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樁基礎技術的10大發展方向'

"

一、樁的尺寸向長、大方向發展

基於高層、超高層建築物及大型橋主塔樁基礎等承載的需要,樁徑越來越大,樁長越來越長。歐美及日本的鋼管樁長度已達100m以上,樁徑超過2500mm;上海金茂大廈鋼管樁樁端進入地面下80m的砂層,樁徑為914.4mm;溫州地區靜壓式鋼筋混凝土預製樁長度已達70m以上,樁斷面600mm×600mm。

"

一、樁的尺寸向長、大方向發展

基於高層、超高層建築物及大型橋主塔樁基礎等承載的需要,樁徑越來越大,樁長越來越長。歐美及日本的鋼管樁長度已達100m以上,樁徑超過2500mm;上海金茂大廈鋼管樁樁端進入地面下80m的砂層,樁徑為914.4mm;溫州地區靜壓式鋼筋混凝土預製樁長度已達70m以上,樁斷面600mm×600mm。

必看!!!樁基礎技術的10大發展方向


我國在大江、大河及海上修建的大跨徑橋樑基本上均採用鑽孔灌注樁,樁徑和樁長均在不斷加大,長度超過50m、直徑大於2m的超長大直徑鑽孔灌注樁已十分普遍。蘇通大橋採用反循環鑽成孔樁壓力注漿樁,共131根,直徑2.50-2.85m,樁長117m(2005年);南京長江二橋採用反循環鑽成孔灌注樁,共21根,直徑3.0m,樁長83m(2001年);上海長江隧橋B7標採用反循環鑽成孔灌注樁,3.2-2.5m變徑樁,樁長115m(2006年);鄭州黃河大橋採用旋挖鑽鬥鑽成孔灌注樁,直徑2.0m,樁長108m(2009年)。

"

一、樁的尺寸向長、大方向發展

基於高層、超高層建築物及大型橋主塔樁基礎等承載的需要,樁徑越來越大,樁長越來越長。歐美及日本的鋼管樁長度已達100m以上,樁徑超過2500mm;上海金茂大廈鋼管樁樁端進入地面下80m的砂層,樁徑為914.4mm;溫州地區靜壓式鋼筋混凝土預製樁長度已達70m以上,樁斷面600mm×600mm。

必看!!!樁基礎技術的10大發展方向


我國在大江、大河及海上修建的大跨徑橋樑基本上均採用鑽孔灌注樁,樁徑和樁長均在不斷加大,長度超過50m、直徑大於2m的超長大直徑鑽孔灌注樁已十分普遍。蘇通大橋採用反循環鑽成孔樁壓力注漿樁,共131根,直徑2.50-2.85m,樁長117m(2005年);南京長江二橋採用反循環鑽成孔灌注樁,共21根,直徑3.0m,樁長83m(2001年);上海長江隧橋B7標採用反循環鑽成孔灌注樁,3.2-2.5m變徑樁,樁長115m(2006年);鄭州黃河大橋採用旋挖鑽鬥鑽成孔灌注樁,直徑2.0m,樁長108m(2009年)。

必看!!!樁基礎技術的10大發展方向


二、樁的尺寸向短、小方向發展

基於老城區改造、老基礎託換加固、建築糾偏加固、建築物增層以及補樁等需要,小樁及錨杆靜壓樁技術日趨成熟,應用廣泛。

小樁

小樁又稱微型樁或樹根樁,是法國開發的一種灌注樁技術。小樁實質上是小直徑壓力注漿樁;樁徑為70-250mm(國內多用250mm),長徑大於30(國內樁長多用8-12m,長徑比通常為50左右),採用鑽孔(國內多用螺旋鑽成孔)、強配筋(配筋率大於1%)和壓力注漿(注漿壓力為1-2.5MPa)工藝施工。小樁主要用於舊房改造、房屋增層、古建築加固糾偏、防洪堤加固、建(構)築物抗震加固、基坑開挖的護坡樁及水池底板抗浮等基礎工程。

錨杆(錨固筋)靜壓樁

我國自行研製開發的錨杆靜壓樁是錨杆和靜力壓樁兩項技術巧妙結合而形成的一種樁基施工新工藝,是一項地基加固處理新技術。加固機理類同於打入樁及大型靜力壓樁,受力直接、清晰,但施工工藝既不同於打入樁,也不同於大型靜力壓樁。錨杆靜壓樁的施工工藝是先在新建的建(構)築物基礎上預留壓樁的樁位孔,並預埋好錨杆或在已建的建(構)築物基礎上開鑿壓樁孔和錨杆孔用粘結劑埋好錨杆,然後安裝壓樁架,用錨杆做媒介,把壓樁架與建(構)築物基礎連為一體,並利用建(構)築物自重做反力(必要時可加配重),用千斤頂將預製樁段逐段壓入土中,當壓樁力及壓入深度達到設計要求後,將樁與基礎澆築在一起,樁即可受力,從到達到提高地基承載力和控制沉降的目的。

業內人士均稱其為錨杆靜壓樁,筆者認為稱錨固筋靜壓樁為妥,因為從上述施工工藝看,連接件不是深基坑支護工程中所指的錨杆,僅僅是錨固筋。

錨杆靜壓樁的斷面尺寸為(200mmx200mm)-(300mmx300mm);樁段長度取決於施工淨空高度和機具情況,為1-3m,樁入土深度為3-30m。

錨杆靜壓樁適用於老城區改造,舊基礎託換加固,狹小空間場地施工,對新建工程可採用逆作法施工。

微型樁(迷你樁)

微型樁(迷你樁)是由一個內徑不超過300mm的永久性的鋼套管,一個或一組位於樁孔中心的起承重作用的鋼筋及填充其間孔隙的水泥漿組成。樁體應以稍微小於套管的直徑嵌入基岩。香港地區廣泛應用的迷你樁多數為219mm直徑的套管及190mm直徑的嵌入體或273mm直徑的套管及235mm直徑的嵌入體組成。

迷你樁因其對成樁設備及施工場地的要求低,而承載力較高,安全可靠,所以在香港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主要應用於隔音屏、行人天橋、運輸帶、小型別墅、小型商場等基礎工程中,也可以當支護樁使用。

迷你樁可在陡峭的山坡、狹窄的樓群之間、行人路、高速公路、鬧市區、火車站臺甚至建築物內進行施工。小型的施工設備只需要2m×5m的地方已經足夠。

三、向攻克樁成孔難點方向發展

隨著高層建築、大跨度橋樑的發展,嵌巖樁,特別是大直徑嵌巖樁作為一種比較特殊的樁基類型,20世紀90年代在我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嵌巖樁具有承載力高、變形小、整體剛度大的特點,其沉降穩定時間短、沉降量小,抗震性能好,因此越來越受到工程界的重視。如何優質、高效、經濟施工這類樁孔則成為岩土鑽掘工程界面臨的首要技術難題。鑽孔直徑大,岩石強度高是其基本特徵,由此帶來以下技術困難:

①單位體積岩石的破碎功隨岩石強度的增加而增大,單次破碎岩石所需要的臨界破碎力亦增大。

②碎巖斷面和碎巖量隨樁孔直徑增大而急劇增加。

③樁孔排渣性能的優劣直接影響各種嵌巖鑽進方法碎巖的有效性。

我國大直徑嵌巖鑽進工法主要有:

①迴轉式工法:牙輪/滾刀鑽進法;鋼粒環狀鑽進法;鑲焊釺頭的刮刀鑽進法。

②衝擊式工法:純衝擊無循環鑽進法:衝擊反循環鑽進法。

③衝擊迴轉式工法:氣動/液動潛孔錘鑽進法;可旋轉式鋼繩衝擊鑽頭鑽進法。

除上述岩層鑽進成孔法,國內不少單位研究開發出大三石層(大卵礫石層、大拋石層和大孤石層)鑽進成孔法。

在日本成立了由64家基礎公司組成的岩層削孔技術協會,研究開發出20餘種大直徑岩層削孔工法,其中長螺旋鑽進成孔法3種,迴轉鑽進成孔法5種,衝擊鑽進成孔法7種以及全套管迴轉掘削孔法9種。

四、向低公害工法樁方向發展

筒式柴油錘打入式樁的三大公害

"

一、樁的尺寸向長、大方向發展

基於高層、超高層建築物及大型橋主塔樁基礎等承載的需要,樁徑越來越大,樁長越來越長。歐美及日本的鋼管樁長度已達100m以上,樁徑超過2500mm;上海金茂大廈鋼管樁樁端進入地面下80m的砂層,樁徑為914.4mm;溫州地區靜壓式鋼筋混凝土預製樁長度已達70m以上,樁斷面600mm×600mm。

必看!!!樁基礎技術的10大發展方向


我國在大江、大河及海上修建的大跨徑橋樑基本上均採用鑽孔灌注樁,樁徑和樁長均在不斷加大,長度超過50m、直徑大於2m的超長大直徑鑽孔灌注樁已十分普遍。蘇通大橋採用反循環鑽成孔樁壓力注漿樁,共131根,直徑2.50-2.85m,樁長117m(2005年);南京長江二橋採用反循環鑽成孔灌注樁,共21根,直徑3.0m,樁長83m(2001年);上海長江隧橋B7標採用反循環鑽成孔灌注樁,3.2-2.5m變徑樁,樁長115m(2006年);鄭州黃河大橋採用旋挖鑽鬥鑽成孔灌注樁,直徑2.0m,樁長108m(2009年)。

必看!!!樁基礎技術的10大發展方向


二、樁的尺寸向短、小方向發展

基於老城區改造、老基礎託換加固、建築糾偏加固、建築物增層以及補樁等需要,小樁及錨杆靜壓樁技術日趨成熟,應用廣泛。

小樁

小樁又稱微型樁或樹根樁,是法國開發的一種灌注樁技術。小樁實質上是小直徑壓力注漿樁;樁徑為70-250mm(國內多用250mm),長徑大於30(國內樁長多用8-12m,長徑比通常為50左右),採用鑽孔(國內多用螺旋鑽成孔)、強配筋(配筋率大於1%)和壓力注漿(注漿壓力為1-2.5MPa)工藝施工。小樁主要用於舊房改造、房屋增層、古建築加固糾偏、防洪堤加固、建(構)築物抗震加固、基坑開挖的護坡樁及水池底板抗浮等基礎工程。

錨杆(錨固筋)靜壓樁

我國自行研製開發的錨杆靜壓樁是錨杆和靜力壓樁兩項技術巧妙結合而形成的一種樁基施工新工藝,是一項地基加固處理新技術。加固機理類同於打入樁及大型靜力壓樁,受力直接、清晰,但施工工藝既不同於打入樁,也不同於大型靜力壓樁。錨杆靜壓樁的施工工藝是先在新建的建(構)築物基礎上預留壓樁的樁位孔,並預埋好錨杆或在已建的建(構)築物基礎上開鑿壓樁孔和錨杆孔用粘結劑埋好錨杆,然後安裝壓樁架,用錨杆做媒介,把壓樁架與建(構)築物基礎連為一體,並利用建(構)築物自重做反力(必要時可加配重),用千斤頂將預製樁段逐段壓入土中,當壓樁力及壓入深度達到設計要求後,將樁與基礎澆築在一起,樁即可受力,從到達到提高地基承載力和控制沉降的目的。

業內人士均稱其為錨杆靜壓樁,筆者認為稱錨固筋靜壓樁為妥,因為從上述施工工藝看,連接件不是深基坑支護工程中所指的錨杆,僅僅是錨固筋。

錨杆靜壓樁的斷面尺寸為(200mmx200mm)-(300mmx300mm);樁段長度取決於施工淨空高度和機具情況,為1-3m,樁入土深度為3-30m。

錨杆靜壓樁適用於老城區改造,舊基礎託換加固,狹小空間場地施工,對新建工程可採用逆作法施工。

微型樁(迷你樁)

微型樁(迷你樁)是由一個內徑不超過300mm的永久性的鋼套管,一個或一組位於樁孔中心的起承重作用的鋼筋及填充其間孔隙的水泥漿組成。樁體應以稍微小於套管的直徑嵌入基岩。香港地區廣泛應用的迷你樁多數為219mm直徑的套管及190mm直徑的嵌入體或273mm直徑的套管及235mm直徑的嵌入體組成。

迷你樁因其對成樁設備及施工場地的要求低,而承載力較高,安全可靠,所以在香港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主要應用於隔音屏、行人天橋、運輸帶、小型別墅、小型商場等基礎工程中,也可以當支護樁使用。

迷你樁可在陡峭的山坡、狹窄的樓群之間、行人路、高速公路、鬧市區、火車站臺甚至建築物內進行施工。小型的施工設備只需要2m×5m的地方已經足夠。

三、向攻克樁成孔難點方向發展

隨著高層建築、大跨度橋樑的發展,嵌巖樁,特別是大直徑嵌巖樁作為一種比較特殊的樁基類型,20世紀90年代在我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嵌巖樁具有承載力高、變形小、整體剛度大的特點,其沉降穩定時間短、沉降量小,抗震性能好,因此越來越受到工程界的重視。如何優質、高效、經濟施工這類樁孔則成為岩土鑽掘工程界面臨的首要技術難題。鑽孔直徑大,岩石強度高是其基本特徵,由此帶來以下技術困難:

①單位體積岩石的破碎功隨岩石強度的增加而增大,單次破碎岩石所需要的臨界破碎力亦增大。

②碎巖斷面和碎巖量隨樁孔直徑增大而急劇增加。

③樁孔排渣性能的優劣直接影響各種嵌巖鑽進方法碎巖的有效性。

我國大直徑嵌巖鑽進工法主要有:

①迴轉式工法:牙輪/滾刀鑽進法;鋼粒環狀鑽進法;鑲焊釺頭的刮刀鑽進法。

②衝擊式工法:純衝擊無循環鑽進法:衝擊反循環鑽進法。

③衝擊迴轉式工法:氣動/液動潛孔錘鑽進法;可旋轉式鋼繩衝擊鑽頭鑽進法。

除上述岩層鑽進成孔法,國內不少單位研究開發出大三石層(大卵礫石層、大拋石層和大孤石層)鑽進成孔法。

在日本成立了由64家基礎公司組成的岩層削孔技術協會,研究開發出20餘種大直徑岩層削孔工法,其中長螺旋鑽進成孔法3種,迴轉鑽進成孔法5種,衝擊鑽進成孔法7種以及全套管迴轉掘削孔法9種。

四、向低公害工法樁方向發展

筒式柴油錘打入式樁的三大公害

必看!!!樁基礎技術的10大發展方向


筒式柴油錘衝擊式鋼筋混凝土預製樁雖然具有樁身質量較可靠、施工速度快及承載力高等優點,但由於其施工時噪聲高、振動大和油汙飛濺(三者統稱為一次公害)等缺點,在城區的住宅群及公共建築群等場地施工中受到很大限制,為此靜壓式和變頻變矩振動錘振入式鋼筋混凝土預製樁施工技術在國內得到業主的青睞。

靜壓樁

"

一、樁的尺寸向長、大方向發展

基於高層、超高層建築物及大型橋主塔樁基礎等承載的需要,樁徑越來越大,樁長越來越長。歐美及日本的鋼管樁長度已達100m以上,樁徑超過2500mm;上海金茂大廈鋼管樁樁端進入地面下80m的砂層,樁徑為914.4mm;溫州地區靜壓式鋼筋混凝土預製樁長度已達70m以上,樁斷面600mm×600mm。

必看!!!樁基礎技術的10大發展方向


我國在大江、大河及海上修建的大跨徑橋樑基本上均採用鑽孔灌注樁,樁徑和樁長均在不斷加大,長度超過50m、直徑大於2m的超長大直徑鑽孔灌注樁已十分普遍。蘇通大橋採用反循環鑽成孔樁壓力注漿樁,共131根,直徑2.50-2.85m,樁長117m(2005年);南京長江二橋採用反循環鑽成孔灌注樁,共21根,直徑3.0m,樁長83m(2001年);上海長江隧橋B7標採用反循環鑽成孔灌注樁,3.2-2.5m變徑樁,樁長115m(2006年);鄭州黃河大橋採用旋挖鑽鬥鑽成孔灌注樁,直徑2.0m,樁長108m(2009年)。

必看!!!樁基礎技術的10大發展方向


二、樁的尺寸向短、小方向發展

基於老城區改造、老基礎託換加固、建築糾偏加固、建築物增層以及補樁等需要,小樁及錨杆靜壓樁技術日趨成熟,應用廣泛。

小樁

小樁又稱微型樁或樹根樁,是法國開發的一種灌注樁技術。小樁實質上是小直徑壓力注漿樁;樁徑為70-250mm(國內多用250mm),長徑大於30(國內樁長多用8-12m,長徑比通常為50左右),採用鑽孔(國內多用螺旋鑽成孔)、強配筋(配筋率大於1%)和壓力注漿(注漿壓力為1-2.5MPa)工藝施工。小樁主要用於舊房改造、房屋增層、古建築加固糾偏、防洪堤加固、建(構)築物抗震加固、基坑開挖的護坡樁及水池底板抗浮等基礎工程。

錨杆(錨固筋)靜壓樁

我國自行研製開發的錨杆靜壓樁是錨杆和靜力壓樁兩項技術巧妙結合而形成的一種樁基施工新工藝,是一項地基加固處理新技術。加固機理類同於打入樁及大型靜力壓樁,受力直接、清晰,但施工工藝既不同於打入樁,也不同於大型靜力壓樁。錨杆靜壓樁的施工工藝是先在新建的建(構)築物基礎上預留壓樁的樁位孔,並預埋好錨杆或在已建的建(構)築物基礎上開鑿壓樁孔和錨杆孔用粘結劑埋好錨杆,然後安裝壓樁架,用錨杆做媒介,把壓樁架與建(構)築物基礎連為一體,並利用建(構)築物自重做反力(必要時可加配重),用千斤頂將預製樁段逐段壓入土中,當壓樁力及壓入深度達到設計要求後,將樁與基礎澆築在一起,樁即可受力,從到達到提高地基承載力和控制沉降的目的。

業內人士均稱其為錨杆靜壓樁,筆者認為稱錨固筋靜壓樁為妥,因為從上述施工工藝看,連接件不是深基坑支護工程中所指的錨杆,僅僅是錨固筋。

錨杆靜壓樁的斷面尺寸為(200mmx200mm)-(300mmx300mm);樁段長度取決於施工淨空高度和機具情況,為1-3m,樁入土深度為3-30m。

錨杆靜壓樁適用於老城區改造,舊基礎託換加固,狹小空間場地施工,對新建工程可採用逆作法施工。

微型樁(迷你樁)

微型樁(迷你樁)是由一個內徑不超過300mm的永久性的鋼套管,一個或一組位於樁孔中心的起承重作用的鋼筋及填充其間孔隙的水泥漿組成。樁體應以稍微小於套管的直徑嵌入基岩。香港地區廣泛應用的迷你樁多數為219mm直徑的套管及190mm直徑的嵌入體或273mm直徑的套管及235mm直徑的嵌入體組成。

迷你樁因其對成樁設備及施工場地的要求低,而承載力較高,安全可靠,所以在香港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主要應用於隔音屏、行人天橋、運輸帶、小型別墅、小型商場等基礎工程中,也可以當支護樁使用。

迷你樁可在陡峭的山坡、狹窄的樓群之間、行人路、高速公路、鬧市區、火車站臺甚至建築物內進行施工。小型的施工設備只需要2m×5m的地方已經足夠。

三、向攻克樁成孔難點方向發展

隨著高層建築、大跨度橋樑的發展,嵌巖樁,特別是大直徑嵌巖樁作為一種比較特殊的樁基類型,20世紀90年代在我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嵌巖樁具有承載力高、變形小、整體剛度大的特點,其沉降穩定時間短、沉降量小,抗震性能好,因此越來越受到工程界的重視。如何優質、高效、經濟施工這類樁孔則成為岩土鑽掘工程界面臨的首要技術難題。鑽孔直徑大,岩石強度高是其基本特徵,由此帶來以下技術困難:

①單位體積岩石的破碎功隨岩石強度的增加而增大,單次破碎岩石所需要的臨界破碎力亦增大。

②碎巖斷面和碎巖量隨樁孔直徑增大而急劇增加。

③樁孔排渣性能的優劣直接影響各種嵌巖鑽進方法碎巖的有效性。

我國大直徑嵌巖鑽進工法主要有:

①迴轉式工法:牙輪/滾刀鑽進法;鋼粒環狀鑽進法;鑲焊釺頭的刮刀鑽進法。

②衝擊式工法:純衝擊無循環鑽進法:衝擊反循環鑽進法。

③衝擊迴轉式工法:氣動/液動潛孔錘鑽進法;可旋轉式鋼繩衝擊鑽頭鑽進法。

除上述岩層鑽進成孔法,國內不少單位研究開發出大三石層(大卵礫石層、大拋石層和大孤石層)鑽進成孔法。

在日本成立了由64家基礎公司組成的岩層削孔技術協會,研究開發出20餘種大直徑岩層削孔工法,其中長螺旋鑽進成孔法3種,迴轉鑽進成孔法5種,衝擊鑽進成孔法7種以及全套管迴轉掘削孔法9種。

四、向低公害工法樁方向發展

筒式柴油錘打入式樁的三大公害

必看!!!樁基礎技術的10大發展方向


筒式柴油錘衝擊式鋼筋混凝土預製樁雖然具有樁身質量較可靠、施工速度快及承載力高等優點,但由於其施工時噪聲高、振動大和油汙飛濺(三者統稱為一次公害)等缺點,在城區的住宅群及公共建築群等場地施工中受到很大限制,為此靜壓式和變頻變矩振動錘振入式鋼筋混凝土預製樁施工技術在國內得到業主的青睞。

靜壓樁

必看!!!樁基礎技術的10大發展方向


近二十多年來,靜壓樁在我國軟土地區(溫州、武漢及珠江三角洲等地區)得到廣泛應用,靜壓樁基礎不僅適用於多層和小高層建築,還可用於20-35層高層建築,壓樁機的生產和使用走進了一個新時代。我國研製開發的系列靜力壓樁機是新型的環保型建築基礎施工設備,具有無汙染、無噪聲、無振動、壓樁速度快、成樁質量高等顯著特點,技術水平國際領先。靜壓法有抱壓式和頂壓式2種形式,壓樁力為800-12000kN。採用靜壓法施工的樁長已達70m以上。實踐表明,用步履式全液壓靜力壓樁機施工開口預應力管樁(PC樁)和預應力高強度管樁(PHC樁)是樁機和樁型的優化組合,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施工工法。

旋挖鑽鬥鑽成孔灌注樁

"

一、樁的尺寸向長、大方向發展

基於高層、超高層建築物及大型橋主塔樁基礎等承載的需要,樁徑越來越大,樁長越來越長。歐美及日本的鋼管樁長度已達100m以上,樁徑超過2500mm;上海金茂大廈鋼管樁樁端進入地面下80m的砂層,樁徑為914.4mm;溫州地區靜壓式鋼筋混凝土預製樁長度已達70m以上,樁斷面600mm×600mm。

必看!!!樁基礎技術的10大發展方向


我國在大江、大河及海上修建的大跨徑橋樑基本上均採用鑽孔灌注樁,樁徑和樁長均在不斷加大,長度超過50m、直徑大於2m的超長大直徑鑽孔灌注樁已十分普遍。蘇通大橋採用反循環鑽成孔樁壓力注漿樁,共131根,直徑2.50-2.85m,樁長117m(2005年);南京長江二橋採用反循環鑽成孔灌注樁,共21根,直徑3.0m,樁長83m(2001年);上海長江隧橋B7標採用反循環鑽成孔灌注樁,3.2-2.5m變徑樁,樁長115m(2006年);鄭州黃河大橋採用旋挖鑽鬥鑽成孔灌注樁,直徑2.0m,樁長108m(2009年)。

必看!!!樁基礎技術的10大發展方向


二、樁的尺寸向短、小方向發展

基於老城區改造、老基礎託換加固、建築糾偏加固、建築物增層以及補樁等需要,小樁及錨杆靜壓樁技術日趨成熟,應用廣泛。

小樁

小樁又稱微型樁或樹根樁,是法國開發的一種灌注樁技術。小樁實質上是小直徑壓力注漿樁;樁徑為70-250mm(國內多用250mm),長徑大於30(國內樁長多用8-12m,長徑比通常為50左右),採用鑽孔(國內多用螺旋鑽成孔)、強配筋(配筋率大於1%)和壓力注漿(注漿壓力為1-2.5MPa)工藝施工。小樁主要用於舊房改造、房屋增層、古建築加固糾偏、防洪堤加固、建(構)築物抗震加固、基坑開挖的護坡樁及水池底板抗浮等基礎工程。

錨杆(錨固筋)靜壓樁

我國自行研製開發的錨杆靜壓樁是錨杆和靜力壓樁兩項技術巧妙結合而形成的一種樁基施工新工藝,是一項地基加固處理新技術。加固機理類同於打入樁及大型靜力壓樁,受力直接、清晰,但施工工藝既不同於打入樁,也不同於大型靜力壓樁。錨杆靜壓樁的施工工藝是先在新建的建(構)築物基礎上預留壓樁的樁位孔,並預埋好錨杆或在已建的建(構)築物基礎上開鑿壓樁孔和錨杆孔用粘結劑埋好錨杆,然後安裝壓樁架,用錨杆做媒介,把壓樁架與建(構)築物基礎連為一體,並利用建(構)築物自重做反力(必要時可加配重),用千斤頂將預製樁段逐段壓入土中,當壓樁力及壓入深度達到設計要求後,將樁與基礎澆築在一起,樁即可受力,從到達到提高地基承載力和控制沉降的目的。

業內人士均稱其為錨杆靜壓樁,筆者認為稱錨固筋靜壓樁為妥,因為從上述施工工藝看,連接件不是深基坑支護工程中所指的錨杆,僅僅是錨固筋。

錨杆靜壓樁的斷面尺寸為(200mmx200mm)-(300mmx300mm);樁段長度取決於施工淨空高度和機具情況,為1-3m,樁入土深度為3-30m。

錨杆靜壓樁適用於老城區改造,舊基礎託換加固,狹小空間場地施工,對新建工程可採用逆作法施工。

微型樁(迷你樁)

微型樁(迷你樁)是由一個內徑不超過300mm的永久性的鋼套管,一個或一組位於樁孔中心的起承重作用的鋼筋及填充其間孔隙的水泥漿組成。樁體應以稍微小於套管的直徑嵌入基岩。香港地區廣泛應用的迷你樁多數為219mm直徑的套管及190mm直徑的嵌入體或273mm直徑的套管及235mm直徑的嵌入體組成。

迷你樁因其對成樁設備及施工場地的要求低,而承載力較高,安全可靠,所以在香港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主要應用於隔音屏、行人天橋、運輸帶、小型別墅、小型商場等基礎工程中,也可以當支護樁使用。

迷你樁可在陡峭的山坡、狹窄的樓群之間、行人路、高速公路、鬧市區、火車站臺甚至建築物內進行施工。小型的施工設備只需要2m×5m的地方已經足夠。

三、向攻克樁成孔難點方向發展

隨著高層建築、大跨度橋樑的發展,嵌巖樁,特別是大直徑嵌巖樁作為一種比較特殊的樁基類型,20世紀90年代在我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嵌巖樁具有承載力高、變形小、整體剛度大的特點,其沉降穩定時間短、沉降量小,抗震性能好,因此越來越受到工程界的重視。如何優質、高效、經濟施工這類樁孔則成為岩土鑽掘工程界面臨的首要技術難題。鑽孔直徑大,岩石強度高是其基本特徵,由此帶來以下技術困難:

①單位體積岩石的破碎功隨岩石強度的增加而增大,單次破碎岩石所需要的臨界破碎力亦增大。

②碎巖斷面和碎巖量隨樁孔直徑增大而急劇增加。

③樁孔排渣性能的優劣直接影響各種嵌巖鑽進方法碎巖的有效性。

我國大直徑嵌巖鑽進工法主要有:

①迴轉式工法:牙輪/滾刀鑽進法;鋼粒環狀鑽進法;鑲焊釺頭的刮刀鑽進法。

②衝擊式工法:純衝擊無循環鑽進法:衝擊反循環鑽進法。

③衝擊迴轉式工法:氣動/液動潛孔錘鑽進法;可旋轉式鋼繩衝擊鑽頭鑽進法。

除上述岩層鑽進成孔法,國內不少單位研究開發出大三石層(大卵礫石層、大拋石層和大孤石層)鑽進成孔法。

在日本成立了由64家基礎公司組成的岩層削孔技術協會,研究開發出20餘種大直徑岩層削孔工法,其中長螺旋鑽進成孔法3種,迴轉鑽進成孔法5種,衝擊鑽進成孔法7種以及全套管迴轉掘削孔法9種。

四、向低公害工法樁方向發展

筒式柴油錘打入式樁的三大公害

必看!!!樁基礎技術的10大發展方向


筒式柴油錘衝擊式鋼筋混凝土預製樁雖然具有樁身質量較可靠、施工速度快及承載力高等優點,但由於其施工時噪聲高、振動大和油汙飛濺(三者統稱為一次公害)等缺點,在城區的住宅群及公共建築群等場地施工中受到很大限制,為此靜壓式和變頻變矩振動錘振入式鋼筋混凝土預製樁施工技術在國內得到業主的青睞。

靜壓樁

必看!!!樁基礎技術的10大發展方向


近二十多年來,靜壓樁在我國軟土地區(溫州、武漢及珠江三角洲等地區)得到廣泛應用,靜壓樁基礎不僅適用於多層和小高層建築,還可用於20-35層高層建築,壓樁機的生產和使用走進了一個新時代。我國研製開發的系列靜力壓樁機是新型的環保型建築基礎施工設備,具有無汙染、無噪聲、無振動、壓樁速度快、成樁質量高等顯著特點,技術水平國際領先。靜壓法有抱壓式和頂壓式2種形式,壓樁力為800-12000kN。採用靜壓法施工的樁長已達70m以上。實踐表明,用步履式全液壓靜力壓樁機施工開口預應力管樁(PC樁)和預應力高強度管樁(PHC樁)是樁機和樁型的優化組合,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施工工法。

旋挖鑽鬥鑽成孔灌注樁

必看!!!樁基礎技術的10大發展方向


泥漿護壁法鑽、衝孔灌注樁在地下水位高的軟土地區雖然被較廣泛地採用,但由於泥漿的使用造成施工現場不文明及泥漿排除(稱為二次公害)的困難,成為施工者頭痛之事。因此,旋挖鑽鬥鑽成孔灌注樁(即用旋挖鑽機的鑽鬥鑽頭成孔而成的灌注樁),因其幹取土作業加之所使用的穩定液可由專用的倉罐儲存,現場較為文明,在日本建築業界此類樁型的採用亦日趨增多。1998年8-12月,在北京某工地應用此樁型約為18000根,樁徑有0.8m、1.0m和1.2m,孔深12-15m,樁端進入砂礫石層0.5m。近10年來,青藏鐵路、北京鳥巢工程及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等均大量採用旋挖鑽鬥鑽成孔灌注樁。

全套管鑽孔灌注樁

貝諾特(Benoto)灌注樁施工法為全套管施工法。該法利用搖動裝置的搖動(或迴轉裝置的迴轉)使鋼套管與土層間的摩擦阻力大大減少,邊搖動(或邊迴轉)邊壓入,同時利用衝抓鬥挖掘取土,直至將套管下到樁端持力層為止。挖掘完畢後立即進行挖掘深度的測定,並確認樁端持力層,然後清除虛土。成孔後將鋼筋籠放入,接著將導管豎立在鑽孔中心,最後灌注混凝土成樁。貝諾特法實質上是衝抓鬥跟管鑽進法。

貝諾特灌注樁由於環保效果好(噪聲低、振動小、無泥漿汙染與排放)、施工現場文明,在海內外廣泛採用。我國香港地區此類樁型的市場份額約佔45%,昆明、溫州及北京地區10餘個工地已成功採用此類樁型。1999年上半年,北京某工地因雜填土層(含舊磚窯場地、塊石及混凝土塊等)過厚,深度8-23m,其他樁型無法施工,結果採用國產搖動式全套管鑽機施工,歷時4個月,順利地完成976根樁,樁徑分別為0.8、1.0和1.2m,樁長為20-24m,穿越雜填土進入老土一定深度。從2001年起,在深圳、南京、杭州及天津等地近40個地鐵車站中採用全套管鑽機施工咬合樁成功地取代地下連續牆,為業主節省大量造價。

長螺旋鑽孔壓灌樁

CFA工法樁可譯為長螺旋鑽孔壓灌樁,在法、英、意、德、美等國比較流行。該鑽機均由液壓馬達驅動,扭矩較大,採用混凝土泵車通過鑽桿內腔直接灌注混凝土,在合適的地層和深度,施工效率一般為150-200m/d,目前最大的鑽孔直徑達1200mm,最大深度為30m左右。

近二十年來,東北以及華北等地區都大力推廣應用此工法,並有所創造和發展,形成4項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

五、向擴孔樁方向發展

擴孔成型工藝有鑽擴、爆擴、夯擴、振擴、錘擴、壓擴、沖擴、注擴、擠擴和挖擴等十大類型。

"

一、樁的尺寸向長、大方向發展

基於高層、超高層建築物及大型橋主塔樁基礎等承載的需要,樁徑越來越大,樁長越來越長。歐美及日本的鋼管樁長度已達100m以上,樁徑超過2500mm;上海金茂大廈鋼管樁樁端進入地面下80m的砂層,樁徑為914.4mm;溫州地區靜壓式鋼筋混凝土預製樁長度已達70m以上,樁斷面600mm×600mm。

必看!!!樁基礎技術的10大發展方向


我國在大江、大河及海上修建的大跨徑橋樑基本上均採用鑽孔灌注樁,樁徑和樁長均在不斷加大,長度超過50m、直徑大於2m的超長大直徑鑽孔灌注樁已十分普遍。蘇通大橋採用反循環鑽成孔樁壓力注漿樁,共131根,直徑2.50-2.85m,樁長117m(2005年);南京長江二橋採用反循環鑽成孔灌注樁,共21根,直徑3.0m,樁長83m(2001年);上海長江隧橋B7標採用反循環鑽成孔灌注樁,3.2-2.5m變徑樁,樁長115m(2006年);鄭州黃河大橋採用旋挖鑽鬥鑽成孔灌注樁,直徑2.0m,樁長108m(2009年)。

必看!!!樁基礎技術的10大發展方向


二、樁的尺寸向短、小方向發展

基於老城區改造、老基礎託換加固、建築糾偏加固、建築物增層以及補樁等需要,小樁及錨杆靜壓樁技術日趨成熟,應用廣泛。

小樁

小樁又稱微型樁或樹根樁,是法國開發的一種灌注樁技術。小樁實質上是小直徑壓力注漿樁;樁徑為70-250mm(國內多用250mm),長徑大於30(國內樁長多用8-12m,長徑比通常為50左右),採用鑽孔(國內多用螺旋鑽成孔)、強配筋(配筋率大於1%)和壓力注漿(注漿壓力為1-2.5MPa)工藝施工。小樁主要用於舊房改造、房屋增層、古建築加固糾偏、防洪堤加固、建(構)築物抗震加固、基坑開挖的護坡樁及水池底板抗浮等基礎工程。

錨杆(錨固筋)靜壓樁

我國自行研製開發的錨杆靜壓樁是錨杆和靜力壓樁兩項技術巧妙結合而形成的一種樁基施工新工藝,是一項地基加固處理新技術。加固機理類同於打入樁及大型靜力壓樁,受力直接、清晰,但施工工藝既不同於打入樁,也不同於大型靜力壓樁。錨杆靜壓樁的施工工藝是先在新建的建(構)築物基礎上預留壓樁的樁位孔,並預埋好錨杆或在已建的建(構)築物基礎上開鑿壓樁孔和錨杆孔用粘結劑埋好錨杆,然後安裝壓樁架,用錨杆做媒介,把壓樁架與建(構)築物基礎連為一體,並利用建(構)築物自重做反力(必要時可加配重),用千斤頂將預製樁段逐段壓入土中,當壓樁力及壓入深度達到設計要求後,將樁與基礎澆築在一起,樁即可受力,從到達到提高地基承載力和控制沉降的目的。

業內人士均稱其為錨杆靜壓樁,筆者認為稱錨固筋靜壓樁為妥,因為從上述施工工藝看,連接件不是深基坑支護工程中所指的錨杆,僅僅是錨固筋。

錨杆靜壓樁的斷面尺寸為(200mmx200mm)-(300mmx300mm);樁段長度取決於施工淨空高度和機具情況,為1-3m,樁入土深度為3-30m。

錨杆靜壓樁適用於老城區改造,舊基礎託換加固,狹小空間場地施工,對新建工程可採用逆作法施工。

微型樁(迷你樁)

微型樁(迷你樁)是由一個內徑不超過300mm的永久性的鋼套管,一個或一組位於樁孔中心的起承重作用的鋼筋及填充其間孔隙的水泥漿組成。樁體應以稍微小於套管的直徑嵌入基岩。香港地區廣泛應用的迷你樁多數為219mm直徑的套管及190mm直徑的嵌入體或273mm直徑的套管及235mm直徑的嵌入體組成。

迷你樁因其對成樁設備及施工場地的要求低,而承載力較高,安全可靠,所以在香港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主要應用於隔音屏、行人天橋、運輸帶、小型別墅、小型商場等基礎工程中,也可以當支護樁使用。

迷你樁可在陡峭的山坡、狹窄的樓群之間、行人路、高速公路、鬧市區、火車站臺甚至建築物內進行施工。小型的施工設備只需要2m×5m的地方已經足夠。

三、向攻克樁成孔難點方向發展

隨著高層建築、大跨度橋樑的發展,嵌巖樁,特別是大直徑嵌巖樁作為一種比較特殊的樁基類型,20世紀90年代在我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嵌巖樁具有承載力高、變形小、整體剛度大的特點,其沉降穩定時間短、沉降量小,抗震性能好,因此越來越受到工程界的重視。如何優質、高效、經濟施工這類樁孔則成為岩土鑽掘工程界面臨的首要技術難題。鑽孔直徑大,岩石強度高是其基本特徵,由此帶來以下技術困難:

①單位體積岩石的破碎功隨岩石強度的增加而增大,單次破碎岩石所需要的臨界破碎力亦增大。

②碎巖斷面和碎巖量隨樁孔直徑增大而急劇增加。

③樁孔排渣性能的優劣直接影響各種嵌巖鑽進方法碎巖的有效性。

我國大直徑嵌巖鑽進工法主要有:

①迴轉式工法:牙輪/滾刀鑽進法;鋼粒環狀鑽進法;鑲焊釺頭的刮刀鑽進法。

②衝擊式工法:純衝擊無循環鑽進法:衝擊反循環鑽進法。

③衝擊迴轉式工法:氣動/液動潛孔錘鑽進法;可旋轉式鋼繩衝擊鑽頭鑽進法。

除上述岩層鑽進成孔法,國內不少單位研究開發出大三石層(大卵礫石層、大拋石層和大孤石層)鑽進成孔法。

在日本成立了由64家基礎公司組成的岩層削孔技術協會,研究開發出20餘種大直徑岩層削孔工法,其中長螺旋鑽進成孔法3種,迴轉鑽進成孔法5種,衝擊鑽進成孔法7種以及全套管迴轉掘削孔法9種。

四、向低公害工法樁方向發展

筒式柴油錘打入式樁的三大公害

必看!!!樁基礎技術的10大發展方向


筒式柴油錘衝擊式鋼筋混凝土預製樁雖然具有樁身質量較可靠、施工速度快及承載力高等優點,但由於其施工時噪聲高、振動大和油汙飛濺(三者統稱為一次公害)等缺點,在城區的住宅群及公共建築群等場地施工中受到很大限制,為此靜壓式和變頻變矩振動錘振入式鋼筋混凝土預製樁施工技術在國內得到業主的青睞。

靜壓樁

必看!!!樁基礎技術的10大發展方向


近二十多年來,靜壓樁在我國軟土地區(溫州、武漢及珠江三角洲等地區)得到廣泛應用,靜壓樁基礎不僅適用於多層和小高層建築,還可用於20-35層高層建築,壓樁機的生產和使用走進了一個新時代。我國研製開發的系列靜力壓樁機是新型的環保型建築基礎施工設備,具有無汙染、無噪聲、無振動、壓樁速度快、成樁質量高等顯著特點,技術水平國際領先。靜壓法有抱壓式和頂壓式2種形式,壓樁力為800-12000kN。採用靜壓法施工的樁長已達70m以上。實踐表明,用步履式全液壓靜力壓樁機施工開口預應力管樁(PC樁)和預應力高強度管樁(PHC樁)是樁機和樁型的優化組合,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施工工法。

旋挖鑽鬥鑽成孔灌注樁

必看!!!樁基礎技術的10大發展方向


泥漿護壁法鑽、衝孔灌注樁在地下水位高的軟土地區雖然被較廣泛地採用,但由於泥漿的使用造成施工現場不文明及泥漿排除(稱為二次公害)的困難,成為施工者頭痛之事。因此,旋挖鑽鬥鑽成孔灌注樁(即用旋挖鑽機的鑽鬥鑽頭成孔而成的灌注樁),因其幹取土作業加之所使用的穩定液可由專用的倉罐儲存,現場較為文明,在日本建築業界此類樁型的採用亦日趨增多。1998年8-12月,在北京某工地應用此樁型約為18000根,樁徑有0.8m、1.0m和1.2m,孔深12-15m,樁端進入砂礫石層0.5m。近10年來,青藏鐵路、北京鳥巢工程及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等均大量採用旋挖鑽鬥鑽成孔灌注樁。

全套管鑽孔灌注樁

貝諾特(Benoto)灌注樁施工法為全套管施工法。該法利用搖動裝置的搖動(或迴轉裝置的迴轉)使鋼套管與土層間的摩擦阻力大大減少,邊搖動(或邊迴轉)邊壓入,同時利用衝抓鬥挖掘取土,直至將套管下到樁端持力層為止。挖掘完畢後立即進行挖掘深度的測定,並確認樁端持力層,然後清除虛土。成孔後將鋼筋籠放入,接著將導管豎立在鑽孔中心,最後灌注混凝土成樁。貝諾特法實質上是衝抓鬥跟管鑽進法。

貝諾特灌注樁由於環保效果好(噪聲低、振動小、無泥漿汙染與排放)、施工現場文明,在海內外廣泛採用。我國香港地區此類樁型的市場份額約佔45%,昆明、溫州及北京地區10餘個工地已成功採用此類樁型。1999年上半年,北京某工地因雜填土層(含舊磚窯場地、塊石及混凝土塊等)過厚,深度8-23m,其他樁型無法施工,結果採用國產搖動式全套管鑽機施工,歷時4個月,順利地完成976根樁,樁徑分別為0.8、1.0和1.2m,樁長為20-24m,穿越雜填土進入老土一定深度。從2001年起,在深圳、南京、杭州及天津等地近40個地鐵車站中採用全套管鑽機施工咬合樁成功地取代地下連續牆,為業主節省大量造價。

長螺旋鑽孔壓灌樁

CFA工法樁可譯為長螺旋鑽孔壓灌樁,在法、英、意、德、美等國比較流行。該鑽機均由液壓馬達驅動,扭矩較大,採用混凝土泵車通過鑽桿內腔直接灌注混凝土,在合適的地層和深度,施工效率一般為150-200m/d,目前最大的鑽孔直徑達1200mm,最大深度為30m左右。

近二十年來,東北以及華北等地區都大力推廣應用此工法,並有所創造和發展,形成4項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

五、向擴孔樁方向發展

擴孔成型工藝有鑽擴、爆擴、夯擴、振擴、錘擴、壓擴、沖擴、注擴、擠擴和挖擴等十大類型。

必看!!!樁基礎技術的10大發展方向


鑽孔擴底樁

北京地區普通直徑鑽孔擴底灌注樁(樁身直徑0.3-0.4m,擴底直徑0.8-1.2m)的靜載試驗結果表明,與相同樁身直徑的直孔樁相比,前者極限荷載為後者的1.7-7.0倍,前者的單位樁體積的極限荷載為後者的1.4-3.0倍。大直徑鑽(挖)孔擴底樁具有承載力高、成孔後出土量少、承檯面積小等顯著優點,在國內外得到廣泛運用。我國的鑽孔擴底樁種類有20種以上,日本的大直徑鑽擴樁工法有將近40種。

20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大直徑鑽擴樁的特點:

①樁身直徑和擴底直徑大(最大直徑為4200m),樁長度大,單樁承載能力大,能適應高層建築一柱一樁的要求。

②擴底部置於細砂、中砂和砂礫層中,承載能力大,但擴底直徑不能過大,擴底率較小,最大值為3.2。

③大部分採用旋挖鑽機和反循環方式擴孔鑽進。

④液壓擴翼機構佔大多數。

⑤施工管理制度嚴密,管理系統先進。

⑥工法和機種呈多樣性。

進入21世紀,上述前3個特點有所發展變化:

①擴底最大直徑為4700mm(Eagle工法)。

②最大擴底率為4.94(Eagle工法)。

③日本建築中心在2007-2009年評定的13項擴底樁工法均採用旋挖鑽擴孔鑽進。

樁端壓力注漿樁

樁端壓力注漿樁是指鑽孔、衝孔或挖孔灌注樁在成樁後,通常通過預埋在樁身的注漿管利用壓力作用,將能固化的漿液(諸如純水泥漿、水泥砂漿、加外加劑及摻合料的水泥漿、超細水泥漿、化學漿液等)經樁端的預留壓力注漿裝置(諸如預留壓力注漿室、預留承壓包、預留注漿空腔、預留注漿通道、預留的特殊注漿裝置等)均勻地注入樁端地層。

視漿液性狀、土層特性和注漿參數等不同條件,壓力漿液對樁端土層、中風化與強風化基岩、樁端虛土及樁端附近的樁周土層起到滲透、填充、置換、劈裂、壓密及固結或多種形式的組合等不同作用,改變其物理力學性能及樁與巖、土之間的邊界條件,清除虛土隱患,從而提高樁的承載力以及減少樁基的沉降量。

樁端壓力注漿樁的優點:

①保留各種灌注樁的優點。

②大幅度提高樁的承載力,技術經濟效益顯著。

③採用樁端壓力注漿工藝,可改變樁端虛土的組成結構,形成水泥土擴大頭,可解決普通灌注樁端虛土這一技術難題,對確保樁基工程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④適用範圍廣。

⑤施工方法靈活,注漿設備簡單,便於普及。

大量實測資料表明,與不注漿樁相比,樁端土層對後注漿樁承載力的提高值有著很大影響。樁端土層為粗粒土時極限承載力增幅在50%-260%之間,樁端土層為細粒土時極限承載力增幅在14%-138%之間。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樁的後注漿技術尤其是樁端壓力注漿技術在國內土木、建築工程中得到蓬勃發展。

載體樁

載體樁是指由載體和混凝土樁身構成的樁。它採用柱錘夯擊成孔、反壓護筒跟進成孔的方法,達到設計標高後,分批向護筒內投入碎石和混凝土等填充料,用柱錘反覆夯實、擠密。當滿足設計要求的三擊貫入度後,再向護筒填入乾硬性混凝土,用柱錘夯實,在樁端形成複合載體。然後放置鋼筋籠、灌注混凝土或直接放置預應力管節而成。當上部荷載傳遞到樁頂時,荷載通過樁身傳遞到載體,而載體由混凝土、夯實填充料和擠密土體組成,從混凝土、夯實填充料到擠密土體材料壓縮模量逐漸減少,下一層對上一層來說是軟弱下臥層,當荷載傳遞到下層頂時,應力被擴散,從混凝土、夯實填充料到擠密土體,壓力逐漸被擴散、降低,傳遞到持力土層時,壓力小於地基土承載力,滿足承載力要求。與同樁長、樁徑的普通混凝土樁承載力相比,載體樁承載力提高2倍以上。因此土體的密實理論是載體樁技術的核心,壓力擴散理論是載體樁技術的受力原理。

載體樁的優點:

①由於在樁端處形成複合載體,樁的承載性狀好,單樁承載力較高。

②在同一場地,在不改變樁長和樁徑的前提下,可根據不同設計要求,通過調整施工控制參數來調節單樁豎向承載力。

③夯擴體形狀可控且邊界較清楚,施工質量易控制。

④填充料就地可取,能可觀地消納建築垃圾和工業廢料,環保性好。

⑤採用錘擊成孔跟沉護筒工藝,由於細長錘在護筒中做豎直向下衝擊時,護筒起隔聲罩作用,可做到錘擊時低噪聲。

⑥錘擊成孔跟沉護筒工藝簡單直觀。

⑦施工造價低。

⑧無泥漿排放。

⑨施工機械輕便,機動靈活。

該項專利技術已在全國180箇中等城市推行專利代理制,在數千項工程中推廣應用,年總產值已超過10億元。

六、向異形樁方向發展

異形樁包括橫向截面異化樁和縱向截面異化樁。

橫向截面從圓截面和方形截面異化後的樁型有三角形樁、六角形樁、八角形樁、外方內圓空心樁、外方內異空心樁、十字形樁、X形樁、T形樁及壁板樁等。

縱向截面從稜柱樁和圓柱樁異化後的樁型有楔形樁(圓錐形樁和角錐形樁)、梯形樁、菱形樁、根形樁、擴底樁、多節樁(多節灌注樁和多節預製樁)、樁身擴大樁、波紋柱形樁、波紋錐形樁、帶張開葉片的樁、螺旋預製樁、螺紋灌注樁、螺桿灌注樁、從一面削尖的成對預製斜樁及DX擠擴灌注樁等。

三岔雙向擠擴灌注樁

"

一、樁的尺寸向長、大方向發展

基於高層、超高層建築物及大型橋主塔樁基礎等承載的需要,樁徑越來越大,樁長越來越長。歐美及日本的鋼管樁長度已達100m以上,樁徑超過2500mm;上海金茂大廈鋼管樁樁端進入地面下80m的砂層,樁徑為914.4mm;溫州地區靜壓式鋼筋混凝土預製樁長度已達70m以上,樁斷面600mm×600mm。

必看!!!樁基礎技術的10大發展方向


我國在大江、大河及海上修建的大跨徑橋樑基本上均採用鑽孔灌注樁,樁徑和樁長均在不斷加大,長度超過50m、直徑大於2m的超長大直徑鑽孔灌注樁已十分普遍。蘇通大橋採用反循環鑽成孔樁壓力注漿樁,共131根,直徑2.50-2.85m,樁長117m(2005年);南京長江二橋採用反循環鑽成孔灌注樁,共21根,直徑3.0m,樁長83m(2001年);上海長江隧橋B7標採用反循環鑽成孔灌注樁,3.2-2.5m變徑樁,樁長115m(2006年);鄭州黃河大橋採用旋挖鑽鬥鑽成孔灌注樁,直徑2.0m,樁長108m(2009年)。

必看!!!樁基礎技術的10大發展方向


二、樁的尺寸向短、小方向發展

基於老城區改造、老基礎託換加固、建築糾偏加固、建築物增層以及補樁等需要,小樁及錨杆靜壓樁技術日趨成熟,應用廣泛。

小樁

小樁又稱微型樁或樹根樁,是法國開發的一種灌注樁技術。小樁實質上是小直徑壓力注漿樁;樁徑為70-250mm(國內多用250mm),長徑大於30(國內樁長多用8-12m,長徑比通常為50左右),採用鑽孔(國內多用螺旋鑽成孔)、強配筋(配筋率大於1%)和壓力注漿(注漿壓力為1-2.5MPa)工藝施工。小樁主要用於舊房改造、房屋增層、古建築加固糾偏、防洪堤加固、建(構)築物抗震加固、基坑開挖的護坡樁及水池底板抗浮等基礎工程。

錨杆(錨固筋)靜壓樁

我國自行研製開發的錨杆靜壓樁是錨杆和靜力壓樁兩項技術巧妙結合而形成的一種樁基施工新工藝,是一項地基加固處理新技術。加固機理類同於打入樁及大型靜力壓樁,受力直接、清晰,但施工工藝既不同於打入樁,也不同於大型靜力壓樁。錨杆靜壓樁的施工工藝是先在新建的建(構)築物基礎上預留壓樁的樁位孔,並預埋好錨杆或在已建的建(構)築物基礎上開鑿壓樁孔和錨杆孔用粘結劑埋好錨杆,然後安裝壓樁架,用錨杆做媒介,把壓樁架與建(構)築物基礎連為一體,並利用建(構)築物自重做反力(必要時可加配重),用千斤頂將預製樁段逐段壓入土中,當壓樁力及壓入深度達到設計要求後,將樁與基礎澆築在一起,樁即可受力,從到達到提高地基承載力和控制沉降的目的。

業內人士均稱其為錨杆靜壓樁,筆者認為稱錨固筋靜壓樁為妥,因為從上述施工工藝看,連接件不是深基坑支護工程中所指的錨杆,僅僅是錨固筋。

錨杆靜壓樁的斷面尺寸為(200mmx200mm)-(300mmx300mm);樁段長度取決於施工淨空高度和機具情況,為1-3m,樁入土深度為3-30m。

錨杆靜壓樁適用於老城區改造,舊基礎託換加固,狹小空間場地施工,對新建工程可採用逆作法施工。

微型樁(迷你樁)

微型樁(迷你樁)是由一個內徑不超過300mm的永久性的鋼套管,一個或一組位於樁孔中心的起承重作用的鋼筋及填充其間孔隙的水泥漿組成。樁體應以稍微小於套管的直徑嵌入基岩。香港地區廣泛應用的迷你樁多數為219mm直徑的套管及190mm直徑的嵌入體或273mm直徑的套管及235mm直徑的嵌入體組成。

迷你樁因其對成樁設備及施工場地的要求低,而承載力較高,安全可靠,所以在香港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主要應用於隔音屏、行人天橋、運輸帶、小型別墅、小型商場等基礎工程中,也可以當支護樁使用。

迷你樁可在陡峭的山坡、狹窄的樓群之間、行人路、高速公路、鬧市區、火車站臺甚至建築物內進行施工。小型的施工設備只需要2m×5m的地方已經足夠。

三、向攻克樁成孔難點方向發展

隨著高層建築、大跨度橋樑的發展,嵌巖樁,特別是大直徑嵌巖樁作為一種比較特殊的樁基類型,20世紀90年代在我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嵌巖樁具有承載力高、變形小、整體剛度大的特點,其沉降穩定時間短、沉降量小,抗震性能好,因此越來越受到工程界的重視。如何優質、高效、經濟施工這類樁孔則成為岩土鑽掘工程界面臨的首要技術難題。鑽孔直徑大,岩石強度高是其基本特徵,由此帶來以下技術困難:

①單位體積岩石的破碎功隨岩石強度的增加而增大,單次破碎岩石所需要的臨界破碎力亦增大。

②碎巖斷面和碎巖量隨樁孔直徑增大而急劇增加。

③樁孔排渣性能的優劣直接影響各種嵌巖鑽進方法碎巖的有效性。

我國大直徑嵌巖鑽進工法主要有:

①迴轉式工法:牙輪/滾刀鑽進法;鋼粒環狀鑽進法;鑲焊釺頭的刮刀鑽進法。

②衝擊式工法:純衝擊無循環鑽進法:衝擊反循環鑽進法。

③衝擊迴轉式工法:氣動/液動潛孔錘鑽進法;可旋轉式鋼繩衝擊鑽頭鑽進法。

除上述岩層鑽進成孔法,國內不少單位研究開發出大三石層(大卵礫石層、大拋石層和大孤石層)鑽進成孔法。

在日本成立了由64家基礎公司組成的岩層削孔技術協會,研究開發出20餘種大直徑岩層削孔工法,其中長螺旋鑽進成孔法3種,迴轉鑽進成孔法5種,衝擊鑽進成孔法7種以及全套管迴轉掘削孔法9種。

四、向低公害工法樁方向發展

筒式柴油錘打入式樁的三大公害

必看!!!樁基礎技術的10大發展方向


筒式柴油錘衝擊式鋼筋混凝土預製樁雖然具有樁身質量較可靠、施工速度快及承載力高等優點,但由於其施工時噪聲高、振動大和油汙飛濺(三者統稱為一次公害)等缺點,在城區的住宅群及公共建築群等場地施工中受到很大限制,為此靜壓式和變頻變矩振動錘振入式鋼筋混凝土預製樁施工技術在國內得到業主的青睞。

靜壓樁

必看!!!樁基礎技術的10大發展方向


近二十多年來,靜壓樁在我國軟土地區(溫州、武漢及珠江三角洲等地區)得到廣泛應用,靜壓樁基礎不僅適用於多層和小高層建築,還可用於20-35層高層建築,壓樁機的生產和使用走進了一個新時代。我國研製開發的系列靜力壓樁機是新型的環保型建築基礎施工設備,具有無汙染、無噪聲、無振動、壓樁速度快、成樁質量高等顯著特點,技術水平國際領先。靜壓法有抱壓式和頂壓式2種形式,壓樁力為800-12000kN。採用靜壓法施工的樁長已達70m以上。實踐表明,用步履式全液壓靜力壓樁機施工開口預應力管樁(PC樁)和預應力高強度管樁(PHC樁)是樁機和樁型的優化組合,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施工工法。

旋挖鑽鬥鑽成孔灌注樁

必看!!!樁基礎技術的10大發展方向


泥漿護壁法鑽、衝孔灌注樁在地下水位高的軟土地區雖然被較廣泛地採用,但由於泥漿的使用造成施工現場不文明及泥漿排除(稱為二次公害)的困難,成為施工者頭痛之事。因此,旋挖鑽鬥鑽成孔灌注樁(即用旋挖鑽機的鑽鬥鑽頭成孔而成的灌注樁),因其幹取土作業加之所使用的穩定液可由專用的倉罐儲存,現場較為文明,在日本建築業界此類樁型的採用亦日趨增多。1998年8-12月,在北京某工地應用此樁型約為18000根,樁徑有0.8m、1.0m和1.2m,孔深12-15m,樁端進入砂礫石層0.5m。近10年來,青藏鐵路、北京鳥巢工程及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等均大量採用旋挖鑽鬥鑽成孔灌注樁。

全套管鑽孔灌注樁

貝諾特(Benoto)灌注樁施工法為全套管施工法。該法利用搖動裝置的搖動(或迴轉裝置的迴轉)使鋼套管與土層間的摩擦阻力大大減少,邊搖動(或邊迴轉)邊壓入,同時利用衝抓鬥挖掘取土,直至將套管下到樁端持力層為止。挖掘完畢後立即進行挖掘深度的測定,並確認樁端持力層,然後清除虛土。成孔後將鋼筋籠放入,接著將導管豎立在鑽孔中心,最後灌注混凝土成樁。貝諾特法實質上是衝抓鬥跟管鑽進法。

貝諾特灌注樁由於環保效果好(噪聲低、振動小、無泥漿汙染與排放)、施工現場文明,在海內外廣泛採用。我國香港地區此類樁型的市場份額約佔45%,昆明、溫州及北京地區10餘個工地已成功採用此類樁型。1999年上半年,北京某工地因雜填土層(含舊磚窯場地、塊石及混凝土塊等)過厚,深度8-23m,其他樁型無法施工,結果採用國產搖動式全套管鑽機施工,歷時4個月,順利地完成976根樁,樁徑分別為0.8、1.0和1.2m,樁長為20-24m,穿越雜填土進入老土一定深度。從2001年起,在深圳、南京、杭州及天津等地近40個地鐵車站中採用全套管鑽機施工咬合樁成功地取代地下連續牆,為業主節省大量造價。

長螺旋鑽孔壓灌樁

CFA工法樁可譯為長螺旋鑽孔壓灌樁,在法、英、意、德、美等國比較流行。該鑽機均由液壓馬達驅動,扭矩較大,採用混凝土泵車通過鑽桿內腔直接灌注混凝土,在合適的地層和深度,施工效率一般為150-200m/d,目前最大的鑽孔直徑達1200mm,最大深度為30m左右。

近二十年來,東北以及華北等地區都大力推廣應用此工法,並有所創造和發展,形成4項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

五、向擴孔樁方向發展

擴孔成型工藝有鑽擴、爆擴、夯擴、振擴、錘擴、壓擴、沖擴、注擴、擠擴和挖擴等十大類型。

必看!!!樁基礎技術的10大發展方向


鑽孔擴底樁

北京地區普通直徑鑽孔擴底灌注樁(樁身直徑0.3-0.4m,擴底直徑0.8-1.2m)的靜載試驗結果表明,與相同樁身直徑的直孔樁相比,前者極限荷載為後者的1.7-7.0倍,前者的單位樁體積的極限荷載為後者的1.4-3.0倍。大直徑鑽(挖)孔擴底樁具有承載力高、成孔後出土量少、承檯面積小等顯著優點,在國內外得到廣泛運用。我國的鑽孔擴底樁種類有20種以上,日本的大直徑鑽擴樁工法有將近40種。

20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大直徑鑽擴樁的特點:

①樁身直徑和擴底直徑大(最大直徑為4200m),樁長度大,單樁承載能力大,能適應高層建築一柱一樁的要求。

②擴底部置於細砂、中砂和砂礫層中,承載能力大,但擴底直徑不能過大,擴底率較小,最大值為3.2。

③大部分採用旋挖鑽機和反循環方式擴孔鑽進。

④液壓擴翼機構佔大多數。

⑤施工管理制度嚴密,管理系統先進。

⑥工法和機種呈多樣性。

進入21世紀,上述前3個特點有所發展變化:

①擴底最大直徑為4700mm(Eagle工法)。

②最大擴底率為4.94(Eagle工法)。

③日本建築中心在2007-2009年評定的13項擴底樁工法均採用旋挖鑽擴孔鑽進。

樁端壓力注漿樁

樁端壓力注漿樁是指鑽孔、衝孔或挖孔灌注樁在成樁後,通常通過預埋在樁身的注漿管利用壓力作用,將能固化的漿液(諸如純水泥漿、水泥砂漿、加外加劑及摻合料的水泥漿、超細水泥漿、化學漿液等)經樁端的預留壓力注漿裝置(諸如預留壓力注漿室、預留承壓包、預留注漿空腔、預留注漿通道、預留的特殊注漿裝置等)均勻地注入樁端地層。

視漿液性狀、土層特性和注漿參數等不同條件,壓力漿液對樁端土層、中風化與強風化基岩、樁端虛土及樁端附近的樁周土層起到滲透、填充、置換、劈裂、壓密及固結或多種形式的組合等不同作用,改變其物理力學性能及樁與巖、土之間的邊界條件,清除虛土隱患,從而提高樁的承載力以及減少樁基的沉降量。

樁端壓力注漿樁的優點:

①保留各種灌注樁的優點。

②大幅度提高樁的承載力,技術經濟效益顯著。

③採用樁端壓力注漿工藝,可改變樁端虛土的組成結構,形成水泥土擴大頭,可解決普通灌注樁端虛土這一技術難題,對確保樁基工程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④適用範圍廣。

⑤施工方法靈活,注漿設備簡單,便於普及。

大量實測資料表明,與不注漿樁相比,樁端土層對後注漿樁承載力的提高值有著很大影響。樁端土層為粗粒土時極限承載力增幅在50%-260%之間,樁端土層為細粒土時極限承載力增幅在14%-138%之間。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樁的後注漿技術尤其是樁端壓力注漿技術在國內土木、建築工程中得到蓬勃發展。

載體樁

載體樁是指由載體和混凝土樁身構成的樁。它採用柱錘夯擊成孔、反壓護筒跟進成孔的方法,達到設計標高後,分批向護筒內投入碎石和混凝土等填充料,用柱錘反覆夯實、擠密。當滿足設計要求的三擊貫入度後,再向護筒填入乾硬性混凝土,用柱錘夯實,在樁端形成複合載體。然後放置鋼筋籠、灌注混凝土或直接放置預應力管節而成。當上部荷載傳遞到樁頂時,荷載通過樁身傳遞到載體,而載體由混凝土、夯實填充料和擠密土體組成,從混凝土、夯實填充料到擠密土體材料壓縮模量逐漸減少,下一層對上一層來說是軟弱下臥層,當荷載傳遞到下層頂時,應力被擴散,從混凝土、夯實填充料到擠密土體,壓力逐漸被擴散、降低,傳遞到持力土層時,壓力小於地基土承載力,滿足承載力要求。與同樁長、樁徑的普通混凝土樁承載力相比,載體樁承載力提高2倍以上。因此土體的密實理論是載體樁技術的核心,壓力擴散理論是載體樁技術的受力原理。

載體樁的優點:

①由於在樁端處形成複合載體,樁的承載性狀好,單樁承載力較高。

②在同一場地,在不改變樁長和樁徑的前提下,可根據不同設計要求,通過調整施工控制參數來調節單樁豎向承載力。

③夯擴體形狀可控且邊界較清楚,施工質量易控制。

④填充料就地可取,能可觀地消納建築垃圾和工業廢料,環保性好。

⑤採用錘擊成孔跟沉護筒工藝,由於細長錘在護筒中做豎直向下衝擊時,護筒起隔聲罩作用,可做到錘擊時低噪聲。

⑥錘擊成孔跟沉護筒工藝簡單直觀。

⑦施工造價低。

⑧無泥漿排放。

⑨施工機械輕便,機動靈活。

該項專利技術已在全國180箇中等城市推行專利代理制,在數千項工程中推廣應用,年總產值已超過10億元。

六、向異形樁方向發展

異形樁包括橫向截面異化樁和縱向截面異化樁。

橫向截面從圓截面和方形截面異化後的樁型有三角形樁、六角形樁、八角形樁、外方內圓空心樁、外方內異空心樁、十字形樁、X形樁、T形樁及壁板樁等。

縱向截面從稜柱樁和圓柱樁異化後的樁型有楔形樁(圓錐形樁和角錐形樁)、梯形樁、菱形樁、根形樁、擴底樁、多節樁(多節灌注樁和多節預製樁)、樁身擴大樁、波紋柱形樁、波紋錐形樁、帶張開葉片的樁、螺旋預製樁、螺紋灌注樁、螺桿灌注樁、從一面削尖的成對預製斜樁及DX擠擴灌注樁等。

三岔雙向擠擴灌注樁

必看!!!樁基礎技術的10大發展方向


三岔雙向擠擴灌注樁又稱多節三岔擠擴灌注樁,簡稱DX擠擴灌注樁或DX樁。

DX擠擴灌注樁是在預鑽(衝)孔內,放入專用的三岔雙缸雙向液壓擠擴裝置,按承載力要求和地層土質條件在樁身適當部位,通過擠擴裝置雙向液壓缸的內外活塞桿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豎向位移以帶動3對等長擠擴臂對土體進行水平向擠壓,擠擴出互成120°夾角的3岔狀或3n(n為同一水平面上的轉位擠擴次數)岔狀的上下對稱的擴大楔形腔或經多次擠擴形成近似雙圓錐盤狀的上下對稱的擴大腔,成腔後提出三岔雙缸雙向擠擴裝置,放入鋼筋籠,灌注混凝土,製成由樁身、承力岔、承力盤和樁根共同承載的鋼筋混凝土灌注樁。

DX擠擴灌注樁的優點:

①單樁承載力高,可充分利用樁身上下各部位的硬土層。

②成孔成樁工藝適用範圍較廣,DX樁按不同成孔工藝可結合採用潛水鑽機、正循環鑽機、反循環鑽機、衝擊鑽機、旋挖鑽機進行泥漿護壁法成孔,也可結合採用長螺旋鑽機、旋挖鑽機進行幹作業法成孔,還可結合採用貝諾特鑽機進行全套管護壁法成孔。

③低噪聲、低振動,泥漿排放量減少。

④節約成本,縮短工期。

⑤擠擴後盤、岔腔成形穩定而不坍塌。

⑥樁身穩定性好。

⑦抗拔力大。

⑧機腔轉角,定位準確,成樁差異性小。

⑨可實施成孔與擠擴裝置的車載一體化,擠擴效率高。

該專利技術已在全國百餘項工程中推廣應用,目前最大擠擴承力盤直徑為2550mm,樁長60m。

螺桿灌注樁

"

一、樁的尺寸向長、大方向發展

基於高層、超高層建築物及大型橋主塔樁基礎等承載的需要,樁徑越來越大,樁長越來越長。歐美及日本的鋼管樁長度已達100m以上,樁徑超過2500mm;上海金茂大廈鋼管樁樁端進入地面下80m的砂層,樁徑為914.4mm;溫州地區靜壓式鋼筋混凝土預製樁長度已達70m以上,樁斷面600mm×600mm。

必看!!!樁基礎技術的10大發展方向


我國在大江、大河及海上修建的大跨徑橋樑基本上均採用鑽孔灌注樁,樁徑和樁長均在不斷加大,長度超過50m、直徑大於2m的超長大直徑鑽孔灌注樁已十分普遍。蘇通大橋採用反循環鑽成孔樁壓力注漿樁,共131根,直徑2.50-2.85m,樁長117m(2005年);南京長江二橋採用反循環鑽成孔灌注樁,共21根,直徑3.0m,樁長83m(2001年);上海長江隧橋B7標採用反循環鑽成孔灌注樁,3.2-2.5m變徑樁,樁長115m(2006年);鄭州黃河大橋採用旋挖鑽鬥鑽成孔灌注樁,直徑2.0m,樁長108m(2009年)。

必看!!!樁基礎技術的10大發展方向


二、樁的尺寸向短、小方向發展

基於老城區改造、老基礎託換加固、建築糾偏加固、建築物增層以及補樁等需要,小樁及錨杆靜壓樁技術日趨成熟,應用廣泛。

小樁

小樁又稱微型樁或樹根樁,是法國開發的一種灌注樁技術。小樁實質上是小直徑壓力注漿樁;樁徑為70-250mm(國內多用250mm),長徑大於30(國內樁長多用8-12m,長徑比通常為50左右),採用鑽孔(國內多用螺旋鑽成孔)、強配筋(配筋率大於1%)和壓力注漿(注漿壓力為1-2.5MPa)工藝施工。小樁主要用於舊房改造、房屋增層、古建築加固糾偏、防洪堤加固、建(構)築物抗震加固、基坑開挖的護坡樁及水池底板抗浮等基礎工程。

錨杆(錨固筋)靜壓樁

我國自行研製開發的錨杆靜壓樁是錨杆和靜力壓樁兩項技術巧妙結合而形成的一種樁基施工新工藝,是一項地基加固處理新技術。加固機理類同於打入樁及大型靜力壓樁,受力直接、清晰,但施工工藝既不同於打入樁,也不同於大型靜力壓樁。錨杆靜壓樁的施工工藝是先在新建的建(構)築物基礎上預留壓樁的樁位孔,並預埋好錨杆或在已建的建(構)築物基礎上開鑿壓樁孔和錨杆孔用粘結劑埋好錨杆,然後安裝壓樁架,用錨杆做媒介,把壓樁架與建(構)築物基礎連為一體,並利用建(構)築物自重做反力(必要時可加配重),用千斤頂將預製樁段逐段壓入土中,當壓樁力及壓入深度達到設計要求後,將樁與基礎澆築在一起,樁即可受力,從到達到提高地基承載力和控制沉降的目的。

業內人士均稱其為錨杆靜壓樁,筆者認為稱錨固筋靜壓樁為妥,因為從上述施工工藝看,連接件不是深基坑支護工程中所指的錨杆,僅僅是錨固筋。

錨杆靜壓樁的斷面尺寸為(200mmx200mm)-(300mmx300mm);樁段長度取決於施工淨空高度和機具情況,為1-3m,樁入土深度為3-30m。

錨杆靜壓樁適用於老城區改造,舊基礎託換加固,狹小空間場地施工,對新建工程可採用逆作法施工。

微型樁(迷你樁)

微型樁(迷你樁)是由一個內徑不超過300mm的永久性的鋼套管,一個或一組位於樁孔中心的起承重作用的鋼筋及填充其間孔隙的水泥漿組成。樁體應以稍微小於套管的直徑嵌入基岩。香港地區廣泛應用的迷你樁多數為219mm直徑的套管及190mm直徑的嵌入體或273mm直徑的套管及235mm直徑的嵌入體組成。

迷你樁因其對成樁設備及施工場地的要求低,而承載力較高,安全可靠,所以在香港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主要應用於隔音屏、行人天橋、運輸帶、小型別墅、小型商場等基礎工程中,也可以當支護樁使用。

迷你樁可在陡峭的山坡、狹窄的樓群之間、行人路、高速公路、鬧市區、火車站臺甚至建築物內進行施工。小型的施工設備只需要2m×5m的地方已經足夠。

三、向攻克樁成孔難點方向發展

隨著高層建築、大跨度橋樑的發展,嵌巖樁,特別是大直徑嵌巖樁作為一種比較特殊的樁基類型,20世紀90年代在我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嵌巖樁具有承載力高、變形小、整體剛度大的特點,其沉降穩定時間短、沉降量小,抗震性能好,因此越來越受到工程界的重視。如何優質、高效、經濟施工這類樁孔則成為岩土鑽掘工程界面臨的首要技術難題。鑽孔直徑大,岩石強度高是其基本特徵,由此帶來以下技術困難:

①單位體積岩石的破碎功隨岩石強度的增加而增大,單次破碎岩石所需要的臨界破碎力亦增大。

②碎巖斷面和碎巖量隨樁孔直徑增大而急劇增加。

③樁孔排渣性能的優劣直接影響各種嵌巖鑽進方法碎巖的有效性。

我國大直徑嵌巖鑽進工法主要有:

①迴轉式工法:牙輪/滾刀鑽進法;鋼粒環狀鑽進法;鑲焊釺頭的刮刀鑽進法。

②衝擊式工法:純衝擊無循環鑽進法:衝擊反循環鑽進法。

③衝擊迴轉式工法:氣動/液動潛孔錘鑽進法;可旋轉式鋼繩衝擊鑽頭鑽進法。

除上述岩層鑽進成孔法,國內不少單位研究開發出大三石層(大卵礫石層、大拋石層和大孤石層)鑽進成孔法。

在日本成立了由64家基礎公司組成的岩層削孔技術協會,研究開發出20餘種大直徑岩層削孔工法,其中長螺旋鑽進成孔法3種,迴轉鑽進成孔法5種,衝擊鑽進成孔法7種以及全套管迴轉掘削孔法9種。

四、向低公害工法樁方向發展

筒式柴油錘打入式樁的三大公害

必看!!!樁基礎技術的10大發展方向


筒式柴油錘衝擊式鋼筋混凝土預製樁雖然具有樁身質量較可靠、施工速度快及承載力高等優點,但由於其施工時噪聲高、振動大和油汙飛濺(三者統稱為一次公害)等缺點,在城區的住宅群及公共建築群等場地施工中受到很大限制,為此靜壓式和變頻變矩振動錘振入式鋼筋混凝土預製樁施工技術在國內得到業主的青睞。

靜壓樁

必看!!!樁基礎技術的10大發展方向


近二十多年來,靜壓樁在我國軟土地區(溫州、武漢及珠江三角洲等地區)得到廣泛應用,靜壓樁基礎不僅適用於多層和小高層建築,還可用於20-35層高層建築,壓樁機的生產和使用走進了一個新時代。我國研製開發的系列靜力壓樁機是新型的環保型建築基礎施工設備,具有無汙染、無噪聲、無振動、壓樁速度快、成樁質量高等顯著特點,技術水平國際領先。靜壓法有抱壓式和頂壓式2種形式,壓樁力為800-12000kN。採用靜壓法施工的樁長已達70m以上。實踐表明,用步履式全液壓靜力壓樁機施工開口預應力管樁(PC樁)和預應力高強度管樁(PHC樁)是樁機和樁型的優化組合,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施工工法。

旋挖鑽鬥鑽成孔灌注樁

必看!!!樁基礎技術的10大發展方向


泥漿護壁法鑽、衝孔灌注樁在地下水位高的軟土地區雖然被較廣泛地採用,但由於泥漿的使用造成施工現場不文明及泥漿排除(稱為二次公害)的困難,成為施工者頭痛之事。因此,旋挖鑽鬥鑽成孔灌注樁(即用旋挖鑽機的鑽鬥鑽頭成孔而成的灌注樁),因其幹取土作業加之所使用的穩定液可由專用的倉罐儲存,現場較為文明,在日本建築業界此類樁型的採用亦日趨增多。1998年8-12月,在北京某工地應用此樁型約為18000根,樁徑有0.8m、1.0m和1.2m,孔深12-15m,樁端進入砂礫石層0.5m。近10年來,青藏鐵路、北京鳥巢工程及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等均大量採用旋挖鑽鬥鑽成孔灌注樁。

全套管鑽孔灌注樁

貝諾特(Benoto)灌注樁施工法為全套管施工法。該法利用搖動裝置的搖動(或迴轉裝置的迴轉)使鋼套管與土層間的摩擦阻力大大減少,邊搖動(或邊迴轉)邊壓入,同時利用衝抓鬥挖掘取土,直至將套管下到樁端持力層為止。挖掘完畢後立即進行挖掘深度的測定,並確認樁端持力層,然後清除虛土。成孔後將鋼筋籠放入,接著將導管豎立在鑽孔中心,最後灌注混凝土成樁。貝諾特法實質上是衝抓鬥跟管鑽進法。

貝諾特灌注樁由於環保效果好(噪聲低、振動小、無泥漿汙染與排放)、施工現場文明,在海內外廣泛採用。我國香港地區此類樁型的市場份額約佔45%,昆明、溫州及北京地區10餘個工地已成功採用此類樁型。1999年上半年,北京某工地因雜填土層(含舊磚窯場地、塊石及混凝土塊等)過厚,深度8-23m,其他樁型無法施工,結果採用國產搖動式全套管鑽機施工,歷時4個月,順利地完成976根樁,樁徑分別為0.8、1.0和1.2m,樁長為20-24m,穿越雜填土進入老土一定深度。從2001年起,在深圳、南京、杭州及天津等地近40個地鐵車站中採用全套管鑽機施工咬合樁成功地取代地下連續牆,為業主節省大量造價。

長螺旋鑽孔壓灌樁

CFA工法樁可譯為長螺旋鑽孔壓灌樁,在法、英、意、德、美等國比較流行。該鑽機均由液壓馬達驅動,扭矩較大,採用混凝土泵車通過鑽桿內腔直接灌注混凝土,在合適的地層和深度,施工效率一般為150-200m/d,目前最大的鑽孔直徑達1200mm,最大深度為30m左右。

近二十年來,東北以及華北等地區都大力推廣應用此工法,並有所創造和發展,形成4項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

五、向擴孔樁方向發展

擴孔成型工藝有鑽擴、爆擴、夯擴、振擴、錘擴、壓擴、沖擴、注擴、擠擴和挖擴等十大類型。

必看!!!樁基礎技術的10大發展方向


鑽孔擴底樁

北京地區普通直徑鑽孔擴底灌注樁(樁身直徑0.3-0.4m,擴底直徑0.8-1.2m)的靜載試驗結果表明,與相同樁身直徑的直孔樁相比,前者極限荷載為後者的1.7-7.0倍,前者的單位樁體積的極限荷載為後者的1.4-3.0倍。大直徑鑽(挖)孔擴底樁具有承載力高、成孔後出土量少、承檯面積小等顯著優點,在國內外得到廣泛運用。我國的鑽孔擴底樁種類有20種以上,日本的大直徑鑽擴樁工法有將近40種。

20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大直徑鑽擴樁的特點:

①樁身直徑和擴底直徑大(最大直徑為4200m),樁長度大,單樁承載能力大,能適應高層建築一柱一樁的要求。

②擴底部置於細砂、中砂和砂礫層中,承載能力大,但擴底直徑不能過大,擴底率較小,最大值為3.2。

③大部分採用旋挖鑽機和反循環方式擴孔鑽進。

④液壓擴翼機構佔大多數。

⑤施工管理制度嚴密,管理系統先進。

⑥工法和機種呈多樣性。

進入21世紀,上述前3個特點有所發展變化:

①擴底最大直徑為4700mm(Eagle工法)。

②最大擴底率為4.94(Eagle工法)。

③日本建築中心在2007-2009年評定的13項擴底樁工法均採用旋挖鑽擴孔鑽進。

樁端壓力注漿樁

樁端壓力注漿樁是指鑽孔、衝孔或挖孔灌注樁在成樁後,通常通過預埋在樁身的注漿管利用壓力作用,將能固化的漿液(諸如純水泥漿、水泥砂漿、加外加劑及摻合料的水泥漿、超細水泥漿、化學漿液等)經樁端的預留壓力注漿裝置(諸如預留壓力注漿室、預留承壓包、預留注漿空腔、預留注漿通道、預留的特殊注漿裝置等)均勻地注入樁端地層。

視漿液性狀、土層特性和注漿參數等不同條件,壓力漿液對樁端土層、中風化與強風化基岩、樁端虛土及樁端附近的樁周土層起到滲透、填充、置換、劈裂、壓密及固結或多種形式的組合等不同作用,改變其物理力學性能及樁與巖、土之間的邊界條件,清除虛土隱患,從而提高樁的承載力以及減少樁基的沉降量。

樁端壓力注漿樁的優點:

①保留各種灌注樁的優點。

②大幅度提高樁的承載力,技術經濟效益顯著。

③採用樁端壓力注漿工藝,可改變樁端虛土的組成結構,形成水泥土擴大頭,可解決普通灌注樁端虛土這一技術難題,對確保樁基工程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④適用範圍廣。

⑤施工方法靈活,注漿設備簡單,便於普及。

大量實測資料表明,與不注漿樁相比,樁端土層對後注漿樁承載力的提高值有著很大影響。樁端土層為粗粒土時極限承載力增幅在50%-260%之間,樁端土層為細粒土時極限承載力增幅在14%-138%之間。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樁的後注漿技術尤其是樁端壓力注漿技術在國內土木、建築工程中得到蓬勃發展。

載體樁

載體樁是指由載體和混凝土樁身構成的樁。它採用柱錘夯擊成孔、反壓護筒跟進成孔的方法,達到設計標高後,分批向護筒內投入碎石和混凝土等填充料,用柱錘反覆夯實、擠密。當滿足設計要求的三擊貫入度後,再向護筒填入乾硬性混凝土,用柱錘夯實,在樁端形成複合載體。然後放置鋼筋籠、灌注混凝土或直接放置預應力管節而成。當上部荷載傳遞到樁頂時,荷載通過樁身傳遞到載體,而載體由混凝土、夯實填充料和擠密土體組成,從混凝土、夯實填充料到擠密土體材料壓縮模量逐漸減少,下一層對上一層來說是軟弱下臥層,當荷載傳遞到下層頂時,應力被擴散,從混凝土、夯實填充料到擠密土體,壓力逐漸被擴散、降低,傳遞到持力土層時,壓力小於地基土承載力,滿足承載力要求。與同樁長、樁徑的普通混凝土樁承載力相比,載體樁承載力提高2倍以上。因此土體的密實理論是載體樁技術的核心,壓力擴散理論是載體樁技術的受力原理。

載體樁的優點:

①由於在樁端處形成複合載體,樁的承載性狀好,單樁承載力較高。

②在同一場地,在不改變樁長和樁徑的前提下,可根據不同設計要求,通過調整施工控制參數來調節單樁豎向承載力。

③夯擴體形狀可控且邊界較清楚,施工質量易控制。

④填充料就地可取,能可觀地消納建築垃圾和工業廢料,環保性好。

⑤採用錘擊成孔跟沉護筒工藝,由於細長錘在護筒中做豎直向下衝擊時,護筒起隔聲罩作用,可做到錘擊時低噪聲。

⑥錘擊成孔跟沉護筒工藝簡單直觀。

⑦施工造價低。

⑧無泥漿排放。

⑨施工機械輕便,機動靈活。

該項專利技術已在全國180箇中等城市推行專利代理制,在數千項工程中推廣應用,年總產值已超過10億元。

六、向異形樁方向發展

異形樁包括橫向截面異化樁和縱向截面異化樁。

橫向截面從圓截面和方形截面異化後的樁型有三角形樁、六角形樁、八角形樁、外方內圓空心樁、外方內異空心樁、十字形樁、X形樁、T形樁及壁板樁等。

縱向截面從稜柱樁和圓柱樁異化後的樁型有楔形樁(圓錐形樁和角錐形樁)、梯形樁、菱形樁、根形樁、擴底樁、多節樁(多節灌注樁和多節預製樁)、樁身擴大樁、波紋柱形樁、波紋錐形樁、帶張開葉片的樁、螺旋預製樁、螺紋灌注樁、螺桿灌注樁、從一面削尖的成對預製斜樁及DX擠擴灌注樁等。

三岔雙向擠擴灌注樁

必看!!!樁基礎技術的10大發展方向


三岔雙向擠擴灌注樁又稱多節三岔擠擴灌注樁,簡稱DX擠擴灌注樁或DX樁。

DX擠擴灌注樁是在預鑽(衝)孔內,放入專用的三岔雙缸雙向液壓擠擴裝置,按承載力要求和地層土質條件在樁身適當部位,通過擠擴裝置雙向液壓缸的內外活塞桿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豎向位移以帶動3對等長擠擴臂對土體進行水平向擠壓,擠擴出互成120°夾角的3岔狀或3n(n為同一水平面上的轉位擠擴次數)岔狀的上下對稱的擴大楔形腔或經多次擠擴形成近似雙圓錐盤狀的上下對稱的擴大腔,成腔後提出三岔雙缸雙向擠擴裝置,放入鋼筋籠,灌注混凝土,製成由樁身、承力岔、承力盤和樁根共同承載的鋼筋混凝土灌注樁。

DX擠擴灌注樁的優點:

①單樁承載力高,可充分利用樁身上下各部位的硬土層。

②成孔成樁工藝適用範圍較廣,DX樁按不同成孔工藝可結合採用潛水鑽機、正循環鑽機、反循環鑽機、衝擊鑽機、旋挖鑽機進行泥漿護壁法成孔,也可結合採用長螺旋鑽機、旋挖鑽機進行幹作業法成孔,還可結合採用貝諾特鑽機進行全套管護壁法成孔。

③低噪聲、低振動,泥漿排放量減少。

④節約成本,縮短工期。

⑤擠擴後盤、岔腔成形穩定而不坍塌。

⑥樁身穩定性好。

⑦抗拔力大。

⑧機腔轉角,定位準確,成樁差異性小。

⑨可實施成孔與擠擴裝置的車載一體化,擠擴效率高。

該專利技術已在全國百餘項工程中推廣應用,目前最大擠擴承力盤直徑為2550mm,樁長60m。

螺桿灌注樁

必看!!!樁基礎技術的10大發展方向


螺桿灌注樁的全稱為半螺旋擠孔管內泵壓混凝土灌注樁,也可簡稱螺桿樁,是一種由上部為圓柱形樁體,下部為螺紋型樁體組合而成的變截面異形灌注樁,其上下兩樁段的長度是根據地基土質情況而進行調節的,沒有一個固定的比例,下部螺紋樁體的外徑與上部圓柱樁體直徑相同。

螺桿樁施工機械與設備主要由螺桿灌注樁機、強制式混凝土攪拌機、混凝土高壓泵裝置與管路系統、混凝土泵車及導管系統等組成。

螺桿樁優點:

①環保效果好,無噪聲,無振動,無泥漿汙染與排放。

②與普通鑽孔灌注樁相比,不存在清底、護壁、塌孔等問題,也不易產生斷樁和縮徑等問題,樁身質量可靠。

③樁身強度高,承載能力高。

④施工程序簡化,降低工程造價,施工效率高,縮短工程施工工期。

⑤適用範圍廣,不僅適用於普通混凝土的螺桿灌注樁,也可應用於CFG樁複合地基和CM長短樁複合地基。

該專利技術已在數十項工程中推廣應用。

大直徑多節擴孔灌注樁

最近幾年,日本研究開發出大直徑2節擴孔灌注樁。在某工地進行4根樁抗拔承載力試驗,樁身直徑均在1.0m,中間擴孔直徑為1.4-1.7m,擴底直徑為1.4-1.7m,樁長為8.0m、7.3m、7.4m和7.4m。樁身成孔採用旋挖鑽工法,擴徑部分成孔採用旋挖鑽擴孔工法。

七、向埋入式樁方向發展

"

一、樁的尺寸向長、大方向發展

基於高層、超高層建築物及大型橋主塔樁基礎等承載的需要,樁徑越來越大,樁長越來越長。歐美及日本的鋼管樁長度已達100m以上,樁徑超過2500mm;上海金茂大廈鋼管樁樁端進入地面下80m的砂層,樁徑為914.4mm;溫州地區靜壓式鋼筋混凝土預製樁長度已達70m以上,樁斷面600mm×600mm。

必看!!!樁基礎技術的10大發展方向


我國在大江、大河及海上修建的大跨徑橋樑基本上均採用鑽孔灌注樁,樁徑和樁長均在不斷加大,長度超過50m、直徑大於2m的超長大直徑鑽孔灌注樁已十分普遍。蘇通大橋採用反循環鑽成孔樁壓力注漿樁,共131根,直徑2.50-2.85m,樁長117m(2005年);南京長江二橋採用反循環鑽成孔灌注樁,共21根,直徑3.0m,樁長83m(2001年);上海長江隧橋B7標採用反循環鑽成孔灌注樁,3.2-2.5m變徑樁,樁長115m(2006年);鄭州黃河大橋採用旋挖鑽鬥鑽成孔灌注樁,直徑2.0m,樁長108m(2009年)。

必看!!!樁基礎技術的10大發展方向


二、樁的尺寸向短、小方向發展

基於老城區改造、老基礎託換加固、建築糾偏加固、建築物增層以及補樁等需要,小樁及錨杆靜壓樁技術日趨成熟,應用廣泛。

小樁

小樁又稱微型樁或樹根樁,是法國開發的一種灌注樁技術。小樁實質上是小直徑壓力注漿樁;樁徑為70-250mm(國內多用250mm),長徑大於30(國內樁長多用8-12m,長徑比通常為50左右),採用鑽孔(國內多用螺旋鑽成孔)、強配筋(配筋率大於1%)和壓力注漿(注漿壓力為1-2.5MPa)工藝施工。小樁主要用於舊房改造、房屋增層、古建築加固糾偏、防洪堤加固、建(構)築物抗震加固、基坑開挖的護坡樁及水池底板抗浮等基礎工程。

錨杆(錨固筋)靜壓樁

我國自行研製開發的錨杆靜壓樁是錨杆和靜力壓樁兩項技術巧妙結合而形成的一種樁基施工新工藝,是一項地基加固處理新技術。加固機理類同於打入樁及大型靜力壓樁,受力直接、清晰,但施工工藝既不同於打入樁,也不同於大型靜力壓樁。錨杆靜壓樁的施工工藝是先在新建的建(構)築物基礎上預留壓樁的樁位孔,並預埋好錨杆或在已建的建(構)築物基礎上開鑿壓樁孔和錨杆孔用粘結劑埋好錨杆,然後安裝壓樁架,用錨杆做媒介,把壓樁架與建(構)築物基礎連為一體,並利用建(構)築物自重做反力(必要時可加配重),用千斤頂將預製樁段逐段壓入土中,當壓樁力及壓入深度達到設計要求後,將樁與基礎澆築在一起,樁即可受力,從到達到提高地基承載力和控制沉降的目的。

業內人士均稱其為錨杆靜壓樁,筆者認為稱錨固筋靜壓樁為妥,因為從上述施工工藝看,連接件不是深基坑支護工程中所指的錨杆,僅僅是錨固筋。

錨杆靜壓樁的斷面尺寸為(200mmx200mm)-(300mmx300mm);樁段長度取決於施工淨空高度和機具情況,為1-3m,樁入土深度為3-30m。

錨杆靜壓樁適用於老城區改造,舊基礎託換加固,狹小空間場地施工,對新建工程可採用逆作法施工。

微型樁(迷你樁)

微型樁(迷你樁)是由一個內徑不超過300mm的永久性的鋼套管,一個或一組位於樁孔中心的起承重作用的鋼筋及填充其間孔隙的水泥漿組成。樁體應以稍微小於套管的直徑嵌入基岩。香港地區廣泛應用的迷你樁多數為219mm直徑的套管及190mm直徑的嵌入體或273mm直徑的套管及235mm直徑的嵌入體組成。

迷你樁因其對成樁設備及施工場地的要求低,而承載力較高,安全可靠,所以在香港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主要應用於隔音屏、行人天橋、運輸帶、小型別墅、小型商場等基礎工程中,也可以當支護樁使用。

迷你樁可在陡峭的山坡、狹窄的樓群之間、行人路、高速公路、鬧市區、火車站臺甚至建築物內進行施工。小型的施工設備只需要2m×5m的地方已經足夠。

三、向攻克樁成孔難點方向發展

隨著高層建築、大跨度橋樑的發展,嵌巖樁,特別是大直徑嵌巖樁作為一種比較特殊的樁基類型,20世紀90年代在我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嵌巖樁具有承載力高、變形小、整體剛度大的特點,其沉降穩定時間短、沉降量小,抗震性能好,因此越來越受到工程界的重視。如何優質、高效、經濟施工這類樁孔則成為岩土鑽掘工程界面臨的首要技術難題。鑽孔直徑大,岩石強度高是其基本特徵,由此帶來以下技術困難:

①單位體積岩石的破碎功隨岩石強度的增加而增大,單次破碎岩石所需要的臨界破碎力亦增大。

②碎巖斷面和碎巖量隨樁孔直徑增大而急劇增加。

③樁孔排渣性能的優劣直接影響各種嵌巖鑽進方法碎巖的有效性。

我國大直徑嵌巖鑽進工法主要有:

①迴轉式工法:牙輪/滾刀鑽進法;鋼粒環狀鑽進法;鑲焊釺頭的刮刀鑽進法。

②衝擊式工法:純衝擊無循環鑽進法:衝擊反循環鑽進法。

③衝擊迴轉式工法:氣動/液動潛孔錘鑽進法;可旋轉式鋼繩衝擊鑽頭鑽進法。

除上述岩層鑽進成孔法,國內不少單位研究開發出大三石層(大卵礫石層、大拋石層和大孤石層)鑽進成孔法。

在日本成立了由64家基礎公司組成的岩層削孔技術協會,研究開發出20餘種大直徑岩層削孔工法,其中長螺旋鑽進成孔法3種,迴轉鑽進成孔法5種,衝擊鑽進成孔法7種以及全套管迴轉掘削孔法9種。

四、向低公害工法樁方向發展

筒式柴油錘打入式樁的三大公害

必看!!!樁基礎技術的10大發展方向


筒式柴油錘衝擊式鋼筋混凝土預製樁雖然具有樁身質量較可靠、施工速度快及承載力高等優點,但由於其施工時噪聲高、振動大和油汙飛濺(三者統稱為一次公害)等缺點,在城區的住宅群及公共建築群等場地施工中受到很大限制,為此靜壓式和變頻變矩振動錘振入式鋼筋混凝土預製樁施工技術在國內得到業主的青睞。

靜壓樁

必看!!!樁基礎技術的10大發展方向


近二十多年來,靜壓樁在我國軟土地區(溫州、武漢及珠江三角洲等地區)得到廣泛應用,靜壓樁基礎不僅適用於多層和小高層建築,還可用於20-35層高層建築,壓樁機的生產和使用走進了一個新時代。我國研製開發的系列靜力壓樁機是新型的環保型建築基礎施工設備,具有無汙染、無噪聲、無振動、壓樁速度快、成樁質量高等顯著特點,技術水平國際領先。靜壓法有抱壓式和頂壓式2種形式,壓樁力為800-12000kN。採用靜壓法施工的樁長已達70m以上。實踐表明,用步履式全液壓靜力壓樁機施工開口預應力管樁(PC樁)和預應力高強度管樁(PHC樁)是樁機和樁型的優化組合,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施工工法。

旋挖鑽鬥鑽成孔灌注樁

必看!!!樁基礎技術的10大發展方向


泥漿護壁法鑽、衝孔灌注樁在地下水位高的軟土地區雖然被較廣泛地採用,但由於泥漿的使用造成施工現場不文明及泥漿排除(稱為二次公害)的困難,成為施工者頭痛之事。因此,旋挖鑽鬥鑽成孔灌注樁(即用旋挖鑽機的鑽鬥鑽頭成孔而成的灌注樁),因其幹取土作業加之所使用的穩定液可由專用的倉罐儲存,現場較為文明,在日本建築業界此類樁型的採用亦日趨增多。1998年8-12月,在北京某工地應用此樁型約為18000根,樁徑有0.8m、1.0m和1.2m,孔深12-15m,樁端進入砂礫石層0.5m。近10年來,青藏鐵路、北京鳥巢工程及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等均大量採用旋挖鑽鬥鑽成孔灌注樁。

全套管鑽孔灌注樁

貝諾特(Benoto)灌注樁施工法為全套管施工法。該法利用搖動裝置的搖動(或迴轉裝置的迴轉)使鋼套管與土層間的摩擦阻力大大減少,邊搖動(或邊迴轉)邊壓入,同時利用衝抓鬥挖掘取土,直至將套管下到樁端持力層為止。挖掘完畢後立即進行挖掘深度的測定,並確認樁端持力層,然後清除虛土。成孔後將鋼筋籠放入,接著將導管豎立在鑽孔中心,最後灌注混凝土成樁。貝諾特法實質上是衝抓鬥跟管鑽進法。

貝諾特灌注樁由於環保效果好(噪聲低、振動小、無泥漿汙染與排放)、施工現場文明,在海內外廣泛採用。我國香港地區此類樁型的市場份額約佔45%,昆明、溫州及北京地區10餘個工地已成功採用此類樁型。1999年上半年,北京某工地因雜填土層(含舊磚窯場地、塊石及混凝土塊等)過厚,深度8-23m,其他樁型無法施工,結果採用國產搖動式全套管鑽機施工,歷時4個月,順利地完成976根樁,樁徑分別為0.8、1.0和1.2m,樁長為20-24m,穿越雜填土進入老土一定深度。從2001年起,在深圳、南京、杭州及天津等地近40個地鐵車站中採用全套管鑽機施工咬合樁成功地取代地下連續牆,為業主節省大量造價。

長螺旋鑽孔壓灌樁

CFA工法樁可譯為長螺旋鑽孔壓灌樁,在法、英、意、德、美等國比較流行。該鑽機均由液壓馬達驅動,扭矩較大,採用混凝土泵車通過鑽桿內腔直接灌注混凝土,在合適的地層和深度,施工效率一般為150-200m/d,目前最大的鑽孔直徑達1200mm,最大深度為30m左右。

近二十年來,東北以及華北等地區都大力推廣應用此工法,並有所創造和發展,形成4項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

五、向擴孔樁方向發展

擴孔成型工藝有鑽擴、爆擴、夯擴、振擴、錘擴、壓擴、沖擴、注擴、擠擴和挖擴等十大類型。

必看!!!樁基礎技術的10大發展方向


鑽孔擴底樁

北京地區普通直徑鑽孔擴底灌注樁(樁身直徑0.3-0.4m,擴底直徑0.8-1.2m)的靜載試驗結果表明,與相同樁身直徑的直孔樁相比,前者極限荷載為後者的1.7-7.0倍,前者的單位樁體積的極限荷載為後者的1.4-3.0倍。大直徑鑽(挖)孔擴底樁具有承載力高、成孔後出土量少、承檯面積小等顯著優點,在國內外得到廣泛運用。我國的鑽孔擴底樁種類有20種以上,日本的大直徑鑽擴樁工法有將近40種。

20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大直徑鑽擴樁的特點:

①樁身直徑和擴底直徑大(最大直徑為4200m),樁長度大,單樁承載能力大,能適應高層建築一柱一樁的要求。

②擴底部置於細砂、中砂和砂礫層中,承載能力大,但擴底直徑不能過大,擴底率較小,最大值為3.2。

③大部分採用旋挖鑽機和反循環方式擴孔鑽進。

④液壓擴翼機構佔大多數。

⑤施工管理制度嚴密,管理系統先進。

⑥工法和機種呈多樣性。

進入21世紀,上述前3個特點有所發展變化:

①擴底最大直徑為4700mm(Eagle工法)。

②最大擴底率為4.94(Eagle工法)。

③日本建築中心在2007-2009年評定的13項擴底樁工法均採用旋挖鑽擴孔鑽進。

樁端壓力注漿樁

樁端壓力注漿樁是指鑽孔、衝孔或挖孔灌注樁在成樁後,通常通過預埋在樁身的注漿管利用壓力作用,將能固化的漿液(諸如純水泥漿、水泥砂漿、加外加劑及摻合料的水泥漿、超細水泥漿、化學漿液等)經樁端的預留壓力注漿裝置(諸如預留壓力注漿室、預留承壓包、預留注漿空腔、預留注漿通道、預留的特殊注漿裝置等)均勻地注入樁端地層。

視漿液性狀、土層特性和注漿參數等不同條件,壓力漿液對樁端土層、中風化與強風化基岩、樁端虛土及樁端附近的樁周土層起到滲透、填充、置換、劈裂、壓密及固結或多種形式的組合等不同作用,改變其物理力學性能及樁與巖、土之間的邊界條件,清除虛土隱患,從而提高樁的承載力以及減少樁基的沉降量。

樁端壓力注漿樁的優點:

①保留各種灌注樁的優點。

②大幅度提高樁的承載力,技術經濟效益顯著。

③採用樁端壓力注漿工藝,可改變樁端虛土的組成結構,形成水泥土擴大頭,可解決普通灌注樁端虛土這一技術難題,對確保樁基工程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④適用範圍廣。

⑤施工方法靈活,注漿設備簡單,便於普及。

大量實測資料表明,與不注漿樁相比,樁端土層對後注漿樁承載力的提高值有著很大影響。樁端土層為粗粒土時極限承載力增幅在50%-260%之間,樁端土層為細粒土時極限承載力增幅在14%-138%之間。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樁的後注漿技術尤其是樁端壓力注漿技術在國內土木、建築工程中得到蓬勃發展。

載體樁

載體樁是指由載體和混凝土樁身構成的樁。它採用柱錘夯擊成孔、反壓護筒跟進成孔的方法,達到設計標高後,分批向護筒內投入碎石和混凝土等填充料,用柱錘反覆夯實、擠密。當滿足設計要求的三擊貫入度後,再向護筒填入乾硬性混凝土,用柱錘夯實,在樁端形成複合載體。然後放置鋼筋籠、灌注混凝土或直接放置預應力管節而成。當上部荷載傳遞到樁頂時,荷載通過樁身傳遞到載體,而載體由混凝土、夯實填充料和擠密土體組成,從混凝土、夯實填充料到擠密土體材料壓縮模量逐漸減少,下一層對上一層來說是軟弱下臥層,當荷載傳遞到下層頂時,應力被擴散,從混凝土、夯實填充料到擠密土體,壓力逐漸被擴散、降低,傳遞到持力土層時,壓力小於地基土承載力,滿足承載力要求。與同樁長、樁徑的普通混凝土樁承載力相比,載體樁承載力提高2倍以上。因此土體的密實理論是載體樁技術的核心,壓力擴散理論是載體樁技術的受力原理。

載體樁的優點:

①由於在樁端處形成複合載體,樁的承載性狀好,單樁承載力較高。

②在同一場地,在不改變樁長和樁徑的前提下,可根據不同設計要求,通過調整施工控制參數來調節單樁豎向承載力。

③夯擴體形狀可控且邊界較清楚,施工質量易控制。

④填充料就地可取,能可觀地消納建築垃圾和工業廢料,環保性好。

⑤採用錘擊成孔跟沉護筒工藝,由於細長錘在護筒中做豎直向下衝擊時,護筒起隔聲罩作用,可做到錘擊時低噪聲。

⑥錘擊成孔跟沉護筒工藝簡單直觀。

⑦施工造價低。

⑧無泥漿排放。

⑨施工機械輕便,機動靈活。

該項專利技術已在全國180箇中等城市推行專利代理制,在數千項工程中推廣應用,年總產值已超過10億元。

六、向異形樁方向發展

異形樁包括橫向截面異化樁和縱向截面異化樁。

橫向截面從圓截面和方形截面異化後的樁型有三角形樁、六角形樁、八角形樁、外方內圓空心樁、外方內異空心樁、十字形樁、X形樁、T形樁及壁板樁等。

縱向截面從稜柱樁和圓柱樁異化後的樁型有楔形樁(圓錐形樁和角錐形樁)、梯形樁、菱形樁、根形樁、擴底樁、多節樁(多節灌注樁和多節預製樁)、樁身擴大樁、波紋柱形樁、波紋錐形樁、帶張開葉片的樁、螺旋預製樁、螺紋灌注樁、螺桿灌注樁、從一面削尖的成對預製斜樁及DX擠擴灌注樁等。

三岔雙向擠擴灌注樁

必看!!!樁基礎技術的10大發展方向


三岔雙向擠擴灌注樁又稱多節三岔擠擴灌注樁,簡稱DX擠擴灌注樁或DX樁。

DX擠擴灌注樁是在預鑽(衝)孔內,放入專用的三岔雙缸雙向液壓擠擴裝置,按承載力要求和地層土質條件在樁身適當部位,通過擠擴裝置雙向液壓缸的內外活塞桿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豎向位移以帶動3對等長擠擴臂對土體進行水平向擠壓,擠擴出互成120°夾角的3岔狀或3n(n為同一水平面上的轉位擠擴次數)岔狀的上下對稱的擴大楔形腔或經多次擠擴形成近似雙圓錐盤狀的上下對稱的擴大腔,成腔後提出三岔雙缸雙向擠擴裝置,放入鋼筋籠,灌注混凝土,製成由樁身、承力岔、承力盤和樁根共同承載的鋼筋混凝土灌注樁。

DX擠擴灌注樁的優點:

①單樁承載力高,可充分利用樁身上下各部位的硬土層。

②成孔成樁工藝適用範圍較廣,DX樁按不同成孔工藝可結合採用潛水鑽機、正循環鑽機、反循環鑽機、衝擊鑽機、旋挖鑽機進行泥漿護壁法成孔,也可結合採用長螺旋鑽機、旋挖鑽機進行幹作業法成孔,還可結合採用貝諾特鑽機進行全套管護壁法成孔。

③低噪聲、低振動,泥漿排放量減少。

④節約成本,縮短工期。

⑤擠擴後盤、岔腔成形穩定而不坍塌。

⑥樁身穩定性好。

⑦抗拔力大。

⑧機腔轉角,定位準確,成樁差異性小。

⑨可實施成孔與擠擴裝置的車載一體化,擠擴效率高。

該專利技術已在全國百餘項工程中推廣應用,目前最大擠擴承力盤直徑為2550mm,樁長60m。

螺桿灌注樁

必看!!!樁基礎技術的10大發展方向


螺桿灌注樁的全稱為半螺旋擠孔管內泵壓混凝土灌注樁,也可簡稱螺桿樁,是一種由上部為圓柱形樁體,下部為螺紋型樁體組合而成的變截面異形灌注樁,其上下兩樁段的長度是根據地基土質情況而進行調節的,沒有一個固定的比例,下部螺紋樁體的外徑與上部圓柱樁體直徑相同。

螺桿樁施工機械與設備主要由螺桿灌注樁機、強制式混凝土攪拌機、混凝土高壓泵裝置與管路系統、混凝土泵車及導管系統等組成。

螺桿樁優點:

①環保效果好,無噪聲,無振動,無泥漿汙染與排放。

②與普通鑽孔灌注樁相比,不存在清底、護壁、塌孔等問題,也不易產生斷樁和縮徑等問題,樁身質量可靠。

③樁身強度高,承載能力高。

④施工程序簡化,降低工程造價,施工效率高,縮短工程施工工期。

⑤適用範圍廣,不僅適用於普通混凝土的螺桿灌注樁,也可應用於CFG樁複合地基和CM長短樁複合地基。

該專利技術已在數十項工程中推廣應用。

大直徑多節擴孔灌注樁

最近幾年,日本研究開發出大直徑2節擴孔灌注樁。在某工地進行4根樁抗拔承載力試驗,樁身直徑均在1.0m,中間擴孔直徑為1.4-1.7m,擴底直徑為1.4-1.7m,樁長為8.0m、7.3m、7.4m和7.4m。樁身成孔採用旋挖鑽工法,擴徑部分成孔採用旋挖鑽擴孔工法。

七、向埋入式樁方向發展

必看!!!樁基礎技術的10大發展方向


鋼筋混凝土預製樁和鋼樁的設樁工藝有打入式、振入式、壓入式(靜壓式)和埋入式4種。前面提到筒式柴油錘衝擊式(打入式)施工中存在一次公害。打入式、振入式和壓入式設樁工藝在施工中產生擠土效應,使地基土隆起和水平擠動,不同程度地對鄰近建築物和地下管線產生不良影響。

為了消除一次公害(振動、噪聲和油汙飛濺)和擠土效應或少量擠土效應,日本從20世紀60年代初期起開發出以低噪聲、低振動和無擠土效應為目標的埋入式樁系列工法,至今共有90餘種。所謂埋入式樁工法是將預製樁或鋼管樁沉入到鑽成的孔中後,採用某些手段增強樁承載力的工法。1987年在日本埋入式樁工法佔預製樁施工的56%,至2000年該工法比例上升為78%。我國埋入式樁的種類很少,幾乎是個空白點,這也給樁基施工企業發展和上升提供良好的空間。

中掘施工法樁

中掘施工法樁是把小於樁徑30-40mm的長螺旋鑽、或鑽桿端部裝有攪拌翼片的螺旋鑽及鑽鬥鑽等插入樁的中空部,在鑽頭附近的地層連續鑽進,使土沿中空部上升,從樁頂排土的同時將樁沉設。在施工中通常將樁端注入壓縮空氣和水,促進鑽進的同時也使樁沉設順利。為使樁獲得更大的承載力,樁埋入孔中後可分別採用最終打擊方式、樁端加固方式或擴大頭加固方式。按中掘埋入工藝、鑽機、承載力發揮方法及採用的預製樁種類等,中掘施工法樁又可細分為40餘種樁型。

預先鑽孔法樁

預先鑽孔法,即邊鑽孔邊排土然後將樁插入孔內,最後再將樁打入或壓入孔內。為增大樁側摩擦阻力,可在孔內預先填充砂漿、水泥漿、膨潤土與水泥漿混合液等,然後將樁插入,以利用填充材料與地層間的摩擦阻力。

樁端承載力的發揮方法有最終打擊或壓入法、樁端水泥漿加固法、擴大頭加固法和樁端作用特殊刀刃的迴轉法。

預先鑽孔埋入式樁亦可分為40餘種。最近10年,日本基礎界又推出近20種高承載力的埋入式樁工法。

八、向組合式工藝樁方向發展

由於承載力的要求、環境保護的要求及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的限制等,採用單一工藝的樁型往往滿足不了工程要求,實踐中經常出現組合式工藝樁。

例如,鑽孔擴底灌注樁有成直孔和擴孔2種工藝,樁端壓力注漿樁有成孔成樁與成樁後向樁端地層注漿2種工藝,預鑽孔打入式預製樁有鑽孔、注漿、插樁及輕打(或壓入)等工藝。

九、向高強度樁方向發展

隨著對打入式預製樁要求越來越高,諸如高承載力、穿透硬夾層、承受較高的打擊應力及快速交貨等要求,普通鋼筋混凝土樁(簡稱RC樁,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5-C40)已滿足不了上述要求,故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樁(簡稱PC樁,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40-C80)和預應力高強度混凝土樁(簡稱PHC樁,混凝土強度等級不低於C80)使用越來越多。最近幾年,上海某公司開發出外方內圓的PC和PHC樁混凝土空心方樁,得到廣泛應用。

PHC管樁和PC管樁

PHC管樁在歐美、日本、前蘇聯及東南亞諸地區大量採用。日本使用的預製混凝土樁幾乎均為PHC樁。在1970-1992年間,日本管樁的年產量在520-830萬T之間。

最近十幾年,我國管樁行業經歷了研製開發期、推廣應用期、調整發展期和快速發展期等4個時期。以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為基地,由南向北,由東向西,沿海沿江沿湖,向內陸地區健康而快速地發展,在產品品種和產量上均達到世界前列。

離心成型的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方樁(簡稱空心方樁)

空心方樁是一種近幾年開發應用的新樁型,截面形狀外方內圓,具有普通混凝土方樁和預應力混凝土管樁這2種樁型的特點和優點,其生產工藝更接近於管樁。分為預應力高強度混凝土PHC空心方樁(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80)和預應力混凝土PC空心方樁(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60)。

空心方樁比管樁的優越性:

①外截面為方形比圓形更適宜堆放,另外方形截面比圓形截面更有利於接樁施工。

②在相同橫截面積的實體形狀中,空心方樁的圓周長最小。相同外周長時,空心方樁一般比管樁橫截面小12%-18%,這樣對於以樁側阻力為主的摩擦型樁(摩擦樁和端承摩擦樁),空心方樁佔有優勢。

③相同的橫截面積,空心方樁的截面抵抗矩比管樁增加7%-16%。

十、向多種樁身材料方向發展

以灌注樁為例,樁身材料種類亦出現多樣化趨勢,普通混凝土、超流態混凝土、無砂混凝土、纖維混凝土、自流平混凝土及微膨脹混凝土等。打入式樁亦有組合材料樁,如鋼管外殼加混凝土內壁的合成樁等。

結語

樁基工程具有樁種多樣性、競爭性、變異性、適用性、發展性及複雜性等特點,作為樁基施工或樁工機械製造單位應做到以下幾點:

①具有精明的核心(該核心以科技為先導,把握樁基施工方向,有敏捷的經營理念;一個成功的核心,除了本身的技術能力外,必須具備領導的能力、溝通的能力、管理的能力以及遠見卓識能力)。

②智慧的團隊(該團隊要聚集科研、施工、測試及經營各方面的優秀人才;該團隊對社會的責任——守法奉獻,尊重自然;對專業的責任——敬業守法、創新進取;對業主、僱主的責任——真誠服務、互信互利;對同事的責任——分工合作,承先啟後)。

③誠信的經營(在推出新樁型時一定要實事求是、腳踏實地進行科研和開發工作)。

④嚴格的管理(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實行預防和改進為主的管理,做到“三全、一多樣”,即全員、全過程、全企業的質量管理及信息化施工)。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