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連續跑24小時,配速4分26秒,總計325.5公里

馬拉松 倫敦馬拉松 跑步 慈善 全民跑步 2017-06-27

專欄|連續跑24小時,配速4分26秒,總計325.5公里

171.5公里!冒著突如其來的大雨,“中國阿甘”許秀濤衝過終點線,這場歷經24小時的里程定格在171.5公里,這是許秀濤開啟“一個人的24小時”極限公益挑戰後的單站最好成績。

這不僅是許秀濤一個人的戰場。與此同時,200支挑戰24小時的隊伍也已經結束戰鬥。北航華電強風正勁團隊以388.5公里獲得挑戰組第一名,平均配速3分42秒!厲害了!下面是挑戰組獲得前24名的隊伍,趕緊來膜拜一下大神!

專欄|連續跑24小時,配速4分26秒,總計325.5公里

圍著公園一圈又一圈,用自己最快的配速接力跑24小時,這得多枯燥呀,然而跑過的人,都不會這麼想。正如24小時組委會所表示的:“它讓大咖盡情的挑戰,創造輝煌;讓運動菜鳥竭盡所能,共享榮光;讓一個人的跑步不再孤單,讓一群跑友成為一個團隊;讓大咖帶動和影響,讓菜鳥融入和享受;讓每一個人理解團隊的意義,讓團隊支撐起每一個人的突破。這才是要跑•24小時的魅力所在。”

專欄|連續跑24小時,配速4分26秒,總計325.5公里

是的,人生不過2萬多個24小時,這個24小時,那麼拼盡全力,那麼振奮人心,恐怕會讓所有參賽選手終身難忘。正如下面這篇文章的作者所言,每一個認真訓練的人,都希望能夠超越昨天的自己,能夠享傾聽風的聲音。

每個跑者,心裡都有一個小目標

作者|馬拉松賽事管理專家、橙光線資深培訓師石春健

專欄|連續跑24小時,配速4分26秒,總計325.5公里

6月18-19日,北京第四屆24小時接力賽在延慶龍灣公園落下帷幕,我是第二次參賽。

“要跑▪24小時城市接力賽”是一項團隊接力賽事,參賽選手以團隊為單位,團隊每名成員至少完成一圈(3.5K)的跑量,通過重複接力的方式,反覆上下賽道,在24小時完成比賽。以累計的里程排名。完賽隊伍的跑量達到260至300公里之間和300公里以上標準的,組委會將以該跑團的名義進行公益捐助。

2015年24小時接力賽,還沒開賽,就看到朋友圈的照片,開往延慶的火車上,一群年輕人彈著吉他唱著歌,歡樂地去參賽。歡樂是我對這個團隊接力賽的第一印象。

那一屆的比賽,我們組了兩個隊,車上載滿了在牛街預定的各種烤串,各種蔬菜和美食,來到了龍灣公園。開賽前,燒烤爐已經架起來了。

雖然我們二十多個人預定了別墅,雖然在賽道邊也搭了供交接棒候場的帳篷,但我們待的最多的地方,當然是燒烤和美食。

就這樣,每次到自己接棒都是依依不捨地去刷圈,從來不關注組委會大屏的名次和里程,興奮地吃著、聊著,辛苦地燒烤著,結束了我們的第一次團隊接力賽。

這一屆,領跑者兩支隊伍似乎都沒有達到了260公里的愛心捐助門檻。

2016年24小時接力賽到來時,我心裡猶豫了一下,畢竟20多個人住一個別墅也睡不好,畢竟週末花兩天時間自己去享受燒烤美食有點對不住家人,覺得經歷一次就好了,放棄了報名。

那一屆,領跑者依然組了兩個隊,依然準備了充足的燒烤品類,入住在農家院,依然是玩樂體驗為主,按領跑者編輯的話說:也就是到了第二天上午,一算時間,總還有一隊努一努就有望達到賽事組委會設立的260公里愛心線,於是抖擻起嚴肅跑者的精神,飈一把生死時速。跑得驚心動魄,看得心驚肉跳。

這一屆,領跑者有一支隊達到了260公里的愛心捐助門檻。

2017第三屆24小時團隊接力賽到來了。領跑者依舊組兩個隊,好久沒有參加團隊活動,又有點想念美味的燒烤,按耐不住報了名。

報名結束沒幾天,群裡突然發出一個名單,20多人被分成兩個組,每個人的圈數,接棒時間精確到秒,每公里配速清清楚楚,而我是要按520配速跑8圈。連續3個月100公里的月跑量,早讓我的配速掉到了6分開外,當我爭辯時,被告知這都是經過論證的,今年,兩個隊,必須都完成最低公益捐助門檻260公里。

專欄|連續跑24小時,配速4分26秒,總計325.5公里

報名已截止,風格突變,已沒有退路。並且今年,無論公園園區還是別墅區,一律不可以燒烤。死心踏地的好好跑吧。4月開始,我的跑量一下增加到200公里以上。

速度慢一點的,被分到了保障團隊,在確保完成里程任務後才可以上場。

團隊的保障依然非常到位,租了別墅,季氏炸醬、封哥糖餅、顏氏八寶粥、曹氏五香雞蛋、飲料西瓜燒雞都備足了,儼然是,讓你找不出跑不好的理由。

專欄|連續跑24小時,配速4分26秒,總計325.5公里

從15:00開賽,兩個隊,每個人,都在超越被分配的配速,接棒時間不斷往前提。組委會今年開通了微信實時查成績,兩個隊的里程和名次,不斷交替,為了讓每一圈都跑出最好成績,基本是一圈一換人,即便到了夜裡,最多也就三圈,而以往,夜裡總是有人自告奮勇刷幾個小時。

這種跑法,讓你時刻關注交接棒變化的時間,讓你看著一大堆美食,垂涎而不能吃,吃飽了,就跑不動了。

24小時過得很快,基本每10分鐘就有人彙報戰況。終於,在離關門還有近一個小時時,兩隊都完成了260公里的里程門檻。我所在的一隊幸運地超過了二隊。

專欄|連續跑24小時,配速4分26秒,總計325.5公里

賽後的幾天,群裡雖然在討論各種私家美食的祕方,但最重要的,是為完成了既定目標而歡呼雀躍,為達到公益捐助門檻而自豪。當吃喝玩樂的歡樂體驗賽,上升為兩隊共同為一個既定目標的焦灼之戰後,賽後的餘溫卻久久保持,沒有吃盡興的美食卻愈發濃香。

專欄|連續跑24小時,配速4分26秒,總計325.5公里

我所在的孫英傑俱樂部,在開賽前較晚組了一個10人隊,主力隊員僅8人。在此次比賽,總計完成里程325.5公里,平均每公里用時4分26秒,排名第13名。最多的兩名隊員,都跑了15圈,

專欄|連續跑24小時,配速4分26秒,總計325.5公里

賽後的一週,群裡一直在為組隊晚、安排不夠細緻、主力隊員不夠等遺憾不已,如果充分準備,很有可能完成330公里,進入前10名。深刻地批評與自我批評,持續了好幾天,並且,絕對主力大師兄在俱樂部提出倡議,要有尚武精神。明年組隊前,先開展選拔賽。

領跑者負責後勤保障的小夥伴說,明年,希望也能上場跑。

路跑賽事的競技屬性是天然存在的,每一個認真訓練的人,都希望能夠超越昨天的自己,能夠享傾聽風的聲音。

專欄|連續跑24小時,配速4分26秒,總計325.5公里

因此,賽道平坦溫度適宜的無錫馬拉松,連續兩年給選手發PB衫;香港馬拉松會給成績進步的選手發一個進步證書。

競技性不只屬於獎金選手,屬於每一個認真對待訓練的人。

選手可以因為征服虐的賽道而自豪,可以因為跑出負配速而興奮,可以為一個年度目標而天天在田徑場刷圈。

2016Running USA調研,數千場賽事裡,佔比最多的是5公里標準賽事,然後是半程馬拉松。倫敦馬拉松組委會,則每週六在幾十個公園舉行5公里計時賽,來培育潛在跑者。因為,這些短的標準距離賽事,可以檢驗選手的競技水平提升。

標準距離的路跑賽事定位,一定要記得,每個選手的心裡,都有一個小目標。賽道設計、精確丈量、計時、精細服務、各種排名和鼓勵,為的是,讓選手因實現自己的小目標而自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