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通門前小路 海口今年將再升級169條背街小巷

交通 民生 社會 海口網 2017-05-16

原標題:暢通門前小路 提升幸福指數

海口已改造完成2434條背街小巷,今年將再升級169條

暢通門前小路 海口今年將再升級169條背街小巷

擁有著上百年曆史的居仁坊在經過升級改造後,變得十分乾淨整潔、和諧溫馨。本報記者 黃一冰 攝

海口網5月14日消息(記者曹馬志)“做夢都沒想到變化這麼大。”家住海口流芳路的王光見證了門前這條背街小巷的蝶變:從路上不時可見垃圾到難見果皮紙屑,從路上坑坑窪窪到全部瀝青硬化,從裸露的黃土到披上綠化的花花草草,從流動攤販佔據路口到全部引導入店經營。

“要堅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續,提高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增強百姓獲得感、幸福感……”省第七次黨代會報告中“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給老海口王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雙創’一樣,很實在,都是真心為了咱們老百姓好。”

出門路好走事好辦

背街小巷改造和15分鐘生活圈建設將“便利”送百姓

小街巷牽掛大民生。開展“雙創”工作近兩年來,海口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融入背街小巷升級的全過程,精準把脈百姓需求。目前,2434條的背街小巷已經完成升級改造,不僅疏通了“毛細血管”,刷新了城市顏值,還有效改善了和居民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生活環境。

9日,走在改造後的龍舌路,地面平整乾淨,新植樹木綠意盎然,一株株三角梅吐露芬芳,沿街商鋪入店經營規範有序。“一條‘糟心路’變身‘美加淨’了。”居民許芳開心地說。改造的同時,龍舌路新建了“15分鐘便民生活圈”,引進、增加沿街商鋪的經營業態,近百家各式小鋪面,可輕鬆解決吃早餐、修鎖等日常生活瑣事。

在完成背街小巷改造的基礎上,海口正加快完善便民生活圈建設,街道社區著力規範店鋪招牌,把美食、購物、理髮、配鎖、修自行車、修鞋、手機貼膜、縫紉等生活服務類行業集中起來,在路口製作便民服務站點分佈示意圖,對信譽度高、服務質量好、整改達標的店鋪實行資格認定,張貼認定標識。

精細化再改造169條

因地制宜推進人行道、雨水管、交通、照明等改造

不忘初心,民本椰城永遠在路上。經過深入細緻的查漏補缺後,海口在今年繼續把小街巷改造作為重點推進的惠民工程,按照高標準制定的背街小巷改造導則實施,在做好路面改造同時,也因地制宜推進人行道改造、雨水管道改造、交通工程、照明工程以及配套工程。按計劃,今年海口將升級改造169條背街小巷,加快街巷精細更新步伐。

“深入學習領會省第七次黨代會精神的精髓要義,和加快城市更新步伐,打造‘雙創’升級版密切結合,像‘繡花’一樣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促進海口做大做優做強,加快建設國際化濱江濱海花園城市。”海口市“雙創”工作指揮部專家指導組組長詹長智表示,在鞏固提升現有“雙創”成果同時,要精心謀劃啟動和完善一些關乎城市長遠發展的民生項目,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雨汙分流、軌道交通、立體停車場、市“三館一中心”文體設施等。“還要通過深化改革,加大投入,擴大基本公共服務惠及人群,提高低收入人群,特別是貧困家庭的實際生活水平和社會保障水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