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
"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01 三思而後行?你被騙了!

“三思而後行。”

我們從讀書認字起,就知道了這句話,可以說是耳濡目染。

所以大多數人總習慣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想很多。

畢竟孔子告訴我們,要多想想,別貿然出手嘛。

但恐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這句話還有下半句吧。

《論語》的原文是這樣的: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什麼意思呢?

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慮很多次。孔子知道後說,考慮兩次,再借鑑以往的經驗就可以了。

也就是說,孔子老人家並沒有讓我們為一件事情想太多,而是站在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就行了。

而我們卻會錯了意,喜歡想太多,不停地糾結一件事情,結果沒有行動,反而讓自己焦慮成疾。

前段時間就在某個自媒體大號上看到一個故事:

29歲的日本青年,在家中死亡,警方沒有查出任何死亡原因。

他們調出了死者生前的錄像,發現他每天都面無表情。

不管是上班、吃飯還是參加孩子的生日會,都是一副深思熟慮的樣子。

於是,文章開始揣測:

他面無表情是因為每天想的事情太多,被焦慮的情緒淹沒。

猝死是最後心理負擔太大,導致心臟出了問題。

我試圖去找這個故事的新聞源頭,但是沒有找到(也許是我的搜索能力太差)。

所以我無法知道面無表情是否是因為想太多引起的,也不確定焦慮是否就是致死原因。

為什麼我明知道這件事情無法證偽,還是要拋出來和大家說呢?

因為類似讓我們產生焦慮的文章太多。

看了之後會想太多的人也太多了(我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想善意地提醒大家:不要想太多,做了再說。

"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01 三思而後行?你被騙了!

“三思而後行。”

我們從讀書認字起,就知道了這句話,可以說是耳濡目染。

所以大多數人總習慣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想很多。

畢竟孔子告訴我們,要多想想,別貿然出手嘛。

但恐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這句話還有下半句吧。

《論語》的原文是這樣的: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什麼意思呢?

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慮很多次。孔子知道後說,考慮兩次,再借鑑以往的經驗就可以了。

也就是說,孔子老人家並沒有讓我們為一件事情想太多,而是站在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就行了。

而我們卻會錯了意,喜歡想太多,不停地糾結一件事情,結果沒有行動,反而讓自己焦慮成疾。

前段時間就在某個自媒體大號上看到一個故事:

29歲的日本青年,在家中死亡,警方沒有查出任何死亡原因。

他們調出了死者生前的錄像,發現他每天都面無表情。

不管是上班、吃飯還是參加孩子的生日會,都是一副深思熟慮的樣子。

於是,文章開始揣測:

他面無表情是因為每天想的事情太多,被焦慮的情緒淹沒。

猝死是最後心理負擔太大,導致心臟出了問題。

我試圖去找這個故事的新聞源頭,但是沒有找到(也許是我的搜索能力太差)。

所以我無法知道面無表情是否是因為想太多引起的,也不確定焦慮是否就是致死原因。

為什麼我明知道這件事情無法證偽,還是要拋出來和大家說呢?

因為類似讓我們產生焦慮的文章太多。

看了之後會想太多的人也太多了(我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想善意地提醒大家:不要想太多,做了再說。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02 你的焦慮,都是被刻意製造出來的!

你一定看過不少類似的文章:

“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

“寒門難出貴子”

“xxx式教育,正在毀掉中國的下一代”

一刷手機,滿屏都是焦慮。

但其實,如果稍微瞭解一點傳播學知識,你就會知道“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

媒體人們深諳此道,所以把一條條博眼球的負面消息遞到我們眼前,刺激著我們的神經。

於是父母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年輕人擔心自己沒有未來,老人們正在計算自己的退休工資。

但生活,真的如此嗎?

我給大家列幾個事例,你就會明白:

我們經常看到小孩不幸離世的消息,嚇得父母們都戰戰兢兢。

但其實,在《焦慮星球筆記》一書中說道:“對父母來說,最可怕的事情莫過於喪子之痛,不過現在發生這一人間悲劇的概率,只有1990年的一半左右。”

前段時間,一篇關於亞馬遜熱帶雨林燒了3個星期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引起大家對政府甚至是對人類的聲討。

但其實,文章中一些“聳動”的配圖,並不是來自這次亞馬遜熱帶雨林大火。

"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01 三思而後行?你被騙了!

“三思而後行。”

我們從讀書認字起,就知道了這句話,可以說是耳濡目染。

所以大多數人總習慣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想很多。

畢竟孔子告訴我們,要多想想,別貿然出手嘛。

但恐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這句話還有下半句吧。

《論語》的原文是這樣的: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什麼意思呢?

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慮很多次。孔子知道後說,考慮兩次,再借鑑以往的經驗就可以了。

也就是說,孔子老人家並沒有讓我們為一件事情想太多,而是站在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就行了。

而我們卻會錯了意,喜歡想太多,不停地糾結一件事情,結果沒有行動,反而讓自己焦慮成疾。

前段時間就在某個自媒體大號上看到一個故事:

29歲的日本青年,在家中死亡,警方沒有查出任何死亡原因。

他們調出了死者生前的錄像,發現他每天都面無表情。

不管是上班、吃飯還是參加孩子的生日會,都是一副深思熟慮的樣子。

於是,文章開始揣測:

他面無表情是因為每天想的事情太多,被焦慮的情緒淹沒。

猝死是最後心理負擔太大,導致心臟出了問題。

我試圖去找這個故事的新聞源頭,但是沒有找到(也許是我的搜索能力太差)。

所以我無法知道面無表情是否是因為想太多引起的,也不確定焦慮是否就是致死原因。

為什麼我明知道這件事情無法證偽,還是要拋出來和大家說呢?

因為類似讓我們產生焦慮的文章太多。

看了之後會想太多的人也太多了(我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想善意地提醒大家:不要想太多,做了再說。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02 你的焦慮,都是被刻意製造出來的!

你一定看過不少類似的文章:

“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

“寒門難出貴子”

“xxx式教育,正在毀掉中國的下一代”

一刷手機,滿屏都是焦慮。

但其實,如果稍微瞭解一點傳播學知識,你就會知道“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

媒體人們深諳此道,所以把一條條博眼球的負面消息遞到我們眼前,刺激著我們的神經。

於是父母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年輕人擔心自己沒有未來,老人們正在計算自己的退休工資。

但生活,真的如此嗎?

我給大家列幾個事例,你就會明白:

我們經常看到小孩不幸離世的消息,嚇得父母們都戰戰兢兢。

但其實,在《焦慮星球筆記》一書中說道:“對父母來說,最可怕的事情莫過於喪子之痛,不過現在發生這一人間悲劇的概率,只有1990年的一半左右。”

前段時間,一篇關於亞馬遜熱帶雨林燒了3個星期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引起大家對政府甚至是對人類的聲討。

但其實,文章中一些“聳動”的配圖,並不是來自這次亞馬遜熱帶雨林大火。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這張圖片的發生地在印度的賈巴爾普爾,而且與火災無關

"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01 三思而後行?你被騙了!

“三思而後行。”

我們從讀書認字起,就知道了這句話,可以說是耳濡目染。

所以大多數人總習慣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想很多。

畢竟孔子告訴我們,要多想想,別貿然出手嘛。

但恐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這句話還有下半句吧。

《論語》的原文是這樣的: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什麼意思呢?

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慮很多次。孔子知道後說,考慮兩次,再借鑑以往的經驗就可以了。

也就是說,孔子老人家並沒有讓我們為一件事情想太多,而是站在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就行了。

而我們卻會錯了意,喜歡想太多,不停地糾結一件事情,結果沒有行動,反而讓自己焦慮成疾。

前段時間就在某個自媒體大號上看到一個故事:

29歲的日本青年,在家中死亡,警方沒有查出任何死亡原因。

他們調出了死者生前的錄像,發現他每天都面無表情。

不管是上班、吃飯還是參加孩子的生日會,都是一副深思熟慮的樣子。

於是,文章開始揣測:

他面無表情是因為每天想的事情太多,被焦慮的情緒淹沒。

猝死是最後心理負擔太大,導致心臟出了問題。

我試圖去找這個故事的新聞源頭,但是沒有找到(也許是我的搜索能力太差)。

所以我無法知道面無表情是否是因為想太多引起的,也不確定焦慮是否就是致死原因。

為什麼我明知道這件事情無法證偽,還是要拋出來和大家說呢?

因為類似讓我們產生焦慮的文章太多。

看了之後會想太多的人也太多了(我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想善意地提醒大家:不要想太多,做了再說。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02 你的焦慮,都是被刻意製造出來的!

你一定看過不少類似的文章:

“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

“寒門難出貴子”

“xxx式教育,正在毀掉中國的下一代”

一刷手機,滿屏都是焦慮。

但其實,如果稍微瞭解一點傳播學知識,你就會知道“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

媒體人們深諳此道,所以把一條條博眼球的負面消息遞到我們眼前,刺激著我們的神經。

於是父母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年輕人擔心自己沒有未來,老人們正在計算自己的退休工資。

但生活,真的如此嗎?

我給大家列幾個事例,你就會明白:

我們經常看到小孩不幸離世的消息,嚇得父母們都戰戰兢兢。

但其實,在《焦慮星球筆記》一書中說道:“對父母來說,最可怕的事情莫過於喪子之痛,不過現在發生這一人間悲劇的概率,只有1990年的一半左右。”

前段時間,一篇關於亞馬遜熱帶雨林燒了3個星期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引起大家對政府甚至是對人類的聲討。

但其實,文章中一些“聳動”的配圖,並不是來自這次亞馬遜熱帶雨林大火。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這張圖片的發生地在印度的賈巴爾普爾,而且與火災無關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這張圖片源自去年的新聞

而“燃燒了3個星期”是因為有多個著火點前赴後繼,連綿不絕。

確實有孩子離開了,亞馬遜森林也確實著火了,但有些營銷號卻會為了博眼球而誇大其詞。

事情也許並不是像我們想象地那般糟糕,而我們卻相信,這就是真相。

因為恐懼、憤怒、焦慮的情緒,早已戰勝了事實本身

"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01 三思而後行?你被騙了!

“三思而後行。”

我們從讀書認字起,就知道了這句話,可以說是耳濡目染。

所以大多數人總習慣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想很多。

畢竟孔子告訴我們,要多想想,別貿然出手嘛。

但恐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這句話還有下半句吧。

《論語》的原文是這樣的: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什麼意思呢?

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慮很多次。孔子知道後說,考慮兩次,再借鑑以往的經驗就可以了。

也就是說,孔子老人家並沒有讓我們為一件事情想太多,而是站在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就行了。

而我們卻會錯了意,喜歡想太多,不停地糾結一件事情,結果沒有行動,反而讓自己焦慮成疾。

前段時間就在某個自媒體大號上看到一個故事:

29歲的日本青年,在家中死亡,警方沒有查出任何死亡原因。

他們調出了死者生前的錄像,發現他每天都面無表情。

不管是上班、吃飯還是參加孩子的生日會,都是一副深思熟慮的樣子。

於是,文章開始揣測:

他面無表情是因為每天想的事情太多,被焦慮的情緒淹沒。

猝死是最後心理負擔太大,導致心臟出了問題。

我試圖去找這個故事的新聞源頭,但是沒有找到(也許是我的搜索能力太差)。

所以我無法知道面無表情是否是因為想太多引起的,也不確定焦慮是否就是致死原因。

為什麼我明知道這件事情無法證偽,還是要拋出來和大家說呢?

因為類似讓我們產生焦慮的文章太多。

看了之後會想太多的人也太多了(我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想善意地提醒大家:不要想太多,做了再說。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02 你的焦慮,都是被刻意製造出來的!

你一定看過不少類似的文章:

“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

“寒門難出貴子”

“xxx式教育,正在毀掉中國的下一代”

一刷手機,滿屏都是焦慮。

但其實,如果稍微瞭解一點傳播學知識,你就會知道“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

媒體人們深諳此道,所以把一條條博眼球的負面消息遞到我們眼前,刺激著我們的神經。

於是父母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年輕人擔心自己沒有未來,老人們正在計算自己的退休工資。

但生活,真的如此嗎?

我給大家列幾個事例,你就會明白:

我們經常看到小孩不幸離世的消息,嚇得父母們都戰戰兢兢。

但其實,在《焦慮星球筆記》一書中說道:“對父母來說,最可怕的事情莫過於喪子之痛,不過現在發生這一人間悲劇的概率,只有1990年的一半左右。”

前段時間,一篇關於亞馬遜熱帶雨林燒了3個星期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引起大家對政府甚至是對人類的聲討。

但其實,文章中一些“聳動”的配圖,並不是來自這次亞馬遜熱帶雨林大火。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這張圖片的發生地在印度的賈巴爾普爾,而且與火災無關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這張圖片源自去年的新聞

而“燃燒了3個星期”是因為有多個著火點前赴後繼,連綿不絕。

確實有孩子離開了,亞馬遜森林也確實著火了,但有些營銷號卻會為了博眼球而誇大其詞。

事情也許並不是像我們想象地那般糟糕,而我們卻相信,這就是真相。

因為恐懼、憤怒、焦慮的情緒,早已戰勝了事實本身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反而消耗太多情緒深陷在這人造的焦慮當中,我們就容易形成“災難化思維”,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往最壞的結果想,弄得自己每天都惶惶不可終日。

我曾經很長一段時間,就陷入到了這種災難化思維當中,每天因為想太多而睡不著:

又有人說今年經濟形勢不好了,萬一被裁了怎麼辦?

又看到有人在朋友圈籌款治病了,我是不是該給我爸媽買個重疾險,萬一病了怎麼辦?

又在推文裡看到有人猝死了,完蛋,已經兩點了,我會不會也命不久矣?

結果第二天起來,頭暈胸悶,難道真的身患重病?

為此我焦慮不已,上班注意力不集中,下班也一副病懨懨的樣子。

直到我去醫院做了體檢,說身體沒什麼問題,建議去看看是不是心理原因,我這才發現,好像頭也不暈了,胸也不悶了。

《人類簡史》中曾說道:“我們在信息不發達的時代被矇蔽,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只相信符合自己價值觀的事實。”

所以,相信自己因為想太多而生病,所以身體會產生生病的症狀。相信自己沒病,所以神清氣爽。

同樣,如果你相信自己沒有上211/985就找不到好工作,你就容易在求職遇到好機會時,戰戰兢兢甚至是放棄。

所以,如果你再看到、聽到類似的壞消息時,真的不要想太多,它不是生活的常態,也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樣。

如果你一味沉浸其中想太多,只會真的變成,你想象中的那樣糟。

"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01 三思而後行?你被騙了!

“三思而後行。”

我們從讀書認字起,就知道了這句話,可以說是耳濡目染。

所以大多數人總習慣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想很多。

畢竟孔子告訴我們,要多想想,別貿然出手嘛。

但恐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這句話還有下半句吧。

《論語》的原文是這樣的: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什麼意思呢?

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慮很多次。孔子知道後說,考慮兩次,再借鑑以往的經驗就可以了。

也就是說,孔子老人家並沒有讓我們為一件事情想太多,而是站在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就行了。

而我們卻會錯了意,喜歡想太多,不停地糾結一件事情,結果沒有行動,反而讓自己焦慮成疾。

前段時間就在某個自媒體大號上看到一個故事:

29歲的日本青年,在家中死亡,警方沒有查出任何死亡原因。

他們調出了死者生前的錄像,發現他每天都面無表情。

不管是上班、吃飯還是參加孩子的生日會,都是一副深思熟慮的樣子。

於是,文章開始揣測:

他面無表情是因為每天想的事情太多,被焦慮的情緒淹沒。

猝死是最後心理負擔太大,導致心臟出了問題。

我試圖去找這個故事的新聞源頭,但是沒有找到(也許是我的搜索能力太差)。

所以我無法知道面無表情是否是因為想太多引起的,也不確定焦慮是否就是致死原因。

為什麼我明知道這件事情無法證偽,還是要拋出來和大家說呢?

因為類似讓我們產生焦慮的文章太多。

看了之後會想太多的人也太多了(我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想善意地提醒大家:不要想太多,做了再說。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02 你的焦慮,都是被刻意製造出來的!

你一定看過不少類似的文章:

“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

“寒門難出貴子”

“xxx式教育,正在毀掉中國的下一代”

一刷手機,滿屏都是焦慮。

但其實,如果稍微瞭解一點傳播學知識,你就會知道“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

媒體人們深諳此道,所以把一條條博眼球的負面消息遞到我們眼前,刺激著我們的神經。

於是父母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年輕人擔心自己沒有未來,老人們正在計算自己的退休工資。

但生活,真的如此嗎?

我給大家列幾個事例,你就會明白:

我們經常看到小孩不幸離世的消息,嚇得父母們都戰戰兢兢。

但其實,在《焦慮星球筆記》一書中說道:“對父母來說,最可怕的事情莫過於喪子之痛,不過現在發生這一人間悲劇的概率,只有1990年的一半左右。”

前段時間,一篇關於亞馬遜熱帶雨林燒了3個星期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引起大家對政府甚至是對人類的聲討。

但其實,文章中一些“聳動”的配圖,並不是來自這次亞馬遜熱帶雨林大火。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這張圖片的發生地在印度的賈巴爾普爾,而且與火災無關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這張圖片源自去年的新聞

而“燃燒了3個星期”是因為有多個著火點前赴後繼,連綿不絕。

確實有孩子離開了,亞馬遜森林也確實著火了,但有些營銷號卻會為了博眼球而誇大其詞。

事情也許並不是像我們想象地那般糟糕,而我們卻相信,這就是真相。

因為恐懼、憤怒、焦慮的情緒,早已戰勝了事實本身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反而消耗太多情緒深陷在這人造的焦慮當中,我們就容易形成“災難化思維”,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往最壞的結果想,弄得自己每天都惶惶不可終日。

我曾經很長一段時間,就陷入到了這種災難化思維當中,每天因為想太多而睡不著:

又有人說今年經濟形勢不好了,萬一被裁了怎麼辦?

又看到有人在朋友圈籌款治病了,我是不是該給我爸媽買個重疾險,萬一病了怎麼辦?

又在推文裡看到有人猝死了,完蛋,已經兩點了,我會不會也命不久矣?

結果第二天起來,頭暈胸悶,難道真的身患重病?

為此我焦慮不已,上班注意力不集中,下班也一副病懨懨的樣子。

直到我去醫院做了體檢,說身體沒什麼問題,建議去看看是不是心理原因,我這才發現,好像頭也不暈了,胸也不悶了。

《人類簡史》中曾說道:“我們在信息不發達的時代被矇蔽,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只相信符合自己價值觀的事實。”

所以,相信自己因為想太多而生病,所以身體會產生生病的症狀。相信自己沒病,所以神清氣爽。

同樣,如果你相信自己沒有上211/985就找不到好工作,你就容易在求職遇到好機會時,戰戰兢兢甚至是放棄。

所以,如果你再看到、聽到類似的壞消息時,真的不要想太多,它不是生活的常態,也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樣。

如果你一味沉浸其中想太多,只會真的變成,你想象中的那樣糟。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03 葉公好龍式焦慮,永遠解決不了問題

豆瓣2018年的10萬分網絡問卷顯示,18歲到35歲之間,96%的人長期有焦慮的事情,其中54%的人每天都在焦慮。

為什麼這些人會被這些壞想法給嚇到焦慮呢?

最近在學習理財知識,《好好賺錢》一書裡提到了一種錯誤的金錢觀:葉公好龍式的金錢觀。

什麼意思呢?

葉公號稱喜歡龍,但是卻從來沒有真正研究過龍,所以見到真的龍的時候,反而被嚇跑了。我們總是號稱自己喜歡錢,但是都沒有系統地研究過錢,怎麼賺錢,怎麼花錢,怎麼錢生錢。

讀完之後我恍然大悟,理財如此,我們有時候因為想太多而焦慮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我們總想解決某些問題,讓我們可以不再為此焦慮。

但大多數時候,我們只是停留在想一想的狀態,而沒有真正系統地研究、實踐。

"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01 三思而後行?你被騙了!

“三思而後行。”

我們從讀書認字起,就知道了這句話,可以說是耳濡目染。

所以大多數人總習慣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想很多。

畢竟孔子告訴我們,要多想想,別貿然出手嘛。

但恐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這句話還有下半句吧。

《論語》的原文是這樣的: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什麼意思呢?

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慮很多次。孔子知道後說,考慮兩次,再借鑑以往的經驗就可以了。

也就是說,孔子老人家並沒有讓我們為一件事情想太多,而是站在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就行了。

而我們卻會錯了意,喜歡想太多,不停地糾結一件事情,結果沒有行動,反而讓自己焦慮成疾。

前段時間就在某個自媒體大號上看到一個故事:

29歲的日本青年,在家中死亡,警方沒有查出任何死亡原因。

他們調出了死者生前的錄像,發現他每天都面無表情。

不管是上班、吃飯還是參加孩子的生日會,都是一副深思熟慮的樣子。

於是,文章開始揣測:

他面無表情是因為每天想的事情太多,被焦慮的情緒淹沒。

猝死是最後心理負擔太大,導致心臟出了問題。

我試圖去找這個故事的新聞源頭,但是沒有找到(也許是我的搜索能力太差)。

所以我無法知道面無表情是否是因為想太多引起的,也不確定焦慮是否就是致死原因。

為什麼我明知道這件事情無法證偽,還是要拋出來和大家說呢?

因為類似讓我們產生焦慮的文章太多。

看了之後會想太多的人也太多了(我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想善意地提醒大家:不要想太多,做了再說。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02 你的焦慮,都是被刻意製造出來的!

你一定看過不少類似的文章:

“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

“寒門難出貴子”

“xxx式教育,正在毀掉中國的下一代”

一刷手機,滿屏都是焦慮。

但其實,如果稍微瞭解一點傳播學知識,你就會知道“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

媒體人們深諳此道,所以把一條條博眼球的負面消息遞到我們眼前,刺激著我們的神經。

於是父母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年輕人擔心自己沒有未來,老人們正在計算自己的退休工資。

但生活,真的如此嗎?

我給大家列幾個事例,你就會明白:

我們經常看到小孩不幸離世的消息,嚇得父母們都戰戰兢兢。

但其實,在《焦慮星球筆記》一書中說道:“對父母來說,最可怕的事情莫過於喪子之痛,不過現在發生這一人間悲劇的概率,只有1990年的一半左右。”

前段時間,一篇關於亞馬遜熱帶雨林燒了3個星期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引起大家對政府甚至是對人類的聲討。

但其實,文章中一些“聳動”的配圖,並不是來自這次亞馬遜熱帶雨林大火。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這張圖片的發生地在印度的賈巴爾普爾,而且與火災無關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這張圖片源自去年的新聞

而“燃燒了3個星期”是因為有多個著火點前赴後繼,連綿不絕。

確實有孩子離開了,亞馬遜森林也確實著火了,但有些營銷號卻會為了博眼球而誇大其詞。

事情也許並不是像我們想象地那般糟糕,而我們卻相信,這就是真相。

因為恐懼、憤怒、焦慮的情緒,早已戰勝了事實本身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反而消耗太多情緒深陷在這人造的焦慮當中,我們就容易形成“災難化思維”,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往最壞的結果想,弄得自己每天都惶惶不可終日。

我曾經很長一段時間,就陷入到了這種災難化思維當中,每天因為想太多而睡不著:

又有人說今年經濟形勢不好了,萬一被裁了怎麼辦?

又看到有人在朋友圈籌款治病了,我是不是該給我爸媽買個重疾險,萬一病了怎麼辦?

又在推文裡看到有人猝死了,完蛋,已經兩點了,我會不會也命不久矣?

結果第二天起來,頭暈胸悶,難道真的身患重病?

為此我焦慮不已,上班注意力不集中,下班也一副病懨懨的樣子。

直到我去醫院做了體檢,說身體沒什麼問題,建議去看看是不是心理原因,我這才發現,好像頭也不暈了,胸也不悶了。

《人類簡史》中曾說道:“我們在信息不發達的時代被矇蔽,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只相信符合自己價值觀的事實。”

所以,相信自己因為想太多而生病,所以身體會產生生病的症狀。相信自己沒病,所以神清氣爽。

同樣,如果你相信自己沒有上211/985就找不到好工作,你就容易在求職遇到好機會時,戰戰兢兢甚至是放棄。

所以,如果你再看到、聽到類似的壞消息時,真的不要想太多,它不是生活的常態,也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樣。

如果你一味沉浸其中想太多,只會真的變成,你想象中的那樣糟。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03 葉公好龍式焦慮,永遠解決不了問題

豆瓣2018年的10萬分網絡問卷顯示,18歲到35歲之間,96%的人長期有焦慮的事情,其中54%的人每天都在焦慮。

為什麼這些人會被這些壞想法給嚇到焦慮呢?

最近在學習理財知識,《好好賺錢》一書裡提到了一種錯誤的金錢觀:葉公好龍式的金錢觀。

什麼意思呢?

葉公號稱喜歡龍,但是卻從來沒有真正研究過龍,所以見到真的龍的時候,反而被嚇跑了。我們總是號稱自己喜歡錢,但是都沒有系統地研究過錢,怎麼賺錢,怎麼花錢,怎麼錢生錢。

讀完之後我恍然大悟,理財如此,我們有時候因為想太多而焦慮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我們總想解決某些問題,讓我們可以不再為此焦慮。

但大多數時候,我們只是停留在想一想的狀態,而沒有真正系統地研究、實踐。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公司有個實習生,今年研三,正在準備秋招,想進大廠做產品經理,因為工資高。

我問他:“你之前有過產品的實習經歷麼?”

他說沒有。

“那你瞭解產品經理是做什麼的麼?”

“瞭解一點點,不是很多。”

對話沒有再進行下去了。

這幾天一起吃飯,他又開始焦慮了:“這些大廠最近都在裁員,萬一進去工作沒多久就被踩了怎麼辦?而且聽說他們加班很厲害,這以後怎麼陪老婆孩子呀?”

我弱弱地問了一句:“好像秋招馬上就要開始了,你的簡歷改了麼?”

他說還沒有。

這就是典型的“葉公好龍”式焦慮,假裝自己很喜歡、很想要,卻連稍微研究一下他的行動都沒有。

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最後還沒行動,就已經被自己的焦慮給嚇趴了。

"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01 三思而後行?你被騙了!

“三思而後行。”

我們從讀書認字起,就知道了這句話,可以說是耳濡目染。

所以大多數人總習慣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想很多。

畢竟孔子告訴我們,要多想想,別貿然出手嘛。

但恐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這句話還有下半句吧。

《論語》的原文是這樣的: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什麼意思呢?

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慮很多次。孔子知道後說,考慮兩次,再借鑑以往的經驗就可以了。

也就是說,孔子老人家並沒有讓我們為一件事情想太多,而是站在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就行了。

而我們卻會錯了意,喜歡想太多,不停地糾結一件事情,結果沒有行動,反而讓自己焦慮成疾。

前段時間就在某個自媒體大號上看到一個故事:

29歲的日本青年,在家中死亡,警方沒有查出任何死亡原因。

他們調出了死者生前的錄像,發現他每天都面無表情。

不管是上班、吃飯還是參加孩子的生日會,都是一副深思熟慮的樣子。

於是,文章開始揣測:

他面無表情是因為每天想的事情太多,被焦慮的情緒淹沒。

猝死是最後心理負擔太大,導致心臟出了問題。

我試圖去找這個故事的新聞源頭,但是沒有找到(也許是我的搜索能力太差)。

所以我無法知道面無表情是否是因為想太多引起的,也不確定焦慮是否就是致死原因。

為什麼我明知道這件事情無法證偽,還是要拋出來和大家說呢?

因為類似讓我們產生焦慮的文章太多。

看了之後會想太多的人也太多了(我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想善意地提醒大家:不要想太多,做了再說。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02 你的焦慮,都是被刻意製造出來的!

你一定看過不少類似的文章:

“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

“寒門難出貴子”

“xxx式教育,正在毀掉中國的下一代”

一刷手機,滿屏都是焦慮。

但其實,如果稍微瞭解一點傳播學知識,你就會知道“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

媒體人們深諳此道,所以把一條條博眼球的負面消息遞到我們眼前,刺激著我們的神經。

於是父母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年輕人擔心自己沒有未來,老人們正在計算自己的退休工資。

但生活,真的如此嗎?

我給大家列幾個事例,你就會明白:

我們經常看到小孩不幸離世的消息,嚇得父母們都戰戰兢兢。

但其實,在《焦慮星球筆記》一書中說道:“對父母來說,最可怕的事情莫過於喪子之痛,不過現在發生這一人間悲劇的概率,只有1990年的一半左右。”

前段時間,一篇關於亞馬遜熱帶雨林燒了3個星期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引起大家對政府甚至是對人類的聲討。

但其實,文章中一些“聳動”的配圖,並不是來自這次亞馬遜熱帶雨林大火。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這張圖片的發生地在印度的賈巴爾普爾,而且與火災無關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這張圖片源自去年的新聞

而“燃燒了3個星期”是因為有多個著火點前赴後繼,連綿不絕。

確實有孩子離開了,亞馬遜森林也確實著火了,但有些營銷號卻會為了博眼球而誇大其詞。

事情也許並不是像我們想象地那般糟糕,而我們卻相信,這就是真相。

因為恐懼、憤怒、焦慮的情緒,早已戰勝了事實本身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反而消耗太多情緒深陷在這人造的焦慮當中,我們就容易形成“災難化思維”,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往最壞的結果想,弄得自己每天都惶惶不可終日。

我曾經很長一段時間,就陷入到了這種災難化思維當中,每天因為想太多而睡不著:

又有人說今年經濟形勢不好了,萬一被裁了怎麼辦?

又看到有人在朋友圈籌款治病了,我是不是該給我爸媽買個重疾險,萬一病了怎麼辦?

又在推文裡看到有人猝死了,完蛋,已經兩點了,我會不會也命不久矣?

結果第二天起來,頭暈胸悶,難道真的身患重病?

為此我焦慮不已,上班注意力不集中,下班也一副病懨懨的樣子。

直到我去醫院做了體檢,說身體沒什麼問題,建議去看看是不是心理原因,我這才發現,好像頭也不暈了,胸也不悶了。

《人類簡史》中曾說道:“我們在信息不發達的時代被矇蔽,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只相信符合自己價值觀的事實。”

所以,相信自己因為想太多而生病,所以身體會產生生病的症狀。相信自己沒病,所以神清氣爽。

同樣,如果你相信自己沒有上211/985就找不到好工作,你就容易在求職遇到好機會時,戰戰兢兢甚至是放棄。

所以,如果你再看到、聽到類似的壞消息時,真的不要想太多,它不是生活的常態,也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樣。

如果你一味沉浸其中想太多,只會真的變成,你想象中的那樣糟。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03 葉公好龍式焦慮,永遠解決不了問題

豆瓣2018年的10萬分網絡問卷顯示,18歲到35歲之間,96%的人長期有焦慮的事情,其中54%的人每天都在焦慮。

為什麼這些人會被這些壞想法給嚇到焦慮呢?

最近在學習理財知識,《好好賺錢》一書裡提到了一種錯誤的金錢觀:葉公好龍式的金錢觀。

什麼意思呢?

葉公號稱喜歡龍,但是卻從來沒有真正研究過龍,所以見到真的龍的時候,反而被嚇跑了。我們總是號稱自己喜歡錢,但是都沒有系統地研究過錢,怎麼賺錢,怎麼花錢,怎麼錢生錢。

讀完之後我恍然大悟,理財如此,我們有時候因為想太多而焦慮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我們總想解決某些問題,讓我們可以不再為此焦慮。

但大多數時候,我們只是停留在想一想的狀態,而沒有真正系統地研究、實踐。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公司有個實習生,今年研三,正在準備秋招,想進大廠做產品經理,因為工資高。

我問他:“你之前有過產品的實習經歷麼?”

他說沒有。

“那你瞭解產品經理是做什麼的麼?”

“瞭解一點點,不是很多。”

對話沒有再進行下去了。

這幾天一起吃飯,他又開始焦慮了:“這些大廠最近都在裁員,萬一進去工作沒多久就被踩了怎麼辦?而且聽說他們加班很厲害,這以後怎麼陪老婆孩子呀?”

我弱弱地問了一句:“好像秋招馬上就要開始了,你的簡歷改了麼?”

他說還沒有。

這就是典型的“葉公好龍”式焦慮,假裝自己很喜歡、很想要,卻連稍微研究一下他的行動都沒有。

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最後還沒行動,就已經被自己的焦慮給嚇趴了。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04 別想太多,做了再說

有的人可能會說:“我也知道不要想太多,要趕緊去做,可我就是控制不了自己啊!”

如果你也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推薦你看一本書《不焦慮了》。

"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01 三思而後行?你被騙了!

“三思而後行。”

我們從讀書認字起,就知道了這句話,可以說是耳濡目染。

所以大多數人總習慣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想很多。

畢竟孔子告訴我們,要多想想,別貿然出手嘛。

但恐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這句話還有下半句吧。

《論語》的原文是這樣的: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什麼意思呢?

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慮很多次。孔子知道後說,考慮兩次,再借鑑以往的經驗就可以了。

也就是說,孔子老人家並沒有讓我們為一件事情想太多,而是站在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就行了。

而我們卻會錯了意,喜歡想太多,不停地糾結一件事情,結果沒有行動,反而讓自己焦慮成疾。

前段時間就在某個自媒體大號上看到一個故事:

29歲的日本青年,在家中死亡,警方沒有查出任何死亡原因。

他們調出了死者生前的錄像,發現他每天都面無表情。

不管是上班、吃飯還是參加孩子的生日會,都是一副深思熟慮的樣子。

於是,文章開始揣測:

他面無表情是因為每天想的事情太多,被焦慮的情緒淹沒。

猝死是最後心理負擔太大,導致心臟出了問題。

我試圖去找這個故事的新聞源頭,但是沒有找到(也許是我的搜索能力太差)。

所以我無法知道面無表情是否是因為想太多引起的,也不確定焦慮是否就是致死原因。

為什麼我明知道這件事情無法證偽,還是要拋出來和大家說呢?

因為類似讓我們產生焦慮的文章太多。

看了之後會想太多的人也太多了(我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想善意地提醒大家:不要想太多,做了再說。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02 你的焦慮,都是被刻意製造出來的!

你一定看過不少類似的文章:

“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

“寒門難出貴子”

“xxx式教育,正在毀掉中國的下一代”

一刷手機,滿屏都是焦慮。

但其實,如果稍微瞭解一點傳播學知識,你就會知道“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

媒體人們深諳此道,所以把一條條博眼球的負面消息遞到我們眼前,刺激著我們的神經。

於是父母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年輕人擔心自己沒有未來,老人們正在計算自己的退休工資。

但生活,真的如此嗎?

我給大家列幾個事例,你就會明白:

我們經常看到小孩不幸離世的消息,嚇得父母們都戰戰兢兢。

但其實,在《焦慮星球筆記》一書中說道:“對父母來說,最可怕的事情莫過於喪子之痛,不過現在發生這一人間悲劇的概率,只有1990年的一半左右。”

前段時間,一篇關於亞馬遜熱帶雨林燒了3個星期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引起大家對政府甚至是對人類的聲討。

但其實,文章中一些“聳動”的配圖,並不是來自這次亞馬遜熱帶雨林大火。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這張圖片的發生地在印度的賈巴爾普爾,而且與火災無關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這張圖片源自去年的新聞

而“燃燒了3個星期”是因為有多個著火點前赴後繼,連綿不絕。

確實有孩子離開了,亞馬遜森林也確實著火了,但有些營銷號卻會為了博眼球而誇大其詞。

事情也許並不是像我們想象地那般糟糕,而我們卻相信,這就是真相。

因為恐懼、憤怒、焦慮的情緒,早已戰勝了事實本身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反而消耗太多情緒深陷在這人造的焦慮當中,我們就容易形成“災難化思維”,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往最壞的結果想,弄得自己每天都惶惶不可終日。

我曾經很長一段時間,就陷入到了這種災難化思維當中,每天因為想太多而睡不著:

又有人說今年經濟形勢不好了,萬一被裁了怎麼辦?

又看到有人在朋友圈籌款治病了,我是不是該給我爸媽買個重疾險,萬一病了怎麼辦?

又在推文裡看到有人猝死了,完蛋,已經兩點了,我會不會也命不久矣?

結果第二天起來,頭暈胸悶,難道真的身患重病?

為此我焦慮不已,上班注意力不集中,下班也一副病懨懨的樣子。

直到我去醫院做了體檢,說身體沒什麼問題,建議去看看是不是心理原因,我這才發現,好像頭也不暈了,胸也不悶了。

《人類簡史》中曾說道:“我們在信息不發達的時代被矇蔽,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只相信符合自己價值觀的事實。”

所以,相信自己因為想太多而生病,所以身體會產生生病的症狀。相信自己沒病,所以神清氣爽。

同樣,如果你相信自己沒有上211/985就找不到好工作,你就容易在求職遇到好機會時,戰戰兢兢甚至是放棄。

所以,如果你再看到、聽到類似的壞消息時,真的不要想太多,它不是生活的常態,也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樣。

如果你一味沉浸其中想太多,只會真的變成,你想象中的那樣糟。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03 葉公好龍式焦慮,永遠解決不了問題

豆瓣2018年的10萬分網絡問卷顯示,18歲到35歲之間,96%的人長期有焦慮的事情,其中54%的人每天都在焦慮。

為什麼這些人會被這些壞想法給嚇到焦慮呢?

最近在學習理財知識,《好好賺錢》一書裡提到了一種錯誤的金錢觀:葉公好龍式的金錢觀。

什麼意思呢?

葉公號稱喜歡龍,但是卻從來沒有真正研究過龍,所以見到真的龍的時候,反而被嚇跑了。我們總是號稱自己喜歡錢,但是都沒有系統地研究過錢,怎麼賺錢,怎麼花錢,怎麼錢生錢。

讀完之後我恍然大悟,理財如此,我們有時候因為想太多而焦慮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我們總想解決某些問題,讓我們可以不再為此焦慮。

但大多數時候,我們只是停留在想一想的狀態,而沒有真正系統地研究、實踐。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公司有個實習生,今年研三,正在準備秋招,想進大廠做產品經理,因為工資高。

我問他:“你之前有過產品的實習經歷麼?”

他說沒有。

“那你瞭解產品經理是做什麼的麼?”

“瞭解一點點,不是很多。”

對話沒有再進行下去了。

這幾天一起吃飯,他又開始焦慮了:“這些大廠最近都在裁員,萬一進去工作沒多久就被踩了怎麼辦?而且聽說他們加班很厲害,這以後怎麼陪老婆孩子呀?”

我弱弱地問了一句:“好像秋招馬上就要開始了,你的簡歷改了麼?”

他說還沒有。

這就是典型的“葉公好龍”式焦慮,假裝自己很喜歡、很想要,卻連稍微研究一下他的行動都沒有。

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最後還沒行動,就已經被自己的焦慮給嚇趴了。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04 別想太多,做了再說

有的人可能會說:“我也知道不要想太多,要趕緊去做,可我就是控制不了自己啊!”

如果你也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推薦你看一本書《不焦慮了》。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這本書是日本憤怒情緒管理協會代表安藤俊介所寫,書裡沒有乾巴巴的理論,也沒有假大空的案例,只有簡單到你馬上就能用起來的小方法,而且這些緩解焦慮的方法都很有用。

這本書不厚,才100來頁,讀完也就幾十分鐘的事情,你也不會因為讀這本書而感受到壓力和焦慮。

我把其中對於我來說很有幫助的方法,總結整理給大家:

1.貫徹“2分鐘定律”和“10分鐘定律”

心情不好,或者是遇到很棘手的事情時,我們總會習慣性地拖延。

結果越拖延越焦慮,越焦慮越容易想太多。

這時候,你不妨試試安藤俊介的2分鐘定律和10分鐘定律。

2分鐘定律,是指可以花兩分鐘做完的事情,現在就直接做,不要拖到最後才做。

有些事情,我們可能用不到兩分鐘就能做完,比如收拾桌子、倒垃圾等等,但我們卻總拖著不做,結果心裡又一直惦記著,攪得自己心神不寧。

所以如果這些事情需要做的話,就立馬去做吧,花不了你多少時間。

10分鐘定律,是指不管是自己多麼討厭、多麼不擅長的事情,都下定決心要全神貫注地做10分鐘。

這和我們以前講的微習慣有異曲同工之妙,讓我們覺得:“反正只要10分鐘,時間也不長,不如我先做著吧。”

然後在這全神貫注的10分鐘裡,也許你能理清一些思路,也許你會情不自禁地再繼續多做一會。

不管怎麼樣,它都能幫助我們開始一件很難的事情,避免我們在起跑線上胡思亂想。

"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01 三思而後行?你被騙了!

“三思而後行。”

我們從讀書認字起,就知道了這句話,可以說是耳濡目染。

所以大多數人總習慣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想很多。

畢竟孔子告訴我們,要多想想,別貿然出手嘛。

但恐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這句話還有下半句吧。

《論語》的原文是這樣的: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什麼意思呢?

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慮很多次。孔子知道後說,考慮兩次,再借鑑以往的經驗就可以了。

也就是說,孔子老人家並沒有讓我們為一件事情想太多,而是站在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就行了。

而我們卻會錯了意,喜歡想太多,不停地糾結一件事情,結果沒有行動,反而讓自己焦慮成疾。

前段時間就在某個自媒體大號上看到一個故事:

29歲的日本青年,在家中死亡,警方沒有查出任何死亡原因。

他們調出了死者生前的錄像,發現他每天都面無表情。

不管是上班、吃飯還是參加孩子的生日會,都是一副深思熟慮的樣子。

於是,文章開始揣測:

他面無表情是因為每天想的事情太多,被焦慮的情緒淹沒。

猝死是最後心理負擔太大,導致心臟出了問題。

我試圖去找這個故事的新聞源頭,但是沒有找到(也許是我的搜索能力太差)。

所以我無法知道面無表情是否是因為想太多引起的,也不確定焦慮是否就是致死原因。

為什麼我明知道這件事情無法證偽,還是要拋出來和大家說呢?

因為類似讓我們產生焦慮的文章太多。

看了之後會想太多的人也太多了(我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想善意地提醒大家:不要想太多,做了再說。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02 你的焦慮,都是被刻意製造出來的!

你一定看過不少類似的文章:

“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

“寒門難出貴子”

“xxx式教育,正在毀掉中國的下一代”

一刷手機,滿屏都是焦慮。

但其實,如果稍微瞭解一點傳播學知識,你就會知道“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

媒體人們深諳此道,所以把一條條博眼球的負面消息遞到我們眼前,刺激著我們的神經。

於是父母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年輕人擔心自己沒有未來,老人們正在計算自己的退休工資。

但生活,真的如此嗎?

我給大家列幾個事例,你就會明白:

我們經常看到小孩不幸離世的消息,嚇得父母們都戰戰兢兢。

但其實,在《焦慮星球筆記》一書中說道:“對父母來說,最可怕的事情莫過於喪子之痛,不過現在發生這一人間悲劇的概率,只有1990年的一半左右。”

前段時間,一篇關於亞馬遜熱帶雨林燒了3個星期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引起大家對政府甚至是對人類的聲討。

但其實,文章中一些“聳動”的配圖,並不是來自這次亞馬遜熱帶雨林大火。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這張圖片的發生地在印度的賈巴爾普爾,而且與火災無關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這張圖片源自去年的新聞

而“燃燒了3個星期”是因為有多個著火點前赴後繼,連綿不絕。

確實有孩子離開了,亞馬遜森林也確實著火了,但有些營銷號卻會為了博眼球而誇大其詞。

事情也許並不是像我們想象地那般糟糕,而我們卻相信,這就是真相。

因為恐懼、憤怒、焦慮的情緒,早已戰勝了事實本身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反而消耗太多情緒深陷在這人造的焦慮當中,我們就容易形成“災難化思維”,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往最壞的結果想,弄得自己每天都惶惶不可終日。

我曾經很長一段時間,就陷入到了這種災難化思維當中,每天因為想太多而睡不著:

又有人說今年經濟形勢不好了,萬一被裁了怎麼辦?

又看到有人在朋友圈籌款治病了,我是不是該給我爸媽買個重疾險,萬一病了怎麼辦?

又在推文裡看到有人猝死了,完蛋,已經兩點了,我會不會也命不久矣?

結果第二天起來,頭暈胸悶,難道真的身患重病?

為此我焦慮不已,上班注意力不集中,下班也一副病懨懨的樣子。

直到我去醫院做了體檢,說身體沒什麼問題,建議去看看是不是心理原因,我這才發現,好像頭也不暈了,胸也不悶了。

《人類簡史》中曾說道:“我們在信息不發達的時代被矇蔽,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只相信符合自己價值觀的事實。”

所以,相信自己因為想太多而生病,所以身體會產生生病的症狀。相信自己沒病,所以神清氣爽。

同樣,如果你相信自己沒有上211/985就找不到好工作,你就容易在求職遇到好機會時,戰戰兢兢甚至是放棄。

所以,如果你再看到、聽到類似的壞消息時,真的不要想太多,它不是生活的常態,也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樣。

如果你一味沉浸其中想太多,只會真的變成,你想象中的那樣糟。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03 葉公好龍式焦慮,永遠解決不了問題

豆瓣2018年的10萬分網絡問卷顯示,18歲到35歲之間,96%的人長期有焦慮的事情,其中54%的人每天都在焦慮。

為什麼這些人會被這些壞想法給嚇到焦慮呢?

最近在學習理財知識,《好好賺錢》一書裡提到了一種錯誤的金錢觀:葉公好龍式的金錢觀。

什麼意思呢?

葉公號稱喜歡龍,但是卻從來沒有真正研究過龍,所以見到真的龍的時候,反而被嚇跑了。我們總是號稱自己喜歡錢,但是都沒有系統地研究過錢,怎麼賺錢,怎麼花錢,怎麼錢生錢。

讀完之後我恍然大悟,理財如此,我們有時候因為想太多而焦慮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我們總想解決某些問題,讓我們可以不再為此焦慮。

但大多數時候,我們只是停留在想一想的狀態,而沒有真正系統地研究、實踐。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公司有個實習生,今年研三,正在準備秋招,想進大廠做產品經理,因為工資高。

我問他:“你之前有過產品的實習經歷麼?”

他說沒有。

“那你瞭解產品經理是做什麼的麼?”

“瞭解一點點,不是很多。”

對話沒有再進行下去了。

這幾天一起吃飯,他又開始焦慮了:“這些大廠最近都在裁員,萬一進去工作沒多久就被踩了怎麼辦?而且聽說他們加班很厲害,這以後怎麼陪老婆孩子呀?”

我弱弱地問了一句:“好像秋招馬上就要開始了,你的簡歷改了麼?”

他說還沒有。

這就是典型的“葉公好龍”式焦慮,假裝自己很喜歡、很想要,卻連稍微研究一下他的行動都沒有。

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最後還沒行動,就已經被自己的焦慮給嚇趴了。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04 別想太多,做了再說

有的人可能會說:“我也知道不要想太多,要趕緊去做,可我就是控制不了自己啊!”

如果你也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推薦你看一本書《不焦慮了》。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這本書是日本憤怒情緒管理協會代表安藤俊介所寫,書裡沒有乾巴巴的理論,也沒有假大空的案例,只有簡單到你馬上就能用起來的小方法,而且這些緩解焦慮的方法都很有用。

這本書不厚,才100來頁,讀完也就幾十分鐘的事情,你也不會因為讀這本書而感受到壓力和焦慮。

我把其中對於我來說很有幫助的方法,總結整理給大家:

1.貫徹“2分鐘定律”和“10分鐘定律”

心情不好,或者是遇到很棘手的事情時,我們總會習慣性地拖延。

結果越拖延越焦慮,越焦慮越容易想太多。

這時候,你不妨試試安藤俊介的2分鐘定律和10分鐘定律。

2分鐘定律,是指可以花兩分鐘做完的事情,現在就直接做,不要拖到最後才做。

有些事情,我們可能用不到兩分鐘就能做完,比如收拾桌子、倒垃圾等等,但我們卻總拖著不做,結果心裡又一直惦記著,攪得自己心神不寧。

所以如果這些事情需要做的話,就立馬去做吧,花不了你多少時間。

10分鐘定律,是指不管是自己多麼討厭、多麼不擅長的事情,都下定決心要全神貫注地做10分鐘。

這和我們以前講的微習慣有異曲同工之妙,讓我們覺得:“反正只要10分鐘,時間也不長,不如我先做著吧。”

然後在這全神貫注的10分鐘裡,也許你能理清一些思路,也許你會情不自禁地再繼續多做一會。

不管怎麼樣,它都能幫助我們開始一件很難的事情,避免我們在起跑線上胡思亂想。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2.故意打破自己平時的生活模式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生活習慣,甚至對於壓力極大的上班族來說,已經形成了固定的兩點一線的生活:什麼是時候起床、會路過哪幾個街口、幾點鐘的時候我會在做什麼……

這些事情我們都瞭然於胸,每一天似乎都是前一天的重複。

如果我們每天都固定這樣的生活模式,那一旦出現一點不確定性,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我們就會為此焦慮。

比如有的人去圖書館、咖啡館總喜歡固定坐在某個位置上,如果那天你去到那裡的時候,發現別人做了你的位置,就會心生不快,心想:“哼,明明是我的位置,卻被別人搶走了。”

原來的好心情,都被攪亂了。

其實,要想不被不確定性弄得自己心煩意亂,方法很簡單:每天嘗試去做一件自己不會做的事情:

改變一下自己每天上班出門的時間、路線;改變一下自己的服裝風格;或者是改變一下自己的飲食,去吃一家從沒吃過的飯店。

不論是多麼細小的事情,只要和平時不一樣就好,這叫做“模式中斷法”

看似微小的變化,卻能讓我們以後在面對不確定的時候,能夠更強大。

"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01 三思而後行?你被騙了!

“三思而後行。”

我們從讀書認字起,就知道了這句話,可以說是耳濡目染。

所以大多數人總習慣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想很多。

畢竟孔子告訴我們,要多想想,別貿然出手嘛。

但恐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這句話還有下半句吧。

《論語》的原文是這樣的: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什麼意思呢?

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慮很多次。孔子知道後說,考慮兩次,再借鑑以往的經驗就可以了。

也就是說,孔子老人家並沒有讓我們為一件事情想太多,而是站在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就行了。

而我們卻會錯了意,喜歡想太多,不停地糾結一件事情,結果沒有行動,反而讓自己焦慮成疾。

前段時間就在某個自媒體大號上看到一個故事:

29歲的日本青年,在家中死亡,警方沒有查出任何死亡原因。

他們調出了死者生前的錄像,發現他每天都面無表情。

不管是上班、吃飯還是參加孩子的生日會,都是一副深思熟慮的樣子。

於是,文章開始揣測:

他面無表情是因為每天想的事情太多,被焦慮的情緒淹沒。

猝死是最後心理負擔太大,導致心臟出了問題。

我試圖去找這個故事的新聞源頭,但是沒有找到(也許是我的搜索能力太差)。

所以我無法知道面無表情是否是因為想太多引起的,也不確定焦慮是否就是致死原因。

為什麼我明知道這件事情無法證偽,還是要拋出來和大家說呢?

因為類似讓我們產生焦慮的文章太多。

看了之後會想太多的人也太多了(我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想善意地提醒大家:不要想太多,做了再說。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02 你的焦慮,都是被刻意製造出來的!

你一定看過不少類似的文章:

“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

“寒門難出貴子”

“xxx式教育,正在毀掉中國的下一代”

一刷手機,滿屏都是焦慮。

但其實,如果稍微瞭解一點傳播學知識,你就會知道“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

媒體人們深諳此道,所以把一條條博眼球的負面消息遞到我們眼前,刺激著我們的神經。

於是父母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年輕人擔心自己沒有未來,老人們正在計算自己的退休工資。

但生活,真的如此嗎?

我給大家列幾個事例,你就會明白:

我們經常看到小孩不幸離世的消息,嚇得父母們都戰戰兢兢。

但其實,在《焦慮星球筆記》一書中說道:“對父母來說,最可怕的事情莫過於喪子之痛,不過現在發生這一人間悲劇的概率,只有1990年的一半左右。”

前段時間,一篇關於亞馬遜熱帶雨林燒了3個星期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引起大家對政府甚至是對人類的聲討。

但其實,文章中一些“聳動”的配圖,並不是來自這次亞馬遜熱帶雨林大火。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這張圖片的發生地在印度的賈巴爾普爾,而且與火災無關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這張圖片源自去年的新聞

而“燃燒了3個星期”是因為有多個著火點前赴後繼,連綿不絕。

確實有孩子離開了,亞馬遜森林也確實著火了,但有些營銷號卻會為了博眼球而誇大其詞。

事情也許並不是像我們想象地那般糟糕,而我們卻相信,這就是真相。

因為恐懼、憤怒、焦慮的情緒,早已戰勝了事實本身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反而消耗太多情緒深陷在這人造的焦慮當中,我們就容易形成“災難化思維”,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往最壞的結果想,弄得自己每天都惶惶不可終日。

我曾經很長一段時間,就陷入到了這種災難化思維當中,每天因為想太多而睡不著:

又有人說今年經濟形勢不好了,萬一被裁了怎麼辦?

又看到有人在朋友圈籌款治病了,我是不是該給我爸媽買個重疾險,萬一病了怎麼辦?

又在推文裡看到有人猝死了,完蛋,已經兩點了,我會不會也命不久矣?

結果第二天起來,頭暈胸悶,難道真的身患重病?

為此我焦慮不已,上班注意力不集中,下班也一副病懨懨的樣子。

直到我去醫院做了體檢,說身體沒什麼問題,建議去看看是不是心理原因,我這才發現,好像頭也不暈了,胸也不悶了。

《人類簡史》中曾說道:“我們在信息不發達的時代被矇蔽,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只相信符合自己價值觀的事實。”

所以,相信自己因為想太多而生病,所以身體會產生生病的症狀。相信自己沒病,所以神清氣爽。

同樣,如果你相信自己沒有上211/985就找不到好工作,你就容易在求職遇到好機會時,戰戰兢兢甚至是放棄。

所以,如果你再看到、聽到類似的壞消息時,真的不要想太多,它不是生活的常態,也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樣。

如果你一味沉浸其中想太多,只會真的變成,你想象中的那樣糟。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03 葉公好龍式焦慮,永遠解決不了問題

豆瓣2018年的10萬分網絡問卷顯示,18歲到35歲之間,96%的人長期有焦慮的事情,其中54%的人每天都在焦慮。

為什麼這些人會被這些壞想法給嚇到焦慮呢?

最近在學習理財知識,《好好賺錢》一書裡提到了一種錯誤的金錢觀:葉公好龍式的金錢觀。

什麼意思呢?

葉公號稱喜歡龍,但是卻從來沒有真正研究過龍,所以見到真的龍的時候,反而被嚇跑了。我們總是號稱自己喜歡錢,但是都沒有系統地研究過錢,怎麼賺錢,怎麼花錢,怎麼錢生錢。

讀完之後我恍然大悟,理財如此,我們有時候因為想太多而焦慮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我們總想解決某些問題,讓我們可以不再為此焦慮。

但大多數時候,我們只是停留在想一想的狀態,而沒有真正系統地研究、實踐。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公司有個實習生,今年研三,正在準備秋招,想進大廠做產品經理,因為工資高。

我問他:“你之前有過產品的實習經歷麼?”

他說沒有。

“那你瞭解產品經理是做什麼的麼?”

“瞭解一點點,不是很多。”

對話沒有再進行下去了。

這幾天一起吃飯,他又開始焦慮了:“這些大廠最近都在裁員,萬一進去工作沒多久就被踩了怎麼辦?而且聽說他們加班很厲害,這以後怎麼陪老婆孩子呀?”

我弱弱地問了一句:“好像秋招馬上就要開始了,你的簡歷改了麼?”

他說還沒有。

這就是典型的“葉公好龍”式焦慮,假裝自己很喜歡、很想要,卻連稍微研究一下他的行動都沒有。

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最後還沒行動,就已經被自己的焦慮給嚇趴了。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04 別想太多,做了再說

有的人可能會說:“我也知道不要想太多,要趕緊去做,可我就是控制不了自己啊!”

如果你也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推薦你看一本書《不焦慮了》。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這本書是日本憤怒情緒管理協會代表安藤俊介所寫,書裡沒有乾巴巴的理論,也沒有假大空的案例,只有簡單到你馬上就能用起來的小方法,而且這些緩解焦慮的方法都很有用。

這本書不厚,才100來頁,讀完也就幾十分鐘的事情,你也不會因為讀這本書而感受到壓力和焦慮。

我把其中對於我來說很有幫助的方法,總結整理給大家:

1.貫徹“2分鐘定律”和“10分鐘定律”

心情不好,或者是遇到很棘手的事情時,我們總會習慣性地拖延。

結果越拖延越焦慮,越焦慮越容易想太多。

這時候,你不妨試試安藤俊介的2分鐘定律和10分鐘定律。

2分鐘定律,是指可以花兩分鐘做完的事情,現在就直接做,不要拖到最後才做。

有些事情,我們可能用不到兩分鐘就能做完,比如收拾桌子、倒垃圾等等,但我們卻總拖著不做,結果心裡又一直惦記著,攪得自己心神不寧。

所以如果這些事情需要做的話,就立馬去做吧,花不了你多少時間。

10分鐘定律,是指不管是自己多麼討厭、多麼不擅長的事情,都下定決心要全神貫注地做10分鐘。

這和我們以前講的微習慣有異曲同工之妙,讓我們覺得:“反正只要10分鐘,時間也不長,不如我先做著吧。”

然後在這全神貫注的10分鐘裡,也許你能理清一些思路,也許你會情不自禁地再繼續多做一會。

不管怎麼樣,它都能幫助我們開始一件很難的事情,避免我們在起跑線上胡思亂想。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2.故意打破自己平時的生活模式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生活習慣,甚至對於壓力極大的上班族來說,已經形成了固定的兩點一線的生活:什麼是時候起床、會路過哪幾個街口、幾點鐘的時候我會在做什麼……

這些事情我們都瞭然於胸,每一天似乎都是前一天的重複。

如果我們每天都固定這樣的生活模式,那一旦出現一點不確定性,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我們就會為此焦慮。

比如有的人去圖書館、咖啡館總喜歡固定坐在某個位置上,如果那天你去到那裡的時候,發現別人做了你的位置,就會心生不快,心想:“哼,明明是我的位置,卻被別人搶走了。”

原來的好心情,都被攪亂了。

其實,要想不被不確定性弄得自己心煩意亂,方法很簡單:每天嘗試去做一件自己不會做的事情:

改變一下自己每天上班出門的時間、路線;改變一下自己的服裝風格;或者是改變一下自己的飲食,去吃一家從沒吃過的飯店。

不論是多麼細小的事情,只要和平時不一樣就好,這叫做“模式中斷法”

看似微小的變化,卻能讓我們以後在面對不確定的時候,能夠更強大。

我不想患得患失,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請跳出“三思而行”的怪圈


生活中有確實有很多難處,但我們怎麼看待它,會直接影響我們的生活。

如果我們總是相信外界施加給我們的焦慮,那我們將始終找不到自己的節奏、自己的生活。

只會在想太多中焦慮而死。

所以,不妨試著放下你的雜念,做一個不焦慮的人。

情感研習所:專注情感和成長,關注我,一起讀千本好書,在這裡學會愛與被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