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懷中是歷屆茅盾文學獎年紀最長的獲獎作家,他以90歲高齡攀上文學的高原,長篇小說《牽風記》獲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

徐懷中是歷屆茅盾文學獎年紀最長的獲獎作家,他以90歲高齡攀上文學的高原,長篇小說《牽風記》獲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徐懷中:九十歲再出發

1954年,25歲的徐懷中發表了處女作中篇小說《地上的長虹》。自此,他在文學的高原鍥而不捨地跋涉,1980年短篇小說《西線軼事》以九萬餘讀者直接票選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第一名,被譽為“啟蒙了整個軍旅文學的春天”,無愧於“當代戰爭小說的換代之作”;2014年,《底色》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獎報告文學獎,2019年,徐懷中以90歲高齡攀上文學的高原,長篇小說《牽風記》獲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徐懷中是歷屆茅盾文學獎年紀最長的獲獎作家,但他的作品卻元氣充沛,如此青春、激情、浪漫、空靈、唯美、神祕、詩意、簡約,充滿畫面雕塑感,字裡行間流淌著高山流水般的天籟音韻,恰如軍事文學開出的一朵奇葩。

很難想象,鮐背之年的徐懷中是以怎樣的毅力完成這部大書的。老來體弱多病,寫作只能時斷時續,加之在文字上摳摳搜搜,簡直談不上有什麼進度,十多萬字的一部小長篇,竟在手上團弄了四個年頭。

完成後,徐懷中在《牽風記》扉頁鄭重寫下“獻給我的妻子於增湘”。一如他的每一件作品,《牽風記》的寫作同樣凝結著於增湘太多的心血,他願意以這獻詞,表達對終身伴侶的感激之情。

《牽風記》的“風”

其實早在1962年,徐懷中就曾著手寫作長篇小說《牽風記》,寫了近20萬字,卻不得不將書稿燒掉。

當初那一部書稿,是從正面描寫1947年劉鄧野戰軍挺進大別山,取得戰略進攻歷史性勝利。小說筆墨所至,正是作者所親歷過的,那一段充滿艱難險惡的悲壯歷程,如同身體的烙印,始終伴隨著徐懷中生命的延續,永遠不會淡忘。

"

徐懷中是歷屆茅盾文學獎年紀最長的獲獎作家,他以90歲高齡攀上文學的高原,長篇小說《牽風記》獲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徐懷中:九十歲再出發

1954年,25歲的徐懷中發表了處女作中篇小說《地上的長虹》。自此,他在文學的高原鍥而不捨地跋涉,1980年短篇小說《西線軼事》以九萬餘讀者直接票選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第一名,被譽為“啟蒙了整個軍旅文學的春天”,無愧於“當代戰爭小說的換代之作”;2014年,《底色》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獎報告文學獎,2019年,徐懷中以90歲高齡攀上文學的高原,長篇小說《牽風記》獲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徐懷中是歷屆茅盾文學獎年紀最長的獲獎作家,但他的作品卻元氣充沛,如此青春、激情、浪漫、空靈、唯美、神祕、詩意、簡約,充滿畫面雕塑感,字裡行間流淌著高山流水般的天籟音韻,恰如軍事文學開出的一朵奇葩。

很難想象,鮐背之年的徐懷中是以怎樣的毅力完成這部大書的。老來體弱多病,寫作只能時斷時續,加之在文字上摳摳搜搜,簡直談不上有什麼進度,十多萬字的一部小長篇,竟在手上團弄了四個年頭。

完成後,徐懷中在《牽風記》扉頁鄭重寫下“獻給我的妻子於增湘”。一如他的每一件作品,《牽風記》的寫作同樣凝結著於增湘太多的心血,他願意以這獻詞,表達對終身伴侶的感激之情。

《牽風記》的“風”

其實早在1962年,徐懷中就曾著手寫作長篇小說《牽風記》,寫了近20萬字,卻不得不將書稿燒掉。

當初那一部書稿,是從正面描寫1947年劉鄧野戰軍挺進大別山,取得戰略進攻歷史性勝利。小說筆墨所至,正是作者所親歷過的,那一段充滿艱難險惡的悲壯歷程,如同身體的烙印,始終伴隨著徐懷中生命的延續,永遠不會淡忘。

徐懷中:九十歲再出發

時隔半個多世紀,《牽風記》出版,已與初稿大不一樣。有的老同志讀了說,劉鄧野戰軍浩浩蕩蕩挺進大別山,勝利完成了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重大戰略任務,難道就像小說所寫,竟是如此簡而單之走過來的嗎?又有人講,青年作者這樣寫情有可原,竟然是出自親身經歷了戰爭全過程的一位老作家之手,讓人無法理解。

“可以想見,他們心目中認為我應該寫出的,正如我1962年未完成的初稿,正面全景式地反映這次重大戰略行動,記述野戰軍如何歷盡艱險,取得千里躍進及堅持大別山鬥爭的偉大勝利。問題在於,歷經幾十年之後,我交出來的完全是另外一本書,前後兩個文本,雖是同一個書名,卻不可同日而語。”徐懷中解釋,《牽風記》的書名,可以理解為,在總體力量敵強我弱的形勢下,突破戰爭史侷限,牽引戰略進攻之風;《牽風記》原稿與今作,在立意與創作方法上都有顯著差別,亦可理解為牽引個人寫作轉變之風;“風”為《詩經》六義之首,而《國風》部分的詩歌,大多是反映周代先人們生活的恬淡渾樸愉意跳脫,或表現青年男女浪漫愛情的,與小說意涵相契合,也不妨理解為牽引古老的“國風”之風;“牽風”二字,原本空幻,作其他意象聯想也未嘗不可。

織造浩蕩生命氣象

《牽風記》寫得艱難,卻極有力度,寫得痛快淋漓,充滿青春活力,這大概與徐懷中的寫作和思想經歷有關。

隨著新時期到來,徐懷中和許多作家一樣,在文學觀念上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與年輕一輩作家不同,徐懷中的這種內部變化,主要體現在儘可能擺脫有形無形的思想禁錮與自我侷限,清除殘留的概念化公式化影響,實現棄舊圖新輕裝上陣。“其實並沒有‘新’到哪裡去,只不過是迴歸到小說創作所固有的藝術規律上來。一條河斷流了乾涸了,只有溯源而上,回到三江源頭,才能找到活命之水。”徐懷中說,晚年的創作,這種感覺十分真切,恰如干渴已極,回眸之間發現了一汪清澈的泉水。

"

徐懷中是歷屆茅盾文學獎年紀最長的獲獎作家,他以90歲高齡攀上文學的高原,長篇小說《牽風記》獲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徐懷中:九十歲再出發

1954年,25歲的徐懷中發表了處女作中篇小說《地上的長虹》。自此,他在文學的高原鍥而不捨地跋涉,1980年短篇小說《西線軼事》以九萬餘讀者直接票選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第一名,被譽為“啟蒙了整個軍旅文學的春天”,無愧於“當代戰爭小說的換代之作”;2014年,《底色》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獎報告文學獎,2019年,徐懷中以90歲高齡攀上文學的高原,長篇小說《牽風記》獲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徐懷中是歷屆茅盾文學獎年紀最長的獲獎作家,但他的作品卻元氣充沛,如此青春、激情、浪漫、空靈、唯美、神祕、詩意、簡約,充滿畫面雕塑感,字裡行間流淌著高山流水般的天籟音韻,恰如軍事文學開出的一朵奇葩。

很難想象,鮐背之年的徐懷中是以怎樣的毅力完成這部大書的。老來體弱多病,寫作只能時斷時續,加之在文字上摳摳搜搜,簡直談不上有什麼進度,十多萬字的一部小長篇,竟在手上團弄了四個年頭。

完成後,徐懷中在《牽風記》扉頁鄭重寫下“獻給我的妻子於增湘”。一如他的每一件作品,《牽風記》的寫作同樣凝結著於增湘太多的心血,他願意以這獻詞,表達對終身伴侶的感激之情。

《牽風記》的“風”

其實早在1962年,徐懷中就曾著手寫作長篇小說《牽風記》,寫了近20萬字,卻不得不將書稿燒掉。

當初那一部書稿,是從正面描寫1947年劉鄧野戰軍挺進大別山,取得戰略進攻歷史性勝利。小說筆墨所至,正是作者所親歷過的,那一段充滿艱難險惡的悲壯歷程,如同身體的烙印,始終伴隨著徐懷中生命的延續,永遠不會淡忘。

徐懷中:九十歲再出發

時隔半個多世紀,《牽風記》出版,已與初稿大不一樣。有的老同志讀了說,劉鄧野戰軍浩浩蕩蕩挺進大別山,勝利完成了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重大戰略任務,難道就像小說所寫,竟是如此簡而單之走過來的嗎?又有人講,青年作者這樣寫情有可原,竟然是出自親身經歷了戰爭全過程的一位老作家之手,讓人無法理解。

“可以想見,他們心目中認為我應該寫出的,正如我1962年未完成的初稿,正面全景式地反映這次重大戰略行動,記述野戰軍如何歷盡艱險,取得千里躍進及堅持大別山鬥爭的偉大勝利。問題在於,歷經幾十年之後,我交出來的完全是另外一本書,前後兩個文本,雖是同一個書名,卻不可同日而語。”徐懷中解釋,《牽風記》的書名,可以理解為,在總體力量敵強我弱的形勢下,突破戰爭史侷限,牽引戰略進攻之風;《牽風記》原稿與今作,在立意與創作方法上都有顯著差別,亦可理解為牽引個人寫作轉變之風;“風”為《詩經》六義之首,而《國風》部分的詩歌,大多是反映周代先人們生活的恬淡渾樸愉意跳脫,或表現青年男女浪漫愛情的,與小說意涵相契合,也不妨理解為牽引古老的“國風”之風;“牽風”二字,原本空幻,作其他意象聯想也未嘗不可。

織造浩蕩生命氣象

《牽風記》寫得艱難,卻極有力度,寫得痛快淋漓,充滿青春活力,這大概與徐懷中的寫作和思想經歷有關。

隨著新時期到來,徐懷中和許多作家一樣,在文學觀念上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與年輕一輩作家不同,徐懷中的這種內部變化,主要體現在儘可能擺脫有形無形的思想禁錮與自我侷限,清除殘留的概念化公式化影響,實現棄舊圖新輕裝上陣。“其實並沒有‘新’到哪裡去,只不過是迴歸到小說創作所固有的藝術規律上來。一條河斷流了乾涸了,只有溯源而上,回到三江源頭,才能找到活命之水。”徐懷中說,晚年的創作,這種感覺十分真切,恰如干渴已極,回眸之間發現了一汪清澈的泉水。

徐懷中:九十歲再出發

(徐懷中和夫人)

這個漫長的思想“解凍”過程,也正是小說《牽風記》一個必需的創作準備過程。如果匆匆忙忙急於動筆,很可能又會跌入舊有的窠臼中去。《牽風記》完成後,徐懷中分頭送給熟悉的作家和朋友,期待他們真誠、真實的意見。他做好了迎接一切批評或表揚的思想準備。此前,他的短篇《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或許你看到過日出》,分別發表在1999年第1期和2000年第1期的《人民文學》雜誌。當時就有部隊的老同志說,不知道你寫的雲山霧罩是什麼意思。有一位老朋友是搞電影的,和徐懷中無話不談,他說:因為你是作協副主席人家才給你登了這兩篇小說。他聽了照樣坦然一笑。

“我用去了幾十年時間掙脫種種思想顧慮。孔夫子講‘四十不惑’,我已經活了兩個不惑之年還要多,就像一棵老樹,樹幹都空了,應該有一定的容量了,不再顧慮重重。寫這本書,我完全放開了手腳。”步入老年之後,徐懷中的閱讀興致更多側重於古代文化典籍,以及自然哲學方面的著作。小說《牽風記》沒有寫作提綱,只是建立了一個“備忘錄”,偶有所思所想記下幾行字,以免遺忘。備忘錄上,抄寫了老、莊等古代哲人一段一段語錄,他反覆閱讀品味,沉浸在某種理性幻境之中不能自拔。他希望憑藉自己多年戰地生活的積累,抽絲剝繭,織造出一番激越浩蕩的生命氣象。他拿定主意,依循這樣一個意向,逐步搭建小說的整體構架。也因此,《牽風記》在整體寓意上更加有所擴展與延伸。這是徐懷中厚積薄發之作。雖然只有十二三萬字,給人的感覺卻是,作者盪滌了生活閱歷所有的龐雜之物,僅提取自己生命體驗中屬於日精月華的部分呈獻給讀者。

從未停止對戰爭的反思

戰爭,無論規模大小或時間長短,也無論內戰還是對外戰爭,無論是最神聖的保衛戰爭還是最不韙的非正義之戰,最終都是以人的個體生命來結算的。作為一位軍旅作家,只有爭取到最前線去經受種種考驗,積累豐富的戰場體驗,才可能進入文學寫作的殿堂。以往每次去前線,徐懷中像小孩子過新年穿新衣,滿懷激情躍躍欲試。但寫作《西線軼事》,他的心態要複雜得多、沉重得多。如果將戰爭比作一株大樹的樹冠,引發戰爭的社會原因就是深紮在泥土中大樹的根鬚,徐懷中並沒有過多描繪那場戰爭的樹冠,而是著力於地面以下的根鬚部分。

"

徐懷中是歷屆茅盾文學獎年紀最長的獲獎作家,他以90歲高齡攀上文學的高原,長篇小說《牽風記》獲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徐懷中:九十歲再出發

1954年,25歲的徐懷中發表了處女作中篇小說《地上的長虹》。自此,他在文學的高原鍥而不捨地跋涉,1980年短篇小說《西線軼事》以九萬餘讀者直接票選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第一名,被譽為“啟蒙了整個軍旅文學的春天”,無愧於“當代戰爭小說的換代之作”;2014年,《底色》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獎報告文學獎,2019年,徐懷中以90歲高齡攀上文學的高原,長篇小說《牽風記》獲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徐懷中是歷屆茅盾文學獎年紀最長的獲獎作家,但他的作品卻元氣充沛,如此青春、激情、浪漫、空靈、唯美、神祕、詩意、簡約,充滿畫面雕塑感,字裡行間流淌著高山流水般的天籟音韻,恰如軍事文學開出的一朵奇葩。

很難想象,鮐背之年的徐懷中是以怎樣的毅力完成這部大書的。老來體弱多病,寫作只能時斷時續,加之在文字上摳摳搜搜,簡直談不上有什麼進度,十多萬字的一部小長篇,竟在手上團弄了四個年頭。

完成後,徐懷中在《牽風記》扉頁鄭重寫下“獻給我的妻子於增湘”。一如他的每一件作品,《牽風記》的寫作同樣凝結著於增湘太多的心血,他願意以這獻詞,表達對終身伴侶的感激之情。

《牽風記》的“風”

其實早在1962年,徐懷中就曾著手寫作長篇小說《牽風記》,寫了近20萬字,卻不得不將書稿燒掉。

當初那一部書稿,是從正面描寫1947年劉鄧野戰軍挺進大別山,取得戰略進攻歷史性勝利。小說筆墨所至,正是作者所親歷過的,那一段充滿艱難險惡的悲壯歷程,如同身體的烙印,始終伴隨著徐懷中生命的延續,永遠不會淡忘。

徐懷中:九十歲再出發

時隔半個多世紀,《牽風記》出版,已與初稿大不一樣。有的老同志讀了說,劉鄧野戰軍浩浩蕩蕩挺進大別山,勝利完成了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重大戰略任務,難道就像小說所寫,竟是如此簡而單之走過來的嗎?又有人講,青年作者這樣寫情有可原,竟然是出自親身經歷了戰爭全過程的一位老作家之手,讓人無法理解。

“可以想見,他們心目中認為我應該寫出的,正如我1962年未完成的初稿,正面全景式地反映這次重大戰略行動,記述野戰軍如何歷盡艱險,取得千里躍進及堅持大別山鬥爭的偉大勝利。問題在於,歷經幾十年之後,我交出來的完全是另外一本書,前後兩個文本,雖是同一個書名,卻不可同日而語。”徐懷中解釋,《牽風記》的書名,可以理解為,在總體力量敵強我弱的形勢下,突破戰爭史侷限,牽引戰略進攻之風;《牽風記》原稿與今作,在立意與創作方法上都有顯著差別,亦可理解為牽引個人寫作轉變之風;“風”為《詩經》六義之首,而《國風》部分的詩歌,大多是反映周代先人們生活的恬淡渾樸愉意跳脫,或表現青年男女浪漫愛情的,與小說意涵相契合,也不妨理解為牽引古老的“國風”之風;“牽風”二字,原本空幻,作其他意象聯想也未嘗不可。

織造浩蕩生命氣象

《牽風記》寫得艱難,卻極有力度,寫得痛快淋漓,充滿青春活力,這大概與徐懷中的寫作和思想經歷有關。

隨著新時期到來,徐懷中和許多作家一樣,在文學觀念上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與年輕一輩作家不同,徐懷中的這種內部變化,主要體現在儘可能擺脫有形無形的思想禁錮與自我侷限,清除殘留的概念化公式化影響,實現棄舊圖新輕裝上陣。“其實並沒有‘新’到哪裡去,只不過是迴歸到小說創作所固有的藝術規律上來。一條河斷流了乾涸了,只有溯源而上,回到三江源頭,才能找到活命之水。”徐懷中說,晚年的創作,這種感覺十分真切,恰如干渴已極,回眸之間發現了一汪清澈的泉水。

徐懷中:九十歲再出發

(徐懷中和夫人)

這個漫長的思想“解凍”過程,也正是小說《牽風記》一個必需的創作準備過程。如果匆匆忙忙急於動筆,很可能又會跌入舊有的窠臼中去。《牽風記》完成後,徐懷中分頭送給熟悉的作家和朋友,期待他們真誠、真實的意見。他做好了迎接一切批評或表揚的思想準備。此前,他的短篇《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或許你看到過日出》,分別發表在1999年第1期和2000年第1期的《人民文學》雜誌。當時就有部隊的老同志說,不知道你寫的雲山霧罩是什麼意思。有一位老朋友是搞電影的,和徐懷中無話不談,他說:因為你是作協副主席人家才給你登了這兩篇小說。他聽了照樣坦然一笑。

“我用去了幾十年時間掙脫種種思想顧慮。孔夫子講‘四十不惑’,我已經活了兩個不惑之年還要多,就像一棵老樹,樹幹都空了,應該有一定的容量了,不再顧慮重重。寫這本書,我完全放開了手腳。”步入老年之後,徐懷中的閱讀興致更多側重於古代文化典籍,以及自然哲學方面的著作。小說《牽風記》沒有寫作提綱,只是建立了一個“備忘錄”,偶有所思所想記下幾行字,以免遺忘。備忘錄上,抄寫了老、莊等古代哲人一段一段語錄,他反覆閱讀品味,沉浸在某種理性幻境之中不能自拔。他希望憑藉自己多年戰地生活的積累,抽絲剝繭,織造出一番激越浩蕩的生命氣象。他拿定主意,依循這樣一個意向,逐步搭建小說的整體構架。也因此,《牽風記》在整體寓意上更加有所擴展與延伸。這是徐懷中厚積薄發之作。雖然只有十二三萬字,給人的感覺卻是,作者盪滌了生活閱歷所有的龐雜之物,僅提取自己生命體驗中屬於日精月華的部分呈獻給讀者。

從未停止對戰爭的反思

戰爭,無論規模大小或時間長短,也無論內戰還是對外戰爭,無論是最神聖的保衛戰爭還是最不韙的非正義之戰,最終都是以人的個體生命來結算的。作為一位軍旅作家,只有爭取到最前線去經受種種考驗,積累豐富的戰場體驗,才可能進入文學寫作的殿堂。以往每次去前線,徐懷中像小孩子過新年穿新衣,滿懷激情躍躍欲試。但寫作《西線軼事》,他的心態要複雜得多、沉重得多。如果將戰爭比作一株大樹的樹冠,引發戰爭的社會原因就是深紮在泥土中大樹的根鬚,徐懷中並沒有過多描繪那場戰爭的樹冠,而是著力於地面以下的根鬚部分。

徐懷中:九十歲再出發

(1956年,徐懷中在昆明寫作)

戰爭給徐懷中帶來什麼?他說,從個人的歷史來說,戰爭帶給自己的是成長。在戰爭生活里長大成人,一直沒有離開軍隊,能寫一兩本戰爭的書,也是戰爭給自己帶來的。2008年,徐懷中根據當年的“戰地日記”完成了《底色》,真實記錄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一位中國軍人作家、記者在戰火紛飛中的種種情感閱歷與生命體驗,記錄了他對戰爭冷靜客觀而富於哲理的觀察思考。

《底色》的寫法,融小說、散文、通訊、政論於一體,同時又顯示出作家長期的知識儲備、文化修養和戰爭思考的底蘊。他確定要用非虛構形式出現,做到觀察高度真實、客觀、公正,強調作者的親歷性,作為自己戎馬半生的一行足印;同時又希望在宏觀展現上更開闊,揭示覆雜多變的冷戰國際格局,既有一條時間順序的線索,又力爭突破呆板的回憶,儘可能適應敘事的需要。

作為一位具有廣泛影響的戰爭文學作家,徐懷中從未停止對戰爭的反思,也未停止對自己思想感情的反思,他甚至說自己仍沒有真正感知曠日持久而又極端殘酷的戰爭。

徐懷中對戰地攝影大師卡帕懷有深深的敬意。卡帕的作品被譽為“戰地攝影不朽之作”,他總是善於捕捉戰爭中稍縱即逝的動感形象,將人在生死交替的一瞬間定格為永恆。徐懷中說,卡帕以他無聲的語言塑造了一系列人的生命雕塑,他的鏡頭縱深無限,他攝取到的是人類戰爭的“底色”。戰爭是人類歷史的永動機,無論以何種名義發動這一部機器,它的“底色”不會有任何區別,那就是死亡,是毀滅,是殘酷,是絕望。這也是徐懷中創作《底色》的原因。

"

徐懷中是歷屆茅盾文學獎年紀最長的獲獎作家,他以90歲高齡攀上文學的高原,長篇小說《牽風記》獲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徐懷中:九十歲再出發

1954年,25歲的徐懷中發表了處女作中篇小說《地上的長虹》。自此,他在文學的高原鍥而不捨地跋涉,1980年短篇小說《西線軼事》以九萬餘讀者直接票選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第一名,被譽為“啟蒙了整個軍旅文學的春天”,無愧於“當代戰爭小說的換代之作”;2014年,《底色》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獎報告文學獎,2019年,徐懷中以90歲高齡攀上文學的高原,長篇小說《牽風記》獲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徐懷中是歷屆茅盾文學獎年紀最長的獲獎作家,但他的作品卻元氣充沛,如此青春、激情、浪漫、空靈、唯美、神祕、詩意、簡約,充滿畫面雕塑感,字裡行間流淌著高山流水般的天籟音韻,恰如軍事文學開出的一朵奇葩。

很難想象,鮐背之年的徐懷中是以怎樣的毅力完成這部大書的。老來體弱多病,寫作只能時斷時續,加之在文字上摳摳搜搜,簡直談不上有什麼進度,十多萬字的一部小長篇,竟在手上團弄了四個年頭。

完成後,徐懷中在《牽風記》扉頁鄭重寫下“獻給我的妻子於增湘”。一如他的每一件作品,《牽風記》的寫作同樣凝結著於增湘太多的心血,他願意以這獻詞,表達對終身伴侶的感激之情。

《牽風記》的“風”

其實早在1962年,徐懷中就曾著手寫作長篇小說《牽風記》,寫了近20萬字,卻不得不將書稿燒掉。

當初那一部書稿,是從正面描寫1947年劉鄧野戰軍挺進大別山,取得戰略進攻歷史性勝利。小說筆墨所至,正是作者所親歷過的,那一段充滿艱難險惡的悲壯歷程,如同身體的烙印,始終伴隨著徐懷中生命的延續,永遠不會淡忘。

徐懷中:九十歲再出發

時隔半個多世紀,《牽風記》出版,已與初稿大不一樣。有的老同志讀了說,劉鄧野戰軍浩浩蕩蕩挺進大別山,勝利完成了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重大戰略任務,難道就像小說所寫,竟是如此簡而單之走過來的嗎?又有人講,青年作者這樣寫情有可原,竟然是出自親身經歷了戰爭全過程的一位老作家之手,讓人無法理解。

“可以想見,他們心目中認為我應該寫出的,正如我1962年未完成的初稿,正面全景式地反映這次重大戰略行動,記述野戰軍如何歷盡艱險,取得千里躍進及堅持大別山鬥爭的偉大勝利。問題在於,歷經幾十年之後,我交出來的完全是另外一本書,前後兩個文本,雖是同一個書名,卻不可同日而語。”徐懷中解釋,《牽風記》的書名,可以理解為,在總體力量敵強我弱的形勢下,突破戰爭史侷限,牽引戰略進攻之風;《牽風記》原稿與今作,在立意與創作方法上都有顯著差別,亦可理解為牽引個人寫作轉變之風;“風”為《詩經》六義之首,而《國風》部分的詩歌,大多是反映周代先人們生活的恬淡渾樸愉意跳脫,或表現青年男女浪漫愛情的,與小說意涵相契合,也不妨理解為牽引古老的“國風”之風;“牽風”二字,原本空幻,作其他意象聯想也未嘗不可。

織造浩蕩生命氣象

《牽風記》寫得艱難,卻極有力度,寫得痛快淋漓,充滿青春活力,這大概與徐懷中的寫作和思想經歷有關。

隨著新時期到來,徐懷中和許多作家一樣,在文學觀念上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與年輕一輩作家不同,徐懷中的這種內部變化,主要體現在儘可能擺脫有形無形的思想禁錮與自我侷限,清除殘留的概念化公式化影響,實現棄舊圖新輕裝上陣。“其實並沒有‘新’到哪裡去,只不過是迴歸到小說創作所固有的藝術規律上來。一條河斷流了乾涸了,只有溯源而上,回到三江源頭,才能找到活命之水。”徐懷中說,晚年的創作,這種感覺十分真切,恰如干渴已極,回眸之間發現了一汪清澈的泉水。

徐懷中:九十歲再出發

(徐懷中和夫人)

這個漫長的思想“解凍”過程,也正是小說《牽風記》一個必需的創作準備過程。如果匆匆忙忙急於動筆,很可能又會跌入舊有的窠臼中去。《牽風記》完成後,徐懷中分頭送給熟悉的作家和朋友,期待他們真誠、真實的意見。他做好了迎接一切批評或表揚的思想準備。此前,他的短篇《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或許你看到過日出》,分別發表在1999年第1期和2000年第1期的《人民文學》雜誌。當時就有部隊的老同志說,不知道你寫的雲山霧罩是什麼意思。有一位老朋友是搞電影的,和徐懷中無話不談,他說:因為你是作協副主席人家才給你登了這兩篇小說。他聽了照樣坦然一笑。

“我用去了幾十年時間掙脫種種思想顧慮。孔夫子講‘四十不惑’,我已經活了兩個不惑之年還要多,就像一棵老樹,樹幹都空了,應該有一定的容量了,不再顧慮重重。寫這本書,我完全放開了手腳。”步入老年之後,徐懷中的閱讀興致更多側重於古代文化典籍,以及自然哲學方面的著作。小說《牽風記》沒有寫作提綱,只是建立了一個“備忘錄”,偶有所思所想記下幾行字,以免遺忘。備忘錄上,抄寫了老、莊等古代哲人一段一段語錄,他反覆閱讀品味,沉浸在某種理性幻境之中不能自拔。他希望憑藉自己多年戰地生活的積累,抽絲剝繭,織造出一番激越浩蕩的生命氣象。他拿定主意,依循這樣一個意向,逐步搭建小說的整體構架。也因此,《牽風記》在整體寓意上更加有所擴展與延伸。這是徐懷中厚積薄發之作。雖然只有十二三萬字,給人的感覺卻是,作者盪滌了生活閱歷所有的龐雜之物,僅提取自己生命體驗中屬於日精月華的部分呈獻給讀者。

從未停止對戰爭的反思

戰爭,無論規模大小或時間長短,也無論內戰還是對外戰爭,無論是最神聖的保衛戰爭還是最不韙的非正義之戰,最終都是以人的個體生命來結算的。作為一位軍旅作家,只有爭取到最前線去經受種種考驗,積累豐富的戰場體驗,才可能進入文學寫作的殿堂。以往每次去前線,徐懷中像小孩子過新年穿新衣,滿懷激情躍躍欲試。但寫作《西線軼事》,他的心態要複雜得多、沉重得多。如果將戰爭比作一株大樹的樹冠,引發戰爭的社會原因就是深紮在泥土中大樹的根鬚,徐懷中並沒有過多描繪那場戰爭的樹冠,而是著力於地面以下的根鬚部分。

徐懷中:九十歲再出發

(1956年,徐懷中在昆明寫作)

戰爭給徐懷中帶來什麼?他說,從個人的歷史來說,戰爭帶給自己的是成長。在戰爭生活里長大成人,一直沒有離開軍隊,能寫一兩本戰爭的書,也是戰爭給自己帶來的。2008年,徐懷中根據當年的“戰地日記”完成了《底色》,真實記錄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一位中國軍人作家、記者在戰火紛飛中的種種情感閱歷與生命體驗,記錄了他對戰爭冷靜客觀而富於哲理的觀察思考。

《底色》的寫法,融小說、散文、通訊、政論於一體,同時又顯示出作家長期的知識儲備、文化修養和戰爭思考的底蘊。他確定要用非虛構形式出現,做到觀察高度真實、客觀、公正,強調作者的親歷性,作為自己戎馬半生的一行足印;同時又希望在宏觀展現上更開闊,揭示覆雜多變的冷戰國際格局,既有一條時間順序的線索,又力爭突破呆板的回憶,儘可能適應敘事的需要。

作為一位具有廣泛影響的戰爭文學作家,徐懷中從未停止對戰爭的反思,也未停止對自己思想感情的反思,他甚至說自己仍沒有真正感知曠日持久而又極端殘酷的戰爭。

徐懷中對戰地攝影大師卡帕懷有深深的敬意。卡帕的作品被譽為“戰地攝影不朽之作”,他總是善於捕捉戰爭中稍縱即逝的動感形象,將人在生死交替的一瞬間定格為永恆。徐懷中說,卡帕以他無聲的語言塑造了一系列人的生命雕塑,他的鏡頭縱深無限,他攝取到的是人類戰爭的“底色”。戰爭是人類歷史的永動機,無論以何種名義發動這一部機器,它的“底色”不會有任何區別,那就是死亡,是毀滅,是殘酷,是絕望。這也是徐懷中創作《底色》的原因。

徐懷中:九十歲再出發

“在戰爭文學中,能寫出一個人物形象就是不小的貢獻,徐懷中寫了一組人物,這是他對戰爭文學的巨大貢獻。”評論家朱向前評價。另外,在處理戰爭與性的禁區方面,徐懷中做了大膽而可貴的探索,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對傳統戰爭文學的挑戰和突破。從《西線軼事》到《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或許你見過日出》,一直到今天的《牽風記》,徐懷中始終有一種藝術雄心,總在不斷地探索創新,在90歲的年紀決心和自己的以往告別,這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奇蹟。

後記:重新平復如白紙

我問徐懷中,能否評價一下自己在創作上的理想和遺憾。他說,翻查自己的文學流水賬,其中寫滿了遺憾和沮喪。由於種種原因,荒廢了很多時間,加之有寫作習慣上的弊病,總是要把一段段文字背誦下來,才能落筆到紙上,這就決定了他的“爬行姿態”,寫不了幾篇東西。

“我讀過這樣一段箴言:‘一個被揉皺的紙團兒,浸泡在清水中,漸漸平展開來,直到恢復為一張潔白的紙。人的一生一世,也應作如是觀。’現在對我而言,時間很有限了,但我還是會在文學寫作這一泓清澈的泉水中浸泡下去,直至重新平復為一張白紙。”徐懷中說。(舒晉瑜)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