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汽車文化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出現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趣聞,比如汽車加水、加空氣就能跑,別笑,這些“汽車知識”大有市場。出現這些認知上的錯誤在於國人對汽車的瞭解不夠,不過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知識大爆炸下的國人獲得了更多瞭解汽車的途徑,因而不再對汽車一知半解。但是還有這些誤解隱藏在互聯網中,下面跟教授一起來看一下。


"

中國汽車文化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出現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趣聞,比如汽車加水、加空氣就能跑,別笑,這些“汽車知識”大有市場。出現這些認知上的錯誤在於國人對汽車的瞭解不夠,不過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知識大爆炸下的國人獲得了更多瞭解汽車的途徑,因而不再對汽車一知半解。但是還有這些誤解隱藏在互聯網中,下面跟教授一起來看一下。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

中國汽車文化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出現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趣聞,比如汽車加水、加空氣就能跑,別笑,這些“汽車知識”大有市場。出現這些認知上的錯誤在於國人對汽車的瞭解不夠,不過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知識大爆炸下的國人獲得了更多瞭解汽車的途徑,因而不再對汽車一知半解。但是還有這些誤解隱藏在互聯網中,下面跟教授一起來看一下。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一些進口老車依舊強大

大多數人信奉進口車比合資車好,合資車比國產車好這一等式,在汽車鏈的頂端是進口車,進口車碾壓國內生產的汽車。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十幾年前中國汽車工業剛剛起步,人們對汽車的認知來自於進口車,一輛國產車毛病多多,而進口車卻十年如一日般好開,這就形成了進口車好的固有印象。


"

中國汽車文化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出現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趣聞,比如汽車加水、加空氣就能跑,別笑,這些“汽車知識”大有市場。出現這些認知上的錯誤在於國人對汽車的瞭解不夠,不過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知識大爆炸下的國人獲得了更多瞭解汽車的途徑,因而不再對汽車一知半解。但是還有這些誤解隱藏在互聯網中,下面跟教授一起來看一下。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一些進口老車依舊強大

大多數人信奉進口車比合資車好,合資車比國產車好這一等式,在汽車鏈的頂端是進口車,進口車碾壓國內生產的汽車。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十幾年前中國汽車工業剛剛起步,人們對汽車的認知來自於進口車,一輛國產車毛病多多,而進口車卻十年如一日般好開,這就形成了進口車好的固有印象。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人們認為在零部件、裝配工藝、工人熟練度上,進口車與國內生產的車存在巨大差異。合資車企將一輛車實現本土化最關鍵的地方在於零部件,初期的合資企業急於進場,在沒有佈局自己的生產工廠的條件下,零部件只能由國內某家工廠代工,生產出來的零件自然沒有保障。


"

中國汽車文化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出現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趣聞,比如汽車加水、加空氣就能跑,別笑,這些“汽車知識”大有市場。出現這些認知上的錯誤在於國人對汽車的瞭解不夠,不過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知識大爆炸下的國人獲得了更多瞭解汽車的途徑,因而不再對汽車一知半解。但是還有這些誤解隱藏在互聯網中,下面跟教授一起來看一下。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一些進口老車依舊強大

大多數人信奉進口車比合資車好,合資車比國產車好這一等式,在汽車鏈的頂端是進口車,進口車碾壓國內生產的汽車。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十幾年前中國汽車工業剛剛起步,人們對汽車的認知來自於進口車,一輛國產車毛病多多,而進口車卻十年如一日般好開,這就形成了進口車好的固有印象。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人們認為在零部件、裝配工藝、工人熟練度上,進口車與國內生產的車存在巨大差異。合資車企將一輛車實現本土化最關鍵的地方在於零部件,初期的合資企業急於進場,在沒有佈局自己的生產工廠的條件下,零部件只能由國內某家工廠代工,生產出來的零件自然沒有保障。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奧迪上海新工廠

中國汽車發展至今,進步的地方不僅在於自主品牌的崛起,合資車企在國內建立了一座又一座現代化工廠,比如大眾的長春工廠、奧迪新建的上海工廠、奔馳北京工廠、寶馬大東工廠等等。這些工廠在全球眾多的工廠中工藝水平都是可以排在前列的。工廠不僅帶來了優良的零部件,還有先進的裝配工藝,同時還培養了一批技術成熟的工人。


"

中國汽車文化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出現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趣聞,比如汽車加水、加空氣就能跑,別笑,這些“汽車知識”大有市場。出現這些認知上的錯誤在於國人對汽車的瞭解不夠,不過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知識大爆炸下的國人獲得了更多瞭解汽車的途徑,因而不再對汽車一知半解。但是還有這些誤解隱藏在互聯網中,下面跟教授一起來看一下。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一些進口老車依舊強大

大多數人信奉進口車比合資車好,合資車比國產車好這一等式,在汽車鏈的頂端是進口車,進口車碾壓國內生產的汽車。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十幾年前中國汽車工業剛剛起步,人們對汽車的認知來自於進口車,一輛國產車毛病多多,而進口車卻十年如一日般好開,這就形成了進口車好的固有印象。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人們認為在零部件、裝配工藝、工人熟練度上,進口車與國內生產的車存在巨大差異。合資車企將一輛車實現本土化最關鍵的地方在於零部件,初期的合資企業急於進場,在沒有佈局自己的生產工廠的條件下,零部件只能由國內某家工廠代工,生產出來的零件自然沒有保障。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奧迪上海新工廠

中國汽車發展至今,進步的地方不僅在於自主品牌的崛起,合資車企在國內建立了一座又一座現代化工廠,比如大眾的長春工廠、奧迪新建的上海工廠、奔馳北京工廠、寶馬大東工廠等等。這些工廠在全球眾多的工廠中工藝水平都是可以排在前列的。工廠不僅帶來了優良的零部件,還有先進的裝配工藝,同時還培養了一批技術成熟的工人。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墨西哥生產的高爾夫R

你以為所有進口車都是在品牌所在本土生產的嗎?比如高爾夫R、甲殼蟲在德國本土生產?不,其實它們來自大眾在墨西哥的工廠,看到這裡你還認為進口車都比國產的好了嗎?反正教授是不信的。


"

中國汽車文化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出現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趣聞,比如汽車加水、加空氣就能跑,別笑,這些“汽車知識”大有市場。出現這些認知上的錯誤在於國人對汽車的瞭解不夠,不過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知識大爆炸下的國人獲得了更多瞭解汽車的途徑,因而不再對汽車一知半解。但是還有這些誤解隱藏在互聯網中,下面跟教授一起來看一下。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一些進口老車依舊強大

大多數人信奉進口車比合資車好,合資車比國產車好這一等式,在汽車鏈的頂端是進口車,進口車碾壓國內生產的汽車。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十幾年前中國汽車工業剛剛起步,人們對汽車的認知來自於進口車,一輛國產車毛病多多,而進口車卻十年如一日般好開,這就形成了進口車好的固有印象。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人們認為在零部件、裝配工藝、工人熟練度上,進口車與國內生產的車存在巨大差異。合資車企將一輛車實現本土化最關鍵的地方在於零部件,初期的合資企業急於進場,在沒有佈局自己的生產工廠的條件下,零部件只能由國內某家工廠代工,生產出來的零件自然沒有保障。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奧迪上海新工廠

中國汽車發展至今,進步的地方不僅在於自主品牌的崛起,合資車企在國內建立了一座又一座現代化工廠,比如大眾的長春工廠、奧迪新建的上海工廠、奔馳北京工廠、寶馬大東工廠等等。這些工廠在全球眾多的工廠中工藝水平都是可以排在前列的。工廠不僅帶來了優良的零部件,還有先進的裝配工藝,同時還培養了一批技術成熟的工人。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墨西哥生產的高爾夫R

你以為所有進口車都是在品牌所在本土生產的嗎?比如高爾夫R、甲殼蟲在德國本土生產?不,其實它們來自大眾在墨西哥的工廠,看到這裡你還認為進口車都比國產的好了嗎?反正教授是不信的。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

中國汽車文化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出現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趣聞,比如汽車加水、加空氣就能跑,別笑,這些“汽車知識”大有市場。出現這些認知上的錯誤在於國人對汽車的瞭解不夠,不過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知識大爆炸下的國人獲得了更多瞭解汽車的途徑,因而不再對汽車一知半解。但是還有這些誤解隱藏在互聯網中,下面跟教授一起來看一下。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一些進口老車依舊強大

大多數人信奉進口車比合資車好,合資車比國產車好這一等式,在汽車鏈的頂端是進口車,進口車碾壓國內生產的汽車。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十幾年前中國汽車工業剛剛起步,人們對汽車的認知來自於進口車,一輛國產車毛病多多,而進口車卻十年如一日般好開,這就形成了進口車好的固有印象。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人們認為在零部件、裝配工藝、工人熟練度上,進口車與國內生產的車存在巨大差異。合資車企將一輛車實現本土化最關鍵的地方在於零部件,初期的合資企業急於進場,在沒有佈局自己的生產工廠的條件下,零部件只能由國內某家工廠代工,生產出來的零件自然沒有保障。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奧迪上海新工廠

中國汽車發展至今,進步的地方不僅在於自主品牌的崛起,合資車企在國內建立了一座又一座現代化工廠,比如大眾的長春工廠、奧迪新建的上海工廠、奔馳北京工廠、寶馬大東工廠等等。這些工廠在全球眾多的工廠中工藝水平都是可以排在前列的。工廠不僅帶來了優良的零部件,還有先進的裝配工藝,同時還培養了一批技術成熟的工人。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墨西哥生產的高爾夫R

你以為所有進口車都是在品牌所在本土生產的嗎?比如高爾夫R、甲殼蟲在德國本土生產?不,其實它們來自大眾在墨西哥的工廠,看到這裡你還認為進口車都比國產的好了嗎?反正教授是不信的。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油耗一直是國人買車比較關心的問題,當我們看到百公里油耗低至1-2L時,心裡就有了買車的衝動。什麼車油耗這麼低,插電混動汽車!教授建議你先別急著掏錢,首先你得知道插電混動的油耗是不是真這麼低,計算方法是怎麼樣的?


"

中國汽車文化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出現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趣聞,比如汽車加水、加空氣就能跑,別笑,這些“汽車知識”大有市場。出現這些認知上的錯誤在於國人對汽車的瞭解不夠,不過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知識大爆炸下的國人獲得了更多瞭解汽車的途徑,因而不再對汽車一知半解。但是還有這些誤解隱藏在互聯網中,下面跟教授一起來看一下。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一些進口老車依舊強大

大多數人信奉進口車比合資車好,合資車比國產車好這一等式,在汽車鏈的頂端是進口車,進口車碾壓國內生產的汽車。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十幾年前中國汽車工業剛剛起步,人們對汽車的認知來自於進口車,一輛國產車毛病多多,而進口車卻十年如一日般好開,這就形成了進口車好的固有印象。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人們認為在零部件、裝配工藝、工人熟練度上,進口車與國內生產的車存在巨大差異。合資車企將一輛車實現本土化最關鍵的地方在於零部件,初期的合資企業急於進場,在沒有佈局自己的生產工廠的條件下,零部件只能由國內某家工廠代工,生產出來的零件自然沒有保障。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奧迪上海新工廠

中國汽車發展至今,進步的地方不僅在於自主品牌的崛起,合資車企在國內建立了一座又一座現代化工廠,比如大眾的長春工廠、奧迪新建的上海工廠、奔馳北京工廠、寶馬大東工廠等等。這些工廠在全球眾多的工廠中工藝水平都是可以排在前列的。工廠不僅帶來了優良的零部件,還有先進的裝配工藝,同時還培養了一批技術成熟的工人。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墨西哥生產的高爾夫R

你以為所有進口車都是在品牌所在本土生產的嗎?比如高爾夫R、甲殼蟲在德國本土生產?不,其實它們來自大眾在墨西哥的工廠,看到這裡你還認為進口車都比國產的好了嗎?反正教授是不信的。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油耗一直是國人買車比較關心的問題,當我們看到百公里油耗低至1-2L時,心裡就有了買車的衝動。什麼車油耗這麼低,插電混動汽車!教授建議你先別急著掏錢,首先你得知道插電混動的油耗是不是真這麼低,計算方法是怎麼樣的?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插電混動油耗的計算方法很神奇,我們可以看到公式下的純電行駛狀態下油耗必然為0,於是這個公式就變簡單了,平均油耗=(25公里×電池用光後油耗)/(純電行駛里程+25公里)。假設一輛車純電行駛里程為60公里,電池用光後油耗8L/100km,那麼最後我們得出的標稱油耗為2.3L/100km。一輛油耗高於平均水平的車輛就這樣搖身一變成了節能車型。


"

中國汽車文化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出現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趣聞,比如汽車加水、加空氣就能跑,別笑,這些“汽車知識”大有市場。出現這些認知上的錯誤在於國人對汽車的瞭解不夠,不過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知識大爆炸下的國人獲得了更多瞭解汽車的途徑,因而不再對汽車一知半解。但是還有這些誤解隱藏在互聯網中,下面跟教授一起來看一下。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一些進口老車依舊強大

大多數人信奉進口車比合資車好,合資車比國產車好這一等式,在汽車鏈的頂端是進口車,進口車碾壓國內生產的汽車。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十幾年前中國汽車工業剛剛起步,人們對汽車的認知來自於進口車,一輛國產車毛病多多,而進口車卻十年如一日般好開,這就形成了進口車好的固有印象。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人們認為在零部件、裝配工藝、工人熟練度上,進口車與國內生產的車存在巨大差異。合資車企將一輛車實現本土化最關鍵的地方在於零部件,初期的合資企業急於進場,在沒有佈局自己的生產工廠的條件下,零部件只能由國內某家工廠代工,生產出來的零件自然沒有保障。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奧迪上海新工廠

中國汽車發展至今,進步的地方不僅在於自主品牌的崛起,合資車企在國內建立了一座又一座現代化工廠,比如大眾的長春工廠、奧迪新建的上海工廠、奔馳北京工廠、寶馬大東工廠等等。這些工廠在全球眾多的工廠中工藝水平都是可以排在前列的。工廠不僅帶來了優良的零部件,還有先進的裝配工藝,同時還培養了一批技術成熟的工人。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墨西哥生產的高爾夫R

你以為所有進口車都是在品牌所在本土生產的嗎?比如高爾夫R、甲殼蟲在德國本土生產?不,其實它們來自大眾在墨西哥的工廠,看到這裡你還認為進口車都比國產的好了嗎?反正教授是不信的。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油耗一直是國人買車比較關心的問題,當我們看到百公里油耗低至1-2L時,心裡就有了買車的衝動。什麼車油耗這麼低,插電混動汽車!教授建議你先別急著掏錢,首先你得知道插電混動的油耗是不是真這麼低,計算方法是怎麼樣的?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插電混動油耗的計算方法很神奇,我們可以看到公式下的純電行駛狀態下油耗必然為0,於是這個公式就變簡單了,平均油耗=(25公里×電池用光後油耗)/(純電行駛里程+25公里)。假設一輛車純電行駛里程為60公里,電池用光後油耗8L/100km,那麼最後我們得出的標稱油耗為2.3L/100km。一輛油耗高於平均水平的車輛就這樣搖身一變成了節能車型。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插電混動的理想模式是當車主用完純電續航里程後,就要馬上去充電,實際上油才是應急之法。但生活中車主把電用光後就繼續用油,這明顯與節能車背道而馳,所以插電混動車的油耗沒有這麼低,而它能不能作為新能源車這裡不予評判。


"

中國汽車文化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出現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趣聞,比如汽車加水、加空氣就能跑,別笑,這些“汽車知識”大有市場。出現這些認知上的錯誤在於國人對汽車的瞭解不夠,不過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知識大爆炸下的國人獲得了更多瞭解汽車的途徑,因而不再對汽車一知半解。但是還有這些誤解隱藏在互聯網中,下面跟教授一起來看一下。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一些進口老車依舊強大

大多數人信奉進口車比合資車好,合資車比國產車好這一等式,在汽車鏈的頂端是進口車,進口車碾壓國內生產的汽車。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十幾年前中國汽車工業剛剛起步,人們對汽車的認知來自於進口車,一輛國產車毛病多多,而進口車卻十年如一日般好開,這就形成了進口車好的固有印象。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人們認為在零部件、裝配工藝、工人熟練度上,進口車與國內生產的車存在巨大差異。合資車企將一輛車實現本土化最關鍵的地方在於零部件,初期的合資企業急於進場,在沒有佈局自己的生產工廠的條件下,零部件只能由國內某家工廠代工,生產出來的零件自然沒有保障。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奧迪上海新工廠

中國汽車發展至今,進步的地方不僅在於自主品牌的崛起,合資車企在國內建立了一座又一座現代化工廠,比如大眾的長春工廠、奧迪新建的上海工廠、奔馳北京工廠、寶馬大東工廠等等。這些工廠在全球眾多的工廠中工藝水平都是可以排在前列的。工廠不僅帶來了優良的零部件,還有先進的裝配工藝,同時還培養了一批技術成熟的工人。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墨西哥生產的高爾夫R

你以為所有進口車都是在品牌所在本土生產的嗎?比如高爾夫R、甲殼蟲在德國本土生產?不,其實它們來自大眾在墨西哥的工廠,看到這裡你還認為進口車都比國產的好了嗎?反正教授是不信的。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油耗一直是國人買車比較關心的問題,當我們看到百公里油耗低至1-2L時,心裡就有了買車的衝動。什麼車油耗這麼低,插電混動汽車!教授建議你先別急著掏錢,首先你得知道插電混動的油耗是不是真這麼低,計算方法是怎麼樣的?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插電混動油耗的計算方法很神奇,我們可以看到公式下的純電行駛狀態下油耗必然為0,於是這個公式就變簡單了,平均油耗=(25公里×電池用光後油耗)/(純電行駛里程+25公里)。假設一輛車純電行駛里程為60公里,電池用光後油耗8L/100km,那麼最後我們得出的標稱油耗為2.3L/100km。一輛油耗高於平均水平的車輛就這樣搖身一變成了節能車型。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插電混動的理想模式是當車主用完純電續航里程後,就要馬上去充電,實際上油才是應急之法。但生活中車主把電用光後就繼續用油,這明顯與節能車背道而馳,所以插電混動車的油耗沒有這麼低,而它能不能作為新能源車這裡不予評判。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

中國汽車文化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出現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趣聞,比如汽車加水、加空氣就能跑,別笑,這些“汽車知識”大有市場。出現這些認知上的錯誤在於國人對汽車的瞭解不夠,不過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知識大爆炸下的國人獲得了更多瞭解汽車的途徑,因而不再對汽車一知半解。但是還有這些誤解隱藏在互聯網中,下面跟教授一起來看一下。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一些進口老車依舊強大

大多數人信奉進口車比合資車好,合資車比國產車好這一等式,在汽車鏈的頂端是進口車,進口車碾壓國內生產的汽車。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十幾年前中國汽車工業剛剛起步,人們對汽車的認知來自於進口車,一輛國產車毛病多多,而進口車卻十年如一日般好開,這就形成了進口車好的固有印象。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人們認為在零部件、裝配工藝、工人熟練度上,進口車與國內生產的車存在巨大差異。合資車企將一輛車實現本土化最關鍵的地方在於零部件,初期的合資企業急於進場,在沒有佈局自己的生產工廠的條件下,零部件只能由國內某家工廠代工,生產出來的零件自然沒有保障。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奧迪上海新工廠

中國汽車發展至今,進步的地方不僅在於自主品牌的崛起,合資車企在國內建立了一座又一座現代化工廠,比如大眾的長春工廠、奧迪新建的上海工廠、奔馳北京工廠、寶馬大東工廠等等。這些工廠在全球眾多的工廠中工藝水平都是可以排在前列的。工廠不僅帶來了優良的零部件,還有先進的裝配工藝,同時還培養了一批技術成熟的工人。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墨西哥生產的高爾夫R

你以為所有進口車都是在品牌所在本土生產的嗎?比如高爾夫R、甲殼蟲在德國本土生產?不,其實它們來自大眾在墨西哥的工廠,看到這裡你還認為進口車都比國產的好了嗎?反正教授是不信的。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油耗一直是國人買車比較關心的問題,當我們看到百公里油耗低至1-2L時,心裡就有了買車的衝動。什麼車油耗這麼低,插電混動汽車!教授建議你先別急著掏錢,首先你得知道插電混動的油耗是不是真這麼低,計算方法是怎麼樣的?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插電混動油耗的計算方法很神奇,我們可以看到公式下的純電行駛狀態下油耗必然為0,於是這個公式就變簡單了,平均油耗=(25公里×電池用光後油耗)/(純電行駛里程+25公里)。假設一輛車純電行駛里程為60公里,電池用光後油耗8L/100km,那麼最後我們得出的標稱油耗為2.3L/100km。一輛油耗高於平均水平的車輛就這樣搖身一變成了節能車型。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插電混動的理想模式是當車主用完純電續航里程後,就要馬上去充電,實際上油才是應急之法。但生活中車主把電用光後就繼續用油,這明顯與節能車背道而馳,所以插電混動車的油耗沒有這麼低,而它能不能作為新能源車這裡不予評判。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科技的進步給人們帶來更加便捷、輕鬆的出行方式,車內娛樂系統越來越豐富,甚至還出現了自動駕駛這一功能。自動駕駛顧名思義車就是由人控轉為自控,人由駕駛員轉為乘員 。當一輛車上出現這種功能時,我們是否完全相信它?


"

中國汽車文化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出現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趣聞,比如汽車加水、加空氣就能跑,別笑,這些“汽車知識”大有市場。出現這些認知上的錯誤在於國人對汽車的瞭解不夠,不過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知識大爆炸下的國人獲得了更多瞭解汽車的途徑,因而不再對汽車一知半解。但是還有這些誤解隱藏在互聯網中,下面跟教授一起來看一下。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一些進口老車依舊強大

大多數人信奉進口車比合資車好,合資車比國產車好這一等式,在汽車鏈的頂端是進口車,進口車碾壓國內生產的汽車。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十幾年前中國汽車工業剛剛起步,人們對汽車的認知來自於進口車,一輛國產車毛病多多,而進口車卻十年如一日般好開,這就形成了進口車好的固有印象。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人們認為在零部件、裝配工藝、工人熟練度上,進口車與國內生產的車存在巨大差異。合資車企將一輛車實現本土化最關鍵的地方在於零部件,初期的合資企業急於進場,在沒有佈局自己的生產工廠的條件下,零部件只能由國內某家工廠代工,生產出來的零件自然沒有保障。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奧迪上海新工廠

中國汽車發展至今,進步的地方不僅在於自主品牌的崛起,合資車企在國內建立了一座又一座現代化工廠,比如大眾的長春工廠、奧迪新建的上海工廠、奔馳北京工廠、寶馬大東工廠等等。這些工廠在全球眾多的工廠中工藝水平都是可以排在前列的。工廠不僅帶來了優良的零部件,還有先進的裝配工藝,同時還培養了一批技術成熟的工人。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墨西哥生產的高爾夫R

你以為所有進口車都是在品牌所在本土生產的嗎?比如高爾夫R、甲殼蟲在德國本土生產?不,其實它們來自大眾在墨西哥的工廠,看到這裡你還認為進口車都比國產的好了嗎?反正教授是不信的。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油耗一直是國人買車比較關心的問題,當我們看到百公里油耗低至1-2L時,心裡就有了買車的衝動。什麼車油耗這麼低,插電混動汽車!教授建議你先別急著掏錢,首先你得知道插電混動的油耗是不是真這麼低,計算方法是怎麼樣的?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插電混動油耗的計算方法很神奇,我們可以看到公式下的純電行駛狀態下油耗必然為0,於是這個公式就變簡單了,平均油耗=(25公里×電池用光後油耗)/(純電行駛里程+25公里)。假設一輛車純電行駛里程為60公里,電池用光後油耗8L/100km,那麼最後我們得出的標稱油耗為2.3L/100km。一輛油耗高於平均水平的車輛就這樣搖身一變成了節能車型。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插電混動的理想模式是當車主用完純電續航里程後,就要馬上去充電,實際上油才是應急之法。但生活中車主把電用光後就繼續用油,這明顯與節能車背道而馳,所以插電混動車的油耗沒有這麼低,而它能不能作為新能源車這裡不予評判。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科技的進步給人們帶來更加便捷、輕鬆的出行方式,車內娛樂系統越來越豐富,甚至還出現了自動駕駛這一功能。自動駕駛顧名思義車就是由人控轉為自控,人由駕駛員轉為乘員 。當一輛車上出現這種功能時,我們是否完全相信它?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特斯拉車主做出了很好的示範,他們比較相信這套系統, 放開了手腳,所以有人出了車禍。自動駕駛在業界分5個等級,特斯拉目前處於L2級,遠遠沒有達到信任的程度。目前達到了L3級別的奧迪A8裝備了12個超聲波傳感器、4個全景攝像頭、1個前置攝像頭、4箇中程雷達、1個遠程雷達、1個紅外攝像機、1個激光掃描儀。奧迪A8算是武裝到了牙齒,但奧迪還是小心翼翼不敢開放其功能。


"

中國汽車文化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出現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趣聞,比如汽車加水、加空氣就能跑,別笑,這些“汽車知識”大有市場。出現這些認知上的錯誤在於國人對汽車的瞭解不夠,不過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知識大爆炸下的國人獲得了更多瞭解汽車的途徑,因而不再對汽車一知半解。但是還有這些誤解隱藏在互聯網中,下面跟教授一起來看一下。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一些進口老車依舊強大

大多數人信奉進口車比合資車好,合資車比國產車好這一等式,在汽車鏈的頂端是進口車,進口車碾壓國內生產的汽車。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十幾年前中國汽車工業剛剛起步,人們對汽車的認知來自於進口車,一輛國產車毛病多多,而進口車卻十年如一日般好開,這就形成了進口車好的固有印象。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人們認為在零部件、裝配工藝、工人熟練度上,進口車與國內生產的車存在巨大差異。合資車企將一輛車實現本土化最關鍵的地方在於零部件,初期的合資企業急於進場,在沒有佈局自己的生產工廠的條件下,零部件只能由國內某家工廠代工,生產出來的零件自然沒有保障。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奧迪上海新工廠

中國汽車發展至今,進步的地方不僅在於自主品牌的崛起,合資車企在國內建立了一座又一座現代化工廠,比如大眾的長春工廠、奧迪新建的上海工廠、奔馳北京工廠、寶馬大東工廠等等。這些工廠在全球眾多的工廠中工藝水平都是可以排在前列的。工廠不僅帶來了優良的零部件,還有先進的裝配工藝,同時還培養了一批技術成熟的工人。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墨西哥生產的高爾夫R

你以為所有進口車都是在品牌所在本土生產的嗎?比如高爾夫R、甲殼蟲在德國本土生產?不,其實它們來自大眾在墨西哥的工廠,看到這裡你還認為進口車都比國產的好了嗎?反正教授是不信的。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油耗一直是國人買車比較關心的問題,當我們看到百公里油耗低至1-2L時,心裡就有了買車的衝動。什麼車油耗這麼低,插電混動汽車!教授建議你先別急著掏錢,首先你得知道插電混動的油耗是不是真這麼低,計算方法是怎麼樣的?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插電混動油耗的計算方法很神奇,我們可以看到公式下的純電行駛狀態下油耗必然為0,於是這個公式就變簡單了,平均油耗=(25公里×電池用光後油耗)/(純電行駛里程+25公里)。假設一輛車純電行駛里程為60公里,電池用光後油耗8L/100km,那麼最後我們得出的標稱油耗為2.3L/100km。一輛油耗高於平均水平的車輛就這樣搖身一變成了節能車型。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插電混動的理想模式是當車主用完純電續航里程後,就要馬上去充電,實際上油才是應急之法。但生活中車主把電用光後就繼續用油,這明顯與節能車背道而馳,所以插電混動車的油耗沒有這麼低,而它能不能作為新能源車這裡不予評判。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科技的進步給人們帶來更加便捷、輕鬆的出行方式,車內娛樂系統越來越豐富,甚至還出現了自動駕駛這一功能。自動駕駛顧名思義車就是由人控轉為自控,人由駕駛員轉為乘員 。當一輛車上出現這種功能時,我們是否完全相信它?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特斯拉車主做出了很好的示範,他們比較相信這套系統, 放開了手腳,所以有人出了車禍。自動駕駛在業界分5個等級,特斯拉目前處於L2級,遠遠沒有達到信任的程度。目前達到了L3級別的奧迪A8裝備了12個超聲波傳感器、4個全景攝像頭、1個前置攝像頭、4箇中程雷達、1個遠程雷達、1個紅外攝像機、1個激光掃描儀。奧迪A8算是武裝到了牙齒,但奧迪還是小心翼翼不敢開放其功能。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上圖的想法還是美好的,不過自動駕駛的侷限太大了,一是雷達/攝像頭/激光掃描儀這些元器你不能保證其精確性。二是道路太複雜,有些路況超出其識別的範圍,比如說北京的霧霾。自動駕駛應該回歸到智能駕駛輔助這一範疇,輔助只是輔助,主體還是得由人來控制。


"

中國汽車文化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出現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趣聞,比如汽車加水、加空氣就能跑,別笑,這些“汽車知識”大有市場。出現這些認知上的錯誤在於國人對汽車的瞭解不夠,不過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知識大爆炸下的國人獲得了更多瞭解汽車的途徑,因而不再對汽車一知半解。但是還有這些誤解隱藏在互聯網中,下面跟教授一起來看一下。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一些進口老車依舊強大

大多數人信奉進口車比合資車好,合資車比國產車好這一等式,在汽車鏈的頂端是進口車,進口車碾壓國內生產的汽車。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十幾年前中國汽車工業剛剛起步,人們對汽車的認知來自於進口車,一輛國產車毛病多多,而進口車卻十年如一日般好開,這就形成了進口車好的固有印象。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人們認為在零部件、裝配工藝、工人熟練度上,進口車與國內生產的車存在巨大差異。合資車企將一輛車實現本土化最關鍵的地方在於零部件,初期的合資企業急於進場,在沒有佈局自己的生產工廠的條件下,零部件只能由國內某家工廠代工,生產出來的零件自然沒有保障。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奧迪上海新工廠

中國汽車發展至今,進步的地方不僅在於自主品牌的崛起,合資車企在國內建立了一座又一座現代化工廠,比如大眾的長春工廠、奧迪新建的上海工廠、奔馳北京工廠、寶馬大東工廠等等。這些工廠在全球眾多的工廠中工藝水平都是可以排在前列的。工廠不僅帶來了優良的零部件,還有先進的裝配工藝,同時還培養了一批技術成熟的工人。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墨西哥生產的高爾夫R

你以為所有進口車都是在品牌所在本土生產的嗎?比如高爾夫R、甲殼蟲在德國本土生產?不,其實它們來自大眾在墨西哥的工廠,看到這裡你還認為進口車都比國產的好了嗎?反正教授是不信的。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油耗一直是國人買車比較關心的問題,當我們看到百公里油耗低至1-2L時,心裡就有了買車的衝動。什麼車油耗這麼低,插電混動汽車!教授建議你先別急著掏錢,首先你得知道插電混動的油耗是不是真這麼低,計算方法是怎麼樣的?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插電混動油耗的計算方法很神奇,我們可以看到公式下的純電行駛狀態下油耗必然為0,於是這個公式就變簡單了,平均油耗=(25公里×電池用光後油耗)/(純電行駛里程+25公里)。假設一輛車純電行駛里程為60公里,電池用光後油耗8L/100km,那麼最後我們得出的標稱油耗為2.3L/100km。一輛油耗高於平均水平的車輛就這樣搖身一變成了節能車型。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插電混動的理想模式是當車主用完純電續航里程後,就要馬上去充電,實際上油才是應急之法。但生活中車主把電用光後就繼續用油,這明顯與節能車背道而馳,所以插電混動車的油耗沒有這麼低,而它能不能作為新能源車這裡不予評判。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科技的進步給人們帶來更加便捷、輕鬆的出行方式,車內娛樂系統越來越豐富,甚至還出現了自動駕駛這一功能。自動駕駛顧名思義車就是由人控轉為自控,人由駕駛員轉為乘員 。當一輛車上出現這種功能時,我們是否完全相信它?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特斯拉車主做出了很好的示範,他們比較相信這套系統, 放開了手腳,所以有人出了車禍。自動駕駛在業界分5個等級,特斯拉目前處於L2級,遠遠沒有達到信任的程度。目前達到了L3級別的奧迪A8裝備了12個超聲波傳感器、4個全景攝像頭、1個前置攝像頭、4箇中程雷達、1個遠程雷達、1個紅外攝像機、1個激光掃描儀。奧迪A8算是武裝到了牙齒,但奧迪還是小心翼翼不敢開放其功能。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上圖的想法還是美好的,不過自動駕駛的侷限太大了,一是雷達/攝像頭/激光掃描儀這些元器你不能保證其精確性。二是道路太複雜,有些路況超出其識別的範圍,比如說北京的霧霾。自動駕駛應該回歸到智能駕駛輔助這一範疇,輔助只是輔助,主體還是得由人來控制。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

中國汽車文化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出現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趣聞,比如汽車加水、加空氣就能跑,別笑,這些“汽車知識”大有市場。出現這些認知上的錯誤在於國人對汽車的瞭解不夠,不過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知識大爆炸下的國人獲得了更多瞭解汽車的途徑,因而不再對汽車一知半解。但是還有這些誤解隱藏在互聯網中,下面跟教授一起來看一下。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一些進口老車依舊強大

大多數人信奉進口車比合資車好,合資車比國產車好這一等式,在汽車鏈的頂端是進口車,進口車碾壓國內生產的汽車。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十幾年前中國汽車工業剛剛起步,人們對汽車的認知來自於進口車,一輛國產車毛病多多,而進口車卻十年如一日般好開,這就形成了進口車好的固有印象。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人們認為在零部件、裝配工藝、工人熟練度上,進口車與國內生產的車存在巨大差異。合資車企將一輛車實現本土化最關鍵的地方在於零部件,初期的合資企業急於進場,在沒有佈局自己的生產工廠的條件下,零部件只能由國內某家工廠代工,生產出來的零件自然沒有保障。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奧迪上海新工廠

中國汽車發展至今,進步的地方不僅在於自主品牌的崛起,合資車企在國內建立了一座又一座現代化工廠,比如大眾的長春工廠、奧迪新建的上海工廠、奔馳北京工廠、寶馬大東工廠等等。這些工廠在全球眾多的工廠中工藝水平都是可以排在前列的。工廠不僅帶來了優良的零部件,還有先進的裝配工藝,同時還培養了一批技術成熟的工人。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墨西哥生產的高爾夫R

你以為所有進口車都是在品牌所在本土生產的嗎?比如高爾夫R、甲殼蟲在德國本土生產?不,其實它們來自大眾在墨西哥的工廠,看到這裡你還認為進口車都比國產的好了嗎?反正教授是不信的。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油耗一直是國人買車比較關心的問題,當我們看到百公里油耗低至1-2L時,心裡就有了買車的衝動。什麼車油耗這麼低,插電混動汽車!教授建議你先別急著掏錢,首先你得知道插電混動的油耗是不是真這麼低,計算方法是怎麼樣的?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插電混動油耗的計算方法很神奇,我們可以看到公式下的純電行駛狀態下油耗必然為0,於是這個公式就變簡單了,平均油耗=(25公里×電池用光後油耗)/(純電行駛里程+25公里)。假設一輛車純電行駛里程為60公里,電池用光後油耗8L/100km,那麼最後我們得出的標稱油耗為2.3L/100km。一輛油耗高於平均水平的車輛就這樣搖身一變成了節能車型。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插電混動的理想模式是當車主用完純電續航里程後,就要馬上去充電,實際上油才是應急之法。但生活中車主把電用光後就繼續用油,這明顯與節能車背道而馳,所以插電混動車的油耗沒有這麼低,而它能不能作為新能源車這裡不予評判。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科技的進步給人們帶來更加便捷、輕鬆的出行方式,車內娛樂系統越來越豐富,甚至還出現了自動駕駛這一功能。自動駕駛顧名思義車就是由人控轉為自控,人由駕駛員轉為乘員 。當一輛車上出現這種功能時,我們是否完全相信它?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特斯拉車主做出了很好的示範,他們比較相信這套系統, 放開了手腳,所以有人出了車禍。自動駕駛在業界分5個等級,特斯拉目前處於L2級,遠遠沒有達到信任的程度。目前達到了L3級別的奧迪A8裝備了12個超聲波傳感器、4個全景攝像頭、1個前置攝像頭、4箇中程雷達、1個遠程雷達、1個紅外攝像機、1個激光掃描儀。奧迪A8算是武裝到了牙齒,但奧迪還是小心翼翼不敢開放其功能。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上圖的想法還是美好的,不過自動駕駛的侷限太大了,一是雷達/攝像頭/激光掃描儀這些元器你不能保證其精確性。二是道路太複雜,有些路況超出其識別的範圍,比如說北京的霧霾。自動駕駛應該回歸到智能駕駛輔助這一範疇,輔助只是輔助,主體還是得由人來控制。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禁售燃油車由歐洲發起,然後蔓延至全球。一些國家公佈了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我國海南省也明確表示將於2030年禁售燃油車,再加上網上出現了“我國將於2050年開始禁售燃油車”這一得不到驗證的新聞,很多人認為燃油車、內燃機的末路即將到來。


"

中國汽車文化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出現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趣聞,比如汽車加水、加空氣就能跑,別笑,這些“汽車知識”大有市場。出現這些認知上的錯誤在於國人對汽車的瞭解不夠,不過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知識大爆炸下的國人獲得了更多瞭解汽車的途徑,因而不再對汽車一知半解。但是還有這些誤解隱藏在互聯網中,下面跟教授一起來看一下。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一些進口老車依舊強大

大多數人信奉進口車比合資車好,合資車比國產車好這一等式,在汽車鏈的頂端是進口車,進口車碾壓國內生產的汽車。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十幾年前中國汽車工業剛剛起步,人們對汽車的認知來自於進口車,一輛國產車毛病多多,而進口車卻十年如一日般好開,這就形成了進口車好的固有印象。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人們認為在零部件、裝配工藝、工人熟練度上,進口車與國內生產的車存在巨大差異。合資車企將一輛車實現本土化最關鍵的地方在於零部件,初期的合資企業急於進場,在沒有佈局自己的生產工廠的條件下,零部件只能由國內某家工廠代工,生產出來的零件自然沒有保障。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奧迪上海新工廠

中國汽車發展至今,進步的地方不僅在於自主品牌的崛起,合資車企在國內建立了一座又一座現代化工廠,比如大眾的長春工廠、奧迪新建的上海工廠、奔馳北京工廠、寶馬大東工廠等等。這些工廠在全球眾多的工廠中工藝水平都是可以排在前列的。工廠不僅帶來了優良的零部件,還有先進的裝配工藝,同時還培養了一批技術成熟的工人。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墨西哥生產的高爾夫R

你以為所有進口車都是在品牌所在本土生產的嗎?比如高爾夫R、甲殼蟲在德國本土生產?不,其實它們來自大眾在墨西哥的工廠,看到這裡你還認為進口車都比國產的好了嗎?反正教授是不信的。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油耗一直是國人買車比較關心的問題,當我們看到百公里油耗低至1-2L時,心裡就有了買車的衝動。什麼車油耗這麼低,插電混動汽車!教授建議你先別急著掏錢,首先你得知道插電混動的油耗是不是真這麼低,計算方法是怎麼樣的?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插電混動油耗的計算方法很神奇,我們可以看到公式下的純電行駛狀態下油耗必然為0,於是這個公式就變簡單了,平均油耗=(25公里×電池用光後油耗)/(純電行駛里程+25公里)。假設一輛車純電行駛里程為60公里,電池用光後油耗8L/100km,那麼最後我們得出的標稱油耗為2.3L/100km。一輛油耗高於平均水平的車輛就這樣搖身一變成了節能車型。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插電混動的理想模式是當車主用完純電續航里程後,就要馬上去充電,實際上油才是應急之法。但生活中車主把電用光後就繼續用油,這明顯與節能車背道而馳,所以插電混動車的油耗沒有這麼低,而它能不能作為新能源車這裡不予評判。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科技的進步給人們帶來更加便捷、輕鬆的出行方式,車內娛樂系統越來越豐富,甚至還出現了自動駕駛這一功能。自動駕駛顧名思義車就是由人控轉為自控,人由駕駛員轉為乘員 。當一輛車上出現這種功能時,我們是否完全相信它?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特斯拉車主做出了很好的示範,他們比較相信這套系統, 放開了手腳,所以有人出了車禍。自動駕駛在業界分5個等級,特斯拉目前處於L2級,遠遠沒有達到信任的程度。目前達到了L3級別的奧迪A8裝備了12個超聲波傳感器、4個全景攝像頭、1個前置攝像頭、4箇中程雷達、1個遠程雷達、1個紅外攝像機、1個激光掃描儀。奧迪A8算是武裝到了牙齒,但奧迪還是小心翼翼不敢開放其功能。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上圖的想法還是美好的,不過自動駕駛的侷限太大了,一是雷達/攝像頭/激光掃描儀這些元器你不能保證其精確性。二是道路太複雜,有些路況超出其識別的範圍,比如說北京的霧霾。自動駕駛應該回歸到智能駕駛輔助這一範疇,輔助只是輔助,主體還是得由人來控制。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禁售燃油車由歐洲發起,然後蔓延至全球。一些國家公佈了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我國海南省也明確表示將於2030年禁售燃油車,再加上網上出現了“我國將於2050年開始禁售燃油車”這一得不到驗證的新聞,很多人認為燃油車、內燃機的末路即將到來。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教授想說:你們擔心太早了。歐洲禁售燃油車是怎麼回事?禁止單純以內燃機為動力的汽車在市面上銷售。如果車企加一塊電池,組成混動車能不能賣?答案是可以。那麼某些車企明申將不會再研究內燃機是怎麼回事?比如大眾表明2025年推出最後一代內燃機,此後就不再投入新技術了。


"

中國汽車文化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出現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趣聞,比如汽車加水、加空氣就能跑,別笑,這些“汽車知識”大有市場。出現這些認知上的錯誤在於國人對汽車的瞭解不夠,不過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知識大爆炸下的國人獲得了更多瞭解汽車的途徑,因而不再對汽車一知半解。但是還有這些誤解隱藏在互聯網中,下面跟教授一起來看一下。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一些進口老車依舊強大

大多數人信奉進口車比合資車好,合資車比國產車好這一等式,在汽車鏈的頂端是進口車,進口車碾壓國內生產的汽車。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十幾年前中國汽車工業剛剛起步,人們對汽車的認知來自於進口車,一輛國產車毛病多多,而進口車卻十年如一日般好開,這就形成了進口車好的固有印象。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人們認為在零部件、裝配工藝、工人熟練度上,進口車與國內生產的車存在巨大差異。合資車企將一輛車實現本土化最關鍵的地方在於零部件,初期的合資企業急於進場,在沒有佈局自己的生產工廠的條件下,零部件只能由國內某家工廠代工,生產出來的零件自然沒有保障。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奧迪上海新工廠

中國汽車發展至今,進步的地方不僅在於自主品牌的崛起,合資車企在國內建立了一座又一座現代化工廠,比如大眾的長春工廠、奧迪新建的上海工廠、奔馳北京工廠、寶馬大東工廠等等。這些工廠在全球眾多的工廠中工藝水平都是可以排在前列的。工廠不僅帶來了優良的零部件,還有先進的裝配工藝,同時還培養了一批技術成熟的工人。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墨西哥生產的高爾夫R

你以為所有進口車都是在品牌所在本土生產的嗎?比如高爾夫R、甲殼蟲在德國本土生產?不,其實它們來自大眾在墨西哥的工廠,看到這裡你還認為進口車都比國產的好了嗎?反正教授是不信的。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油耗一直是國人買車比較關心的問題,當我們看到百公里油耗低至1-2L時,心裡就有了買車的衝動。什麼車油耗這麼低,插電混動汽車!教授建議你先別急著掏錢,首先你得知道插電混動的油耗是不是真這麼低,計算方法是怎麼樣的?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插電混動油耗的計算方法很神奇,我們可以看到公式下的純電行駛狀態下油耗必然為0,於是這個公式就變簡單了,平均油耗=(25公里×電池用光後油耗)/(純電行駛里程+25公里)。假設一輛車純電行駛里程為60公里,電池用光後油耗8L/100km,那麼最後我們得出的標稱油耗為2.3L/100km。一輛油耗高於平均水平的車輛就這樣搖身一變成了節能車型。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插電混動的理想模式是當車主用完純電續航里程後,就要馬上去充電,實際上油才是應急之法。但生活中車主把電用光後就繼續用油,這明顯與節能車背道而馳,所以插電混動車的油耗沒有這麼低,而它能不能作為新能源車這裡不予評判。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科技的進步給人們帶來更加便捷、輕鬆的出行方式,車內娛樂系統越來越豐富,甚至還出現了自動駕駛這一功能。自動駕駛顧名思義車就是由人控轉為自控,人由駕駛員轉為乘員 。當一輛車上出現這種功能時,我們是否完全相信它?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特斯拉車主做出了很好的示範,他們比較相信這套系統, 放開了手腳,所以有人出了車禍。自動駕駛在業界分5個等級,特斯拉目前處於L2級,遠遠沒有達到信任的程度。目前達到了L3級別的奧迪A8裝備了12個超聲波傳感器、4個全景攝像頭、1個前置攝像頭、4箇中程雷達、1個遠程雷達、1個紅外攝像機、1個激光掃描儀。奧迪A8算是武裝到了牙齒,但奧迪還是小心翼翼不敢開放其功能。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上圖的想法還是美好的,不過自動駕駛的侷限太大了,一是雷達/攝像頭/激光掃描儀這些元器你不能保證其精確性。二是道路太複雜,有些路況超出其識別的範圍,比如說北京的霧霾。自動駕駛應該回歸到智能駕駛輔助這一範疇,輔助只是輔助,主體還是得由人來控制。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禁售燃油車由歐洲發起,然後蔓延至全球。一些國家公佈了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我國海南省也明確表示將於2030年禁售燃油車,再加上網上出現了“我國將於2050年開始禁售燃油車”這一得不到驗證的新聞,很多人認為燃油車、內燃機的末路即將到來。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教授想說:你們擔心太早了。歐洲禁售燃油車是怎麼回事?禁止單純以內燃機為動力的汽車在市面上銷售。如果車企加一塊電池,組成混動車能不能賣?答案是可以。那麼某些車企明申將不會再研究內燃機是怎麼回事?比如大眾表明2025年推出最後一代內燃機,此後就不再投入新技術了。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發動機整體結構變化不大

我們知道內燃機已經研究了一百多年了,它的技術已經定型,所以它不可能存在革命性的突破。當技術達到瓶頸的時候放棄也是應有之意,換句話來說,那個時候的發動機應該接近於完美形態了吧,大家應該開心才對吧。


"

中國汽車文化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出現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趣聞,比如汽車加水、加空氣就能跑,別笑,這些“汽車知識”大有市場。出現這些認知上的錯誤在於國人對汽車的瞭解不夠,不過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知識大爆炸下的國人獲得了更多瞭解汽車的途徑,因而不再對汽車一知半解。但是還有這些誤解隱藏在互聯網中,下面跟教授一起來看一下。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一些進口老車依舊強大

大多數人信奉進口車比合資車好,合資車比國產車好這一等式,在汽車鏈的頂端是進口車,進口車碾壓國內生產的汽車。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十幾年前中國汽車工業剛剛起步,人們對汽車的認知來自於進口車,一輛國產車毛病多多,而進口車卻十年如一日般好開,這就形成了進口車好的固有印象。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人們認為在零部件、裝配工藝、工人熟練度上,進口車與國內生產的車存在巨大差異。合資車企將一輛車實現本土化最關鍵的地方在於零部件,初期的合資企業急於進場,在沒有佈局自己的生產工廠的條件下,零部件只能由國內某家工廠代工,生產出來的零件自然沒有保障。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奧迪上海新工廠

中國汽車發展至今,進步的地方不僅在於自主品牌的崛起,合資車企在國內建立了一座又一座現代化工廠,比如大眾的長春工廠、奧迪新建的上海工廠、奔馳北京工廠、寶馬大東工廠等等。這些工廠在全球眾多的工廠中工藝水平都是可以排在前列的。工廠不僅帶來了優良的零部件,還有先進的裝配工藝,同時還培養了一批技術成熟的工人。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墨西哥生產的高爾夫R

你以為所有進口車都是在品牌所在本土生產的嗎?比如高爾夫R、甲殼蟲在德國本土生產?不,其實它們來自大眾在墨西哥的工廠,看到這裡你還認為進口車都比國產的好了嗎?反正教授是不信的。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油耗一直是國人買車比較關心的問題,當我們看到百公里油耗低至1-2L時,心裡就有了買車的衝動。什麼車油耗這麼低,插電混動汽車!教授建議你先別急著掏錢,首先你得知道插電混動的油耗是不是真這麼低,計算方法是怎麼樣的?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插電混動油耗的計算方法很神奇,我們可以看到公式下的純電行駛狀態下油耗必然為0,於是這個公式就變簡單了,平均油耗=(25公里×電池用光後油耗)/(純電行駛里程+25公里)。假設一輛車純電行駛里程為60公里,電池用光後油耗8L/100km,那麼最後我們得出的標稱油耗為2.3L/100km。一輛油耗高於平均水平的車輛就這樣搖身一變成了節能車型。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插電混動的理想模式是當車主用完純電續航里程後,就要馬上去充電,實際上油才是應急之法。但生活中車主把電用光後就繼續用油,這明顯與節能車背道而馳,所以插電混動車的油耗沒有這麼低,而它能不能作為新能源車這裡不予評判。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科技的進步給人們帶來更加便捷、輕鬆的出行方式,車內娛樂系統越來越豐富,甚至還出現了自動駕駛這一功能。自動駕駛顧名思義車就是由人控轉為自控,人由駕駛員轉為乘員 。當一輛車上出現這種功能時,我們是否完全相信它?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特斯拉車主做出了很好的示範,他們比較相信這套系統, 放開了手腳,所以有人出了車禍。自動駕駛在業界分5個等級,特斯拉目前處於L2級,遠遠沒有達到信任的程度。目前達到了L3級別的奧迪A8裝備了12個超聲波傳感器、4個全景攝像頭、1個前置攝像頭、4箇中程雷達、1個遠程雷達、1個紅外攝像機、1個激光掃描儀。奧迪A8算是武裝到了牙齒,但奧迪還是小心翼翼不敢開放其功能。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上圖的想法還是美好的,不過自動駕駛的侷限太大了,一是雷達/攝像頭/激光掃描儀這些元器你不能保證其精確性。二是道路太複雜,有些路況超出其識別的範圍,比如說北京的霧霾。自動駕駛應該回歸到智能駕駛輔助這一範疇,輔助只是輔助,主體還是得由人來控制。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禁售燃油車由歐洲發起,然後蔓延至全球。一些國家公佈了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我國海南省也明確表示將於2030年禁售燃油車,再加上網上出現了“我國將於2050年開始禁售燃油車”這一得不到驗證的新聞,很多人認為燃油車、內燃機的末路即將到來。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教授想說:你們擔心太早了。歐洲禁售燃油車是怎麼回事?禁止單純以內燃機為動力的汽車在市面上銷售。如果車企加一塊電池,組成混動車能不能賣?答案是可以。那麼某些車企明申將不會再研究內燃機是怎麼回事?比如大眾表明2025年推出最後一代內燃機,此後就不再投入新技術了。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發動機整體結構變化不大

我們知道內燃機已經研究了一百多年了,它的技術已經定型,所以它不可能存在革命性的突破。當技術達到瓶頸的時候放棄也是應有之意,換句話來說,那個時候的發動機應該接近於完美形態了吧,大家應該開心才對吧。


百公里油耗低至2L,你不會真信吧?


有些東西看起來很真實,實際它存在著理解誤區,比如教授所說的4條汽車界很多人信以為真的“結論“。僅僅是插電混動油耗表現就讓人心動,點個在看讓更多人知道,將正確的知識擴散出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