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開元通寶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經過唐、五代十國,到宋太祖開寶八年(公元975年)才停鑄,前後鑄行了354年。

在這350餘年的時間裡,社會經濟由弱變強,又由盛轉衰,這些經濟社會的興衰變化,都在開元通寶這個行用錢上得到了集中體現。因此各個時期的開元通寶都具有了與當時經濟社會發展形態相對應的特徵,掌握這些特徵,對於開元通寶的收藏具有重要的意義。

★初唐“開元通寶”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開元通寶,到唐高宗中後期,這個時期是初唐的“開元通寶”。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白銅,錢體厚重、邊廓規整、幣文深竣、鑄造精良。

二是直徑在2.4—2.5釐米,外郭寬0.2釐米,重3.7—4.2克,多數在4克。

三是幣文由歐陽詢親書,兩分楷、八分隸。“開”字裡的井字不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筆橫短,第二橫左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不相連,呈三撇狀,甬字上筆開口較大;“寶”字的貝內部兩橫短,不與左右兩豎相連。

四是光背無文。

"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開元通寶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經過唐、五代十國,到宋太祖開寶八年(公元975年)才停鑄,前後鑄行了354年。

在這350餘年的時間裡,社會經濟由弱變強,又由盛轉衰,這些經濟社會的興衰變化,都在開元通寶這個行用錢上得到了集中體現。因此各個時期的開元通寶都具有了與當時經濟社會發展形態相對應的特徵,掌握這些特徵,對於開元通寶的收藏具有重要的意義。

★初唐“開元通寶”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開元通寶,到唐高宗中後期,這個時期是初唐的“開元通寶”。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白銅,錢體厚重、邊廓規整、幣文深竣、鑄造精良。

二是直徑在2.4—2.5釐米,外郭寬0.2釐米,重3.7—4.2克,多數在4克。

三是幣文由歐陽詢親書,兩分楷、八分隸。“開”字裡的井字不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筆橫短,第二橫左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不相連,呈三撇狀,甬字上筆開口較大;“寶”字的貝內部兩橫短,不與左右兩豎相連。

四是光背無文。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開元通寶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經過唐、五代十國,到宋太祖開寶八年(公元975年)才停鑄,前後鑄行了354年。

在這350餘年的時間裡,社會經濟由弱變強,又由盛轉衰,這些經濟社會的興衰變化,都在開元通寶這個行用錢上得到了集中體現。因此各個時期的開元通寶都具有了與當時經濟社會發展形態相對應的特徵,掌握這些特徵,對於開元通寶的收藏具有重要的意義。

★初唐“開元通寶”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開元通寶,到唐高宗中後期,這個時期是初唐的“開元通寶”。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白銅,錢體厚重、邊廓規整、幣文深竣、鑄造精良。

二是直徑在2.4—2.5釐米,外郭寬0.2釐米,重3.7—4.2克,多數在4克。

三是幣文由歐陽詢親書,兩分楷、八分隸。“開”字裡的井字不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筆橫短,第二橫左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不相連,呈三撇狀,甬字上筆開口較大;“寶”字的貝內部兩橫短,不與左右兩豎相連。

四是光背無文。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盛唐“開元通寶”

盛唐的“開元通寶”,開始於唐高宗中後期,終止於唐玄宗天寶末年。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紅銅,白銅不見,鑄造更加精美、外郭變細。

二是錢體變大,直徑在2.5—2.7釐米,外郭寬0.2—0.3釐米,重4.2—5克,多數在4.7克。

三是幣文向纖細、舒朗、清秀方向變化。“開”字變長,井字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橫變長,第二橫左挑,唐玄宗開元年間有右挑和雙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由三撇狀逐漸演變為頓折狀,甬字上筆開口變小;“寶”字的貝內部兩橫加長,且與左右兩豎相連,爾的下面三筆演變為三個短豎。

四是前期還是光背無文,到唐玄宗開元年間開始有星、月爐記,民間流傳是楊貴妃的指甲印,故稱之為“貴妃錢”,其實就是爐記。

"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開元通寶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經過唐、五代十國,到宋太祖開寶八年(公元975年)才停鑄,前後鑄行了354年。

在這350餘年的時間裡,社會經濟由弱變強,又由盛轉衰,這些經濟社會的興衰變化,都在開元通寶這個行用錢上得到了集中體現。因此各個時期的開元通寶都具有了與當時經濟社會發展形態相對應的特徵,掌握這些特徵,對於開元通寶的收藏具有重要的意義。

★初唐“開元通寶”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開元通寶,到唐高宗中後期,這個時期是初唐的“開元通寶”。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白銅,錢體厚重、邊廓規整、幣文深竣、鑄造精良。

二是直徑在2.4—2.5釐米,外郭寬0.2釐米,重3.7—4.2克,多數在4克。

三是幣文由歐陽詢親書,兩分楷、八分隸。“開”字裡的井字不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筆橫短,第二橫左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不相連,呈三撇狀,甬字上筆開口較大;“寶”字的貝內部兩橫短,不與左右兩豎相連。

四是光背無文。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盛唐“開元通寶”

盛唐的“開元通寶”,開始於唐高宗中後期,終止於唐玄宗天寶末年。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紅銅,白銅不見,鑄造更加精美、外郭變細。

二是錢體變大,直徑在2.5—2.7釐米,外郭寬0.2—0.3釐米,重4.2—5克,多數在4.7克。

三是幣文向纖細、舒朗、清秀方向變化。“開”字變長,井字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橫變長,第二橫左挑,唐玄宗開元年間有右挑和雙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由三撇狀逐漸演變為頓折狀,甬字上筆開口變小;“寶”字的貝內部兩橫加長,且與左右兩豎相連,爾的下面三筆演變為三個短豎。

四是前期還是光背無文,到唐玄宗開元年間開始有星、月爐記,民間流傳是楊貴妃的指甲印,故稱之為“貴妃錢”,其實就是爐記。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開元通寶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經過唐、五代十國,到宋太祖開寶八年(公元975年)才停鑄,前後鑄行了354年。

在這350餘年的時間裡,社會經濟由弱變強,又由盛轉衰,這些經濟社會的興衰變化,都在開元通寶這個行用錢上得到了集中體現。因此各個時期的開元通寶都具有了與當時經濟社會發展形態相對應的特徵,掌握這些特徵,對於開元通寶的收藏具有重要的意義。

★初唐“開元通寶”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開元通寶,到唐高宗中後期,這個時期是初唐的“開元通寶”。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白銅,錢體厚重、邊廓規整、幣文深竣、鑄造精良。

二是直徑在2.4—2.5釐米,外郭寬0.2釐米,重3.7—4.2克,多數在4克。

三是幣文由歐陽詢親書,兩分楷、八分隸。“開”字裡的井字不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筆橫短,第二橫左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不相連,呈三撇狀,甬字上筆開口較大;“寶”字的貝內部兩橫短,不與左右兩豎相連。

四是光背無文。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盛唐“開元通寶”

盛唐的“開元通寶”,開始於唐高宗中後期,終止於唐玄宗天寶末年。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紅銅,白銅不見,鑄造更加精美、外郭變細。

二是錢體變大,直徑在2.5—2.7釐米,外郭寬0.2—0.3釐米,重4.2—5克,多數在4.7克。

三是幣文向纖細、舒朗、清秀方向變化。“開”字變長,井字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橫變長,第二橫左挑,唐玄宗開元年間有右挑和雙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由三撇狀逐漸演變為頓折狀,甬字上筆開口變小;“寶”字的貝內部兩橫加長,且與左右兩豎相連,爾的下面三筆演變為三個短豎。

四是前期還是光背無文,到唐玄宗開元年間開始有星、月爐記,民間流傳是楊貴妃的指甲印,故稱之為“貴妃錢”,其實就是爐記。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開元通寶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經過唐、五代十國,到宋太祖開寶八年(公元975年)才停鑄,前後鑄行了354年。

在這350餘年的時間裡,社會經濟由弱變強,又由盛轉衰,這些經濟社會的興衰變化,都在開元通寶這個行用錢上得到了集中體現。因此各個時期的開元通寶都具有了與當時經濟社會發展形態相對應的特徵,掌握這些特徵,對於開元通寶的收藏具有重要的意義。

★初唐“開元通寶”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開元通寶,到唐高宗中後期,這個時期是初唐的“開元通寶”。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白銅,錢體厚重、邊廓規整、幣文深竣、鑄造精良。

二是直徑在2.4—2.5釐米,外郭寬0.2釐米,重3.7—4.2克,多數在4克。

三是幣文由歐陽詢親書,兩分楷、八分隸。“開”字裡的井字不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筆橫短,第二橫左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不相連,呈三撇狀,甬字上筆開口較大;“寶”字的貝內部兩橫短,不與左右兩豎相連。

四是光背無文。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盛唐“開元通寶”

盛唐的“開元通寶”,開始於唐高宗中後期,終止於唐玄宗天寶末年。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紅銅,白銅不見,鑄造更加精美、外郭變細。

二是錢體變大,直徑在2.5—2.7釐米,外郭寬0.2—0.3釐米,重4.2—5克,多數在4.7克。

三是幣文向纖細、舒朗、清秀方向變化。“開”字變長,井字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橫變長,第二橫左挑,唐玄宗開元年間有右挑和雙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由三撇狀逐漸演變為頓折狀,甬字上筆開口變小;“寶”字的貝內部兩橫加長,且與左右兩豎相連,爾的下面三筆演變為三個短豎。

四是前期還是光背無文,到唐玄宗開元年間開始有星、月爐記,民間流傳是楊貴妃的指甲印,故稱之為“貴妃錢”,其實就是爐記。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開元通寶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經過唐、五代十國,到宋太祖開寶八年(公元975年)才停鑄,前後鑄行了354年。

在這350餘年的時間裡,社會經濟由弱變強,又由盛轉衰,這些經濟社會的興衰變化,都在開元通寶這個行用錢上得到了集中體現。因此各個時期的開元通寶都具有了與當時經濟社會發展形態相對應的特徵,掌握這些特徵,對於開元通寶的收藏具有重要的意義。

★初唐“開元通寶”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開元通寶,到唐高宗中後期,這個時期是初唐的“開元通寶”。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白銅,錢體厚重、邊廓規整、幣文深竣、鑄造精良。

二是直徑在2.4—2.5釐米,外郭寬0.2釐米,重3.7—4.2克,多數在4克。

三是幣文由歐陽詢親書,兩分楷、八分隸。“開”字裡的井字不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筆橫短,第二橫左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不相連,呈三撇狀,甬字上筆開口較大;“寶”字的貝內部兩橫短,不與左右兩豎相連。

四是光背無文。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盛唐“開元通寶”

盛唐的“開元通寶”,開始於唐高宗中後期,終止於唐玄宗天寶末年。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紅銅,白銅不見,鑄造更加精美、外郭變細。

二是錢體變大,直徑在2.5—2.7釐米,外郭寬0.2—0.3釐米,重4.2—5克,多數在4.7克。

三是幣文向纖細、舒朗、清秀方向變化。“開”字變長,井字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橫變長,第二橫左挑,唐玄宗開元年間有右挑和雙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由三撇狀逐漸演變為頓折狀,甬字上筆開口變小;“寶”字的貝內部兩橫加長,且與左右兩豎相連,爾的下面三筆演變為三個短豎。

四是前期還是光背無文,到唐玄宗開元年間開始有星、月爐記,民間流傳是楊貴妃的指甲印,故稱之為“貴妃錢”,其實就是爐記。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中唐“開元通寶”

中唐“開元通寶”,開始於唐肅宗初年,結束於唐憲宗元和末年。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紫銅,開始出現一定數量的鐵、鉛錢,鑄造不及初唐精美。尤其到後期,經過安史之亂,唐朝經濟下滑,錢幣鑄造工藝明顯下降。

二是錢體大小介於初唐和盛唐逐漸,直徑在2.3—2.6釐米,外郭寬0.2—0.3釐米,重3.2—4.5克,比盛唐減重。

三是幣文與盛唐後期相似。“開”字向寬體發展,並出現闊字版的開元通寶,併成為之後的主流。花穿的“開元通寶”鑄於中唐,流行與晚唐,多為私鑄,做工粗糙。

四是背文變得繁縟,出現瞭如祥雲、同心結等新型背文,同時背星、月紋大幅增加。

"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開元通寶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經過唐、五代十國,到宋太祖開寶八年(公元975年)才停鑄,前後鑄行了354年。

在這350餘年的時間裡,社會經濟由弱變強,又由盛轉衰,這些經濟社會的興衰變化,都在開元通寶這個行用錢上得到了集中體現。因此各個時期的開元通寶都具有了與當時經濟社會發展形態相對應的特徵,掌握這些特徵,對於開元通寶的收藏具有重要的意義。

★初唐“開元通寶”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開元通寶,到唐高宗中後期,這個時期是初唐的“開元通寶”。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白銅,錢體厚重、邊廓規整、幣文深竣、鑄造精良。

二是直徑在2.4—2.5釐米,外郭寬0.2釐米,重3.7—4.2克,多數在4克。

三是幣文由歐陽詢親書,兩分楷、八分隸。“開”字裡的井字不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筆橫短,第二橫左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不相連,呈三撇狀,甬字上筆開口較大;“寶”字的貝內部兩橫短,不與左右兩豎相連。

四是光背無文。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盛唐“開元通寶”

盛唐的“開元通寶”,開始於唐高宗中後期,終止於唐玄宗天寶末年。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紅銅,白銅不見,鑄造更加精美、外郭變細。

二是錢體變大,直徑在2.5—2.7釐米,外郭寬0.2—0.3釐米,重4.2—5克,多數在4.7克。

三是幣文向纖細、舒朗、清秀方向變化。“開”字變長,井字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橫變長,第二橫左挑,唐玄宗開元年間有右挑和雙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由三撇狀逐漸演變為頓折狀,甬字上筆開口變小;“寶”字的貝內部兩橫加長,且與左右兩豎相連,爾的下面三筆演變為三個短豎。

四是前期還是光背無文,到唐玄宗開元年間開始有星、月爐記,民間流傳是楊貴妃的指甲印,故稱之為“貴妃錢”,其實就是爐記。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中唐“開元通寶”

中唐“開元通寶”,開始於唐肅宗初年,結束於唐憲宗元和末年。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紫銅,開始出現一定數量的鐵、鉛錢,鑄造不及初唐精美。尤其到後期,經過安史之亂,唐朝經濟下滑,錢幣鑄造工藝明顯下降。

二是錢體大小介於初唐和盛唐逐漸,直徑在2.3—2.6釐米,外郭寬0.2—0.3釐米,重3.2—4.5克,比盛唐減重。

三是幣文與盛唐後期相似。“開”字向寬體發展,並出現闊字版的開元通寶,併成為之後的主流。花穿的“開元通寶”鑄於中唐,流行與晚唐,多為私鑄,做工粗糙。

四是背文變得繁縟,出現瞭如祥雲、同心結等新型背文,同時背星、月紋大幅增加。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開元通寶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經過唐、五代十國,到宋太祖開寶八年(公元975年)才停鑄,前後鑄行了354年。

在這350餘年的時間裡,社會經濟由弱變強,又由盛轉衰,這些經濟社會的興衰變化,都在開元通寶這個行用錢上得到了集中體現。因此各個時期的開元通寶都具有了與當時經濟社會發展形態相對應的特徵,掌握這些特徵,對於開元通寶的收藏具有重要的意義。

★初唐“開元通寶”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開元通寶,到唐高宗中後期,這個時期是初唐的“開元通寶”。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白銅,錢體厚重、邊廓規整、幣文深竣、鑄造精良。

二是直徑在2.4—2.5釐米,外郭寬0.2釐米,重3.7—4.2克,多數在4克。

三是幣文由歐陽詢親書,兩分楷、八分隸。“開”字裡的井字不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筆橫短,第二橫左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不相連,呈三撇狀,甬字上筆開口較大;“寶”字的貝內部兩橫短,不與左右兩豎相連。

四是光背無文。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盛唐“開元通寶”

盛唐的“開元通寶”,開始於唐高宗中後期,終止於唐玄宗天寶末年。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紅銅,白銅不見,鑄造更加精美、外郭變細。

二是錢體變大,直徑在2.5—2.7釐米,外郭寬0.2—0.3釐米,重4.2—5克,多數在4.7克。

三是幣文向纖細、舒朗、清秀方向變化。“開”字變長,井字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橫變長,第二橫左挑,唐玄宗開元年間有右挑和雙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由三撇狀逐漸演變為頓折狀,甬字上筆開口變小;“寶”字的貝內部兩橫加長,且與左右兩豎相連,爾的下面三筆演變為三個短豎。

四是前期還是光背無文,到唐玄宗開元年間開始有星、月爐記,民間流傳是楊貴妃的指甲印,故稱之為“貴妃錢”,其實就是爐記。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中唐“開元通寶”

中唐“開元通寶”,開始於唐肅宗初年,結束於唐憲宗元和末年。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紫銅,開始出現一定數量的鐵、鉛錢,鑄造不及初唐精美。尤其到後期,經過安史之亂,唐朝經濟下滑,錢幣鑄造工藝明顯下降。

二是錢體大小介於初唐和盛唐逐漸,直徑在2.3—2.6釐米,外郭寬0.2—0.3釐米,重3.2—4.5克,比盛唐減重。

三是幣文與盛唐後期相似。“開”字向寬體發展,並出現闊字版的開元通寶,併成為之後的主流。花穿的“開元通寶”鑄於中唐,流行與晚唐,多為私鑄,做工粗糙。

四是背文變得繁縟,出現瞭如祥雲、同心結等新型背文,同時背星、月紋大幅增加。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會昌“開元通寶”

“會昌開元”是晚唐一個特定歷史時期的“開元通寶”。

會昌五年(公元845年)唐武宗滅佛,將佛像銅料鑄成“會昌開元”。

“會昌開元”的錢體與中唐相似,特徵是錢背增加了鑄幣局所在的州名,而且由於各州鑄幣工藝參差不齊,多數外郭偏斜,幣文模糊,個別出現花穿。

錢幣界將“會昌開元”視為晚唐“開元通寶”的典型標本。

據記載,“會昌開元”背文共有23個錢局,明細如下:

京(長安,今西安)、洛(洛陽)、昌(揚州)、荊(江陵,今荊州)、益(成都)、越(越州,今紹興)、襄(襄陽)、洪(洪州,今南昌)、藍(藍田)、宣(宣城)、平(平州,今秦皇島)、潭(潭州,今長沙)、兗(兗州,今濟寧)、潤(潤州,今鎮江)、桂(桂陽,今郴州)、梓(梓州,今三臺)、鄂(鄂州,今武漢)、興(興平,今咸陽)、樑(梁州,今漢中)、廣(廣州)、福(福州)、丹(丹州,今宜川)、永(永州)

"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開元通寶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經過唐、五代十國,到宋太祖開寶八年(公元975年)才停鑄,前後鑄行了354年。

在這350餘年的時間裡,社會經濟由弱變強,又由盛轉衰,這些經濟社會的興衰變化,都在開元通寶這個行用錢上得到了集中體現。因此各個時期的開元通寶都具有了與當時經濟社會發展形態相對應的特徵,掌握這些特徵,對於開元通寶的收藏具有重要的意義。

★初唐“開元通寶”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開元通寶,到唐高宗中後期,這個時期是初唐的“開元通寶”。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白銅,錢體厚重、邊廓規整、幣文深竣、鑄造精良。

二是直徑在2.4—2.5釐米,外郭寬0.2釐米,重3.7—4.2克,多數在4克。

三是幣文由歐陽詢親書,兩分楷、八分隸。“開”字裡的井字不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筆橫短,第二橫左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不相連,呈三撇狀,甬字上筆開口較大;“寶”字的貝內部兩橫短,不與左右兩豎相連。

四是光背無文。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盛唐“開元通寶”

盛唐的“開元通寶”,開始於唐高宗中後期,終止於唐玄宗天寶末年。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紅銅,白銅不見,鑄造更加精美、外郭變細。

二是錢體變大,直徑在2.5—2.7釐米,外郭寬0.2—0.3釐米,重4.2—5克,多數在4.7克。

三是幣文向纖細、舒朗、清秀方向變化。“開”字變長,井字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橫變長,第二橫左挑,唐玄宗開元年間有右挑和雙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由三撇狀逐漸演變為頓折狀,甬字上筆開口變小;“寶”字的貝內部兩橫加長,且與左右兩豎相連,爾的下面三筆演變為三個短豎。

四是前期還是光背無文,到唐玄宗開元年間開始有星、月爐記,民間流傳是楊貴妃的指甲印,故稱之為“貴妃錢”,其實就是爐記。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中唐“開元通寶”

中唐“開元通寶”,開始於唐肅宗初年,結束於唐憲宗元和末年。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紫銅,開始出現一定數量的鐵、鉛錢,鑄造不及初唐精美。尤其到後期,經過安史之亂,唐朝經濟下滑,錢幣鑄造工藝明顯下降。

二是錢體大小介於初唐和盛唐逐漸,直徑在2.3—2.6釐米,外郭寬0.2—0.3釐米,重3.2—4.5克,比盛唐減重。

三是幣文與盛唐後期相似。“開”字向寬體發展,並出現闊字版的開元通寶,併成為之後的主流。花穿的“開元通寶”鑄於中唐,流行與晚唐,多為私鑄,做工粗糙。

四是背文變得繁縟,出現瞭如祥雲、同心結等新型背文,同時背星、月紋大幅增加。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會昌“開元通寶”

“會昌開元”是晚唐一個特定歷史時期的“開元通寶”。

會昌五年(公元845年)唐武宗滅佛,將佛像銅料鑄成“會昌開元”。

“會昌開元”的錢體與中唐相似,特徵是錢背增加了鑄幣局所在的州名,而且由於各州鑄幣工藝參差不齊,多數外郭偏斜,幣文模糊,個別出現花穿。

錢幣界將“會昌開元”視為晚唐“開元通寶”的典型標本。

據記載,“會昌開元”背文共有23個錢局,明細如下:

京(長安,今西安)、洛(洛陽)、昌(揚州)、荊(江陵,今荊州)、益(成都)、越(越州,今紹興)、襄(襄陽)、洪(洪州,今南昌)、藍(藍田)、宣(宣城)、平(平州,今秦皇島)、潭(潭州,今長沙)、兗(兗州,今濟寧)、潤(潤州,今鎮江)、桂(桂陽,今郴州)、梓(梓州,今三臺)、鄂(鄂州,今武漢)、興(興平,今咸陽)、樑(梁州,今漢中)、廣(廣州)、福(福州)、丹(丹州,今宜川)、永(永州)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開元通寶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經過唐、五代十國,到宋太祖開寶八年(公元975年)才停鑄,前後鑄行了354年。

在這350餘年的時間裡,社會經濟由弱變強,又由盛轉衰,這些經濟社會的興衰變化,都在開元通寶這個行用錢上得到了集中體現。因此各個時期的開元通寶都具有了與當時經濟社會發展形態相對應的特徵,掌握這些特徵,對於開元通寶的收藏具有重要的意義。

★初唐“開元通寶”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開元通寶,到唐高宗中後期,這個時期是初唐的“開元通寶”。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白銅,錢體厚重、邊廓規整、幣文深竣、鑄造精良。

二是直徑在2.4—2.5釐米,外郭寬0.2釐米,重3.7—4.2克,多數在4克。

三是幣文由歐陽詢親書,兩分楷、八分隸。“開”字裡的井字不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筆橫短,第二橫左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不相連,呈三撇狀,甬字上筆開口較大;“寶”字的貝內部兩橫短,不與左右兩豎相連。

四是光背無文。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盛唐“開元通寶”

盛唐的“開元通寶”,開始於唐高宗中後期,終止於唐玄宗天寶末年。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紅銅,白銅不見,鑄造更加精美、外郭變細。

二是錢體變大,直徑在2.5—2.7釐米,外郭寬0.2—0.3釐米,重4.2—5克,多數在4.7克。

三是幣文向纖細、舒朗、清秀方向變化。“開”字變長,井字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橫變長,第二橫左挑,唐玄宗開元年間有右挑和雙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由三撇狀逐漸演變為頓折狀,甬字上筆開口變小;“寶”字的貝內部兩橫加長,且與左右兩豎相連,爾的下面三筆演變為三個短豎。

四是前期還是光背無文,到唐玄宗開元年間開始有星、月爐記,民間流傳是楊貴妃的指甲印,故稱之為“貴妃錢”,其實就是爐記。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中唐“開元通寶”

中唐“開元通寶”,開始於唐肅宗初年,結束於唐憲宗元和末年。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紫銅,開始出現一定數量的鐵、鉛錢,鑄造不及初唐精美。尤其到後期,經過安史之亂,唐朝經濟下滑,錢幣鑄造工藝明顯下降。

二是錢體大小介於初唐和盛唐逐漸,直徑在2.3—2.6釐米,外郭寬0.2—0.3釐米,重3.2—4.5克,比盛唐減重。

三是幣文與盛唐後期相似。“開”字向寬體發展,並出現闊字版的開元通寶,併成為之後的主流。花穿的“開元通寶”鑄於中唐,流行與晚唐,多為私鑄,做工粗糙。

四是背文變得繁縟,出現瞭如祥雲、同心結等新型背文,同時背星、月紋大幅增加。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會昌“開元通寶”

“會昌開元”是晚唐一個特定歷史時期的“開元通寶”。

會昌五年(公元845年)唐武宗滅佛,將佛像銅料鑄成“會昌開元”。

“會昌開元”的錢體與中唐相似,特徵是錢背增加了鑄幣局所在的州名,而且由於各州鑄幣工藝參差不齊,多數外郭偏斜,幣文模糊,個別出現花穿。

錢幣界將“會昌開元”視為晚唐“開元通寶”的典型標本。

據記載,“會昌開元”背文共有23個錢局,明細如下:

京(長安,今西安)、洛(洛陽)、昌(揚州)、荊(江陵,今荊州)、益(成都)、越(越州,今紹興)、襄(襄陽)、洪(洪州,今南昌)、藍(藍田)、宣(宣城)、平(平州,今秦皇島)、潭(潭州,今長沙)、兗(兗州,今濟寧)、潤(潤州,今鎮江)、桂(桂陽,今郴州)、梓(梓州,今三臺)、鄂(鄂州,今武漢)、興(興平,今咸陽)、樑(梁州,今漢中)、廣(廣州)、福(福州)、丹(丹州,今宜川)、永(永州)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開元通寶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經過唐、五代十國,到宋太祖開寶八年(公元975年)才停鑄,前後鑄行了354年。

在這350餘年的時間裡,社會經濟由弱變強,又由盛轉衰,這些經濟社會的興衰變化,都在開元通寶這個行用錢上得到了集中體現。因此各個時期的開元通寶都具有了與當時經濟社會發展形態相對應的特徵,掌握這些特徵,對於開元通寶的收藏具有重要的意義。

★初唐“開元通寶”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開元通寶,到唐高宗中後期,這個時期是初唐的“開元通寶”。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白銅,錢體厚重、邊廓規整、幣文深竣、鑄造精良。

二是直徑在2.4—2.5釐米,外郭寬0.2釐米,重3.7—4.2克,多數在4克。

三是幣文由歐陽詢親書,兩分楷、八分隸。“開”字裡的井字不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筆橫短,第二橫左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不相連,呈三撇狀,甬字上筆開口較大;“寶”字的貝內部兩橫短,不與左右兩豎相連。

四是光背無文。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盛唐“開元通寶”

盛唐的“開元通寶”,開始於唐高宗中後期,終止於唐玄宗天寶末年。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紅銅,白銅不見,鑄造更加精美、外郭變細。

二是錢體變大,直徑在2.5—2.7釐米,外郭寬0.2—0.3釐米,重4.2—5克,多數在4.7克。

三是幣文向纖細、舒朗、清秀方向變化。“開”字變長,井字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橫變長,第二橫左挑,唐玄宗開元年間有右挑和雙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由三撇狀逐漸演變為頓折狀,甬字上筆開口變小;“寶”字的貝內部兩橫加長,且與左右兩豎相連,爾的下面三筆演變為三個短豎。

四是前期還是光背無文,到唐玄宗開元年間開始有星、月爐記,民間流傳是楊貴妃的指甲印,故稱之為“貴妃錢”,其實就是爐記。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中唐“開元通寶”

中唐“開元通寶”,開始於唐肅宗初年,結束於唐憲宗元和末年。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紫銅,開始出現一定數量的鐵、鉛錢,鑄造不及初唐精美。尤其到後期,經過安史之亂,唐朝經濟下滑,錢幣鑄造工藝明顯下降。

二是錢體大小介於初唐和盛唐逐漸,直徑在2.3—2.6釐米,外郭寬0.2—0.3釐米,重3.2—4.5克,比盛唐減重。

三是幣文與盛唐後期相似。“開”字向寬體發展,並出現闊字版的開元通寶,併成為之後的主流。花穿的“開元通寶”鑄於中唐,流行與晚唐,多為私鑄,做工粗糙。

四是背文變得繁縟,出現瞭如祥雲、同心結等新型背文,同時背星、月紋大幅增加。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會昌“開元通寶”

“會昌開元”是晚唐一個特定歷史時期的“開元通寶”。

會昌五年(公元845年)唐武宗滅佛,將佛像銅料鑄成“會昌開元”。

“會昌開元”的錢體與中唐相似,特徵是錢背增加了鑄幣局所在的州名,而且由於各州鑄幣工藝參差不齊,多數外郭偏斜,幣文模糊,個別出現花穿。

錢幣界將“會昌開元”視為晚唐“開元通寶”的典型標本。

據記載,“會昌開元”背文共有23個錢局,明細如下:

京(長安,今西安)、洛(洛陽)、昌(揚州)、荊(江陵,今荊州)、益(成都)、越(越州,今紹興)、襄(襄陽)、洪(洪州,今南昌)、藍(藍田)、宣(宣城)、平(平州,今秦皇島)、潭(潭州,今長沙)、兗(兗州,今濟寧)、潤(潤州,今鎮江)、桂(桂陽,今郴州)、梓(梓州,今三臺)、鄂(鄂州,今武漢)、興(興平,今咸陽)、樑(梁州,今漢中)、廣(廣州)、福(福州)、丹(丹州,今宜川)、永(永州)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開元通寶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經過唐、五代十國,到宋太祖開寶八年(公元975年)才停鑄,前後鑄行了354年。

在這350餘年的時間裡,社會經濟由弱變強,又由盛轉衰,這些經濟社會的興衰變化,都在開元通寶這個行用錢上得到了集中體現。因此各個時期的開元通寶都具有了與當時經濟社會發展形態相對應的特徵,掌握這些特徵,對於開元通寶的收藏具有重要的意義。

★初唐“開元通寶”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開元通寶,到唐高宗中後期,這個時期是初唐的“開元通寶”。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白銅,錢體厚重、邊廓規整、幣文深竣、鑄造精良。

二是直徑在2.4—2.5釐米,外郭寬0.2釐米,重3.7—4.2克,多數在4克。

三是幣文由歐陽詢親書,兩分楷、八分隸。“開”字裡的井字不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筆橫短,第二橫左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不相連,呈三撇狀,甬字上筆開口較大;“寶”字的貝內部兩橫短,不與左右兩豎相連。

四是光背無文。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盛唐“開元通寶”

盛唐的“開元通寶”,開始於唐高宗中後期,終止於唐玄宗天寶末年。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紅銅,白銅不見,鑄造更加精美、外郭變細。

二是錢體變大,直徑在2.5—2.7釐米,外郭寬0.2—0.3釐米,重4.2—5克,多數在4.7克。

三是幣文向纖細、舒朗、清秀方向變化。“開”字變長,井字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橫變長,第二橫左挑,唐玄宗開元年間有右挑和雙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由三撇狀逐漸演變為頓折狀,甬字上筆開口變小;“寶”字的貝內部兩橫加長,且與左右兩豎相連,爾的下面三筆演變為三個短豎。

四是前期還是光背無文,到唐玄宗開元年間開始有星、月爐記,民間流傳是楊貴妃的指甲印,故稱之為“貴妃錢”,其實就是爐記。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中唐“開元通寶”

中唐“開元通寶”,開始於唐肅宗初年,結束於唐憲宗元和末年。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紫銅,開始出現一定數量的鐵、鉛錢,鑄造不及初唐精美。尤其到後期,經過安史之亂,唐朝經濟下滑,錢幣鑄造工藝明顯下降。

二是錢體大小介於初唐和盛唐逐漸,直徑在2.3—2.6釐米,外郭寬0.2—0.3釐米,重3.2—4.5克,比盛唐減重。

三是幣文與盛唐後期相似。“開”字向寬體發展,並出現闊字版的開元通寶,併成為之後的主流。花穿的“開元通寶”鑄於中唐,流行與晚唐,多為私鑄,做工粗糙。

四是背文變得繁縟,出現瞭如祥雲、同心結等新型背文,同時背星、月紋大幅增加。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會昌“開元通寶”

“會昌開元”是晚唐一個特定歷史時期的“開元通寶”。

會昌五年(公元845年)唐武宗滅佛,將佛像銅料鑄成“會昌開元”。

“會昌開元”的錢體與中唐相似,特徵是錢背增加了鑄幣局所在的州名,而且由於各州鑄幣工藝參差不齊,多數外郭偏斜,幣文模糊,個別出現花穿。

錢幣界將“會昌開元”視為晚唐“開元通寶”的典型標本。

據記載,“會昌開元”背文共有23個錢局,明細如下:

京(長安,今西安)、洛(洛陽)、昌(揚州)、荊(江陵,今荊州)、益(成都)、越(越州,今紹興)、襄(襄陽)、洪(洪州,今南昌)、藍(藍田)、宣(宣城)、平(平州,今秦皇島)、潭(潭州,今長沙)、兗(兗州,今濟寧)、潤(潤州,今鎮江)、桂(桂陽,今郴州)、梓(梓州,今三臺)、鄂(鄂州,今武漢)、興(興平,今咸陽)、樑(梁州,今漢中)、廣(廣州)、福(福州)、丹(丹州,今宜川)、永(永州)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開元通寶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經過唐、五代十國,到宋太祖開寶八年(公元975年)才停鑄,前後鑄行了354年。

在這350餘年的時間裡,社會經濟由弱變強,又由盛轉衰,這些經濟社會的興衰變化,都在開元通寶這個行用錢上得到了集中體現。因此各個時期的開元通寶都具有了與當時經濟社會發展形態相對應的特徵,掌握這些特徵,對於開元通寶的收藏具有重要的意義。

★初唐“開元通寶”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開元通寶,到唐高宗中後期,這個時期是初唐的“開元通寶”。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白銅,錢體厚重、邊廓規整、幣文深竣、鑄造精良。

二是直徑在2.4—2.5釐米,外郭寬0.2釐米,重3.7—4.2克,多數在4克。

三是幣文由歐陽詢親書,兩分楷、八分隸。“開”字裡的井字不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筆橫短,第二橫左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不相連,呈三撇狀,甬字上筆開口較大;“寶”字的貝內部兩橫短,不與左右兩豎相連。

四是光背無文。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盛唐“開元通寶”

盛唐的“開元通寶”,開始於唐高宗中後期,終止於唐玄宗天寶末年。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紅銅,白銅不見,鑄造更加精美、外郭變細。

二是錢體變大,直徑在2.5—2.7釐米,外郭寬0.2—0.3釐米,重4.2—5克,多數在4.7克。

三是幣文向纖細、舒朗、清秀方向變化。“開”字變長,井字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橫變長,第二橫左挑,唐玄宗開元年間有右挑和雙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由三撇狀逐漸演變為頓折狀,甬字上筆開口變小;“寶”字的貝內部兩橫加長,且與左右兩豎相連,爾的下面三筆演變為三個短豎。

四是前期還是光背無文,到唐玄宗開元年間開始有星、月爐記,民間流傳是楊貴妃的指甲印,故稱之為“貴妃錢”,其實就是爐記。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中唐“開元通寶”

中唐“開元通寶”,開始於唐肅宗初年,結束於唐憲宗元和末年。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紫銅,開始出現一定數量的鐵、鉛錢,鑄造不及初唐精美。尤其到後期,經過安史之亂,唐朝經濟下滑,錢幣鑄造工藝明顯下降。

二是錢體大小介於初唐和盛唐逐漸,直徑在2.3—2.6釐米,外郭寬0.2—0.3釐米,重3.2—4.5克,比盛唐減重。

三是幣文與盛唐後期相似。“開”字向寬體發展,並出現闊字版的開元通寶,併成為之後的主流。花穿的“開元通寶”鑄於中唐,流行與晚唐,多為私鑄,做工粗糙。

四是背文變得繁縟,出現瞭如祥雲、同心結等新型背文,同時背星、月紋大幅增加。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會昌“開元通寶”

“會昌開元”是晚唐一個特定歷史時期的“開元通寶”。

會昌五年(公元845年)唐武宗滅佛,將佛像銅料鑄成“會昌開元”。

“會昌開元”的錢體與中唐相似,特徵是錢背增加了鑄幣局所在的州名,而且由於各州鑄幣工藝參差不齊,多數外郭偏斜,幣文模糊,個別出現花穿。

錢幣界將“會昌開元”視為晚唐“開元通寶”的典型標本。

據記載,“會昌開元”背文共有23個錢局,明細如下:

京(長安,今西安)、洛(洛陽)、昌(揚州)、荊(江陵,今荊州)、益(成都)、越(越州,今紹興)、襄(襄陽)、洪(洪州,今南昌)、藍(藍田)、宣(宣城)、平(平州,今秦皇島)、潭(潭州,今長沙)、兗(兗州,今濟寧)、潤(潤州,今鎮江)、桂(桂陽,今郴州)、梓(梓州,今三臺)、鄂(鄂州,今武漢)、興(興平,今咸陽)、樑(梁州,今漢中)、廣(廣州)、福(福州)、丹(丹州,今宜川)、永(永州)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開元通寶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經過唐、五代十國,到宋太祖開寶八年(公元975年)才停鑄,前後鑄行了354年。

在這350餘年的時間裡,社會經濟由弱變強,又由盛轉衰,這些經濟社會的興衰變化,都在開元通寶這個行用錢上得到了集中體現。因此各個時期的開元通寶都具有了與當時經濟社會發展形態相對應的特徵,掌握這些特徵,對於開元通寶的收藏具有重要的意義。

★初唐“開元通寶”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開元通寶,到唐高宗中後期,這個時期是初唐的“開元通寶”。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白銅,錢體厚重、邊廓規整、幣文深竣、鑄造精良。

二是直徑在2.4—2.5釐米,外郭寬0.2釐米,重3.7—4.2克,多數在4克。

三是幣文由歐陽詢親書,兩分楷、八分隸。“開”字裡的井字不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筆橫短,第二橫左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不相連,呈三撇狀,甬字上筆開口較大;“寶”字的貝內部兩橫短,不與左右兩豎相連。

四是光背無文。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盛唐“開元通寶”

盛唐的“開元通寶”,開始於唐高宗中後期,終止於唐玄宗天寶末年。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紅銅,白銅不見,鑄造更加精美、外郭變細。

二是錢體變大,直徑在2.5—2.7釐米,外郭寬0.2—0.3釐米,重4.2—5克,多數在4.7克。

三是幣文向纖細、舒朗、清秀方向變化。“開”字變長,井字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橫變長,第二橫左挑,唐玄宗開元年間有右挑和雙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由三撇狀逐漸演變為頓折狀,甬字上筆開口變小;“寶”字的貝內部兩橫加長,且與左右兩豎相連,爾的下面三筆演變為三個短豎。

四是前期還是光背無文,到唐玄宗開元年間開始有星、月爐記,民間流傳是楊貴妃的指甲印,故稱之為“貴妃錢”,其實就是爐記。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中唐“開元通寶”

中唐“開元通寶”,開始於唐肅宗初年,結束於唐憲宗元和末年。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紫銅,開始出現一定數量的鐵、鉛錢,鑄造不及初唐精美。尤其到後期,經過安史之亂,唐朝經濟下滑,錢幣鑄造工藝明顯下降。

二是錢體大小介於初唐和盛唐逐漸,直徑在2.3—2.6釐米,外郭寬0.2—0.3釐米,重3.2—4.5克,比盛唐減重。

三是幣文與盛唐後期相似。“開”字向寬體發展,並出現闊字版的開元通寶,併成為之後的主流。花穿的“開元通寶”鑄於中唐,流行與晚唐,多為私鑄,做工粗糙。

四是背文變得繁縟,出現瞭如祥雲、同心結等新型背文,同時背星、月紋大幅增加。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會昌“開元通寶”

“會昌開元”是晚唐一個特定歷史時期的“開元通寶”。

會昌五年(公元845年)唐武宗滅佛,將佛像銅料鑄成“會昌開元”。

“會昌開元”的錢體與中唐相似,特徵是錢背增加了鑄幣局所在的州名,而且由於各州鑄幣工藝參差不齊,多數外郭偏斜,幣文模糊,個別出現花穿。

錢幣界將“會昌開元”視為晚唐“開元通寶”的典型標本。

據記載,“會昌開元”背文共有23個錢局,明細如下:

京(長安,今西安)、洛(洛陽)、昌(揚州)、荊(江陵,今荊州)、益(成都)、越(越州,今紹興)、襄(襄陽)、洪(洪州,今南昌)、藍(藍田)、宣(宣城)、平(平州,今秦皇島)、潭(潭州,今長沙)、兗(兗州,今濟寧)、潤(潤州,今鎮江)、桂(桂陽,今郴州)、梓(梓州,今三臺)、鄂(鄂州,今武漢)、興(興平,今咸陽)、樑(梁州,今漢中)、廣(廣州)、福(福州)、丹(丹州,今宜川)、永(永州)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晚唐“開元通寶”

普通晚唐“開元通寶”,是唐憲宗元和年間之後鑄行的“開元通寶”,一直持續到唐滅亡。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銅料比較雜,含鐵量高,錢體發黑,純度低。

形制上來看,重量偏小,一般不超過4克;直徑也在2.3—2.4釐米之間。

鑄造工藝較差,多數外郭不齊整。

幣文上來看,筆劃比較纖細,幣文模糊。

背文方面,多有小月紋、對月紋、多月紋、孕星等,還有合背開元。

整體特徵就是做工粗糙,晚唐衰敗跡象明顯。

"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開元通寶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經過唐、五代十國,到宋太祖開寶八年(公元975年)才停鑄,前後鑄行了354年。

在這350餘年的時間裡,社會經濟由弱變強,又由盛轉衰,這些經濟社會的興衰變化,都在開元通寶這個行用錢上得到了集中體現。因此各個時期的開元通寶都具有了與當時經濟社會發展形態相對應的特徵,掌握這些特徵,對於開元通寶的收藏具有重要的意義。

★初唐“開元通寶”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開元通寶,到唐高宗中後期,這個時期是初唐的“開元通寶”。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白銅,錢體厚重、邊廓規整、幣文深竣、鑄造精良。

二是直徑在2.4—2.5釐米,外郭寬0.2釐米,重3.7—4.2克,多數在4克。

三是幣文由歐陽詢親書,兩分楷、八分隸。“開”字裡的井字不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筆橫短,第二橫左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不相連,呈三撇狀,甬字上筆開口較大;“寶”字的貝內部兩橫短,不與左右兩豎相連。

四是光背無文。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盛唐“開元通寶”

盛唐的“開元通寶”,開始於唐高宗中後期,終止於唐玄宗天寶末年。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紅銅,白銅不見,鑄造更加精美、外郭變細。

二是錢體變大,直徑在2.5—2.7釐米,外郭寬0.2—0.3釐米,重4.2—5克,多數在4.7克。

三是幣文向纖細、舒朗、清秀方向變化。“開”字變長,井字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橫變長,第二橫左挑,唐玄宗開元年間有右挑和雙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由三撇狀逐漸演變為頓折狀,甬字上筆開口變小;“寶”字的貝內部兩橫加長,且與左右兩豎相連,爾的下面三筆演變為三個短豎。

四是前期還是光背無文,到唐玄宗開元年間開始有星、月爐記,民間流傳是楊貴妃的指甲印,故稱之為“貴妃錢”,其實就是爐記。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中唐“開元通寶”

中唐“開元通寶”,開始於唐肅宗初年,結束於唐憲宗元和末年。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紫銅,開始出現一定數量的鐵、鉛錢,鑄造不及初唐精美。尤其到後期,經過安史之亂,唐朝經濟下滑,錢幣鑄造工藝明顯下降。

二是錢體大小介於初唐和盛唐逐漸,直徑在2.3—2.6釐米,外郭寬0.2—0.3釐米,重3.2—4.5克,比盛唐減重。

三是幣文與盛唐後期相似。“開”字向寬體發展,並出現闊字版的開元通寶,併成為之後的主流。花穿的“開元通寶”鑄於中唐,流行與晚唐,多為私鑄,做工粗糙。

四是背文變得繁縟,出現瞭如祥雲、同心結等新型背文,同時背星、月紋大幅增加。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會昌“開元通寶”

“會昌開元”是晚唐一個特定歷史時期的“開元通寶”。

會昌五年(公元845年)唐武宗滅佛,將佛像銅料鑄成“會昌開元”。

“會昌開元”的錢體與中唐相似,特徵是錢背增加了鑄幣局所在的州名,而且由於各州鑄幣工藝參差不齊,多數外郭偏斜,幣文模糊,個別出現花穿。

錢幣界將“會昌開元”視為晚唐“開元通寶”的典型標本。

據記載,“會昌開元”背文共有23個錢局,明細如下:

京(長安,今西安)、洛(洛陽)、昌(揚州)、荊(江陵,今荊州)、益(成都)、越(越州,今紹興)、襄(襄陽)、洪(洪州,今南昌)、藍(藍田)、宣(宣城)、平(平州,今秦皇島)、潭(潭州,今長沙)、兗(兗州,今濟寧)、潤(潤州,今鎮江)、桂(桂陽,今郴州)、梓(梓州,今三臺)、鄂(鄂州,今武漢)、興(興平,今咸陽)、樑(梁州,今漢中)、廣(廣州)、福(福州)、丹(丹州,今宜川)、永(永州)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晚唐“開元通寶”

普通晚唐“開元通寶”,是唐憲宗元和年間之後鑄行的“開元通寶”,一直持續到唐滅亡。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銅料比較雜,含鐵量高,錢體發黑,純度低。

形制上來看,重量偏小,一般不超過4克;直徑也在2.3—2.4釐米之間。

鑄造工藝較差,多數外郭不齊整。

幣文上來看,筆劃比較纖細,幣文模糊。

背文方面,多有小月紋、對月紋、多月紋、孕星等,還有合背開元。

整體特徵就是做工粗糙,晚唐衰敗跡象明顯。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開元通寶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經過唐、五代十國,到宋太祖開寶八年(公元975年)才停鑄,前後鑄行了354年。

在這350餘年的時間裡,社會經濟由弱變強,又由盛轉衰,這些經濟社會的興衰變化,都在開元通寶這個行用錢上得到了集中體現。因此各個時期的開元通寶都具有了與當時經濟社會發展形態相對應的特徵,掌握這些特徵,對於開元通寶的收藏具有重要的意義。

★初唐“開元通寶”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開元通寶,到唐高宗中後期,這個時期是初唐的“開元通寶”。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白銅,錢體厚重、邊廓規整、幣文深竣、鑄造精良。

二是直徑在2.4—2.5釐米,外郭寬0.2釐米,重3.7—4.2克,多數在4克。

三是幣文由歐陽詢親書,兩分楷、八分隸。“開”字裡的井字不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筆橫短,第二橫左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不相連,呈三撇狀,甬字上筆開口較大;“寶”字的貝內部兩橫短,不與左右兩豎相連。

四是光背無文。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盛唐“開元通寶”

盛唐的“開元通寶”,開始於唐高宗中後期,終止於唐玄宗天寶末年。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紅銅,白銅不見,鑄造更加精美、外郭變細。

二是錢體變大,直徑在2.5—2.7釐米,外郭寬0.2—0.3釐米,重4.2—5克,多數在4.7克。

三是幣文向纖細、舒朗、清秀方向變化。“開”字變長,井字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橫變長,第二橫左挑,唐玄宗開元年間有右挑和雙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由三撇狀逐漸演變為頓折狀,甬字上筆開口變小;“寶”字的貝內部兩橫加長,且與左右兩豎相連,爾的下面三筆演變為三個短豎。

四是前期還是光背無文,到唐玄宗開元年間開始有星、月爐記,民間流傳是楊貴妃的指甲印,故稱之為“貴妃錢”,其實就是爐記。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中唐“開元通寶”

中唐“開元通寶”,開始於唐肅宗初年,結束於唐憲宗元和末年。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紫銅,開始出現一定數量的鐵、鉛錢,鑄造不及初唐精美。尤其到後期,經過安史之亂,唐朝經濟下滑,錢幣鑄造工藝明顯下降。

二是錢體大小介於初唐和盛唐逐漸,直徑在2.3—2.6釐米,外郭寬0.2—0.3釐米,重3.2—4.5克,比盛唐減重。

三是幣文與盛唐後期相似。“開”字向寬體發展,並出現闊字版的開元通寶,併成為之後的主流。花穿的“開元通寶”鑄於中唐,流行與晚唐,多為私鑄,做工粗糙。

四是背文變得繁縟,出現瞭如祥雲、同心結等新型背文,同時背星、月紋大幅增加。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會昌“開元通寶”

“會昌開元”是晚唐一個特定歷史時期的“開元通寶”。

會昌五年(公元845年)唐武宗滅佛,將佛像銅料鑄成“會昌開元”。

“會昌開元”的錢體與中唐相似,特徵是錢背增加了鑄幣局所在的州名,而且由於各州鑄幣工藝參差不齊,多數外郭偏斜,幣文模糊,個別出現花穿。

錢幣界將“會昌開元”視為晚唐“開元通寶”的典型標本。

據記載,“會昌開元”背文共有23個錢局,明細如下:

京(長安,今西安)、洛(洛陽)、昌(揚州)、荊(江陵,今荊州)、益(成都)、越(越州,今紹興)、襄(襄陽)、洪(洪州,今南昌)、藍(藍田)、宣(宣城)、平(平州,今秦皇島)、潭(潭州,今長沙)、兗(兗州,今濟寧)、潤(潤州,今鎮江)、桂(桂陽,今郴州)、梓(梓州,今三臺)、鄂(鄂州,今武漢)、興(興平,今咸陽)、樑(梁州,今漢中)、廣(廣州)、福(福州)、丹(丹州,今宜川)、永(永州)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晚唐“開元通寶”

普通晚唐“開元通寶”,是唐憲宗元和年間之後鑄行的“開元通寶”,一直持續到唐滅亡。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銅料比較雜,含鐵量高,錢體發黑,純度低。

形制上來看,重量偏小,一般不超過4克;直徑也在2.3—2.4釐米之間。

鑄造工藝較差,多數外郭不齊整。

幣文上來看,筆劃比較纖細,幣文模糊。

背文方面,多有小月紋、對月紋、多月紋、孕星等,還有合背開元。

整體特徵就是做工粗糙,晚唐衰敗跡象明顯。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五代十國“開元通寶”

公元907年,唐朝滅亡,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其中,閩、楚、南漢、南唐、後蜀等政權先後鑄造過開元通寶,除南唐開元基本延續唐代開元通寶特點外,其餘皆形制與唐有別。

閩開元,字體有力,錢背有“閩”、“福”、“殷”字樣。

"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開元通寶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經過唐、五代十國,到宋太祖開寶八年(公元975年)才停鑄,前後鑄行了354年。

在這350餘年的時間裡,社會經濟由弱變強,又由盛轉衰,這些經濟社會的興衰變化,都在開元通寶這個行用錢上得到了集中體現。因此各個時期的開元通寶都具有了與當時經濟社會發展形態相對應的特徵,掌握這些特徵,對於開元通寶的收藏具有重要的意義。

★初唐“開元通寶”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開元通寶,到唐高宗中後期,這個時期是初唐的“開元通寶”。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白銅,錢體厚重、邊廓規整、幣文深竣、鑄造精良。

二是直徑在2.4—2.5釐米,外郭寬0.2釐米,重3.7—4.2克,多數在4克。

三是幣文由歐陽詢親書,兩分楷、八分隸。“開”字裡的井字不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筆橫短,第二橫左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不相連,呈三撇狀,甬字上筆開口較大;“寶”字的貝內部兩橫短,不與左右兩豎相連。

四是光背無文。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盛唐“開元通寶”

盛唐的“開元通寶”,開始於唐高宗中後期,終止於唐玄宗天寶末年。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紅銅,白銅不見,鑄造更加精美、外郭變細。

二是錢體變大,直徑在2.5—2.7釐米,外郭寬0.2—0.3釐米,重4.2—5克,多數在4.7克。

三是幣文向纖細、舒朗、清秀方向變化。“開”字變長,井字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橫變長,第二橫左挑,唐玄宗開元年間有右挑和雙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由三撇狀逐漸演變為頓折狀,甬字上筆開口變小;“寶”字的貝內部兩橫加長,且與左右兩豎相連,爾的下面三筆演變為三個短豎。

四是前期還是光背無文,到唐玄宗開元年間開始有星、月爐記,民間流傳是楊貴妃的指甲印,故稱之為“貴妃錢”,其實就是爐記。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中唐“開元通寶”

中唐“開元通寶”,開始於唐肅宗初年,結束於唐憲宗元和末年。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紫銅,開始出現一定數量的鐵、鉛錢,鑄造不及初唐精美。尤其到後期,經過安史之亂,唐朝經濟下滑,錢幣鑄造工藝明顯下降。

二是錢體大小介於初唐和盛唐逐漸,直徑在2.3—2.6釐米,外郭寬0.2—0.3釐米,重3.2—4.5克,比盛唐減重。

三是幣文與盛唐後期相似。“開”字向寬體發展,並出現闊字版的開元通寶,併成為之後的主流。花穿的“開元通寶”鑄於中唐,流行與晚唐,多為私鑄,做工粗糙。

四是背文變得繁縟,出現瞭如祥雲、同心結等新型背文,同時背星、月紋大幅增加。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會昌“開元通寶”

“會昌開元”是晚唐一個特定歷史時期的“開元通寶”。

會昌五年(公元845年)唐武宗滅佛,將佛像銅料鑄成“會昌開元”。

“會昌開元”的錢體與中唐相似,特徵是錢背增加了鑄幣局所在的州名,而且由於各州鑄幣工藝參差不齊,多數外郭偏斜,幣文模糊,個別出現花穿。

錢幣界將“會昌開元”視為晚唐“開元通寶”的典型標本。

據記載,“會昌開元”背文共有23個錢局,明細如下:

京(長安,今西安)、洛(洛陽)、昌(揚州)、荊(江陵,今荊州)、益(成都)、越(越州,今紹興)、襄(襄陽)、洪(洪州,今南昌)、藍(藍田)、宣(宣城)、平(平州,今秦皇島)、潭(潭州,今長沙)、兗(兗州,今濟寧)、潤(潤州,今鎮江)、桂(桂陽,今郴州)、梓(梓州,今三臺)、鄂(鄂州,今武漢)、興(興平,今咸陽)、樑(梁州,今漢中)、廣(廣州)、福(福州)、丹(丹州,今宜川)、永(永州)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晚唐“開元通寶”

普通晚唐“開元通寶”,是唐憲宗元和年間之後鑄行的“開元通寶”,一直持續到唐滅亡。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銅料比較雜,含鐵量高,錢體發黑,純度低。

形制上來看,重量偏小,一般不超過4克;直徑也在2.3—2.4釐米之間。

鑄造工藝較差,多數外郭不齊整。

幣文上來看,筆劃比較纖細,幣文模糊。

背文方面,多有小月紋、對月紋、多月紋、孕星等,還有合背開元。

整體特徵就是做工粗糙,晚唐衰敗跡象明顯。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五代十國“開元通寶”

公元907年,唐朝滅亡,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其中,閩、楚、南漢、南唐、後蜀等政權先後鑄造過開元通寶,除南唐開元基本延續唐代開元通寶特點外,其餘皆形制與唐有別。

閩開元,字體有力,錢背有“閩”、“福”、“殷”字樣。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開元通寶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經過唐、五代十國,到宋太祖開寶八年(公元975年)才停鑄,前後鑄行了354年。

在這350餘年的時間裡,社會經濟由弱變強,又由盛轉衰,這些經濟社會的興衰變化,都在開元通寶這個行用錢上得到了集中體現。因此各個時期的開元通寶都具有了與當時經濟社會發展形態相對應的特徵,掌握這些特徵,對於開元通寶的收藏具有重要的意義。

★初唐“開元通寶”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開元通寶,到唐高宗中後期,這個時期是初唐的“開元通寶”。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白銅,錢體厚重、邊廓規整、幣文深竣、鑄造精良。

二是直徑在2.4—2.5釐米,外郭寬0.2釐米,重3.7—4.2克,多數在4克。

三是幣文由歐陽詢親書,兩分楷、八分隸。“開”字裡的井字不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筆橫短,第二橫左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不相連,呈三撇狀,甬字上筆開口較大;“寶”字的貝內部兩橫短,不與左右兩豎相連。

四是光背無文。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盛唐“開元通寶”

盛唐的“開元通寶”,開始於唐高宗中後期,終止於唐玄宗天寶末年。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紅銅,白銅不見,鑄造更加精美、外郭變細。

二是錢體變大,直徑在2.5—2.7釐米,外郭寬0.2—0.3釐米,重4.2—5克,多數在4.7克。

三是幣文向纖細、舒朗、清秀方向變化。“開”字變長,井字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橫變長,第二橫左挑,唐玄宗開元年間有右挑和雙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由三撇狀逐漸演變為頓折狀,甬字上筆開口變小;“寶”字的貝內部兩橫加長,且與左右兩豎相連,爾的下面三筆演變為三個短豎。

四是前期還是光背無文,到唐玄宗開元年間開始有星、月爐記,民間流傳是楊貴妃的指甲印,故稱之為“貴妃錢”,其實就是爐記。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中唐“開元通寶”

中唐“開元通寶”,開始於唐肅宗初年,結束於唐憲宗元和末年。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紫銅,開始出現一定數量的鐵、鉛錢,鑄造不及初唐精美。尤其到後期,經過安史之亂,唐朝經濟下滑,錢幣鑄造工藝明顯下降。

二是錢體大小介於初唐和盛唐逐漸,直徑在2.3—2.6釐米,外郭寬0.2—0.3釐米,重3.2—4.5克,比盛唐減重。

三是幣文與盛唐後期相似。“開”字向寬體發展,並出現闊字版的開元通寶,併成為之後的主流。花穿的“開元通寶”鑄於中唐,流行與晚唐,多為私鑄,做工粗糙。

四是背文變得繁縟,出現瞭如祥雲、同心結等新型背文,同時背星、月紋大幅增加。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會昌“開元通寶”

“會昌開元”是晚唐一個特定歷史時期的“開元通寶”。

會昌五年(公元845年)唐武宗滅佛,將佛像銅料鑄成“會昌開元”。

“會昌開元”的錢體與中唐相似,特徵是錢背增加了鑄幣局所在的州名,而且由於各州鑄幣工藝參差不齊,多數外郭偏斜,幣文模糊,個別出現花穿。

錢幣界將“會昌開元”視為晚唐“開元通寶”的典型標本。

據記載,“會昌開元”背文共有23個錢局,明細如下:

京(長安,今西安)、洛(洛陽)、昌(揚州)、荊(江陵,今荊州)、益(成都)、越(越州,今紹興)、襄(襄陽)、洪(洪州,今南昌)、藍(藍田)、宣(宣城)、平(平州,今秦皇島)、潭(潭州,今長沙)、兗(兗州,今濟寧)、潤(潤州,今鎮江)、桂(桂陽,今郴州)、梓(梓州,今三臺)、鄂(鄂州,今武漢)、興(興平,今咸陽)、樑(梁州,今漢中)、廣(廣州)、福(福州)、丹(丹州,今宜川)、永(永州)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晚唐“開元通寶”

普通晚唐“開元通寶”,是唐憲宗元和年間之後鑄行的“開元通寶”,一直持續到唐滅亡。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銅料比較雜,含鐵量高,錢體發黑,純度低。

形制上來看,重量偏小,一般不超過4克;直徑也在2.3—2.4釐米之間。

鑄造工藝較差,多數外郭不齊整。

幣文上來看,筆劃比較纖細,幣文模糊。

背文方面,多有小月紋、對月紋、多月紋、孕星等,還有合背開元。

整體特徵就是做工粗糙,晚唐衰敗跡象明顯。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五代十國“開元通寶”

公元907年,唐朝滅亡,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其中,閩、楚、南漢、南唐、後蜀等政權先後鑄造過開元通寶,除南唐開元基本延續唐代開元通寶特點外,其餘皆形制與唐有別。

閩開元,字體有力,錢背有“閩”、“福”、“殷”字樣。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楚和南漢的開元通寶,做工粗糙,文字模糊,背文各式各樣,但鑄量、存世量較小。

"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開元通寶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經過唐、五代十國,到宋太祖開寶八年(公元975年)才停鑄,前後鑄行了354年。

在這350餘年的時間裡,社會經濟由弱變強,又由盛轉衰,這些經濟社會的興衰變化,都在開元通寶這個行用錢上得到了集中體現。因此各個時期的開元通寶都具有了與當時經濟社會發展形態相對應的特徵,掌握這些特徵,對於開元通寶的收藏具有重要的意義。

★初唐“開元通寶”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開元通寶,到唐高宗中後期,這個時期是初唐的“開元通寶”。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白銅,錢體厚重、邊廓規整、幣文深竣、鑄造精良。

二是直徑在2.4—2.5釐米,外郭寬0.2釐米,重3.7—4.2克,多數在4克。

三是幣文由歐陽詢親書,兩分楷、八分隸。“開”字裡的井字不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筆橫短,第二橫左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不相連,呈三撇狀,甬字上筆開口較大;“寶”字的貝內部兩橫短,不與左右兩豎相連。

四是光背無文。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盛唐“開元通寶”

盛唐的“開元通寶”,開始於唐高宗中後期,終止於唐玄宗天寶末年。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紅銅,白銅不見,鑄造更加精美、外郭變細。

二是錢體變大,直徑在2.5—2.7釐米,外郭寬0.2—0.3釐米,重4.2—5克,多數在4.7克。

三是幣文向纖細、舒朗、清秀方向變化。“開”字變長,井字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橫變長,第二橫左挑,唐玄宗開元年間有右挑和雙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由三撇狀逐漸演變為頓折狀,甬字上筆開口變小;“寶”字的貝內部兩橫加長,且與左右兩豎相連,爾的下面三筆演變為三個短豎。

四是前期還是光背無文,到唐玄宗開元年間開始有星、月爐記,民間流傳是楊貴妃的指甲印,故稱之為“貴妃錢”,其實就是爐記。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中唐“開元通寶”

中唐“開元通寶”,開始於唐肅宗初年,結束於唐憲宗元和末年。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紫銅,開始出現一定數量的鐵、鉛錢,鑄造不及初唐精美。尤其到後期,經過安史之亂,唐朝經濟下滑,錢幣鑄造工藝明顯下降。

二是錢體大小介於初唐和盛唐逐漸,直徑在2.3—2.6釐米,外郭寬0.2—0.3釐米,重3.2—4.5克,比盛唐減重。

三是幣文與盛唐後期相似。“開”字向寬體發展,並出現闊字版的開元通寶,併成為之後的主流。花穿的“開元通寶”鑄於中唐,流行與晚唐,多為私鑄,做工粗糙。

四是背文變得繁縟,出現瞭如祥雲、同心結等新型背文,同時背星、月紋大幅增加。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會昌“開元通寶”

“會昌開元”是晚唐一個特定歷史時期的“開元通寶”。

會昌五年(公元845年)唐武宗滅佛,將佛像銅料鑄成“會昌開元”。

“會昌開元”的錢體與中唐相似,特徵是錢背增加了鑄幣局所在的州名,而且由於各州鑄幣工藝參差不齊,多數外郭偏斜,幣文模糊,個別出現花穿。

錢幣界將“會昌開元”視為晚唐“開元通寶”的典型標本。

據記載,“會昌開元”背文共有23個錢局,明細如下:

京(長安,今西安)、洛(洛陽)、昌(揚州)、荊(江陵,今荊州)、益(成都)、越(越州,今紹興)、襄(襄陽)、洪(洪州,今南昌)、藍(藍田)、宣(宣城)、平(平州,今秦皇島)、潭(潭州,今長沙)、兗(兗州,今濟寧)、潤(潤州,今鎮江)、桂(桂陽,今郴州)、梓(梓州,今三臺)、鄂(鄂州,今武漢)、興(興平,今咸陽)、樑(梁州,今漢中)、廣(廣州)、福(福州)、丹(丹州,今宜川)、永(永州)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晚唐“開元通寶”

普通晚唐“開元通寶”,是唐憲宗元和年間之後鑄行的“開元通寶”,一直持續到唐滅亡。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銅料比較雜,含鐵量高,錢體發黑,純度低。

形制上來看,重量偏小,一般不超過4克;直徑也在2.3—2.4釐米之間。

鑄造工藝較差,多數外郭不齊整。

幣文上來看,筆劃比較纖細,幣文模糊。

背文方面,多有小月紋、對月紋、多月紋、孕星等,還有合背開元。

整體特徵就是做工粗糙,晚唐衰敗跡象明顯。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五代十國“開元通寶”

公元907年,唐朝滅亡,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其中,閩、楚、南漢、南唐、後蜀等政權先後鑄造過開元通寶,除南唐開元基本延續唐代開元通寶特點外,其餘皆形制與唐有別。

閩開元,字體有力,錢背有“閩”、“福”、“殷”字樣。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楚和南漢的開元通寶,做工粗糙,文字模糊,背文各式各樣,但鑄量、存世量較小。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開元通寶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經過唐、五代十國,到宋太祖開寶八年(公元975年)才停鑄,前後鑄行了354年。

在這350餘年的時間裡,社會經濟由弱變強,又由盛轉衰,這些經濟社會的興衰變化,都在開元通寶這個行用錢上得到了集中體現。因此各個時期的開元通寶都具有了與當時經濟社會發展形態相對應的特徵,掌握這些特徵,對於開元通寶的收藏具有重要的意義。

★初唐“開元通寶”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開元通寶,到唐高宗中後期,這個時期是初唐的“開元通寶”。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白銅,錢體厚重、邊廓規整、幣文深竣、鑄造精良。

二是直徑在2.4—2.5釐米,外郭寬0.2釐米,重3.7—4.2克,多數在4克。

三是幣文由歐陽詢親書,兩分楷、八分隸。“開”字裡的井字不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筆橫短,第二橫左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不相連,呈三撇狀,甬字上筆開口較大;“寶”字的貝內部兩橫短,不與左右兩豎相連。

四是光背無文。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盛唐“開元通寶”

盛唐的“開元通寶”,開始於唐高宗中後期,終止於唐玄宗天寶末年。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紅銅,白銅不見,鑄造更加精美、外郭變細。

二是錢體變大,直徑在2.5—2.7釐米,外郭寬0.2—0.3釐米,重4.2—5克,多數在4.7克。

三是幣文向纖細、舒朗、清秀方向變化。“開”字變長,井字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橫變長,第二橫左挑,唐玄宗開元年間有右挑和雙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由三撇狀逐漸演變為頓折狀,甬字上筆開口變小;“寶”字的貝內部兩橫加長,且與左右兩豎相連,爾的下面三筆演變為三個短豎。

四是前期還是光背無文,到唐玄宗開元年間開始有星、月爐記,民間流傳是楊貴妃的指甲印,故稱之為“貴妃錢”,其實就是爐記。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中唐“開元通寶”

中唐“開元通寶”,開始於唐肅宗初年,結束於唐憲宗元和末年。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紫銅,開始出現一定數量的鐵、鉛錢,鑄造不及初唐精美。尤其到後期,經過安史之亂,唐朝經濟下滑,錢幣鑄造工藝明顯下降。

二是錢體大小介於初唐和盛唐逐漸,直徑在2.3—2.6釐米,外郭寬0.2—0.3釐米,重3.2—4.5克,比盛唐減重。

三是幣文與盛唐後期相似。“開”字向寬體發展,並出現闊字版的開元通寶,併成為之後的主流。花穿的“開元通寶”鑄於中唐,流行與晚唐,多為私鑄,做工粗糙。

四是背文變得繁縟,出現瞭如祥雲、同心結等新型背文,同時背星、月紋大幅增加。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會昌“開元通寶”

“會昌開元”是晚唐一個特定歷史時期的“開元通寶”。

會昌五年(公元845年)唐武宗滅佛,將佛像銅料鑄成“會昌開元”。

“會昌開元”的錢體與中唐相似,特徵是錢背增加了鑄幣局所在的州名,而且由於各州鑄幣工藝參差不齊,多數外郭偏斜,幣文模糊,個別出現花穿。

錢幣界將“會昌開元”視為晚唐“開元通寶”的典型標本。

據記載,“會昌開元”背文共有23個錢局,明細如下:

京(長安,今西安)、洛(洛陽)、昌(揚州)、荊(江陵,今荊州)、益(成都)、越(越州,今紹興)、襄(襄陽)、洪(洪州,今南昌)、藍(藍田)、宣(宣城)、平(平州,今秦皇島)、潭(潭州,今長沙)、兗(兗州,今濟寧)、潤(潤州,今鎮江)、桂(桂陽,今郴州)、梓(梓州,今三臺)、鄂(鄂州,今武漢)、興(興平,今咸陽)、樑(梁州,今漢中)、廣(廣州)、福(福州)、丹(丹州,今宜川)、永(永州)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晚唐“開元通寶”

普通晚唐“開元通寶”,是唐憲宗元和年間之後鑄行的“開元通寶”,一直持續到唐滅亡。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銅料比較雜,含鐵量高,錢體發黑,純度低。

形制上來看,重量偏小,一般不超過4克;直徑也在2.3—2.4釐米之間。

鑄造工藝較差,多數外郭不齊整。

幣文上來看,筆劃比較纖細,幣文模糊。

背文方面,多有小月紋、對月紋、多月紋、孕星等,還有合背開元。

整體特徵就是做工粗糙,晚唐衰敗跡象明顯。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五代十國“開元通寶”

公元907年,唐朝滅亡,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其中,閩、楚、南漢、南唐、後蜀等政權先後鑄造過開元通寶,除南唐開元基本延續唐代開元通寶特點外,其餘皆形制與唐有別。

閩開元,字體有力,錢背有“閩”、“福”、“殷”字樣。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楚和南漢的開元通寶,做工粗糙,文字模糊,背文各式各樣,但鑄量、存世量較小。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南唐開元通寶,有篆書和隸書兩種,其中隸書基本沿襲唐制,鑄造都比較精美。南唐早期錢幣外郭較寬,後期由於南唐經濟衰退,錢體變得小、輕。另外南唐開元中還有背四決紋,市場價格較高。

"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開元通寶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經過唐、五代十國,到宋太祖開寶八年(公元975年)才停鑄,前後鑄行了354年。

在這350餘年的時間裡,社會經濟由弱變強,又由盛轉衰,這些經濟社會的興衰變化,都在開元通寶這個行用錢上得到了集中體現。因此各個時期的開元通寶都具有了與當時經濟社會發展形態相對應的特徵,掌握這些特徵,對於開元通寶的收藏具有重要的意義。

★初唐“開元通寶”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開元通寶,到唐高宗中後期,這個時期是初唐的“開元通寶”。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白銅,錢體厚重、邊廓規整、幣文深竣、鑄造精良。

二是直徑在2.4—2.5釐米,外郭寬0.2釐米,重3.7—4.2克,多數在4克。

三是幣文由歐陽詢親書,兩分楷、八分隸。“開”字裡的井字不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筆橫短,第二橫左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不相連,呈三撇狀,甬字上筆開口較大;“寶”字的貝內部兩橫短,不與左右兩豎相連。

四是光背無文。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盛唐“開元通寶”

盛唐的“開元通寶”,開始於唐高宗中後期,終止於唐玄宗天寶末年。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紅銅,白銅不見,鑄造更加精美、外郭變細。

二是錢體變大,直徑在2.5—2.7釐米,外郭寬0.2—0.3釐米,重4.2—5克,多數在4.7克。

三是幣文向纖細、舒朗、清秀方向變化。“開”字變長,井字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橫變長,第二橫左挑,唐玄宗開元年間有右挑和雙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由三撇狀逐漸演變為頓折狀,甬字上筆開口變小;“寶”字的貝內部兩橫加長,且與左右兩豎相連,爾的下面三筆演變為三個短豎。

四是前期還是光背無文,到唐玄宗開元年間開始有星、月爐記,民間流傳是楊貴妃的指甲印,故稱之為“貴妃錢”,其實就是爐記。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中唐“開元通寶”

中唐“開元通寶”,開始於唐肅宗初年,結束於唐憲宗元和末年。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紫銅,開始出現一定數量的鐵、鉛錢,鑄造不及初唐精美。尤其到後期,經過安史之亂,唐朝經濟下滑,錢幣鑄造工藝明顯下降。

二是錢體大小介於初唐和盛唐逐漸,直徑在2.3—2.6釐米,外郭寬0.2—0.3釐米,重3.2—4.5克,比盛唐減重。

三是幣文與盛唐後期相似。“開”字向寬體發展,並出現闊字版的開元通寶,併成為之後的主流。花穿的“開元通寶”鑄於中唐,流行與晚唐,多為私鑄,做工粗糙。

四是背文變得繁縟,出現瞭如祥雲、同心結等新型背文,同時背星、月紋大幅增加。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會昌“開元通寶”

“會昌開元”是晚唐一個特定歷史時期的“開元通寶”。

會昌五年(公元845年)唐武宗滅佛,將佛像銅料鑄成“會昌開元”。

“會昌開元”的錢體與中唐相似,特徵是錢背增加了鑄幣局所在的州名,而且由於各州鑄幣工藝參差不齊,多數外郭偏斜,幣文模糊,個別出現花穿。

錢幣界將“會昌開元”視為晚唐“開元通寶”的典型標本。

據記載,“會昌開元”背文共有23個錢局,明細如下:

京(長安,今西安)、洛(洛陽)、昌(揚州)、荊(江陵,今荊州)、益(成都)、越(越州,今紹興)、襄(襄陽)、洪(洪州,今南昌)、藍(藍田)、宣(宣城)、平(平州,今秦皇島)、潭(潭州,今長沙)、兗(兗州,今濟寧)、潤(潤州,今鎮江)、桂(桂陽,今郴州)、梓(梓州,今三臺)、鄂(鄂州,今武漢)、興(興平,今咸陽)、樑(梁州,今漢中)、廣(廣州)、福(福州)、丹(丹州,今宜川)、永(永州)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晚唐“開元通寶”

普通晚唐“開元通寶”,是唐憲宗元和年間之後鑄行的“開元通寶”,一直持續到唐滅亡。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銅料比較雜,含鐵量高,錢體發黑,純度低。

形制上來看,重量偏小,一般不超過4克;直徑也在2.3—2.4釐米之間。

鑄造工藝較差,多數外郭不齊整。

幣文上來看,筆劃比較纖細,幣文模糊。

背文方面,多有小月紋、對月紋、多月紋、孕星等,還有合背開元。

整體特徵就是做工粗糙,晚唐衰敗跡象明顯。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五代十國“開元通寶”

公元907年,唐朝滅亡,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其中,閩、楚、南漢、南唐、後蜀等政權先後鑄造過開元通寶,除南唐開元基本延續唐代開元通寶特點外,其餘皆形制與唐有別。

閩開元,字體有力,錢背有“閩”、“福”、“殷”字樣。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楚和南漢的開元通寶,做工粗糙,文字模糊,背文各式各樣,但鑄量、存世量較小。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南唐開元通寶,有篆書和隸書兩種,其中隸書基本沿襲唐制,鑄造都比較精美。南唐早期錢幣外郭較寬,後期由於南唐經濟衰退,錢體變得小、輕。另外南唐開元中還有背四決紋,市場價格較高。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開元通寶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經過唐、五代十國,到宋太祖開寶八年(公元975年)才停鑄,前後鑄行了354年。

在這350餘年的時間裡,社會經濟由弱變強,又由盛轉衰,這些經濟社會的興衰變化,都在開元通寶這個行用錢上得到了集中體現。因此各個時期的開元通寶都具有了與當時經濟社會發展形態相對應的特徵,掌握這些特徵,對於開元通寶的收藏具有重要的意義。

★初唐“開元通寶”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開元通寶,到唐高宗中後期,這個時期是初唐的“開元通寶”。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白銅,錢體厚重、邊廓規整、幣文深竣、鑄造精良。

二是直徑在2.4—2.5釐米,外郭寬0.2釐米,重3.7—4.2克,多數在4克。

三是幣文由歐陽詢親書,兩分楷、八分隸。“開”字裡的井字不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筆橫短,第二橫左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不相連,呈三撇狀,甬字上筆開口較大;“寶”字的貝內部兩橫短,不與左右兩豎相連。

四是光背無文。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盛唐“開元通寶”

盛唐的“開元通寶”,開始於唐高宗中後期,終止於唐玄宗天寶末年。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紅銅,白銅不見,鑄造更加精美、外郭變細。

二是錢體變大,直徑在2.5—2.7釐米,外郭寬0.2—0.3釐米,重4.2—5克,多數在4.7克。

三是幣文向纖細、舒朗、清秀方向變化。“開”字變長,井字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橫變長,第二橫左挑,唐玄宗開元年間有右挑和雙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由三撇狀逐漸演變為頓折狀,甬字上筆開口變小;“寶”字的貝內部兩橫加長,且與左右兩豎相連,爾的下面三筆演變為三個短豎。

四是前期還是光背無文,到唐玄宗開元年間開始有星、月爐記,民間流傳是楊貴妃的指甲印,故稱之為“貴妃錢”,其實就是爐記。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中唐“開元通寶”

中唐“開元通寶”,開始於唐肅宗初年,結束於唐憲宗元和末年。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紫銅,開始出現一定數量的鐵、鉛錢,鑄造不及初唐精美。尤其到後期,經過安史之亂,唐朝經濟下滑,錢幣鑄造工藝明顯下降。

二是錢體大小介於初唐和盛唐逐漸,直徑在2.3—2.6釐米,外郭寬0.2—0.3釐米,重3.2—4.5克,比盛唐減重。

三是幣文與盛唐後期相似。“開”字向寬體發展,並出現闊字版的開元通寶,併成為之後的主流。花穿的“開元通寶”鑄於中唐,流行與晚唐,多為私鑄,做工粗糙。

四是背文變得繁縟,出現瞭如祥雲、同心結等新型背文,同時背星、月紋大幅增加。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會昌“開元通寶”

“會昌開元”是晚唐一個特定歷史時期的“開元通寶”。

會昌五年(公元845年)唐武宗滅佛,將佛像銅料鑄成“會昌開元”。

“會昌開元”的錢體與中唐相似,特徵是錢背增加了鑄幣局所在的州名,而且由於各州鑄幣工藝參差不齊,多數外郭偏斜,幣文模糊,個別出現花穿。

錢幣界將“會昌開元”視為晚唐“開元通寶”的典型標本。

據記載,“會昌開元”背文共有23個錢局,明細如下:

京(長安,今西安)、洛(洛陽)、昌(揚州)、荊(江陵,今荊州)、益(成都)、越(越州,今紹興)、襄(襄陽)、洪(洪州,今南昌)、藍(藍田)、宣(宣城)、平(平州,今秦皇島)、潭(潭州,今長沙)、兗(兗州,今濟寧)、潤(潤州,今鎮江)、桂(桂陽,今郴州)、梓(梓州,今三臺)、鄂(鄂州,今武漢)、興(興平,今咸陽)、樑(梁州,今漢中)、廣(廣州)、福(福州)、丹(丹州,今宜川)、永(永州)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晚唐“開元通寶”

普通晚唐“開元通寶”,是唐憲宗元和年間之後鑄行的“開元通寶”,一直持續到唐滅亡。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銅料比較雜,含鐵量高,錢體發黑,純度低。

形制上來看,重量偏小,一般不超過4克;直徑也在2.3—2.4釐米之間。

鑄造工藝較差,多數外郭不齊整。

幣文上來看,筆劃比較纖細,幣文模糊。

背文方面,多有小月紋、對月紋、多月紋、孕星等,還有合背開元。

整體特徵就是做工粗糙,晚唐衰敗跡象明顯。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五代十國“開元通寶”

公元907年,唐朝滅亡,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其中,閩、楚、南漢、南唐、後蜀等政權先後鑄造過開元通寶,除南唐開元基本延續唐代開元通寶特點外,其餘皆形制與唐有別。

閩開元,字體有力,錢背有“閩”、“福”、“殷”字樣。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楚和南漢的開元通寶,做工粗糙,文字模糊,背文各式各樣,但鑄量、存世量較小。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南唐開元通寶,有篆書和隸書兩種,其中隸書基本沿襲唐制,鑄造都比較精美。南唐早期錢幣外郭較寬,後期由於南唐經濟衰退,錢體變得小、輕。另外南唐開元中還有背四決紋,市場價格較高。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開元通寶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經過唐、五代十國,到宋太祖開寶八年(公元975年)才停鑄,前後鑄行了354年。

在這350餘年的時間裡,社會經濟由弱變強,又由盛轉衰,這些經濟社會的興衰變化,都在開元通寶這個行用錢上得到了集中體現。因此各個時期的開元通寶都具有了與當時經濟社會發展形態相對應的特徵,掌握這些特徵,對於開元通寶的收藏具有重要的意義。

★初唐“開元通寶”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開元通寶,到唐高宗中後期,這個時期是初唐的“開元通寶”。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白銅,錢體厚重、邊廓規整、幣文深竣、鑄造精良。

二是直徑在2.4—2.5釐米,外郭寬0.2釐米,重3.7—4.2克,多數在4克。

三是幣文由歐陽詢親書,兩分楷、八分隸。“開”字裡的井字不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筆橫短,第二橫左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不相連,呈三撇狀,甬字上筆開口較大;“寶”字的貝內部兩橫短,不與左右兩豎相連。

四是光背無文。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盛唐“開元通寶”

盛唐的“開元通寶”,開始於唐高宗中後期,終止於唐玄宗天寶末年。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紅銅,白銅不見,鑄造更加精美、外郭變細。

二是錢體變大,直徑在2.5—2.7釐米,外郭寬0.2—0.3釐米,重4.2—5克,多數在4.7克。

三是幣文向纖細、舒朗、清秀方向變化。“開”字變長,井字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橫變長,第二橫左挑,唐玄宗開元年間有右挑和雙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由三撇狀逐漸演變為頓折狀,甬字上筆開口變小;“寶”字的貝內部兩橫加長,且與左右兩豎相連,爾的下面三筆演變為三個短豎。

四是前期還是光背無文,到唐玄宗開元年間開始有星、月爐記,民間流傳是楊貴妃的指甲印,故稱之為“貴妃錢”,其實就是爐記。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中唐“開元通寶”

中唐“開元通寶”,開始於唐肅宗初年,結束於唐憲宗元和末年。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紫銅,開始出現一定數量的鐵、鉛錢,鑄造不及初唐精美。尤其到後期,經過安史之亂,唐朝經濟下滑,錢幣鑄造工藝明顯下降。

二是錢體大小介於初唐和盛唐逐漸,直徑在2.3—2.6釐米,外郭寬0.2—0.3釐米,重3.2—4.5克,比盛唐減重。

三是幣文與盛唐後期相似。“開”字向寬體發展,並出現闊字版的開元通寶,併成為之後的主流。花穿的“開元通寶”鑄於中唐,流行與晚唐,多為私鑄,做工粗糙。

四是背文變得繁縟,出現瞭如祥雲、同心結等新型背文,同時背星、月紋大幅增加。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會昌“開元通寶”

“會昌開元”是晚唐一個特定歷史時期的“開元通寶”。

會昌五年(公元845年)唐武宗滅佛,將佛像銅料鑄成“會昌開元”。

“會昌開元”的錢體與中唐相似,特徵是錢背增加了鑄幣局所在的州名,而且由於各州鑄幣工藝參差不齊,多數外郭偏斜,幣文模糊,個別出現花穿。

錢幣界將“會昌開元”視為晚唐“開元通寶”的典型標本。

據記載,“會昌開元”背文共有23個錢局,明細如下:

京(長安,今西安)、洛(洛陽)、昌(揚州)、荊(江陵,今荊州)、益(成都)、越(越州,今紹興)、襄(襄陽)、洪(洪州,今南昌)、藍(藍田)、宣(宣城)、平(平州,今秦皇島)、潭(潭州,今長沙)、兗(兗州,今濟寧)、潤(潤州,今鎮江)、桂(桂陽,今郴州)、梓(梓州,今三臺)、鄂(鄂州,今武漢)、興(興平,今咸陽)、樑(梁州,今漢中)、廣(廣州)、福(福州)、丹(丹州,今宜川)、永(永州)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晚唐“開元通寶”

普通晚唐“開元通寶”,是唐憲宗元和年間之後鑄行的“開元通寶”,一直持續到唐滅亡。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銅料比較雜,含鐵量高,錢體發黑,純度低。

形制上來看,重量偏小,一般不超過4克;直徑也在2.3—2.4釐米之間。

鑄造工藝較差,多數外郭不齊整。

幣文上來看,筆劃比較纖細,幣文模糊。

背文方面,多有小月紋、對月紋、多月紋、孕星等,還有合背開元。

整體特徵就是做工粗糙,晚唐衰敗跡象明顯。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五代十國“開元通寶”

公元907年,唐朝滅亡,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其中,閩、楚、南漢、南唐、後蜀等政權先後鑄造過開元通寶,除南唐開元基本延續唐代開元通寶特點外,其餘皆形制與唐有別。

閩開元,字體有力,錢背有“閩”、“福”、“殷”字樣。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楚和南漢的開元通寶,做工粗糙,文字模糊,背文各式各樣,但鑄量、存世量較小。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南唐開元通寶,有篆書和隸書兩種,其中隸書基本沿襲唐制,鑄造都比較精美。南唐早期錢幣外郭較寬,後期由於南唐經濟衰退,錢體變得小、輕。另外南唐開元中還有背四決紋,市場價格較高。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開元通寶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經過唐、五代十國,到宋太祖開寶八年(公元975年)才停鑄,前後鑄行了354年。

在這350餘年的時間裡,社會經濟由弱變強,又由盛轉衰,這些經濟社會的興衰變化,都在開元通寶這個行用錢上得到了集中體現。因此各個時期的開元通寶都具有了與當時經濟社會發展形態相對應的特徵,掌握這些特徵,對於開元通寶的收藏具有重要的意義。

★初唐“開元通寶”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開元通寶,到唐高宗中後期,這個時期是初唐的“開元通寶”。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白銅,錢體厚重、邊廓規整、幣文深竣、鑄造精良。

二是直徑在2.4—2.5釐米,外郭寬0.2釐米,重3.7—4.2克,多數在4克。

三是幣文由歐陽詢親書,兩分楷、八分隸。“開”字裡的井字不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筆橫短,第二橫左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不相連,呈三撇狀,甬字上筆開口較大;“寶”字的貝內部兩橫短,不與左右兩豎相連。

四是光背無文。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盛唐“開元通寶”

盛唐的“開元通寶”,開始於唐高宗中後期,終止於唐玄宗天寶末年。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紅銅,白銅不見,鑄造更加精美、外郭變細。

二是錢體變大,直徑在2.5—2.7釐米,外郭寬0.2—0.3釐米,重4.2—5克,多數在4.7克。

三是幣文向纖細、舒朗、清秀方向變化。“開”字變長,井字與門字相接;“元”字第一橫變長,第二橫左挑,唐玄宗開元年間有右挑和雙挑;“通”字的坐車旁,三筆由三撇狀逐漸演變為頓折狀,甬字上筆開口變小;“寶”字的貝內部兩橫加長,且與左右兩豎相連,爾的下面三筆演變為三個短豎。

四是前期還是光背無文,到唐玄宗開元年間開始有星、月爐記,民間流傳是楊貴妃的指甲印,故稱之為“貴妃錢”,其實就是爐記。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中唐“開元通寶”

中唐“開元通寶”,開始於唐肅宗初年,結束於唐憲宗元和末年。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有以下四方面特徵:

一是材質為青銅或紫銅,開始出現一定數量的鐵、鉛錢,鑄造不及初唐精美。尤其到後期,經過安史之亂,唐朝經濟下滑,錢幣鑄造工藝明顯下降。

二是錢體大小介於初唐和盛唐逐漸,直徑在2.3—2.6釐米,外郭寬0.2—0.3釐米,重3.2—4.5克,比盛唐減重。

三是幣文與盛唐後期相似。“開”字向寬體發展,並出現闊字版的開元通寶,併成為之後的主流。花穿的“開元通寶”鑄於中唐,流行與晚唐,多為私鑄,做工粗糙。

四是背文變得繁縟,出現瞭如祥雲、同心結等新型背文,同時背星、月紋大幅增加。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會昌“開元通寶”

“會昌開元”是晚唐一個特定歷史時期的“開元通寶”。

會昌五年(公元845年)唐武宗滅佛,將佛像銅料鑄成“會昌開元”。

“會昌開元”的錢體與中唐相似,特徵是錢背增加了鑄幣局所在的州名,而且由於各州鑄幣工藝參差不齊,多數外郭偏斜,幣文模糊,個別出現花穿。

錢幣界將“會昌開元”視為晚唐“開元通寶”的典型標本。

據記載,“會昌開元”背文共有23個錢局,明細如下:

京(長安,今西安)、洛(洛陽)、昌(揚州)、荊(江陵,今荊州)、益(成都)、越(越州,今紹興)、襄(襄陽)、洪(洪州,今南昌)、藍(藍田)、宣(宣城)、平(平州,今秦皇島)、潭(潭州,今長沙)、兗(兗州,今濟寧)、潤(潤州,今鎮江)、桂(桂陽,今郴州)、梓(梓州,今三臺)、鄂(鄂州,今武漢)、興(興平,今咸陽)、樑(梁州,今漢中)、廣(廣州)、福(福州)、丹(丹州,今宜川)、永(永州)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晚唐“開元通寶”

普通晚唐“開元通寶”,是唐憲宗元和年間之後鑄行的“開元通寶”,一直持續到唐滅亡。

這個時期的“開元通寶”,銅料比較雜,含鐵量高,錢體發黑,純度低。

形制上來看,重量偏小,一般不超過4克;直徑也在2.3—2.4釐米之間。

鑄造工藝較差,多數外郭不齊整。

幣文上來看,筆劃比較纖細,幣文模糊。

背文方面,多有小月紋、對月紋、多月紋、孕星等,還有合背開元。

整體特徵就是做工粗糙,晚唐衰敗跡象明顯。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五代十國“開元通寶”

公元907年,唐朝滅亡,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其中,閩、楚、南漢、南唐、後蜀等政權先後鑄造過開元通寶,除南唐開元基本延續唐代開元通寶特點外,其餘皆形制與唐有別。

閩開元,字體有力,錢背有“閩”、“福”、“殷”字樣。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楚和南漢的開元通寶,做工粗糙,文字模糊,背文各式各樣,但鑄量、存世量較小。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南唐開元通寶,有篆書和隸書兩種,其中隸書基本沿襲唐制,鑄造都比較精美。南唐早期錢幣外郭較寬,後期由於南唐經濟衰退,錢體變得小、輕。另外南唐開元中還有背四決紋,市場價格較高。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錢幣收藏(一O七)——鑄行350餘年的開元通寶各個時期特徵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