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

作者:雪山網狐

清朝、民國時代,東西方文化、宗教的交流加速,使西方宗教(民間習慣稱“洋教”)得以傳入荊州,教堂、神父、牧師、傳教士、禮拜等已讓民眾有所認知和了解。但提起給力西方宗教文化傳播的“荊州神學院”,恐怕就鮮為人知了。

今天讓我們走近宗教學府遺存,領略異國建築,感觸異域情調,瞭解神祕宗教世界,領悟教義哲理。

1908年春,瑞典第二大基督教教會——行道會,和美國行道會合作,在荊州城內原藥王廟(現為某機關大院)開辦了一所神學院,並將武昌聖經學校合併過來。中國著名神學家、前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委員會副主席陳崇桂親自參與創辦,並於1909年至1925年的16年間在此長期任教。

"

作者:雪山網狐

清朝、民國時代,東西方文化、宗教的交流加速,使西方宗教(民間習慣稱“洋教”)得以傳入荊州,教堂、神父、牧師、傳教士、禮拜等已讓民眾有所認知和了解。但提起給力西方宗教文化傳播的“荊州神學院”,恐怕就鮮為人知了。

今天讓我們走近宗教學府遺存,領略異國建築,感觸異域情調,瞭解神祕宗教世界,領悟教義哲理。

1908年春,瑞典第二大基督教教會——行道會,和美國行道會合作,在荊州城內原藥王廟(現為某機關大院)開辦了一所神學院,並將武昌聖經學校合併過來。中國著名神學家、前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委員會副主席陳崇桂親自參與創辦,並於1909年至1925年的16年間在此長期任教。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神學院初創時的老師和學生,前排右一為陳崇桂

荊州神學院佔地百餘畝,一棟二層教學樓坐東朝西,佈設大小教室十餘間,樓宇兩端為小禮拜堂和飯廳。其造型優雅、渾然一體,完美融合了歐陸建築經典和宗教藝術精髓。周邊草木蔥蘢、蒼翠欲滴。

學校佈局合理,綠樹成蔭,環境幽雅,是當時荊州數一數二的學府。

"

作者:雪山網狐

清朝、民國時代,東西方文化、宗教的交流加速,使西方宗教(民間習慣稱“洋教”)得以傳入荊州,教堂、神父、牧師、傳教士、禮拜等已讓民眾有所認知和了解。但提起給力西方宗教文化傳播的“荊州神學院”,恐怕就鮮為人知了。

今天讓我們走近宗教學府遺存,領略異國建築,感觸異域情調,瞭解神祕宗教世界,領悟教義哲理。

1908年春,瑞典第二大基督教教會——行道會,和美國行道會合作,在荊州城內原藥王廟(現為某機關大院)開辦了一所神學院,並將武昌聖經學校合併過來。中國著名神學家、前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委員會副主席陳崇桂親自參與創辦,並於1909年至1925年的16年間在此長期任教。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神學院初創時的老師和學生,前排右一為陳崇桂

荊州神學院佔地百餘畝,一棟二層教學樓坐東朝西,佈設大小教室十餘間,樓宇兩端為小禮拜堂和飯廳。其造型優雅、渾然一體,完美融合了歐陸建築經典和宗教藝術精髓。周邊草木蔥蘢、蒼翠欲滴。

學校佈局合理,綠樹成蔭,環境幽雅,是當時荊州數一數二的學府。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已毀原荊州神學院主樓全貌

如今主體建築已不復存在,雄偉氣派的教學主樓、學生宿舍等只留存在老照片中。

"

作者:雪山網狐

清朝、民國時代,東西方文化、宗教的交流加速,使西方宗教(民間習慣稱“洋教”)得以傳入荊州,教堂、神父、牧師、傳教士、禮拜等已讓民眾有所認知和了解。但提起給力西方宗教文化傳播的“荊州神學院”,恐怕就鮮為人知了。

今天讓我們走近宗教學府遺存,領略異國建築,感觸異域情調,瞭解神祕宗教世界,領悟教義哲理。

1908年春,瑞典第二大基督教教會——行道會,和美國行道會合作,在荊州城內原藥王廟(現為某機關大院)開辦了一所神學院,並將武昌聖經學校合併過來。中國著名神學家、前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委員會副主席陳崇桂親自參與創辦,並於1909年至1925年的16年間在此長期任教。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神學院初創時的老師和學生,前排右一為陳崇桂

荊州神學院佔地百餘畝,一棟二層教學樓坐東朝西,佈設大小教室十餘間,樓宇兩端為小禮拜堂和飯廳。其造型優雅、渾然一體,完美融合了歐陸建築經典和宗教藝術精髓。周邊草木蔥蘢、蒼翠欲滴。

學校佈局合理,綠樹成蔭,環境幽雅,是當時荊州數一數二的學府。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已毀原荊州神學院主樓全貌

如今主體建築已不復存在,雄偉氣派的教學主樓、學生宿舍等只留存在老照片中。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荊州神學院部分師生在主樓前合影

荊州神學院尚存四幢西式別墅建築,原是為牧師和教員修建的小洋樓。屬歐式特色,保存完好,風格獨具。其掩映在茂密樹林中,如茵芳草相伴;形態精巧別緻,輪廓精美絕倫;兩層格局、坡頂、迴廊、露臺、半圓窗……。廊柱托起圓拱、尖頂造型,盡顯歐陸風情;一棟樓頂的貌似“煙囪”物體,引發人們對悠閒田園生活的嚮往;透過尖頂窗戶向內觀望,讓人聯想起禮拜堂的虔誠膜拜;踩踏在樓層木質地板,滲透出古樸、凝重;漫步在通幽迴廊,令人倍感輕鬆、愜意。

"

作者:雪山網狐

清朝、民國時代,東西方文化、宗教的交流加速,使西方宗教(民間習慣稱“洋教”)得以傳入荊州,教堂、神父、牧師、傳教士、禮拜等已讓民眾有所認知和了解。但提起給力西方宗教文化傳播的“荊州神學院”,恐怕就鮮為人知了。

今天讓我們走近宗教學府遺存,領略異國建築,感觸異域情調,瞭解神祕宗教世界,領悟教義哲理。

1908年春,瑞典第二大基督教教會——行道會,和美國行道會合作,在荊州城內原藥王廟(現為某機關大院)開辦了一所神學院,並將武昌聖經學校合併過來。中國著名神學家、前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委員會副主席陳崇桂親自參與創辦,並於1909年至1925年的16年間在此長期任教。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神學院初創時的老師和學生,前排右一為陳崇桂

荊州神學院佔地百餘畝,一棟二層教學樓坐東朝西,佈設大小教室十餘間,樓宇兩端為小禮拜堂和飯廳。其造型優雅、渾然一體,完美融合了歐陸建築經典和宗教藝術精髓。周邊草木蔥蘢、蒼翠欲滴。

學校佈局合理,綠樹成蔭,環境幽雅,是當時荊州數一數二的學府。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已毀原荊州神學院主樓全貌

如今主體建築已不復存在,雄偉氣派的教學主樓、學生宿舍等只留存在老照片中。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荊州神學院部分師生在主樓前合影

荊州神學院尚存四幢西式別墅建築,原是為牧師和教員修建的小洋樓。屬歐式特色,保存完好,風格獨具。其掩映在茂密樹林中,如茵芳草相伴;形態精巧別緻,輪廓精美絕倫;兩層格局、坡頂、迴廊、露臺、半圓窗……。廊柱托起圓拱、尖頂造型,盡顯歐陸風情;一棟樓頂的貌似“煙囪”物體,引發人們對悠閒田園生活的嚮往;透過尖頂窗戶向內觀望,讓人聯想起禮拜堂的虔誠膜拜;踩踏在樓層木質地板,滲透出古樸、凝重;漫步在通幽迴廊,令人倍感輕鬆、愜意。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現存原神學院別墅小洋樓一幢

"

作者:雪山網狐

清朝、民國時代,東西方文化、宗教的交流加速,使西方宗教(民間習慣稱“洋教”)得以傳入荊州,教堂、神父、牧師、傳教士、禮拜等已讓民眾有所認知和了解。但提起給力西方宗教文化傳播的“荊州神學院”,恐怕就鮮為人知了。

今天讓我們走近宗教學府遺存,領略異國建築,感觸異域情調,瞭解神祕宗教世界,領悟教義哲理。

1908年春,瑞典第二大基督教教會——行道會,和美國行道會合作,在荊州城內原藥王廟(現為某機關大院)開辦了一所神學院,並將武昌聖經學校合併過來。中國著名神學家、前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委員會副主席陳崇桂親自參與創辦,並於1909年至1925年的16年間在此長期任教。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神學院初創時的老師和學生,前排右一為陳崇桂

荊州神學院佔地百餘畝,一棟二層教學樓坐東朝西,佈設大小教室十餘間,樓宇兩端為小禮拜堂和飯廳。其造型優雅、渾然一體,完美融合了歐陸建築經典和宗教藝術精髓。周邊草木蔥蘢、蒼翠欲滴。

學校佈局合理,綠樹成蔭,環境幽雅,是當時荊州數一數二的學府。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已毀原荊州神學院主樓全貌

如今主體建築已不復存在,雄偉氣派的教學主樓、學生宿舍等只留存在老照片中。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荊州神學院部分師生在主樓前合影

荊州神學院尚存四幢西式別墅建築,原是為牧師和教員修建的小洋樓。屬歐式特色,保存完好,風格獨具。其掩映在茂密樹林中,如茵芳草相伴;形態精巧別緻,輪廓精美絕倫;兩層格局、坡頂、迴廊、露臺、半圓窗……。廊柱托起圓拱、尖頂造型,盡顯歐陸風情;一棟樓頂的貌似“煙囪”物體,引發人們對悠閒田園生活的嚮往;透過尖頂窗戶向內觀望,讓人聯想起禮拜堂的虔誠膜拜;踩踏在樓層木質地板,滲透出古樸、凝重;漫步在通幽迴廊,令人倍感輕鬆、愜意。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現存原神學院別墅小洋樓一幢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現存原神學院別墅小洋樓二幢

"

作者:雪山網狐

清朝、民國時代,東西方文化、宗教的交流加速,使西方宗教(民間習慣稱“洋教”)得以傳入荊州,教堂、神父、牧師、傳教士、禮拜等已讓民眾有所認知和了解。但提起給力西方宗教文化傳播的“荊州神學院”,恐怕就鮮為人知了。

今天讓我們走近宗教學府遺存,領略異國建築,感觸異域情調,瞭解神祕宗教世界,領悟教義哲理。

1908年春,瑞典第二大基督教教會——行道會,和美國行道會合作,在荊州城內原藥王廟(現為某機關大院)開辦了一所神學院,並將武昌聖經學校合併過來。中國著名神學家、前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委員會副主席陳崇桂親自參與創辦,並於1909年至1925年的16年間在此長期任教。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神學院初創時的老師和學生,前排右一為陳崇桂

荊州神學院佔地百餘畝,一棟二層教學樓坐東朝西,佈設大小教室十餘間,樓宇兩端為小禮拜堂和飯廳。其造型優雅、渾然一體,完美融合了歐陸建築經典和宗教藝術精髓。周邊草木蔥蘢、蒼翠欲滴。

學校佈局合理,綠樹成蔭,環境幽雅,是當時荊州數一數二的學府。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已毀原荊州神學院主樓全貌

如今主體建築已不復存在,雄偉氣派的教學主樓、學生宿舍等只留存在老照片中。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荊州神學院部分師生在主樓前合影

荊州神學院尚存四幢西式別墅建築,原是為牧師和教員修建的小洋樓。屬歐式特色,保存完好,風格獨具。其掩映在茂密樹林中,如茵芳草相伴;形態精巧別緻,輪廓精美絕倫;兩層格局、坡頂、迴廊、露臺、半圓窗……。廊柱托起圓拱、尖頂造型,盡顯歐陸風情;一棟樓頂的貌似“煙囪”物體,引發人們對悠閒田園生活的嚮往;透過尖頂窗戶向內觀望,讓人聯想起禮拜堂的虔誠膜拜;踩踏在樓層木質地板,滲透出古樸、凝重;漫步在通幽迴廊,令人倍感輕鬆、愜意。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現存原神學院別墅小洋樓一幢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現存原神學院別墅小洋樓二幢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現存原神學院別墅小洋樓三幢

"

作者:雪山網狐

清朝、民國時代,東西方文化、宗教的交流加速,使西方宗教(民間習慣稱“洋教”)得以傳入荊州,教堂、神父、牧師、傳教士、禮拜等已讓民眾有所認知和了解。但提起給力西方宗教文化傳播的“荊州神學院”,恐怕就鮮為人知了。

今天讓我們走近宗教學府遺存,領略異國建築,感觸異域情調,瞭解神祕宗教世界,領悟教義哲理。

1908年春,瑞典第二大基督教教會——行道會,和美國行道會合作,在荊州城內原藥王廟(現為某機關大院)開辦了一所神學院,並將武昌聖經學校合併過來。中國著名神學家、前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委員會副主席陳崇桂親自參與創辦,並於1909年至1925年的16年間在此長期任教。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神學院初創時的老師和學生,前排右一為陳崇桂

荊州神學院佔地百餘畝,一棟二層教學樓坐東朝西,佈設大小教室十餘間,樓宇兩端為小禮拜堂和飯廳。其造型優雅、渾然一體,完美融合了歐陸建築經典和宗教藝術精髓。周邊草木蔥蘢、蒼翠欲滴。

學校佈局合理,綠樹成蔭,環境幽雅,是當時荊州數一數二的學府。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已毀原荊州神學院主樓全貌

如今主體建築已不復存在,雄偉氣派的教學主樓、學生宿舍等只留存在老照片中。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荊州神學院部分師生在主樓前合影

荊州神學院尚存四幢西式別墅建築,原是為牧師和教員修建的小洋樓。屬歐式特色,保存完好,風格獨具。其掩映在茂密樹林中,如茵芳草相伴;形態精巧別緻,輪廓精美絕倫;兩層格局、坡頂、迴廊、露臺、半圓窗……。廊柱托起圓拱、尖頂造型,盡顯歐陸風情;一棟樓頂的貌似“煙囪”物體,引發人們對悠閒田園生活的嚮往;透過尖頂窗戶向內觀望,讓人聯想起禮拜堂的虔誠膜拜;踩踏在樓層木質地板,滲透出古樸、凝重;漫步在通幽迴廊,令人倍感輕鬆、愜意。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現存原神學院別墅小洋樓一幢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現存原神學院別墅小洋樓二幢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現存原神學院別墅小洋樓三幢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現存原神學院別墅小洋樓四幢

神學院授課內容有哲學、神學、語文、數學、歷史、英語等學科。學校還有一所附屬中學,初高中兩部六年制,為各地教會學校培養中小學教師人才。該院曾培養了大批的宗教人才,歷屆畢業生分派各教會擔任牧師、教士等神職,對湖北的宗教事業發展產生過重要影響。

"

作者:雪山網狐

清朝、民國時代,東西方文化、宗教的交流加速,使西方宗教(民間習慣稱“洋教”)得以傳入荊州,教堂、神父、牧師、傳教士、禮拜等已讓民眾有所認知和了解。但提起給力西方宗教文化傳播的“荊州神學院”,恐怕就鮮為人知了。

今天讓我們走近宗教學府遺存,領略異國建築,感觸異域情調,瞭解神祕宗教世界,領悟教義哲理。

1908年春,瑞典第二大基督教教會——行道會,和美國行道會合作,在荊州城內原藥王廟(現為某機關大院)開辦了一所神學院,並將武昌聖經學校合併過來。中國著名神學家、前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委員會副主席陳崇桂親自參與創辦,並於1909年至1925年的16年間在此長期任教。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神學院初創時的老師和學生,前排右一為陳崇桂

荊州神學院佔地百餘畝,一棟二層教學樓坐東朝西,佈設大小教室十餘間,樓宇兩端為小禮拜堂和飯廳。其造型優雅、渾然一體,完美融合了歐陸建築經典和宗教藝術精髓。周邊草木蔥蘢、蒼翠欲滴。

學校佈局合理,綠樹成蔭,環境幽雅,是當時荊州數一數二的學府。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已毀原荊州神學院主樓全貌

如今主體建築已不復存在,雄偉氣派的教學主樓、學生宿舍等只留存在老照片中。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荊州神學院部分師生在主樓前合影

荊州神學院尚存四幢西式別墅建築,原是為牧師和教員修建的小洋樓。屬歐式特色,保存完好,風格獨具。其掩映在茂密樹林中,如茵芳草相伴;形態精巧別緻,輪廓精美絕倫;兩層格局、坡頂、迴廊、露臺、半圓窗……。廊柱托起圓拱、尖頂造型,盡顯歐陸風情;一棟樓頂的貌似“煙囪”物體,引發人們對悠閒田園生活的嚮往;透過尖頂窗戶向內觀望,讓人聯想起禮拜堂的虔誠膜拜;踩踏在樓層木質地板,滲透出古樸、凝重;漫步在通幽迴廊,令人倍感輕鬆、愜意。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現存原神學院別墅小洋樓一幢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現存原神學院別墅小洋樓二幢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現存原神學院別墅小洋樓三幢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現存原神學院別墅小洋樓四幢

神學院授課內容有哲學、神學、語文、數學、歷史、英語等學科。學校還有一所附屬中學,初高中兩部六年制,為各地教會學校培養中小學教師人才。該院曾培養了大批的宗教人才,歷屆畢業生分派各教會擔任牧師、教士等神職,對湖北的宗教事業發展產生過重要影響。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1941年荊州神學院及附屬學校部分教師和學生

該院不僅施教培才,還積極參與愛國、公益行動,履行社會責任。

1931年,荊江大堤萬城潰口,江漢平原一片汪洋,災民從四面八方湧入荊州城內尋求救援,神學院及時騰出住處安置災民,施粥救濟,捐獻衣物。洪水退去後,又發放錢物,幫助災民回家。憐憫、友善之舉,令人感動。

1938年,荊州神學院領導王懷振主持了本院與省立八中、江陵簡師等校組織抗日宣傳隊,發表演講和抗日救國文章。充分詮釋愛國理念,深刻體現教義哲理。

1940年,日本侵略軍侵佔荊州,神學院被迫停止授課,院裡於是開辦了難民收容所,收容本地、武昌、麻城、鄂城(今鄂州)、浠水等地難民數百人,荊州城青年女性多奔神學院求得庇護。該院在教學樓頂部搭一簡易鐵棚,豎起瑞典國旗,表示中立;最大程度的庇護了這些危難中的國人和信徒。幫扶救難,拯救生靈。

1930年,瑞典行道會資助基督教信徒、名醫李星階在沙市創建私立康生醫院,即今天以血吸蟲病防治、口腔病治療見長的荊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的前身。

"

作者:雪山網狐

清朝、民國時代,東西方文化、宗教的交流加速,使西方宗教(民間習慣稱“洋教”)得以傳入荊州,教堂、神父、牧師、傳教士、禮拜等已讓民眾有所認知和了解。但提起給力西方宗教文化傳播的“荊州神學院”,恐怕就鮮為人知了。

今天讓我們走近宗教學府遺存,領略異國建築,感觸異域情調,瞭解神祕宗教世界,領悟教義哲理。

1908年春,瑞典第二大基督教教會——行道會,和美國行道會合作,在荊州城內原藥王廟(現為某機關大院)開辦了一所神學院,並將武昌聖經學校合併過來。中國著名神學家、前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委員會副主席陳崇桂親自參與創辦,並於1909年至1925年的16年間在此長期任教。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神學院初創時的老師和學生,前排右一為陳崇桂

荊州神學院佔地百餘畝,一棟二層教學樓坐東朝西,佈設大小教室十餘間,樓宇兩端為小禮拜堂和飯廳。其造型優雅、渾然一體,完美融合了歐陸建築經典和宗教藝術精髓。周邊草木蔥蘢、蒼翠欲滴。

學校佈局合理,綠樹成蔭,環境幽雅,是當時荊州數一數二的學府。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已毀原荊州神學院主樓全貌

如今主體建築已不復存在,雄偉氣派的教學主樓、學生宿舍等只留存在老照片中。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荊州神學院部分師生在主樓前合影

荊州神學院尚存四幢西式別墅建築,原是為牧師和教員修建的小洋樓。屬歐式特色,保存完好,風格獨具。其掩映在茂密樹林中,如茵芳草相伴;形態精巧別緻,輪廓精美絕倫;兩層格局、坡頂、迴廊、露臺、半圓窗……。廊柱托起圓拱、尖頂造型,盡顯歐陸風情;一棟樓頂的貌似“煙囪”物體,引發人們對悠閒田園生活的嚮往;透過尖頂窗戶向內觀望,讓人聯想起禮拜堂的虔誠膜拜;踩踏在樓層木質地板,滲透出古樸、凝重;漫步在通幽迴廊,令人倍感輕鬆、愜意。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現存原神學院別墅小洋樓一幢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現存原神學院別墅小洋樓二幢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現存原神學院別墅小洋樓三幢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現存原神學院別墅小洋樓四幢

神學院授課內容有哲學、神學、語文、數學、歷史、英語等學科。學校還有一所附屬中學,初高中兩部六年制,為各地教會學校培養中小學教師人才。該院曾培養了大批的宗教人才,歷屆畢業生分派各教會擔任牧師、教士等神職,對湖北的宗教事業發展產生過重要影響。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1941年荊州神學院及附屬學校部分教師和學生

該院不僅施教培才,還積極參與愛國、公益行動,履行社會責任。

1931年,荊江大堤萬城潰口,江漢平原一片汪洋,災民從四面八方湧入荊州城內尋求救援,神學院及時騰出住處安置災民,施粥救濟,捐獻衣物。洪水退去後,又發放錢物,幫助災民回家。憐憫、友善之舉,令人感動。

1938年,荊州神學院領導王懷振主持了本院與省立八中、江陵簡師等校組織抗日宣傳隊,發表演講和抗日救國文章。充分詮釋愛國理念,深刻體現教義哲理。

1940年,日本侵略軍侵佔荊州,神學院被迫停止授課,院裡於是開辦了難民收容所,收容本地、武昌、麻城、鄂城(今鄂州)、浠水等地難民數百人,荊州城青年女性多奔神學院求得庇護。該院在教學樓頂部搭一簡易鐵棚,豎起瑞典國旗,表示中立;最大程度的庇護了這些危難中的國人和信徒。幫扶救難,拯救生靈。

1930年,瑞典行道會資助基督教信徒、名醫李星階在沙市創建私立康生醫院,即今天以血吸蟲病防治、口腔病治療見長的荊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的前身。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對稱佈局的尖頂造型窗戶

"

作者:雪山網狐

清朝、民國時代,東西方文化、宗教的交流加速,使西方宗教(民間習慣稱“洋教”)得以傳入荊州,教堂、神父、牧師、傳教士、禮拜等已讓民眾有所認知和了解。但提起給力西方宗教文化傳播的“荊州神學院”,恐怕就鮮為人知了。

今天讓我們走近宗教學府遺存,領略異國建築,感觸異域情調,瞭解神祕宗教世界,領悟教義哲理。

1908年春,瑞典第二大基督教教會——行道會,和美國行道會合作,在荊州城內原藥王廟(現為某機關大院)開辦了一所神學院,並將武昌聖經學校合併過來。中國著名神學家、前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委員會副主席陳崇桂親自參與創辦,並於1909年至1925年的16年間在此長期任教。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神學院初創時的老師和學生,前排右一為陳崇桂

荊州神學院佔地百餘畝,一棟二層教學樓坐東朝西,佈設大小教室十餘間,樓宇兩端為小禮拜堂和飯廳。其造型優雅、渾然一體,完美融合了歐陸建築經典和宗教藝術精髓。周邊草木蔥蘢、蒼翠欲滴。

學校佈局合理,綠樹成蔭,環境幽雅,是當時荊州數一數二的學府。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已毀原荊州神學院主樓全貌

如今主體建築已不復存在,雄偉氣派的教學主樓、學生宿舍等只留存在老照片中。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荊州神學院部分師生在主樓前合影

荊州神學院尚存四幢西式別墅建築,原是為牧師和教員修建的小洋樓。屬歐式特色,保存完好,風格獨具。其掩映在茂密樹林中,如茵芳草相伴;形態精巧別緻,輪廓精美絕倫;兩層格局、坡頂、迴廊、露臺、半圓窗……。廊柱托起圓拱、尖頂造型,盡顯歐陸風情;一棟樓頂的貌似“煙囪”物體,引發人們對悠閒田園生活的嚮往;透過尖頂窗戶向內觀望,讓人聯想起禮拜堂的虔誠膜拜;踩踏在樓層木質地板,滲透出古樸、凝重;漫步在通幽迴廊,令人倍感輕鬆、愜意。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現存原神學院別墅小洋樓一幢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現存原神學院別墅小洋樓二幢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現存原神學院別墅小洋樓三幢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現存原神學院別墅小洋樓四幢

神學院授課內容有哲學、神學、語文、數學、歷史、英語等學科。學校還有一所附屬中學,初高中兩部六年制,為各地教會學校培養中小學教師人才。該院曾培養了大批的宗教人才,歷屆畢業生分派各教會擔任牧師、教士等神職,對湖北的宗教事業發展產生過重要影響。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1941年荊州神學院及附屬學校部分教師和學生

該院不僅施教培才,還積極參與愛國、公益行動,履行社會責任。

1931年,荊江大堤萬城潰口,江漢平原一片汪洋,災民從四面八方湧入荊州城內尋求救援,神學院及時騰出住處安置災民,施粥救濟,捐獻衣物。洪水退去後,又發放錢物,幫助災民回家。憐憫、友善之舉,令人感動。

1938年,荊州神學院領導王懷振主持了本院與省立八中、江陵簡師等校組織抗日宣傳隊,發表演講和抗日救國文章。充分詮釋愛國理念,深刻體現教義哲理。

1940年,日本侵略軍侵佔荊州,神學院被迫停止授課,院裡於是開辦了難民收容所,收容本地、武昌、麻城、鄂城(今鄂州)、浠水等地難民數百人,荊州城青年女性多奔神學院求得庇護。該院在教學樓頂部搭一簡易鐵棚,豎起瑞典國旗,表示中立;最大程度的庇護了這些危難中的國人和信徒。幫扶救難,拯救生靈。

1930年,瑞典行道會資助基督教信徒、名醫李星階在沙市創建私立康生醫院,即今天以血吸蟲病防治、口腔病治療見長的荊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的前身。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對稱佈局的尖頂造型窗戶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貌似“煙囪”的樓頂造型

荊州神學院興建地,延續了遼王府、藥王廟的文脈。明朝遼王府遺存的石柱礎,直徑足有1米,像面大石鼓,非常的壯觀;給典雅的宗教學府建築增添了厚重的歷史底蘊。幾棵最高樹齡長達1131年的古銀杏樹,枝繁葉茂、粗壯挺拔、綠蔭如蓋,呵護著老“洋樓”的靜謐和優雅。

"

作者:雪山網狐

清朝、民國時代,東西方文化、宗教的交流加速,使西方宗教(民間習慣稱“洋教”)得以傳入荊州,教堂、神父、牧師、傳教士、禮拜等已讓民眾有所認知和了解。但提起給力西方宗教文化傳播的“荊州神學院”,恐怕就鮮為人知了。

今天讓我們走近宗教學府遺存,領略異國建築,感觸異域情調,瞭解神祕宗教世界,領悟教義哲理。

1908年春,瑞典第二大基督教教會——行道會,和美國行道會合作,在荊州城內原藥王廟(現為某機關大院)開辦了一所神學院,並將武昌聖經學校合併過來。中國著名神學家、前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委員會副主席陳崇桂親自參與創辦,並於1909年至1925年的16年間在此長期任教。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神學院初創時的老師和學生,前排右一為陳崇桂

荊州神學院佔地百餘畝,一棟二層教學樓坐東朝西,佈設大小教室十餘間,樓宇兩端為小禮拜堂和飯廳。其造型優雅、渾然一體,完美融合了歐陸建築經典和宗教藝術精髓。周邊草木蔥蘢、蒼翠欲滴。

學校佈局合理,綠樹成蔭,環境幽雅,是當時荊州數一數二的學府。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已毀原荊州神學院主樓全貌

如今主體建築已不復存在,雄偉氣派的教學主樓、學生宿舍等只留存在老照片中。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荊州神學院部分師生在主樓前合影

荊州神學院尚存四幢西式別墅建築,原是為牧師和教員修建的小洋樓。屬歐式特色,保存完好,風格獨具。其掩映在茂密樹林中,如茵芳草相伴;形態精巧別緻,輪廓精美絕倫;兩層格局、坡頂、迴廊、露臺、半圓窗……。廊柱托起圓拱、尖頂造型,盡顯歐陸風情;一棟樓頂的貌似“煙囪”物體,引發人們對悠閒田園生活的嚮往;透過尖頂窗戶向內觀望,讓人聯想起禮拜堂的虔誠膜拜;踩踏在樓層木質地板,滲透出古樸、凝重;漫步在通幽迴廊,令人倍感輕鬆、愜意。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現存原神學院別墅小洋樓一幢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現存原神學院別墅小洋樓二幢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現存原神學院別墅小洋樓三幢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現存原神學院別墅小洋樓四幢

神學院授課內容有哲學、神學、語文、數學、歷史、英語等學科。學校還有一所附屬中學,初高中兩部六年制,為各地教會學校培養中小學教師人才。該院曾培養了大批的宗教人才,歷屆畢業生分派各教會擔任牧師、教士等神職,對湖北的宗教事業發展產生過重要影響。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1941年荊州神學院及附屬學校部分教師和學生

該院不僅施教培才,還積極參與愛國、公益行動,履行社會責任。

1931年,荊江大堤萬城潰口,江漢平原一片汪洋,災民從四面八方湧入荊州城內尋求救援,神學院及時騰出住處安置災民,施粥救濟,捐獻衣物。洪水退去後,又發放錢物,幫助災民回家。憐憫、友善之舉,令人感動。

1938年,荊州神學院領導王懷振主持了本院與省立八中、江陵簡師等校組織抗日宣傳隊,發表演講和抗日救國文章。充分詮釋愛國理念,深刻體現教義哲理。

1940年,日本侵略軍侵佔荊州,神學院被迫停止授課,院裡於是開辦了難民收容所,收容本地、武昌、麻城、鄂城(今鄂州)、浠水等地難民數百人,荊州城青年女性多奔神學院求得庇護。該院在教學樓頂部搭一簡易鐵棚,豎起瑞典國旗,表示中立;最大程度的庇護了這些危難中的國人和信徒。幫扶救難,拯救生靈。

1930年,瑞典行道會資助基督教信徒、名醫李星階在沙市創建私立康生醫院,即今天以血吸蟲病防治、口腔病治療見長的荊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的前身。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對稱佈局的尖頂造型窗戶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貌似“煙囪”的樓頂造型

荊州神學院興建地,延續了遼王府、藥王廟的文脈。明朝遼王府遺存的石柱礎,直徑足有1米,像面大石鼓,非常的壯觀;給典雅的宗教學府建築增添了厚重的歷史底蘊。幾棵最高樹齡長達1131年的古銀杏樹,枝繁葉茂、粗壯挺拔、綠蔭如蓋,呵護著老“洋樓”的靜謐和優雅。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明遼王府遺存的大直徑的石柱礎

"

作者:雪山網狐

清朝、民國時代,東西方文化、宗教的交流加速,使西方宗教(民間習慣稱“洋教”)得以傳入荊州,教堂、神父、牧師、傳教士、禮拜等已讓民眾有所認知和了解。但提起給力西方宗教文化傳播的“荊州神學院”,恐怕就鮮為人知了。

今天讓我們走近宗教學府遺存,領略異國建築,感觸異域情調,瞭解神祕宗教世界,領悟教義哲理。

1908年春,瑞典第二大基督教教會——行道會,和美國行道會合作,在荊州城內原藥王廟(現為某機關大院)開辦了一所神學院,並將武昌聖經學校合併過來。中國著名神學家、前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委員會副主席陳崇桂親自參與創辦,並於1909年至1925年的16年間在此長期任教。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神學院初創時的老師和學生,前排右一為陳崇桂

荊州神學院佔地百餘畝,一棟二層教學樓坐東朝西,佈設大小教室十餘間,樓宇兩端為小禮拜堂和飯廳。其造型優雅、渾然一體,完美融合了歐陸建築經典和宗教藝術精髓。周邊草木蔥蘢、蒼翠欲滴。

學校佈局合理,綠樹成蔭,環境幽雅,是當時荊州數一數二的學府。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已毀原荊州神學院主樓全貌

如今主體建築已不復存在,雄偉氣派的教學主樓、學生宿舍等只留存在老照片中。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荊州神學院部分師生在主樓前合影

荊州神學院尚存四幢西式別墅建築,原是為牧師和教員修建的小洋樓。屬歐式特色,保存完好,風格獨具。其掩映在茂密樹林中,如茵芳草相伴;形態精巧別緻,輪廓精美絕倫;兩層格局、坡頂、迴廊、露臺、半圓窗……。廊柱托起圓拱、尖頂造型,盡顯歐陸風情;一棟樓頂的貌似“煙囪”物體,引發人們對悠閒田園生活的嚮往;透過尖頂窗戶向內觀望,讓人聯想起禮拜堂的虔誠膜拜;踩踏在樓層木質地板,滲透出古樸、凝重;漫步在通幽迴廊,令人倍感輕鬆、愜意。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現存原神學院別墅小洋樓一幢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現存原神學院別墅小洋樓二幢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現存原神學院別墅小洋樓三幢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現存原神學院別墅小洋樓四幢

神學院授課內容有哲學、神學、語文、數學、歷史、英語等學科。學校還有一所附屬中學,初高中兩部六年制,為各地教會學校培養中小學教師人才。該院曾培養了大批的宗教人才,歷屆畢業生分派各教會擔任牧師、教士等神職,對湖北的宗教事業發展產生過重要影響。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1941年荊州神學院及附屬學校部分教師和學生

該院不僅施教培才,還積極參與愛國、公益行動,履行社會責任。

1931年,荊江大堤萬城潰口,江漢平原一片汪洋,災民從四面八方湧入荊州城內尋求救援,神學院及時騰出住處安置災民,施粥救濟,捐獻衣物。洪水退去後,又發放錢物,幫助災民回家。憐憫、友善之舉,令人感動。

1938年,荊州神學院領導王懷振主持了本院與省立八中、江陵簡師等校組織抗日宣傳隊,發表演講和抗日救國文章。充分詮釋愛國理念,深刻體現教義哲理。

1940年,日本侵略軍侵佔荊州,神學院被迫停止授課,院裡於是開辦了難民收容所,收容本地、武昌、麻城、鄂城(今鄂州)、浠水等地難民數百人,荊州城青年女性多奔神學院求得庇護。該院在教學樓頂部搭一簡易鐵棚,豎起瑞典國旗,表示中立;最大程度的庇護了這些危難中的國人和信徒。幫扶救難,拯救生靈。

1930年,瑞典行道會資助基督教信徒、名醫李星階在沙市創建私立康生醫院,即今天以血吸蟲病防治、口腔病治療見長的荊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的前身。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對稱佈局的尖頂造型窗戶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貌似“煙囪”的樓頂造型

荊州神學院興建地,延續了遼王府、藥王廟的文脈。明朝遼王府遺存的石柱礎,直徑足有1米,像面大石鼓,非常的壯觀;給典雅的宗教學府建築增添了厚重的歷史底蘊。幾棵最高樹齡長達1131年的古銀杏樹,枝繁葉茂、粗壯挺拔、綠蔭如蓋,呵護著老“洋樓”的靜謐和優雅。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明遼王府遺存的大直徑的石柱礎

「古都荊州鉤沉」之二:“傳教士搖籃”——荊州神學院

樹齡長達1131年的古銀杏樹

1947年荊州神學院依依不捨地退出歷史舞臺,其綿延近四十年的辦學歷程,開啟了荊州高等教育之先河,突出了荊州在湖北的宗教歷史地位,留存了不同凡響的獨特洋樓。

【作者簡介】本名黃鑑, 網名+筆名叫雪山網狐。70派,湖北荊州人。現在影視傳媒行業從事文案策劃工作,在多家主流媒體發表評論、建言、報道、散文、隨筆、詩歌、小說多篇。現為湖北省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會員、湖北省網絡界人士聯誼會理事、荊州市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理事、荊州市作家協會會員,荊州新聞網特約評論員、特約記者,荊州日報特約評論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