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辣鋪隨筆,窯洞的魅力'

藍田 農村 白鹿原 政治 不完美媽媽 胡辣鋪主 2019-08-28
"

看過電視《白鹿原》的人都知道,在四九年臨近解放的時候,白嘉軒的長子白孝文已經是滋水縣的保安團的營長。在這個改天換日關鍵時刻,白孝文發動了起義,推翻了舊政權,搖身一變成為革命者,並代理了滋水縣縣長,走上了從政的道路。

我查了藍田縣(滋水縣的原型)的大事記。在49年西安解放之後,藍田縣保安團團長確實發動了起義,並代理了藍田縣縣長,迎接瞭解放軍的到來。

"

看過電視《白鹿原》的人都知道,在四九年臨近解放的時候,白嘉軒的長子白孝文已經是滋水縣的保安團的營長。在這個改天換日關鍵時刻,白孝文發動了起義,推翻了舊政權,搖身一變成為革命者,並代理了滋水縣縣長,走上了從政的道路。

我查了藍田縣(滋水縣的原型)的大事記。在49年西安解放之後,藍田縣保安團團長確實發動了起義,並代理了藍田縣縣長,迎接瞭解放軍的到來。

胡辣鋪隨筆,窯洞的魅力

兩眼窯洞

在大兵壓境下的起義,其實是很難取得信任的。這個代理縣長並沒有當多少時間,就被換掉了,有新的縣長到任,而任命這個新縣長的組織就是陝甘寧邊區政府。

陝甘寧邊區政府,一個在邊緣地帶掙扎生存的政治組織,一個無人理採的偏遠機構,一個似有似無的存在,隨著解放軍的不斷勝利,不斷坐大,手臂越伸越長,管得地盤越來越多,從貧瘠的陝北一直管到了富庶的關中。

陝甘寧邊區政府任命的官員,也都來自於陝甘寧邊區。在那個時代,都是清一色的陝北人。共產黨經營陝北期間,鼓勵教育,開辦學校,培養了不少的人。解放後,這些人都派上用場,走到全省仍致全國,控制了各級權力。

"

看過電視《白鹿原》的人都知道,在四九年臨近解放的時候,白嘉軒的長子白孝文已經是滋水縣的保安團的營長。在這個改天換日關鍵時刻,白孝文發動了起義,推翻了舊政權,搖身一變成為革命者,並代理了滋水縣縣長,走上了從政的道路。

我查了藍田縣(滋水縣的原型)的大事記。在49年西安解放之後,藍田縣保安團團長確實發動了起義,並代理了藍田縣縣長,迎接瞭解放軍的到來。

胡辣鋪隨筆,窯洞的魅力

兩眼窯洞

在大兵壓境下的起義,其實是很難取得信任的。這個代理縣長並沒有當多少時間,就被換掉了,有新的縣長到任,而任命這個新縣長的組織就是陝甘寧邊區政府。

陝甘寧邊區政府,一個在邊緣地帶掙扎生存的政治組織,一個無人理採的偏遠機構,一個似有似無的存在,隨著解放軍的不斷勝利,不斷坐大,手臂越伸越長,管得地盤越來越多,從貧瘠的陝北一直管到了富庶的關中。

陝甘寧邊區政府任命的官員,也都來自於陝甘寧邊區。在那個時代,都是清一色的陝北人。共產黨經營陝北期間,鼓勵教育,開辦學校,培養了不少的人。解放後,這些人都派上用場,走到全省仍致全國,控制了各級權力。

胡辣鋪隨筆,窯洞的魅力

窯洞院落

這些陝北人多數都是農村的孩子,家境多不好,各種各樣的原因捲入政治波濤,有升有伏,苦樂自知。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他們多少都上過小學或中學,懂得政策和處世方式,知道如何應用這些政策。他們很忠誠,服從聽話,但視野都不寬闊。他們離開家鄉,來到關中,自然把陝北的一些風格帶來了,其中一個就是對窯洞的偏好。

陝北位於黃土高原,人們都是住窯洞的;而關中多是平原,多住的是平房。這些平房要麼是用土坯做成的,有錢的會用磚砌成。平房前後通透,採光和通風都要好過窯洞。但陝北人並不這麼想,他看不上平房,他們想的是窯洞。

"

看過電視《白鹿原》的人都知道,在四九年臨近解放的時候,白嘉軒的長子白孝文已經是滋水縣的保安團的營長。在這個改天換日關鍵時刻,白孝文發動了起義,推翻了舊政權,搖身一變成為革命者,並代理了滋水縣縣長,走上了從政的道路。

我查了藍田縣(滋水縣的原型)的大事記。在49年西安解放之後,藍田縣保安團團長確實發動了起義,並代理了藍田縣縣長,迎接瞭解放軍的到來。

胡辣鋪隨筆,窯洞的魅力

兩眼窯洞

在大兵壓境下的起義,其實是很難取得信任的。這個代理縣長並沒有當多少時間,就被換掉了,有新的縣長到任,而任命這個新縣長的組織就是陝甘寧邊區政府。

陝甘寧邊區政府,一個在邊緣地帶掙扎生存的政治組織,一個無人理採的偏遠機構,一個似有似無的存在,隨著解放軍的不斷勝利,不斷坐大,手臂越伸越長,管得地盤越來越多,從貧瘠的陝北一直管到了富庶的關中。

陝甘寧邊區政府任命的官員,也都來自於陝甘寧邊區。在那個時代,都是清一色的陝北人。共產黨經營陝北期間,鼓勵教育,開辦學校,培養了不少的人。解放後,這些人都派上用場,走到全省仍致全國,控制了各級權力。

胡辣鋪隨筆,窯洞的魅力

窯洞院落

這些陝北人多數都是農村的孩子,家境多不好,各種各樣的原因捲入政治波濤,有升有伏,苦樂自知。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他們多少都上過小學或中學,懂得政策和處世方式,知道如何應用這些政策。他們很忠誠,服從聽話,但視野都不寬闊。他們離開家鄉,來到關中,自然把陝北的一些風格帶來了,其中一個就是對窯洞的偏好。

陝北位於黃土高原,人們都是住窯洞的;而關中多是平原,多住的是平房。這些平房要麼是用土坯做成的,有錢的會用磚砌成。平房前後通透,採光和通風都要好過窯洞。但陝北人並不這麼想,他看不上平房,他們想的是窯洞。

胡辣鋪隨筆,窯洞的魅力

山中的窯洞

陝北的窯洞依山挖成,幾眼並列,門口圍成小院子,會有小路與外界連接。窯洞都有木門,旁邊有窗戶。窗戶沒有玻璃,貼得是白紙,上面還有剪紙。窯洞靠近門口會亮堂乾燥,而內部則黑暗潮溼。窗戶下面會有一個大炕,一家人就睡在這裡。炕的裡端就是灶臺,是做飯的地方。到了冬天,灶臺的火不熄,火通過煙道加熱炕,讓睡在炕上的人們感到非常暖和。

這些陝北人自小起就在窯洞中生活。從他們一睜開眼睛,都會看到窯洞的穹頂,這個印象非常深刻。覺得感到舒服踏實。而窯洞的一頭明一頭暗,也讓他們感到十分自然。可到了關中後,他們住的是平房,而且還是磚房,其結構和感覺則完全不同。尤其屋頂都是木樑結構,毫無穹形美感,讓他們非常不習慣。

"

看過電視《白鹿原》的人都知道,在四九年臨近解放的時候,白嘉軒的長子白孝文已經是滋水縣的保安團的營長。在這個改天換日關鍵時刻,白孝文發動了起義,推翻了舊政權,搖身一變成為革命者,並代理了滋水縣縣長,走上了從政的道路。

我查了藍田縣(滋水縣的原型)的大事記。在49年西安解放之後,藍田縣保安團團長確實發動了起義,並代理了藍田縣縣長,迎接瞭解放軍的到來。

胡辣鋪隨筆,窯洞的魅力

兩眼窯洞

在大兵壓境下的起義,其實是很難取得信任的。這個代理縣長並沒有當多少時間,就被換掉了,有新的縣長到任,而任命這個新縣長的組織就是陝甘寧邊區政府。

陝甘寧邊區政府,一個在邊緣地帶掙扎生存的政治組織,一個無人理採的偏遠機構,一個似有似無的存在,隨著解放軍的不斷勝利,不斷坐大,手臂越伸越長,管得地盤越來越多,從貧瘠的陝北一直管到了富庶的關中。

陝甘寧邊區政府任命的官員,也都來自於陝甘寧邊區。在那個時代,都是清一色的陝北人。共產黨經營陝北期間,鼓勵教育,開辦學校,培養了不少的人。解放後,這些人都派上用場,走到全省仍致全國,控制了各級權力。

胡辣鋪隨筆,窯洞的魅力

窯洞院落

這些陝北人多數都是農村的孩子,家境多不好,各種各樣的原因捲入政治波濤,有升有伏,苦樂自知。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他們多少都上過小學或中學,懂得政策和處世方式,知道如何應用這些政策。他們很忠誠,服從聽話,但視野都不寬闊。他們離開家鄉,來到關中,自然把陝北的一些風格帶來了,其中一個就是對窯洞的偏好。

陝北位於黃土高原,人們都是住窯洞的;而關中多是平原,多住的是平房。這些平房要麼是用土坯做成的,有錢的會用磚砌成。平房前後通透,採光和通風都要好過窯洞。但陝北人並不這麼想,他看不上平房,他們想的是窯洞。

胡辣鋪隨筆,窯洞的魅力

山中的窯洞

陝北的窯洞依山挖成,幾眼並列,門口圍成小院子,會有小路與外界連接。窯洞都有木門,旁邊有窗戶。窗戶沒有玻璃,貼得是白紙,上面還有剪紙。窯洞靠近門口會亮堂乾燥,而內部則黑暗潮溼。窗戶下面會有一個大炕,一家人就睡在這裡。炕的裡端就是灶臺,是做飯的地方。到了冬天,灶臺的火不熄,火通過煙道加熱炕,讓睡在炕上的人們感到非常暖和。

這些陝北人自小起就在窯洞中生活。從他們一睜開眼睛,都會看到窯洞的穹頂,這個印象非常深刻。覺得感到舒服踏實。而窯洞的一頭明一頭暗,也讓他們感到十分自然。可到了關中後,他們住的是平房,而且還是磚房,其結構和感覺則完全不同。尤其屋頂都是木樑結構,毫無穹形美感,讓他們非常不習慣。

胡辣鋪隨筆,窯洞的魅力

階梯窯洞

隨後他們身體的一些變化,如容易疲乏和病痛,他們也都賴到了平房上。

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初,藍田縣革委會(就是現在的縣政府)有了些錢,想建一個二層洋灰樓房,下面做辦公室,上面做宿舍。這樣的工程現在看不算什麼,在當時算是一個了不起的工程,因為當地就沒有什麼洋灰樓房。

建什麼樣的樓房呢。這些手握權力、頑固不化的陝北人就決策了,要建成窯洞的樣子。這樣的做法從經濟上講,是不划算的,但他們喜歡。不久,兩層洋灰樓房起來了,沒有現代樓房的樣子,是兩層窯洞生硬地疊放起來。

許多人都住了進去,都說感覺非常好。

多少年之後,我回到了曾經生活過的地方,這個窯洞式的樓房還在,但已經是門破窗爛,無人居住了。就是在陝北,人們也不願意住窯洞了,而是儘可能地起平房,還是磚砌的。其實農村的人越來越少,都進城了。在城裡,他們住的都是單元樓,沒有窯洞的樣子。

四十年過去了,人們的想法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窯洞慢慢地被忘記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