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幣收藏(一O六)——唐高祖李淵的開元通寶錢'

"

★唐高祖李淵

唐高祖李淵,字叔德,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西北)人,唐國公李昞之子,唐朝開國皇帝。

李淵出身北周關隴貴族家庭,襲封唐國公。

"

★唐高祖李淵

唐高祖李淵,字叔德,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西北)人,唐國公李昞之子,唐朝開國皇帝。

李淵出身北周關隴貴族家庭,襲封唐國公。

錢幣收藏(一O六)——唐高祖李淵的開元通寶錢

李淵像

李淵深得隋文帝和文獻皇后(李淵的姨母)喜愛,歷任刺史、衛尉少卿,後升任太原留守。

李淵在其前期的戎馬生涯中,不斷招降納叛,擴充自己的實力。其子李世民知隋必亡,暗中結交豪傑,招納逃亡之人,網羅各種人才。

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七月,李淵以“廢昏立明、擁立代王、匡復隋室”的名義,正式起兵直趨關中,十一月即攻入長安。

李淵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擁立其孫代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是為隋恭帝。

義寧二年(公元618年)三月,隋煬帝在江都被禁軍將領兵變殺死,五月,隋恭帝被迫禪位於李淵,李淵即皇帝位,定國號唐,建元武德,定都長安。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射殺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李淵讓出軍政大權;六月七日,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八月九日,李淵退位稱太上皇,禪位於李世民,是為唐太宗,次年改元貞觀。

"

★唐高祖李淵

唐高祖李淵,字叔德,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西北)人,唐國公李昞之子,唐朝開國皇帝。

李淵出身北周關隴貴族家庭,襲封唐國公。

錢幣收藏(一O六)——唐高祖李淵的開元通寶錢

李淵像

李淵深得隋文帝和文獻皇后(李淵的姨母)喜愛,歷任刺史、衛尉少卿,後升任太原留守。

李淵在其前期的戎馬生涯中,不斷招降納叛,擴充自己的實力。其子李世民知隋必亡,暗中結交豪傑,招納逃亡之人,網羅各種人才。

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七月,李淵以“廢昏立明、擁立代王、匡復隋室”的名義,正式起兵直趨關中,十一月即攻入長安。

李淵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擁立其孫代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是為隋恭帝。

義寧二年(公元618年)三月,隋煬帝在江都被禁軍將領兵變殺死,五月,隋恭帝被迫禪位於李淵,李淵即皇帝位,定國號唐,建元武德,定都長安。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射殺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李淵讓出軍政大權;六月七日,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八月九日,李淵退位稱太上皇,禪位於李世民,是為唐太宗,次年改元貞觀。

錢幣收藏(一O六)——唐高祖李淵的開元通寶錢

李世民像

李淵作太上皇之後,先在太極宮,後移至大安宮生活,貞觀九年(公元635年)五月六日,李淵病逝垂拱前殿,享年六十九歲。

★開元通寶鑄行背景

我國在唐朝以前,錢幣的幣值與重量是對等的,多以銖、兩來表示錢幣的重量與幣值。

秦朝統一度量衡後,一直沿用到隋朝。貨幣的度量是以二十四銖為一兩的二十四進製為標準。秦朝規定,一兩為16克,一銖為0.67克。秦朝的半兩即為8克,漢代的五銖即為3.35克。

"

★唐高祖李淵

唐高祖李淵,字叔德,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西北)人,唐國公李昞之子,唐朝開國皇帝。

李淵出身北周關隴貴族家庭,襲封唐國公。

錢幣收藏(一O六)——唐高祖李淵的開元通寶錢

李淵像

李淵深得隋文帝和文獻皇后(李淵的姨母)喜愛,歷任刺史、衛尉少卿,後升任太原留守。

李淵在其前期的戎馬生涯中,不斷招降納叛,擴充自己的實力。其子李世民知隋必亡,暗中結交豪傑,招納逃亡之人,網羅各種人才。

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七月,李淵以“廢昏立明、擁立代王、匡復隋室”的名義,正式起兵直趨關中,十一月即攻入長安。

李淵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擁立其孫代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是為隋恭帝。

義寧二年(公元618年)三月,隋煬帝在江都被禁軍將領兵變殺死,五月,隋恭帝被迫禪位於李淵,李淵即皇帝位,定國號唐,建元武德,定都長安。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射殺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李淵讓出軍政大權;六月七日,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八月九日,李淵退位稱太上皇,禪位於李世民,是為唐太宗,次年改元貞觀。

錢幣收藏(一O六)——唐高祖李淵的開元通寶錢

李世民像

李淵作太上皇之後,先在太極宮,後移至大安宮生活,貞觀九年(公元635年)五月六日,李淵病逝垂拱前殿,享年六十九歲。

★開元通寶鑄行背景

我國在唐朝以前,錢幣的幣值與重量是對等的,多以銖、兩來表示錢幣的重量與幣值。

秦朝統一度量衡後,一直沿用到隋朝。貨幣的度量是以二十四銖為一兩的二十四進製為標準。秦朝規定,一兩為16克,一銖為0.67克。秦朝的半兩即為8克,漢代的五銖即為3.35克。

錢幣收藏(一O六)——唐高祖李淵的開元通寶錢

秦半兩

"

★唐高祖李淵

唐高祖李淵,字叔德,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西北)人,唐國公李昞之子,唐朝開國皇帝。

李淵出身北周關隴貴族家庭,襲封唐國公。

錢幣收藏(一O六)——唐高祖李淵的開元通寶錢

李淵像

李淵深得隋文帝和文獻皇后(李淵的姨母)喜愛,歷任刺史、衛尉少卿,後升任太原留守。

李淵在其前期的戎馬生涯中,不斷招降納叛,擴充自己的實力。其子李世民知隋必亡,暗中結交豪傑,招納逃亡之人,網羅各種人才。

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七月,李淵以“廢昏立明、擁立代王、匡復隋室”的名義,正式起兵直趨關中,十一月即攻入長安。

李淵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擁立其孫代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是為隋恭帝。

義寧二年(公元618年)三月,隋煬帝在江都被禁軍將領兵變殺死,五月,隋恭帝被迫禪位於李淵,李淵即皇帝位,定國號唐,建元武德,定都長安。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射殺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李淵讓出軍政大權;六月七日,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八月九日,李淵退位稱太上皇,禪位於李世民,是為唐太宗,次年改元貞觀。

錢幣收藏(一O六)——唐高祖李淵的開元通寶錢

李世民像

李淵作太上皇之後,先在太極宮,後移至大安宮生活,貞觀九年(公元635年)五月六日,李淵病逝垂拱前殿,享年六十九歲。

★開元通寶鑄行背景

我國在唐朝以前,錢幣的幣值與重量是對等的,多以銖、兩來表示錢幣的重量與幣值。

秦朝統一度量衡後,一直沿用到隋朝。貨幣的度量是以二十四銖為一兩的二十四進製為標準。秦朝規定,一兩為16克,一銖為0.67克。秦朝的半兩即為8克,漢代的五銖即為3.35克。

錢幣收藏(一O六)——唐高祖李淵的開元通寶錢

秦半兩

錢幣收藏(一O六)——唐高祖李淵的開元通寶錢

漢五銖

唐朝初建之時,仍行用五銖錢。

此時,五銖錢已經流通了700多年之久,期間各個朝代興衰罔替,經濟情況大幅波動,所以各個時期的五銖錢大小、輕重差別很大。即使是版式最簡單的隋五銖也有各種規格。

"

★唐高祖李淵

唐高祖李淵,字叔德,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西北)人,唐國公李昞之子,唐朝開國皇帝。

李淵出身北周關隴貴族家庭,襲封唐國公。

錢幣收藏(一O六)——唐高祖李淵的開元通寶錢

李淵像

李淵深得隋文帝和文獻皇后(李淵的姨母)喜愛,歷任刺史、衛尉少卿,後升任太原留守。

李淵在其前期的戎馬生涯中,不斷招降納叛,擴充自己的實力。其子李世民知隋必亡,暗中結交豪傑,招納逃亡之人,網羅各種人才。

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七月,李淵以“廢昏立明、擁立代王、匡復隋室”的名義,正式起兵直趨關中,十一月即攻入長安。

李淵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擁立其孫代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是為隋恭帝。

義寧二年(公元618年)三月,隋煬帝在江都被禁軍將領兵變殺死,五月,隋恭帝被迫禪位於李淵,李淵即皇帝位,定國號唐,建元武德,定都長安。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射殺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李淵讓出軍政大權;六月七日,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八月九日,李淵退位稱太上皇,禪位於李世民,是為唐太宗,次年改元貞觀。

錢幣收藏(一O六)——唐高祖李淵的開元通寶錢

李世民像

李淵作太上皇之後,先在太極宮,後移至大安宮生活,貞觀九年(公元635年)五月六日,李淵病逝垂拱前殿,享年六十九歲。

★開元通寶鑄行背景

我國在唐朝以前,錢幣的幣值與重量是對等的,多以銖、兩來表示錢幣的重量與幣值。

秦朝統一度量衡後,一直沿用到隋朝。貨幣的度量是以二十四銖為一兩的二十四進製為標準。秦朝規定,一兩為16克,一銖為0.67克。秦朝的半兩即為8克,漢代的五銖即為3.35克。

錢幣收藏(一O六)——唐高祖李淵的開元通寶錢

秦半兩

錢幣收藏(一O六)——唐高祖李淵的開元通寶錢

漢五銖

唐朝初建之時,仍行用五銖錢。

此時,五銖錢已經流通了700多年之久,期間各個朝代興衰罔替,經濟情況大幅波動,所以各個時期的五銖錢大小、輕重差別很大。即使是版式最簡單的隋五銖也有各種規格。

錢幣收藏(一O六)——唐高祖李淵的開元通寶錢

北周五銖

"

★唐高祖李淵

唐高祖李淵,字叔德,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西北)人,唐國公李昞之子,唐朝開國皇帝。

李淵出身北周關隴貴族家庭,襲封唐國公。

錢幣收藏(一O六)——唐高祖李淵的開元通寶錢

李淵像

李淵深得隋文帝和文獻皇后(李淵的姨母)喜愛,歷任刺史、衛尉少卿,後升任太原留守。

李淵在其前期的戎馬生涯中,不斷招降納叛,擴充自己的實力。其子李世民知隋必亡,暗中結交豪傑,招納逃亡之人,網羅各種人才。

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七月,李淵以“廢昏立明、擁立代王、匡復隋室”的名義,正式起兵直趨關中,十一月即攻入長安。

李淵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擁立其孫代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是為隋恭帝。

義寧二年(公元618年)三月,隋煬帝在江都被禁軍將領兵變殺死,五月,隋恭帝被迫禪位於李淵,李淵即皇帝位,定國號唐,建元武德,定都長安。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射殺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李淵讓出軍政大權;六月七日,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八月九日,李淵退位稱太上皇,禪位於李世民,是為唐太宗,次年改元貞觀。

錢幣收藏(一O六)——唐高祖李淵的開元通寶錢

李世民像

李淵作太上皇之後,先在太極宮,後移至大安宮生活,貞觀九年(公元635年)五月六日,李淵病逝垂拱前殿,享年六十九歲。

★開元通寶鑄行背景

我國在唐朝以前,錢幣的幣值與重量是對等的,多以銖、兩來表示錢幣的重量與幣值。

秦朝統一度量衡後,一直沿用到隋朝。貨幣的度量是以二十四銖為一兩的二十四進製為標準。秦朝規定,一兩為16克,一銖為0.67克。秦朝的半兩即為8克,漢代的五銖即為3.35克。

錢幣收藏(一O六)——唐高祖李淵的開元通寶錢

秦半兩

錢幣收藏(一O六)——唐高祖李淵的開元通寶錢

漢五銖

唐朝初建之時,仍行用五銖錢。

此時,五銖錢已經流通了700多年之久,期間各個朝代興衰罔替,經濟情況大幅波動,所以各個時期的五銖錢大小、輕重差別很大。即使是版式最簡單的隋五銖也有各種規格。

錢幣收藏(一O六)——唐高祖李淵的開元通寶錢

北周五銖

錢幣收藏(一O六)——唐高祖李淵的開元通寶錢

隋五銖

唐朝政局穩定後,經濟逐漸恢復,唐高祖李淵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親自主持改革幣制。

首先是採用新的度量衡,一兩改為40克。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七月,頒詔廢五銖錢,鑄行開元通寶。

開元通寶,直徑八分(約2.4釐米),重二銖四絲,即一錢,對應為4克。這樣,一枚開元通寶即位一錢,幣值一文,十文即為一兩。新的度量衡換算方便,適應了商品經濟發展的需要。

"

★唐高祖李淵

唐高祖李淵,字叔德,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西北)人,唐國公李昞之子,唐朝開國皇帝。

李淵出身北周關隴貴族家庭,襲封唐國公。

錢幣收藏(一O六)——唐高祖李淵的開元通寶錢

李淵像

李淵深得隋文帝和文獻皇后(李淵的姨母)喜愛,歷任刺史、衛尉少卿,後升任太原留守。

李淵在其前期的戎馬生涯中,不斷招降納叛,擴充自己的實力。其子李世民知隋必亡,暗中結交豪傑,招納逃亡之人,網羅各種人才。

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七月,李淵以“廢昏立明、擁立代王、匡復隋室”的名義,正式起兵直趨關中,十一月即攻入長安。

李淵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擁立其孫代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是為隋恭帝。

義寧二年(公元618年)三月,隋煬帝在江都被禁軍將領兵變殺死,五月,隋恭帝被迫禪位於李淵,李淵即皇帝位,定國號唐,建元武德,定都長安。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射殺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李淵讓出軍政大權;六月七日,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八月九日,李淵退位稱太上皇,禪位於李世民,是為唐太宗,次年改元貞觀。

錢幣收藏(一O六)——唐高祖李淵的開元通寶錢

李世民像

李淵作太上皇之後,先在太極宮,後移至大安宮生活,貞觀九年(公元635年)五月六日,李淵病逝垂拱前殿,享年六十九歲。

★開元通寶鑄行背景

我國在唐朝以前,錢幣的幣值與重量是對等的,多以銖、兩來表示錢幣的重量與幣值。

秦朝統一度量衡後,一直沿用到隋朝。貨幣的度量是以二十四銖為一兩的二十四進製為標準。秦朝規定,一兩為16克,一銖為0.67克。秦朝的半兩即為8克,漢代的五銖即為3.35克。

錢幣收藏(一O六)——唐高祖李淵的開元通寶錢

秦半兩

錢幣收藏(一O六)——唐高祖李淵的開元通寶錢

漢五銖

唐朝初建之時,仍行用五銖錢。

此時,五銖錢已經流通了700多年之久,期間各個朝代興衰罔替,經濟情況大幅波動,所以各個時期的五銖錢大小、輕重差別很大。即使是版式最簡單的隋五銖也有各種規格。

錢幣收藏(一O六)——唐高祖李淵的開元通寶錢

北周五銖

錢幣收藏(一O六)——唐高祖李淵的開元通寶錢

隋五銖

唐朝政局穩定後,經濟逐漸恢復,唐高祖李淵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親自主持改革幣制。

首先是採用新的度量衡,一兩改為40克。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七月,頒詔廢五銖錢,鑄行開元通寶。

開元通寶,直徑八分(約2.4釐米),重二銖四絲,即一錢,對應為4克。這樣,一枚開元通寶即位一錢,幣值一文,十文即為一兩。新的度量衡換算方便,適應了商品經濟發展的需要。

錢幣收藏(一O六)——唐高祖李淵的開元通寶錢

開元通寶的鑄行,在我國錢幣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一是開創了“通寶”的貨幣稱謂。“通寶”即通行寶貨,此後1000多年各個朝代均採用“寶”、“通寶”、“元寶”的行用錢稱謂。

二是創立了十進制衡法,也為後續1000多年各個朝代所效仿。

三是錢徑、錢文、錢重等均為後世1000多年的小平錢提供了範本,而且對日本、越南、朝鮮等鄰國的錢幣制度產生了巨大影響。

開元通寶鑄行時間非常長,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貫穿於整個唐朝、五代十國,直至宋太祖開寶八年(公元975年),宋朝通行宋元通寶,開元通寶才停鑄並退出流通,前後354年。

由於各個時期經濟社會形勢的不同,鑄行的開元通寶也多有差異。同時,為了區別不同錢爐鑄造的開元通寶,在版式上也有很多差別。因此開元通寶版式比較多,市場收藏價值也差距比較大,我們將在後面幾期詳細向藏友們進行介紹,歡迎收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