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劍起源與禮儀小知識'

"

擊劍起源於中世紀歐洲的騎士階層。17世紀初,法國人制造了短而輕、只限於刺的法國式劍,形成了速度快、技巧性強的擊劍運動。1776年法國著名擊劍大師拉·布瓦西埃發明了金屬網面罩,使擊劍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技術戰術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因此,擊劍的競賽規則、裁判術語均為法語。在國際上,擊劍運動員交流要用法語。

"

擊劍起源於中世紀歐洲的騎士階層。17世紀初,法國人制造了短而輕、只限於刺的法國式劍,形成了速度快、技巧性強的擊劍運動。1776年法國著名擊劍大師拉·布瓦西埃發明了金屬網面罩,使擊劍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技術戰術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因此,擊劍的競賽規則、裁判術語均為法語。在國際上,擊劍運動員交流要用法語。

擊劍起源與禮儀小知識

擊劍是一種格鬥運動,它要求用劍尖或劍刃擊中對手的有效部位同時避免自己被擊中。

根據武器裝備的不同,擊劍分為重劍、佩劍和花劍三種。

"

擊劍起源於中世紀歐洲的騎士階層。17世紀初,法國人制造了短而輕、只限於刺的法國式劍,形成了速度快、技巧性強的擊劍運動。1776年法國著名擊劍大師拉·布瓦西埃發明了金屬網面罩,使擊劍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技術戰術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因此,擊劍的競賽規則、裁判術語均為法語。在國際上,擊劍運動員交流要用法語。

擊劍起源與禮儀小知識

擊劍是一種格鬥運動,它要求用劍尖或劍刃擊中對手的有效部位同時避免自己被擊中。

根據武器裝備的不同,擊劍分為重劍、佩劍和花劍三種。

擊劍起源與禮儀小知識
"

擊劍起源於中世紀歐洲的騎士階層。17世紀初,法國人制造了短而輕、只限於刺的法國式劍,形成了速度快、技巧性強的擊劍運動。1776年法國著名擊劍大師拉·布瓦西埃發明了金屬網面罩,使擊劍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技術戰術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因此,擊劍的競賽規則、裁判術語均為法語。在國際上,擊劍運動員交流要用法語。

擊劍起源與禮儀小知識

擊劍是一種格鬥運動,它要求用劍尖或劍刃擊中對手的有效部位同時避免自己被擊中。

根據武器裝備的不同,擊劍分為重劍、佩劍和花劍三種。

擊劍起源與禮儀小知識
擊劍起源與禮儀小知識

擊劍禮儀:

1.嚴禁在擊劍俱樂部內大聲喧譁打鬧,爭鬥。

2.兩名擊劍愛好者(或運動員)之間的友好交鋒叫做“實戰”;如果這種交鋒(競賽)記錄成績,便叫做“比賽”。擊劍愛好者自己負責自己的武器、裝備、服裝進行比賽,並自己承擔一切後果。現行的武器、裝備、服裝只是為了加強擊劍愛好者的安全,但不能確保安全。如出意外,只能自己承擔一切後果。

3.嚴禁把劍開刃和嚴禁把劍的頭部磨尖。

4.嚴禁用劍劈、刺、擊打尚未穿戴好擊劍服和擊劍護面的任何人員。

5.嚴禁用劍尖、劍刃威脅尚未穿戴好擊劍服和擊劍護面的任何人員。

6.嚴禁在劍道之上,赤裸上身,進行輕傷決鬥(見注1)。

7.嚴禁在擊劍俱樂部內惡意挑釁。

8.嚴禁著裝不齊者在劍道上交鋒。

9.對手無論何種原因摔倒在劍道上時,均不可追擊對手。

10.穿好擊劍服後,左手持護面,右手持劍(左手持劍者,右手持護面),劍尖向下,丁字步於劍道中線2米後站好,與對手必須同時舉劍,向對手行禮;必須向裁判行禮; 必須向觀看者行禮。禮畢後,戴好護面。聽到裁判的“準備”口令後,做出實戰姿勢,準備比賽。

11.比賽過程中, 必須服從裁判判決。嚴禁與裁判或對手爭執。裁判應嚴格執法,以利於業餘擊劍愛好者內在素養的提高。及時叫“停”,糾正提醒警告業餘擊劍愛好者不良的言行,諸如:行為粗野,動作粗暴,動作不規範,違反擊劍規則,跌跌撞撞。

12.比賽過程中,如需向裁判或對手解釋, 必須舉手向裁判和對手示意,除去護面後,再陳述。

13.比賽過程中,嚴禁說話,喊叫。

14.比賽結束時(裁判叫“停”後),在裁判員裁決期間,原地靜止不動,用劍向裁判行禮,裁判員宣佈比賽結束後,必須先用非持劍手除去護面,把護面夾於持劍手臂的腋下,用非持劍手與對手握手致意。並向觀眾行禮。

注意1: 擊劍起源於決鬥。決鬥被視為非法,遭到禁止後,擊劍手之間,為了解決糾紛,遂即改為輕傷決鬥。前期的輕傷決鬥,不戴護面,赤裸上身,以身體上的傷口多寡,決定勝負;後期,改為戴護面,赤裸上身,進行決鬥。即使是在今日的現代社會中,輕傷決鬥也是時有所聞。1926年的奧運會,二個擊劍手在冠亞軍的爭奪戰之後,不服裁判判決,遂在賽後,又進行了一場輕傷決鬥,以決一雌雄。作為一項體育運動,擊劍非常不同於其它體育運動,由此可見一斑。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