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白酒選擇高度的還是低度的酒好?真相太可怕了

白酒 美食 老王說酒 老王說酒 2017-10-26

最近一朋友問老王,喝酒還是喝高度的好還是低度的好些,高度的怕更容易醉,是不是低度的更好些?這裡老王告訴大家一個內幕,大家以後選擇的時候就要注意了。

喝白酒選擇高度的還是低度的酒好?真相太可怕了

首先我們定義一下低中高酒度是怎麼分類的。

還有一個就是酒的好壞應該是在同一個品牌不同酒度數之間的比較,若是不同的品質或品牌的酒進行比較就無法判斷酒的好壞到底是品牌酒質的差異還是度數的差異。

根據現有分類 ,酒精度 40%以下的白酒稱為低度白酒;40%~49%者稱為中度白酒;50%~55%者稱為高度白酒。

喝白酒選擇高度的還是低度的酒好?真相太可怕了

元代之前的酒都是發酵酒 無需經過蒸餾的度數都比較低在10左右,但都是從糧食發酵的,從元代發明蒸餾酒技術後度數一下子提升到五六十度,一直到七十年代中期我國的白酒都酒的度數都是在50度以上即高度 白酒。

七十年代中期,國家提出發展低度白酒。據“有關部門”說,發展低度白酒,可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應、節約釀酒用糧、有利於身體健康、促進白酒行業科技進步。

那麼問題來了,低度白酒怎麼生產?傳統白酒蒸餾出來的酒大都在60度左右(最高的度數可以達到70多度)。這要把酒變成30度、40度可怎麼整?

專家們發揮奇思妙想,終於想到奇招:加漿。

什麼是加漿呢?

說白了,其實就是往白酒里加水。為了聽起來專業一點、高格調一些,所以改叫“加漿”,這種在民國時期被認為是犯罪的行為,卻成為了八十年代的主流。

所以,低度白酒無論怎麼生產,加水是必然的環節。不過,如果我們直接往原酒中慢慢加水,我們會發現,酒會變得很渾濁,有些加過水的酒甚至像餃子湯一樣渾濁,不過這些問題難不倒我們的“磚家”,酒的渾濁問題很快通過一些技術手段得到解決。

可是問題又來了——酒加過水後,又通過各種吸附劑、通過冷凍法、活性炭吸附法或者樹脂吸附法來淨化它,那麼酒的味道也變淡了啊!腫麼辦?

很簡單,為了讓低度酒不失高度酒的風味,有良心的酒廠,會往酒中添加高級調味酒(寶貝級別,很貴的哦);沒有良心的酒廠,那就是直接添加香精香料。

好吧,一斤酒終於變成了兩斤酒、三斤酒,又“節約”了糧食,又“提高”了經濟效應

喝白酒選擇高度的還是低度的酒好?真相太可怕了

綜上 老王wwx6469總結一下 低度白酒低於40度的都是加水 降度 稀釋過濾後,稀釋的微量元素在酒的品質中起了決定性作用,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名酒好酒都是高度酒的原因了,在人為添加酒中微量物質,有的加老酒,有的直接加香精香料,但無論如何都無法保證酒的原汁原味了,裡面含有的微量成分和物質也恢復不了了,說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到底是高度還是低度的好了。

老王說酒 wwx6469

恪守正統醬酒工藝

還醬酒本源

以酒會友

為懂酒愛酒的人覓好酒

歡迎私信關注瞭解更多漲姿勢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