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提升160倍的行業,未來仍無限可能

見微知著,以小見大。新中國成立70年來,老百姓的餐桌變化尤能體現經濟發展的成就。一段歷史時期,我國糧食短缺,有時還要拿紅薯等做補充。“紅薯湯、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成為生動的歷史寫照。糧食尚且不夠吃,牛奶更是餐桌上難以想象的“奢侈品”。拿首都北京來說,僅3歲以下的孩子和60歲以上的老人才能憑票訂奶。

160倍是什麼概念?這是一段中國乳業的歷程,也是中國人喝牛奶的變遷。據《中國統計年鑑(1980)》資料顯示,1949年全國年產奶量20萬噸。到2018年,全國奶類產量已高達3176.8萬噸,是1949年的近160倍。70年間,風雲流轉。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經濟乘勢騰飛,人們的奶罐子也日漸充盈。人均奶類消費量達到34.3千克,是1949年的76倍。如今,超市裡各種乳品林林總總,選擇成為人們幸福的煩惱。餐桌上,乳品成了日常營養品,流動著誘人的奶香。

西諺說:“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乳業的蓬勃發展,依靠整個行業踏石留印的步步努力,而龍頭企業的發展可以讓我們循跡產業脈絡、考察市場變化。作為中國乳企龍頭的伊利集團,在發展的過程中不僅為老百姓帶來了餐桌上的變化,也給中國乳業發展留下重要足跡,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於今年4月提出的共建“全球健康生態圈”,更為乳業未來指明瞭目標和方向。

-ONE-

下沉渠道,提升市場觸達率

上世紀90年代,我國乳業經過幾十年發展,已經初具規模。但因為加工技術的限制,牛奶保質期很短,不能夠長途運輸,只有牧場附近的人才有機會喝上牛奶。技術限制扼住乳業市場的脖頸,想求增長卻又難以施為。

1999年,伊利帶來乳業市場的改變。這一年,潘剛帶領伊利組建液態奶事業部,在業內率先應用國際先進技術,把牛奶的保質期延長到7個月之久。從此,牛奶突破地域限制,從內蒙古等傳統牧區越河過江,流向全國各地。這一歷史性突破,為伊利業務帶來高增長,液態奶收入從此前的6000萬,跨越到2000年的5億元,此後更是實現連續的翻番增長。伊利也帶動整個中國乳業的發展,開啟了中國“液態奶時代”,整個乳業的市場格局越做越大,行業產值急速提升。

盤子做大了,市場渠道還須進一步深耕。只有不斷提升市場觸達率,才有行業的持續、快速增長。這些年,網購成為消費市場的新風尚,下訂單、收快遞成為人生的一大樂趣。假日節慶、雙11等網購狂歡時刻,乳品也成為人們的熱選商品。網購的暖風吹動,也為乳品市場帶來活力,各大乳企紛紛發力電商渠道,拉動業績增長。拿行業龍頭伊利來說,2019年上半年伊利的電商業務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了31.94%。

線下渠道也是乳品市場發展的動脈,各乳企紛紛專注渠道擴展和下沉,不斷提升市場滲透能力。在線下渠道拓展方面,伊利保持領先優勢。據凱度調研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伊利常溫液態類乳品市場滲透率為83.9%,其在三、四線城市的滲透率為86.2%,均為行業第一。

近年來,我國農村居民消費水平持續高速增長,在膳食結構上產生新變化。比如糧油消費量減少,乳品增速則遠高於蛋類、水產品和瓜果類的增速,逐漸成為農村居民飲食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消費市場已成乳業的重要增長點。如何更好地滿足農村消費需求,拉動業績提升?整個行業都在不斷探索。近年來,伊利加快“村淘業務模式”的複製和推廣進度,佈局直控村級網點,強化在農村市場的滲透。位於雲南省普洱市的勐啊村,是我國西南邊陲的小村寨,距緬甸首都內比都僅一河之遙。隨著伊利市場渠道的下沉,這個只有幾十戶人家的佤族小寨,孩子們也能在村中小店喝上優酸乳、安慕希等伊利乳品。

"「推廣」提升160倍的行業,未來仍無限可能

見微知著,以小見大。新中國成立70年來,老百姓的餐桌變化尤能體現經濟發展的成就。一段歷史時期,我國糧食短缺,有時還要拿紅薯等做補充。“紅薯湯、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成為生動的歷史寫照。糧食尚且不夠吃,牛奶更是餐桌上難以想象的“奢侈品”。拿首都北京來說,僅3歲以下的孩子和60歲以上的老人才能憑票訂奶。

160倍是什麼概念?這是一段中國乳業的歷程,也是中國人喝牛奶的變遷。據《中國統計年鑑(1980)》資料顯示,1949年全國年產奶量20萬噸。到2018年,全國奶類產量已高達3176.8萬噸,是1949年的近160倍。70年間,風雲流轉。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經濟乘勢騰飛,人們的奶罐子也日漸充盈。人均奶類消費量達到34.3千克,是1949年的76倍。如今,超市裡各種乳品林林總總,選擇成為人們幸福的煩惱。餐桌上,乳品成了日常營養品,流動著誘人的奶香。

西諺說:“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乳業的蓬勃發展,依靠整個行業踏石留印的步步努力,而龍頭企業的發展可以讓我們循跡產業脈絡、考察市場變化。作為中國乳企龍頭的伊利集團,在發展的過程中不僅為老百姓帶來了餐桌上的變化,也給中國乳業發展留下重要足跡,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於今年4月提出的共建“全球健康生態圈”,更為乳業未來指明瞭目標和方向。

-ONE-

下沉渠道,提升市場觸達率

上世紀90年代,我國乳業經過幾十年發展,已經初具規模。但因為加工技術的限制,牛奶保質期很短,不能夠長途運輸,只有牧場附近的人才有機會喝上牛奶。技術限制扼住乳業市場的脖頸,想求增長卻又難以施為。

1999年,伊利帶來乳業市場的改變。這一年,潘剛帶領伊利組建液態奶事業部,在業內率先應用國際先進技術,把牛奶的保質期延長到7個月之久。從此,牛奶突破地域限制,從內蒙古等傳統牧區越河過江,流向全國各地。這一歷史性突破,為伊利業務帶來高增長,液態奶收入從此前的6000萬,跨越到2000年的5億元,此後更是實現連續的翻番增長。伊利也帶動整個中國乳業的發展,開啟了中國“液態奶時代”,整個乳業的市場格局越做越大,行業產值急速提升。

盤子做大了,市場渠道還須進一步深耕。只有不斷提升市場觸達率,才有行業的持續、快速增長。這些年,網購成為消費市場的新風尚,下訂單、收快遞成為人生的一大樂趣。假日節慶、雙11等網購狂歡時刻,乳品也成為人們的熱選商品。網購的暖風吹動,也為乳品市場帶來活力,各大乳企紛紛發力電商渠道,拉動業績增長。拿行業龍頭伊利來說,2019年上半年伊利的電商業務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了31.94%。

線下渠道也是乳品市場發展的動脈,各乳企紛紛專注渠道擴展和下沉,不斷提升市場滲透能力。在線下渠道拓展方面,伊利保持領先優勢。據凱度調研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伊利常溫液態類乳品市場滲透率為83.9%,其在三、四線城市的滲透率為86.2%,均為行業第一。

近年來,我國農村居民消費水平持續高速增長,在膳食結構上產生新變化。比如糧油消費量減少,乳品增速則遠高於蛋類、水產品和瓜果類的增速,逐漸成為農村居民飲食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消費市場已成乳業的重要增長點。如何更好地滿足農村消費需求,拉動業績提升?整個行業都在不斷探索。近年來,伊利加快“村淘業務模式”的複製和推廣進度,佈局直控村級網點,強化在農村市場的滲透。位於雲南省普洱市的勐啊村,是我國西南邊陲的小村寨,距緬甸首都內比都僅一河之遙。隨著伊利市場渠道的下沉,這個只有幾十戶人家的佤族小寨,孩子們也能在村中小店喝上優酸乳、安慕希等伊利乳品。

「推廣」提升160倍的行業,未來仍無限可能

-TWO-

提質創新,增加產業附加值

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這是基本的經濟學原理。基於此,乳品行業只有不斷提升品質,才能獲得消費市場的認可,實現價值的穩定增長。近年來,我國乳品行業法規標準不斷完善,技術裝備大幅提升,品質保障能力得到增強。規模牧場的生鮮乳主要質量指標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主要指標都達到歷史最好水平,持續位居食品行業的前列。

整個行業品質的提升,離不開龍頭企業的帶動。伊利一直把“伊利即品質”作為企業信條,持續升級全球質量管理體系,僅檢驗項目總數就達1000多項。龍頭企業的品質引領,在行業中發揮了示範作用,激發其他乳企加快品質建設,從而帶動乳業品質和行業價值鏈的整體提升。

在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下,人們對乳品有更高的品質要求,多元化、個性化也成乳品消費的鮮明標籤。要把握住這一消費新趨勢,必須加強創新,為乳業增長賦能。近年來,各乳企均加大創新力度,不斷增加產品附加值,打造新的業績增長點。還以伊利為例,2019年上半年,伊利的“金典”“安慕希”“暢輕”“每益添”“Joy Day”“金領冠”“巧樂茲”“甄稀”“暢意100%”等重點產品系列的銷售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30%。同期,新品銷售收入佔比17.4%,創新為伊利帶來了亮眼業績。

-THREE-

海外拓展,打開增長新圖景

隨著經濟全球化浪潮奔湧,中國乳業在深耕國內市場的同時,開始加快國際化佈局,在全球範圍內整合資源、開拓市場,構建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為業績增長尋求新空間,拓展新渠道。改革開放的深入和“一帶一路”建設,為中國乳業的海外拓展搭建了跳板,跨國經營的佈局逐漸加快。其中,龍頭企業的表現可圈可點。

在新西蘭,2013年,伊利收購大洋洲乳業有限公司,並陸續投資30億元人民幣建立奶粉、嬰兒配方奶粉和超高溫生產線。2017年3月,伊利大洋洲生產基地二期項目揭牌,進一步擴大投資規模。今年8月初,伊利又收購新西蘭第二大乳業合作社威仕蘭(Westland),通過強化全球產業鏈,提升資源整合力度,為業績的高增長夯實基礎。

"「推廣」提升160倍的行業,未來仍無限可能

見微知著,以小見大。新中國成立70年來,老百姓的餐桌變化尤能體現經濟發展的成就。一段歷史時期,我國糧食短缺,有時還要拿紅薯等做補充。“紅薯湯、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成為生動的歷史寫照。糧食尚且不夠吃,牛奶更是餐桌上難以想象的“奢侈品”。拿首都北京來說,僅3歲以下的孩子和60歲以上的老人才能憑票訂奶。

160倍是什麼概念?這是一段中國乳業的歷程,也是中國人喝牛奶的變遷。據《中國統計年鑑(1980)》資料顯示,1949年全國年產奶量20萬噸。到2018年,全國奶類產量已高達3176.8萬噸,是1949年的近160倍。70年間,風雲流轉。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經濟乘勢騰飛,人們的奶罐子也日漸充盈。人均奶類消費量達到34.3千克,是1949年的76倍。如今,超市裡各種乳品林林總總,選擇成為人們幸福的煩惱。餐桌上,乳品成了日常營養品,流動著誘人的奶香。

西諺說:“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乳業的蓬勃發展,依靠整個行業踏石留印的步步努力,而龍頭企業的發展可以讓我們循跡產業脈絡、考察市場變化。作為中國乳企龍頭的伊利集團,在發展的過程中不僅為老百姓帶來了餐桌上的變化,也給中國乳業發展留下重要足跡,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於今年4月提出的共建“全球健康生態圈”,更為乳業未來指明瞭目標和方向。

-ONE-

下沉渠道,提升市場觸達率

上世紀90年代,我國乳業經過幾十年發展,已經初具規模。但因為加工技術的限制,牛奶保質期很短,不能夠長途運輸,只有牧場附近的人才有機會喝上牛奶。技術限制扼住乳業市場的脖頸,想求增長卻又難以施為。

1999年,伊利帶來乳業市場的改變。這一年,潘剛帶領伊利組建液態奶事業部,在業內率先應用國際先進技術,把牛奶的保質期延長到7個月之久。從此,牛奶突破地域限制,從內蒙古等傳統牧區越河過江,流向全國各地。這一歷史性突破,為伊利業務帶來高增長,液態奶收入從此前的6000萬,跨越到2000年的5億元,此後更是實現連續的翻番增長。伊利也帶動整個中國乳業的發展,開啟了中國“液態奶時代”,整個乳業的市場格局越做越大,行業產值急速提升。

盤子做大了,市場渠道還須進一步深耕。只有不斷提升市場觸達率,才有行業的持續、快速增長。這些年,網購成為消費市場的新風尚,下訂單、收快遞成為人生的一大樂趣。假日節慶、雙11等網購狂歡時刻,乳品也成為人們的熱選商品。網購的暖風吹動,也為乳品市場帶來活力,各大乳企紛紛發力電商渠道,拉動業績增長。拿行業龍頭伊利來說,2019年上半年伊利的電商業務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了31.94%。

線下渠道也是乳品市場發展的動脈,各乳企紛紛專注渠道擴展和下沉,不斷提升市場滲透能力。在線下渠道拓展方面,伊利保持領先優勢。據凱度調研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伊利常溫液態類乳品市場滲透率為83.9%,其在三、四線城市的滲透率為86.2%,均為行業第一。

近年來,我國農村居民消費水平持續高速增長,在膳食結構上產生新變化。比如糧油消費量減少,乳品增速則遠高於蛋類、水產品和瓜果類的增速,逐漸成為農村居民飲食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消費市場已成乳業的重要增長點。如何更好地滿足農村消費需求,拉動業績提升?整個行業都在不斷探索。近年來,伊利加快“村淘業務模式”的複製和推廣進度,佈局直控村級網點,強化在農村市場的滲透。位於雲南省普洱市的勐啊村,是我國西南邊陲的小村寨,距緬甸首都內比都僅一河之遙。隨著伊利市場渠道的下沉,這個只有幾十戶人家的佤族小寨,孩子們也能在村中小店喝上優酸乳、安慕希等伊利乳品。

「推廣」提升160倍的行業,未來仍無限可能

-TWO-

提質創新,增加產業附加值

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這是基本的經濟學原理。基於此,乳品行業只有不斷提升品質,才能獲得消費市場的認可,實現價值的穩定增長。近年來,我國乳品行業法規標準不斷完善,技術裝備大幅提升,品質保障能力得到增強。規模牧場的生鮮乳主要質量指標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主要指標都達到歷史最好水平,持續位居食品行業的前列。

整個行業品質的提升,離不開龍頭企業的帶動。伊利一直把“伊利即品質”作為企業信條,持續升級全球質量管理體系,僅檢驗項目總數就達1000多項。龍頭企業的品質引領,在行業中發揮了示範作用,激發其他乳企加快品質建設,從而帶動乳業品質和行業價值鏈的整體提升。

在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下,人們對乳品有更高的品質要求,多元化、個性化也成乳品消費的鮮明標籤。要把握住這一消費新趨勢,必須加強創新,為乳業增長賦能。近年來,各乳企均加大創新力度,不斷增加產品附加值,打造新的業績增長點。還以伊利為例,2019年上半年,伊利的“金典”“安慕希”“暢輕”“每益添”“Joy Day”“金領冠”“巧樂茲”“甄稀”“暢意100%”等重點產品系列的銷售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30%。同期,新品銷售收入佔比17.4%,創新為伊利帶來了亮眼業績。

-THREE-

海外拓展,打開增長新圖景

隨著經濟全球化浪潮奔湧,中國乳業在深耕國內市場的同時,開始加快國際化佈局,在全球範圍內整合資源、開拓市場,構建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為業績增長尋求新空間,拓展新渠道。改革開放的深入和“一帶一路”建設,為中國乳業的海外拓展搭建了跳板,跨國經營的佈局逐漸加快。其中,龍頭企業的表現可圈可點。

在新西蘭,2013年,伊利收購大洋洲乳業有限公司,並陸續投資30億元人民幣建立奶粉、嬰兒配方奶粉和超高溫生產線。2017年3月,伊利大洋洲生產基地二期項目揭牌,進一步擴大投資規模。今年8月初,伊利又收購新西蘭第二大乳業合作社威仕蘭(Westland),通過強化全球產業鏈,提升資源整合力度,為業績的高增長夯實基礎。

「推廣」提升160倍的行業,未來仍無限可能

伊利收購新西蘭Westland乳業交割儀式

新興市場的勃興和乳品消費需求的增長,也為中國乳企帶來了業績提升的機會。拓展國際市場,把產品賣到海外,成為中國乳業著力打造的新增長極。我們看到,通過“一帶一路”的橋樑,中國乳業已為進軍海外市場鋪開道路。去年10月,伊利的11款Joyday 冰淇淋在印尼首都雅加達進行全球首發;同年11月,伊利又收購泰國本土最大冰淇淋企業Chomthana,與東南亞市場再度攜手。伊利等乳企進軍海外市場,顯示了中國乳業發展的風向,海外市場成為中國乳業增收提效的新渠道。

2019年上半年,伊利實現營業總收入450.71億元,淨利潤近40億元,再創亞洲乳業新高。綜合市場佔有率、市場滲透率等核心指標持續領跑行業,穩居亞洲第一。淨資產收益率多年位居全球乳業第一,遠超行業其它企業。在近期荷蘭合作銀行發佈的“全球乳業 20 強企業排行榜”中,伊利位居全球第八,蟬聯亞洲第一,穩居全球乳業第一陣營。伊利等白馬股的亮眼表現,也成為行業增長的風向儀,伊利“五強千億”的目標則顯示了對行業增長的有力信心。

"「推廣」提升160倍的行業,未來仍無限可能

見微知著,以小見大。新中國成立70年來,老百姓的餐桌變化尤能體現經濟發展的成就。一段歷史時期,我國糧食短缺,有時還要拿紅薯等做補充。“紅薯湯、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成為生動的歷史寫照。糧食尚且不夠吃,牛奶更是餐桌上難以想象的“奢侈品”。拿首都北京來說,僅3歲以下的孩子和60歲以上的老人才能憑票訂奶。

160倍是什麼概念?這是一段中國乳業的歷程,也是中國人喝牛奶的變遷。據《中國統計年鑑(1980)》資料顯示,1949年全國年產奶量20萬噸。到2018年,全國奶類產量已高達3176.8萬噸,是1949年的近160倍。70年間,風雲流轉。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經濟乘勢騰飛,人們的奶罐子也日漸充盈。人均奶類消費量達到34.3千克,是1949年的76倍。如今,超市裡各種乳品林林總總,選擇成為人們幸福的煩惱。餐桌上,乳品成了日常營養品,流動著誘人的奶香。

西諺說:“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乳業的蓬勃發展,依靠整個行業踏石留印的步步努力,而龍頭企業的發展可以讓我們循跡產業脈絡、考察市場變化。作為中國乳企龍頭的伊利集團,在發展的過程中不僅為老百姓帶來了餐桌上的變化,也給中國乳業發展留下重要足跡,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於今年4月提出的共建“全球健康生態圈”,更為乳業未來指明瞭目標和方向。

-ONE-

下沉渠道,提升市場觸達率

上世紀90年代,我國乳業經過幾十年發展,已經初具規模。但因為加工技術的限制,牛奶保質期很短,不能夠長途運輸,只有牧場附近的人才有機會喝上牛奶。技術限制扼住乳業市場的脖頸,想求增長卻又難以施為。

1999年,伊利帶來乳業市場的改變。這一年,潘剛帶領伊利組建液態奶事業部,在業內率先應用國際先進技術,把牛奶的保質期延長到7個月之久。從此,牛奶突破地域限制,從內蒙古等傳統牧區越河過江,流向全國各地。這一歷史性突破,為伊利業務帶來高增長,液態奶收入從此前的6000萬,跨越到2000年的5億元,此後更是實現連續的翻番增長。伊利也帶動整個中國乳業的發展,開啟了中國“液態奶時代”,整個乳業的市場格局越做越大,行業產值急速提升。

盤子做大了,市場渠道還須進一步深耕。只有不斷提升市場觸達率,才有行業的持續、快速增長。這些年,網購成為消費市場的新風尚,下訂單、收快遞成為人生的一大樂趣。假日節慶、雙11等網購狂歡時刻,乳品也成為人們的熱選商品。網購的暖風吹動,也為乳品市場帶來活力,各大乳企紛紛發力電商渠道,拉動業績增長。拿行業龍頭伊利來說,2019年上半年伊利的電商業務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了31.94%。

線下渠道也是乳品市場發展的動脈,各乳企紛紛專注渠道擴展和下沉,不斷提升市場滲透能力。在線下渠道拓展方面,伊利保持領先優勢。據凱度調研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伊利常溫液態類乳品市場滲透率為83.9%,其在三、四線城市的滲透率為86.2%,均為行業第一。

近年來,我國農村居民消費水平持續高速增長,在膳食結構上產生新變化。比如糧油消費量減少,乳品增速則遠高於蛋類、水產品和瓜果類的增速,逐漸成為農村居民飲食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消費市場已成乳業的重要增長點。如何更好地滿足農村消費需求,拉動業績提升?整個行業都在不斷探索。近年來,伊利加快“村淘業務模式”的複製和推廣進度,佈局直控村級網點,強化在農村市場的滲透。位於雲南省普洱市的勐啊村,是我國西南邊陲的小村寨,距緬甸首都內比都僅一河之遙。隨著伊利市場渠道的下沉,這個只有幾十戶人家的佤族小寨,孩子們也能在村中小店喝上優酸乳、安慕希等伊利乳品。

「推廣」提升160倍的行業,未來仍無限可能

-TWO-

提質創新,增加產業附加值

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這是基本的經濟學原理。基於此,乳品行業只有不斷提升品質,才能獲得消費市場的認可,實現價值的穩定增長。近年來,我國乳品行業法規標準不斷完善,技術裝備大幅提升,品質保障能力得到增強。規模牧場的生鮮乳主要質量指標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主要指標都達到歷史最好水平,持續位居食品行業的前列。

整個行業品質的提升,離不開龍頭企業的帶動。伊利一直把“伊利即品質”作為企業信條,持續升級全球質量管理體系,僅檢驗項目總數就達1000多項。龍頭企業的品質引領,在行業中發揮了示範作用,激發其他乳企加快品質建設,從而帶動乳業品質和行業價值鏈的整體提升。

在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下,人們對乳品有更高的品質要求,多元化、個性化也成乳品消費的鮮明標籤。要把握住這一消費新趨勢,必須加強創新,為乳業增長賦能。近年來,各乳企均加大創新力度,不斷增加產品附加值,打造新的業績增長點。還以伊利為例,2019年上半年,伊利的“金典”“安慕希”“暢輕”“每益添”“Joy Day”“金領冠”“巧樂茲”“甄稀”“暢意100%”等重點產品系列的銷售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30%。同期,新品銷售收入佔比17.4%,創新為伊利帶來了亮眼業績。

-THREE-

海外拓展,打開增長新圖景

隨著經濟全球化浪潮奔湧,中國乳業在深耕國內市場的同時,開始加快國際化佈局,在全球範圍內整合資源、開拓市場,構建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為業績增長尋求新空間,拓展新渠道。改革開放的深入和“一帶一路”建設,為中國乳業的海外拓展搭建了跳板,跨國經營的佈局逐漸加快。其中,龍頭企業的表現可圈可點。

在新西蘭,2013年,伊利收購大洋洲乳業有限公司,並陸續投資30億元人民幣建立奶粉、嬰兒配方奶粉和超高溫生產線。2017年3月,伊利大洋洲生產基地二期項目揭牌,進一步擴大投資規模。今年8月初,伊利又收購新西蘭第二大乳業合作社威仕蘭(Westland),通過強化全球產業鏈,提升資源整合力度,為業績的高增長夯實基礎。

「推廣」提升160倍的行業,未來仍無限可能

伊利收購新西蘭Westland乳業交割儀式

新興市場的勃興和乳品消費需求的增長,也為中國乳企帶來了業績提升的機會。拓展國際市場,把產品賣到海外,成為中國乳業著力打造的新增長極。我們看到,通過“一帶一路”的橋樑,中國乳業已為進軍海外市場鋪開道路。去年10月,伊利的11款Joyday 冰淇淋在印尼首都雅加達進行全球首發;同年11月,伊利又收購泰國本土最大冰淇淋企業Chomthana,與東南亞市場再度攜手。伊利等乳企進軍海外市場,顯示了中國乳業發展的風向,海外市場成為中國乳業增收提效的新渠道。

2019年上半年,伊利實現營業總收入450.71億元,淨利潤近40億元,再創亞洲乳業新高。綜合市場佔有率、市場滲透率等核心指標持續領跑行業,穩居亞洲第一。淨資產收益率多年位居全球乳業第一,遠超行業其它企業。在近期荷蘭合作銀行發佈的“全球乳業 20 強企業排行榜”中,伊利位居全球第八,蟬聯亞洲第一,穩居全球乳業第一陣營。伊利等白馬股的亮眼表現,也成為行業增長的風向儀,伊利“五強千億”的目標則顯示了對行業增長的有力信心。

「推廣」提升160倍的行業,未來仍無限可能

70年來,我國經濟活力不斷釋放,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乳業發展也為中國經濟增長提供了強勁支撐。進入新時代,潘剛提出共建“全球健康生態圈”理念,引領伊利以“大業有道”的使命感,繼續提品質、謀創新、拓市場,因應時代變化,帶動行業增長。從20萬噸到3176.8萬噸,中國乳業不會止步於160倍的增長,行業規模和價值仍將繼續提升,未來還有無限可能。乳業板塊特別是行業龍頭股的高增長性,也將吸引更多投資者的注意,受到資本市場的矚目。

【推廣】

"「推廣」提升160倍的行業,未來仍無限可能

見微知著,以小見大。新中國成立70年來,老百姓的餐桌變化尤能體現經濟發展的成就。一段歷史時期,我國糧食短缺,有時還要拿紅薯等做補充。“紅薯湯、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成為生動的歷史寫照。糧食尚且不夠吃,牛奶更是餐桌上難以想象的“奢侈品”。拿首都北京來說,僅3歲以下的孩子和60歲以上的老人才能憑票訂奶。

160倍是什麼概念?這是一段中國乳業的歷程,也是中國人喝牛奶的變遷。據《中國統計年鑑(1980)》資料顯示,1949年全國年產奶量20萬噸。到2018年,全國奶類產量已高達3176.8萬噸,是1949年的近160倍。70年間,風雲流轉。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經濟乘勢騰飛,人們的奶罐子也日漸充盈。人均奶類消費量達到34.3千克,是1949年的76倍。如今,超市裡各種乳品林林總總,選擇成為人們幸福的煩惱。餐桌上,乳品成了日常營養品,流動著誘人的奶香。

西諺說:“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乳業的蓬勃發展,依靠整個行業踏石留印的步步努力,而龍頭企業的發展可以讓我們循跡產業脈絡、考察市場變化。作為中國乳企龍頭的伊利集團,在發展的過程中不僅為老百姓帶來了餐桌上的變化,也給中國乳業發展留下重要足跡,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於今年4月提出的共建“全球健康生態圈”,更為乳業未來指明瞭目標和方向。

-ONE-

下沉渠道,提升市場觸達率

上世紀90年代,我國乳業經過幾十年發展,已經初具規模。但因為加工技術的限制,牛奶保質期很短,不能夠長途運輸,只有牧場附近的人才有機會喝上牛奶。技術限制扼住乳業市場的脖頸,想求增長卻又難以施為。

1999年,伊利帶來乳業市場的改變。這一年,潘剛帶領伊利組建液態奶事業部,在業內率先應用國際先進技術,把牛奶的保質期延長到7個月之久。從此,牛奶突破地域限制,從內蒙古等傳統牧區越河過江,流向全國各地。這一歷史性突破,為伊利業務帶來高增長,液態奶收入從此前的6000萬,跨越到2000年的5億元,此後更是實現連續的翻番增長。伊利也帶動整個中國乳業的發展,開啟了中國“液態奶時代”,整個乳業的市場格局越做越大,行業產值急速提升。

盤子做大了,市場渠道還須進一步深耕。只有不斷提升市場觸達率,才有行業的持續、快速增長。這些年,網購成為消費市場的新風尚,下訂單、收快遞成為人生的一大樂趣。假日節慶、雙11等網購狂歡時刻,乳品也成為人們的熱選商品。網購的暖風吹動,也為乳品市場帶來活力,各大乳企紛紛發力電商渠道,拉動業績增長。拿行業龍頭伊利來說,2019年上半年伊利的電商業務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了31.94%。

線下渠道也是乳品市場發展的動脈,各乳企紛紛專注渠道擴展和下沉,不斷提升市場滲透能力。在線下渠道拓展方面,伊利保持領先優勢。據凱度調研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伊利常溫液態類乳品市場滲透率為83.9%,其在三、四線城市的滲透率為86.2%,均為行業第一。

近年來,我國農村居民消費水平持續高速增長,在膳食結構上產生新變化。比如糧油消費量減少,乳品增速則遠高於蛋類、水產品和瓜果類的增速,逐漸成為農村居民飲食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消費市場已成乳業的重要增長點。如何更好地滿足農村消費需求,拉動業績提升?整個行業都在不斷探索。近年來,伊利加快“村淘業務模式”的複製和推廣進度,佈局直控村級網點,強化在農村市場的滲透。位於雲南省普洱市的勐啊村,是我國西南邊陲的小村寨,距緬甸首都內比都僅一河之遙。隨著伊利市場渠道的下沉,這個只有幾十戶人家的佤族小寨,孩子們也能在村中小店喝上優酸乳、安慕希等伊利乳品。

「推廣」提升160倍的行業,未來仍無限可能

-TWO-

提質創新,增加產業附加值

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這是基本的經濟學原理。基於此,乳品行業只有不斷提升品質,才能獲得消費市場的認可,實現價值的穩定增長。近年來,我國乳品行業法規標準不斷完善,技術裝備大幅提升,品質保障能力得到增強。規模牧場的生鮮乳主要質量指標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主要指標都達到歷史最好水平,持續位居食品行業的前列。

整個行業品質的提升,離不開龍頭企業的帶動。伊利一直把“伊利即品質”作為企業信條,持續升級全球質量管理體系,僅檢驗項目總數就達1000多項。龍頭企業的品質引領,在行業中發揮了示範作用,激發其他乳企加快品質建設,從而帶動乳業品質和行業價值鏈的整體提升。

在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下,人們對乳品有更高的品質要求,多元化、個性化也成乳品消費的鮮明標籤。要把握住這一消費新趨勢,必須加強創新,為乳業增長賦能。近年來,各乳企均加大創新力度,不斷增加產品附加值,打造新的業績增長點。還以伊利為例,2019年上半年,伊利的“金典”“安慕希”“暢輕”“每益添”“Joy Day”“金領冠”“巧樂茲”“甄稀”“暢意100%”等重點產品系列的銷售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30%。同期,新品銷售收入佔比17.4%,創新為伊利帶來了亮眼業績。

-THREE-

海外拓展,打開增長新圖景

隨著經濟全球化浪潮奔湧,中國乳業在深耕國內市場的同時,開始加快國際化佈局,在全球範圍內整合資源、開拓市場,構建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為業績增長尋求新空間,拓展新渠道。改革開放的深入和“一帶一路”建設,為中國乳業的海外拓展搭建了跳板,跨國經營的佈局逐漸加快。其中,龍頭企業的表現可圈可點。

在新西蘭,2013年,伊利收購大洋洲乳業有限公司,並陸續投資30億元人民幣建立奶粉、嬰兒配方奶粉和超高溫生產線。2017年3月,伊利大洋洲生產基地二期項目揭牌,進一步擴大投資規模。今年8月初,伊利又收購新西蘭第二大乳業合作社威仕蘭(Westland),通過強化全球產業鏈,提升資源整合力度,為業績的高增長夯實基礎。

「推廣」提升160倍的行業,未來仍無限可能

伊利收購新西蘭Westland乳業交割儀式

新興市場的勃興和乳品消費需求的增長,也為中國乳企帶來了業績提升的機會。拓展國際市場,把產品賣到海外,成為中國乳業著力打造的新增長極。我們看到,通過“一帶一路”的橋樑,中國乳業已為進軍海外市場鋪開道路。去年10月,伊利的11款Joyday 冰淇淋在印尼首都雅加達進行全球首發;同年11月,伊利又收購泰國本土最大冰淇淋企業Chomthana,與東南亞市場再度攜手。伊利等乳企進軍海外市場,顯示了中國乳業發展的風向,海外市場成為中國乳業增收提效的新渠道。

2019年上半年,伊利實現營業總收入450.71億元,淨利潤近40億元,再創亞洲乳業新高。綜合市場佔有率、市場滲透率等核心指標持續領跑行業,穩居亞洲第一。淨資產收益率多年位居全球乳業第一,遠超行業其它企業。在近期荷蘭合作銀行發佈的“全球乳業 20 強企業排行榜”中,伊利位居全球第八,蟬聯亞洲第一,穩居全球乳業第一陣營。伊利等白馬股的亮眼表現,也成為行業增長的風向儀,伊利“五強千億”的目標則顯示了對行業增長的有力信心。

「推廣」提升160倍的行業,未來仍無限可能

70年來,我國經濟活力不斷釋放,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乳業發展也為中國經濟增長提供了強勁支撐。進入新時代,潘剛提出共建“全球健康生態圈”理念,引領伊利以“大業有道”的使命感,繼續提品質、謀創新、拓市場,因應時代變化,帶動行業增長。從20萬噸到3176.8萬噸,中國乳業不會止步於160倍的增長,行業規模和價值仍將繼續提升,未來還有無限可能。乳業板塊特別是行業龍頭股的高增長性,也將吸引更多投資者的注意,受到資本市場的矚目。

【推廣】

「推廣」提升160倍的行業,未來仍無限可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