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選擇

老子 華山 道教 終南山 東方散文 2017-05-13

老子的選擇

作者:李高田

從華山到樓觀,應該說是老子智慧的選擇。

周敬王四年(前516)七月,時任朝廷守藏史的老子李耳,見王室衰微,諸侯紛爭,內亂頻起,預知周王朝氣數將盡,便辭官不做,西隱秦地。老子進入潼關後,曾在關門逗留過一段時日。雖然桃林(潼關古稱)風景宜人,畢竟離要塞太近,殺氣過重,他還是選擇了關西的華山。老子到華山,先隱在北麓的一個道觀。因老子住過,人稱“柱臣觀”。老子騎青牛常來往於華麓與岳廟。岳廟有一古柏,虯蟠如龍,形貌奇古。老子每次瞻拜岳神,都將牛繫於古柏之上,那柏便被後世稱作“青牛樹”。後來老子漸漸移居嶽頂,以便就近採服灝天之氣。其時華山還無路,老子便駕青牛犁石鑿道,以便人們升嶽朝拜。嶽路草創後,老子移居聚仙台,後來登上峰巔。朝陽、鬆檜二峰都留有這位聖哲的勝蹟。老子曾登臨太華極頂落雁峰,在仰天池畔觀陰陽之變化,食天地之精華。後來仙棲于丹爐峰,在那裡燒茅煉丹,體悟道理。大約是華山三峰太過險峻,生存條件所限,亦或是距關門太近,為歷代兵家常爭之地,最終老子離開華山,繼續西行。

在終南山懷抱的樓觀,老子決定留下來,將其作為終身歸隱之地。老子選擇樓觀,首先是一種自然選擇。樓觀地處八百里秦川腹心,背靠秦嶺,其奇、古、名、幽諸特色與華山所共有,而林木之秀美,山川之潤澤,卻勝於華山。故史書有載:“終南千峰聳翠,以樓觀為最名。”蘇軾也曾賦詩稱讚:“此臺一覽秦川小,不待傳經意已空。”這裡不似華山挺拔險峻,不易攀登,也遠離軍事重鎮潼關,沒有兵火之擾。而且山勢平緩,上下方便,不須費大力氣,便可以同自然對話。尤其是“十里瀑聲”的野牛河飛瀑,“仰首一線天”的四十里峽,“可觀黃河日出,能看行雲霧海,風鳴林嘯,五月飛雪”的首陽山以及溶洞、風井、石林帶等,幾乎都是原始狀態,這與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學思想十分諧和。其次,老子選擇樓觀,也是一種文化選擇。樓觀位於關中古老文化中心地帶,北有中華民族搖籃渭河,西有周先民遺址,周文王、周武王出生並興起於斯,道家傑出人物姜尚也曾垂釣磻溪以待明主;而遠古時期華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和炎帝,以及醫藥之祖神農,教民稼穡的農業之祖后稷,都曾經活動在這秦嶺渭水之間。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樓觀四周的每一方沃土,都蘊含著中華古文化與古文明的基因。

其實老子選擇樓觀,直接的誘因,大抵和尹喜有關。尹喜本是周時一位高道,在當時學界頗有名氣,連孔子都稱他關夫子。他做關令時望氣知老子到來,便邀其西行樓觀。之前老子就聞聽尹喜在終南山結草為樓,觀星望氣,精思至道。老子迢迢西來,就是要會這位頗具神通的道友,共研宇宙人生大道。最終老子輾轉來到這裡。終南山水啟迪了他的靈智,與尹夫子思想的碰撞激起老子真知的火花,使得他的道學思想更趨完備,更趨成熟,終於在這裡完成並宣講了那部日後成為中國智慧高點和精神巔峰的《道德經》。老子天人合一、陰陽協調、虛無恬淡、自然無為的道家哲學,凝結著高度的人生智慧,成為照亮人類文明的不滅火焰。

據說,老子後來又西邁流沙去教化胡人。老子雖然離開了他先後選擇的華山與樓觀,卻將道的種子播撒在這裡,以故千百年來西嶽華山成為聞名古今的道教名山,而樓觀則成為金聲玉振的道教祖庭。在漫長的歷史長河裡,樓觀與華山東西相映,表裡呼應,同氣連枝,引領著北方乃至全國的道場活動。從軒轅黃帝登嶽會神,到老子隱居峰麓參玄悟道始,從尹喜結樓修道始,樓觀與華山道教活動分別已有3000餘年歷史。秦漢以來,華山與樓觀已成為朝野共仰的仙山。西魏初年,寇謙之再傳弟子韋節移居華山,撰寫了攘斥佛教、闡揚老子思想、鼓吹老子西升化胡的論著,使華山教團與樓觀教團的主張傾向一致。北周與隋之交,樓觀著名道士王延,在華山得焦曠傳授《三洞祕訣真經》,並與焦曠同至石室,“餐鬆飲泉,絕粒幽處,北周武帝欽其高道,遣使訪之”。他精選華山道士8名,與同時應詔樓觀道士嚴達、蘇道標等入京,“共弘玄旨”。而樓觀因是老子著經佈道處,又是老子終極歸隱之地,成為中國道文化發源地,有道源仙都、天下第一福地之稱。自周至清,有60餘位皇帝親往或派員祭拜老子達百餘次。有唐一代,道教成為國教,樓觀與華山道教最為繁盛。由於唐皇室與老子聯宗,加封老子為“玄元皇帝”,高祖李淵親蒞樓觀,改樓觀臺為宗聖宮。玄宗以夢老子為由,改宮為觀。一時觀貌豪華,道士雲集,香火盛極。而唐太宗因華山是其本命山,亦加封華山神為“金天王”,還差一點在華山舉行封禪大典。樓觀臺與華山道教,同根同源,一脈相承。從金元以至明清,兩地都是全真教主要道場,而且幾乎都是全真龍門派的本山(當然華山還有華山派)。數千年來,老子播下的道的火種,在秦地發揚光大,樓觀與華山作為標立於中國道壇的雙峰,發散著魅人的異彩。

大約老子化胡歸來,又歸樓觀,最終化形於此,現有這裡的老子墓可以作證。但一些學者對此頗多質疑。其實老子仙蛻葬於何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子思想的精髓亦即中國文化之魂已恆久的凝聚在樓觀的雲空,已被國人認知。穿越數千年時空,一代一代朝聖問道的香火一直綿延至今。尤其在道德滑坡的當代,越來越多的國人將這裡視為心靈的棲息地和思歸的精神家園。從這個意義上說,老子這種智慧選擇,其實也是中華這個東方古老民族的智慧選擇。

老子的選擇

東方散文,感情求真,思想求深,角度求新,視野求廣,語言求美。請支持如下稿件:人性之美、大愛情懷、鄉愁、親情友情愛情、生態情懷、性靈自然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