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孩眼中的滷煮,聽口音就知道誰好這口,講究還挺深

有的老北京會調侃:“人世間多少煩心事兒,沒有一碗滷煮解決不了的。”

一個女孩眼中的滷煮,聽口音就知道誰好這口,講究還挺深

玩笑之餘透著一股子豁達的老北京文化,用這種接地氣兒的告訴你——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兒,心大點兒就妥妥的。就像吃滷煮,雖然是大腸兒、肺頭、火燒、豆腐片兒加上韭菜花兒、豆腐乳、蒜汁兒、香菜等等,雜七雜八的很多東西,但只要拿一大碗,就都能熱乎乎的裝下盛好,就著濃厚的湯汁兒,便能細細品出民間百味。

一個女孩眼中的滷煮,聽口音就知道誰好這口,講究還挺深

滷煮火燒是非常具有北京傳統特色的小吃之一,起源於北京城南的南橫街,徹頭徹尾的民間百姓食品,是用火燒和燉好的豬大腸和豬肺放在一起煮,加上炸豆腐片兒、滷汁兒,憑個人口味兒可加入蒜汁兒、豆腐乳汁兒、香菜,怕膩的還可以加入醋,喜歡辣的可以加入辣椒油,口味鹹鮮,地道的老北京人,特別是那些北京大爺們,少有不愛這一口兒的。據說清朝那會兒用五花肉煮制的蘇造肉價格很貴,所以民間百姓烹飪高手們的“自創”,就用豬頭肉和豬下水代替了蘇造肉。

老北京很地道的滷煮店大多數還是在東西城區內,比較受遊客和本地人追捧的有門框衚衕百年滷煮新街口店、北新橋滷煮老店、黃寺滷煮、東四滷煮店、楊老黑滷煮、陳記滷煮小腸、小腸陳滷煮方莊店、京東晴源滷煮店、姚記炒肝店鼓樓店的滷煮、小街滷煮等等。我個人覺得,這幾家是值得沒吃過滷煮的遊客去感受的。

一個女孩眼中的滷煮,聽口音就知道誰好這口,講究還挺深

比如我最近去的東四北大街442號的一家滷煮店,名字就是“滷煮店”,位於東四四條北口,位置顯眼。據說開了幾十年了,老國營企業範兒,以原汁原味兒著稱,從一大早6、7點開到夜裡12點。聽說如今一到飯點兒就人滿為患,我特意選了個工作日的下午兩三點去。

和十幾年前來這兒感覺不一樣,如今店裡裝修的乾乾淨淨,滷煮分大碗小碗,也就差一塊錢,25元和24元,在收款臺交錢取票,憑票到裡面的開放式後廚取滷煮。後廚大姐行動利落,老湯滷煮鍋灶前,切火燒、夾腸肺頭……大勺兒往碗裡盛、澆汁兒、撒香菜,一氣呵成。捧在面前開吃,感覺火燒入味兒,大腸兒乾淨且肥肥的,有嚼頭,有倆五花肉片兒,我個人不喜歡肺頭,感覺略腥,但有的人卻非常喜歡。這裡的豆腐片兒偏薄、口感略幹,我喜歡厚一點兒入味兒的豆腐片兒,比如小街滷煮那家的就相對厚軟。整體來說,東四滷煮店的滷煮沒有那麼鹹,口味比很多之前提及的滷煮店的滷煮要淡一些。

一個女孩眼中的滷煮,聽口音就知道誰好這口,講究還挺深

取滷煮的窗口有生蒜可以自取,也可以點一瓶北冰洋,配著滷煮一起吃著喝著,感受著記憶中的老滋味。給我感覺特別深的是,這家店外地遊客真的不多,我前後右三桌的客人,都說著一口正宗北京話,收銀臺的大姐和廚房盛滷煮的大姐,也是純正京腔兒,看來,本地人來吃佔了大多數。

一些提示:店內有豆汁兒、焦圈兒、炸醬麵、麻豆腐、炸灌腸、京東肉餅、茄丁面等等其他老北京傳統食品,松花蛋據說點的頻率也很高,店門口還有外賣窗口,銷售糖火燒、南瓜豆包兒、菜糰子、米糕、麻醬花捲兒等老北京吃食,差不多三塊左右一個。

來源:也去計劃微信公眾號

作者:孟環

流程編輯:tf019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