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肩周炎等病症鍼灸推拿診療方案(乾貨)'

"

想系統的學習中醫課程/中醫鍼灸。頭條評論+私信電話:學習中醫/學習鍼灸,即可報名學習哦!

一、頸椎病

頸椎病:是指頸椎間盤退行性變及頸椎骨質增生,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脊髓、神經根、血管及交感神經,並由此產生頸、肩、上肢一系列表現的疾病,簡稱頸椎病。

"

想系統的學習中醫課程/中醫鍼灸。頭條評論+私信電話:學習中醫/學習鍼灸,即可報名學習哦!

一、頸椎病

頸椎病:是指頸椎間盤退行性變及頸椎骨質增生,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脊髓、神經根、血管及交感神經,並由此產生頸、肩、上肢一系列表現的疾病,簡稱頸椎病。

頸椎病、肩周炎等病症鍼灸推拿診療方案(乾貨)

頸椎病分為五型,即頸型、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和交感型。

中醫理論認為,感受外邪、跌撲損傷、動作失度、可使項部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故頸部疼痛、僵硬、酸脹;肝腎不足,氣血虧損,督脈空虛,筋骨失養,氣血不能養益腦竅,而出現頭痛、頭暈、耳鳴、耳聾;經絡受阻,氣血運行不暢,導致上肢疼痛麻木等症狀。

【治療】

以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為治則。採用(1)針刺治療:穴取雙側:風池,頸夾脊穴,肩井,肩中俞,肩外俞, T1夾脊。椎動脈型加腦空,太陽,角孫,腦戶,百會,後頂,強間等;神經根型加肩髃,肩髎,肩貞,曲池,合谷等。每日交替取一定數量以上腧穴上電,平補平瀉,留針30min qd;(2)TDP照射:局部,30min qd;(3)拔罐:適量,5min qd;(4)中頻脈衝電治療:頸部及患部適當部位,30minqd;(5)頸椎病推拿:30min qd。

①準備手法:先用滾法放鬆患者頸、肩背部的肌肉;接著,用拇指與食中三指拿捏頸項兩旁的軟組織由上而下操作。②治療手法:用拇指指腹點揉風池、太陽、百會、風府、天宗、曲池、合谷等穴;彈撥缺盆、極泉、小海等穴;牽引頸部。③結束手法:拍打肩背部和上肢;搓揉患肢肌肉;牽抖上肢。

【按語】

針對椎動脈型頸椎病,結合2ml當歸注射液+2ml骨肽注射液於C5-C6頸夾脊穴穴位注射。qd,左右交替用,10日為一療程,療效較好。

針對神經根型頸椎病,務必配合頸部牽引3-5分鐘,qd,療效較滿意。鍼灸推拿結合治療頸椎病可明顯改善症狀,尤其對頸型、椎動脈型、神經根型有較好的效果。

二、肩周炎

肩周炎是以肩部長期固定疼痛,活動受限為主症的疾病。

中醫認為風寒是本病的重要誘因,故中醫常稱為“漏肩風”、“五十肩”、“肩凝症”、“凍結肩”等。

"

想系統的學習中醫課程/中醫鍼灸。頭條評論+私信電話:學習中醫/學習鍼灸,即可報名學習哦!

一、頸椎病

頸椎病:是指頸椎間盤退行性變及頸椎骨質增生,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脊髓、神經根、血管及交感神經,並由此產生頸、肩、上肢一系列表現的疾病,簡稱頸椎病。

頸椎病、肩周炎等病症鍼灸推拿診療方案(乾貨)

頸椎病分為五型,即頸型、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和交感型。

中醫理論認為,感受外邪、跌撲損傷、動作失度、可使項部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故頸部疼痛、僵硬、酸脹;肝腎不足,氣血虧損,督脈空虛,筋骨失養,氣血不能養益腦竅,而出現頭痛、頭暈、耳鳴、耳聾;經絡受阻,氣血運行不暢,導致上肢疼痛麻木等症狀。

【治療】

以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為治則。採用(1)針刺治療:穴取雙側:風池,頸夾脊穴,肩井,肩中俞,肩外俞, T1夾脊。椎動脈型加腦空,太陽,角孫,腦戶,百會,後頂,強間等;神經根型加肩髃,肩髎,肩貞,曲池,合谷等。每日交替取一定數量以上腧穴上電,平補平瀉,留針30min qd;(2)TDP照射:局部,30min qd;(3)拔罐:適量,5min qd;(4)中頻脈衝電治療:頸部及患部適當部位,30minqd;(5)頸椎病推拿:30min qd。

①準備手法:先用滾法放鬆患者頸、肩背部的肌肉;接著,用拇指與食中三指拿捏頸項兩旁的軟組織由上而下操作。②治療手法:用拇指指腹點揉風池、太陽、百會、風府、天宗、曲池、合谷等穴;彈撥缺盆、極泉、小海等穴;牽引頸部。③結束手法:拍打肩背部和上肢;搓揉患肢肌肉;牽抖上肢。

【按語】

針對椎動脈型頸椎病,結合2ml當歸注射液+2ml骨肽注射液於C5-C6頸夾脊穴穴位注射。qd,左右交替用,10日為一療程,療效較好。

針對神經根型頸椎病,務必配合頸部牽引3-5分鐘,qd,療效較滿意。鍼灸推拿結合治療頸椎病可明顯改善症狀,尤其對頸型、椎動脈型、神經根型有較好的效果。

二、肩周炎

肩周炎是以肩部長期固定疼痛,活動受限為主症的疾病。

中醫認為風寒是本病的重要誘因,故中醫常稱為“漏肩風”、“五十肩”、“肩凝症”、“凍結肩”等。

頸椎病、肩周炎等病症鍼灸推拿診療方案(乾貨)

【治療】

以活血化瘀,散寒止痛,解除肩關節粘連為治則。採用(1)針刺治療:穴取:肩井,肩中俞,肩外俞,肩髃,肩髎,肩貞,曲池,合谷及痛點明顯阿是穴等。每日交替取一定數量腧穴上電,平補平瀉,留針30min qd;(2)TDP 照射:患部,30min qd;(3)拔罐:適量,5min qd;(4)中頻脈衝電治療:肩部及患部適當部位,30min qd;(5)肩周炎推拿:30min qd。

①準備手法:用滾法或拿揉法施術,重點在肩前部、三角肌部及肩後部,配合患肢的被動外展、旋外和旋內活動,以緩解肌肉痙攣,促進粘連鬆解。②治療手法:點壓肩井、秉風、天宗、肩內陵、肩貞、肩髃等穴,並於粘連部位施彈撥手法,剝離粘連。作環轉搖動,拿捏法於肩周,然後上舉搬法和後背搬法。③結束手法:用搓法從肩部到前臂,反覆上下搓動結束治療。

【按語】

治療中推拿搬法較為關鍵,是肩關節功能恢復主要手段,針對患者怕痛特點,可結合患者自行吊單槓鍛鍊和後背拉手鍛鍊等。

本病預後良好,一般功能均能恢復,且痊癒後很少復發,但有糖尿病史或結核病史的患者,治療效果較差。

三、腰椎間盤突出症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由於腰椎間盤的退變與損傷,導致脊柱內外力學平衡失調,使椎間盤的髓核自破裂口突出,壓迫腰骶脊神經根或馬尾神經而引起腰腿痛的一種病症。

此病為中醫學中痺症之“腰痺”範疇。

病因由內因(解剖結構和發育上的缺陷)和外因(損傷和勞損,寒冷刺激)引起。

"

想系統的學習中醫課程/中醫鍼灸。頭條評論+私信電話:學習中醫/學習鍼灸,即可報名學習哦!

一、頸椎病

頸椎病:是指頸椎間盤退行性變及頸椎骨質增生,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脊髓、神經根、血管及交感神經,並由此產生頸、肩、上肢一系列表現的疾病,簡稱頸椎病。

頸椎病、肩周炎等病症鍼灸推拿診療方案(乾貨)

頸椎病分為五型,即頸型、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和交感型。

中醫理論認為,感受外邪、跌撲損傷、動作失度、可使項部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故頸部疼痛、僵硬、酸脹;肝腎不足,氣血虧損,督脈空虛,筋骨失養,氣血不能養益腦竅,而出現頭痛、頭暈、耳鳴、耳聾;經絡受阻,氣血運行不暢,導致上肢疼痛麻木等症狀。

【治療】

以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為治則。採用(1)針刺治療:穴取雙側:風池,頸夾脊穴,肩井,肩中俞,肩外俞, T1夾脊。椎動脈型加腦空,太陽,角孫,腦戶,百會,後頂,強間等;神經根型加肩髃,肩髎,肩貞,曲池,合谷等。每日交替取一定數量以上腧穴上電,平補平瀉,留針30min qd;(2)TDP照射:局部,30min qd;(3)拔罐:適量,5min qd;(4)中頻脈衝電治療:頸部及患部適當部位,30minqd;(5)頸椎病推拿:30min qd。

①準備手法:先用滾法放鬆患者頸、肩背部的肌肉;接著,用拇指與食中三指拿捏頸項兩旁的軟組織由上而下操作。②治療手法:用拇指指腹點揉風池、太陽、百會、風府、天宗、曲池、合谷等穴;彈撥缺盆、極泉、小海等穴;牽引頸部。③結束手法:拍打肩背部和上肢;搓揉患肢肌肉;牽抖上肢。

【按語】

針對椎動脈型頸椎病,結合2ml當歸注射液+2ml骨肽注射液於C5-C6頸夾脊穴穴位注射。qd,左右交替用,10日為一療程,療效較好。

針對神經根型頸椎病,務必配合頸部牽引3-5分鐘,qd,療效較滿意。鍼灸推拿結合治療頸椎病可明顯改善症狀,尤其對頸型、椎動脈型、神經根型有較好的效果。

二、肩周炎

肩周炎是以肩部長期固定疼痛,活動受限為主症的疾病。

中醫認為風寒是本病的重要誘因,故中醫常稱為“漏肩風”、“五十肩”、“肩凝症”、“凍結肩”等。

頸椎病、肩周炎等病症鍼灸推拿診療方案(乾貨)

【治療】

以活血化瘀,散寒止痛,解除肩關節粘連為治則。採用(1)針刺治療:穴取:肩井,肩中俞,肩外俞,肩髃,肩髎,肩貞,曲池,合谷及痛點明顯阿是穴等。每日交替取一定數量腧穴上電,平補平瀉,留針30min qd;(2)TDP 照射:患部,30min qd;(3)拔罐:適量,5min qd;(4)中頻脈衝電治療:肩部及患部適當部位,30min qd;(5)肩周炎推拿:30min qd。

①準備手法:用滾法或拿揉法施術,重點在肩前部、三角肌部及肩後部,配合患肢的被動外展、旋外和旋內活動,以緩解肌肉痙攣,促進粘連鬆解。②治療手法:點壓肩井、秉風、天宗、肩內陵、肩貞、肩髃等穴,並於粘連部位施彈撥手法,剝離粘連。作環轉搖動,拿捏法於肩周,然後上舉搬法和後背搬法。③結束手法:用搓法從肩部到前臂,反覆上下搓動結束治療。

【按語】

治療中推拿搬法較為關鍵,是肩關節功能恢復主要手段,針對患者怕痛特點,可結合患者自行吊單槓鍛鍊和後背拉手鍛鍊等。

本病預後良好,一般功能均能恢復,且痊癒後很少復發,但有糖尿病史或結核病史的患者,治療效果較差。

三、腰椎間盤突出症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由於腰椎間盤的退變與損傷,導致脊柱內外力學平衡失調,使椎間盤的髓核自破裂口突出,壓迫腰骶脊神經根或馬尾神經而引起腰腿痛的一種病症。

此病為中醫學中痺症之“腰痺”範疇。

病因由內因(解剖結構和發育上的缺陷)和外因(損傷和勞損,寒冷刺激)引起。

頸椎病、肩周炎等病症鍼灸推拿診療方案(乾貨)

【治療】

以活血化瘀,通絡止痛,解除神經根壓迫症狀為治則。採用(1)針刺治療:穴取:腰部夾脊穴、三焦俞、腎俞、氣海俞、大腸俞、關元俞、環跳、承扶、委中、承山,飛揚等穴,其中每日交替取一定數量腧穴上電,平補平瀉,留針 30min qd;(2)TDP 照射:腰部,30min qd;(3)拔罐:腰腿部適量,5min qd;(4)中頻脈衝電治療:腰部及腿部適當部位,30min qd;(5)腰突症推拿:30minqd。

①準備手法:患者俯臥位,醫者用按揉手法在患者脊柱兩側及臀部、下肢施術,以腰部為重點。②治療手法:雙手掌重疊用力,沿脊柱由上至下按壓腰臀部;再點壓腰陽關、腎俞、環跳、承扶、委中等穴;並做與肌纖維垂直方向的彈撥法;強制直腿抬高法反覆5次;腰椎定點斜扳法,左右各1次;③結束手法:患者俯臥,採用四人牽引法,結束治療,用寬腰圍固定。

【按語】

環跳穴的針刺方法是疾病療效顯著的關鍵,用5-7寸針針刺坐骨神經幹,有下肢放電感及上電後下肢有抽動為好。

腰椎間盤突出症手法治療取得較好的效果。其作用有兩方面:一是通過手法擠壓,迫使髓核回納;二是通過手法改變髓核和神經根的相對位置,從而解除了突出物對神經根的壓迫和刺激。具體表現在直腿抬高法反覆5次;腰椎定點斜扳法,左右各1次;四人牽引法等,因此以上手法為治療腰突症之關鍵手法。


四、周圍性面神經麻痺

周圍性面神經麻痺是以口眼向一側歪斜為主症的病證。

中醫學稱其為面癱,口眼喎斜。

病因由機體正氣不足,衛外不固,風寒溼邪乘虛侵入面部經絡引起。

"

想系統的學習中醫課程/中醫鍼灸。頭條評論+私信電話:學習中醫/學習鍼灸,即可報名學習哦!

一、頸椎病

頸椎病:是指頸椎間盤退行性變及頸椎骨質增生,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脊髓、神經根、血管及交感神經,並由此產生頸、肩、上肢一系列表現的疾病,簡稱頸椎病。

頸椎病、肩周炎等病症鍼灸推拿診療方案(乾貨)

頸椎病分為五型,即頸型、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和交感型。

中醫理論認為,感受外邪、跌撲損傷、動作失度、可使項部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故頸部疼痛、僵硬、酸脹;肝腎不足,氣血虧損,督脈空虛,筋骨失養,氣血不能養益腦竅,而出現頭痛、頭暈、耳鳴、耳聾;經絡受阻,氣血運行不暢,導致上肢疼痛麻木等症狀。

【治療】

以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為治則。採用(1)針刺治療:穴取雙側:風池,頸夾脊穴,肩井,肩中俞,肩外俞, T1夾脊。椎動脈型加腦空,太陽,角孫,腦戶,百會,後頂,強間等;神經根型加肩髃,肩髎,肩貞,曲池,合谷等。每日交替取一定數量以上腧穴上電,平補平瀉,留針30min qd;(2)TDP照射:局部,30min qd;(3)拔罐:適量,5min qd;(4)中頻脈衝電治療:頸部及患部適當部位,30minqd;(5)頸椎病推拿:30min qd。

①準備手法:先用滾法放鬆患者頸、肩背部的肌肉;接著,用拇指與食中三指拿捏頸項兩旁的軟組織由上而下操作。②治療手法:用拇指指腹點揉風池、太陽、百會、風府、天宗、曲池、合谷等穴;彈撥缺盆、極泉、小海等穴;牽引頸部。③結束手法:拍打肩背部和上肢;搓揉患肢肌肉;牽抖上肢。

【按語】

針對椎動脈型頸椎病,結合2ml當歸注射液+2ml骨肽注射液於C5-C6頸夾脊穴穴位注射。qd,左右交替用,10日為一療程,療效較好。

針對神經根型頸椎病,務必配合頸部牽引3-5分鐘,qd,療效較滿意。鍼灸推拿結合治療頸椎病可明顯改善症狀,尤其對頸型、椎動脈型、神經根型有較好的效果。

二、肩周炎

肩周炎是以肩部長期固定疼痛,活動受限為主症的疾病。

中醫認為風寒是本病的重要誘因,故中醫常稱為“漏肩風”、“五十肩”、“肩凝症”、“凍結肩”等。

頸椎病、肩周炎等病症鍼灸推拿診療方案(乾貨)

【治療】

以活血化瘀,散寒止痛,解除肩關節粘連為治則。採用(1)針刺治療:穴取:肩井,肩中俞,肩外俞,肩髃,肩髎,肩貞,曲池,合谷及痛點明顯阿是穴等。每日交替取一定數量腧穴上電,平補平瀉,留針30min qd;(2)TDP 照射:患部,30min qd;(3)拔罐:適量,5min qd;(4)中頻脈衝電治療:肩部及患部適當部位,30min qd;(5)肩周炎推拿:30min qd。

①準備手法:用滾法或拿揉法施術,重點在肩前部、三角肌部及肩後部,配合患肢的被動外展、旋外和旋內活動,以緩解肌肉痙攣,促進粘連鬆解。②治療手法:點壓肩井、秉風、天宗、肩內陵、肩貞、肩髃等穴,並於粘連部位施彈撥手法,剝離粘連。作環轉搖動,拿捏法於肩周,然後上舉搬法和後背搬法。③結束手法:用搓法從肩部到前臂,反覆上下搓動結束治療。

【按語】

治療中推拿搬法較為關鍵,是肩關節功能恢復主要手段,針對患者怕痛特點,可結合患者自行吊單槓鍛鍊和後背拉手鍛鍊等。

本病預後良好,一般功能均能恢復,且痊癒後很少復發,但有糖尿病史或結核病史的患者,治療效果較差。

三、腰椎間盤突出症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由於腰椎間盤的退變與損傷,導致脊柱內外力學平衡失調,使椎間盤的髓核自破裂口突出,壓迫腰骶脊神經根或馬尾神經而引起腰腿痛的一種病症。

此病為中醫學中痺症之“腰痺”範疇。

病因由內因(解剖結構和發育上的缺陷)和外因(損傷和勞損,寒冷刺激)引起。

頸椎病、肩周炎等病症鍼灸推拿診療方案(乾貨)

【治療】

以活血化瘀,通絡止痛,解除神經根壓迫症狀為治則。採用(1)針刺治療:穴取:腰部夾脊穴、三焦俞、腎俞、氣海俞、大腸俞、關元俞、環跳、承扶、委中、承山,飛揚等穴,其中每日交替取一定數量腧穴上電,平補平瀉,留針 30min qd;(2)TDP 照射:腰部,30min qd;(3)拔罐:腰腿部適量,5min qd;(4)中頻脈衝電治療:腰部及腿部適當部位,30min qd;(5)腰突症推拿:30minqd。

①準備手法:患者俯臥位,醫者用按揉手法在患者脊柱兩側及臀部、下肢施術,以腰部為重點。②治療手法:雙手掌重疊用力,沿脊柱由上至下按壓腰臀部;再點壓腰陽關、腎俞、環跳、承扶、委中等穴;並做與肌纖維垂直方向的彈撥法;強制直腿抬高法反覆5次;腰椎定點斜扳法,左右各1次;③結束手法:患者俯臥,採用四人牽引法,結束治療,用寬腰圍固定。

【按語】

環跳穴的針刺方法是疾病療效顯著的關鍵,用5-7寸針針刺坐骨神經幹,有下肢放電感及上電後下肢有抽動為好。

腰椎間盤突出症手法治療取得較好的效果。其作用有兩方面:一是通過手法擠壓,迫使髓核回納;二是通過手法改變髓核和神經根的相對位置,從而解除了突出物對神經根的壓迫和刺激。具體表現在直腿抬高法反覆5次;腰椎定點斜扳法,左右各1次;四人牽引法等,因此以上手法為治療腰突症之關鍵手法。


四、周圍性面神經麻痺

周圍性面神經麻痺是以口眼向一側歪斜為主症的病證。

中醫學稱其為面癱,口眼喎斜。

病因由機體正氣不足,衛外不固,風寒溼邪乘虛侵入面部經絡引起。

頸椎病、肩周炎等病症鍼灸推拿診療方案(乾貨)

【治療】

以散寒化溼,活血通絡為治則。採用(1)中頻脈衝電治療:面位,30min qd;(2)針刺治療:穴取:攢竹、魚腰、陽白、四白、顴髎、頰車、地倉、水溝、迎香、合谷(對側)、太沖(同側)。其中每日交替取一定數量腧穴上電,平補平瀉,留針 30min qd;(3)TDP 照射:面部,30min qd;(4)刺絡閃罐:根據情況選顴髎、頰車、地倉中之一刺絡閃罐,微微出血,隔日用。

【按語】

面癱(周圍性面神經麻痺)治療首先要排除中樞性面癱(中樞性面神經麻痺)的可能,可採用CT進行排除。

早期面癱可結合:①0. 9 %NS100ml+ 青黴素640 萬 U+ 地塞米松10mg(前三天)ivgtt 50d/min;②5﹪GS250ml+病毒唑 0.5g ivgtt 50d/min;③5﹪GNS250+ 654-215mg ivgtt 50d/min 。以上治療連用5日。

鍼灸治療面癱具有卓效,是目前治療本病安全有效的首選方法。

面部應避免風寒,必要時應戴口罩、眼罩;因眼瞼閉合不全,灰塵容易侵入,每日點眼藥水2-3次,以預防感染。

周圍性面癱的預後與面神經的損傷程度密切相關,一般而言由無菌性炎症導致的面癱預後較好,而由病毒導致的面癱(如亨特氏面癱),預後較差。

五、浮針治療疼痛症

浮針療法是一種侵入性的物理治療方法,主要運用一次性浮針針具(簡稱浮針)為治療工具,以局部病症為基準,在病痛周圍(而不是在病痛局部)進針,針尖對準病灶,針體沿淺筋膜(主要是皮下疏鬆結締組織)層行進。相對於傳統針刺方法而言,留針時間長,主要用於治療局部的病症。

浮針療法治療軟組織傷痛具有療效確切、見效快捷、操作簡單、無副作用等特點。獲得 2001 年度解放軍醫療成果二等獎。

【操作方法】

1.針刺前的準備

選擇體位:有利醫生操作的適應不同病症的體位,如仰臥位(取頭、面、胸、腹部進針點和上下肢部分的進針點);伏臥位(取頭、項、脊背、腰臀部和下肢背側及上肢的一部分進針點)

明確病痛點:病痛範圍大,找出最痛點,不清選中央;病痛範圍小,改變體位,明確痛點。

確定進針點關係到療效的好壞。

①多數情況下在距痛點 6-8cm處;②多選擇在病痛部位上、下、左、右處,這樣便於操作和留針,但要是病痛在肋間,斜取肋間,效佳 ;③避開皮膚上的瘢痕、結節、破損等處;④儘量避開淺表血管,以免針刺時出血;⑤進針點與病痛處之間最好不要有關節,否則,效果相對地差。

2.消毒

進針部位消毒和醫者手指消毒:用75%酒精棉球拭搽即可。

3.針刺方法

①針

用右手持針操作,主要是以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挾持針柄,狀如斜持毛筆。進針時針體與皮膚呈 15°-35°角左右刺入,略達肌層後再使針身退於皮下,可放倒針身,針尖沿皮下朝病灶推進,可見皮膚呈線狀隆起。病人沒有酸脹麻痛等感覺。

②運針

作掃散動作:以進針點為支點,手握針座,左右搖擺,使針體作扇形運動。掃散完畢,抽出針芯,把針芯放回保護套管,然後把膠布貼附於針座,以固定留於皮下的軟套管。並以防感染。

③留針

把軟套管的針座固定於皮膚表面即為留針。現取6小時左右,一般為24小時、或更長。根據天氣情況、病人的反應和病情的性質決定。

④出針

在留針達到既定的時間後出針。出針時一般先以左手拇、食指按住針孔周圍皮膚,右手拇、食兩指拿捏浮針針座,不要捻轉提插,慢慢將軟管起出,用消毒幹棉球按壓針孔,防止出血。

出針也可由患者自己或家人完成。

【按語】

浮針療法安全可靠,療效快捷確切。但療效關鍵取決於以下三點:一是明確病灶位置,二是掃散幅度大小(光射效應),三是即時效果如何。

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才能達到事半功倍安全有效的目的。

1.浮針療法留針時間長,較易感染。浮針器具只能一次性使用,同時要注意消毒。特別是對容易感染的病人,如糖尿病病人,當加倍小心,慎防感染。

2.留針期間,應注意鍼口密封和針體固定,囑患者避免劇烈活動和洗澡,以免汗液和水進入機體引起感染。

3.針刺的部位一般應選在對日常生活影響較小的部位。關節活動度較大,一般不宜選用,可在關節附近進針。另外也不要太靠近腰帶的部位,因為腰帶的活動或緊束常影響針體的固定。

4.根據情況,進針點可以選擇在離病灶較遠的地方,但浮針進針點和病痛部位之間儘量不能有關節。否則,療效相對地差。尤其是外側(伸面),不要跨關節浮針治療為佳。

5.短期內局部用過封閉療法,也不宜用浮針療法。

6.外觀紅腫或發熱的病痛,如痛風急性期,效果不如外觀沒有變化的,如網球肘。

7.留針過程中要囑咐病人控制運動量,不能出汗。

8.浮針療法僅僅作用在皮下,方向要求準確無誤,深淺掌握得要好,強調“治神”。

六、青春期痤瘡自血療法

青春期痤瘡是一種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膚病。

中醫學稱其為粉刺。

病因由素體陽熱偏盛,加之青春期生機旺盛,營血日漸偏熱,血熱外壅,氣血鬱滯,蘊阻肌膚,而發本病。

"

想系統的學習中醫課程/中醫鍼灸。頭條評論+私信電話:學習中醫/學習鍼灸,即可報名學習哦!

一、頸椎病

頸椎病:是指頸椎間盤退行性變及頸椎骨質增生,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脊髓、神經根、血管及交感神經,並由此產生頸、肩、上肢一系列表現的疾病,簡稱頸椎病。

頸椎病、肩周炎等病症鍼灸推拿診療方案(乾貨)

頸椎病分為五型,即頸型、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和交感型。

中醫理論認為,感受外邪、跌撲損傷、動作失度、可使項部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故頸部疼痛、僵硬、酸脹;肝腎不足,氣血虧損,督脈空虛,筋骨失養,氣血不能養益腦竅,而出現頭痛、頭暈、耳鳴、耳聾;經絡受阻,氣血運行不暢,導致上肢疼痛麻木等症狀。

【治療】

以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為治則。採用(1)針刺治療:穴取雙側:風池,頸夾脊穴,肩井,肩中俞,肩外俞, T1夾脊。椎動脈型加腦空,太陽,角孫,腦戶,百會,後頂,強間等;神經根型加肩髃,肩髎,肩貞,曲池,合谷等。每日交替取一定數量以上腧穴上電,平補平瀉,留針30min qd;(2)TDP照射:局部,30min qd;(3)拔罐:適量,5min qd;(4)中頻脈衝電治療:頸部及患部適當部位,30minqd;(5)頸椎病推拿:30min qd。

①準備手法:先用滾法放鬆患者頸、肩背部的肌肉;接著,用拇指與食中三指拿捏頸項兩旁的軟組織由上而下操作。②治療手法:用拇指指腹點揉風池、太陽、百會、風府、天宗、曲池、合谷等穴;彈撥缺盆、極泉、小海等穴;牽引頸部。③結束手法:拍打肩背部和上肢;搓揉患肢肌肉;牽抖上肢。

【按語】

針對椎動脈型頸椎病,結合2ml當歸注射液+2ml骨肽注射液於C5-C6頸夾脊穴穴位注射。qd,左右交替用,10日為一療程,療效較好。

針對神經根型頸椎病,務必配合頸部牽引3-5分鐘,qd,療效較滿意。鍼灸推拿結合治療頸椎病可明顯改善症狀,尤其對頸型、椎動脈型、神經根型有較好的效果。

二、肩周炎

肩周炎是以肩部長期固定疼痛,活動受限為主症的疾病。

中醫認為風寒是本病的重要誘因,故中醫常稱為“漏肩風”、“五十肩”、“肩凝症”、“凍結肩”等。

頸椎病、肩周炎等病症鍼灸推拿診療方案(乾貨)

【治療】

以活血化瘀,散寒止痛,解除肩關節粘連為治則。採用(1)針刺治療:穴取:肩井,肩中俞,肩外俞,肩髃,肩髎,肩貞,曲池,合谷及痛點明顯阿是穴等。每日交替取一定數量腧穴上電,平補平瀉,留針30min qd;(2)TDP 照射:患部,30min qd;(3)拔罐:適量,5min qd;(4)中頻脈衝電治療:肩部及患部適當部位,30min qd;(5)肩周炎推拿:30min qd。

①準備手法:用滾法或拿揉法施術,重點在肩前部、三角肌部及肩後部,配合患肢的被動外展、旋外和旋內活動,以緩解肌肉痙攣,促進粘連鬆解。②治療手法:點壓肩井、秉風、天宗、肩內陵、肩貞、肩髃等穴,並於粘連部位施彈撥手法,剝離粘連。作環轉搖動,拿捏法於肩周,然後上舉搬法和後背搬法。③結束手法:用搓法從肩部到前臂,反覆上下搓動結束治療。

【按語】

治療中推拿搬法較為關鍵,是肩關節功能恢復主要手段,針對患者怕痛特點,可結合患者自行吊單槓鍛鍊和後背拉手鍛鍊等。

本病預後良好,一般功能均能恢復,且痊癒後很少復發,但有糖尿病史或結核病史的患者,治療效果較差。

三、腰椎間盤突出症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由於腰椎間盤的退變與損傷,導致脊柱內外力學平衡失調,使椎間盤的髓核自破裂口突出,壓迫腰骶脊神經根或馬尾神經而引起腰腿痛的一種病症。

此病為中醫學中痺症之“腰痺”範疇。

病因由內因(解剖結構和發育上的缺陷)和外因(損傷和勞損,寒冷刺激)引起。

頸椎病、肩周炎等病症鍼灸推拿診療方案(乾貨)

【治療】

以活血化瘀,通絡止痛,解除神經根壓迫症狀為治則。採用(1)針刺治療:穴取:腰部夾脊穴、三焦俞、腎俞、氣海俞、大腸俞、關元俞、環跳、承扶、委中、承山,飛揚等穴,其中每日交替取一定數量腧穴上電,平補平瀉,留針 30min qd;(2)TDP 照射:腰部,30min qd;(3)拔罐:腰腿部適量,5min qd;(4)中頻脈衝電治療:腰部及腿部適當部位,30min qd;(5)腰突症推拿:30minqd。

①準備手法:患者俯臥位,醫者用按揉手法在患者脊柱兩側及臀部、下肢施術,以腰部為重點。②治療手法:雙手掌重疊用力,沿脊柱由上至下按壓腰臀部;再點壓腰陽關、腎俞、環跳、承扶、委中等穴;並做與肌纖維垂直方向的彈撥法;強制直腿抬高法反覆5次;腰椎定點斜扳法,左右各1次;③結束手法:患者俯臥,採用四人牽引法,結束治療,用寬腰圍固定。

【按語】

環跳穴的針刺方法是疾病療效顯著的關鍵,用5-7寸針針刺坐骨神經幹,有下肢放電感及上電後下肢有抽動為好。

腰椎間盤突出症手法治療取得較好的效果。其作用有兩方面:一是通過手法擠壓,迫使髓核回納;二是通過手法改變髓核和神經根的相對位置,從而解除了突出物對神經根的壓迫和刺激。具體表現在直腿抬高法反覆5次;腰椎定點斜扳法,左右各1次;四人牽引法等,因此以上手法為治療腰突症之關鍵手法。


四、周圍性面神經麻痺

周圍性面神經麻痺是以口眼向一側歪斜為主症的病證。

中醫學稱其為面癱,口眼喎斜。

病因由機體正氣不足,衛外不固,風寒溼邪乘虛侵入面部經絡引起。

頸椎病、肩周炎等病症鍼灸推拿診療方案(乾貨)

【治療】

以散寒化溼,活血通絡為治則。採用(1)中頻脈衝電治療:面位,30min qd;(2)針刺治療:穴取:攢竹、魚腰、陽白、四白、顴髎、頰車、地倉、水溝、迎香、合谷(對側)、太沖(同側)。其中每日交替取一定數量腧穴上電,平補平瀉,留針 30min qd;(3)TDP 照射:面部,30min qd;(4)刺絡閃罐:根據情況選顴髎、頰車、地倉中之一刺絡閃罐,微微出血,隔日用。

【按語】

面癱(周圍性面神經麻痺)治療首先要排除中樞性面癱(中樞性面神經麻痺)的可能,可採用CT進行排除。

早期面癱可結合:①0. 9 %NS100ml+ 青黴素640 萬 U+ 地塞米松10mg(前三天)ivgtt 50d/min;②5﹪GS250ml+病毒唑 0.5g ivgtt 50d/min;③5﹪GNS250+ 654-215mg ivgtt 50d/min 。以上治療連用5日。

鍼灸治療面癱具有卓效,是目前治療本病安全有效的首選方法。

面部應避免風寒,必要時應戴口罩、眼罩;因眼瞼閉合不全,灰塵容易侵入,每日點眼藥水2-3次,以預防感染。

周圍性面癱的預後與面神經的損傷程度密切相關,一般而言由無菌性炎症導致的面癱預後較好,而由病毒導致的面癱(如亨特氏面癱),預後較差。

五、浮針治療疼痛症

浮針療法是一種侵入性的物理治療方法,主要運用一次性浮針針具(簡稱浮針)為治療工具,以局部病症為基準,在病痛周圍(而不是在病痛局部)進針,針尖對準病灶,針體沿淺筋膜(主要是皮下疏鬆結締組織)層行進。相對於傳統針刺方法而言,留針時間長,主要用於治療局部的病症。

浮針療法治療軟組織傷痛具有療效確切、見效快捷、操作簡單、無副作用等特點。獲得 2001 年度解放軍醫療成果二等獎。

【操作方法】

1.針刺前的準備

選擇體位:有利醫生操作的適應不同病症的體位,如仰臥位(取頭、面、胸、腹部進針點和上下肢部分的進針點);伏臥位(取頭、項、脊背、腰臀部和下肢背側及上肢的一部分進針點)

明確病痛點:病痛範圍大,找出最痛點,不清選中央;病痛範圍小,改變體位,明確痛點。

確定進針點關係到療效的好壞。

①多數情況下在距痛點 6-8cm處;②多選擇在病痛部位上、下、左、右處,這樣便於操作和留針,但要是病痛在肋間,斜取肋間,效佳 ;③避開皮膚上的瘢痕、結節、破損等處;④儘量避開淺表血管,以免針刺時出血;⑤進針點與病痛處之間最好不要有關節,否則,效果相對地差。

2.消毒

進針部位消毒和醫者手指消毒:用75%酒精棉球拭搽即可。

3.針刺方法

①針

用右手持針操作,主要是以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挾持針柄,狀如斜持毛筆。進針時針體與皮膚呈 15°-35°角左右刺入,略達肌層後再使針身退於皮下,可放倒針身,針尖沿皮下朝病灶推進,可見皮膚呈線狀隆起。病人沒有酸脹麻痛等感覺。

②運針

作掃散動作:以進針點為支點,手握針座,左右搖擺,使針體作扇形運動。掃散完畢,抽出針芯,把針芯放回保護套管,然後把膠布貼附於針座,以固定留於皮下的軟套管。並以防感染。

③留針

把軟套管的針座固定於皮膚表面即為留針。現取6小時左右,一般為24小時、或更長。根據天氣情況、病人的反應和病情的性質決定。

④出針

在留針達到既定的時間後出針。出針時一般先以左手拇、食指按住針孔周圍皮膚,右手拇、食兩指拿捏浮針針座,不要捻轉提插,慢慢將軟管起出,用消毒幹棉球按壓針孔,防止出血。

出針也可由患者自己或家人完成。

【按語】

浮針療法安全可靠,療效快捷確切。但療效關鍵取決於以下三點:一是明確病灶位置,二是掃散幅度大小(光射效應),三是即時效果如何。

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才能達到事半功倍安全有效的目的。

1.浮針療法留針時間長,較易感染。浮針器具只能一次性使用,同時要注意消毒。特別是對容易感染的病人,如糖尿病病人,當加倍小心,慎防感染。

2.留針期間,應注意鍼口密封和針體固定,囑患者避免劇烈活動和洗澡,以免汗液和水進入機體引起感染。

3.針刺的部位一般應選在對日常生活影響較小的部位。關節活動度較大,一般不宜選用,可在關節附近進針。另外也不要太靠近腰帶的部位,因為腰帶的活動或緊束常影響針體的固定。

4.根據情況,進針點可以選擇在離病灶較遠的地方,但浮針進針點和病痛部位之間儘量不能有關節。否則,療效相對地差。尤其是外側(伸面),不要跨關節浮針治療為佳。

5.短期內局部用過封閉療法,也不宜用浮針療法。

6.外觀紅腫或發熱的病痛,如痛風急性期,效果不如外觀沒有變化的,如網球肘。

7.留針過程中要囑咐病人控制運動量,不能出汗。

8.浮針療法僅僅作用在皮下,方向要求準確無誤,深淺掌握得要好,強調“治神”。

六、青春期痤瘡自血療法

青春期痤瘡是一種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膚病。

中醫學稱其為粉刺。

病因由素體陽熱偏盛,加之青春期生機旺盛,營血日漸偏熱,血熱外壅,氣血鬱滯,蘊阻肌膚,而發本病。

頸椎病、肩周炎等病症鍼灸推拿診療方案(乾貨)

【治療】

以清熱解毒,調節機體功能為治則。採用自血療法:先於患者肱靜脈處用 5ml 一次性注射器抽取 2-3ml 靜脈血,然後取一側足三裡行穴位注射。左右足三裡交替用,隔 10 日一次。

【按語】

注射足三裡時要有穴位得起的強烈感,療效較好。

七、銀質針針刺療法

銀質針針刺療法,它在治痛方面有獨特的遠期療效

【適應症及禁忌症】

適應症

由頸椎管或腰椎管外軟組織損害所致的慢性痛症:頸肩臂痛;腰臀腿痛;頭部與面部痛;肩周炎;膝關節痛;跟底痛;胸悶、氣短、失眠、心悸。

禁忌症

嚴重的心腦血管病、腎功能衰竭者;月經期、妊娠或貧血衰弱者;血小板減少等血液疾病或有出血傾向者。

【操作步驟】

1.依針刺治療需要採取相應舒適的體位,如頭頸背部採用坐位,並取頸部前屈位。腰部或臀部則採取俯臥、側臥體位,股內側部或膝踝關節部取仰臥位,以利於操作而且可以避免暈針的發生。

2.依據病情的需要確定針刺部位與範圍。在軟組織痛的特定病變組織中選取壓痛點,一般壓痛點之間的針距為1.0-2.0cm。故稱謂“密集型”針刺法。壓痛點多為肌肉或肌筋膜與骨膜的連接處,具有嚴格的解剖學分佈,同手術鬆解的部位和範圍相一致。選取痛點須正確仔細,切勿遺漏,否則尚需“補課”重新治療。

3.在無菌操作下於每個進針點各作1%利多卡因皮內注射形成直徑約5mm的皮丘,使進針時艾條燃燒時不會產生皮膚的刺痛與灼痛。對於較大部位的壓痛區域如腰部、臀部或頸背部目前已採用恩鈉乳劑局部塗抹進針點,二個小時後即產生麻醉作用,進針區域皮膚、皮下肌肉可以達到無痛。

4.選擇高壓消毒的長度合適的銀質針分別刺入皮丘,對準深層病變區域方向作直刺或斜刺。經皮下肌肉或筋膜直達骨膜附著處(壓痛點),引出較強烈的酸沉脹麻針感為止。通常軟組織病變嚴重,其針感愈強,往往合併有痛覺。每一枚針刺入到位後,不必提插捻鍼,這與一般針刺方法不同。

5.進針完畢後,在每一枚銀質針的圓球形針尾上裝一直徑約1.5cm的艾條,點燃後徐徐燃燒。此刻患者自覺治療部位深層軟組織出現舒適的溫熱感,痛覺全然驅走。由於皮丘的麻醉作用,針體的發熱作用不會使皮膚產生灼痛。

6.艾火熄滅後針體的餘熱仍有治療作用,須待冷卻後方可起針。逐一起針後在每一針眼處塗2%碘酒。讓其暴露(夏秋)或紗布覆蓋(冬春),三天內不與水接觸,這樣可以避免進針點感染。

【按語】

1、在同一個病變區域通常僅作一次針刺治療,多個病變區域的治療,間隔時間以2-3周為宜。因銀質針針刺後人體軟組織會進行一次應力調整,特別是鄰近部位表現為明顯的肌緊張,而針刺部位則往往處於肌鬆弛狀態。

2、對頸椎和胸椎病變伸肌群,尤其是肩胛骨脊柱緣附著的軟組織針刺要特別謹慎,切勿刺傷胸膜或脊髓神經。頸椎、胸椎的其它部位及鎖骨上窩軟組織病變區域禁忌作銀質針治療。

3、銀質針治療不需用針刺手法產生補瀉作用,也不需用強刺激手法產生鎮痛作用。因為密集型的針刺方法能夠產生顯著的鎮痛作用和肌肉鬆弛效應。

4、若艾條燃燒加熱值高峰時,因針體選擇欠長會使針眼周圍皮膚產生灼痛難忍,此時可用備好的裝滿涼水的20ml注射器將水從針頭噴出直至高熱的針柄,瞬間即可降溫而消除灼痛。但切勿使用酒精代替涼水,以免引燃酒精發生燙傷。

「8月1日」全國實用鍼灸全科培訓班

外國人都開始學中醫了,你還在等什麼?

學習中醫/學習鍼灸,請私信回覆:學習中醫/學習鍼灸。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類中醫養生方法僅供參考學習,不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