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孔子關於“仁”的幾種看法與解答'

孔子 論語 顏回 政治 文化 子產 白日夢是一朵向日葵 2019-08-16
"
"
《論語》:孔子關於“仁”的幾種看法與解答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在針對“弟子仁否”這個問題的時候,孔子是通過分析某一弟子的優長之處來回答這些似是而非的問題的。但孔子是否真的不知道其弟子“仁否”呢?非也,這是一種中庸的回答罷了。故而,今日用“仁者,吾不知也”為題來討論《論語》中“仁”的這一問題,恰是對孔子“仁”學廣博思想的一種無聲景仰。

"
《論語》:孔子關於“仁”的幾種看法與解答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在針對“弟子仁否”這個問題的時候,孔子是通過分析某一弟子的優長之處來回答這些似是而非的問題的。但孔子是否真的不知道其弟子“仁否”呢?非也,這是一種中庸的回答罷了。故而,今日用“仁者,吾不知也”為題來討論《論語》中“仁”的這一問題,恰是對孔子“仁”學廣博思想的一種無聲景仰。

《論語》:孔子關於“仁”的幾種看法與解答

在《論語.公冶長》中,孔子是通過評論孔門弟子、臧否歷史人物,來闡發仁的思想,從孔子對弟子和歷史人物的評價中,可以知道孔子對仁德標準的把握極其嚴格。

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弒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在上述語條中我們可知孔子對於三次當政三次罷官都不喜不怒的楚國令尹子文都不稱之為“仁”只稱其為“忠”。只有春秋大政治家子產,孔子才對他的評價甚高。說他有四項“君子之道”,即“行己也恭”,“事上也敬”,“養民也惠”,“使民也義”。所以孔子讚歎:“人謂子產不仁,吾不信也。”

"
《論語》:孔子關於“仁”的幾種看法與解答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在針對“弟子仁否”這個問題的時候,孔子是通過分析某一弟子的優長之處來回答這些似是而非的問題的。但孔子是否真的不知道其弟子“仁否”呢?非也,這是一種中庸的回答罷了。故而,今日用“仁者,吾不知也”為題來討論《論語》中“仁”的這一問題,恰是對孔子“仁”學廣博思想的一種無聲景仰。

《論語》:孔子關於“仁”的幾種看法與解答

在《論語.公冶長》中,孔子是通過評論孔門弟子、臧否歷史人物,來闡發仁的思想,從孔子對弟子和歷史人物的評價中,可以知道孔子對仁德標準的把握極其嚴格。

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弒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在上述語條中我們可知孔子對於三次當政三次罷官都不喜不怒的楚國令尹子文都不稱之為“仁”只稱其為“忠”。只有春秋大政治家子產,孔子才對他的評價甚高。說他有四項“君子之道”,即“行己也恭”,“事上也敬”,“養民也惠”,“使民也義”。所以孔子讚歎:“人謂子產不仁,吾不信也。”

《論語》:孔子關於“仁”的幾種看法與解答

《論語.學而》中強調孔子論學是達到“仁”的境界的重要條件,“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為人的最高精神境界。“仁”的範疇也是孔子倫理思想體系中的最高道德原則。這不免使人覺得異常神祕,所以眾弟子問仁頗多,孔子的回答也會因人而異。然而認為仁者並非天生而就,而是要通過後天的學習,以學求仁,以知達仁的這一觀點則是始終如一。

在《論語.顏淵》中記載了數個弟子問仁及其與孔子的對話: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孔子的這句“克己復禮”正是其仁政的思想的表達。這段完整話並不是針對普通百姓的,從“天下歸仁焉”可知是針對統治者而說的,是為了限制他們的私慾的。但是反過來講,後世的統治者也用“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來束縛下層民眾的思想與行動。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是對從政者品質的要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無論是私人普通百姓還是統治者,這句話當全部試用。對於統治者而言,這句話可以運用到國與國之間的政治外交上;對於個人而言,更是可以作為人與人交往的必備準則之一。可見孔子的仁是普遍而實用的,但隨著時代的更迭,“仁”這種意識形態越來越被擴大化,任重而道遠。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

孔子在針對司馬牛的問仁中稱,仁者是說話謹慎的人。孔子針對不同弟子對於仁的不同解釋,似乎是對於問話人而定的,也就是說“仁”已經不再是“仁政”那麼簡單的事情了,它在孔子這裡似乎無所不包,而成為其學說的一個大而泛的意識形態學說,它囊括一切,給予任何人以不同的啟示。“仁”在孔子這裡成了一個學說思想儲備庫,何人來問,對症而解,他不曾給“仁”一個明確的定義,而是以其寬泛的卓識來包納四方的疑惑,並一一作答。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這裡的“愛人”是“仁”的概念的經典性定義。但是他不把“仁”限制於個人的一種品質這一範圍之內,而是大大地深化並擴展了仁的觀念和意義,用以規定理想的人格、心理狀態、精神特質、人生態度、社會關係、國家政治和世界秩序,從而使其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價值。在孔子看來,仁的觀念只有被用於治國安邦,它才能真正獲得實現。

"
《論語》:孔子關於“仁”的幾種看法與解答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在針對“弟子仁否”這個問題的時候,孔子是通過分析某一弟子的優長之處來回答這些似是而非的問題的。但孔子是否真的不知道其弟子“仁否”呢?非也,這是一種中庸的回答罷了。故而,今日用“仁者,吾不知也”為題來討論《論語》中“仁”的這一問題,恰是對孔子“仁”學廣博思想的一種無聲景仰。

《論語》:孔子關於“仁”的幾種看法與解答

在《論語.公冶長》中,孔子是通過評論孔門弟子、臧否歷史人物,來闡發仁的思想,從孔子對弟子和歷史人物的評價中,可以知道孔子對仁德標準的把握極其嚴格。

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弒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在上述語條中我們可知孔子對於三次當政三次罷官都不喜不怒的楚國令尹子文都不稱之為“仁”只稱其為“忠”。只有春秋大政治家子產,孔子才對他的評價甚高。說他有四項“君子之道”,即“行己也恭”,“事上也敬”,“養民也惠”,“使民也義”。所以孔子讚歎:“人謂子產不仁,吾不信也。”

《論語》:孔子關於“仁”的幾種看法與解答

《論語.學而》中強調孔子論學是達到“仁”的境界的重要條件,“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為人的最高精神境界。“仁”的範疇也是孔子倫理思想體系中的最高道德原則。這不免使人覺得異常神祕,所以眾弟子問仁頗多,孔子的回答也會因人而異。然而認為仁者並非天生而就,而是要通過後天的學習,以學求仁,以知達仁的這一觀點則是始終如一。

在《論語.顏淵》中記載了數個弟子問仁及其與孔子的對話: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孔子的這句“克己復禮”正是其仁政的思想的表達。這段完整話並不是針對普通百姓的,從“天下歸仁焉”可知是針對統治者而說的,是為了限制他們的私慾的。但是反過來講,後世的統治者也用“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來束縛下層民眾的思想與行動。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是對從政者品質的要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無論是私人普通百姓還是統治者,這句話當全部試用。對於統治者而言,這句話可以運用到國與國之間的政治外交上;對於個人而言,更是可以作為人與人交往的必備準則之一。可見孔子的仁是普遍而實用的,但隨著時代的更迭,“仁”這種意識形態越來越被擴大化,任重而道遠。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

孔子在針對司馬牛的問仁中稱,仁者是說話謹慎的人。孔子針對不同弟子對於仁的不同解釋,似乎是對於問話人而定的,也就是說“仁”已經不再是“仁政”那麼簡單的事情了,它在孔子這裡似乎無所不包,而成為其學說的一個大而泛的意識形態學說,它囊括一切,給予任何人以不同的啟示。“仁”在孔子這裡成了一個學說思想儲備庫,何人來問,對症而解,他不曾給“仁”一個明確的定義,而是以其寬泛的卓識來包納四方的疑惑,並一一作答。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這裡的“愛人”是“仁”的概念的經典性定義。但是他不把“仁”限制於個人的一種品質這一範圍之內,而是大大地深化並擴展了仁的觀念和意義,用以規定理想的人格、心理狀態、精神特質、人生態度、社會關係、國家政治和世界秩序,從而使其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價值。在孔子看來,仁的觀念只有被用於治國安邦,它才能真正獲得實現。

《論語》:孔子關於“仁”的幾種看法與解答

在《論語.子路》中:

“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這是孔子對於臣子或個人的一點“仁”的期望,“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恭、敬、忠是對臣子的最大的一點要求了,這或許也是孔子“仁政”思想的一個輔助部分。

以上皆為孔子弟子問仁及孔子的對答,包含做人、問學等方方面面。而孔子以“仁”為標準來嚴格評判一個人的時候,弟子顏回便是那首當入選之人。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這裡是對顏回堅持不違仁的肯定,這也從側面說明顏回是一個有“忍”勁,做事嚴謹並且相當有原則的人,不可因何種特殊之事而稍稍疏忽違背做人做事之原則。一個人一日一時做善事,不違仁,都該肯定,更別提是長期堅持,始終不違仁了。我們不難發現,顏回的“安貧樂道”“好學不倦”的精神,實際上就是孔子的“樂以忘憂”、“敏而好學”精神的繼承與接續。故而,宋代的思想家提出要探尋“孔顏樂處”,把其作為道德修養的一個崇高的典型。在仁與智的關係上,孔子稱:“知者樂水,仁者樂山。”朱熹對此段的註解是:“知者達於事理而周流無滯,有似於水,故樂水;仁者安於義理,而厚重不遷,有似於山,故樂山。”從對自然山水的審美欣賞,折射出對倫理精神的崇高追求。從這之中我們可以窺見傳統文化關於天人合一、美善統一的深刻見解。那麼如何實踐“仁道”的方法和途徑呢?孔子提出運用“能近取譬”的方法,掌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原則,如此便可成為一個“仁者”。

“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這裡孔子所說的“仁”則是臣子對君主的“忠”,這三位殷之良士數諫而君主不聽,命運坎坷,但卻做到了作為臣子的職內之事,不負君亦不負己。在《論語.子罕》中,孔子稱“子絕四”便是那“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這“絕四”便是孔子所認同的完美的精神品質、思想風格,不猜疑、不自以為是、不固執、不自私自利。相應的,這四個美好的品質也同樣適用於侍奉君主的臣子,或是作為一國之君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