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中考語文試卷出爐,看看「古詩文閱讀部分」什麼最難?'

"

古詩文類的學習,包含了詩詞歌賦從先秦詩歌一直到元曲小令,現在的考試也不僅僅就是唐詩宋詞了,還有文言文理解!我們來看看2019北京中考語文試卷!

二.古詩文閱讀(共17分)

(一)默寫部分(共4分)

7.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______。”(《論語·子張》)(1分)

8.莫笑農家臘酒渾,______ 。山重水複疑無路,______。(陸游《遊山西村》)(2分)

9.在北海公園裡遊覽,當你看到具有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的五龍亭,你能聯想到的帶有“亭”(或“樓”“閣”)字的一句古詩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7.仁在其中矣

8.豐年留客足雞豚;柳暗花明又一村

9.孤山寺北賈亭西

分析

1.分值4分,考查古詩文的閱讀積累。

2.課內古詩文強調落實--要會背、要寫對

課外古詩文默寫強調思考--以古代中國建築為話題,聯想帶有“亭”“樓”“閣”的古詩,考查中考生課外閱讀積累的水平

"

古詩文類的學習,包含了詩詞歌賦從先秦詩歌一直到元曲小令,現在的考試也不僅僅就是唐詩宋詞了,還有文言文理解!我們來看看2019北京中考語文試卷!

二.古詩文閱讀(共17分)

(一)默寫部分(共4分)

7.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______。”(《論語·子張》)(1分)

8.莫笑農家臘酒渾,______ 。山重水複疑無路,______。(陸游《遊山西村》)(2分)

9.在北海公園裡遊覽,當你看到具有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的五龍亭,你能聯想到的帶有“亭”(或“樓”“閣”)字的一句古詩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7.仁在其中矣

8.豐年留客足雞豚;柳暗花明又一村

9.孤山寺北賈亭西

分析

1.分值4分,考查古詩文的閱讀積累。

2.課內古詩文強調落實--要會背、要寫對

課外古詩文默寫強調思考--以古代中國建築為話題,聯想帶有“亭”“樓”“閣”的古詩,考查中考生課外閱讀積累的水平

2019北京中考語文試卷出爐,看看「古詩文閱讀部分」什麼最難?


(二)古詩文閱讀部分(共5分)

閱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完成10-11題。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注:①【蜀州】有的版本寫作“蜀川”。

10.這是一首送別詩。朋友將遠赴蜀州,離別之際,詩人以兩人共同的境遇“①_________”寬解友人,並以“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勸慰鼓勵友人。全詩既抒發了詩人送別友人的②_________之情,也表現了詩人③________的人生態度。(3分)

11.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一作“隨風”)直到夜郎西”,與本詩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表現的都是對朋友的深厚情誼。請你結合詩句內容,簡要說明兩位詩人各自是如何抒發內心情感的。(2分)

答案:

10.同是宦遊人;不捨、依依惜別;樂觀豁達

11.“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表現友誼不會因為時間和空間的阻礙而變淡,抒發了作者樂觀豁達的情感;“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運用了寄情於景和擬人的手法,賦予了月亮人的情思,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左遷的關心與不捨。

分析

1.古分值為5分,考查學生對古詩內容和寫作手法的理解。

2.古詩文閱讀選取了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但答題也跟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有關。實際是考兩首詩抒發情感的內容和抒發情感的寫作方式。在以後的古詩詞學習中要注意。

3.要對古詩詞理解、欣賞、聯想


"

古詩文類的學習,包含了詩詞歌賦從先秦詩歌一直到元曲小令,現在的考試也不僅僅就是唐詩宋詞了,還有文言文理解!我們來看看2019北京中考語文試卷!

二.古詩文閱讀(共17分)

(一)默寫部分(共4分)

7.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______。”(《論語·子張》)(1分)

8.莫笑農家臘酒渾,______ 。山重水複疑無路,______。(陸游《遊山西村》)(2分)

9.在北海公園裡遊覽,當你看到具有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的五龍亭,你能聯想到的帶有“亭”(或“樓”“閣”)字的一句古詩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7.仁在其中矣

8.豐年留客足雞豚;柳暗花明又一村

9.孤山寺北賈亭西

分析

1.分值4分,考查古詩文的閱讀積累。

2.課內古詩文強調落實--要會背、要寫對

課外古詩文默寫強調思考--以古代中國建築為話題,聯想帶有“亭”“樓”“閣”的古詩,考查中考生課外閱讀積累的水平

2019北京中考語文試卷出爐,看看「古詩文閱讀部分」什麼最難?


(二)古詩文閱讀部分(共5分)

閱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完成10-11題。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注:①【蜀州】有的版本寫作“蜀川”。

10.這是一首送別詩。朋友將遠赴蜀州,離別之際,詩人以兩人共同的境遇“①_________”寬解友人,並以“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勸慰鼓勵友人。全詩既抒發了詩人送別友人的②_________之情,也表現了詩人③________的人生態度。(3分)

11.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一作“隨風”)直到夜郎西”,與本詩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表現的都是對朋友的深厚情誼。請你結合詩句內容,簡要說明兩位詩人各自是如何抒發內心情感的。(2分)

答案:

10.同是宦遊人;不捨、依依惜別;樂觀豁達

11.“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表現友誼不會因為時間和空間的阻礙而變淡,抒發了作者樂觀豁達的情感;“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運用了寄情於景和擬人的手法,賦予了月亮人的情思,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左遷的關心與不捨。

分析

1.古分值為5分,考查學生對古詩內容和寫作手法的理解。

2.古詩文閱讀選取了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但答題也跟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有關。實際是考兩首詩抒發情感的內容和抒發情感的寫作方式。在以後的古詩詞學習中要注意。

3.要對古詩詞理解、欣賞、聯想


2019北京中考語文試卷出爐,看看「古詩文閱讀部分」什麼最難?


文言文閱讀部分(共8分)

(三)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2-14題。(共8分)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乙】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選自《孟子·告子下》)

12.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舉於市 舉一反三 舉足輕重 輕舉妄動

B.人恆過 過目不忘 悔過自新 言過其實

C.衡於慮 不足為慮 深思熟慮 處心積慮

D.徵於色 聲色俱厲 眉飛色舞 喜形於色

答案:D

A.舉(任用、選拔)於市 舉(提出)一反三 舉(舉起)足輕重 輕舉(行動、動作)妄動

B.人恆過(犯錯誤) 過目不忘(經過) 悔過自新(過錯) 言過其實(超過)

C.衡於慮(思慮) 不足為慮(擔憂) 深思熟慮(考慮) 處心積慮(考慮、思慮)

D.徵於色 聲色俱厲 眉飛色舞 喜形於色(臉色、神色)

13.翻譯文中兩處畫線語句,並依據上下文對其作出進一步理解,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2分)

【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譯:用(這些)來使他內心受到震動,性格變得堅忍,增加他所不具備的才能。

理解:孟子認為,只有讓一個人內心愁苦、筋骨勞累,挨餓受凍,身體疲乏,有做不完的事,才能錘鍊他的意志,增長他的才幹。

【乙】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翻譯:這樣以後人們才會明白,人(或國家)常處於憂愁禍患之中可以生存,而常處於安逸享樂之中則會滅亡。

理解:孟子在闡明困境能使人奮起的道理,並指出造成國家滅亡的原因之後,才得出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結論。

答案:乙

14.上文論述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結合下面兩則【鏈接材料】,簡要說明“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在趙襄子和隋煬帝身上是如何體現的。(4分)

【鏈接材料一】

趙襄子①攻瞿②,勝老人、中人③,使使者來謁之,襄子方食摶飯④,有憂色。左右曰:“一朝而兩城下,此人之所以喜也,今君有憂色何?”泉子曰:“今趙氏之德行,無所於積,一朝而兩城下,亡其及我乎?”孔子聞之曰:“趙氏其昌乎!”夫憂所以為昌也,而喜所以為亡也。

(節選自《呂氏春秋·慎大覽·慎大》)

【鏈接材料二】

(隋煬帝)恃其富強,不虞⑤後患。驅天下以從⑥欲,罄⑦萬物而自本,採城中之子女,求遠方之奇異。宮苑是飾,臺榭是崇,徭役無時,干戈不戢⑧。遂以四海之尊,殞⑨於匹夫之手,子孫殄絕,為天下笑,可不痛哉!

(節選自《貞觀政要·君道第一》)

注:①[趙襄子]春秋末晉國大夫,趙氏家族首領,戰國時期趙國的創始人。②[翟(dí)]春秋時期的國家。③[老人、中人]翟國的兩座城池。④[摶(tuán)飯]捏成團的飯。⑤[虞]考慮,防範。⑥[從]同“縱”。⑦[罄(qìng)]用盡,消耗殆盡。⑧[干戈不戢(jí)]戰事終年不休。⑨[殞(yǔn)]死亡。

答案:(1)趙襄子一天內打下來兩座城池,非但面無喜色,反而愁眉不展,是擔憂趙國沒有積累什麼德行,很快也會滅亡,這是生於憂患的體現。

(2)隋煬帝依仗國家強大,做事不考慮後患,驕奢淫逸,最後國家破滅自己也身首異處,被天下恥笑,是死於安樂的體現。

分析

1.分值8分,試題選取了課內孟子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課外選取了《呂氏春秋》中趙襄子和《貞觀政要》中隋煬帝的故事。

2.三則材料一則論述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道理,一則是趙襄子“憂患使之生”,一則是隋煬帝“安樂使之死”,後兩個故事是對第一篇文章觀點從正反兩方面的論證,細心的學生就會發現這是文言文和議論文結合的綜合性考查。

3.選文培養了學生的憂患意識。引導中學生通過學習文言文來感受傳統文化,在閱讀中完成價值判斷,為自己樹立正確的觀念和意識。


"

古詩文類的學習,包含了詩詞歌賦從先秦詩歌一直到元曲小令,現在的考試也不僅僅就是唐詩宋詞了,還有文言文理解!我們來看看2019北京中考語文試卷!

二.古詩文閱讀(共17分)

(一)默寫部分(共4分)

7.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______。”(《論語·子張》)(1分)

8.莫笑農家臘酒渾,______ 。山重水複疑無路,______。(陸游《遊山西村》)(2分)

9.在北海公園裡遊覽,當你看到具有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的五龍亭,你能聯想到的帶有“亭”(或“樓”“閣”)字的一句古詩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7.仁在其中矣

8.豐年留客足雞豚;柳暗花明又一村

9.孤山寺北賈亭西

分析

1.分值4分,考查古詩文的閱讀積累。

2.課內古詩文強調落實--要會背、要寫對

課外古詩文默寫強調思考--以古代中國建築為話題,聯想帶有“亭”“樓”“閣”的古詩,考查中考生課外閱讀積累的水平

2019北京中考語文試卷出爐,看看「古詩文閱讀部分」什麼最難?


(二)古詩文閱讀部分(共5分)

閱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完成10-11題。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注:①【蜀州】有的版本寫作“蜀川”。

10.這是一首送別詩。朋友將遠赴蜀州,離別之際,詩人以兩人共同的境遇“①_________”寬解友人,並以“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勸慰鼓勵友人。全詩既抒發了詩人送別友人的②_________之情,也表現了詩人③________的人生態度。(3分)

11.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一作“隨風”)直到夜郎西”,與本詩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表現的都是對朋友的深厚情誼。請你結合詩句內容,簡要說明兩位詩人各自是如何抒發內心情感的。(2分)

答案:

10.同是宦遊人;不捨、依依惜別;樂觀豁達

11.“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表現友誼不會因為時間和空間的阻礙而變淡,抒發了作者樂觀豁達的情感;“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運用了寄情於景和擬人的手法,賦予了月亮人的情思,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左遷的關心與不捨。

分析

1.古分值為5分,考查學生對古詩內容和寫作手法的理解。

2.古詩文閱讀選取了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但答題也跟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有關。實際是考兩首詩抒發情感的內容和抒發情感的寫作方式。在以後的古詩詞學習中要注意。

3.要對古詩詞理解、欣賞、聯想


2019北京中考語文試卷出爐,看看「古詩文閱讀部分」什麼最難?


文言文閱讀部分(共8分)

(三)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2-14題。(共8分)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乙】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選自《孟子·告子下》)

12.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舉於市 舉一反三 舉足輕重 輕舉妄動

B.人恆過 過目不忘 悔過自新 言過其實

C.衡於慮 不足為慮 深思熟慮 處心積慮

D.徵於色 聲色俱厲 眉飛色舞 喜形於色

答案:D

A.舉(任用、選拔)於市 舉(提出)一反三 舉(舉起)足輕重 輕舉(行動、動作)妄動

B.人恆過(犯錯誤) 過目不忘(經過) 悔過自新(過錯) 言過其實(超過)

C.衡於慮(思慮) 不足為慮(擔憂) 深思熟慮(考慮) 處心積慮(考慮、思慮)

D.徵於色 聲色俱厲 眉飛色舞 喜形於色(臉色、神色)

13.翻譯文中兩處畫線語句,並依據上下文對其作出進一步理解,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2分)

【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譯:用(這些)來使他內心受到震動,性格變得堅忍,增加他所不具備的才能。

理解:孟子認為,只有讓一個人內心愁苦、筋骨勞累,挨餓受凍,身體疲乏,有做不完的事,才能錘鍊他的意志,增長他的才幹。

【乙】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翻譯:這樣以後人們才會明白,人(或國家)常處於憂愁禍患之中可以生存,而常處於安逸享樂之中則會滅亡。

理解:孟子在闡明困境能使人奮起的道理,並指出造成國家滅亡的原因之後,才得出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結論。

答案:乙

14.上文論述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結合下面兩則【鏈接材料】,簡要說明“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在趙襄子和隋煬帝身上是如何體現的。(4分)

【鏈接材料一】

趙襄子①攻瞿②,勝老人、中人③,使使者來謁之,襄子方食摶飯④,有憂色。左右曰:“一朝而兩城下,此人之所以喜也,今君有憂色何?”泉子曰:“今趙氏之德行,無所於積,一朝而兩城下,亡其及我乎?”孔子聞之曰:“趙氏其昌乎!”夫憂所以為昌也,而喜所以為亡也。

(節選自《呂氏春秋·慎大覽·慎大》)

【鏈接材料二】

(隋煬帝)恃其富強,不虞⑤後患。驅天下以從⑥欲,罄⑦萬物而自本,採城中之子女,求遠方之奇異。宮苑是飾,臺榭是崇,徭役無時,干戈不戢⑧。遂以四海之尊,殞⑨於匹夫之手,子孫殄絕,為天下笑,可不痛哉!

(節選自《貞觀政要·君道第一》)

注:①[趙襄子]春秋末晉國大夫,趙氏家族首領,戰國時期趙國的創始人。②[翟(dí)]春秋時期的國家。③[老人、中人]翟國的兩座城池。④[摶(tuán)飯]捏成團的飯。⑤[虞]考慮,防範。⑥[從]同“縱”。⑦[罄(qìng)]用盡,消耗殆盡。⑧[干戈不戢(jí)]戰事終年不休。⑨[殞(yǔn)]死亡。

答案:(1)趙襄子一天內打下來兩座城池,非但面無喜色,反而愁眉不展,是擔憂趙國沒有積累什麼德行,很快也會滅亡,這是生於憂患的體現。

(2)隋煬帝依仗國家強大,做事不考慮後患,驕奢淫逸,最後國家破滅自己也身首異處,被天下恥笑,是死於安樂的體現。

分析

1.分值8分,試題選取了課內孟子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課外選取了《呂氏春秋》中趙襄子和《貞觀政要》中隋煬帝的故事。

2.三則材料一則論述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道理,一則是趙襄子“憂患使之生”,一則是隋煬帝“安樂使之死”,後兩個故事是對第一篇文章觀點從正反兩方面的論證,細心的學生就會發現這是文言文和議論文結合的綜合性考查。

3.選文培養了學生的憂患意識。引導中學生通過學習文言文來感受傳統文化,在閱讀中完成價值判斷,為自己樹立正確的觀念和意識。


2019北京中考語文試卷出爐,看看「古詩文閱讀部分」什麼最難?


點擊鏈接,去詩文典學習《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哦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