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

去年的8月5日,香港女歌手盧凱彤墜樓身亡,結束了她年僅32歲的生命,距今整整一年。

而在事故發生前夕,盧凱彤於6月30日在網上發了她的最後一條微博,內容如下:

仍是雨夜 凝望窗外 沉默的天際

問蒼天 可會知 心裡的感覺

"

去年的8月5日,香港女歌手盧凱彤墜樓身亡,結束了她年僅32歲的生命,距今整整一年。

而在事故發生前夕,盧凱彤於6月30日在網上發了她的最後一條微博,內容如下:

仍是雨夜 凝望窗外 沉默的天際

問蒼天 可會知 心裡的感覺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也許有人不明其意,但熟悉BEYOND音樂的人都知道,這段盧凱彤生命中的“絕筆”,正是來自BEYOND歌曲《遙望》開頭的幾句歌詞。而6月30日,也正是BEYOND靈魂人物黃家駒先生的忌日。這簡單又沉重的幾句話,盧凱彤既是對家駒的懷念,也何嘗不是她自己生命最後時光的內心寫照?

"

去年的8月5日,香港女歌手盧凱彤墜樓身亡,結束了她年僅32歲的生命,距今整整一年。

而在事故發生前夕,盧凱彤於6月30日在網上發了她的最後一條微博,內容如下:

仍是雨夜 凝望窗外 沉默的天際

問蒼天 可會知 心裡的感覺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也許有人不明其意,但熟悉BEYOND音樂的人都知道,這段盧凱彤生命中的“絕筆”,正是來自BEYOND歌曲《遙望》開頭的幾句歌詞。而6月30日,也正是BEYOND靈魂人物黃家駒先生的忌日。這簡單又沉重的幾句話,盧凱彤既是對家駒的懷念,也何嘗不是她自己生命最後時光的內心寫照?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要了解當時盧凱彤的內心,我們就有必要去了解一下《遙望》是一首什麼樣的歌。

《遙望》這首歌發表於1992年,收錄於他們當年發行的粵語專輯《繼續革命》中(另有國語版和日語版收錄於相應專輯中)。這首歌由黃家駒作曲作詞與演唱,曲風流暢清新而略帶傷感,一聽就像一首向愛人抒發思念的情歌。但事實上,它並非一首情歌。

"

去年的8月5日,香港女歌手盧凱彤墜樓身亡,結束了她年僅32歲的生命,距今整整一年。

而在事故發生前夕,盧凱彤於6月30日在網上發了她的最後一條微博,內容如下:

仍是雨夜 凝望窗外 沉默的天際

問蒼天 可會知 心裡的感覺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也許有人不明其意,但熟悉BEYOND音樂的人都知道,這段盧凱彤生命中的“絕筆”,正是來自BEYOND歌曲《遙望》開頭的幾句歌詞。而6月30日,也正是BEYOND靈魂人物黃家駒先生的忌日。這簡單又沉重的幾句話,盧凱彤既是對家駒的懷念,也何嘗不是她自己生命最後時光的內心寫照?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要了解當時盧凱彤的內心,我們就有必要去了解一下《遙望》是一首什麼樣的歌。

《遙望》這首歌發表於1992年,收錄於他們當年發行的粵語專輯《繼續革命》中(另有國語版和日語版收錄於相應專輯中)。這首歌由黃家駒作曲作詞與演唱,曲風流暢清新而略帶傷感,一聽就像一首向愛人抒發思念的情歌。但事實上,它並非一首情歌。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繼續革命》是BEYOND赴日發展後的第一張專輯,據說其中的多首作品,其實是在香港期間創作的DEMO,包括這首《遙望》,初步完成於1991年,然後1992年在日本期間填詞編曲錄製而成。當時,身在異國他鄉的他們,內心充滿了孤獨、失落、憂傷,以及對故鄉與親人、歌迷的掛念,家駒在這種複雜的情緒之下,給《遙望》的曲子填上了詞。據家強後來透露,家駒填詞彈唱時他也在旁邊,不停地給家駒填意見,多次修改,最後才是現在的這樣子。

"

去年的8月5日,香港女歌手盧凱彤墜樓身亡,結束了她年僅32歲的生命,距今整整一年。

而在事故發生前夕,盧凱彤於6月30日在網上發了她的最後一條微博,內容如下:

仍是雨夜 凝望窗外 沉默的天際

問蒼天 可會知 心裡的感覺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也許有人不明其意,但熟悉BEYOND音樂的人都知道,這段盧凱彤生命中的“絕筆”,正是來自BEYOND歌曲《遙望》開頭的幾句歌詞。而6月30日,也正是BEYOND靈魂人物黃家駒先生的忌日。這簡單又沉重的幾句話,盧凱彤既是對家駒的懷念,也何嘗不是她自己生命最後時光的內心寫照?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要了解當時盧凱彤的內心,我們就有必要去了解一下《遙望》是一首什麼樣的歌。

《遙望》這首歌發表於1992年,收錄於他們當年發行的粵語專輯《繼續革命》中(另有國語版和日語版收錄於相應專輯中)。這首歌由黃家駒作曲作詞與演唱,曲風流暢清新而略帶傷感,一聽就像一首向愛人抒發思念的情歌。但事實上,它並非一首情歌。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繼續革命》是BEYOND赴日發展後的第一張專輯,據說其中的多首作品,其實是在香港期間創作的DEMO,包括這首《遙望》,初步完成於1991年,然後1992年在日本期間填詞編曲錄製而成。當時,身在異國他鄉的他們,內心充滿了孤獨、失落、憂傷,以及對故鄉與親人、歌迷的掛念,家駒在這種複雜的情緒之下,給《遙望》的曲子填上了詞。據家強後來透露,家駒填詞彈唱時他也在旁邊,不停地給家駒填意見,多次修改,最後才是現在的這樣子。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在雨夜,凝望窗外沉默的天際,心裡的感覺,問蒼天可知……這樣的句子,配合作曲天才家駒的動人旋律,畫面感躍然紙上,彷彿看到一個憑窗而立的憂鬱少年,雙眼中滿含著對千里之外故人的牽掛。所以,歌詞中的“她”,不是情人,比較認可的說法,是指曾經給他們支持的樂迷。當然,往大里說,也可以說是指家鄉故土的親人、朋友、歌迷,也包括情人等所有值得他思念的人兒。

"

去年的8月5日,香港女歌手盧凱彤墜樓身亡,結束了她年僅32歲的生命,距今整整一年。

而在事故發生前夕,盧凱彤於6月30日在網上發了她的最後一條微博,內容如下:

仍是雨夜 凝望窗外 沉默的天際

問蒼天 可會知 心裡的感覺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也許有人不明其意,但熟悉BEYOND音樂的人都知道,這段盧凱彤生命中的“絕筆”,正是來自BEYOND歌曲《遙望》開頭的幾句歌詞。而6月30日,也正是BEYOND靈魂人物黃家駒先生的忌日。這簡單又沉重的幾句話,盧凱彤既是對家駒的懷念,也何嘗不是她自己生命最後時光的內心寫照?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要了解當時盧凱彤的內心,我們就有必要去了解一下《遙望》是一首什麼樣的歌。

《遙望》這首歌發表於1992年,收錄於他們當年發行的粵語專輯《繼續革命》中(另有國語版和日語版收錄於相應專輯中)。這首歌由黃家駒作曲作詞與演唱,曲風流暢清新而略帶傷感,一聽就像一首向愛人抒發思念的情歌。但事實上,它並非一首情歌。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繼續革命》是BEYOND赴日發展後的第一張專輯,據說其中的多首作品,其實是在香港期間創作的DEMO,包括這首《遙望》,初步完成於1991年,然後1992年在日本期間填詞編曲錄製而成。當時,身在異國他鄉的他們,內心充滿了孤獨、失落、憂傷,以及對故鄉與親人、歌迷的掛念,家駒在這種複雜的情緒之下,給《遙望》的曲子填上了詞。據家強後來透露,家駒填詞彈唱時他也在旁邊,不停地給家駒填意見,多次修改,最後才是現在的這樣子。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在雨夜,凝望窗外沉默的天際,心裡的感覺,問蒼天可知……這樣的句子,配合作曲天才家駒的動人旋律,畫面感躍然紙上,彷彿看到一個憑窗而立的憂鬱少年,雙眼中滿含著對千里之外故人的牽掛。所以,歌詞中的“她”,不是情人,比較認可的說法,是指曾經給他們支持的樂迷。當然,往大里說,也可以說是指家鄉故土的親人、朋友、歌迷,也包括情人等所有值得他思念的人兒。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遙望》是一首美妙的樂曲,也是一首令人傷感的作品,這種雨夜抒情的意境,極具感染力,也難怪盧凱彤在懷念家駒時,會用這幾句歌詞表達內心。盧凱彤作為一個飽受躁鬱症折磨的藝人,縱使她有足夠的勇氣跨過公開性向這道坎,卻無法擊敗躁鬱症帶給她的持久傷害。他服用抗抑鬱藥物後,卻又導致整個人亢奮無法自控,整夜以雙手用力打牆。吃飯時雙手顫抖,父母問時她卻說沒事……這世界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有些別人無法言說的東西,其實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嚴重,也許正如家駒歌詞中說的一樣,心裡的感覺,只能問蒼天知否。

"

去年的8月5日,香港女歌手盧凱彤墜樓身亡,結束了她年僅32歲的生命,距今整整一年。

而在事故發生前夕,盧凱彤於6月30日在網上發了她的最後一條微博,內容如下:

仍是雨夜 凝望窗外 沉默的天際

問蒼天 可會知 心裡的感覺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也許有人不明其意,但熟悉BEYOND音樂的人都知道,這段盧凱彤生命中的“絕筆”,正是來自BEYOND歌曲《遙望》開頭的幾句歌詞。而6月30日,也正是BEYOND靈魂人物黃家駒先生的忌日。這簡單又沉重的幾句話,盧凱彤既是對家駒的懷念,也何嘗不是她自己生命最後時光的內心寫照?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要了解當時盧凱彤的內心,我們就有必要去了解一下《遙望》是一首什麼樣的歌。

《遙望》這首歌發表於1992年,收錄於他們當年發行的粵語專輯《繼續革命》中(另有國語版和日語版收錄於相應專輯中)。這首歌由黃家駒作曲作詞與演唱,曲風流暢清新而略帶傷感,一聽就像一首向愛人抒發思念的情歌。但事實上,它並非一首情歌。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繼續革命》是BEYOND赴日發展後的第一張專輯,據說其中的多首作品,其實是在香港期間創作的DEMO,包括這首《遙望》,初步完成於1991年,然後1992年在日本期間填詞編曲錄製而成。當時,身在異國他鄉的他們,內心充滿了孤獨、失落、憂傷,以及對故鄉與親人、歌迷的掛念,家駒在這種複雜的情緒之下,給《遙望》的曲子填上了詞。據家強後來透露,家駒填詞彈唱時他也在旁邊,不停地給家駒填意見,多次修改,最後才是現在的這樣子。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在雨夜,凝望窗外沉默的天際,心裡的感覺,問蒼天可知……這樣的句子,配合作曲天才家駒的動人旋律,畫面感躍然紙上,彷彿看到一個憑窗而立的憂鬱少年,雙眼中滿含著對千里之外故人的牽掛。所以,歌詞中的“她”,不是情人,比較認可的說法,是指曾經給他們支持的樂迷。當然,往大里說,也可以說是指家鄉故土的親人、朋友、歌迷,也包括情人等所有值得他思念的人兒。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遙望》是一首美妙的樂曲,也是一首令人傷感的作品,這種雨夜抒情的意境,極具感染力,也難怪盧凱彤在懷念家駒時,會用這幾句歌詞表達內心。盧凱彤作為一個飽受躁鬱症折磨的藝人,縱使她有足夠的勇氣跨過公開性向這道坎,卻無法擊敗躁鬱症帶給她的持久傷害。他服用抗抑鬱藥物後,卻又導致整個人亢奮無法自控,整夜以雙手用力打牆。吃飯時雙手顫抖,父母問時她卻說沒事……這世界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有些別人無法言說的東西,其實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嚴重,也許正如家駒歌詞中說的一樣,心裡的感覺,只能問蒼天知否。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遙望》是一首表達內心苦悶無處訴的歌曲,也是一首抒發真摯思念情的歌曲。如果某一日你孤身一人身在異鄉,恰逢秋雨綿綿,你望著窗外灰茫茫的天空,滿腔愁緒與對親人的思念,在心裡肆意瀰漫……這個時候,一首《遙望》也許最能代表你的心聲。

"

去年的8月5日,香港女歌手盧凱彤墜樓身亡,結束了她年僅32歲的生命,距今整整一年。

而在事故發生前夕,盧凱彤於6月30日在網上發了她的最後一條微博,內容如下:

仍是雨夜 凝望窗外 沉默的天際

問蒼天 可會知 心裡的感覺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也許有人不明其意,但熟悉BEYOND音樂的人都知道,這段盧凱彤生命中的“絕筆”,正是來自BEYOND歌曲《遙望》開頭的幾句歌詞。而6月30日,也正是BEYOND靈魂人物黃家駒先生的忌日。這簡單又沉重的幾句話,盧凱彤既是對家駒的懷念,也何嘗不是她自己生命最後時光的內心寫照?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要了解當時盧凱彤的內心,我們就有必要去了解一下《遙望》是一首什麼樣的歌。

《遙望》這首歌發表於1992年,收錄於他們當年發行的粵語專輯《繼續革命》中(另有國語版和日語版收錄於相應專輯中)。這首歌由黃家駒作曲作詞與演唱,曲風流暢清新而略帶傷感,一聽就像一首向愛人抒發思念的情歌。但事實上,它並非一首情歌。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繼續革命》是BEYOND赴日發展後的第一張專輯,據說其中的多首作品,其實是在香港期間創作的DEMO,包括這首《遙望》,初步完成於1991年,然後1992年在日本期間填詞編曲錄製而成。當時,身在異國他鄉的他們,內心充滿了孤獨、失落、憂傷,以及對故鄉與親人、歌迷的掛念,家駒在這種複雜的情緒之下,給《遙望》的曲子填上了詞。據家強後來透露,家駒填詞彈唱時他也在旁邊,不停地給家駒填意見,多次修改,最後才是現在的這樣子。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在雨夜,凝望窗外沉默的天際,心裡的感覺,問蒼天可知……這樣的句子,配合作曲天才家駒的動人旋律,畫面感躍然紙上,彷彿看到一個憑窗而立的憂鬱少年,雙眼中滿含著對千里之外故人的牽掛。所以,歌詞中的“她”,不是情人,比較認可的說法,是指曾經給他們支持的樂迷。當然,往大里說,也可以說是指家鄉故土的親人、朋友、歌迷,也包括情人等所有值得他思念的人兒。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遙望》是一首美妙的樂曲,也是一首令人傷感的作品,這種雨夜抒情的意境,極具感染力,也難怪盧凱彤在懷念家駒時,會用這幾句歌詞表達內心。盧凱彤作為一個飽受躁鬱症折磨的藝人,縱使她有足夠的勇氣跨過公開性向這道坎,卻無法擊敗躁鬱症帶給她的持久傷害。他服用抗抑鬱藥物後,卻又導致整個人亢奮無法自控,整夜以雙手用力打牆。吃飯時雙手顫抖,父母問時她卻說沒事……這世界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有些別人無法言說的東西,其實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嚴重,也許正如家駒歌詞中說的一樣,心裡的感覺,只能問蒼天知否。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遙望》是一首表達內心苦悶無處訴的歌曲,也是一首抒發真摯思念情的歌曲。如果某一日你孤身一人身在異鄉,恰逢秋雨綿綿,你望著窗外灰茫茫的天空,滿腔愁緒與對親人的思念,在心裡肆意瀰漫……這個時候,一首《遙望》也許最能代表你的心聲。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如果要為這首歌找一首詩來匹配,我認為李商隱的《夜雨寄北》與歌曲有異曲同工之妙: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無獨有偶的是,《夜雨寄北》因其中有“共剪西窗燭”的字句,也被認為是一首寫給妻子的“情詩”,但後來經人考證後發現,詩人寫作時其實妻子早已亡故,這首詩並非一首簡單的情詩,抒懷的對象包括親朋故友等更廣的範圍。

剛接觸BEYOND音樂的時候,我們大都是先聽到《真的愛你》《海闊天空》《光輝歲月》,這些歌的旋律相對激昂,令人情緒飽滿,而初聽《遙望》,我們感覺一種從未有過的隱隱傷痛與無助,不知他們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會唱這樣的歌。後來瞭解他們在日本的遭遇及歌曲創作背景後,才明白了一切。同一張專輯中還有《無語問蒼天》《農民》《長城》等歌曲,基本都瀰漫著一種清冷、沉悶、孤獨、拷問、反思,這在以前專輯中是少見的。

"

去年的8月5日,香港女歌手盧凱彤墜樓身亡,結束了她年僅32歲的生命,距今整整一年。

而在事故發生前夕,盧凱彤於6月30日在網上發了她的最後一條微博,內容如下:

仍是雨夜 凝望窗外 沉默的天際

問蒼天 可會知 心裡的感覺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也許有人不明其意,但熟悉BEYOND音樂的人都知道,這段盧凱彤生命中的“絕筆”,正是來自BEYOND歌曲《遙望》開頭的幾句歌詞。而6月30日,也正是BEYOND靈魂人物黃家駒先生的忌日。這簡單又沉重的幾句話,盧凱彤既是對家駒的懷念,也何嘗不是她自己生命最後時光的內心寫照?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要了解當時盧凱彤的內心,我們就有必要去了解一下《遙望》是一首什麼樣的歌。

《遙望》這首歌發表於1992年,收錄於他們當年發行的粵語專輯《繼續革命》中(另有國語版和日語版收錄於相應專輯中)。這首歌由黃家駒作曲作詞與演唱,曲風流暢清新而略帶傷感,一聽就像一首向愛人抒發思念的情歌。但事實上,它並非一首情歌。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繼續革命》是BEYOND赴日發展後的第一張專輯,據說其中的多首作品,其實是在香港期間創作的DEMO,包括這首《遙望》,初步完成於1991年,然後1992年在日本期間填詞編曲錄製而成。當時,身在異國他鄉的他們,內心充滿了孤獨、失落、憂傷,以及對故鄉與親人、歌迷的掛念,家駒在這種複雜的情緒之下,給《遙望》的曲子填上了詞。據家強後來透露,家駒填詞彈唱時他也在旁邊,不停地給家駒填意見,多次修改,最後才是現在的這樣子。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在雨夜,凝望窗外沉默的天際,心裡的感覺,問蒼天可知……這樣的句子,配合作曲天才家駒的動人旋律,畫面感躍然紙上,彷彿看到一個憑窗而立的憂鬱少年,雙眼中滿含著對千里之外故人的牽掛。所以,歌詞中的“她”,不是情人,比較認可的說法,是指曾經給他們支持的樂迷。當然,往大里說,也可以說是指家鄉故土的親人、朋友、歌迷,也包括情人等所有值得他思念的人兒。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遙望》是一首美妙的樂曲,也是一首令人傷感的作品,這種雨夜抒情的意境,極具感染力,也難怪盧凱彤在懷念家駒時,會用這幾句歌詞表達內心。盧凱彤作為一個飽受躁鬱症折磨的藝人,縱使她有足夠的勇氣跨過公開性向這道坎,卻無法擊敗躁鬱症帶給她的持久傷害。他服用抗抑鬱藥物後,卻又導致整個人亢奮無法自控,整夜以雙手用力打牆。吃飯時雙手顫抖,父母問時她卻說沒事……這世界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有些別人無法言說的東西,其實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嚴重,也許正如家駒歌詞中說的一樣,心裡的感覺,只能問蒼天知否。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遙望》是一首表達內心苦悶無處訴的歌曲,也是一首抒發真摯思念情的歌曲。如果某一日你孤身一人身在異鄉,恰逢秋雨綿綿,你望著窗外灰茫茫的天空,滿腔愁緒與對親人的思念,在心裡肆意瀰漫……這個時候,一首《遙望》也許最能代表你的心聲。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如果要為這首歌找一首詩來匹配,我認為李商隱的《夜雨寄北》與歌曲有異曲同工之妙: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無獨有偶的是,《夜雨寄北》因其中有“共剪西窗燭”的字句,也被認為是一首寫給妻子的“情詩”,但後來經人考證後發現,詩人寫作時其實妻子早已亡故,這首詩並非一首簡單的情詩,抒懷的對象包括親朋故友等更廣的範圍。

剛接觸BEYOND音樂的時候,我們大都是先聽到《真的愛你》《海闊天空》《光輝歲月》,這些歌的旋律相對激昂,令人情緒飽滿,而初聽《遙望》,我們感覺一種從未有過的隱隱傷痛與無助,不知他們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會唱這樣的歌。後來瞭解他們在日本的遭遇及歌曲創作背景後,才明白了一切。同一張專輯中還有《無語問蒼天》《農民》《長城》等歌曲,基本都瀰漫著一種清冷、沉悶、孤獨、拷問、反思,這在以前專輯中是少見的。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即使如此,歌曲的殺傷力卻驚人,雖然《遙望》不是BEYOND的最熱門歌曲,但一旦中毒以後,它成為了很多人單曲循環多年不變的曲目。自從家駒去世後,《遙望》這首歌又多了一層懷念的意義,以前是家駒在異國他鄉遙望故土,現在是歌迷在人間遙望天堂的家駒。

"

去年的8月5日,香港女歌手盧凱彤墜樓身亡,結束了她年僅32歲的生命,距今整整一年。

而在事故發生前夕,盧凱彤於6月30日在網上發了她的最後一條微博,內容如下:

仍是雨夜 凝望窗外 沉默的天際

問蒼天 可會知 心裡的感覺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也許有人不明其意,但熟悉BEYOND音樂的人都知道,這段盧凱彤生命中的“絕筆”,正是來自BEYOND歌曲《遙望》開頭的幾句歌詞。而6月30日,也正是BEYOND靈魂人物黃家駒先生的忌日。這簡單又沉重的幾句話,盧凱彤既是對家駒的懷念,也何嘗不是她自己生命最後時光的內心寫照?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要了解當時盧凱彤的內心,我們就有必要去了解一下《遙望》是一首什麼樣的歌。

《遙望》這首歌發表於1992年,收錄於他們當年發行的粵語專輯《繼續革命》中(另有國語版和日語版收錄於相應專輯中)。這首歌由黃家駒作曲作詞與演唱,曲風流暢清新而略帶傷感,一聽就像一首向愛人抒發思念的情歌。但事實上,它並非一首情歌。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繼續革命》是BEYOND赴日發展後的第一張專輯,據說其中的多首作品,其實是在香港期間創作的DEMO,包括這首《遙望》,初步完成於1991年,然後1992年在日本期間填詞編曲錄製而成。當時,身在異國他鄉的他們,內心充滿了孤獨、失落、憂傷,以及對故鄉與親人、歌迷的掛念,家駒在這種複雜的情緒之下,給《遙望》的曲子填上了詞。據家強後來透露,家駒填詞彈唱時他也在旁邊,不停地給家駒填意見,多次修改,最後才是現在的這樣子。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在雨夜,凝望窗外沉默的天際,心裡的感覺,問蒼天可知……這樣的句子,配合作曲天才家駒的動人旋律,畫面感躍然紙上,彷彿看到一個憑窗而立的憂鬱少年,雙眼中滿含著對千里之外故人的牽掛。所以,歌詞中的“她”,不是情人,比較認可的說法,是指曾經給他們支持的樂迷。當然,往大里說,也可以說是指家鄉故土的親人、朋友、歌迷,也包括情人等所有值得他思念的人兒。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遙望》是一首美妙的樂曲,也是一首令人傷感的作品,這種雨夜抒情的意境,極具感染力,也難怪盧凱彤在懷念家駒時,會用這幾句歌詞表達內心。盧凱彤作為一個飽受躁鬱症折磨的藝人,縱使她有足夠的勇氣跨過公開性向這道坎,卻無法擊敗躁鬱症帶給她的持久傷害。他服用抗抑鬱藥物後,卻又導致整個人亢奮無法自控,整夜以雙手用力打牆。吃飯時雙手顫抖,父母問時她卻說沒事……這世界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有些別人無法言說的東西,其實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嚴重,也許正如家駒歌詞中說的一樣,心裡的感覺,只能問蒼天知否。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遙望》是一首表達內心苦悶無處訴的歌曲,也是一首抒發真摯思念情的歌曲。如果某一日你孤身一人身在異鄉,恰逢秋雨綿綿,你望著窗外灰茫茫的天空,滿腔愁緒與對親人的思念,在心裡肆意瀰漫……這個時候,一首《遙望》也許最能代表你的心聲。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如果要為這首歌找一首詩來匹配,我認為李商隱的《夜雨寄北》與歌曲有異曲同工之妙: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無獨有偶的是,《夜雨寄北》因其中有“共剪西窗燭”的字句,也被認為是一首寫給妻子的“情詩”,但後來經人考證後發現,詩人寫作時其實妻子早已亡故,這首詩並非一首簡單的情詩,抒懷的對象包括親朋故友等更廣的範圍。

剛接觸BEYOND音樂的時候,我們大都是先聽到《真的愛你》《海闊天空》《光輝歲月》,這些歌的旋律相對激昂,令人情緒飽滿,而初聽《遙望》,我們感覺一種從未有過的隱隱傷痛與無助,不知他們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會唱這樣的歌。後來瞭解他們在日本的遭遇及歌曲創作背景後,才明白了一切。同一張專輯中還有《無語問蒼天》《農民》《長城》等歌曲,基本都瀰漫著一種清冷、沉悶、孤獨、拷問、反思,這在以前專輯中是少見的。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即使如此,歌曲的殺傷力卻驚人,雖然《遙望》不是BEYOND的最熱門歌曲,但一旦中毒以後,它成為了很多人單曲循環多年不變的曲目。自從家駒去世後,《遙望》這首歌又多了一層懷念的意義,以前是家駒在異國他鄉遙望故土,現在是歌迷在人間遙望天堂的家駒。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回望往日 如霧似夢 無奈的輕嘆 是他的歡笑聲 風似輕吹過…

縱使分開分開多麼遠 也會聽到你呼喚 期待我這一生再會你…

這些歌詞裡所唱的,似乎就是家駒與歌迷的隔空對話。去年的5月29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中心出版的《小行星通告》,新增了五顆中文小行星名稱,其中有一顆被命名為“黃家駒”。而這個,似乎恰恰呼應了《遙望》中那句“像碎星閃閃於天空叫喚你”。看來,以後思念家駒的時候,你只需在夜晚抬頭遙望,尋找閃閃於星河最特別的那一顆,它就是家駒的眼睛。

"

去年的8月5日,香港女歌手盧凱彤墜樓身亡,結束了她年僅32歲的生命,距今整整一年。

而在事故發生前夕,盧凱彤於6月30日在網上發了她的最後一條微博,內容如下:

仍是雨夜 凝望窗外 沉默的天際

問蒼天 可會知 心裡的感覺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也許有人不明其意,但熟悉BEYOND音樂的人都知道,這段盧凱彤生命中的“絕筆”,正是來自BEYOND歌曲《遙望》開頭的幾句歌詞。而6月30日,也正是BEYOND靈魂人物黃家駒先生的忌日。這簡單又沉重的幾句話,盧凱彤既是對家駒的懷念,也何嘗不是她自己生命最後時光的內心寫照?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要了解當時盧凱彤的內心,我們就有必要去了解一下《遙望》是一首什麼樣的歌。

《遙望》這首歌發表於1992年,收錄於他們當年發行的粵語專輯《繼續革命》中(另有國語版和日語版收錄於相應專輯中)。這首歌由黃家駒作曲作詞與演唱,曲風流暢清新而略帶傷感,一聽就像一首向愛人抒發思念的情歌。但事實上,它並非一首情歌。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繼續革命》是BEYOND赴日發展後的第一張專輯,據說其中的多首作品,其實是在香港期間創作的DEMO,包括這首《遙望》,初步完成於1991年,然後1992年在日本期間填詞編曲錄製而成。當時,身在異國他鄉的他們,內心充滿了孤獨、失落、憂傷,以及對故鄉與親人、歌迷的掛念,家駒在這種複雜的情緒之下,給《遙望》的曲子填上了詞。據家強後來透露,家駒填詞彈唱時他也在旁邊,不停地給家駒填意見,多次修改,最後才是現在的這樣子。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在雨夜,凝望窗外沉默的天際,心裡的感覺,問蒼天可知……這樣的句子,配合作曲天才家駒的動人旋律,畫面感躍然紙上,彷彿看到一個憑窗而立的憂鬱少年,雙眼中滿含著對千里之外故人的牽掛。所以,歌詞中的“她”,不是情人,比較認可的說法,是指曾經給他們支持的樂迷。當然,往大里說,也可以說是指家鄉故土的親人、朋友、歌迷,也包括情人等所有值得他思念的人兒。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遙望》是一首美妙的樂曲,也是一首令人傷感的作品,這種雨夜抒情的意境,極具感染力,也難怪盧凱彤在懷念家駒時,會用這幾句歌詞表達內心。盧凱彤作為一個飽受躁鬱症折磨的藝人,縱使她有足夠的勇氣跨過公開性向這道坎,卻無法擊敗躁鬱症帶給她的持久傷害。他服用抗抑鬱藥物後,卻又導致整個人亢奮無法自控,整夜以雙手用力打牆。吃飯時雙手顫抖,父母問時她卻說沒事……這世界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有些別人無法言說的東西,其實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嚴重,也許正如家駒歌詞中說的一樣,心裡的感覺,只能問蒼天知否。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遙望》是一首表達內心苦悶無處訴的歌曲,也是一首抒發真摯思念情的歌曲。如果某一日你孤身一人身在異鄉,恰逢秋雨綿綿,你望著窗外灰茫茫的天空,滿腔愁緒與對親人的思念,在心裡肆意瀰漫……這個時候,一首《遙望》也許最能代表你的心聲。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如果要為這首歌找一首詩來匹配,我認為李商隱的《夜雨寄北》與歌曲有異曲同工之妙: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無獨有偶的是,《夜雨寄北》因其中有“共剪西窗燭”的字句,也被認為是一首寫給妻子的“情詩”,但後來經人考證後發現,詩人寫作時其實妻子早已亡故,這首詩並非一首簡單的情詩,抒懷的對象包括親朋故友等更廣的範圍。

剛接觸BEYOND音樂的時候,我們大都是先聽到《真的愛你》《海闊天空》《光輝歲月》,這些歌的旋律相對激昂,令人情緒飽滿,而初聽《遙望》,我們感覺一種從未有過的隱隱傷痛與無助,不知他們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會唱這樣的歌。後來瞭解他們在日本的遭遇及歌曲創作背景後,才明白了一切。同一張專輯中還有《無語問蒼天》《農民》《長城》等歌曲,基本都瀰漫著一種清冷、沉悶、孤獨、拷問、反思,這在以前專輯中是少見的。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即使如此,歌曲的殺傷力卻驚人,雖然《遙望》不是BEYOND的最熱門歌曲,但一旦中毒以後,它成為了很多人單曲循環多年不變的曲目。自從家駒去世後,《遙望》這首歌又多了一層懷念的意義,以前是家駒在異國他鄉遙望故土,現在是歌迷在人間遙望天堂的家駒。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回望往日 如霧似夢 無奈的輕嘆 是他的歡笑聲 風似輕吹過…

縱使分開分開多麼遠 也會聽到你呼喚 期待我這一生再會你…

這些歌詞裡所唱的,似乎就是家駒與歌迷的隔空對話。去年的5月29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中心出版的《小行星通告》,新增了五顆中文小行星名稱,其中有一顆被命名為“黃家駒”。而這個,似乎恰恰呼應了《遙望》中那句“像碎星閃閃於天空叫喚你”。看來,以後思念家駒的時候,你只需在夜晚抬頭遙望,尋找閃閃於星河最特別的那一顆,它就是家駒的眼睛。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記得2005年,BEYOND解散前的告別演唱會上,葉世榮一邊打鼓一邊演唱了這首《遙望》,致天堂的家駒。他們滿含熱淚,對家駒說對不起,全場歌迷更是淚流滿面。不知遠方的家駒,是否也在遙望著我們呢。

"

去年的8月5日,香港女歌手盧凱彤墜樓身亡,結束了她年僅32歲的生命,距今整整一年。

而在事故發生前夕,盧凱彤於6月30日在網上發了她的最後一條微博,內容如下:

仍是雨夜 凝望窗外 沉默的天際

問蒼天 可會知 心裡的感覺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也許有人不明其意,但熟悉BEYOND音樂的人都知道,這段盧凱彤生命中的“絕筆”,正是來自BEYOND歌曲《遙望》開頭的幾句歌詞。而6月30日,也正是BEYOND靈魂人物黃家駒先生的忌日。這簡單又沉重的幾句話,盧凱彤既是對家駒的懷念,也何嘗不是她自己生命最後時光的內心寫照?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要了解當時盧凱彤的內心,我們就有必要去了解一下《遙望》是一首什麼樣的歌。

《遙望》這首歌發表於1992年,收錄於他們當年發行的粵語專輯《繼續革命》中(另有國語版和日語版收錄於相應專輯中)。這首歌由黃家駒作曲作詞與演唱,曲風流暢清新而略帶傷感,一聽就像一首向愛人抒發思念的情歌。但事實上,它並非一首情歌。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繼續革命》是BEYOND赴日發展後的第一張專輯,據說其中的多首作品,其實是在香港期間創作的DEMO,包括這首《遙望》,初步完成於1991年,然後1992年在日本期間填詞編曲錄製而成。當時,身在異國他鄉的他們,內心充滿了孤獨、失落、憂傷,以及對故鄉與親人、歌迷的掛念,家駒在這種複雜的情緒之下,給《遙望》的曲子填上了詞。據家強後來透露,家駒填詞彈唱時他也在旁邊,不停地給家駒填意見,多次修改,最後才是現在的這樣子。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在雨夜,凝望窗外沉默的天際,心裡的感覺,問蒼天可知……這樣的句子,配合作曲天才家駒的動人旋律,畫面感躍然紙上,彷彿看到一個憑窗而立的憂鬱少年,雙眼中滿含著對千里之外故人的牽掛。所以,歌詞中的“她”,不是情人,比較認可的說法,是指曾經給他們支持的樂迷。當然,往大里說,也可以說是指家鄉故土的親人、朋友、歌迷,也包括情人等所有值得他思念的人兒。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遙望》是一首美妙的樂曲,也是一首令人傷感的作品,這種雨夜抒情的意境,極具感染力,也難怪盧凱彤在懷念家駒時,會用這幾句歌詞表達內心。盧凱彤作為一個飽受躁鬱症折磨的藝人,縱使她有足夠的勇氣跨過公開性向這道坎,卻無法擊敗躁鬱症帶給她的持久傷害。他服用抗抑鬱藥物後,卻又導致整個人亢奮無法自控,整夜以雙手用力打牆。吃飯時雙手顫抖,父母問時她卻說沒事……這世界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有些別人無法言說的東西,其實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嚴重,也許正如家駒歌詞中說的一樣,心裡的感覺,只能問蒼天知否。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遙望》是一首表達內心苦悶無處訴的歌曲,也是一首抒發真摯思念情的歌曲。如果某一日你孤身一人身在異鄉,恰逢秋雨綿綿,你望著窗外灰茫茫的天空,滿腔愁緒與對親人的思念,在心裡肆意瀰漫……這個時候,一首《遙望》也許最能代表你的心聲。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如果要為這首歌找一首詩來匹配,我認為李商隱的《夜雨寄北》與歌曲有異曲同工之妙: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無獨有偶的是,《夜雨寄北》因其中有“共剪西窗燭”的字句,也被認為是一首寫給妻子的“情詩”,但後來經人考證後發現,詩人寫作時其實妻子早已亡故,這首詩並非一首簡單的情詩,抒懷的對象包括親朋故友等更廣的範圍。

剛接觸BEYOND音樂的時候,我們大都是先聽到《真的愛你》《海闊天空》《光輝歲月》,這些歌的旋律相對激昂,令人情緒飽滿,而初聽《遙望》,我們感覺一種從未有過的隱隱傷痛與無助,不知他們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會唱這樣的歌。後來瞭解他們在日本的遭遇及歌曲創作背景後,才明白了一切。同一張專輯中還有《無語問蒼天》《農民》《長城》等歌曲,基本都瀰漫著一種清冷、沉悶、孤獨、拷問、反思,這在以前專輯中是少見的。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即使如此,歌曲的殺傷力卻驚人,雖然《遙望》不是BEYOND的最熱門歌曲,但一旦中毒以後,它成為了很多人單曲循環多年不變的曲目。自從家駒去世後,《遙望》這首歌又多了一層懷念的意義,以前是家駒在異國他鄉遙望故土,現在是歌迷在人間遙望天堂的家駒。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回望往日 如霧似夢 無奈的輕嘆 是他的歡笑聲 風似輕吹過…

縱使分開分開多麼遠 也會聽到你呼喚 期待我這一生再會你…

這些歌詞裡所唱的,似乎就是家駒與歌迷的隔空對話。去年的5月29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中心出版的《小行星通告》,新增了五顆中文小行星名稱,其中有一顆被命名為“黃家駒”。而這個,似乎恰恰呼應了《遙望》中那句“像碎星閃閃於天空叫喚你”。看來,以後思念家駒的時候,你只需在夜晚抬頭遙望,尋找閃閃於星河最特別的那一顆,它就是家駒的眼睛。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記得2005年,BEYOND解散前的告別演唱會上,葉世榮一邊打鼓一邊演唱了這首《遙望》,致天堂的家駒。他們滿含熱淚,對家駒說對不起,全場歌迷更是淚流滿面。不知遠方的家駒,是否也在遙望著我們呢。

黃家駒的這首“假情歌”,為何成為盧凱彤生命的絕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