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世紀的中國市井生活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17世紀中期到19世紀初,隨著西方文藝復興和航海地理大發現,一些商團和傳教士來到了中國沿海。沒有來到中國的人,也對這片物華天寶的土地充滿好奇。於是,一些人拿起畫筆,繪製了清朝市井人物、民俗百業的畫卷。

18-19世紀的中國市井生活

在閉關鎖國的時候,只有一個貿易口岸——廣州。廣州是西方人瞭解中國的一個窗口。廣州21位女樂師的彩繪記錄被收藏在法國國家博物館。女樂師表情凝重,端坐一方。透過圖畫,彷彿看見她“輕攏慢捻抹復挑”,聽見“大珠小珠落玉盤”。這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的靡靡之音還是對帝國末日殘陽的憂傷惆悵?抑或只是一首歌,曲終人散,不知未來若何。

18-19世紀的中國市井生活

在廣州的街頭,木匠、鞋匠、賣鳥的、乞討的、幫人洗頭髮的……英國維多利亞阿伯特博物館收藏的風俗畫裡,各行各業,市井百態,應有盡有。這些圖片雖然只是零散的、中斷的、瞬間的形象,但它是實在的、具體的、生動的映像,蘊藏著豐富的歷史生活內容。

18-19世紀的中國市井生活

抑或,一個不冷不熱的午後,一位優雅的滿洲女子,信步庭院。身穿刺繡的旗裝,從下顎一直拖到地上。她一手拿著煙管,一手拿著手帕。肌膚如同瓷釉,顯然是化妝技術高超。她在想什麼?是思考丈夫的仕途,還是感覺又渾渾噩噩度過了一天?在外國人看來,吞雲吐霧的吸菸讓她們帶有神祕感,並且充滿了東方神韻。年齡偏大的女士喜歡偏深的色調,比如深紫色或者黑色,這使她們更加莊重神祕。

18-19世紀的中國市井生活

18-19世紀的中國市井生活

有穿著鞋子的貴族,也有赤腳的平民。民以食為天,廣東人不吃什麼?這個問題回答起來很難。廣東人吃蛇,是一定的了。在中國,有許多人捕蛇為生,他們以一種輕巧的方式使雙手貼近身體,從後面靠近蛇的頭部,然後,突然伸手抓住蛇。立即拔掉蛇的毒牙,放入腰間的小簍裡。還有人以蛇為道具,用來乞討。他們的脖子上纏著一條活著的蛇,為了得到幾文錢,他們把蛇頭塞進嘴裡,只要有人好奇,都可以去拉著蛇的尾巴把蛇拉出來。

那麼,京城的生活什麼樣呢?京城的人吃什麼?法國國家圖書館收藏了《清國京城市景風俗圖》。圖中涉及王宮貴胄、公主命婦、滿漢官員、街頭巷尾打把式賣藝的藝人等等。北京的街上好不熱鬧,賣茶湯的、看西湖景色的、賣豆腐腦的、吹糖人的、賣江米的……應有盡有。

18-19世紀的中國市井生活

我們常說“滿漢全席”,然而,北京從來沒出現過滿漢席的說法,滿漢席出現於運河流域。滿族人擅長做“餑餑”,祭祀也用餑餑,不同等級面的重量不同,堆的餑餑高度也不同。餑餑的概念後來變得比較寬泛,泛指對面食的統稱。北京的街頭也有賣滿洲餑餑的。

18-19世紀的中國市井生活

關於祭祀,清朝有個習俗:祭杆子。不管是在愛新覺羅一族還是其他姓氏之中,都要“祭杆子”,《清史稿》記載:“清初起自遼瀋,有設杆祭天禮。又於靜室總祀社稷諸神祗,名曰堂子。”《滿洲源流考》也有“我朝自發祥肇始,即恭設堂子,立杆以祀天”的記載。杆子又稱索倫(滿語)杆,是從山上看下來的挺拔的樹幹,對於杆子的說法眾說紛紜。

祭杆子可能源於“神鵲救祖”的故事,傳說滿族的始祖逃亡之時有一隻神鵲停在他的頭上,追兵以為鵲不會落在人的頭上,這大概是個枯木樁。滿族的始祖因此得以逃脫。後來,又有“烏鴉救罕王”的故事,這與“神鵲救祖”或為同一個母體故事。汗王逃跑的危難之際發現路邊有一棵空心樹,急中生智,便鑽到樹洞裡。恰好飛來許多烏鴉,落在樹上,追兵看見如此場景,繼續往前追蹤,汗王脫險。於是,努爾哈赤為了報答烏鴉的救命之恩,立下一個規矩:不準本族人射獵烏鴉,還待設神杆,放些肉食供它們啄吃。

18-19世紀的中國市井生活

神靈與人,四時風景,人間百態。如今,當我們再試圖瞭解十八九世紀的中國,除了文獻史料,還可以看見活靈活現的圖畫。這些在國外博物館才可以見到的180幅圖畫,都收錄於《中華風物彩繪筆記》。正如解璽璋所說:“這是完全不同於中國史傳傳統的歷史敘事。它們所表達的,其實是宮廷、朝堂、書齋、林泉之外的另一種生活。它們的存在,構成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時代的最生動、最豐富的生活內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