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記者 牛夢笛 光明日報通訊員 李欣

第25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頒獎典禮日前落下帷幕。無論是獲得最佳系列紀錄片獎的《人間世》,還是來自波蘭的最佳紀錄片《君眠夢時我成長》,都在真實再現中讓觀眾思考生命的意義和人與社會的關聯。而在今年的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光影車間”被增設為紀錄片單元展映特色影院。不難看出,紀錄片正在以更多樣的姿態進入大眾視野。

1、新技術為優質內容賦能

《人間世》第二季延續了第一季的拍攝理念,不僅記錄生命,還直擊社會話題,由11個導演、9個攝製組,歷時兩年艱辛創作完成,為觀眾呈現了真實的醫療救治現場,直面與生命有關的成功或失敗。《君眠夢時我成長》記錄了白俄羅斯姑娘的一次回鄉之旅。圍繞一對祖孫展開故事,層次豐富、細膩動人,瀰漫著濃濃的鄉愁,祖母的手撫摸著熟睡孫女的臉,眼淚自然地流下來,語言在這裡沒有落腳之地,隨著鏡頭流淌而出的是親情。

在上海電影節期間,紀錄片板塊片單包括大師之作、女性力量、藝語瘋魔、戰火殘片、時代迷思、世情離合等多個單元。《時光機》完整記錄了木偶劇從一張紙上的孤獨線條到最後演出的始末,也記錄下了家庭中父親、母親和兒子在人生某一個階段的糾結、壓力、困頓和重生;《內心風景》詳細記錄了川劇表演藝術家沈鐵梅與作曲家郭文景跨界合作現代室內樂歌劇《思凡》的整個過程,由荷蘭紀錄片導演弗蘭克·舍弗爾拍攝完成;《水之萬象》模糊真實與紀實的界線,捕捉緊張時刻,採用96幀/秒的攝影技術,力圖高保真還原大自然的靈動瞬間……

當各種黑科技聽起來還只是傳說時,紀錄片這個曾被視為“陽春白雪”的文化領地,卻一不小心成了高科技的“首秀場”。

去年,在央視紀錄頻道播出的《創新中國》,不僅片中內容講述中國最新科技成就和創新精神,在紀錄片的製作過程中,也採用AI技術來解說配音,使其成為創新的一部分。中國紀錄片網負責人張延利認為:“在未來紀錄片中,將有越來越多的新技術為優質內容賦能。‘好內容+好技術’可以成就一部好作品。”

紀錄片:以更多樣的姿態進入大眾視野

紀錄片《人間世》第二季海報資料圖片

2、要實現藝術性和商業性的平衡

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紀錄片單元“勇敢愛,不等待”創投活動共計收到167個提案,活動吸引了不少中國紀錄片界的資深優秀導演參與其中。經過首輪評審,選出了10個入圍提案,相較於之前,今年紀錄片創投會的10個提案的題材、類型、風格都更加豐富,包括人物傳記、人文藝術、社會生活、教育體育等,也使競爭更加激烈。

嘉賓們也深度探討了真實內容產業生態下,紀錄片尋找投資的路徑。紀錄片製作人傅紅星說:“資本的嗅覺很靈敏,如果你有好的團隊和好的題材,就會有資本進入。”2012年,《舌尖上的中國》吹響了國產紀錄片商業化的號角,也開啟了“美食+文化”紀錄片的熱潮。

傅紅星注意到一個趨勢,“現在很多大公司的廣告費,開始投入紀錄片領域,而不是拍攝傳統的商業廣告。這個時代在跨界,現在紀錄片公司應該處在一個比較好的發展時期。”將錢投給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紀錄片,對公司品牌價值塑造,對品牌的公共形象塑造,都會產生正向的價值和作用。如《祕境神草》《了不起的匠人》等紀錄片雖然有一些商業痕跡,但其商業痕跡是包裹在這些作品的文化內核之下的。究其根本,這些紀錄片較好地實現了商業與藝術的平衡,才能使觀眾在好的故事中,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

紀錄片商業化之路應該如何走,是創作者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近年來,《二十二》《我在故宮修文物》等越來越多的紀錄片進入院線,並獲得成功。但也有《最後的棒棒》《大三兒》等紀錄片被淹沒在一眾商業劇情片中,票房慘淡。傅紅星表示:“對紀錄片工作者而言,最大的問題還是如何實現創作、商業、政策環境的平衡。”

院線之路不好走,而互聯網正在為紀錄片提供一片發展的廣闊天地。在上海電影節上,傳統紀錄片產業的製片人和互聯網平臺的紀實內容負責人共同探討了傳統紀錄片產業與互聯網平臺的融合話題。他們認為,互聯網作為一種新模式、新角色,已經參與到紀錄片的發展之中,這或將是紀錄片走向“商業化”的重要力量。大批有著精良品質的紀錄片以新媒體作為跳板,實現了大眾化的傳播。互聯網作為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參與到紀錄片的創作和發行過程之中,正逐漸改變原有的生產模式和傳播模式,幫助紀錄片實現與藝術價值相匹配的商業價值,全面推動產業的發展。

3、媒體融合和產業化進程不容忽視

在上海電視節和電影節這兩大活動之外,也有許多機構平臺藉助這個時間點,實現紀錄片業務在戰略上的調整。6月16日,上海紀實頻道正式推出新版面。傳統電視媒體如何在新媒體的挑戰下突圍,並最終與新媒體“和合共生”,是當前業界、學界所面臨的迫切問題與課題。而對國內幾家上星紀實頻道而言,同樣面臨著如何改革、改變和改版的問題。上海紀實頻道自誕生就有著優質紀錄片生產的傳統。

如何在媒介融合時代,適應新的挑戰?上海紀實頻道首先在內容的安排上有重大突破,改變了以欄目結構版面的傳統思維,從18點時段到22點時段,依次為自然動物時段、上海文化品牌時段、現實類紀錄片時段、歷史類紀錄片時段、精品紀錄片時段、探索未知時段、紀錄電影時段。每個週日21點,上海紀實頻道還專設了一個紀錄電影時段,近期將推出《美人谷》《生活萬歲》《尺八·一聲一世》等作品,助推國產紀錄電影發展。

不久前,第三屆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IDF)於上海電視節期間舉辦全球啟動儀式。第三屆IDF大會以“東·西”為主題,設有“D20提名”評優單元、“紀錄之光”展播單元、“IDF論壇”峰會單元、“IDF創投”提案單元、“IDF學院”培育單元五大板塊。大會將繼續把紀錄片創作主體、影像方法、拍攝對象這三者聯繫起來。張延利說:“紀錄片的媒體融合和產業化進程,必須形成優質的內容,加上有意義的互動,才能實現有後勁的發展。”

紮根於現實生活的好內容是基礎,技術的進步則為觀眾帶來更好的體驗,也在創作過程中對拍攝者、製作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剛剛結束的上海電視節和電影節讓人們看到,不斷湧現的優秀紀錄片在創作與商業的平衡中,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正以更多樣的姿態進入大眾視野,讓更多人感受到,在真實記錄力量下,創作者正在努力呈現出更多獨具中國文化特色的精品力作。

《光明日報》( 2019年07月04日09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