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代廚娘煉成記


圖/肖振鐸

古代廚娘祕籍

文/梵七七

發於2019.9.16總第916期《中國新聞週刊》


古時主廚叫做“廚丁”“廚子”,皆為男性。到了商業發達的宋代,小戶女兒忽然有了別的出路,那就是培養廚藝,到士大夫家當職業“廚娘”。容顏姣好的,攀上高枝做鳳凰;或者開個小吃鋪,有一門養活自己的手藝。著名的廚娘甚至可以做到收入頗豐,結交顯貴。

比如南宋初年錢塘門外的宋五嫂,創造出杭州名菜“宋嫂魚羹”,宋高宗贊之“舌尖上的家鄉”,一時“人競市之”,成臨安富嫗。

八百年前,江南還有一位傳奇廚娘,除了吳姓、浦江兩個關鍵詞,我們對她的生平一無所知。幸而,她留下了一本菜譜《吳氏中饋錄》。“中饋”,指主婦家中供膳諸事,今所言“家常菜”“私房菜”。這是中國最早的廚娘菜譜,其語言淺白,我們得以感受當年婺州(今浙江金華)風味。

金華,高山幽谷、臨海之界,包容截然不同的兩種美食偏好:往東及北,杭紹寧嗜甜好酸;往西的衢州龍遊,便是無辣不歡,在一張餐桌上,清甜與濃重竟可相安無事。

吳氏善用香料,譬如開篇第一道菜“蟹生”,竟用了草果、茴香、砂仁、花椒末、水姜、胡椒、蔥、鹽、醋“十味”香料。她的“爐焙雞”已是金華古菜的代表,使用特製的鍋,煮、炒、焙、烹四種方法,反覆數次,“十分酥熟”。書中也記錄了“雪花酥”“灑孛你”“油夾兒”“酥兒印”“五香糕”“糖榧”等20種甜食的方法,供人飯後消食解膩。

蔬菜的烹製看似初級,實則大有門道。平淡如粗茄子,誰會想到用糖、醋來蒸?她還加入薄荷的涼、茴香的芬芳,醃浸三夜,晒乾再滷,濃縮了精華,堪比魚羊之鮮,還發明瞭“醬佛手香梨子”“茭白鮓”等開胃小菜,炎炎苦夏嘴裡沒味,讀一遍菜譜就能使人口水直流。

江南人妙於用酒,制“蟶鮓”“醉蟹”“酒醃蝦”“黃雀鮓”“造肉醬”,離不開酒、酒麴和酒糟。一斤鯉魚塊,四兩炒鹽擦醃一夜,洗淨晾乾,再以二兩鹽、一斤酒糟拌勻入甕窖藏,以紙和竹葉蓋壇,封泥。此類糟方,紹興人沿用至今。

時間是食材的敵人,時間也是美食的朋友。吳氏將“脯鮓”作為菜譜的重頭戲,在那個沒有冰箱的年代,如何醃製多種食材,並利用鹽、酒、微生物的緩慢發酵,在時光中製造醇厚口感,是每個廚娘修煉的中級功課。

更高級的功課,是廚娘們日夜試驗所得“祕籍”:煮鵝下櫻桃葉數片容易軟;煮陳臘肉快熟時,取幾塊燒紅的炭投入鍋內,不犯油氣;煮肉封鍋口,用楮子實一二粒同煮,易爛又香。一句“鰣魚去腸不去鱗”,食前方可去之,已成一條鐵律。至於“醬蟹、糟蟹忌燈照,燈照就沙”,不明原委,大概是灶間禁忌的一部分吧。

在那遙遠的朝代,男子在江湖中廝殺,在廟堂上博弈,但女子的江湖,也從不止步於閨房,還有廚房或者其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