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會議房地產新提法 業內認為房地產將進入“橫盤時代”'

"

本報記者 馮穎禕 盧志坤 北京報道

據新華社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審議《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和《關於十九屆中央第三輪巡視情況的綜合報告》。

會議要求,要緊緊圍繞“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

尤為關注的房地產部分,則再次提及“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並強調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首次提出“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警惕房地產過於活躍

新時代證券副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會議提到“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這一提法徹底斷絕房地產調控政策再度大幅放鬆的可能性,是“淡化刺激”的最大體現。

潘向東認為,之所以不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可能有以下原因:其一,以前能通過房地產刺激經濟的前提是居民存在加槓桿空間,但過去幾年房價飆升,居民槓桿率攀升到歷史高位,官方也首次通過量化方式表明了槓桿率上升抑制居民消費;其二,雖然房價漲幅放緩,但房價絕對值依然很高,多個城市房價已經漲到歷史新高,再大幅刺激房地產只會讓泡沫越來越大,不利於長久發展;其三,房地產市場佔用了大量資源,同時也提高了企業生產、居民生活成本,不利於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就2019年而言,實現經濟增長目標是可以做到的,集中精力保證經濟高質量發展更為關鍵。”

對於上述政策方向,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中國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現在中央鼓勵投資的意向比較明顯,但房地產投資和一般的投資還是有區別。“做擴張的話房地產是最容易的,從短期來看是有刺激經濟的必要,但不會把房地產作為選擇的重點。”

賈康表示,從一般的經濟聯繫來說,流動性合理充裕、有一定的刺激力度,房地產是很容易上升的。政策的意圖應該是警惕房地產一馬當先,短期內過於活躍。

賈康認為,如果光是出臺政策調控,將是治標不治本。而基礎性制度的建設是中長期的影響,見效不一定很快,但是非做不可,這樣房地產市場才能提高健康程度,才有長效機制之說。

賈康表示,推進基礎性制度建設,這需要從四方面發力:一是土地制度改革;二是住房制度要雙軌統籌;三是投融資制度改革;四是房地產稅立法。

穩定經濟的壓艙石

關於上述政策方向對企業的影響,潘向東認為,不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不代表房地產不重要。房地產具有巨大的乘數效應,涉及到多個產業鏈,只是要避免短期政策大起大落造成房價非理性上漲,而更多用長效管理機制來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長久發展。未來房企集中度可能進一步提升,在核心城市佈局的優質房企更具有經營優勢。

一位排名前十的上市房企高管對記者表示,國家不會再因可能的經濟下行而再次刺激房地產,同時,中央也沒有強調抑制樓市泡沫和堅決遏制房價上漲,也不存在對房地產行業的打壓,這意味著房地產已經從拉動經濟的火車頭轉變為穩定經濟的壓艙石,房地產將在不突破上限、不穿透下限的區間內小幅波動,進入橫盤時代。

上述房企高管表示,橫盤時代的房地產意味著市場蛋糕不會變得更大,但也不會太小。但蛋糕的切分取決於不同房企的發展意願、戰略與能力。大房企依然希望繼續擴張,但可選擇的城市數量在減少;小房企依賴的信託通道已斷,將大批陷入被收購的境地;中型房企進退兩難,轉型更難。

在房地產行業變局之下,不少企業已經開始嘗試多元化發展。

日前,華泰汽車與富力集團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富力集團參股華泰汽車,共同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這已經是繼恆大、寶能等近十家企業之後,又一家進入汽車行業的房地產商。

“新能源汽車作為新興領域,許多技術還處在長期研發和探索之中。在這種情況下是否能夠異軍突起很難說。”上述房企高管表示,主要是因為房地產是賺快錢的思維,要做研發等精細化工作,很多企業是沒有耐心的。

上述房企高管認為,在賺快錢時代,很少有企業研究發展戰略和行業趨勢。房地產業的屬性沒有真正變為製造業的標準時,大家的心還是浮躁的。所以他不看好房企進入這些新興行業。

其表示,房企迴歸主航道、基本盤宣告了違背商業基本規律之多元化探索的失敗,沒有足夠的市場規模、可見的盈利模式、長期艱難負重的隱忍創新,轉型之路是不可能走得更遠的。當前,堅守主業、不當先烈仍是房企最穩健的發展之路。

構建長效機制

記者瞭解到,“房住不炒”自2016年底提出以來,已經成為房地產長效機制構建的主基調,歷年來在中央會議上多次被提及。關於房地產的具體表述也有所變化。

2016年12月14日至16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明確指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要合理運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手段,加快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房地產市場的長效機制,既抑制房地產泡沫,又防止房價的大起大落等。

2017年10月18日~2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會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保障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

2017年12月18日至20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到,加快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要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特別是長期租賃,保護租賃利益相關方合法權益,支持專業化、機構化住房租賃企業發展。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保持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權,實行差別化調控。

2018年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會議中提到,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市場問題,堅持因城施策,促進供求平衡,合理引導預期,整治市場秩序,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加快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

2018年12月19日~21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中提到,要構建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類指導,夯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

2019年1月21日,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在中央黨校開班。習近平總書記在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中提到,要穩妥實施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方案。

2019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其中提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體責任的長效調控機制。(編輯:盧志坤;校對:彭玉鳳)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