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愛喝酒的人,家丁隨身攜帶鐵鍬,就等他醉死了好挖坑活埋'

"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談起誰最喜歡喝酒,大多數人想到的是李白,其實和劉伶比起來,李白的貪杯不值一提。李白為了喝酒,散盡唐玄宗贈送的千兩黃金,這叫做灑脫豁達;但劉伶為了喝酒,讓家丁拎著鐵鍬跟著,隨時準備活埋自己,這已經到了醉生夢死的境界了。那麼劉伶是誰,又是什麼讓他如此嗜酒如命的呢?

有種說法:讀懂了歐陽修,也就讀懂了宋代文人;而明白了宋代文人,也就明白了歷代的讀書人。那麼為什麼不是蘇軾,而是歐陽修呢?關鍵在於蘇軾的浪漫是:“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此等灑脫境界有幾人可以達到?但魏晉風流不是白叫的,“竹林七賢”也許才情不如蘇軾,要說灑脫他們誰都不服,劉伶就是其中最有“道家氣息”的一位。

"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談起誰最喜歡喝酒,大多數人想到的是李白,其實和劉伶比起來,李白的貪杯不值一提。李白為了喝酒,散盡唐玄宗贈送的千兩黃金,這叫做灑脫豁達;但劉伶為了喝酒,讓家丁拎著鐵鍬跟著,隨時準備活埋自己,這已經到了醉生夢死的境界了。那麼劉伶是誰,又是什麼讓他如此嗜酒如命的呢?

有種說法:讀懂了歐陽修,也就讀懂了宋代文人;而明白了宋代文人,也就明白了歷代的讀書人。那麼為什麼不是蘇軾,而是歐陽修呢?關鍵在於蘇軾的浪漫是:“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此等灑脫境界有幾人可以達到?但魏晉風流不是白叫的,“竹林七賢”也許才情不如蘇軾,要說灑脫他們誰都不服,劉伶就是其中最有“道家氣息”的一位。

中國最愛喝酒的人,家丁隨身攜帶鐵鍬,就等他醉死了好挖坑活埋

劉伶是個不折不扣的怪人,他身高不到一米五,五官猙獰,奇醜無比。而且特立獨行,整天抱著一個大酒壺,走一口喝一口。更怪的是一個家丁時刻跟著他,而且手裡拿著一把鐵鍬,劉伶告訴他:“等我喝酒喝得醉死了,你就用手中的鐵鍬挖個坑,將我就地掩埋好了,不必談什麼葉落歸根”!

劉伶就是如此的放蕩不羈,一切的制度禮法,他都不放在眼裡。流連山水間是他的最愛,他不去追逐常人嚮往的一切權力,甚至和常人多說半句話,劉伶都覺得不自在。但對於嵇康、阮籍,劉伶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每次相遇,他們都會有說有笑地談論詩詞情懷,離別之時顯得戀戀不捨,或許這就是“臭味相投”吧!

劉伶嗜酒如命,妻子不是沒有勸阻過他,但他用自己的頭腦獲得了更多的酒。一壺壺酒對劉伶而言,就像是喝水一樣,灌入腹中。每每看到喝得爛醉如泥,大吐特吐的劉伶,妻子都覺得很心疼。有一次,她鼓足了勇氣勸說道:“你這樣毫無節制地飲酒,對身體是有嚴重損害的。你崇尚法道自然,為何做出此等與養生之法背道而馳之事呢”?

"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談起誰最喜歡喝酒,大多數人想到的是李白,其實和劉伶比起來,李白的貪杯不值一提。李白為了喝酒,散盡唐玄宗贈送的千兩黃金,這叫做灑脫豁達;但劉伶為了喝酒,讓家丁拎著鐵鍬跟著,隨時準備活埋自己,這已經到了醉生夢死的境界了。那麼劉伶是誰,又是什麼讓他如此嗜酒如命的呢?

有種說法:讀懂了歐陽修,也就讀懂了宋代文人;而明白了宋代文人,也就明白了歷代的讀書人。那麼為什麼不是蘇軾,而是歐陽修呢?關鍵在於蘇軾的浪漫是:“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此等灑脫境界有幾人可以達到?但魏晉風流不是白叫的,“竹林七賢”也許才情不如蘇軾,要說灑脫他們誰都不服,劉伶就是其中最有“道家氣息”的一位。

中國最愛喝酒的人,家丁隨身攜帶鐵鍬,就等他醉死了好挖坑活埋

劉伶是個不折不扣的怪人,他身高不到一米五,五官猙獰,奇醜無比。而且特立獨行,整天抱著一個大酒壺,走一口喝一口。更怪的是一個家丁時刻跟著他,而且手裡拿著一把鐵鍬,劉伶告訴他:“等我喝酒喝得醉死了,你就用手中的鐵鍬挖個坑,將我就地掩埋好了,不必談什麼葉落歸根”!

劉伶就是如此的放蕩不羈,一切的制度禮法,他都不放在眼裡。流連山水間是他的最愛,他不去追逐常人嚮往的一切權力,甚至和常人多說半句話,劉伶都覺得不自在。但對於嵇康、阮籍,劉伶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每次相遇,他們都會有說有笑地談論詩詞情懷,離別之時顯得戀戀不捨,或許這就是“臭味相投”吧!

劉伶嗜酒如命,妻子不是沒有勸阻過他,但他用自己的頭腦獲得了更多的酒。一壺壺酒對劉伶而言,就像是喝水一樣,灌入腹中。每每看到喝得爛醉如泥,大吐特吐的劉伶,妻子都覺得很心疼。有一次,她鼓足了勇氣勸說道:“你這樣毫無節制地飲酒,對身體是有嚴重損害的。你崇尚法道自然,為何做出此等與養生之法背道而馳之事呢”?

中國最愛喝酒的人,家丁隨身攜帶鐵鍬,就等他醉死了好挖坑活埋

劉伶自知理虧,就擠出笑容對妻子說:“哎~我也知道這樣喝酒,對身體不好,可我控制不住自己飲酒的慾念啊!能讓我停止喝酒的,可能只有天上的神仙了,你去弄點祭祀神明用的酒肉,來幫我戒酒吧”!

劉伶的妻子喜出望外,覺得丈夫浪子回頭了,於是去準備了很多祭祀用的酒肉。結果劉伶對於當時人們敬重的鬼神,也絲毫不放在眼裡,拿起肉塊就吃了起來,酒水立馬灌入了腹中。可以說,想讓劉伶戒酒,比殺了他還要難。

但劉伶喜歡喝酒也是有原因的,武人多半因高興而飲酒,文人則多半因悲傷而飲酒。劉伶的狂飲背後,就是對魏晉門閥以及禮法無聲的反抗:他非常不滿,但他無力反抗,只能每天灌醉自己,達到麻痺大腦神經的目的。

天才與瘋子往往是不分彼此的,絕對的痴狂,另一面是最純粹的執念,劉伶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竹林七賢”之所以為歷代傳誦,在於他們都有著獨立的人格和精神。

"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談起誰最喜歡喝酒,大多數人想到的是李白,其實和劉伶比起來,李白的貪杯不值一提。李白為了喝酒,散盡唐玄宗贈送的千兩黃金,這叫做灑脫豁達;但劉伶為了喝酒,讓家丁拎著鐵鍬跟著,隨時準備活埋自己,這已經到了醉生夢死的境界了。那麼劉伶是誰,又是什麼讓他如此嗜酒如命的呢?

有種說法:讀懂了歐陽修,也就讀懂了宋代文人;而明白了宋代文人,也就明白了歷代的讀書人。那麼為什麼不是蘇軾,而是歐陽修呢?關鍵在於蘇軾的浪漫是:“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此等灑脫境界有幾人可以達到?但魏晉風流不是白叫的,“竹林七賢”也許才情不如蘇軾,要說灑脫他們誰都不服,劉伶就是其中最有“道家氣息”的一位。

中國最愛喝酒的人,家丁隨身攜帶鐵鍬,就等他醉死了好挖坑活埋

劉伶是個不折不扣的怪人,他身高不到一米五,五官猙獰,奇醜無比。而且特立獨行,整天抱著一個大酒壺,走一口喝一口。更怪的是一個家丁時刻跟著他,而且手裡拿著一把鐵鍬,劉伶告訴他:“等我喝酒喝得醉死了,你就用手中的鐵鍬挖個坑,將我就地掩埋好了,不必談什麼葉落歸根”!

劉伶就是如此的放蕩不羈,一切的制度禮法,他都不放在眼裡。流連山水間是他的最愛,他不去追逐常人嚮往的一切權力,甚至和常人多說半句話,劉伶都覺得不自在。但對於嵇康、阮籍,劉伶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每次相遇,他們都會有說有笑地談論詩詞情懷,離別之時顯得戀戀不捨,或許這就是“臭味相投”吧!

劉伶嗜酒如命,妻子不是沒有勸阻過他,但他用自己的頭腦獲得了更多的酒。一壺壺酒對劉伶而言,就像是喝水一樣,灌入腹中。每每看到喝得爛醉如泥,大吐特吐的劉伶,妻子都覺得很心疼。有一次,她鼓足了勇氣勸說道:“你這樣毫無節制地飲酒,對身體是有嚴重損害的。你崇尚法道自然,為何做出此等與養生之法背道而馳之事呢”?

中國最愛喝酒的人,家丁隨身攜帶鐵鍬,就等他醉死了好挖坑活埋

劉伶自知理虧,就擠出笑容對妻子說:“哎~我也知道這樣喝酒,對身體不好,可我控制不住自己飲酒的慾念啊!能讓我停止喝酒的,可能只有天上的神仙了,你去弄點祭祀神明用的酒肉,來幫我戒酒吧”!

劉伶的妻子喜出望外,覺得丈夫浪子回頭了,於是去準備了很多祭祀用的酒肉。結果劉伶對於當時人們敬重的鬼神,也絲毫不放在眼裡,拿起肉塊就吃了起來,酒水立馬灌入了腹中。可以說,想讓劉伶戒酒,比殺了他還要難。

但劉伶喜歡喝酒也是有原因的,武人多半因高興而飲酒,文人則多半因悲傷而飲酒。劉伶的狂飲背後,就是對魏晉門閥以及禮法無聲的反抗:他非常不滿,但他無力反抗,只能每天灌醉自己,達到麻痺大腦神經的目的。

天才與瘋子往往是不分彼此的,絕對的痴狂,另一面是最純粹的執念,劉伶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竹林七賢”之所以為歷代傳誦,在於他們都有著獨立的人格和精神。

中國最愛喝酒的人,家丁隨身攜帶鐵鍬,就等他醉死了好挖坑活埋

嵇康用自己的生命,正面對抗魏晉禮法;阮籍通過委曲求全,向魏晉禮法妥協;而劉伶就是通過醉生夢死,無視魏晉禮法。因此三個身份、家室、性格截然不同的人,可以聚在一起,達到精神上的契合,嚴格地講他們是一類人。

劉伶的言行中,有著道家莊子的逍遙之風,他時刻都在避世。常人對於官位趨之若鶩,而他卻敬而遠之,拼了命地捨棄所有做官的機會。最初他是王戎麾下的參軍,但為了脫離官場,他故意進獻“無為而治”的策略。朝廷一看白花花的銀子,養了劉伶這麼一個吃閒飯的傢伙,就將他免官了。

他的同僚們,一個個都歡天喜地的升官了,而他卻揹著包裹回家了。但劉伶一點都不沮喪,反而歡天喜地飲起了酒來,家中窮困潦倒,劉伶也不管不問。在劉伶眼中萬貫家財,與流連山水相比不值一提。

"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談起誰最喜歡喝酒,大多數人想到的是李白,其實和劉伶比起來,李白的貪杯不值一提。李白為了喝酒,散盡唐玄宗贈送的千兩黃金,這叫做灑脫豁達;但劉伶為了喝酒,讓家丁拎著鐵鍬跟著,隨時準備活埋自己,這已經到了醉生夢死的境界了。那麼劉伶是誰,又是什麼讓他如此嗜酒如命的呢?

有種說法:讀懂了歐陽修,也就讀懂了宋代文人;而明白了宋代文人,也就明白了歷代的讀書人。那麼為什麼不是蘇軾,而是歐陽修呢?關鍵在於蘇軾的浪漫是:“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此等灑脫境界有幾人可以達到?但魏晉風流不是白叫的,“竹林七賢”也許才情不如蘇軾,要說灑脫他們誰都不服,劉伶就是其中最有“道家氣息”的一位。

中國最愛喝酒的人,家丁隨身攜帶鐵鍬,就等他醉死了好挖坑活埋

劉伶是個不折不扣的怪人,他身高不到一米五,五官猙獰,奇醜無比。而且特立獨行,整天抱著一個大酒壺,走一口喝一口。更怪的是一個家丁時刻跟著他,而且手裡拿著一把鐵鍬,劉伶告訴他:“等我喝酒喝得醉死了,你就用手中的鐵鍬挖個坑,將我就地掩埋好了,不必談什麼葉落歸根”!

劉伶就是如此的放蕩不羈,一切的制度禮法,他都不放在眼裡。流連山水間是他的最愛,他不去追逐常人嚮往的一切權力,甚至和常人多說半句話,劉伶都覺得不自在。但對於嵇康、阮籍,劉伶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每次相遇,他們都會有說有笑地談論詩詞情懷,離別之時顯得戀戀不捨,或許這就是“臭味相投”吧!

劉伶嗜酒如命,妻子不是沒有勸阻過他,但他用自己的頭腦獲得了更多的酒。一壺壺酒對劉伶而言,就像是喝水一樣,灌入腹中。每每看到喝得爛醉如泥,大吐特吐的劉伶,妻子都覺得很心疼。有一次,她鼓足了勇氣勸說道:“你這樣毫無節制地飲酒,對身體是有嚴重損害的。你崇尚法道自然,為何做出此等與養生之法背道而馳之事呢”?

中國最愛喝酒的人,家丁隨身攜帶鐵鍬,就等他醉死了好挖坑活埋

劉伶自知理虧,就擠出笑容對妻子說:“哎~我也知道這樣喝酒,對身體不好,可我控制不住自己飲酒的慾念啊!能讓我停止喝酒的,可能只有天上的神仙了,你去弄點祭祀神明用的酒肉,來幫我戒酒吧”!

劉伶的妻子喜出望外,覺得丈夫浪子回頭了,於是去準備了很多祭祀用的酒肉。結果劉伶對於當時人們敬重的鬼神,也絲毫不放在眼裡,拿起肉塊就吃了起來,酒水立馬灌入了腹中。可以說,想讓劉伶戒酒,比殺了他還要難。

但劉伶喜歡喝酒也是有原因的,武人多半因高興而飲酒,文人則多半因悲傷而飲酒。劉伶的狂飲背後,就是對魏晉門閥以及禮法無聲的反抗:他非常不滿,但他無力反抗,只能每天灌醉自己,達到麻痺大腦神經的目的。

天才與瘋子往往是不分彼此的,絕對的痴狂,另一面是最純粹的執念,劉伶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竹林七賢”之所以為歷代傳誦,在於他們都有著獨立的人格和精神。

中國最愛喝酒的人,家丁隨身攜帶鐵鍬,就等他醉死了好挖坑活埋

嵇康用自己的生命,正面對抗魏晉禮法;阮籍通過委曲求全,向魏晉禮法妥協;而劉伶就是通過醉生夢死,無視魏晉禮法。因此三個身份、家室、性格截然不同的人,可以聚在一起,達到精神上的契合,嚴格地講他們是一類人。

劉伶的言行中,有著道家莊子的逍遙之風,他時刻都在避世。常人對於官位趨之若鶩,而他卻敬而遠之,拼了命地捨棄所有做官的機會。最初他是王戎麾下的參軍,但為了脫離官場,他故意進獻“無為而治”的策略。朝廷一看白花花的銀子,養了劉伶這麼一個吃閒飯的傢伙,就將他免官了。

他的同僚們,一個個都歡天喜地的升官了,而他卻揹著包裹回家了。但劉伶一點都不沮喪,反而歡天喜地飲起了酒來,家中窮困潦倒,劉伶也不管不問。在劉伶眼中萬貫家財,與流連山水相比不值一提。

中國最愛喝酒的人,家丁隨身攜帶鐵鍬,就等他醉死了好挖坑活埋

由於劉伶名氣很大,幾年後朝廷再次想到了他,要他來做官。劉伶聽說使者要來了,直接喝得不省人事,脫掉衣物,渾身赤裸地沿著村莊跑了起來。使者一看劉伶的舉動,覺得他就是一個狂悖無禮的酒徒,於是就返回了,劉伶得以遠離官場。

劉伶對於世俗的憤恨,就是到了醉生夢死的地步,他每時每刻用酒精將自己麻痺,活在那理想的世界中。錢、權、名、利、色,常人夢寐以求的一切,他都視若糞土,敬而遠之。劉伶如此,“竹林七賢”大半也是如此,他們用狂悖無禮的言行,向世俗的一切發起了最激烈的抨擊與反抗。

"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談起誰最喜歡喝酒,大多數人想到的是李白,其實和劉伶比起來,李白的貪杯不值一提。李白為了喝酒,散盡唐玄宗贈送的千兩黃金,這叫做灑脫豁達;但劉伶為了喝酒,讓家丁拎著鐵鍬跟著,隨時準備活埋自己,這已經到了醉生夢死的境界了。那麼劉伶是誰,又是什麼讓他如此嗜酒如命的呢?

有種說法:讀懂了歐陽修,也就讀懂了宋代文人;而明白了宋代文人,也就明白了歷代的讀書人。那麼為什麼不是蘇軾,而是歐陽修呢?關鍵在於蘇軾的浪漫是:“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此等灑脫境界有幾人可以達到?但魏晉風流不是白叫的,“竹林七賢”也許才情不如蘇軾,要說灑脫他們誰都不服,劉伶就是其中最有“道家氣息”的一位。

中國最愛喝酒的人,家丁隨身攜帶鐵鍬,就等他醉死了好挖坑活埋

劉伶是個不折不扣的怪人,他身高不到一米五,五官猙獰,奇醜無比。而且特立獨行,整天抱著一個大酒壺,走一口喝一口。更怪的是一個家丁時刻跟著他,而且手裡拿著一把鐵鍬,劉伶告訴他:“等我喝酒喝得醉死了,你就用手中的鐵鍬挖個坑,將我就地掩埋好了,不必談什麼葉落歸根”!

劉伶就是如此的放蕩不羈,一切的制度禮法,他都不放在眼裡。流連山水間是他的最愛,他不去追逐常人嚮往的一切權力,甚至和常人多說半句話,劉伶都覺得不自在。但對於嵇康、阮籍,劉伶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每次相遇,他們都會有說有笑地談論詩詞情懷,離別之時顯得戀戀不捨,或許這就是“臭味相投”吧!

劉伶嗜酒如命,妻子不是沒有勸阻過他,但他用自己的頭腦獲得了更多的酒。一壺壺酒對劉伶而言,就像是喝水一樣,灌入腹中。每每看到喝得爛醉如泥,大吐特吐的劉伶,妻子都覺得很心疼。有一次,她鼓足了勇氣勸說道:“你這樣毫無節制地飲酒,對身體是有嚴重損害的。你崇尚法道自然,為何做出此等與養生之法背道而馳之事呢”?

中國最愛喝酒的人,家丁隨身攜帶鐵鍬,就等他醉死了好挖坑活埋

劉伶自知理虧,就擠出笑容對妻子說:“哎~我也知道這樣喝酒,對身體不好,可我控制不住自己飲酒的慾念啊!能讓我停止喝酒的,可能只有天上的神仙了,你去弄點祭祀神明用的酒肉,來幫我戒酒吧”!

劉伶的妻子喜出望外,覺得丈夫浪子回頭了,於是去準備了很多祭祀用的酒肉。結果劉伶對於當時人們敬重的鬼神,也絲毫不放在眼裡,拿起肉塊就吃了起來,酒水立馬灌入了腹中。可以說,想讓劉伶戒酒,比殺了他還要難。

但劉伶喜歡喝酒也是有原因的,武人多半因高興而飲酒,文人則多半因悲傷而飲酒。劉伶的狂飲背後,就是對魏晉門閥以及禮法無聲的反抗:他非常不滿,但他無力反抗,只能每天灌醉自己,達到麻痺大腦神經的目的。

天才與瘋子往往是不分彼此的,絕對的痴狂,另一面是最純粹的執念,劉伶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竹林七賢”之所以為歷代傳誦,在於他們都有著獨立的人格和精神。

中國最愛喝酒的人,家丁隨身攜帶鐵鍬,就等他醉死了好挖坑活埋

嵇康用自己的生命,正面對抗魏晉禮法;阮籍通過委曲求全,向魏晉禮法妥協;而劉伶就是通過醉生夢死,無視魏晉禮法。因此三個身份、家室、性格截然不同的人,可以聚在一起,達到精神上的契合,嚴格地講他們是一類人。

劉伶的言行中,有著道家莊子的逍遙之風,他時刻都在避世。常人對於官位趨之若鶩,而他卻敬而遠之,拼了命地捨棄所有做官的機會。最初他是王戎麾下的參軍,但為了脫離官場,他故意進獻“無為而治”的策略。朝廷一看白花花的銀子,養了劉伶這麼一個吃閒飯的傢伙,就將他免官了。

他的同僚們,一個個都歡天喜地的升官了,而他卻揹著包裹回家了。但劉伶一點都不沮喪,反而歡天喜地飲起了酒來,家中窮困潦倒,劉伶也不管不問。在劉伶眼中萬貫家財,與流連山水相比不值一提。

中國最愛喝酒的人,家丁隨身攜帶鐵鍬,就等他醉死了好挖坑活埋

由於劉伶名氣很大,幾年後朝廷再次想到了他,要他來做官。劉伶聽說使者要來了,直接喝得不省人事,脫掉衣物,渾身赤裸地沿著村莊跑了起來。使者一看劉伶的舉動,覺得他就是一個狂悖無禮的酒徒,於是就返回了,劉伶得以遠離官場。

劉伶對於世俗的憤恨,就是到了醉生夢死的地步,他每時每刻用酒精將自己麻痺,活在那理想的世界中。錢、權、名、利、色,常人夢寐以求的一切,他都視若糞土,敬而遠之。劉伶如此,“竹林七賢”大半也是如此,他們用狂悖無禮的言行,向世俗的一切發起了最激烈的抨擊與反抗。

中國最愛喝酒的人,家丁隨身攜帶鐵鍬,就等他醉死了好挖坑活埋

“等我醉死了就把我就地埋了”,如此看淡生死的劉伶,對於傳統禮法、世俗觀念,他痛恨到了極致。劉伶等“竹林七賢”是活在夢中的人,他們還在活著,抑或已經死了。決定他們是否活著的不是他們本人,而他們本人也不是在為自己或者而活著。許多人對“竹林七賢”嗤之以鼻,但筆者以為:有些事,總要有人去做的!

參考資料:

《晉書.劉伶傳》、《世說新語.任誕》

本文系漢史鉤沉原創首發,歡迎關注,瞭解中國古代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