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忌憚的十位中國軍工領軍人\'之一,東南大學傑出校友陸軍'

"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週年閱兵儀式上,一架馱著"大蘑菇"天線罩的預警機騰空而起,帶領著龐大的機群整齊地飛過天安門廣場——這是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架國產預警機空警2000,比美國的E-3C預警機整整領先一代。而締造這一國之重器的總設計師,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傑出校友——陸軍

"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週年閱兵儀式上,一架馱著"大蘑菇"天線罩的預警機騰空而起,帶領著龐大的機群整齊地飛過天安門廣場——這是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架國產預警機空警2000,比美國的E-3C預警機整整領先一代。而締造這一國之重器的總設計師,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傑出校友——陸軍

'美國最忌憚的十位中國軍工領軍人'之一,東南大學傑出校友陸軍

陸軍,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預警機領域首席科學家,研究員,信息系統與電子技術專家,我國首型預警機空警2000總設計師和首型出口預警機總設計師,被譽為"美國最忌憚的十位中國軍工領軍人"之一。2008年獲得國防科學技術獎特等獎,2010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2017年11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18年8月被聘為東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兼職院長。

立志報國

1964年,陸軍出生在蘇州一個普通的知識分子家庭。從父親的口中,陸軍很早便了解了中國近代被侵略與奴役的歷史,中華民族所經歷的那段從苦難,到自立自強的拼搏過程深深地感染了年幼的他。自此,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便成為他始終堅定不移的人生目標。

"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週年閱兵儀式上,一架馱著"大蘑菇"天線罩的預警機騰空而起,帶領著龐大的機群整齊地飛過天安門廣場——這是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架國產預警機空警2000,比美國的E-3C預警機整整領先一代。而締造這一國之重器的總設計師,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傑出校友——陸軍

'美國最忌憚的十位中國軍工領軍人'之一,東南大學傑出校友陸軍

陸軍,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預警機領域首席科學家,研究員,信息系統與電子技術專家,我國首型預警機空警2000總設計師和首型出口預警機總設計師,被譽為"美國最忌憚的十位中國軍工領軍人"之一。2008年獲得國防科學技術獎特等獎,2010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2017年11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18年8月被聘為東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兼職院長。

立志報國

1964年,陸軍出生在蘇州一個普通的知識分子家庭。從父親的口中,陸軍很早便了解了中國近代被侵略與奴役的歷史,中華民族所經歷的那段從苦難,到自立自強的拼搏過程深深地感染了年幼的他。自此,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便成為他始終堅定不移的人生目標。

'美國最忌憚的十位中國軍工領軍人'之一,東南大學傑出校友陸軍

1981年,陸軍以優異的成績順利考入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電子專業。在這裡,他不僅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還在專業學習上取得了長足進步,為日後從事電子科學研究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初出茅廬

1985年,成績優異的陸軍並被王小謨院士選中,成為38所在中國科技大學選定的7名定向生之一。1988年,碩士畢業的陸軍如約踏上前往貴州38所的道路。當時38所地處貴州都勻大坪鎮,交通閉塞、環境惡劣,但陸軍並不懼怕艱苦,他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要好好工作,幹一行愛一行!"

"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週年閱兵儀式上,一架馱著"大蘑菇"天線罩的預警機騰空而起,帶領著龐大的機群整齊地飛過天安門廣場——這是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架國產預警機空警2000,比美國的E-3C預警機整整領先一代。而締造這一國之重器的總設計師,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傑出校友——陸軍

'美國最忌憚的十位中國軍工領軍人'之一,東南大學傑出校友陸軍

陸軍,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預警機領域首席科學家,研究員,信息系統與電子技術專家,我國首型預警機空警2000總設計師和首型出口預警機總設計師,被譽為"美國最忌憚的十位中國軍工領軍人"之一。2008年獲得國防科學技術獎特等獎,2010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2017年11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18年8月被聘為東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兼職院長。

立志報國

1964年,陸軍出生在蘇州一個普通的知識分子家庭。從父親的口中,陸軍很早便了解了中國近代被侵略與奴役的歷史,中華民族所經歷的那段從苦難,到自立自強的拼搏過程深深地感染了年幼的他。自此,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便成為他始終堅定不移的人生目標。

'美國最忌憚的十位中國軍工領軍人'之一,東南大學傑出校友陸軍

1981年,陸軍以優異的成績順利考入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電子專業。在這裡,他不僅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還在專業學習上取得了長足進步,為日後從事電子科學研究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初出茅廬

1985年,成績優異的陸軍並被王小謨院士選中,成為38所在中國科技大學選定的7名定向生之一。1988年,碩士畢業的陸軍如約踏上前往貴州38所的道路。當時38所地處貴州都勻大坪鎮,交通閉塞、環境惡劣,但陸軍並不懼怕艱苦,他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要好好工作,幹一行愛一行!"

'美國最忌憚的十位中國軍工領軍人'之一,東南大學傑出校友陸軍

王小謨院士,"預警機之父",2012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1991年,由於成績出色,年僅27歲的陸軍被正式委任炮兵某重點新型目標指示雷達的總設計師。當時,團隊內部和各方面對這一任命質疑聲不斷,但王小謨院士對陸軍的能力很有信心,陸軍也並未因自己資歷尚淺而畏首畏尾,毅然接下這一重任。

"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週年閱兵儀式上,一架馱著"大蘑菇"天線罩的預警機騰空而起,帶領著龐大的機群整齊地飛過天安門廣場——這是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架國產預警機空警2000,比美國的E-3C預警機整整領先一代。而締造這一國之重器的總設計師,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傑出校友——陸軍

'美國最忌憚的十位中國軍工領軍人'之一,東南大學傑出校友陸軍

陸軍,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預警機領域首席科學家,研究員,信息系統與電子技術專家,我國首型預警機空警2000總設計師和首型出口預警機總設計師,被譽為"美國最忌憚的十位中國軍工領軍人"之一。2008年獲得國防科學技術獎特等獎,2010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2017年11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18年8月被聘為東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兼職院長。

立志報國

1964年,陸軍出生在蘇州一個普通的知識分子家庭。從父親的口中,陸軍很早便了解了中國近代被侵略與奴役的歷史,中華民族所經歷的那段從苦難,到自立自強的拼搏過程深深地感染了年幼的他。自此,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便成為他始終堅定不移的人生目標。

'美國最忌憚的十位中國軍工領軍人'之一,東南大學傑出校友陸軍

1981年,陸軍以優異的成績順利考入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電子專業。在這裡,他不僅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還在專業學習上取得了長足進步,為日後從事電子科學研究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初出茅廬

1985年,成績優異的陸軍並被王小謨院士選中,成為38所在中國科技大學選定的7名定向生之一。1988年,碩士畢業的陸軍如約踏上前往貴州38所的道路。當時38所地處貴州都勻大坪鎮,交通閉塞、環境惡劣,但陸軍並不懼怕艱苦,他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要好好工作,幹一行愛一行!"

'美國最忌憚的十位中國軍工領軍人'之一,東南大學傑出校友陸軍

王小謨院士,"預警機之父",2012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1991年,由於成績出色,年僅27歲的陸軍被正式委任炮兵某重點新型目標指示雷達的總設計師。當時,團隊內部和各方面對這一任命質疑聲不斷,但王小謨院士對陸軍的能力很有信心,陸軍也並未因自己資歷尚淺而畏首畏尾,毅然接下這一重任。

'美國最忌憚的十位中國軍工領軍人'之一,東南大學傑出校友陸軍

陸軍(前排左)和王小謨院士(前排右)在工作中

為圓滿完成平均無故障間隔達到400小時的艱鉅任務,陸軍一邊消化前輩積累的相關技術,一邊積極調動各方力量的配合,在5年內啃下了這塊硬骨頭。如今,在很多軍區信息化演練場裡,經常還能看到這部出自陸軍科研團隊研製的雷達的身影,同時該部雷達還出口至國外,備受買方青睞。

委以重任

預警機,又稱空中指揮預警機,作用相當於"空中帥府"。在現代的幾次局部戰爭中,預警機顯示出強大的低空、超低空預警探測和空中指揮引導能力。長期以來,只有美、俄、以色列等少數國家擁有預警機研製能力。

"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週年閱兵儀式上,一架馱著"大蘑菇"天線罩的預警機騰空而起,帶領著龐大的機群整齊地飛過天安門廣場——這是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架國產預警機空警2000,比美國的E-3C預警機整整領先一代。而締造這一國之重器的總設計師,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傑出校友——陸軍

'美國最忌憚的十位中國軍工領軍人'之一,東南大學傑出校友陸軍

陸軍,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預警機領域首席科學家,研究員,信息系統與電子技術專家,我國首型預警機空警2000總設計師和首型出口預警機總設計師,被譽為"美國最忌憚的十位中國軍工領軍人"之一。2008年獲得國防科學技術獎特等獎,2010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2017年11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18年8月被聘為東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兼職院長。

立志報國

1964年,陸軍出生在蘇州一個普通的知識分子家庭。從父親的口中,陸軍很早便了解了中國近代被侵略與奴役的歷史,中華民族所經歷的那段從苦難,到自立自強的拼搏過程深深地感染了年幼的他。自此,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便成為他始終堅定不移的人生目標。

'美國最忌憚的十位中國軍工領軍人'之一,東南大學傑出校友陸軍

1981年,陸軍以優異的成績順利考入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電子專業。在這裡,他不僅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還在專業學習上取得了長足進步,為日後從事電子科學研究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初出茅廬

1985年,成績優異的陸軍並被王小謨院士選中,成為38所在中國科技大學選定的7名定向生之一。1988年,碩士畢業的陸軍如約踏上前往貴州38所的道路。當時38所地處貴州都勻大坪鎮,交通閉塞、環境惡劣,但陸軍並不懼怕艱苦,他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要好好工作,幹一行愛一行!"

'美國最忌憚的十位中國軍工領軍人'之一,東南大學傑出校友陸軍

王小謨院士,"預警機之父",2012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1991年,由於成績出色,年僅27歲的陸軍被正式委任炮兵某重點新型目標指示雷達的總設計師。當時,團隊內部和各方面對這一任命質疑聲不斷,但王小謨院士對陸軍的能力很有信心,陸軍也並未因自己資歷尚淺而畏首畏尾,毅然接下這一重任。

'美國最忌憚的十位中國軍工領軍人'之一,東南大學傑出校友陸軍

陸軍(前排左)和王小謨院士(前排右)在工作中

為圓滿完成平均無故障間隔達到400小時的艱鉅任務,陸軍一邊消化前輩積累的相關技術,一邊積極調動各方力量的配合,在5年內啃下了這塊硬骨頭。如今,在很多軍區信息化演練場裡,經常還能看到這部出自陸軍科研團隊研製的雷達的身影,同時該部雷達還出口至國外,備受買方青睞。

委以重任

預警機,又稱空中指揮預警機,作用相當於"空中帥府"。在現代的幾次局部戰爭中,預警機顯示出強大的低空、超低空預警探測和空中指揮引導能力。長期以來,只有美、俄、以色列等少數國家擁有預警機研製能力。

'美國最忌憚的十位中國軍工領軍人'之一,東南大學傑出校友陸軍

陸軍在央視《開講啦》欄目介紹預警機

2000年7月,外方單方面撕毀了與我國共同研製預警機的合同,這促使中國下決心自己研製預警機。自此,一批優秀的中國科技工作者踏上了一條堅苦卓絕的漫漫"爭氣路"。

當時,預警機團隊的總裝備部領導決定在預警機領域試行雙總師制——分別在電子和航空領域挑選總設計師,並由電子領域總設計師統領全局。2001年12月22日,負責總體佈局工作的王小謨院士將擔任空警2000總設計師的任務以不容回絕的方式委派給了陸軍。經過一週時間的考慮,他最終決定接下這一重任。"開弓沒有回頭箭。在決定接受的那一刻起,我就沒想過要回頭。"

"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週年閱兵儀式上,一架馱著"大蘑菇"天線罩的預警機騰空而起,帶領著龐大的機群整齊地飛過天安門廣場——這是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架國產預警機空警2000,比美國的E-3C預警機整整領先一代。而締造這一國之重器的總設計師,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傑出校友——陸軍

'美國最忌憚的十位中國軍工領軍人'之一,東南大學傑出校友陸軍

陸軍,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預警機領域首席科學家,研究員,信息系統與電子技術專家,我國首型預警機空警2000總設計師和首型出口預警機總設計師,被譽為"美國最忌憚的十位中國軍工領軍人"之一。2008年獲得國防科學技術獎特等獎,2010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2017年11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18年8月被聘為東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兼職院長。

立志報國

1964年,陸軍出生在蘇州一個普通的知識分子家庭。從父親的口中,陸軍很早便了解了中國近代被侵略與奴役的歷史,中華民族所經歷的那段從苦難,到自立自強的拼搏過程深深地感染了年幼的他。自此,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便成為他始終堅定不移的人生目標。

'美國最忌憚的十位中國軍工領軍人'之一,東南大學傑出校友陸軍

1981年,陸軍以優異的成績順利考入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電子專業。在這裡,他不僅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還在專業學習上取得了長足進步,為日後從事電子科學研究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初出茅廬

1985年,成績優異的陸軍並被王小謨院士選中,成為38所在中國科技大學選定的7名定向生之一。1988年,碩士畢業的陸軍如約踏上前往貴州38所的道路。當時38所地處貴州都勻大坪鎮,交通閉塞、環境惡劣,但陸軍並不懼怕艱苦,他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要好好工作,幹一行愛一行!"

'美國最忌憚的十位中國軍工領軍人'之一,東南大學傑出校友陸軍

王小謨院士,"預警機之父",2012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1991年,由於成績出色,年僅27歲的陸軍被正式委任炮兵某重點新型目標指示雷達的總設計師。當時,團隊內部和各方面對這一任命質疑聲不斷,但王小謨院士對陸軍的能力很有信心,陸軍也並未因自己資歷尚淺而畏首畏尾,毅然接下這一重任。

'美國最忌憚的十位中國軍工領軍人'之一,東南大學傑出校友陸軍

陸軍(前排左)和王小謨院士(前排右)在工作中

為圓滿完成平均無故障間隔達到400小時的艱鉅任務,陸軍一邊消化前輩積累的相關技術,一邊積極調動各方力量的配合,在5年內啃下了這塊硬骨頭。如今,在很多軍區信息化演練場裡,經常還能看到這部出自陸軍科研團隊研製的雷達的身影,同時該部雷達還出口至國外,備受買方青睞。

委以重任

預警機,又稱空中指揮預警機,作用相當於"空中帥府"。在現代的幾次局部戰爭中,預警機顯示出強大的低空、超低空預警探測和空中指揮引導能力。長期以來,只有美、俄、以色列等少數國家擁有預警機研製能力。

'美國最忌憚的十位中國軍工領軍人'之一,東南大學傑出校友陸軍

陸軍在央視《開講啦》欄目介紹預警機

2000年7月,外方單方面撕毀了與我國共同研製預警機的合同,這促使中國下決心自己研製預警機。自此,一批優秀的中國科技工作者踏上了一條堅苦卓絕的漫漫"爭氣路"。

當時,預警機團隊的總裝備部領導決定在預警機領域試行雙總師制——分別在電子和航空領域挑選總設計師,並由電子領域總設計師統領全局。2001年12月22日,負責總體佈局工作的王小謨院士將擔任空警2000總設計師的任務以不容回絕的方式委派給了陸軍。經過一週時間的考慮,他最終決定接下這一重任。"開弓沒有回頭箭。在決定接受的那一刻起,我就沒想過要回頭。"

'美國最忌憚的十位中國軍工領軍人'之一,東南大學傑出校友陸軍

雖已有大量前期積累和系列論證,但由於這是我國第一次真正自主研製預警機,難度之大可想而知。陸軍帶領研發團隊迎難而上,按照軍方的研製需求,制定了整個工程的頂層文件,系統論證了預警機任務電子系統的組成、功能、指標,規劃了系統研製的各個程序,並分析了可能存在的風險,提出了規避風險的措施,為研製工作的全面開展鋪平了道路。

系統頂層設計第一個要解決的重大問題就是如何將預警機上的七大分系統、數百套設備有機結合起來。陸軍帶領他的團隊創新性地採用開放式體系架構,在機載電子設備的集成中第一次引入網絡架構實現數據傳輸,從而為系統搭建了一個強有力的"骨架"。 這種開放式體系架構代表了世界各型預警機集成方法的新方向。有資料顯示,在空警2000之後,美國的E-2和E-3預警機也開始著手相似的改進。

預警機的研製過程固然是困難重重,但試飛階段的艱辛更是難上加難。由於預警機試飛情況特殊,後艙沒有試飛員負責,短時間內又不可能為此專門培養出試飛大隊。因此,預警機研發團隊成員除了作為技術人員之外,常常還要參與試飛。其中,陸軍是參與試飛最多的人員之一。他常常身先士卒,多次身臨危險處境而不退縮,帶領著一群勇敢的預警機試飛團隊,在不同地形地貌、氣候環境、海域和電磁條件下,嚴格考核了產品性能。

2007年,經過重重艱辛磨礪,空警2000最終完成設計定型並交付部隊。陸軍及其團隊僅僅用了5多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全部研製工作,系統集成一次成功,沒有反覆,期間獲得多項發明專利,創造了九個世界第一。空警2000加入裝備序列,標誌著我軍預警機裝備建設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

"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週年閱兵儀式上,一架馱著"大蘑菇"天線罩的預警機騰空而起,帶領著龐大的機群整齊地飛過天安門廣場——這是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架國產預警機空警2000,比美國的E-3C預警機整整領先一代。而締造這一國之重器的總設計師,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傑出校友——陸軍

'美國最忌憚的十位中國軍工領軍人'之一,東南大學傑出校友陸軍

陸軍,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預警機領域首席科學家,研究員,信息系統與電子技術專家,我國首型預警機空警2000總設計師和首型出口預警機總設計師,被譽為"美國最忌憚的十位中國軍工領軍人"之一。2008年獲得國防科學技術獎特等獎,2010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2017年11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18年8月被聘為東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兼職院長。

立志報國

1964年,陸軍出生在蘇州一個普通的知識分子家庭。從父親的口中,陸軍很早便了解了中國近代被侵略與奴役的歷史,中華民族所經歷的那段從苦難,到自立自強的拼搏過程深深地感染了年幼的他。自此,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便成為他始終堅定不移的人生目標。

'美國最忌憚的十位中國軍工領軍人'之一,東南大學傑出校友陸軍

1981年,陸軍以優異的成績順利考入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電子專業。在這裡,他不僅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還在專業學習上取得了長足進步,為日後從事電子科學研究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初出茅廬

1985年,成績優異的陸軍並被王小謨院士選中,成為38所在中國科技大學選定的7名定向生之一。1988年,碩士畢業的陸軍如約踏上前往貴州38所的道路。當時38所地處貴州都勻大坪鎮,交通閉塞、環境惡劣,但陸軍並不懼怕艱苦,他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要好好工作,幹一行愛一行!"

'美國最忌憚的十位中國軍工領軍人'之一,東南大學傑出校友陸軍

王小謨院士,"預警機之父",2012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1991年,由於成績出色,年僅27歲的陸軍被正式委任炮兵某重點新型目標指示雷達的總設計師。當時,團隊內部和各方面對這一任命質疑聲不斷,但王小謨院士對陸軍的能力很有信心,陸軍也並未因自己資歷尚淺而畏首畏尾,毅然接下這一重任。

'美國最忌憚的十位中國軍工領軍人'之一,東南大學傑出校友陸軍

陸軍(前排左)和王小謨院士(前排右)在工作中

為圓滿完成平均無故障間隔達到400小時的艱鉅任務,陸軍一邊消化前輩積累的相關技術,一邊積極調動各方力量的配合,在5年內啃下了這塊硬骨頭。如今,在很多軍區信息化演練場裡,經常還能看到這部出自陸軍科研團隊研製的雷達的身影,同時該部雷達還出口至國外,備受買方青睞。

委以重任

預警機,又稱空中指揮預警機,作用相當於"空中帥府"。在現代的幾次局部戰爭中,預警機顯示出強大的低空、超低空預警探測和空中指揮引導能力。長期以來,只有美、俄、以色列等少數國家擁有預警機研製能力。

'美國最忌憚的十位中國軍工領軍人'之一,東南大學傑出校友陸軍

陸軍在央視《開講啦》欄目介紹預警機

2000年7月,外方單方面撕毀了與我國共同研製預警機的合同,這促使中國下決心自己研製預警機。自此,一批優秀的中國科技工作者踏上了一條堅苦卓絕的漫漫"爭氣路"。

當時,預警機團隊的總裝備部領導決定在預警機領域試行雙總師制——分別在電子和航空領域挑選總設計師,並由電子領域總設計師統領全局。2001年12月22日,負責總體佈局工作的王小謨院士將擔任空警2000總設計師的任務以不容回絕的方式委派給了陸軍。經過一週時間的考慮,他最終決定接下這一重任。"開弓沒有回頭箭。在決定接受的那一刻起,我就沒想過要回頭。"

'美國最忌憚的十位中國軍工領軍人'之一,東南大學傑出校友陸軍

雖已有大量前期積累和系列論證,但由於這是我國第一次真正自主研製預警機,難度之大可想而知。陸軍帶領研發團隊迎難而上,按照軍方的研製需求,制定了整個工程的頂層文件,系統論證了預警機任務電子系統的組成、功能、指標,規劃了系統研製的各個程序,並分析了可能存在的風險,提出了規避風險的措施,為研製工作的全面開展鋪平了道路。

系統頂層設計第一個要解決的重大問題就是如何將預警機上的七大分系統、數百套設備有機結合起來。陸軍帶領他的團隊創新性地採用開放式體系架構,在機載電子設備的集成中第一次引入網絡架構實現數據傳輸,從而為系統搭建了一個強有力的"骨架"。 這種開放式體系架構代表了世界各型預警機集成方法的新方向。有資料顯示,在空警2000之後,美國的E-2和E-3預警機也開始著手相似的改進。

預警機的研製過程固然是困難重重,但試飛階段的艱辛更是難上加難。由於預警機試飛情況特殊,後艙沒有試飛員負責,短時間內又不可能為此專門培養出試飛大隊。因此,預警機研發團隊成員除了作為技術人員之外,常常還要參與試飛。其中,陸軍是參與試飛最多的人員之一。他常常身先士卒,多次身臨危險處境而不退縮,帶領著一群勇敢的預警機試飛團隊,在不同地形地貌、氣候環境、海域和電磁條件下,嚴格考核了產品性能。

2007年,經過重重艱辛磨礪,空警2000最終完成設計定型並交付部隊。陸軍及其團隊僅僅用了5多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全部研製工作,系統集成一次成功,沒有反覆,期間獲得多項發明專利,創造了九個世界第一。空警2000加入裝備序列,標誌著我軍預警機裝備建設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

'美國最忌憚的十位中國軍工領軍人'之一,東南大學傑出校友陸軍

我國為外方交付的第一架出口型預警機

2011年11月23日,由陸軍擔任總設計師的中國第一架出口預警機正式交付,標誌著我國預警機從"自力更生"到"進軍世界"。 更令人驕傲的是,中國出口的預警機從飛機到電子設備全部做到了國產化,實現了我國預警機裝備出口零的突破,成為我國信息化武器裝備出口的重大里程碑。

"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週年閱兵儀式上,一架馱著"大蘑菇"天線罩的預警機騰空而起,帶領著龐大的機群整齊地飛過天安門廣場——這是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架國產預警機空警2000,比美國的E-3C預警機整整領先一代。而締造這一國之重器的總設計師,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傑出校友——陸軍

'美國最忌憚的十位中國軍工領軍人'之一,東南大學傑出校友陸軍

陸軍,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預警機領域首席科學家,研究員,信息系統與電子技術專家,我國首型預警機空警2000總設計師和首型出口預警機總設計師,被譽為"美國最忌憚的十位中國軍工領軍人"之一。2008年獲得國防科學技術獎特等獎,2010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2017年11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18年8月被聘為東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兼職院長。

立志報國

1964年,陸軍出生在蘇州一個普通的知識分子家庭。從父親的口中,陸軍很早便了解了中國近代被侵略與奴役的歷史,中華民族所經歷的那段從苦難,到自立自強的拼搏過程深深地感染了年幼的他。自此,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便成為他始終堅定不移的人生目標。

'美國最忌憚的十位中國軍工領軍人'之一,東南大學傑出校友陸軍

1981年,陸軍以優異的成績順利考入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電子專業。在這裡,他不僅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還在專業學習上取得了長足進步,為日後從事電子科學研究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初出茅廬

1985年,成績優異的陸軍並被王小謨院士選中,成為38所在中國科技大學選定的7名定向生之一。1988年,碩士畢業的陸軍如約踏上前往貴州38所的道路。當時38所地處貴州都勻大坪鎮,交通閉塞、環境惡劣,但陸軍並不懼怕艱苦,他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要好好工作,幹一行愛一行!"

'美國最忌憚的十位中國軍工領軍人'之一,東南大學傑出校友陸軍

王小謨院士,"預警機之父",2012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1991年,由於成績出色,年僅27歲的陸軍被正式委任炮兵某重點新型目標指示雷達的總設計師。當時,團隊內部和各方面對這一任命質疑聲不斷,但王小謨院士對陸軍的能力很有信心,陸軍也並未因自己資歷尚淺而畏首畏尾,毅然接下這一重任。

'美國最忌憚的十位中國軍工領軍人'之一,東南大學傑出校友陸軍

陸軍(前排左)和王小謨院士(前排右)在工作中

為圓滿完成平均無故障間隔達到400小時的艱鉅任務,陸軍一邊消化前輩積累的相關技術,一邊積極調動各方力量的配合,在5年內啃下了這塊硬骨頭。如今,在很多軍區信息化演練場裡,經常還能看到這部出自陸軍科研團隊研製的雷達的身影,同時該部雷達還出口至國外,備受買方青睞。

委以重任

預警機,又稱空中指揮預警機,作用相當於"空中帥府"。在現代的幾次局部戰爭中,預警機顯示出強大的低空、超低空預警探測和空中指揮引導能力。長期以來,只有美、俄、以色列等少數國家擁有預警機研製能力。

'美國最忌憚的十位中國軍工領軍人'之一,東南大學傑出校友陸軍

陸軍在央視《開講啦》欄目介紹預警機

2000年7月,外方單方面撕毀了與我國共同研製預警機的合同,這促使中國下決心自己研製預警機。自此,一批優秀的中國科技工作者踏上了一條堅苦卓絕的漫漫"爭氣路"。

當時,預警機團隊的總裝備部領導決定在預警機領域試行雙總師制——分別在電子和航空領域挑選總設計師,並由電子領域總設計師統領全局。2001年12月22日,負責總體佈局工作的王小謨院士將擔任空警2000總設計師的任務以不容回絕的方式委派給了陸軍。經過一週時間的考慮,他最終決定接下這一重任。"開弓沒有回頭箭。在決定接受的那一刻起,我就沒想過要回頭。"

'美國最忌憚的十位中國軍工領軍人'之一,東南大學傑出校友陸軍

雖已有大量前期積累和系列論證,但由於這是我國第一次真正自主研製預警機,難度之大可想而知。陸軍帶領研發團隊迎難而上,按照軍方的研製需求,制定了整個工程的頂層文件,系統論證了預警機任務電子系統的組成、功能、指標,規劃了系統研製的各個程序,並分析了可能存在的風險,提出了規避風險的措施,為研製工作的全面開展鋪平了道路。

系統頂層設計第一個要解決的重大問題就是如何將預警機上的七大分系統、數百套設備有機結合起來。陸軍帶領他的團隊創新性地採用開放式體系架構,在機載電子設備的集成中第一次引入網絡架構實現數據傳輸,從而為系統搭建了一個強有力的"骨架"。 這種開放式體系架構代表了世界各型預警機集成方法的新方向。有資料顯示,在空警2000之後,美國的E-2和E-3預警機也開始著手相似的改進。

預警機的研製過程固然是困難重重,但試飛階段的艱辛更是難上加難。由於預警機試飛情況特殊,後艙沒有試飛員負責,短時間內又不可能為此專門培養出試飛大隊。因此,預警機研發團隊成員除了作為技術人員之外,常常還要參與試飛。其中,陸軍是參與試飛最多的人員之一。他常常身先士卒,多次身臨危險處境而不退縮,帶領著一群勇敢的預警機試飛團隊,在不同地形地貌、氣候環境、海域和電磁條件下,嚴格考核了產品性能。

2007年,經過重重艱辛磨礪,空警2000最終完成設計定型並交付部隊。陸軍及其團隊僅僅用了5多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全部研製工作,系統集成一次成功,沒有反覆,期間獲得多項發明專利,創造了九個世界第一。空警2000加入裝備序列,標誌著我軍預警機裝備建設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

'美國最忌憚的十位中國軍工領軍人'之一,東南大學傑出校友陸軍

我國為外方交付的第一架出口型預警機

2011年11月23日,由陸軍擔任總設計師的中國第一架出口預警機正式交付,標誌著我國預警機從"自力更生"到"進軍世界"。 更令人驕傲的是,中國出口的預警機從飛機到電子設備全部做到了國產化,實現了我國預警機裝備出口零的突破,成為我國信息化武器裝備出口的重大里程碑。

'美國最忌憚的十位中國軍工領軍人'之一,東南大學傑出校友陸軍

逆風起航、雲端礪劍。回首40餘年所走過的歷程,陸軍已然實現了兒時的夢想——成為一個對祖國有所貢獻的人。如今,立於新一輪信息技術競爭的"戰場"前沿,還有很多奇蹟等著陸軍和他的同伴去創造,在遼闊天空中綻放又一輪光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