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竟要求一年級學生學習“擦屁屁”!家長讓孩子做點家務活吧!

家庭教育 我的母親 玩具 老舍 佳佳老師的親子成長記 佳佳老師的親子成長記 2017-09-12

在老舍先生的散文《我的母親》中,我們看到了一位操勞一生的母親,她克勤克儉、任勞任怨,在丈夫去世後憑一己之力支撐起整個家庭,她的勤儉、堅韌、隱忍、寬容感人至深。在文中,老舍先生也多處提到了母親對自己在做人原則、習慣等方面的影響:

與母親相依如命的是我與三姐。因此,他們作事,我老在後面跟著。他們澆花,我也張羅著取水;他們掃地,我就撮土……從這裡,我學得了愛花,愛清潔,守秩序。這些習慣至今還被我保存著。

家長在“身教”的同時還要注意多讓孩子參與其中,也就是讓孩子有親身體驗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言傳身教,孩子耳濡目染,日積月累就會有“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毋庸置疑,這是家庭教育的最重要、最持久、最具影響力的方法。而老舍先生的母親對孩子的影響,無疑是身教遠甚於言傳。這裡我更感興趣的是:老舍先生的“愛花,愛清潔,守秩序”的習慣養成僅僅是他的母親“身教”的影響嗎?在上面這段文字中,我注意到了“我老在後面跟著”、“我也張羅著取水”、“我就措土”等描寫,仔細想想,在母親和三姐做家務的時候,幼年的老舍也總像個小跟班一樣跟著忙乎,其實這是他的習慣養成的重要原因。要不然,母親和三姐只顧著忙她們的事情,但小老舍並沒有參與其中,而是跑去玩他自己的,那我敢說,這種“身教”、耳濡目染的效果肯定會大打折扣。所以,要讓孩子長大後不會成為“懶人”,不討厭做家務,家長在“身教”的同時還要注意多讓孩子參與其中,也就是讓孩子有親身體驗,玩性很大的孩子從中體會到的也許是大人意想不到的各種樂趣。

今天的家庭教養環境與老舍小時候相比早已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科技的發展使我們能夠從各種繁瑣、費時費力的家務活中解脫開來,如今很多家庭也會僱請鐘點工定時到家裡做清潔工作,因此,一些家長認為,討論該不該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務這樣的話題顯得有些“小題大做”。可是,不要忘了,有些事情還是需要我們親力親為的,更何況,能夠為自己和家人做可口的飯菜,能夠在家裡收拾整理一番後環顧自己的勞動成果,又何嘗不是一種樂趣?再往大的方面說,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基本的生活技能,使孩子到了需要獨立的時候能更快更好地適應,不也是讓孩子受用一生的嗎?

小學竟要求一年級學生學習“擦屁屁”!家長讓孩子做點家務活吧!

只有家長意識到孩子做點家務活的必要性並想法創造條件,孩子才會主動參與

現如今的孩子從小生活就豐富多彩,不但有層出不窮的各種新奇好玩的玩具,還有電子產品的誘惑,還有各種遊戲和活動,如果孩子從小就上各種興趣特長班和練習各種技藝,他們的時間很容易就被填滿。他們早就不用像小老舍一樣跟在大人後面幫忙併以此為樂了。所以,如果家長沒有意識到讓孩子做點家務活的必要性並想法創造條件,孩子很少會主動參與的,因為比起電子產品,家務活自然顯得太枯燥乏味了。

天氣好的時候,我有時就會在陽臺清洗一些只適合手洗的衣物或其它一些物品,以前還會洗女兒的一些玩具(腦補一下以前家庭主婦們在自家院子或水邊洗衣服的情景吧),偶爾女兒就會被吸引過來,一開始她覺得好玩的是“戲水”,還有水加了洗衣液後那些白色的泡沫。後來,她便自己去拿了一個小盆子,讓我幫她接一些水,再加點洗衣液,然後她找來幾件玩具,再跟我拿了一塊小抹布,自己洗起了玩具,大人眼裡的家務勞動,在女兒看來完全是其樂無窮的遊戲啊!水、泡沫、玩具,這不都是玩的嗎?體驗到了這種樂趣後,以後我一出現在陽臺洗東西,女兒經常會“不請而至”,漸漸地她還自己洗她的寶貝公仔,女兒美其名曰給它們“洗澡澡”,還會洗公仔們的小被子。再後來,女兒有時興致一來,就自個去陽臺“戲水”和洗她的小玩意,我也樂得讓她自個兒折騰。

小學竟要求一年級學生學習“擦屁屁”!家長讓孩子做點家務活吧!

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不但要從娃娃抓起,而且要“趁早”,從日常的點滴抓起

其實,當初我也沒想那麼多,甚至覺得女兒放假在家有點事情給她瞎折騰也好,所謂的讓她參與家務勞動、培養她的自理能力之類的都是後知後覺。曾經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說的是某地一所小學要求一年級新生學習“擦屁屁”,由此可見如今的很多孩子在家裡是何等地“受寵”啊!“擦屁屁”這樣的事情應該是在幼兒階段就要進行的“生活教育”啊!有的小學低年級老師會要求家長教會自家孩子削鉛筆、整理書包和洗紅領巾等簡單的日常事情,如果孩子這時已養成了“衣來伸手”的依賴性,而家長把這些事情當成任務要求孩子完成,孩子會覺得索然乏味。畢竟一件事情我們主觀意願上並不樂意去做卻又不得不去做,那肯定毫無樂趣可言,對於孩子來說更是如此,勢必會是一件“苦差”。或者說,這種情況下要讓孩子養成保持個人清潔衛生的習慣可能要付出更多的時間精力。

小學竟要求一年級學生學習“擦屁屁”!家長讓孩子做點家務活吧!

說到底,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不但要從娃娃抓起,而且要“趁早”,從日常的點滴抓起,家長如能捕捉契機,讓玩性大的孩子可以從中體驗到“好玩”的樂趣或者新鮮感,那還能事半功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