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吃飯的孩子,是天生的嗎?重視家庭教育的媽媽都這樣做'

"

文|親子早教派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留言轉發分享。

"

文|親子早教派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留言轉發分享。

好好吃飯的孩子,是天生的嗎?重視家庭教育的媽媽都這樣做

前幾天,我和小派在附近的公共遊樂場玩耍。

一位媽媽端著碗和勺子,跟在一歲多的孩子後面,追著餵飯。

那孩子一直受周圍小朋友的影響,哪裡有熱鬧就往哪趕。宛如脫韁野馬,一刻不停。

苦了那位年輕的媽媽,一直追,一直塞飯給孩子,偶爾還沒來得及塞進嘴巴里,孩子一扭頭又發現有趣的,顧不上吃飯又蹦噠過去了。媽媽只好生無可戀地跟過去。

孩子跑,媽媽追,不知道那位媽媽感受如何,我看著就覺得,好累啊。

後臺有位讀者給我留言,孩子吃飯貪玩,怎麼辦?

這兩天,一位前同事說,想把三歲的孩子送去早教,讓他學習自主吃飯。

看來,不同的家庭,也會遇到相同的一個難題:孩子吃飯難。

"

文|親子早教派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留言轉發分享。

好好吃飯的孩子,是天生的嗎?重視家庭教育的媽媽都這樣做

前幾天,我和小派在附近的公共遊樂場玩耍。

一位媽媽端著碗和勺子,跟在一歲多的孩子後面,追著餵飯。

那孩子一直受周圍小朋友的影響,哪裡有熱鬧就往哪趕。宛如脫韁野馬,一刻不停。

苦了那位年輕的媽媽,一直追,一直塞飯給孩子,偶爾還沒來得及塞進嘴巴里,孩子一扭頭又發現有趣的,顧不上吃飯又蹦噠過去了。媽媽只好生無可戀地跟過去。

孩子跑,媽媽追,不知道那位媽媽感受如何,我看著就覺得,好累啊。

後臺有位讀者給我留言,孩子吃飯貪玩,怎麼辦?

這兩天,一位前同事說,想把三歲的孩子送去早教,讓他學習自主吃飯。

看來,不同的家庭,也會遇到相同的一個難題:孩子吃飯難。

好好吃飯的孩子,是天生的嗎?重視家庭教育的媽媽都這樣做

對於吃飯,沒有建立好規則的孩子,一般都有這些不好表現:

1,吃飯吃到一半就沒耐心,要麼跑開去玩玩具,要麼爬下飯桌跑來跑去湊熱鬧。

2,把吃飯當成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任務,反正會有家長喂,喂一口嚼一口,絲毫不覺得吃飯是自己的事。依賴性強。

3,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吃飽,喂多少吃多少。消化負擔重。

好好吃飯也是一項重要的家庭教育。如果吃飯規矩定得好,孩子的表現會大為不同。

在我們家,每到吃飯時間,小派都會先跑去洗手,然後爬到寶寶餐椅上坐好,開始抓起勺子吃飯。

有人會疑惑:乖乖吃飯的孩子都是天生的嗎?答案是否定的。

好好吃飯的習慣,都需要父母幫助孩子培養起來。當時,我們是這麼做的。

1,從小開始培養

小派一歲左右,開始嘗試自己動手吃東西。

最開始,我們準備的是一些容易抓握的小塊狀食物,比如小饅頭,蔬菜條,裝在不怕摔的淺口餐具裡,讓孩子有意識的去抓取,然後引導他把食物送進嘴裡。

使孩子產生想要自己吃飯的意識,是好好吃飯的第一步。

有了內驅力,孩子自主吃飯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了。

"

文|親子早教派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留言轉發分享。

好好吃飯的孩子,是天生的嗎?重視家庭教育的媽媽都這樣做

前幾天,我和小派在附近的公共遊樂場玩耍。

一位媽媽端著碗和勺子,跟在一歲多的孩子後面,追著餵飯。

那孩子一直受周圍小朋友的影響,哪裡有熱鬧就往哪趕。宛如脫韁野馬,一刻不停。

苦了那位年輕的媽媽,一直追,一直塞飯給孩子,偶爾還沒來得及塞進嘴巴里,孩子一扭頭又發現有趣的,顧不上吃飯又蹦噠過去了。媽媽只好生無可戀地跟過去。

孩子跑,媽媽追,不知道那位媽媽感受如何,我看著就覺得,好累啊。

後臺有位讀者給我留言,孩子吃飯貪玩,怎麼辦?

這兩天,一位前同事說,想把三歲的孩子送去早教,讓他學習自主吃飯。

看來,不同的家庭,也會遇到相同的一個難題:孩子吃飯難。

好好吃飯的孩子,是天生的嗎?重視家庭教育的媽媽都這樣做

對於吃飯,沒有建立好規則的孩子,一般都有這些不好表現:

1,吃飯吃到一半就沒耐心,要麼跑開去玩玩具,要麼爬下飯桌跑來跑去湊熱鬧。

2,把吃飯當成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任務,反正會有家長喂,喂一口嚼一口,絲毫不覺得吃飯是自己的事。依賴性強。

3,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吃飽,喂多少吃多少。消化負擔重。

好好吃飯也是一項重要的家庭教育。如果吃飯規矩定得好,孩子的表現會大為不同。

在我們家,每到吃飯時間,小派都會先跑去洗手,然後爬到寶寶餐椅上坐好,開始抓起勺子吃飯。

有人會疑惑:乖乖吃飯的孩子都是天生的嗎?答案是否定的。

好好吃飯的習慣,都需要父母幫助孩子培養起來。當時,我們是這麼做的。

1,從小開始培養

小派一歲左右,開始嘗試自己動手吃東西。

最開始,我們準備的是一些容易抓握的小塊狀食物,比如小饅頭,蔬菜條,裝在不怕摔的淺口餐具裡,讓孩子有意識的去抓取,然後引導他把食物送進嘴裡。

使孩子產生想要自己吃飯的意識,是好好吃飯的第一步。

有了內驅力,孩子自主吃飯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了。

好好吃飯的孩子,是天生的嗎?重視家庭教育的媽媽都這樣做

2,允許孩子用手抓食物

手是孩子最先使用的“餐具”。

用手抓食物有兩個好處,鍛鍊手指靈活性和手眼協調能力。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的手太髒,擔心他把細菌吃下去,老是阻撓孩子用手吃飯,結果,孩子失去自主吃飯的最初動力。

防止細菌,只要在吃飯前給孩子洗乾淨手,孩子愛怎麼用手,都隨TA去吧。

再說了,讓孩子適當接觸一些細菌,不是更能提高自身免疫力嗎?

3,準備合適的餐具

當孩子熟練手抓食物之後,我們準備了一把適合孩子抓握的粗柄兒童勺子。

吃飯前,把勺子放在孩子的餐具裡,同時,大人在旁邊拿個大勺子吃飯,當作示範。

孩子天生有好奇心和模仿力,看到大人用勺子吃飯,他覺得新鮮,想要嘗試,自然就會有樣學樣的抓起勺子去模仿。

一開始時,他還做不到準確把食物送進嘴巴里。我會握著孩子的手教他勺起食物,再遞到嘴裡。

經過幾次的協助,他開始掌握力道和方向,慢慢就可以笨拙地把食物送進口中。

操作多了,也就熟練了。

學會自己吃飯這一過程,可以讓孩子產生自豪感和自信心,對孩子的性格培養也有積極作用。

"

文|親子早教派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留言轉發分享。

好好吃飯的孩子,是天生的嗎?重視家庭教育的媽媽都這樣做

前幾天,我和小派在附近的公共遊樂場玩耍。

一位媽媽端著碗和勺子,跟在一歲多的孩子後面,追著餵飯。

那孩子一直受周圍小朋友的影響,哪裡有熱鬧就往哪趕。宛如脫韁野馬,一刻不停。

苦了那位年輕的媽媽,一直追,一直塞飯給孩子,偶爾還沒來得及塞進嘴巴里,孩子一扭頭又發現有趣的,顧不上吃飯又蹦噠過去了。媽媽只好生無可戀地跟過去。

孩子跑,媽媽追,不知道那位媽媽感受如何,我看著就覺得,好累啊。

後臺有位讀者給我留言,孩子吃飯貪玩,怎麼辦?

這兩天,一位前同事說,想把三歲的孩子送去早教,讓他學習自主吃飯。

看來,不同的家庭,也會遇到相同的一個難題:孩子吃飯難。

好好吃飯的孩子,是天生的嗎?重視家庭教育的媽媽都這樣做

對於吃飯,沒有建立好規則的孩子,一般都有這些不好表現:

1,吃飯吃到一半就沒耐心,要麼跑開去玩玩具,要麼爬下飯桌跑來跑去湊熱鬧。

2,把吃飯當成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任務,反正會有家長喂,喂一口嚼一口,絲毫不覺得吃飯是自己的事。依賴性強。

3,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吃飽,喂多少吃多少。消化負擔重。

好好吃飯也是一項重要的家庭教育。如果吃飯規矩定得好,孩子的表現會大為不同。

在我們家,每到吃飯時間,小派都會先跑去洗手,然後爬到寶寶餐椅上坐好,開始抓起勺子吃飯。

有人會疑惑:乖乖吃飯的孩子都是天生的嗎?答案是否定的。

好好吃飯的習慣,都需要父母幫助孩子培養起來。當時,我們是這麼做的。

1,從小開始培養

小派一歲左右,開始嘗試自己動手吃東西。

最開始,我們準備的是一些容易抓握的小塊狀食物,比如小饅頭,蔬菜條,裝在不怕摔的淺口餐具裡,讓孩子有意識的去抓取,然後引導他把食物送進嘴裡。

使孩子產生想要自己吃飯的意識,是好好吃飯的第一步。

有了內驅力,孩子自主吃飯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了。

好好吃飯的孩子,是天生的嗎?重視家庭教育的媽媽都這樣做

2,允許孩子用手抓食物

手是孩子最先使用的“餐具”。

用手抓食物有兩個好處,鍛鍊手指靈活性和手眼協調能力。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的手太髒,擔心他把細菌吃下去,老是阻撓孩子用手吃飯,結果,孩子失去自主吃飯的最初動力。

防止細菌,只要在吃飯前給孩子洗乾淨手,孩子愛怎麼用手,都隨TA去吧。

再說了,讓孩子適當接觸一些細菌,不是更能提高自身免疫力嗎?

3,準備合適的餐具

當孩子熟練手抓食物之後,我們準備了一把適合孩子抓握的粗柄兒童勺子。

吃飯前,把勺子放在孩子的餐具裡,同時,大人在旁邊拿個大勺子吃飯,當作示範。

孩子天生有好奇心和模仿力,看到大人用勺子吃飯,他覺得新鮮,想要嘗試,自然就會有樣學樣的抓起勺子去模仿。

一開始時,他還做不到準確把食物送進嘴巴里。我會握著孩子的手教他勺起食物,再遞到嘴裡。

經過幾次的協助,他開始掌握力道和方向,慢慢就可以笨拙地把食物送進口中。

操作多了,也就熟練了。

學會自己吃飯這一過程,可以讓孩子產生自豪感和自信心,對孩子的性格培養也有積極作用。

好好吃飯的孩子,是天生的嗎?重視家庭教育的媽媽都這樣做

4,定時定點定位置

吃飯也需要儀式感,如果沒有,孩子可能很難形成良好的吃飯規矩。

有哪些儀式感?

定時:三餐要定時,儘量把早中晚餐的時間都定好,不要今天六點吃晚飯,明天變成八點吃晚飯。

定點:規定好一個地點,每次吃飯都在這裡解決。避免今天在餐桌吃,明天到客廳吃,後天到天台吃。

定位置:給孩子準備一張寶寶餐椅。每到飯點,就把孩子抱到餐椅裡坐好。除非吃飽,不可以隨便離開餐椅。

與此同時,在孩子離開餐椅前,需要堅定而溫和地提醒孩子:吃飽了才可以離開餐椅,如果沒吃飽,離開後,就不能再回來吃飯了,等到下一個飯點才有東西吃。

如果中途肚子餓,也沒有任何食物,沒有點心,沒有水果,只有白開水。

同時要記得把家裡的食物都放好,避免孩子自己偷吃。

5,飯前一小時內不吃水果零食

有些家長覺得,給孩子吃零食就表示自己很愛他,家裡準備一堆零食,孩子想吃隨手就拿來。

無節制的零食,只會影響孩子的食慾。

在兩餐之間,比如早餐八點和中餐十二點之間,在十點鐘左右讓孩子吃點水果,挺好的。但是餐前一個鐘內最好可以避免,否則孩子吃飯時,胃口會受影響。

"

文|親子早教派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留言轉發分享。

好好吃飯的孩子,是天生的嗎?重視家庭教育的媽媽都這樣做

前幾天,我和小派在附近的公共遊樂場玩耍。

一位媽媽端著碗和勺子,跟在一歲多的孩子後面,追著餵飯。

那孩子一直受周圍小朋友的影響,哪裡有熱鬧就往哪趕。宛如脫韁野馬,一刻不停。

苦了那位年輕的媽媽,一直追,一直塞飯給孩子,偶爾還沒來得及塞進嘴巴里,孩子一扭頭又發現有趣的,顧不上吃飯又蹦噠過去了。媽媽只好生無可戀地跟過去。

孩子跑,媽媽追,不知道那位媽媽感受如何,我看著就覺得,好累啊。

後臺有位讀者給我留言,孩子吃飯貪玩,怎麼辦?

這兩天,一位前同事說,想把三歲的孩子送去早教,讓他學習自主吃飯。

看來,不同的家庭,也會遇到相同的一個難題:孩子吃飯難。

好好吃飯的孩子,是天生的嗎?重視家庭教育的媽媽都這樣做

對於吃飯,沒有建立好規則的孩子,一般都有這些不好表現:

1,吃飯吃到一半就沒耐心,要麼跑開去玩玩具,要麼爬下飯桌跑來跑去湊熱鬧。

2,把吃飯當成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任務,反正會有家長喂,喂一口嚼一口,絲毫不覺得吃飯是自己的事。依賴性強。

3,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吃飽,喂多少吃多少。消化負擔重。

好好吃飯也是一項重要的家庭教育。如果吃飯規矩定得好,孩子的表現會大為不同。

在我們家,每到吃飯時間,小派都會先跑去洗手,然後爬到寶寶餐椅上坐好,開始抓起勺子吃飯。

有人會疑惑:乖乖吃飯的孩子都是天生的嗎?答案是否定的。

好好吃飯的習慣,都需要父母幫助孩子培養起來。當時,我們是這麼做的。

1,從小開始培養

小派一歲左右,開始嘗試自己動手吃東西。

最開始,我們準備的是一些容易抓握的小塊狀食物,比如小饅頭,蔬菜條,裝在不怕摔的淺口餐具裡,讓孩子有意識的去抓取,然後引導他把食物送進嘴裡。

使孩子產生想要自己吃飯的意識,是好好吃飯的第一步。

有了內驅力,孩子自主吃飯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了。

好好吃飯的孩子,是天生的嗎?重視家庭教育的媽媽都這樣做

2,允許孩子用手抓食物

手是孩子最先使用的“餐具”。

用手抓食物有兩個好處,鍛鍊手指靈活性和手眼協調能力。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的手太髒,擔心他把細菌吃下去,老是阻撓孩子用手吃飯,結果,孩子失去自主吃飯的最初動力。

防止細菌,只要在吃飯前給孩子洗乾淨手,孩子愛怎麼用手,都隨TA去吧。

再說了,讓孩子適當接觸一些細菌,不是更能提高自身免疫力嗎?

3,準備合適的餐具

當孩子熟練手抓食物之後,我們準備了一把適合孩子抓握的粗柄兒童勺子。

吃飯前,把勺子放在孩子的餐具裡,同時,大人在旁邊拿個大勺子吃飯,當作示範。

孩子天生有好奇心和模仿力,看到大人用勺子吃飯,他覺得新鮮,想要嘗試,自然就會有樣學樣的抓起勺子去模仿。

一開始時,他還做不到準確把食物送進嘴巴里。我會握著孩子的手教他勺起食物,再遞到嘴裡。

經過幾次的協助,他開始掌握力道和方向,慢慢就可以笨拙地把食物送進口中。

操作多了,也就熟練了。

學會自己吃飯這一過程,可以讓孩子產生自豪感和自信心,對孩子的性格培養也有積極作用。

好好吃飯的孩子,是天生的嗎?重視家庭教育的媽媽都這樣做

4,定時定點定位置

吃飯也需要儀式感,如果沒有,孩子可能很難形成良好的吃飯規矩。

有哪些儀式感?

定時:三餐要定時,儘量把早中晚餐的時間都定好,不要今天六點吃晚飯,明天變成八點吃晚飯。

定點:規定好一個地點,每次吃飯都在這裡解決。避免今天在餐桌吃,明天到客廳吃,後天到天台吃。

定位置:給孩子準備一張寶寶餐椅。每到飯點,就把孩子抱到餐椅裡坐好。除非吃飽,不可以隨便離開餐椅。

與此同時,在孩子離開餐椅前,需要堅定而溫和地提醒孩子:吃飽了才可以離開餐椅,如果沒吃飽,離開後,就不能再回來吃飯了,等到下一個飯點才有東西吃。

如果中途肚子餓,也沒有任何食物,沒有點心,沒有水果,只有白開水。

同時要記得把家裡的食物都放好,避免孩子自己偷吃。

5,飯前一小時內不吃水果零食

有些家長覺得,給孩子吃零食就表示自己很愛他,家裡準備一堆零食,孩子想吃隨手就拿來。

無節制的零食,只會影響孩子的食慾。

在兩餐之間,比如早餐八點和中餐十二點之間,在十點鐘左右讓孩子吃點水果,挺好的。但是餐前一個鐘內最好可以避免,否則孩子吃飯時,胃口會受影響。

好好吃飯的孩子,是天生的嗎?重視家庭教育的媽媽都這樣做

6,不要因為吃飯而批評孩子

有時候孩子吃飯不小心灑了,或者飯菜掉的滿地都是,家長忍不住會發火。

這個時候發脾氣,很容易讓孩子把吃飯跟壞情緒聯繫在一起,他會對吃飯這件事情產生牴觸心理。一想起吃飯就想到被罵,總歸是不愉快的經驗。

孩子對待喜歡的事物,會有天然的親近感,反之,就會想要敬而遠之。

想要孩子好好吃飯,就讓孩子對吃飯懷有期待之情吧。準備可口的飯菜,有趣的擺盤,新奇的食材,這些都可以引起孩子的興趣。

7,避免餐廳放玩具

提醒孩子,餐廳是吃飯的地方,不是玩的地方。不可以把玩具拿到餐廳裡來。

如果想玩玩具,可以等到飯後回到客廳或玩具室再玩。

8,避免代勞

在訓練孩子吃飯這個過程中,最容易出現這些場面:

孩子動作笨拙,家長忍不住代勞,直接餵飯;

孩子協調能力差,容易把飯菜撒得滿身滿地都是,家長忍不住又餵飯;

擔心孩子沒吃完或者沒吃飽,家長還是繼續餵飯。

這些都會無形中打擊孩子自己吃飯的積極性。

萬事開頭難,哪怕孩子再笨拙、動作再慢,請一定不要剝奪孩子吃飯的主動權。

只要有機會反覆訓練,不出一個月,他們總會熟練的。

最怕的就是訓練還沒開始,機會就被奪走。

"

文|親子早教派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留言轉發分享。

好好吃飯的孩子,是天生的嗎?重視家庭教育的媽媽都這樣做

前幾天,我和小派在附近的公共遊樂場玩耍。

一位媽媽端著碗和勺子,跟在一歲多的孩子後面,追著餵飯。

那孩子一直受周圍小朋友的影響,哪裡有熱鬧就往哪趕。宛如脫韁野馬,一刻不停。

苦了那位年輕的媽媽,一直追,一直塞飯給孩子,偶爾還沒來得及塞進嘴巴里,孩子一扭頭又發現有趣的,顧不上吃飯又蹦噠過去了。媽媽只好生無可戀地跟過去。

孩子跑,媽媽追,不知道那位媽媽感受如何,我看著就覺得,好累啊。

後臺有位讀者給我留言,孩子吃飯貪玩,怎麼辦?

這兩天,一位前同事說,想把三歲的孩子送去早教,讓他學習自主吃飯。

看來,不同的家庭,也會遇到相同的一個難題:孩子吃飯難。

好好吃飯的孩子,是天生的嗎?重視家庭教育的媽媽都這樣做

對於吃飯,沒有建立好規則的孩子,一般都有這些不好表現:

1,吃飯吃到一半就沒耐心,要麼跑開去玩玩具,要麼爬下飯桌跑來跑去湊熱鬧。

2,把吃飯當成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任務,反正會有家長喂,喂一口嚼一口,絲毫不覺得吃飯是自己的事。依賴性強。

3,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吃飽,喂多少吃多少。消化負擔重。

好好吃飯也是一項重要的家庭教育。如果吃飯規矩定得好,孩子的表現會大為不同。

在我們家,每到吃飯時間,小派都會先跑去洗手,然後爬到寶寶餐椅上坐好,開始抓起勺子吃飯。

有人會疑惑:乖乖吃飯的孩子都是天生的嗎?答案是否定的。

好好吃飯的習慣,都需要父母幫助孩子培養起來。當時,我們是這麼做的。

1,從小開始培養

小派一歲左右,開始嘗試自己動手吃東西。

最開始,我們準備的是一些容易抓握的小塊狀食物,比如小饅頭,蔬菜條,裝在不怕摔的淺口餐具裡,讓孩子有意識的去抓取,然後引導他把食物送進嘴裡。

使孩子產生想要自己吃飯的意識,是好好吃飯的第一步。

有了內驅力,孩子自主吃飯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了。

好好吃飯的孩子,是天生的嗎?重視家庭教育的媽媽都這樣做

2,允許孩子用手抓食物

手是孩子最先使用的“餐具”。

用手抓食物有兩個好處,鍛鍊手指靈活性和手眼協調能力。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的手太髒,擔心他把細菌吃下去,老是阻撓孩子用手吃飯,結果,孩子失去自主吃飯的最初動力。

防止細菌,只要在吃飯前給孩子洗乾淨手,孩子愛怎麼用手,都隨TA去吧。

再說了,讓孩子適當接觸一些細菌,不是更能提高自身免疫力嗎?

3,準備合適的餐具

當孩子熟練手抓食物之後,我們準備了一把適合孩子抓握的粗柄兒童勺子。

吃飯前,把勺子放在孩子的餐具裡,同時,大人在旁邊拿個大勺子吃飯,當作示範。

孩子天生有好奇心和模仿力,看到大人用勺子吃飯,他覺得新鮮,想要嘗試,自然就會有樣學樣的抓起勺子去模仿。

一開始時,他還做不到準確把食物送進嘴巴里。我會握著孩子的手教他勺起食物,再遞到嘴裡。

經過幾次的協助,他開始掌握力道和方向,慢慢就可以笨拙地把食物送進口中。

操作多了,也就熟練了。

學會自己吃飯這一過程,可以讓孩子產生自豪感和自信心,對孩子的性格培養也有積極作用。

好好吃飯的孩子,是天生的嗎?重視家庭教育的媽媽都這樣做

4,定時定點定位置

吃飯也需要儀式感,如果沒有,孩子可能很難形成良好的吃飯規矩。

有哪些儀式感?

定時:三餐要定時,儘量把早中晚餐的時間都定好,不要今天六點吃晚飯,明天變成八點吃晚飯。

定點:規定好一個地點,每次吃飯都在這裡解決。避免今天在餐桌吃,明天到客廳吃,後天到天台吃。

定位置:給孩子準備一張寶寶餐椅。每到飯點,就把孩子抱到餐椅裡坐好。除非吃飽,不可以隨便離開餐椅。

與此同時,在孩子離開餐椅前,需要堅定而溫和地提醒孩子:吃飽了才可以離開餐椅,如果沒吃飽,離開後,就不能再回來吃飯了,等到下一個飯點才有東西吃。

如果中途肚子餓,也沒有任何食物,沒有點心,沒有水果,只有白開水。

同時要記得把家裡的食物都放好,避免孩子自己偷吃。

5,飯前一小時內不吃水果零食

有些家長覺得,給孩子吃零食就表示自己很愛他,家裡準備一堆零食,孩子想吃隨手就拿來。

無節制的零食,只會影響孩子的食慾。

在兩餐之間,比如早餐八點和中餐十二點之間,在十點鐘左右讓孩子吃點水果,挺好的。但是餐前一個鐘內最好可以避免,否則孩子吃飯時,胃口會受影響。

好好吃飯的孩子,是天生的嗎?重視家庭教育的媽媽都這樣做

6,不要因為吃飯而批評孩子

有時候孩子吃飯不小心灑了,或者飯菜掉的滿地都是,家長忍不住會發火。

這個時候發脾氣,很容易讓孩子把吃飯跟壞情緒聯繫在一起,他會對吃飯這件事情產生牴觸心理。一想起吃飯就想到被罵,總歸是不愉快的經驗。

孩子對待喜歡的事物,會有天然的親近感,反之,就會想要敬而遠之。

想要孩子好好吃飯,就讓孩子對吃飯懷有期待之情吧。準備可口的飯菜,有趣的擺盤,新奇的食材,這些都可以引起孩子的興趣。

7,避免餐廳放玩具

提醒孩子,餐廳是吃飯的地方,不是玩的地方。不可以把玩具拿到餐廳裡來。

如果想玩玩具,可以等到飯後回到客廳或玩具室再玩。

8,避免代勞

在訓練孩子吃飯這個過程中,最容易出現這些場面:

孩子動作笨拙,家長忍不住代勞,直接餵飯;

孩子協調能力差,容易把飯菜撒得滿身滿地都是,家長忍不住又餵飯;

擔心孩子沒吃完或者沒吃飽,家長還是繼續餵飯。

這些都會無形中打擊孩子自己吃飯的積極性。

萬事開頭難,哪怕孩子再笨拙、動作再慢,請一定不要剝奪孩子吃飯的主動權。

只要有機會反覆訓練,不出一個月,他們總會熟練的。

最怕的就是訓練還沒開始,機會就被奪走。

好好吃飯的孩子,是天生的嗎?重視家庭教育的媽媽都這樣做

教育孩子好好吃飯,急不來,也由不得我們急。

自主吃飯是每個孩子遲早都會的事情,用平常心對待,放過自己,也放過孩子。

喜歡小派媽媽的文章,請關注、分享、收藏!你對文章有什麼想法,歡迎在下面留言和大家討論、分享。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