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篤君按:“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聖經·新約全書·約翰福音》)

荷蘭黃金時代著名風俗畫家德·霍赫(Pieter de Hooch,1629-1684)的作品《歡飲圖》,也被稱作《與兩個男人一起飲酒的女人》。畫面中心是一位身穿紅裙的姑娘,她笑著舉杯,等著男人為她斟葡萄酒。一個老婦人站在男人身後耳語。桌上還放著一隻陶製啤酒罐,另一個男人坐在窗前抽菸鬥,他面前擺著一杯啤酒。斟酒男和老婦人背後的牆上掛著一幅《阿姆斯特丹風景圖》。

揚·維米爾:於鴇兒處

▲ 油畫《歡飲圖》(約1658)

彼得·德·霍赫 作

現藏於巴黎盧浮宮

德·霍赫的這幅《歡飲圖》通過畫面右上角門後牆上掛著的一幅“畫中畫”——《耶穌與行淫婦人》向觀者暗示:畫面中心這位穿紅裙的姑娘是一位性工作者,而斟酒男身邊的老婦人則是一位鴇母,她正在與兩位客官議價,畫家描繪了交易即將達成的時刻。

揚·維米爾:於鴇兒處

右上角門後牆上掛著一幅“畫中畫”——《耶穌與行淫婦人》

▲ 油畫《歡飲》(約1658,局部)

彼得·德·霍赫 作

現藏於巴黎盧浮宮

揚·維米爾:於鴇兒處

▲ 油畫《耶穌與行淫婦人》(1600)

佛拉芒畫家小彼得·勃魯蓋爾(Pieter Brueghel the Younger,1564-1638)作

現藏於費城藝術博物館

揚·維米爾:於鴇兒處

▲ 油畫《耶穌與行淫婦人》(17世紀上半葉)

佛拉芒畫家梵·林特(Peter van Lint,1609–1690)作

私人收藏

“感性”是巴洛克時代的藝術關鍵詞之一,德·霍赫與十七世紀佛拉芒巴洛克畫家一樣,偏愛對人類的五種感官做寓言式描繪。荷蘭黃金時代的人們在生活中追求“食色性也”之樂,藝術上,繪畫作品既要突出對於“感官奢侈”的表現功能,同時還要包含一定的“勸誡”意義。為此,德·霍赫在《歡飲圖》中配上了具有隱喻性質的“畫中畫”——《耶穌與行淫婦人》。“畫中畫”是佛拉芒巴洛克畫家的慣用技法,比如著名畫家老揚·勃魯蓋爾(Jan Brueghel the Elder,1568-1625)的油畫《視覺與嗅覺》(大約1620)及《聽覺、觸覺和味覺》(1618)中都有多幅“畫中畫”:

揚·維米爾:於鴇兒處

比如,畫面右上方掛著的畫作《耶穌治癒盲人》象徵著“屬靈的視覺”

▲ 油畫《視覺與嗅覺》(大約1620)

老揚·勃魯蓋爾 作

現藏於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

揚·維米爾:於鴇兒處

左上方的巨幅油畫《智慧女神羋涅瓦拜訪帕納索斯山上的繆斯》暗指聽覺;其下的《牙醫治病》暗指觸覺;畫面正中上方的兩幅油畫《在陰間受罰的貪吃財主》和《迦拿婚宴》都代表味覺

▲ 油畫《聽覺、觸覺和味覺》(1618)

老揚·勃魯蓋爾 作

現藏於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

德·霍赫筆法含蓄,同樣的主題——《與兩個男人一起飲酒的女人》——在荷蘭黃金時代大畫家揚·維米爾(Jan Vermeer van Delft,1632-1675)筆下則顯得豪放許多:

揚·維米爾:於鴇兒處

▲ 油畫《於鴇兒處》(約1656)

揚·維米爾 作

現藏於德累斯頓歷代大師畫廊

畫面前景中,色彩絢麗的土耳其地毯和豪華的皮草外套搭在圍欄上,這向觀者提示了這場交易發生的場所——在陽臺上。身穿紅外套頭戴大禮帽的男人一邊撫摸黃衣姑娘的胸脯,一邊將一枚硬幣扔進她微笑著伸出的手掌。投幣男身後的鴇母穿著修女黑袍,她目光緊張,臉色緊繃,似笑非笑,狡猾地緊盯著投幣男和姑娘的一舉一動。黃衣姑娘頭戴白色帽子,無比純潔;她手中握著一杯葡萄酒,酒杯旁邊放著一把用來盛葡萄酒的韋斯特林陶壺;姑娘的面頰上泛起微醺的紅暈——或許也因羞赧——這兩片紅暈與那因見錢眼開而翹起的嘴角連成一片鮮豔的紅色。

畫面最左邊向觀者訕笑的男人似乎並未完全介入這場交易,他舉著一杯啤酒,敬向畫外觀眾。這個古怪的啤酒飲者就是畫家本人——這也是畫家揚·維米爾的自畫像。有趣的是,這幅《於鴇兒處》竟是揚·維米爾創作的第一幅風俗畫,當時畫家只有24歲,他饒有興致卻不無諷刺地描繪了發生在荷蘭代爾夫特某鴇兒處的鮮活一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