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類拔萃的子孫,往往出於有德的人家

孔子 詩經 文昌帝君 世知東方讀書會 2019-06-04
出類拔萃的子孫,往往出於有德的人家

近報則在自己。遠報則在兒孫。(語出《文昌帝君陰鷙文》)

今譯:近報報在自己的身上,遠報報在兒孫的身上。

出類拔萃的子孫,往往出於有德的人家

這兩句是承上啟下的詞。近報、遠報都是就善的意義上說的。近報不一定就是現在,他生、後世,也是近報,因為近報是就自己而言的。

富貴貧賤,死生壽夭,都有定數。這個定數,就是隨自己所作的善惡而得到的報應。自作自受,一切由自己做主。這是帝君教導人明白因果報應的事實,以通過積功累德自求多福。

與人說後世,信的人有一半,懷疑的人有一半;與人說後代,則無論是聰明智慧的人,還是愚鈍的人,都能深信不疑。然而,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一個人是否能有好的兒孫,也是由自己的德行所感召的。因此,古往今來,出類拔萃的子孫,往往出於有德的人家。《詩經》上說:“克昌厥後。”意思是要擔當起使後代興旺的責任。《書經》上也說:“垂裕後昆。”意思是要傳福報給後代。

關於祖先的積德報在兒孫身上,最明顯的例子是孔子。孔子所積的德,使他的子孫世世代代都為人尊敬。人們為什麼要尊敬他們呢?是因為他們的祖先有大德,對我們整個國家民族有無窮無盡的、永遠報答不盡的恩德,所以他的子孫一直到今天,中外人士沒有不尊敬的。這就是“遠報則在兒孫”。然而今天在中國,尊師的傳統卻動搖了。為了要尊師,必須要先學孝親。如果要提倡孝道,一定要建祠堂以明祭祀。所以應當提倡凡是中國人所在之處,都要團結起來,集中力量建一個百姓宗祠,裡面供奉百姓祖先的牌位,提倡孝道,維護我們民族的根本,這個功德也是無量無邊。對上,我們繼承百姓歷代的祖先;對下,以後億萬代的子孫,我們也有了交代。曾子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敬愛祖先是性德,提倡的是知恩報恩的意識,是真正的至善。近報、遠報功德之殊勝,可以說縱使是諸佛菩薩也說不盡。

摘自《大家都學感應篇》(歷朝歷代宰相、狀元的必讀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