出現過有任何武臣代天子統御出征的情況,前朝先例在,大臣根本無從阻攔。

而更加讓百官無力反駁的是,十五日,大同總督軍務西寧侯宋瑛、總兵官武進伯朱冕、左參將都督石亨和監軍太監郭敬與瓦剌軍戰於陽和後口,此戰明軍全軍覆沒,宋瑛、朱冕戰死,郭敬躲入草叢倖免,石亨隻身跑回了大同。

這一場大敗,明軍損失慘重,局勢的惡化極大刺激了英宗皇帝,在加上王振的極力勸成,親征之事已無可避免,這時候沒有人能找到合適理由阻止皇帝效法祖宗的武功。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親征並不算是錯誤的決策,那是外部緊急軍情和明廷歷代君主統軍的內因促成的,唯一錯誤的是,戰爭不是兒戲,它充滿了偶然性,一個長在深宮的帝王,和紙上談兵的太監王振根本沒能力指揮數十萬大軍,從皇帝下達親征的指令後,這場戰爭的走向就充滿了未知,這也是百官所憂慮的地方。

2、回師路線之謎

詔命郕王朱祁鈺居守京師後,在一干文武大臣的扈從下,英宗皇帝親率二十多萬大軍於七月十六日出師,前往大同。

關於出征的兵力一說五十萬,實際上五十萬為號稱,不可能有這麼多,根據李新峰先生考證,實際人數多不過二十萬,甚至可能更少,這也是比較合理數字。

七月二十三日車駕到宣府,二十四日到達雞鳴山。

越近邊地,隨行的大臣越恐懼,而且此時王振的專權跋扈也引起大臣不滿,有人建議殺王振,然後派遣大將領兵前往大同,其餘人和皇帝返回京師,但都懾於王振,人人自危,沒能成行。

七月二十八日,車駕到達陽和城南,來到之前西寧侯宋瑛等全軍覆沒的地方,只見伏屍遍野,極為慘烈,全軍上下無不膽寒恐慌。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八月初一,大軍抵達大同,這時也先的大軍已經退回關外,再加上連日來風雨交加,軍心不穩,隨扈大臣都建議班師,大同鎮守太監郭敬也祕告王振形勢的嚴峻,於是初三日明軍回師。

但回師路線中途存在變更,這便成了後世爭論土木慘敗的焦點。

首先回京的路線有兩條,一條沿邊塞到宣府原路返回;一條經蔚州過紫荊關,迴鑾京師。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紫荊關這條路線因深入內地,相對安全,也是百官所贊同的。按照史書上的說法,初議從紫荊關入,但因王振是蔚州人,開始也存了邀請聖駕到他家鄉炫耀的心思,便同意了,但走到半途,王振又怕大軍踩壞鄉土莊稼,便改變主意重新令大軍改道宣府。正是王振隨意改變行軍路線,讓“軍士紆迴奔走,壬戌始次土木。”兵敗的責任全歸咎於王振,事實是否如此呢?我們根據《明英宗實錄》,來看看明軍回師的路線:

初三,車駕次雙寨兒;

初四,車駕次滴滴水;

初五,車駕次洪州方城;

初六,車駕次白登;

初七,車駕次懷安城西;

初八,車駕次萬全峪;

初九,車駕次陽和北沙嶺;

初十,車駕次宣府。

這些地點對應為今天的地名,分別是陽高縣雙寨村、陽高縣滴滴水村、陽原縣、陽高縣大白登鎮、懷安縣懷安城鎮、萬全縣左衛鎮、陽高縣北沙嶺、張家口宣化區。

地點所在如下圖所示: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接著我們按照行軍的順序,將上邊的地點連起來,如下圖所示: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你會發現,這個路線明顯有著巨大的漏洞,初三日到雙寨兒一天行軍一百二十多裡,步騎相合的大軍,又不是純粹的騎兵,一天行軍一百多裡很難想象,而之後的初九和初十更是不可思議,先掉頭兩百多裡,又折回兩百多裡到宣府,太過玄幻,更不可能,只能是實錄記混了幾個地點,畢竟現在的實錄是清初的抄本,謄錄錯誤也有可能,為此筆者重新梳理後,行軍路線如下: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大軍先沿邊牆向北沙嶺,后王振改主意走紫荊關,折回南下滴滴水,至洪州,又改路線經白登、雙寨、懷安城、萬全峪重返宣府,這樣更符合邏輯。

而之所以如此行軍,因為英宗一開始並不想一仗未打便灰溜溜的返京,他和王振便決定沿邊至宣府尋中西路的瓦剌軍至少打一仗,但行至陽和衛的北沙嶺,再見到死難的大軍,軍中騷動,風雨雷電又大作,百官勸說改走紫荊關,而王振心裡也打鼓,便邀請英宗順道到駕臨他蔚州老家,改變路程南下。

可到洪州,不論是否是王振怕踩壞家鄉莊稼,而勸英宗改了主意重走宣府一線,但可以肯定的是,往返的折騰不僅浪費時間,讓也先有時間尾隨而來,更是令軍心士氣大喪,雖說這並不是兵敗的主要原因,可接下來英宗的軍事冒險卻將大軍置於危險境地。

3. 駐蹕土木堡

八月初十,明軍到達宣府,這時已經發現了瓦剌的主力,兵部尚書鄺野兩次建議英宗急趨入關,派重兵殿後,但被王振嚴辭拒絕。

十一日,明軍出宣府東南行軍五十多裡,到了十二日只行軍二十里,駐紮雷家站,十三日更是原地未動。

很明顯明英宗和王振此時在等待尾隨其後的瓦剌大軍,以求決戰。

也正是十三日時,英宗接到後軍被瓦剌襲擊的消息,他立刻派恭順侯吳克忠率軍回擊,而本部大軍在原地展開待敵。

可戰場的變化瞬息萬變,吳克忠的軍隊陷入伏擊,全軍覆滅,只有吳克忠的兒子吳瑾隻身逃回。

這時已到傍晚,英宗大驚之餘又命成國公朱勇領兵四萬救援,可惜大軍在鷂兒嶺再次遇伏,全軍盡遭屠戮,朱勇也戰死。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接連的敗仗,至少七萬大軍覆滅,讓全軍上下膽戰心驚!十四日一早大軍不敢停留,繼續行軍三十多裡,來到了戰役的關鍵地點,土木堡。

這時天色尚早,大軍離懷來城只有20裡,為何不駐蹕城防更優越的懷來城,反而停在了土木堡?

按照《明史紀事本末》上的說法,是王振有一批輜重落在後面,為了等輜重隊趕上,致使明軍不得已在土木堡停下。而有意思的是《明英宗實錄》上卻是另一種說法,稱王振因接連失利,身體抱恙(可能是嚇出病來了),才止與土木堡。

土木堡地勢較高,倒也適合駐軍,可是唯一的缺點就是無水,明軍掘地兩丈也不得水,而最近的水源是南邊十五里處的媯水(永定河),但永定河已被瓦剌佔據。

這時候疑問來了,當時的懷來城就在永定河旁,為何沒有守軍及時制止?

實際上早在七月中旬,阿喇知院圍攻獨石城、馬營時,守備赤城堡的指揮使鄭謙、徐福,以及鵰鶚堡指揮姚瑄聞瓦剌入境,率先棄城挈家奔走,以致於帶來嚴重的連鎖反應,懷來、隆慶、龍門衛的指揮官易謙等也有樣學樣,望風奔潰,宣府北路、東路幾乎等同無人區!

"

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六日夜,三鼓時分(子時,23點到1點之間),風塵僕僕的懷來縣守臣,直趨皇城,叩響了西長安門。

此時城門早已關閉,按制不到早朝是不得開啟的,而此時離上朝前的準備至少還要一個時辰,可來人卻等不了那麼久,執意要立刻入皇城進宮,有天大的事要稟告太后。

不耐煩的守衛軍士從門縫中接過來人塞入的帛書,當看清帛書上的文字及印璽後,守門官如雷轟頂差點嚇死過去,茲事體大!他也顧不上違制與否,當即打開城門,護送來人奔往紫禁城。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皇城之上黑黝黝的蒼穹,一輪明月如玉盤高掛,本應是良辰美景,奈何此時的大明王朝卻無福消受,今夜的紫禁城註定無眠!

因為就在昨日(八月十五)下午,大明的皇帝朱祁鎮兵敗土木堡,二十餘萬京營大軍頃刻覆滅,隨扈文武死傷無數,堂堂一國之君更是屈辱被俘!

太宗文皇帝遷都北京,以天子御國門,威震漠北,怎料想後世子孫竟如此不肖!

大明國恥,直追前宋!

八月十七日早朝,受命居守京師的郕王朱祁鈺,在午門前的闕左門接受群臣例行謁見,孫太后適時公佈了皇帝被俘、傳書索要金帛自贖於瓦剌的消息,百官無不悲慟!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兵部侍郎于謙,北望號哭,誓不與虜俱生!

時京師內外可戰之兵,不過老弱十萬,瓦剌勢大,士庶震怖,南逃之聲四起。

好在於謙等有識之士極力主戰,並在之後的京師保衛戰中力挫瓦剌,這才將險些墜向深淵的大明王朝拉回正軌。

我們今天再看土木堡之變,都清楚這是明代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它深刻影響了明廷北部邊疆的策略,軍事日趨轉於保守。

但時至今日,圍繞在土木堡之變上的疑點依然重重,“全盛之天下”的大明怎麼就輕易的敗了?真就如史書說言全是權閹王振一人的過錯?帶著這些疑問,我們重新覆盤整個土木堡之戰。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土木之變前因

1、瓦剌的崛起

自從明朝建立後,元廷北逃大漠,經過洪武朝的多次軍事打擊,北元瓦解,分裂為韃靼、瓦剌東西兩部。韃靼部以勢力強大的阿魯臺為尊,瓦剌部則是以馬哈木為主。

在永樂時期,明成祖朱棣五徵大漠,分別對韃靼和瓦剌進行了強力的軍事打擊,馬哈木、阿魯臺先後歸順大明。但由於阿魯臺叛服無常,多次受到明廷重創,瓦剌因此得到快速壯大。

宣德九年(1434年),馬哈木之子脫歡襲殺阿魯臺,之後數年又逐步吞併蒙古諸部,基本上統一了草原,並立元室後裔脫脫不花為可汗,自為丞相。

正統四年,脫歡死後,其子也先繼位,自立太師稱淮王,聯合可汗脫脫不花部,東西擴張,瓦剌勢力越發強盛。

從正統八年開始,也先圍攻哈密,強迫大明屬臣哈密王順服他,在逐步控制了哈密衛之後,又先後將沙洲、赤斤、罕東三衛收入囊中,大明西北嘉峪關外再無屏蔽。正統十二年,兀良哈三衛也為也先所掌控。

這一時期的瓦剌在也先的統治下達到極盛,志得意滿、咄咄逼人的也先自然生出南侵大明的想法,而促成這一計劃成行的誘因,卻是朝貢貿易。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2.朝貢貿易

所謂朝貢,原指諸侯或屬國定期朝拜天子,進獻地方特產。

明代立國後,恢復古來已有的華夷觀念:“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

作為華夏正朔的大明王朝,昭告天下,凡四方臣服者,俱可來朝建立朝貢關係,一時間東南夷、東北夷,北狄、西戎百十多地紛紛入貢,朝廷按例給予厚賞。而國初退往大漠的蒙古各部,也在永樂時期強大的軍事碾壓下,入貢臣服。

蒙古的韃靼、瓦剌兩部每次入貢,除了能得到遠遠大於貢品價值的封賞外,蒙古使臣還可以在京師會同館進行商品貿易,以草原馬匹、皮毛等特產換取中原豐富的物產。

此外,凡入貢的蒙古使團往返京師的起居飲食都有朝廷負責,而且朝廷的回賜是以來朝的人數和地位來給賞的,對人數並沒有明確限制。這種薄來厚往的朝貢制度,讓蒙古諸部感到有利可圖,極大刺激他們不斷擴大使團的規模。

在土木堡之變爆發前的十四年裡,瓦剌來京朝貢的人數從最初的不滿百人,猛增至千,正統十二年,入貢人數高達2472人!儘管瓦剌入貢的馬匹和毛皮都有大幅度增長,可遠遠不如明廷的回賜豐厚。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逐漸增多的使臣,讓大明一時不堪重負,從正統七年起,明英宗就曾曉諭邊將嚴格控制入關的瓦剌人數,但效果並不明顯。於是明政府開始將每次入貢的賞賜固定下來,以此變相削減賞額。

並且正統年間瓦剌大規模的入貢,也帶來很多政治問題,比如有使臣刺探城防邊情,違禁買賣兵器等等。

內蒙古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曹永年先生,曾在《土木之變與也先稱汗》一文中指出:“正統年間的朝貢已經脫出貿易常規,成為也先訛詐的一種手段。”

正統十三年,再次入貢的瓦剌聲稱使團數三千多人,實際兩千多人,這是故意在虛報數目討要賞賜。因為之前瓦剌和大明已經發生過多次朝貢貿易衝突,這次大明態度強硬,在會同館官勘實瓦剌人數後,禮部驗口給賞,虛報者不予賞賜。

索求得不到滿足,而相對之前的封賞也有所削薄,大失所望的也先不由惱怒,此時正值瓦剌全盛,兵強馬壯,耀武邊關脅迫大明成了也先的首要選擇,於是戰爭爆發了!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土木之變

1. 親征的決議

正統十四年七月,秋高馬肥之際,也先恩威利誘蒙古諸部,分軍四路大舉入寇。東路由脫脫不花汗,攻遼東;中東路則由阿喇知院統領,攻宣府;而中西路由也先親率精銳大軍,攻大同;另一支則進犯西北甘州。

實際上,早在六月十七日,明廷已經獲悉瓦剌意欲攻掠大同的情報,英宗皇帝當即差西寧侯宋瑛總督大同兵馬,相機剿殺。

到了六月三十日,英宗皇帝更是命京營馬步精銳3萬駐守大同,1萬5千協助宣府。

七月初二,關於瓦剌入侵的確切消息傳來,為了備戰,英宗一面派人到邊鎮犒賞大軍,激勵邊軍迎戰,一面下令補足京營馬匹,做戰前準備。

可以看出,明廷上下對瓦剌入侵是嚴陣以待,相當重視的,就軍事而言,這些戰前措施也都非常正確,至少此時大明還沒做出錯誤的決策。

但儘管準備充足,可現實的情況卻比預想的還要糟糕!

七月十一日,也先進攻大同,右參將吳浩率部迎戰於貓兒莊,這一戰以明軍慘敗告終,吳浩力戰而死。緊接著阿喇知院也入寇宣府,圍攻赤城堡。

軍情緊急,當日就傳到北京,英宗皇帝按捺不住,和王振計議決定親征。

由於此時司禮監太監王振把持朝政,因攝於王振威勢,對親征之事,朝會之上沒有人當場提出異議。

到了十二日,皇帝下達動員令,給京營官軍操練者,每人賜銀一兩,胖襖褲各一件,鞋二雙,發一月的行軍糧食,以及兵器、負輜重的驢等。

按道理,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可明英宗和王振並沒這麼做,而是隻準備了一個月的行軍口糧,這擺明了是要速戰速決。一方面是軍情緊急,另一方面也是王振和明英宗存了大軍恫嚇也先,逼退瓦剌軍隊的心思。

而後來英宗皇帝領軍出征從出發到回師,如果沒有土木之變,前後一個月恰巧正是實際日程,所以這次親征雖說倉促,卻也是提起制定好行程計劃的,準備一個月內解決也先,然後班師。

親征計劃既然已經下達,那百官們在幹什麼呢?

按照《明英宗實錄》記載,到十四日前的三天內,百官還真就沒什麼動靜,也許是在觀望,發現皇帝確實下定決心親征,這才施施然的在七月十四日,由吏部尚書王直領銜,率廷臣合章上奏,勸諫皇帝不可躬履險地。此外,兵部尚書鄺野和侍郎于謙,單上一本,勸諫皇帝以社稷為重。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這兩本奏疏並不能說服英宗皇帝,英宗回覆道:卿等所言皆忠君愛國之意,但虜賊逆天悖恩,已犯邊境,殺掠軍民,邊將累請兵救援,朕不得不親率大兵以剿之。

接下來百官們便沒有再次勸諫,畢竟從太宗皇帝(即明成祖)遷都後,前三代帝王,除了仁宗在位日短,哪一個沒親自領軍親征過?況且京師三大營設立以來,還沒有出現過有任何武臣代天子統御出征的情況,前朝先例在,大臣根本無從阻攔。

而更加讓百官無力反駁的是,十五日,大同總督軍務西寧侯宋瑛、總兵官武進伯朱冕、左參將都督石亨和監軍太監郭敬與瓦剌軍戰於陽和後口,此戰明軍全軍覆沒,宋瑛、朱冕戰死,郭敬躲入草叢倖免,石亨隻身跑回了大同。

這一場大敗,明軍損失慘重,局勢的惡化極大刺激了英宗皇帝,在加上王振的極力勸成,親征之事已無可避免,這時候沒有人能找到合適理由阻止皇帝效法祖宗的武功。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親征並不算是錯誤的決策,那是外部緊急軍情和明廷歷代君主統軍的內因促成的,唯一錯誤的是,戰爭不是兒戲,它充滿了偶然性,一個長在深宮的帝王,和紙上談兵的太監王振根本沒能力指揮數十萬大軍,從皇帝下達親征的指令後,這場戰爭的走向就充滿了未知,這也是百官所憂慮的地方。

2、回師路線之謎

詔命郕王朱祁鈺居守京師後,在一干文武大臣的扈從下,英宗皇帝親率二十多萬大軍於七月十六日出師,前往大同。

關於出征的兵力一說五十萬,實際上五十萬為號稱,不可能有這麼多,根據李新峰先生考證,實際人數多不過二十萬,甚至可能更少,這也是比較合理數字。

七月二十三日車駕到宣府,二十四日到達雞鳴山。

越近邊地,隨行的大臣越恐懼,而且此時王振的專權跋扈也引起大臣不滿,有人建議殺王振,然後派遣大將領兵前往大同,其餘人和皇帝返回京師,但都懾於王振,人人自危,沒能成行。

七月二十八日,車駕到達陽和城南,來到之前西寧侯宋瑛等全軍覆沒的地方,只見伏屍遍野,極為慘烈,全軍上下無不膽寒恐慌。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八月初一,大軍抵達大同,這時也先的大軍已經退回關外,再加上連日來風雨交加,軍心不穩,隨扈大臣都建議班師,大同鎮守太監郭敬也祕告王振形勢的嚴峻,於是初三日明軍回師。

但回師路線中途存在變更,這便成了後世爭論土木慘敗的焦點。

首先回京的路線有兩條,一條沿邊塞到宣府原路返回;一條經蔚州過紫荊關,迴鑾京師。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紫荊關這條路線因深入內地,相對安全,也是百官所贊同的。按照史書上的說法,初議從紫荊關入,但因王振是蔚州人,開始也存了邀請聖駕到他家鄉炫耀的心思,便同意了,但走到半途,王振又怕大軍踩壞鄉土莊稼,便改變主意重新令大軍改道宣府。正是王振隨意改變行軍路線,讓“軍士紆迴奔走,壬戌始次土木。”兵敗的責任全歸咎於王振,事實是否如此呢?我們根據《明英宗實錄》,來看看明軍回師的路線:

初三,車駕次雙寨兒;

初四,車駕次滴滴水;

初五,車駕次洪州方城;

初六,車駕次白登;

初七,車駕次懷安城西;

初八,車駕次萬全峪;

初九,車駕次陽和北沙嶺;

初十,車駕次宣府。

這些地點對應為今天的地名,分別是陽高縣雙寨村、陽高縣滴滴水村、陽原縣、陽高縣大白登鎮、懷安縣懷安城鎮、萬全縣左衛鎮、陽高縣北沙嶺、張家口宣化區。

地點所在如下圖所示: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接著我們按照行軍的順序,將上邊的地點連起來,如下圖所示: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你會發現,這個路線明顯有著巨大的漏洞,初三日到雙寨兒一天行軍一百二十多裡,步騎相合的大軍,又不是純粹的騎兵,一天行軍一百多裡很難想象,而之後的初九和初十更是不可思議,先掉頭兩百多裡,又折回兩百多裡到宣府,太過玄幻,更不可能,只能是實錄記混了幾個地點,畢竟現在的實錄是清初的抄本,謄錄錯誤也有可能,為此筆者重新梳理後,行軍路線如下: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大軍先沿邊牆向北沙嶺,后王振改主意走紫荊關,折回南下滴滴水,至洪州,又改路線經白登、雙寨、懷安城、萬全峪重返宣府,這樣更符合邏輯。

而之所以如此行軍,因為英宗一開始並不想一仗未打便灰溜溜的返京,他和王振便決定沿邊至宣府尋中西路的瓦剌軍至少打一仗,但行至陽和衛的北沙嶺,再見到死難的大軍,軍中騷動,風雨雷電又大作,百官勸說改走紫荊關,而王振心裡也打鼓,便邀請英宗順道到駕臨他蔚州老家,改變路程南下。

可到洪州,不論是否是王振怕踩壞家鄉莊稼,而勸英宗改了主意重走宣府一線,但可以肯定的是,往返的折騰不僅浪費時間,讓也先有時間尾隨而來,更是令軍心士氣大喪,雖說這並不是兵敗的主要原因,可接下來英宗的軍事冒險卻將大軍置於危險境地。

3. 駐蹕土木堡

八月初十,明軍到達宣府,這時已經發現了瓦剌的主力,兵部尚書鄺野兩次建議英宗急趨入關,派重兵殿後,但被王振嚴辭拒絕。

十一日,明軍出宣府東南行軍五十多裡,到了十二日只行軍二十里,駐紮雷家站,十三日更是原地未動。

很明顯明英宗和王振此時在等待尾隨其後的瓦剌大軍,以求決戰。

也正是十三日時,英宗接到後軍被瓦剌襲擊的消息,他立刻派恭順侯吳克忠率軍回擊,而本部大軍在原地展開待敵。

可戰場的變化瞬息萬變,吳克忠的軍隊陷入伏擊,全軍覆滅,只有吳克忠的兒子吳瑾隻身逃回。

這時已到傍晚,英宗大驚之餘又命成國公朱勇領兵四萬救援,可惜大軍在鷂兒嶺再次遇伏,全軍盡遭屠戮,朱勇也戰死。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接連的敗仗,至少七萬大軍覆滅,讓全軍上下膽戰心驚!十四日一早大軍不敢停留,繼續行軍三十多裡,來到了戰役的關鍵地點,土木堡。

這時天色尚早,大軍離懷來城只有20裡,為何不駐蹕城防更優越的懷來城,反而停在了土木堡?

按照《明史紀事本末》上的說法,是王振有一批輜重落在後面,為了等輜重隊趕上,致使明軍不得已在土木堡停下。而有意思的是《明英宗實錄》上卻是另一種說法,稱王振因接連失利,身體抱恙(可能是嚇出病來了),才止與土木堡。

土木堡地勢較高,倒也適合駐軍,可是唯一的缺點就是無水,明軍掘地兩丈也不得水,而最近的水源是南邊十五里處的媯水(永定河),但永定河已被瓦剌佔據。

這時候疑問來了,當時的懷來城就在永定河旁,為何沒有守軍及時制止?

實際上早在七月中旬,阿喇知院圍攻獨石城、馬營時,守備赤城堡的指揮使鄭謙、徐福,以及鵰鶚堡指揮姚瑄聞瓦剌入境,率先棄城挈家奔走,以致於帶來嚴重的連鎖反應,懷來、隆慶、龍門衛的指揮官易謙等也有樣學樣,望風奔潰,宣府北路、東路幾乎等同無人區!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這些棄城而逃的軍官跑到居庸關,大言不慚的聲稱駐軍居庸,為京師聲援,完全不在意此時皇帝擋在前邊正往大同。

宣府北路、東路的劇變並沒有及時通知英宗的大部隊,直到八月九日,鎮守居庸關的孫斌上奏了邊將棄城逃跑的醜事。

所以這也是瓦剌騎兵可以在宣府周圍來去自如,更能迂迴包抄英宗車駕,扼斷水源,甚至已經接管了懷來的城防,讓明軍陷入被動,不得已停在土木堡。

八月十四日晚,在明軍剛駐紮建立營防後,也先就已領兵連夜猛攻土木堡北的麻峪口。

十五日上午,瓦剌騎兵完成了對土木堡的合圍,明軍情勢危急。

這時候英宗和王振不敢擅動,依託堅固的營防守禦,也先一時也奈何不得,只是此時人馬缺水一天,大軍上下焦慮不安。而也先也怕時間一久,明軍援軍到來,形勢不利,便假意講和麻痺明軍。

陷入危地的英宗自然求之不得,立刻寫好敕書,並派通事隨瓦剌使者返回。

這時合圍的瓦剌軍忽然撤開南面防守,英宗和王振以為議和之事已成,當即命飢渴的大軍移營就水,哪知瓦剌大軍忽然殺了過來,高呼:“解甲投刃者不殺!”

毫無鬥志的明軍立刻崩潰,紛紛放棄抵抗,大軍倒戈,自相蹂踐。

"

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六日夜,三鼓時分(子時,23點到1點之間),風塵僕僕的懷來縣守臣,直趨皇城,叩響了西長安門。

此時城門早已關閉,按制不到早朝是不得開啟的,而此時離上朝前的準備至少還要一個時辰,可來人卻等不了那麼久,執意要立刻入皇城進宮,有天大的事要稟告太后。

不耐煩的守衛軍士從門縫中接過來人塞入的帛書,當看清帛書上的文字及印璽後,守門官如雷轟頂差點嚇死過去,茲事體大!他也顧不上違制與否,當即打開城門,護送來人奔往紫禁城。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皇城之上黑黝黝的蒼穹,一輪明月如玉盤高掛,本應是良辰美景,奈何此時的大明王朝卻無福消受,今夜的紫禁城註定無眠!

因為就在昨日(八月十五)下午,大明的皇帝朱祁鎮兵敗土木堡,二十餘萬京營大軍頃刻覆滅,隨扈文武死傷無數,堂堂一國之君更是屈辱被俘!

太宗文皇帝遷都北京,以天子御國門,威震漠北,怎料想後世子孫竟如此不肖!

大明國恥,直追前宋!

八月十七日早朝,受命居守京師的郕王朱祁鈺,在午門前的闕左門接受群臣例行謁見,孫太后適時公佈了皇帝被俘、傳書索要金帛自贖於瓦剌的消息,百官無不悲慟!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兵部侍郎于謙,北望號哭,誓不與虜俱生!

時京師內外可戰之兵,不過老弱十萬,瓦剌勢大,士庶震怖,南逃之聲四起。

好在於謙等有識之士極力主戰,並在之後的京師保衛戰中力挫瓦剌,這才將險些墜向深淵的大明王朝拉回正軌。

我們今天再看土木堡之變,都清楚這是明代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它深刻影響了明廷北部邊疆的策略,軍事日趨轉於保守。

但時至今日,圍繞在土木堡之變上的疑點依然重重,“全盛之天下”的大明怎麼就輕易的敗了?真就如史書說言全是權閹王振一人的過錯?帶著這些疑問,我們重新覆盤整個土木堡之戰。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土木之變前因

1、瓦剌的崛起

自從明朝建立後,元廷北逃大漠,經過洪武朝的多次軍事打擊,北元瓦解,分裂為韃靼、瓦剌東西兩部。韃靼部以勢力強大的阿魯臺為尊,瓦剌部則是以馬哈木為主。

在永樂時期,明成祖朱棣五徵大漠,分別對韃靼和瓦剌進行了強力的軍事打擊,馬哈木、阿魯臺先後歸順大明。但由於阿魯臺叛服無常,多次受到明廷重創,瓦剌因此得到快速壯大。

宣德九年(1434年),馬哈木之子脫歡襲殺阿魯臺,之後數年又逐步吞併蒙古諸部,基本上統一了草原,並立元室後裔脫脫不花為可汗,自為丞相。

正統四年,脫歡死後,其子也先繼位,自立太師稱淮王,聯合可汗脫脫不花部,東西擴張,瓦剌勢力越發強盛。

從正統八年開始,也先圍攻哈密,強迫大明屬臣哈密王順服他,在逐步控制了哈密衛之後,又先後將沙洲、赤斤、罕東三衛收入囊中,大明西北嘉峪關外再無屏蔽。正統十二年,兀良哈三衛也為也先所掌控。

這一時期的瓦剌在也先的統治下達到極盛,志得意滿、咄咄逼人的也先自然生出南侵大明的想法,而促成這一計劃成行的誘因,卻是朝貢貿易。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2.朝貢貿易

所謂朝貢,原指諸侯或屬國定期朝拜天子,進獻地方特產。

明代立國後,恢復古來已有的華夷觀念:“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

作為華夏正朔的大明王朝,昭告天下,凡四方臣服者,俱可來朝建立朝貢關係,一時間東南夷、東北夷,北狄、西戎百十多地紛紛入貢,朝廷按例給予厚賞。而國初退往大漠的蒙古各部,也在永樂時期強大的軍事碾壓下,入貢臣服。

蒙古的韃靼、瓦剌兩部每次入貢,除了能得到遠遠大於貢品價值的封賞外,蒙古使臣還可以在京師會同館進行商品貿易,以草原馬匹、皮毛等特產換取中原豐富的物產。

此外,凡入貢的蒙古使團往返京師的起居飲食都有朝廷負責,而且朝廷的回賜是以來朝的人數和地位來給賞的,對人數並沒有明確限制。這種薄來厚往的朝貢制度,讓蒙古諸部感到有利可圖,極大刺激他們不斷擴大使團的規模。

在土木堡之變爆發前的十四年裡,瓦剌來京朝貢的人數從最初的不滿百人,猛增至千,正統十二年,入貢人數高達2472人!儘管瓦剌入貢的馬匹和毛皮都有大幅度增長,可遠遠不如明廷的回賜豐厚。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逐漸增多的使臣,讓大明一時不堪重負,從正統七年起,明英宗就曾曉諭邊將嚴格控制入關的瓦剌人數,但效果並不明顯。於是明政府開始將每次入貢的賞賜固定下來,以此變相削減賞額。

並且正統年間瓦剌大規模的入貢,也帶來很多政治問題,比如有使臣刺探城防邊情,違禁買賣兵器等等。

內蒙古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曹永年先生,曾在《土木之變與也先稱汗》一文中指出:“正統年間的朝貢已經脫出貿易常規,成為也先訛詐的一種手段。”

正統十三年,再次入貢的瓦剌聲稱使團數三千多人,實際兩千多人,這是故意在虛報數目討要賞賜。因為之前瓦剌和大明已經發生過多次朝貢貿易衝突,這次大明態度強硬,在會同館官勘實瓦剌人數後,禮部驗口給賞,虛報者不予賞賜。

索求得不到滿足,而相對之前的封賞也有所削薄,大失所望的也先不由惱怒,此時正值瓦剌全盛,兵強馬壯,耀武邊關脅迫大明成了也先的首要選擇,於是戰爭爆發了!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土木之變

1. 親征的決議

正統十四年七月,秋高馬肥之際,也先恩威利誘蒙古諸部,分軍四路大舉入寇。東路由脫脫不花汗,攻遼東;中東路則由阿喇知院統領,攻宣府;而中西路由也先親率精銳大軍,攻大同;另一支則進犯西北甘州。

實際上,早在六月十七日,明廷已經獲悉瓦剌意欲攻掠大同的情報,英宗皇帝當即差西寧侯宋瑛總督大同兵馬,相機剿殺。

到了六月三十日,英宗皇帝更是命京營馬步精銳3萬駐守大同,1萬5千協助宣府。

七月初二,關於瓦剌入侵的確切消息傳來,為了備戰,英宗一面派人到邊鎮犒賞大軍,激勵邊軍迎戰,一面下令補足京營馬匹,做戰前準備。

可以看出,明廷上下對瓦剌入侵是嚴陣以待,相當重視的,就軍事而言,這些戰前措施也都非常正確,至少此時大明還沒做出錯誤的決策。

但儘管準備充足,可現實的情況卻比預想的還要糟糕!

七月十一日,也先進攻大同,右參將吳浩率部迎戰於貓兒莊,這一戰以明軍慘敗告終,吳浩力戰而死。緊接著阿喇知院也入寇宣府,圍攻赤城堡。

軍情緊急,當日就傳到北京,英宗皇帝按捺不住,和王振計議決定親征。

由於此時司禮監太監王振把持朝政,因攝於王振威勢,對親征之事,朝會之上沒有人當場提出異議。

到了十二日,皇帝下達動員令,給京營官軍操練者,每人賜銀一兩,胖襖褲各一件,鞋二雙,發一月的行軍糧食,以及兵器、負輜重的驢等。

按道理,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可明英宗和王振並沒這麼做,而是隻準備了一個月的行軍口糧,這擺明了是要速戰速決。一方面是軍情緊急,另一方面也是王振和明英宗存了大軍恫嚇也先,逼退瓦剌軍隊的心思。

而後來英宗皇帝領軍出征從出發到回師,如果沒有土木之變,前後一個月恰巧正是實際日程,所以這次親征雖說倉促,卻也是提起制定好行程計劃的,準備一個月內解決也先,然後班師。

親征計劃既然已經下達,那百官們在幹什麼呢?

按照《明英宗實錄》記載,到十四日前的三天內,百官還真就沒什麼動靜,也許是在觀望,發現皇帝確實下定決心親征,這才施施然的在七月十四日,由吏部尚書王直領銜,率廷臣合章上奏,勸諫皇帝不可躬履險地。此外,兵部尚書鄺野和侍郎于謙,單上一本,勸諫皇帝以社稷為重。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這兩本奏疏並不能說服英宗皇帝,英宗回覆道:卿等所言皆忠君愛國之意,但虜賊逆天悖恩,已犯邊境,殺掠軍民,邊將累請兵救援,朕不得不親率大兵以剿之。

接下來百官們便沒有再次勸諫,畢竟從太宗皇帝(即明成祖)遷都後,前三代帝王,除了仁宗在位日短,哪一個沒親自領軍親征過?況且京師三大營設立以來,還沒有出現過有任何武臣代天子統御出征的情況,前朝先例在,大臣根本無從阻攔。

而更加讓百官無力反駁的是,十五日,大同總督軍務西寧侯宋瑛、總兵官武進伯朱冕、左參將都督石亨和監軍太監郭敬與瓦剌軍戰於陽和後口,此戰明軍全軍覆沒,宋瑛、朱冕戰死,郭敬躲入草叢倖免,石亨隻身跑回了大同。

這一場大敗,明軍損失慘重,局勢的惡化極大刺激了英宗皇帝,在加上王振的極力勸成,親征之事已無可避免,這時候沒有人能找到合適理由阻止皇帝效法祖宗的武功。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親征並不算是錯誤的決策,那是外部緊急軍情和明廷歷代君主統軍的內因促成的,唯一錯誤的是,戰爭不是兒戲,它充滿了偶然性,一個長在深宮的帝王,和紙上談兵的太監王振根本沒能力指揮數十萬大軍,從皇帝下達親征的指令後,這場戰爭的走向就充滿了未知,這也是百官所憂慮的地方。

2、回師路線之謎

詔命郕王朱祁鈺居守京師後,在一干文武大臣的扈從下,英宗皇帝親率二十多萬大軍於七月十六日出師,前往大同。

關於出征的兵力一說五十萬,實際上五十萬為號稱,不可能有這麼多,根據李新峰先生考證,實際人數多不過二十萬,甚至可能更少,這也是比較合理數字。

七月二十三日車駕到宣府,二十四日到達雞鳴山。

越近邊地,隨行的大臣越恐懼,而且此時王振的專權跋扈也引起大臣不滿,有人建議殺王振,然後派遣大將領兵前往大同,其餘人和皇帝返回京師,但都懾於王振,人人自危,沒能成行。

七月二十八日,車駕到達陽和城南,來到之前西寧侯宋瑛等全軍覆沒的地方,只見伏屍遍野,極為慘烈,全軍上下無不膽寒恐慌。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八月初一,大軍抵達大同,這時也先的大軍已經退回關外,再加上連日來風雨交加,軍心不穩,隨扈大臣都建議班師,大同鎮守太監郭敬也祕告王振形勢的嚴峻,於是初三日明軍回師。

但回師路線中途存在變更,這便成了後世爭論土木慘敗的焦點。

首先回京的路線有兩條,一條沿邊塞到宣府原路返回;一條經蔚州過紫荊關,迴鑾京師。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紫荊關這條路線因深入內地,相對安全,也是百官所贊同的。按照史書上的說法,初議從紫荊關入,但因王振是蔚州人,開始也存了邀請聖駕到他家鄉炫耀的心思,便同意了,但走到半途,王振又怕大軍踩壞鄉土莊稼,便改變主意重新令大軍改道宣府。正是王振隨意改變行軍路線,讓“軍士紆迴奔走,壬戌始次土木。”兵敗的責任全歸咎於王振,事實是否如此呢?我們根據《明英宗實錄》,來看看明軍回師的路線:

初三,車駕次雙寨兒;

初四,車駕次滴滴水;

初五,車駕次洪州方城;

初六,車駕次白登;

初七,車駕次懷安城西;

初八,車駕次萬全峪;

初九,車駕次陽和北沙嶺;

初十,車駕次宣府。

這些地點對應為今天的地名,分別是陽高縣雙寨村、陽高縣滴滴水村、陽原縣、陽高縣大白登鎮、懷安縣懷安城鎮、萬全縣左衛鎮、陽高縣北沙嶺、張家口宣化區。

地點所在如下圖所示: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接著我們按照行軍的順序,將上邊的地點連起來,如下圖所示: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你會發現,這個路線明顯有著巨大的漏洞,初三日到雙寨兒一天行軍一百二十多裡,步騎相合的大軍,又不是純粹的騎兵,一天行軍一百多裡很難想象,而之後的初九和初十更是不可思議,先掉頭兩百多裡,又折回兩百多裡到宣府,太過玄幻,更不可能,只能是實錄記混了幾個地點,畢竟現在的實錄是清初的抄本,謄錄錯誤也有可能,為此筆者重新梳理後,行軍路線如下: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大軍先沿邊牆向北沙嶺,后王振改主意走紫荊關,折回南下滴滴水,至洪州,又改路線經白登、雙寨、懷安城、萬全峪重返宣府,這樣更符合邏輯。

而之所以如此行軍,因為英宗一開始並不想一仗未打便灰溜溜的返京,他和王振便決定沿邊至宣府尋中西路的瓦剌軍至少打一仗,但行至陽和衛的北沙嶺,再見到死難的大軍,軍中騷動,風雨雷電又大作,百官勸說改走紫荊關,而王振心裡也打鼓,便邀請英宗順道到駕臨他蔚州老家,改變路程南下。

可到洪州,不論是否是王振怕踩壞家鄉莊稼,而勸英宗改了主意重走宣府一線,但可以肯定的是,往返的折騰不僅浪費時間,讓也先有時間尾隨而來,更是令軍心士氣大喪,雖說這並不是兵敗的主要原因,可接下來英宗的軍事冒險卻將大軍置於危險境地。

3. 駐蹕土木堡

八月初十,明軍到達宣府,這時已經發現了瓦剌的主力,兵部尚書鄺野兩次建議英宗急趨入關,派重兵殿後,但被王振嚴辭拒絕。

十一日,明軍出宣府東南行軍五十多裡,到了十二日只行軍二十里,駐紮雷家站,十三日更是原地未動。

很明顯明英宗和王振此時在等待尾隨其後的瓦剌大軍,以求決戰。

也正是十三日時,英宗接到後軍被瓦剌襲擊的消息,他立刻派恭順侯吳克忠率軍回擊,而本部大軍在原地展開待敵。

可戰場的變化瞬息萬變,吳克忠的軍隊陷入伏擊,全軍覆滅,只有吳克忠的兒子吳瑾隻身逃回。

這時已到傍晚,英宗大驚之餘又命成國公朱勇領兵四萬救援,可惜大軍在鷂兒嶺再次遇伏,全軍盡遭屠戮,朱勇也戰死。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接連的敗仗,至少七萬大軍覆滅,讓全軍上下膽戰心驚!十四日一早大軍不敢停留,繼續行軍三十多裡,來到了戰役的關鍵地點,土木堡。

這時天色尚早,大軍離懷來城只有20裡,為何不駐蹕城防更優越的懷來城,反而停在了土木堡?

按照《明史紀事本末》上的說法,是王振有一批輜重落在後面,為了等輜重隊趕上,致使明軍不得已在土木堡停下。而有意思的是《明英宗實錄》上卻是另一種說法,稱王振因接連失利,身體抱恙(可能是嚇出病來了),才止與土木堡。

土木堡地勢較高,倒也適合駐軍,可是唯一的缺點就是無水,明軍掘地兩丈也不得水,而最近的水源是南邊十五里處的媯水(永定河),但永定河已被瓦剌佔據。

這時候疑問來了,當時的懷來城就在永定河旁,為何沒有守軍及時制止?

實際上早在七月中旬,阿喇知院圍攻獨石城、馬營時,守備赤城堡的指揮使鄭謙、徐福,以及鵰鶚堡指揮姚瑄聞瓦剌入境,率先棄城挈家奔走,以致於帶來嚴重的連鎖反應,懷來、隆慶、龍門衛的指揮官易謙等也有樣學樣,望風奔潰,宣府北路、東路幾乎等同無人區!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這些棄城而逃的軍官跑到居庸關,大言不慚的聲稱駐軍居庸,為京師聲援,完全不在意此時皇帝擋在前邊正往大同。

宣府北路、東路的劇變並沒有及時通知英宗的大部隊,直到八月九日,鎮守居庸關的孫斌上奏了邊將棄城逃跑的醜事。

所以這也是瓦剌騎兵可以在宣府周圍來去自如,更能迂迴包抄英宗車駕,扼斷水源,甚至已經接管了懷來的城防,讓明軍陷入被動,不得已停在土木堡。

八月十四日晚,在明軍剛駐紮建立營防後,也先就已領兵連夜猛攻土木堡北的麻峪口。

十五日上午,瓦剌騎兵完成了對土木堡的合圍,明軍情勢危急。

這時候英宗和王振不敢擅動,依託堅固的營防守禦,也先一時也奈何不得,只是此時人馬缺水一天,大軍上下焦慮不安。而也先也怕時間一久,明軍援軍到來,形勢不利,便假意講和麻痺明軍。

陷入危地的英宗自然求之不得,立刻寫好敕書,並派通事隨瓦剌使者返回。

這時合圍的瓦剌軍忽然撤開南面防守,英宗和王振以為議和之事已成,當即命飢渴的大軍移營就水,哪知瓦剌大軍忽然殺了過來,高呼:“解甲投刃者不殺!”

毫無鬥志的明軍立刻崩潰,紛紛放棄抵抗,大軍倒戈,自相蹂踐。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據倖存的大臣李賢事後回憶,此戰“二十餘萬人中傷居半,死者三分之一,騾馬亦二十餘萬。”

扈從的公侯伯和文武大臣戰死無數,王振死於亂軍,英宗也成了瓦剌俘虜,土木堡之戰以明軍徹底覆滅告終,其時情景當真是慘不忍睹!

明軍之所以失敗,除了王振的專權跋扈,把持軍事指揮權造成明軍一再錯失良機外,明英宗的輕敵冒險和宣府武將的懦弱棄城也與此有很大關係。

戰後,于謙、葉盛等大臣就曾氣憤的指出,如果不是宣府東北兩面,獨石、永寧、懷來等十一城守將棄城而逃,六師何至於失陷土木!

也有說法稱土木之變是文官集團的陰謀,這種說法甚為可笑,內閣首輔、兵部尚書、戶部尚書等一大批文官戰死,哪有文官自己算計自己的陰謀?

"

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六日夜,三鼓時分(子時,23點到1點之間),風塵僕僕的懷來縣守臣,直趨皇城,叩響了西長安門。

此時城門早已關閉,按制不到早朝是不得開啟的,而此時離上朝前的準備至少還要一個時辰,可來人卻等不了那麼久,執意要立刻入皇城進宮,有天大的事要稟告太后。

不耐煩的守衛軍士從門縫中接過來人塞入的帛書,當看清帛書上的文字及印璽後,守門官如雷轟頂差點嚇死過去,茲事體大!他也顧不上違制與否,當即打開城門,護送來人奔往紫禁城。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皇城之上黑黝黝的蒼穹,一輪明月如玉盤高掛,本應是良辰美景,奈何此時的大明王朝卻無福消受,今夜的紫禁城註定無眠!

因為就在昨日(八月十五)下午,大明的皇帝朱祁鎮兵敗土木堡,二十餘萬京營大軍頃刻覆滅,隨扈文武死傷無數,堂堂一國之君更是屈辱被俘!

太宗文皇帝遷都北京,以天子御國門,威震漠北,怎料想後世子孫竟如此不肖!

大明國恥,直追前宋!

八月十七日早朝,受命居守京師的郕王朱祁鈺,在午門前的闕左門接受群臣例行謁見,孫太后適時公佈了皇帝被俘、傳書索要金帛自贖於瓦剌的消息,百官無不悲慟!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兵部侍郎于謙,北望號哭,誓不與虜俱生!

時京師內外可戰之兵,不過老弱十萬,瓦剌勢大,士庶震怖,南逃之聲四起。

好在於謙等有識之士極力主戰,並在之後的京師保衛戰中力挫瓦剌,這才將險些墜向深淵的大明王朝拉回正軌。

我們今天再看土木堡之變,都清楚這是明代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它深刻影響了明廷北部邊疆的策略,軍事日趨轉於保守。

但時至今日,圍繞在土木堡之變上的疑點依然重重,“全盛之天下”的大明怎麼就輕易的敗了?真就如史書說言全是權閹王振一人的過錯?帶著這些疑問,我們重新覆盤整個土木堡之戰。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土木之變前因

1、瓦剌的崛起

自從明朝建立後,元廷北逃大漠,經過洪武朝的多次軍事打擊,北元瓦解,分裂為韃靼、瓦剌東西兩部。韃靼部以勢力強大的阿魯臺為尊,瓦剌部則是以馬哈木為主。

在永樂時期,明成祖朱棣五徵大漠,分別對韃靼和瓦剌進行了強力的軍事打擊,馬哈木、阿魯臺先後歸順大明。但由於阿魯臺叛服無常,多次受到明廷重創,瓦剌因此得到快速壯大。

宣德九年(1434年),馬哈木之子脫歡襲殺阿魯臺,之後數年又逐步吞併蒙古諸部,基本上統一了草原,並立元室後裔脫脫不花為可汗,自為丞相。

正統四年,脫歡死後,其子也先繼位,自立太師稱淮王,聯合可汗脫脫不花部,東西擴張,瓦剌勢力越發強盛。

從正統八年開始,也先圍攻哈密,強迫大明屬臣哈密王順服他,在逐步控制了哈密衛之後,又先後將沙洲、赤斤、罕東三衛收入囊中,大明西北嘉峪關外再無屏蔽。正統十二年,兀良哈三衛也為也先所掌控。

這一時期的瓦剌在也先的統治下達到極盛,志得意滿、咄咄逼人的也先自然生出南侵大明的想法,而促成這一計劃成行的誘因,卻是朝貢貿易。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2.朝貢貿易

所謂朝貢,原指諸侯或屬國定期朝拜天子,進獻地方特產。

明代立國後,恢復古來已有的華夷觀念:“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

作為華夏正朔的大明王朝,昭告天下,凡四方臣服者,俱可來朝建立朝貢關係,一時間東南夷、東北夷,北狄、西戎百十多地紛紛入貢,朝廷按例給予厚賞。而國初退往大漠的蒙古各部,也在永樂時期強大的軍事碾壓下,入貢臣服。

蒙古的韃靼、瓦剌兩部每次入貢,除了能得到遠遠大於貢品價值的封賞外,蒙古使臣還可以在京師會同館進行商品貿易,以草原馬匹、皮毛等特產換取中原豐富的物產。

此外,凡入貢的蒙古使團往返京師的起居飲食都有朝廷負責,而且朝廷的回賜是以來朝的人數和地位來給賞的,對人數並沒有明確限制。這種薄來厚往的朝貢制度,讓蒙古諸部感到有利可圖,極大刺激他們不斷擴大使團的規模。

在土木堡之變爆發前的十四年裡,瓦剌來京朝貢的人數從最初的不滿百人,猛增至千,正統十二年,入貢人數高達2472人!儘管瓦剌入貢的馬匹和毛皮都有大幅度增長,可遠遠不如明廷的回賜豐厚。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逐漸增多的使臣,讓大明一時不堪重負,從正統七年起,明英宗就曾曉諭邊將嚴格控制入關的瓦剌人數,但效果並不明顯。於是明政府開始將每次入貢的賞賜固定下來,以此變相削減賞額。

並且正統年間瓦剌大規模的入貢,也帶來很多政治問題,比如有使臣刺探城防邊情,違禁買賣兵器等等。

內蒙古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曹永年先生,曾在《土木之變與也先稱汗》一文中指出:“正統年間的朝貢已經脫出貿易常規,成為也先訛詐的一種手段。”

正統十三年,再次入貢的瓦剌聲稱使團數三千多人,實際兩千多人,這是故意在虛報數目討要賞賜。因為之前瓦剌和大明已經發生過多次朝貢貿易衝突,這次大明態度強硬,在會同館官勘實瓦剌人數後,禮部驗口給賞,虛報者不予賞賜。

索求得不到滿足,而相對之前的封賞也有所削薄,大失所望的也先不由惱怒,此時正值瓦剌全盛,兵強馬壯,耀武邊關脅迫大明成了也先的首要選擇,於是戰爭爆發了!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土木之變

1. 親征的決議

正統十四年七月,秋高馬肥之際,也先恩威利誘蒙古諸部,分軍四路大舉入寇。東路由脫脫不花汗,攻遼東;中東路則由阿喇知院統領,攻宣府;而中西路由也先親率精銳大軍,攻大同;另一支則進犯西北甘州。

實際上,早在六月十七日,明廷已經獲悉瓦剌意欲攻掠大同的情報,英宗皇帝當即差西寧侯宋瑛總督大同兵馬,相機剿殺。

到了六月三十日,英宗皇帝更是命京營馬步精銳3萬駐守大同,1萬5千協助宣府。

七月初二,關於瓦剌入侵的確切消息傳來,為了備戰,英宗一面派人到邊鎮犒賞大軍,激勵邊軍迎戰,一面下令補足京營馬匹,做戰前準備。

可以看出,明廷上下對瓦剌入侵是嚴陣以待,相當重視的,就軍事而言,這些戰前措施也都非常正確,至少此時大明還沒做出錯誤的決策。

但儘管準備充足,可現實的情況卻比預想的還要糟糕!

七月十一日,也先進攻大同,右參將吳浩率部迎戰於貓兒莊,這一戰以明軍慘敗告終,吳浩力戰而死。緊接著阿喇知院也入寇宣府,圍攻赤城堡。

軍情緊急,當日就傳到北京,英宗皇帝按捺不住,和王振計議決定親征。

由於此時司禮監太監王振把持朝政,因攝於王振威勢,對親征之事,朝會之上沒有人當場提出異議。

到了十二日,皇帝下達動員令,給京營官軍操練者,每人賜銀一兩,胖襖褲各一件,鞋二雙,發一月的行軍糧食,以及兵器、負輜重的驢等。

按道理,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可明英宗和王振並沒這麼做,而是隻準備了一個月的行軍口糧,這擺明了是要速戰速決。一方面是軍情緊急,另一方面也是王振和明英宗存了大軍恫嚇也先,逼退瓦剌軍隊的心思。

而後來英宗皇帝領軍出征從出發到回師,如果沒有土木之變,前後一個月恰巧正是實際日程,所以這次親征雖說倉促,卻也是提起制定好行程計劃的,準備一個月內解決也先,然後班師。

親征計劃既然已經下達,那百官們在幹什麼呢?

按照《明英宗實錄》記載,到十四日前的三天內,百官還真就沒什麼動靜,也許是在觀望,發現皇帝確實下定決心親征,這才施施然的在七月十四日,由吏部尚書王直領銜,率廷臣合章上奏,勸諫皇帝不可躬履險地。此外,兵部尚書鄺野和侍郎于謙,單上一本,勸諫皇帝以社稷為重。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這兩本奏疏並不能說服英宗皇帝,英宗回覆道:卿等所言皆忠君愛國之意,但虜賊逆天悖恩,已犯邊境,殺掠軍民,邊將累請兵救援,朕不得不親率大兵以剿之。

接下來百官們便沒有再次勸諫,畢竟從太宗皇帝(即明成祖)遷都後,前三代帝王,除了仁宗在位日短,哪一個沒親自領軍親征過?況且京師三大營設立以來,還沒有出現過有任何武臣代天子統御出征的情況,前朝先例在,大臣根本無從阻攔。

而更加讓百官無力反駁的是,十五日,大同總督軍務西寧侯宋瑛、總兵官武進伯朱冕、左參將都督石亨和監軍太監郭敬與瓦剌軍戰於陽和後口,此戰明軍全軍覆沒,宋瑛、朱冕戰死,郭敬躲入草叢倖免,石亨隻身跑回了大同。

這一場大敗,明軍損失慘重,局勢的惡化極大刺激了英宗皇帝,在加上王振的極力勸成,親征之事已無可避免,這時候沒有人能找到合適理由阻止皇帝效法祖宗的武功。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親征並不算是錯誤的決策,那是外部緊急軍情和明廷歷代君主統軍的內因促成的,唯一錯誤的是,戰爭不是兒戲,它充滿了偶然性,一個長在深宮的帝王,和紙上談兵的太監王振根本沒能力指揮數十萬大軍,從皇帝下達親征的指令後,這場戰爭的走向就充滿了未知,這也是百官所憂慮的地方。

2、回師路線之謎

詔命郕王朱祁鈺居守京師後,在一干文武大臣的扈從下,英宗皇帝親率二十多萬大軍於七月十六日出師,前往大同。

關於出征的兵力一說五十萬,實際上五十萬為號稱,不可能有這麼多,根據李新峰先生考證,實際人數多不過二十萬,甚至可能更少,這也是比較合理數字。

七月二十三日車駕到宣府,二十四日到達雞鳴山。

越近邊地,隨行的大臣越恐懼,而且此時王振的專權跋扈也引起大臣不滿,有人建議殺王振,然後派遣大將領兵前往大同,其餘人和皇帝返回京師,但都懾於王振,人人自危,沒能成行。

七月二十八日,車駕到達陽和城南,來到之前西寧侯宋瑛等全軍覆沒的地方,只見伏屍遍野,極為慘烈,全軍上下無不膽寒恐慌。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八月初一,大軍抵達大同,這時也先的大軍已經退回關外,再加上連日來風雨交加,軍心不穩,隨扈大臣都建議班師,大同鎮守太監郭敬也祕告王振形勢的嚴峻,於是初三日明軍回師。

但回師路線中途存在變更,這便成了後世爭論土木慘敗的焦點。

首先回京的路線有兩條,一條沿邊塞到宣府原路返回;一條經蔚州過紫荊關,迴鑾京師。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紫荊關這條路線因深入內地,相對安全,也是百官所贊同的。按照史書上的說法,初議從紫荊關入,但因王振是蔚州人,開始也存了邀請聖駕到他家鄉炫耀的心思,便同意了,但走到半途,王振又怕大軍踩壞鄉土莊稼,便改變主意重新令大軍改道宣府。正是王振隨意改變行軍路線,讓“軍士紆迴奔走,壬戌始次土木。”兵敗的責任全歸咎於王振,事實是否如此呢?我們根據《明英宗實錄》,來看看明軍回師的路線:

初三,車駕次雙寨兒;

初四,車駕次滴滴水;

初五,車駕次洪州方城;

初六,車駕次白登;

初七,車駕次懷安城西;

初八,車駕次萬全峪;

初九,車駕次陽和北沙嶺;

初十,車駕次宣府。

這些地點對應為今天的地名,分別是陽高縣雙寨村、陽高縣滴滴水村、陽原縣、陽高縣大白登鎮、懷安縣懷安城鎮、萬全縣左衛鎮、陽高縣北沙嶺、張家口宣化區。

地點所在如下圖所示: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接著我們按照行軍的順序,將上邊的地點連起來,如下圖所示: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你會發現,這個路線明顯有著巨大的漏洞,初三日到雙寨兒一天行軍一百二十多裡,步騎相合的大軍,又不是純粹的騎兵,一天行軍一百多裡很難想象,而之後的初九和初十更是不可思議,先掉頭兩百多裡,又折回兩百多裡到宣府,太過玄幻,更不可能,只能是實錄記混了幾個地點,畢竟現在的實錄是清初的抄本,謄錄錯誤也有可能,為此筆者重新梳理後,行軍路線如下: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大軍先沿邊牆向北沙嶺,后王振改主意走紫荊關,折回南下滴滴水,至洪州,又改路線經白登、雙寨、懷安城、萬全峪重返宣府,這樣更符合邏輯。

而之所以如此行軍,因為英宗一開始並不想一仗未打便灰溜溜的返京,他和王振便決定沿邊至宣府尋中西路的瓦剌軍至少打一仗,但行至陽和衛的北沙嶺,再見到死難的大軍,軍中騷動,風雨雷電又大作,百官勸說改走紫荊關,而王振心裡也打鼓,便邀請英宗順道到駕臨他蔚州老家,改變路程南下。

可到洪州,不論是否是王振怕踩壞家鄉莊稼,而勸英宗改了主意重走宣府一線,但可以肯定的是,往返的折騰不僅浪費時間,讓也先有時間尾隨而來,更是令軍心士氣大喪,雖說這並不是兵敗的主要原因,可接下來英宗的軍事冒險卻將大軍置於危險境地。

3. 駐蹕土木堡

八月初十,明軍到達宣府,這時已經發現了瓦剌的主力,兵部尚書鄺野兩次建議英宗急趨入關,派重兵殿後,但被王振嚴辭拒絕。

十一日,明軍出宣府東南行軍五十多裡,到了十二日只行軍二十里,駐紮雷家站,十三日更是原地未動。

很明顯明英宗和王振此時在等待尾隨其後的瓦剌大軍,以求決戰。

也正是十三日時,英宗接到後軍被瓦剌襲擊的消息,他立刻派恭順侯吳克忠率軍回擊,而本部大軍在原地展開待敵。

可戰場的變化瞬息萬變,吳克忠的軍隊陷入伏擊,全軍覆滅,只有吳克忠的兒子吳瑾隻身逃回。

這時已到傍晚,英宗大驚之餘又命成國公朱勇領兵四萬救援,可惜大軍在鷂兒嶺再次遇伏,全軍盡遭屠戮,朱勇也戰死。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接連的敗仗,至少七萬大軍覆滅,讓全軍上下膽戰心驚!十四日一早大軍不敢停留,繼續行軍三十多裡,來到了戰役的關鍵地點,土木堡。

這時天色尚早,大軍離懷來城只有20裡,為何不駐蹕城防更優越的懷來城,反而停在了土木堡?

按照《明史紀事本末》上的說法,是王振有一批輜重落在後面,為了等輜重隊趕上,致使明軍不得已在土木堡停下。而有意思的是《明英宗實錄》上卻是另一種說法,稱王振因接連失利,身體抱恙(可能是嚇出病來了),才止與土木堡。

土木堡地勢較高,倒也適合駐軍,可是唯一的缺點就是無水,明軍掘地兩丈也不得水,而最近的水源是南邊十五里處的媯水(永定河),但永定河已被瓦剌佔據。

這時候疑問來了,當時的懷來城就在永定河旁,為何沒有守軍及時制止?

實際上早在七月中旬,阿喇知院圍攻獨石城、馬營時,守備赤城堡的指揮使鄭謙、徐福,以及鵰鶚堡指揮姚瑄聞瓦剌入境,率先棄城挈家奔走,以致於帶來嚴重的連鎖反應,懷來、隆慶、龍門衛的指揮官易謙等也有樣學樣,望風奔潰,宣府北路、東路幾乎等同無人區!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這些棄城而逃的軍官跑到居庸關,大言不慚的聲稱駐軍居庸,為京師聲援,完全不在意此時皇帝擋在前邊正往大同。

宣府北路、東路的劇變並沒有及時通知英宗的大部隊,直到八月九日,鎮守居庸關的孫斌上奏了邊將棄城逃跑的醜事。

所以這也是瓦剌騎兵可以在宣府周圍來去自如,更能迂迴包抄英宗車駕,扼斷水源,甚至已經接管了懷來的城防,讓明軍陷入被動,不得已停在土木堡。

八月十四日晚,在明軍剛駐紮建立營防後,也先就已領兵連夜猛攻土木堡北的麻峪口。

十五日上午,瓦剌騎兵完成了對土木堡的合圍,明軍情勢危急。

這時候英宗和王振不敢擅動,依託堅固的營防守禦,也先一時也奈何不得,只是此時人馬缺水一天,大軍上下焦慮不安。而也先也怕時間一久,明軍援軍到來,形勢不利,便假意講和麻痺明軍。

陷入危地的英宗自然求之不得,立刻寫好敕書,並派通事隨瓦剌使者返回。

這時合圍的瓦剌軍忽然撤開南面防守,英宗和王振以為議和之事已成,當即命飢渴的大軍移營就水,哪知瓦剌大軍忽然殺了過來,高呼:“解甲投刃者不殺!”

毫無鬥志的明軍立刻崩潰,紛紛放棄抵抗,大軍倒戈,自相蹂踐。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據倖存的大臣李賢事後回憶,此戰“二十餘萬人中傷居半,死者三分之一,騾馬亦二十餘萬。”

扈從的公侯伯和文武大臣戰死無數,王振死於亂軍,英宗也成了瓦剌俘虜,土木堡之戰以明軍徹底覆滅告終,其時情景當真是慘不忍睹!

明軍之所以失敗,除了王振的專權跋扈,把持軍事指揮權造成明軍一再錯失良機外,明英宗的輕敵冒險和宣府武將的懦弱棄城也與此有很大關係。

戰後,于謙、葉盛等大臣就曾氣憤的指出,如果不是宣府東北兩面,獨石、永寧、懷來等十一城守將棄城而逃,六師何至於失陷土木!

也有說法稱土木之變是文官集團的陰謀,這種說法甚為可笑,內閣首輔、兵部尚書、戶部尚書等一大批文官戰死,哪有文官自己算計自己的陰謀?

大明國恥:是誰造就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王振的慫恿,皇帝不懂兵事的盲目冒進,以及貪生怕死的武將棄城逃竄,共同導致了土木堡之戰的慘敗結局。

這是大明承平日久,文恬武嬉之下,國家和民族的共同悲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