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這一年,我學到的事'

"
"
失業這一年,我學到的事

離開北京後,在蒼山深處的寺廟裡短居,學到人生重要一課:等待與希望,是人類全部智慧所在。


文|祁十一

我至今懷念去年春節在蒼山深處的寺廟短居的日子。在熱鬧喧囂之中,居於世外,孤獨而清靜地生活,卻感滿足。

那時,距離我又一次成為無業遊民已有半年。人生已然進入一種停滯狀態,不知該何去何從。

但內心卻不感著急惶恐,倒很享受這悠遊閒散的狀態。不問前路,只是活在當下,並等待獲得開悟、做出決定的時刻到來。

那也是我在失業這一年裡,在深山寺廟中學到的最重要一課:“等待與希望,是人類全部智慧所在。”

1

兩年前的秋天,我離開生活了六年的北京。走的那天,北京天氣很好,天空高遠,澄澈乾淨。從北四環去機場,一路看著兩旁熟悉的景緻,心裡異常清楚:這一走,怕是不會回來了。至少可見的幾年內,不會再來這裡長居。

但接下來去哪裡生活、以何為生,卻是未知數。近一年高強度的工作,積勞成疾,只能回川休養。

那便是一年閒散生活的開始。前半年,居於四川盆地,看書,會友,約會,短途旅行可以進行一切放鬆身心的玩樂,卻做不了一件需要集中精力用心動腦的事情。

一直到大半年後,嘗試進入工作狀態,才意識到:身體自有其規律,非人心所能控制。只能尊重它、等待它跟上來,急不得的。

急,是我們這個時代多麼普遍的特徵啊。急著成長,急著成家,急著成功,急著趕路,急著得到一切功成名就被別人羨慕。

我也一度著急。早上睜眼開始晨會,常常到深夜凌晨仍在開會。一天要見許多人、說許多話、寫很多字。大腦每天都在高速運轉,每天都在馬不停蹄往前奔。似乎不急著向前,便是落後。

這大概是北上廣深的職場常態吧。尤其是創業公司,彷彿處於長期的戰鬥狀態,與同業公司、與時代大勢進行著生死時速的競賽。活下來的,都是戰鬥力極強的選手。

我不過是一箇中途退場的人。既因身體原因在急速前進中跟不上節奏,也意識到自己正在走的路方向不對。內憂外患之中,倒下了。

有時候,我們只是著急往前走,急著與時代潮流合拍,害怕成為被時代拋棄的人,卻忽略了最重要的東西:你是否走在了自己心之嚮往的路上?別人的認可,與自己內心深處的追求,到底孰輕孰重?

"
失業這一年,我學到的事

離開北京後,在蒼山深處的寺廟裡短居,學到人生重要一課:等待與希望,是人類全部智慧所在。


文|祁十一

我至今懷念去年春節在蒼山深處的寺廟短居的日子。在熱鬧喧囂之中,居於世外,孤獨而清靜地生活,卻感滿足。

那時,距離我又一次成為無業遊民已有半年。人生已然進入一種停滯狀態,不知該何去何從。

但內心卻不感著急惶恐,倒很享受這悠遊閒散的狀態。不問前路,只是活在當下,並等待獲得開悟、做出決定的時刻到來。

那也是我在失業這一年裡,在深山寺廟中學到的最重要一課:“等待與希望,是人類全部智慧所在。”

1

兩年前的秋天,我離開生活了六年的北京。走的那天,北京天氣很好,天空高遠,澄澈乾淨。從北四環去機場,一路看著兩旁熟悉的景緻,心裡異常清楚:這一走,怕是不會回來了。至少可見的幾年內,不會再來這裡長居。

但接下來去哪裡生活、以何為生,卻是未知數。近一年高強度的工作,積勞成疾,只能回川休養。

那便是一年閒散生活的開始。前半年,居於四川盆地,看書,會友,約會,短途旅行可以進行一切放鬆身心的玩樂,卻做不了一件需要集中精力用心動腦的事情。

一直到大半年後,嘗試進入工作狀態,才意識到:身體自有其規律,非人心所能控制。只能尊重它、等待它跟上來,急不得的。

急,是我們這個時代多麼普遍的特徵啊。急著成長,急著成家,急著成功,急著趕路,急著得到一切功成名就被別人羨慕。

我也一度著急。早上睜眼開始晨會,常常到深夜凌晨仍在開會。一天要見許多人、說許多話、寫很多字。大腦每天都在高速運轉,每天都在馬不停蹄往前奔。似乎不急著向前,便是落後。

這大概是北上廣深的職場常態吧。尤其是創業公司,彷彿處於長期的戰鬥狀態,與同業公司、與時代大勢進行著生死時速的競賽。活下來的,都是戰鬥力極強的選手。

我不過是一箇中途退場的人。既因身體原因在急速前進中跟不上節奏,也意識到自己正在走的路方向不對。內憂外患之中,倒下了。

有時候,我們只是著急往前走,急著與時代潮流合拍,害怕成為被時代拋棄的人,卻忽略了最重要的東西:你是否走在了自己心之嚮往的路上?別人的認可,與自己內心深處的追求,到底孰輕孰重?

失業這一年,我學到的事

2

那座寺廟並不知名,只能靠走。車行至山上最後一段水泥路後,再步行一個半小時。

行走在山路之上,聞著松柏花草的清香,聆聽不時傳來的鳥語,時而停下來喝水、看蒼翠綠樹映襯下藍得一塵不染的天空,不多一會兒便到了。

寺廟地處懸崖,臨空而建,面對一大片峽谷和起伏的青山,視野開闊而使人心胸暢然。

那座小院子亦不像寺廟,而是一個小而精緻的四合院。建築只有主殿和左右兩棟木質小樓,小巧而不乏歲月感。木頭結構,門窗皆為鏤空雕花。屋頂簷角處掛著銅鈴,隨風而響,聲音清脆悠遠,深山古寺的韻味也隨之溢出。

庭中立著一株玉蘭樹,花季從12月一直持續到2月。花開之時,純白潔淨的花朵讓整座院子都瀰漫於靜謐而優雅的氛圍。時而掉落一朵花瓣,餘留下一地的芬芳。師父會不時撿拾花瓣,交予友人作為藥引。

初次上去,便被這寺廟風景迷住。徵得師父同意,在春節人潮洶湧之時躲了過來,尋個清靜。

"
失業這一年,我學到的事

離開北京後,在蒼山深處的寺廟裡短居,學到人生重要一課:等待與希望,是人類全部智慧所在。


文|祁十一

我至今懷念去年春節在蒼山深處的寺廟短居的日子。在熱鬧喧囂之中,居於世外,孤獨而清靜地生活,卻感滿足。

那時,距離我又一次成為無業遊民已有半年。人生已然進入一種停滯狀態,不知該何去何從。

但內心卻不感著急惶恐,倒很享受這悠遊閒散的狀態。不問前路,只是活在當下,並等待獲得開悟、做出決定的時刻到來。

那也是我在失業這一年裡,在深山寺廟中學到的最重要一課:“等待與希望,是人類全部智慧所在。”

1

兩年前的秋天,我離開生活了六年的北京。走的那天,北京天氣很好,天空高遠,澄澈乾淨。從北四環去機場,一路看著兩旁熟悉的景緻,心裡異常清楚:這一走,怕是不會回來了。至少可見的幾年內,不會再來這裡長居。

但接下來去哪裡生活、以何為生,卻是未知數。近一年高強度的工作,積勞成疾,只能回川休養。

那便是一年閒散生活的開始。前半年,居於四川盆地,看書,會友,約會,短途旅行可以進行一切放鬆身心的玩樂,卻做不了一件需要集中精力用心動腦的事情。

一直到大半年後,嘗試進入工作狀態,才意識到:身體自有其規律,非人心所能控制。只能尊重它、等待它跟上來,急不得的。

急,是我們這個時代多麼普遍的特徵啊。急著成長,急著成家,急著成功,急著趕路,急著得到一切功成名就被別人羨慕。

我也一度著急。早上睜眼開始晨會,常常到深夜凌晨仍在開會。一天要見許多人、說許多話、寫很多字。大腦每天都在高速運轉,每天都在馬不停蹄往前奔。似乎不急著向前,便是落後。

這大概是北上廣深的職場常態吧。尤其是創業公司,彷彿處於長期的戰鬥狀態,與同業公司、與時代大勢進行著生死時速的競賽。活下來的,都是戰鬥力極強的選手。

我不過是一箇中途退場的人。既因身體原因在急速前進中跟不上節奏,也意識到自己正在走的路方向不對。內憂外患之中,倒下了。

有時候,我們只是著急往前走,急著與時代潮流合拍,害怕成為被時代拋棄的人,卻忽略了最重要的東西:你是否走在了自己心之嚮往的路上?別人的認可,與自己內心深處的追求,到底孰輕孰重?

失業這一年,我學到的事

2

那座寺廟並不知名,只能靠走。車行至山上最後一段水泥路後,再步行一個半小時。

行走在山路之上,聞著松柏花草的清香,聆聽不時傳來的鳥語,時而停下來喝水、看蒼翠綠樹映襯下藍得一塵不染的天空,不多一會兒便到了。

寺廟地處懸崖,臨空而建,面對一大片峽谷和起伏的青山,視野開闊而使人心胸暢然。

那座小院子亦不像寺廟,而是一個小而精緻的四合院。建築只有主殿和左右兩棟木質小樓,小巧而不乏歲月感。木頭結構,門窗皆為鏤空雕花。屋頂簷角處掛著銅鈴,隨風而響,聲音清脆悠遠,深山古寺的韻味也隨之溢出。

庭中立著一株玉蘭樹,花季從12月一直持續到2月。花開之時,純白潔淨的花朵讓整座院子都瀰漫於靜謐而優雅的氛圍。時而掉落一朵花瓣,餘留下一地的芬芳。師父會不時撿拾花瓣,交予友人作為藥引。

初次上去,便被這寺廟風景迷住。徵得師父同意,在春節人潮洶湧之時躲了過來,尋個清靜。

失業這一年,我學到的事

寺廟附近的森林 攝影|鄭章夢

在那裡只住了五天,卻好像停留了很久,久到與整個世界都距離遙遠,久到我至今仍然清晰記得住在那裡的感觸。

每一個清晨看金色朝陽升起,每一個月夜感受如水月光灑滿院落,每天在晨鐘暮鼓、梵音煙火之間燒水做飯、閒散閱讀,在森林中散步兩三個小時……

來寺廟的,多是大理本地人,爬山徒步、結伴出遊。行至山上,在院子裡歇腳喝茶,隨喜一份功德。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地流淌著。

有時人多,我就帶上書去附近的隱祕花園。那是一大片綠幽幽的松樹林,松針落滿一地,冬季乾燥而溫暖,躺在上面看書舒服極了。有時會睡了過去,直到涼意沁人才醒來。

每天清晨都會行至山野深處,有時走得遠了,便去尋訪瀑布的蹤跡。一路上杳無人煙,也無一條好走的路,只能在亂石溪流、懸崖邊上小心行走。在那五天裡,走壞了一雙鞋、一條牛仔褲。

那是何等優美動人、靜謐安寧的山居歲月啊!它就像一顆種子,把緩慢與寧靜種在了我的心裡。

"
失業這一年,我學到的事

離開北京後,在蒼山深處的寺廟裡短居,學到人生重要一課:等待與希望,是人類全部智慧所在。


文|祁十一

我至今懷念去年春節在蒼山深處的寺廟短居的日子。在熱鬧喧囂之中,居於世外,孤獨而清靜地生活,卻感滿足。

那時,距離我又一次成為無業遊民已有半年。人生已然進入一種停滯狀態,不知該何去何從。

但內心卻不感著急惶恐,倒很享受這悠遊閒散的狀態。不問前路,只是活在當下,並等待獲得開悟、做出決定的時刻到來。

那也是我在失業這一年裡,在深山寺廟中學到的最重要一課:“等待與希望,是人類全部智慧所在。”

1

兩年前的秋天,我離開生活了六年的北京。走的那天,北京天氣很好,天空高遠,澄澈乾淨。從北四環去機場,一路看著兩旁熟悉的景緻,心裡異常清楚:這一走,怕是不會回來了。至少可見的幾年內,不會再來這裡長居。

但接下來去哪裡生活、以何為生,卻是未知數。近一年高強度的工作,積勞成疾,只能回川休養。

那便是一年閒散生活的開始。前半年,居於四川盆地,看書,會友,約會,短途旅行可以進行一切放鬆身心的玩樂,卻做不了一件需要集中精力用心動腦的事情。

一直到大半年後,嘗試進入工作狀態,才意識到:身體自有其規律,非人心所能控制。只能尊重它、等待它跟上來,急不得的。

急,是我們這個時代多麼普遍的特徵啊。急著成長,急著成家,急著成功,急著趕路,急著得到一切功成名就被別人羨慕。

我也一度著急。早上睜眼開始晨會,常常到深夜凌晨仍在開會。一天要見許多人、說許多話、寫很多字。大腦每天都在高速運轉,每天都在馬不停蹄往前奔。似乎不急著向前,便是落後。

這大概是北上廣深的職場常態吧。尤其是創業公司,彷彿處於長期的戰鬥狀態,與同業公司、與時代大勢進行著生死時速的競賽。活下來的,都是戰鬥力極強的選手。

我不過是一箇中途退場的人。既因身體原因在急速前進中跟不上節奏,也意識到自己正在走的路方向不對。內憂外患之中,倒下了。

有時候,我們只是著急往前走,急著與時代潮流合拍,害怕成為被時代拋棄的人,卻忽略了最重要的東西:你是否走在了自己心之嚮往的路上?別人的認可,與自己內心深處的追求,到底孰輕孰重?

失業這一年,我學到的事

2

那座寺廟並不知名,只能靠走。車行至山上最後一段水泥路後,再步行一個半小時。

行走在山路之上,聞著松柏花草的清香,聆聽不時傳來的鳥語,時而停下來喝水、看蒼翠綠樹映襯下藍得一塵不染的天空,不多一會兒便到了。

寺廟地處懸崖,臨空而建,面對一大片峽谷和起伏的青山,視野開闊而使人心胸暢然。

那座小院子亦不像寺廟,而是一個小而精緻的四合院。建築只有主殿和左右兩棟木質小樓,小巧而不乏歲月感。木頭結構,門窗皆為鏤空雕花。屋頂簷角處掛著銅鈴,隨風而響,聲音清脆悠遠,深山古寺的韻味也隨之溢出。

庭中立著一株玉蘭樹,花季從12月一直持續到2月。花開之時,純白潔淨的花朵讓整座院子都瀰漫於靜謐而優雅的氛圍。時而掉落一朵花瓣,餘留下一地的芬芳。師父會不時撿拾花瓣,交予友人作為藥引。

初次上去,便被這寺廟風景迷住。徵得師父同意,在春節人潮洶湧之時躲了過來,尋個清靜。

失業這一年,我學到的事

寺廟附近的森林 攝影|鄭章夢

在那裡只住了五天,卻好像停留了很久,久到與整個世界都距離遙遠,久到我至今仍然清晰記得住在那裡的感觸。

每一個清晨看金色朝陽升起,每一個月夜感受如水月光灑滿院落,每天在晨鐘暮鼓、梵音煙火之間燒水做飯、閒散閱讀,在森林中散步兩三個小時……

來寺廟的,多是大理本地人,爬山徒步、結伴出遊。行至山上,在院子裡歇腳喝茶,隨喜一份功德。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地流淌著。

有時人多,我就帶上書去附近的隱祕花園。那是一大片綠幽幽的松樹林,松針落滿一地,冬季乾燥而溫暖,躺在上面看書舒服極了。有時會睡了過去,直到涼意沁人才醒來。

每天清晨都會行至山野深處,有時走得遠了,便去尋訪瀑布的蹤跡。一路上杳無人煙,也無一條好走的路,只能在亂石溪流、懸崖邊上小心行走。在那五天裡,走壞了一雙鞋、一條牛仔褲。

那是何等優美動人、靜謐安寧的山居歲月啊!它就像一顆種子,把緩慢與寧靜種在了我的心裡。

失業這一年,我學到的事

入秋之後,森林層林盡染 攝影|鄭章夢

山上手機信號微弱,4G網絡是沒有的,電話偶爾能打通。做飯,燒水,森林散步,發呆,看書,與師父聊天,構成了日常生活。遠離人世與喧囂。

那段時間裡,每天看書,看《基督山伯爵》,一看就停不下來。

這樣穿透了歷史進程與時間灰燼的書,具有強大的力量,讓人驚歎大仲馬對於人世的深刻洞察。

“要開發深藏在人類智慧裡的寶藏,就需要遭遇不幸;要想引爆炸藥,就需要壓力。”
“扭曲的人格才會產生不健全的思想,一般而言,人性是厭惡犯罪的。然而,文明使我們產生了慾念、惡習、虛榮心,有時,這些因素足以使我們扼殺善良的本性,導致我們作惡。於是,有了這麼一句格言:欲抓罪犯,先找對罪犯有利之人。”
“每個人,從社會階梯的最底層到最高層,都在他周圍形成了一個小小的利害關係網,爾虞我詐,貪得無厭,如同笛卡爾的世界。不過,這些關係網隨著本人地位的升高,越張越大。這是一座倒金字塔,全憑平衡力作用支撐在一個尖頂上。”
“如果你渴望得到某樣東西,你得讓它自由。如果它回到你身邊,它就是屬於你的。如果它不會回來,你就從未擁有過它。”
……


讀到這些精彩的段落、充滿智慧的言語,本身就是一種極大的愉悅,我無法描述它給我帶來了多少快樂。

它和它結尾處那句著名的言辭,像是給我的心注入了強大的力量:人類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這四個字裡面的:“等待”和“希望”。

"
失業這一年,我學到的事

離開北京後,在蒼山深處的寺廟裡短居,學到人生重要一課:等待與希望,是人類全部智慧所在。


文|祁十一

我至今懷念去年春節在蒼山深處的寺廟短居的日子。在熱鬧喧囂之中,居於世外,孤獨而清靜地生活,卻感滿足。

那時,距離我又一次成為無業遊民已有半年。人生已然進入一種停滯狀態,不知該何去何從。

但內心卻不感著急惶恐,倒很享受這悠遊閒散的狀態。不問前路,只是活在當下,並等待獲得開悟、做出決定的時刻到來。

那也是我在失業這一年裡,在深山寺廟中學到的最重要一課:“等待與希望,是人類全部智慧所在。”

1

兩年前的秋天,我離開生活了六年的北京。走的那天,北京天氣很好,天空高遠,澄澈乾淨。從北四環去機場,一路看著兩旁熟悉的景緻,心裡異常清楚:這一走,怕是不會回來了。至少可見的幾年內,不會再來這裡長居。

但接下來去哪裡生活、以何為生,卻是未知數。近一年高強度的工作,積勞成疾,只能回川休養。

那便是一年閒散生活的開始。前半年,居於四川盆地,看書,會友,約會,短途旅行可以進行一切放鬆身心的玩樂,卻做不了一件需要集中精力用心動腦的事情。

一直到大半年後,嘗試進入工作狀態,才意識到:身體自有其規律,非人心所能控制。只能尊重它、等待它跟上來,急不得的。

急,是我們這個時代多麼普遍的特徵啊。急著成長,急著成家,急著成功,急著趕路,急著得到一切功成名就被別人羨慕。

我也一度著急。早上睜眼開始晨會,常常到深夜凌晨仍在開會。一天要見許多人、說許多話、寫很多字。大腦每天都在高速運轉,每天都在馬不停蹄往前奔。似乎不急著向前,便是落後。

這大概是北上廣深的職場常態吧。尤其是創業公司,彷彿處於長期的戰鬥狀態,與同業公司、與時代大勢進行著生死時速的競賽。活下來的,都是戰鬥力極強的選手。

我不過是一箇中途退場的人。既因身體原因在急速前進中跟不上節奏,也意識到自己正在走的路方向不對。內憂外患之中,倒下了。

有時候,我們只是著急往前走,急著與時代潮流合拍,害怕成為被時代拋棄的人,卻忽略了最重要的東西:你是否走在了自己心之嚮往的路上?別人的認可,與自己內心深處的追求,到底孰輕孰重?

失業這一年,我學到的事

2

那座寺廟並不知名,只能靠走。車行至山上最後一段水泥路後,再步行一個半小時。

行走在山路之上,聞著松柏花草的清香,聆聽不時傳來的鳥語,時而停下來喝水、看蒼翠綠樹映襯下藍得一塵不染的天空,不多一會兒便到了。

寺廟地處懸崖,臨空而建,面對一大片峽谷和起伏的青山,視野開闊而使人心胸暢然。

那座小院子亦不像寺廟,而是一個小而精緻的四合院。建築只有主殿和左右兩棟木質小樓,小巧而不乏歲月感。木頭結構,門窗皆為鏤空雕花。屋頂簷角處掛著銅鈴,隨風而響,聲音清脆悠遠,深山古寺的韻味也隨之溢出。

庭中立著一株玉蘭樹,花季從12月一直持續到2月。花開之時,純白潔淨的花朵讓整座院子都瀰漫於靜謐而優雅的氛圍。時而掉落一朵花瓣,餘留下一地的芬芳。師父會不時撿拾花瓣,交予友人作為藥引。

初次上去,便被這寺廟風景迷住。徵得師父同意,在春節人潮洶湧之時躲了過來,尋個清靜。

失業這一年,我學到的事

寺廟附近的森林 攝影|鄭章夢

在那裡只住了五天,卻好像停留了很久,久到與整個世界都距離遙遠,久到我至今仍然清晰記得住在那裡的感觸。

每一個清晨看金色朝陽升起,每一個月夜感受如水月光灑滿院落,每天在晨鐘暮鼓、梵音煙火之間燒水做飯、閒散閱讀,在森林中散步兩三個小時……

來寺廟的,多是大理本地人,爬山徒步、結伴出遊。行至山上,在院子裡歇腳喝茶,隨喜一份功德。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地流淌著。

有時人多,我就帶上書去附近的隱祕花園。那是一大片綠幽幽的松樹林,松針落滿一地,冬季乾燥而溫暖,躺在上面看書舒服極了。有時會睡了過去,直到涼意沁人才醒來。

每天清晨都會行至山野深處,有時走得遠了,便去尋訪瀑布的蹤跡。一路上杳無人煙,也無一條好走的路,只能在亂石溪流、懸崖邊上小心行走。在那五天裡,走壞了一雙鞋、一條牛仔褲。

那是何等優美動人、靜謐安寧的山居歲月啊!它就像一顆種子,把緩慢與寧靜種在了我的心裡。

失業這一年,我學到的事

入秋之後,森林層林盡染 攝影|鄭章夢

山上手機信號微弱,4G網絡是沒有的,電話偶爾能打通。做飯,燒水,森林散步,發呆,看書,與師父聊天,構成了日常生活。遠離人世與喧囂。

那段時間裡,每天看書,看《基督山伯爵》,一看就停不下來。

這樣穿透了歷史進程與時間灰燼的書,具有強大的力量,讓人驚歎大仲馬對於人世的深刻洞察。

“要開發深藏在人類智慧裡的寶藏,就需要遭遇不幸;要想引爆炸藥,就需要壓力。”
“扭曲的人格才會產生不健全的思想,一般而言,人性是厭惡犯罪的。然而,文明使我們產生了慾念、惡習、虛榮心,有時,這些因素足以使我們扼殺善良的本性,導致我們作惡。於是,有了這麼一句格言:欲抓罪犯,先找對罪犯有利之人。”
“每個人,從社會階梯的最底層到最高層,都在他周圍形成了一個小小的利害關係網,爾虞我詐,貪得無厭,如同笛卡爾的世界。不過,這些關係網隨著本人地位的升高,越張越大。這是一座倒金字塔,全憑平衡力作用支撐在一個尖頂上。”
“如果你渴望得到某樣東西,你得讓它自由。如果它回到你身邊,它就是屬於你的。如果它不會回來,你就從未擁有過它。”
……


讀到這些精彩的段落、充滿智慧的言語,本身就是一種極大的愉悅,我無法描述它給我帶來了多少快樂。

它和它結尾處那句著名的言辭,像是給我的心注入了強大的力量:人類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這四個字裡面的:“等待”和“希望”。

失業這一年,我學到的事

3

來大理生活,是一次完全聽從內心的選擇。

在北京工作的六年裡,我曾一次次來大理旅行、短居,卻始終無法棄大城市而居邊遠小城。

或許一直生活在主流社會裡,還是會對邊緣化感到恐懼。

大城市人聲喧囂,熱鬧,身居其中感到安全,還有人群帶來的溫暖。而在邊境高原的小城,該有多悽清荒涼。在這樣的地方,人生不會再有新的可能吧?

當然,一切或許也是時機問題。年輕的時候,對大城市的無限可能充滿嚮往,想要去更大的地方闖蕩、觀察,去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做有意思的事。

大城市,依然提供著最好的平臺與場合,讓各種可能性發生。它帶來的,是閱歷的增長、經驗的豐富,以及更好的經濟基礎。

但付出的代價,卻是身心的疲勞與分裂。我始終沒有在上海和北京,去實現自己一直以來的願望:純粹的寫作。

居大不易,在大城市需要為了生存而奔波,也會為了慾望而奔走。唯難做到的,是為了心而活。

直到又一次成為無業遊民這一年,人生才真正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發生。而第一步,便是去自己喜歡的地方。

真的,在喜歡的地方,你總是會與真正渴望的東西相遇。一切都在不知不覺中發生。

"
失業這一年,我學到的事

離開北京後,在蒼山深處的寺廟裡短居,學到人生重要一課:等待與希望,是人類全部智慧所在。


文|祁十一

我至今懷念去年春節在蒼山深處的寺廟短居的日子。在熱鬧喧囂之中,居於世外,孤獨而清靜地生活,卻感滿足。

那時,距離我又一次成為無業遊民已有半年。人生已然進入一種停滯狀態,不知該何去何從。

但內心卻不感著急惶恐,倒很享受這悠遊閒散的狀態。不問前路,只是活在當下,並等待獲得開悟、做出決定的時刻到來。

那也是我在失業這一年裡,在深山寺廟中學到的最重要一課:“等待與希望,是人類全部智慧所在。”

1

兩年前的秋天,我離開生活了六年的北京。走的那天,北京天氣很好,天空高遠,澄澈乾淨。從北四環去機場,一路看著兩旁熟悉的景緻,心裡異常清楚:這一走,怕是不會回來了。至少可見的幾年內,不會再來這裡長居。

但接下來去哪裡生活、以何為生,卻是未知數。近一年高強度的工作,積勞成疾,只能回川休養。

那便是一年閒散生活的開始。前半年,居於四川盆地,看書,會友,約會,短途旅行可以進行一切放鬆身心的玩樂,卻做不了一件需要集中精力用心動腦的事情。

一直到大半年後,嘗試進入工作狀態,才意識到:身體自有其規律,非人心所能控制。只能尊重它、等待它跟上來,急不得的。

急,是我們這個時代多麼普遍的特徵啊。急著成長,急著成家,急著成功,急著趕路,急著得到一切功成名就被別人羨慕。

我也一度著急。早上睜眼開始晨會,常常到深夜凌晨仍在開會。一天要見許多人、說許多話、寫很多字。大腦每天都在高速運轉,每天都在馬不停蹄往前奔。似乎不急著向前,便是落後。

這大概是北上廣深的職場常態吧。尤其是創業公司,彷彿處於長期的戰鬥狀態,與同業公司、與時代大勢進行著生死時速的競賽。活下來的,都是戰鬥力極強的選手。

我不過是一箇中途退場的人。既因身體原因在急速前進中跟不上節奏,也意識到自己正在走的路方向不對。內憂外患之中,倒下了。

有時候,我們只是著急往前走,急著與時代潮流合拍,害怕成為被時代拋棄的人,卻忽略了最重要的東西:你是否走在了自己心之嚮往的路上?別人的認可,與自己內心深處的追求,到底孰輕孰重?

失業這一年,我學到的事

2

那座寺廟並不知名,只能靠走。車行至山上最後一段水泥路後,再步行一個半小時。

行走在山路之上,聞著松柏花草的清香,聆聽不時傳來的鳥語,時而停下來喝水、看蒼翠綠樹映襯下藍得一塵不染的天空,不多一會兒便到了。

寺廟地處懸崖,臨空而建,面對一大片峽谷和起伏的青山,視野開闊而使人心胸暢然。

那座小院子亦不像寺廟,而是一個小而精緻的四合院。建築只有主殿和左右兩棟木質小樓,小巧而不乏歲月感。木頭結構,門窗皆為鏤空雕花。屋頂簷角處掛著銅鈴,隨風而響,聲音清脆悠遠,深山古寺的韻味也隨之溢出。

庭中立著一株玉蘭樹,花季從12月一直持續到2月。花開之時,純白潔淨的花朵讓整座院子都瀰漫於靜謐而優雅的氛圍。時而掉落一朵花瓣,餘留下一地的芬芳。師父會不時撿拾花瓣,交予友人作為藥引。

初次上去,便被這寺廟風景迷住。徵得師父同意,在春節人潮洶湧之時躲了過來,尋個清靜。

失業這一年,我學到的事

寺廟附近的森林 攝影|鄭章夢

在那裡只住了五天,卻好像停留了很久,久到與整個世界都距離遙遠,久到我至今仍然清晰記得住在那裡的感觸。

每一個清晨看金色朝陽升起,每一個月夜感受如水月光灑滿院落,每天在晨鐘暮鼓、梵音煙火之間燒水做飯、閒散閱讀,在森林中散步兩三個小時……

來寺廟的,多是大理本地人,爬山徒步、結伴出遊。行至山上,在院子裡歇腳喝茶,隨喜一份功德。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地流淌著。

有時人多,我就帶上書去附近的隱祕花園。那是一大片綠幽幽的松樹林,松針落滿一地,冬季乾燥而溫暖,躺在上面看書舒服極了。有時會睡了過去,直到涼意沁人才醒來。

每天清晨都會行至山野深處,有時走得遠了,便去尋訪瀑布的蹤跡。一路上杳無人煙,也無一條好走的路,只能在亂石溪流、懸崖邊上小心行走。在那五天裡,走壞了一雙鞋、一條牛仔褲。

那是何等優美動人、靜謐安寧的山居歲月啊!它就像一顆種子,把緩慢與寧靜種在了我的心裡。

失業這一年,我學到的事

入秋之後,森林層林盡染 攝影|鄭章夢

山上手機信號微弱,4G網絡是沒有的,電話偶爾能打通。做飯,燒水,森林散步,發呆,看書,與師父聊天,構成了日常生活。遠離人世與喧囂。

那段時間裡,每天看書,看《基督山伯爵》,一看就停不下來。

這樣穿透了歷史進程與時間灰燼的書,具有強大的力量,讓人驚歎大仲馬對於人世的深刻洞察。

“要開發深藏在人類智慧裡的寶藏,就需要遭遇不幸;要想引爆炸藥,就需要壓力。”
“扭曲的人格才會產生不健全的思想,一般而言,人性是厭惡犯罪的。然而,文明使我們產生了慾念、惡習、虛榮心,有時,這些因素足以使我們扼殺善良的本性,導致我們作惡。於是,有了這麼一句格言:欲抓罪犯,先找對罪犯有利之人。”
“每個人,從社會階梯的最底層到最高層,都在他周圍形成了一個小小的利害關係網,爾虞我詐,貪得無厭,如同笛卡爾的世界。不過,這些關係網隨著本人地位的升高,越張越大。這是一座倒金字塔,全憑平衡力作用支撐在一個尖頂上。”
“如果你渴望得到某樣東西,你得讓它自由。如果它回到你身邊,它就是屬於你的。如果它不會回來,你就從未擁有過它。”
……


讀到這些精彩的段落、充滿智慧的言語,本身就是一種極大的愉悅,我無法描述它給我帶來了多少快樂。

它和它結尾處那句著名的言辭,像是給我的心注入了強大的力量:人類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這四個字裡面的:“等待”和“希望”。

失業這一年,我學到的事

3

來大理生活,是一次完全聽從內心的選擇。

在北京工作的六年裡,我曾一次次來大理旅行、短居,卻始終無法棄大城市而居邊遠小城。

或許一直生活在主流社會裡,還是會對邊緣化感到恐懼。

大城市人聲喧囂,熱鬧,身居其中感到安全,還有人群帶來的溫暖。而在邊境高原的小城,該有多悽清荒涼。在這樣的地方,人生不會再有新的可能吧?

當然,一切或許也是時機問題。年輕的時候,對大城市的無限可能充滿嚮往,想要去更大的地方闖蕩、觀察,去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做有意思的事。

大城市,依然提供著最好的平臺與場合,讓各種可能性發生。它帶來的,是閱歷的增長、經驗的豐富,以及更好的經濟基礎。

但付出的代價,卻是身心的疲勞與分裂。我始終沒有在上海和北京,去實現自己一直以來的願望:純粹的寫作。

居大不易,在大城市需要為了生存而奔波,也會為了慾望而奔走。唯難做到的,是為了心而活。

直到又一次成為無業遊民這一年,人生才真正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發生。而第一步,便是去自己喜歡的地方。

真的,在喜歡的地方,你總是會與真正渴望的東西相遇。一切都在不知不覺中發生。

失業這一年,我學到的事

4

山居生活後的半年,我成了一個自由撰稿人。不屬於某個機構,出售自己的技能為生。在北京工作數年所積累的能力、資源,讓我得以用這種方式謀生。

也並非沒有全職工作機會,卻一一婉拒。非我所願的,已不想再花費精力與時間。錢,會有的,但一定是我想要的那種錢。

時間流逝,會更明白一個道理:在面臨選擇和決定的時候,核心是你將把時間和精力花在哪裡,這決定了你走的路、看到的風景、遇到的人,決定了你的成就、你是誰。而且那是不可逆的過程。相比之下,眼下的困難和錢,沒那麼重要。

人生短暫,要把寶貴的時間放到內心深處最渴望的地方,以及給愛的人。

譬如現在的我,在喜歡的地方,做喜歡的事情:與深具個性、活得有趣的人們聊天交流,寫下他們的故事,用文字去表達價值與美。

"
失業這一年,我學到的事

離開北京後,在蒼山深處的寺廟裡短居,學到人生重要一課:等待與希望,是人類全部智慧所在。


文|祁十一

我至今懷念去年春節在蒼山深處的寺廟短居的日子。在熱鬧喧囂之中,居於世外,孤獨而清靜地生活,卻感滿足。

那時,距離我又一次成為無業遊民已有半年。人生已然進入一種停滯狀態,不知該何去何從。

但內心卻不感著急惶恐,倒很享受這悠遊閒散的狀態。不問前路,只是活在當下,並等待獲得開悟、做出決定的時刻到來。

那也是我在失業這一年裡,在深山寺廟中學到的最重要一課:“等待與希望,是人類全部智慧所在。”

1

兩年前的秋天,我離開生活了六年的北京。走的那天,北京天氣很好,天空高遠,澄澈乾淨。從北四環去機場,一路看著兩旁熟悉的景緻,心裡異常清楚:這一走,怕是不會回來了。至少可見的幾年內,不會再來這裡長居。

但接下來去哪裡生活、以何為生,卻是未知數。近一年高強度的工作,積勞成疾,只能回川休養。

那便是一年閒散生活的開始。前半年,居於四川盆地,看書,會友,約會,短途旅行可以進行一切放鬆身心的玩樂,卻做不了一件需要集中精力用心動腦的事情。

一直到大半年後,嘗試進入工作狀態,才意識到:身體自有其規律,非人心所能控制。只能尊重它、等待它跟上來,急不得的。

急,是我們這個時代多麼普遍的特徵啊。急著成長,急著成家,急著成功,急著趕路,急著得到一切功成名就被別人羨慕。

我也一度著急。早上睜眼開始晨會,常常到深夜凌晨仍在開會。一天要見許多人、說許多話、寫很多字。大腦每天都在高速運轉,每天都在馬不停蹄往前奔。似乎不急著向前,便是落後。

這大概是北上廣深的職場常態吧。尤其是創業公司,彷彿處於長期的戰鬥狀態,與同業公司、與時代大勢進行著生死時速的競賽。活下來的,都是戰鬥力極強的選手。

我不過是一箇中途退場的人。既因身體原因在急速前進中跟不上節奏,也意識到自己正在走的路方向不對。內憂外患之中,倒下了。

有時候,我們只是著急往前走,急著與時代潮流合拍,害怕成為被時代拋棄的人,卻忽略了最重要的東西:你是否走在了自己心之嚮往的路上?別人的認可,與自己內心深處的追求,到底孰輕孰重?

失業這一年,我學到的事

2

那座寺廟並不知名,只能靠走。車行至山上最後一段水泥路後,再步行一個半小時。

行走在山路之上,聞著松柏花草的清香,聆聽不時傳來的鳥語,時而停下來喝水、看蒼翠綠樹映襯下藍得一塵不染的天空,不多一會兒便到了。

寺廟地處懸崖,臨空而建,面對一大片峽谷和起伏的青山,視野開闊而使人心胸暢然。

那座小院子亦不像寺廟,而是一個小而精緻的四合院。建築只有主殿和左右兩棟木質小樓,小巧而不乏歲月感。木頭結構,門窗皆為鏤空雕花。屋頂簷角處掛著銅鈴,隨風而響,聲音清脆悠遠,深山古寺的韻味也隨之溢出。

庭中立著一株玉蘭樹,花季從12月一直持續到2月。花開之時,純白潔淨的花朵讓整座院子都瀰漫於靜謐而優雅的氛圍。時而掉落一朵花瓣,餘留下一地的芬芳。師父會不時撿拾花瓣,交予友人作為藥引。

初次上去,便被這寺廟風景迷住。徵得師父同意,在春節人潮洶湧之時躲了過來,尋個清靜。

失業這一年,我學到的事

寺廟附近的森林 攝影|鄭章夢

在那裡只住了五天,卻好像停留了很久,久到與整個世界都距離遙遠,久到我至今仍然清晰記得住在那裡的感觸。

每一個清晨看金色朝陽升起,每一個月夜感受如水月光灑滿院落,每天在晨鐘暮鼓、梵音煙火之間燒水做飯、閒散閱讀,在森林中散步兩三個小時……

來寺廟的,多是大理本地人,爬山徒步、結伴出遊。行至山上,在院子裡歇腳喝茶,隨喜一份功德。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地流淌著。

有時人多,我就帶上書去附近的隱祕花園。那是一大片綠幽幽的松樹林,松針落滿一地,冬季乾燥而溫暖,躺在上面看書舒服極了。有時會睡了過去,直到涼意沁人才醒來。

每天清晨都會行至山野深處,有時走得遠了,便去尋訪瀑布的蹤跡。一路上杳無人煙,也無一條好走的路,只能在亂石溪流、懸崖邊上小心行走。在那五天裡,走壞了一雙鞋、一條牛仔褲。

那是何等優美動人、靜謐安寧的山居歲月啊!它就像一顆種子,把緩慢與寧靜種在了我的心裡。

失業這一年,我學到的事

入秋之後,森林層林盡染 攝影|鄭章夢

山上手機信號微弱,4G網絡是沒有的,電話偶爾能打通。做飯,燒水,森林散步,發呆,看書,與師父聊天,構成了日常生活。遠離人世與喧囂。

那段時間裡,每天看書,看《基督山伯爵》,一看就停不下來。

這樣穿透了歷史進程與時間灰燼的書,具有強大的力量,讓人驚歎大仲馬對於人世的深刻洞察。

“要開發深藏在人類智慧裡的寶藏,就需要遭遇不幸;要想引爆炸藥,就需要壓力。”
“扭曲的人格才會產生不健全的思想,一般而言,人性是厭惡犯罪的。然而,文明使我們產生了慾念、惡習、虛榮心,有時,這些因素足以使我們扼殺善良的本性,導致我們作惡。於是,有了這麼一句格言:欲抓罪犯,先找對罪犯有利之人。”
“每個人,從社會階梯的最底層到最高層,都在他周圍形成了一個小小的利害關係網,爾虞我詐,貪得無厭,如同笛卡爾的世界。不過,這些關係網隨著本人地位的升高,越張越大。這是一座倒金字塔,全憑平衡力作用支撐在一個尖頂上。”
“如果你渴望得到某樣東西,你得讓它自由。如果它回到你身邊,它就是屬於你的。如果它不會回來,你就從未擁有過它。”
……


讀到這些精彩的段落、充滿智慧的言語,本身就是一種極大的愉悅,我無法描述它給我帶來了多少快樂。

它和它結尾處那句著名的言辭,像是給我的心注入了強大的力量:人類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這四個字裡面的:“等待”和“希望”。

失業這一年,我學到的事

3

來大理生活,是一次完全聽從內心的選擇。

在北京工作的六年裡,我曾一次次來大理旅行、短居,卻始終無法棄大城市而居邊遠小城。

或許一直生活在主流社會裡,還是會對邊緣化感到恐懼。

大城市人聲喧囂,熱鬧,身居其中感到安全,還有人群帶來的溫暖。而在邊境高原的小城,該有多悽清荒涼。在這樣的地方,人生不會再有新的可能吧?

當然,一切或許也是時機問題。年輕的時候,對大城市的無限可能充滿嚮往,想要去更大的地方闖蕩、觀察,去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做有意思的事。

大城市,依然提供著最好的平臺與場合,讓各種可能性發生。它帶來的,是閱歷的增長、經驗的豐富,以及更好的經濟基礎。

但付出的代價,卻是身心的疲勞與分裂。我始終沒有在上海和北京,去實現自己一直以來的願望:純粹的寫作。

居大不易,在大城市需要為了生存而奔波,也會為了慾望而奔走。唯難做到的,是為了心而活。

直到又一次成為無業遊民這一年,人生才真正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發生。而第一步,便是去自己喜歡的地方。

真的,在喜歡的地方,你總是會與真正渴望的東西相遇。一切都在不知不覺中發生。

失業這一年,我學到的事

4

山居生活後的半年,我成了一個自由撰稿人。不屬於某個機構,出售自己的技能為生。在北京工作數年所積累的能力、資源,讓我得以用這種方式謀生。

也並非沒有全職工作機會,卻一一婉拒。非我所願的,已不想再花費精力與時間。錢,會有的,但一定是我想要的那種錢。

時間流逝,會更明白一個道理:在面臨選擇和決定的時候,核心是你將把時間和精力花在哪裡,這決定了你走的路、看到的風景、遇到的人,決定了你的成就、你是誰。而且那是不可逆的過程。相比之下,眼下的困難和錢,沒那麼重要。

人生短暫,要把寶貴的時間放到內心深處最渴望的地方,以及給愛的人。

譬如現在的我,在喜歡的地方,做喜歡的事情:與深具個性、活得有趣的人們聊天交流,寫下他們的故事,用文字去表達價值與美。

失業這一年,我學到的事

5

至今仍然在大理生活,可見的一段時間內,還將繼續在這裡,把根枝伸向土地的更深遠處。

依然深深地喜歡這裡。有時清晨去古城的菜市場買菜,或者夜晚在巷子裡等人,抬頭看到或明或暗的蒼山,心裡就莫名地感到高興:“真是喜歡啊!”

有時去爬山,走進蒼山茂密的森林裡,聞著草木清香,看著墓碑,便覺得死後埋在這裡也不錯。

在洱海邊上有一間屋子。它就像是我的隱世之所,讓我可以不時從熱鬧的古城離開,來到這裡讀書寫作。

從早到晚,坐在房間裡,面朝蒼山洱海,獨自寫作。一邊看著湖水在陽光下晶瑩湛藍、閃著光芒,看著蒼山雄渾壯麗、在夕陽之下變成深黛色。

或許未來的某一天,我也可能因為一些人、一些事而離開。但大理,卻始終是內心的某種歸宿。

就像大仲馬在《基督山伯爵》中所說:一個人曾經有過幸福的地方,也應該是他最後的歸宿。

"
失業這一年,我學到的事

離開北京後,在蒼山深處的寺廟裡短居,學到人生重要一課:等待與希望,是人類全部智慧所在。


文|祁十一

我至今懷念去年春節在蒼山深處的寺廟短居的日子。在熱鬧喧囂之中,居於世外,孤獨而清靜地生活,卻感滿足。

那時,距離我又一次成為無業遊民已有半年。人生已然進入一種停滯狀態,不知該何去何從。

但內心卻不感著急惶恐,倒很享受這悠遊閒散的狀態。不問前路,只是活在當下,並等待獲得開悟、做出決定的時刻到來。

那也是我在失業這一年裡,在深山寺廟中學到的最重要一課:“等待與希望,是人類全部智慧所在。”

1

兩年前的秋天,我離開生活了六年的北京。走的那天,北京天氣很好,天空高遠,澄澈乾淨。從北四環去機場,一路看著兩旁熟悉的景緻,心裡異常清楚:這一走,怕是不會回來了。至少可見的幾年內,不會再來這裡長居。

但接下來去哪裡生活、以何為生,卻是未知數。近一年高強度的工作,積勞成疾,只能回川休養。

那便是一年閒散生活的開始。前半年,居於四川盆地,看書,會友,約會,短途旅行可以進行一切放鬆身心的玩樂,卻做不了一件需要集中精力用心動腦的事情。

一直到大半年後,嘗試進入工作狀態,才意識到:身體自有其規律,非人心所能控制。只能尊重它、等待它跟上來,急不得的。

急,是我們這個時代多麼普遍的特徵啊。急著成長,急著成家,急著成功,急著趕路,急著得到一切功成名就被別人羨慕。

我也一度著急。早上睜眼開始晨會,常常到深夜凌晨仍在開會。一天要見許多人、說許多話、寫很多字。大腦每天都在高速運轉,每天都在馬不停蹄往前奔。似乎不急著向前,便是落後。

這大概是北上廣深的職場常態吧。尤其是創業公司,彷彿處於長期的戰鬥狀態,與同業公司、與時代大勢進行著生死時速的競賽。活下來的,都是戰鬥力極強的選手。

我不過是一箇中途退場的人。既因身體原因在急速前進中跟不上節奏,也意識到自己正在走的路方向不對。內憂外患之中,倒下了。

有時候,我們只是著急往前走,急著與時代潮流合拍,害怕成為被時代拋棄的人,卻忽略了最重要的東西:你是否走在了自己心之嚮往的路上?別人的認可,與自己內心深處的追求,到底孰輕孰重?

失業這一年,我學到的事

2

那座寺廟並不知名,只能靠走。車行至山上最後一段水泥路後,再步行一個半小時。

行走在山路之上,聞著松柏花草的清香,聆聽不時傳來的鳥語,時而停下來喝水、看蒼翠綠樹映襯下藍得一塵不染的天空,不多一會兒便到了。

寺廟地處懸崖,臨空而建,面對一大片峽谷和起伏的青山,視野開闊而使人心胸暢然。

那座小院子亦不像寺廟,而是一個小而精緻的四合院。建築只有主殿和左右兩棟木質小樓,小巧而不乏歲月感。木頭結構,門窗皆為鏤空雕花。屋頂簷角處掛著銅鈴,隨風而響,聲音清脆悠遠,深山古寺的韻味也隨之溢出。

庭中立著一株玉蘭樹,花季從12月一直持續到2月。花開之時,純白潔淨的花朵讓整座院子都瀰漫於靜謐而優雅的氛圍。時而掉落一朵花瓣,餘留下一地的芬芳。師父會不時撿拾花瓣,交予友人作為藥引。

初次上去,便被這寺廟風景迷住。徵得師父同意,在春節人潮洶湧之時躲了過來,尋個清靜。

失業這一年,我學到的事

寺廟附近的森林 攝影|鄭章夢

在那裡只住了五天,卻好像停留了很久,久到與整個世界都距離遙遠,久到我至今仍然清晰記得住在那裡的感觸。

每一個清晨看金色朝陽升起,每一個月夜感受如水月光灑滿院落,每天在晨鐘暮鼓、梵音煙火之間燒水做飯、閒散閱讀,在森林中散步兩三個小時……

來寺廟的,多是大理本地人,爬山徒步、結伴出遊。行至山上,在院子裡歇腳喝茶,隨喜一份功德。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地流淌著。

有時人多,我就帶上書去附近的隱祕花園。那是一大片綠幽幽的松樹林,松針落滿一地,冬季乾燥而溫暖,躺在上面看書舒服極了。有時會睡了過去,直到涼意沁人才醒來。

每天清晨都會行至山野深處,有時走得遠了,便去尋訪瀑布的蹤跡。一路上杳無人煙,也無一條好走的路,只能在亂石溪流、懸崖邊上小心行走。在那五天裡,走壞了一雙鞋、一條牛仔褲。

那是何等優美動人、靜謐安寧的山居歲月啊!它就像一顆種子,把緩慢與寧靜種在了我的心裡。

失業這一年,我學到的事

入秋之後,森林層林盡染 攝影|鄭章夢

山上手機信號微弱,4G網絡是沒有的,電話偶爾能打通。做飯,燒水,森林散步,發呆,看書,與師父聊天,構成了日常生活。遠離人世與喧囂。

那段時間裡,每天看書,看《基督山伯爵》,一看就停不下來。

這樣穿透了歷史進程與時間灰燼的書,具有強大的力量,讓人驚歎大仲馬對於人世的深刻洞察。

“要開發深藏在人類智慧裡的寶藏,就需要遭遇不幸;要想引爆炸藥,就需要壓力。”
“扭曲的人格才會產生不健全的思想,一般而言,人性是厭惡犯罪的。然而,文明使我們產生了慾念、惡習、虛榮心,有時,這些因素足以使我們扼殺善良的本性,導致我們作惡。於是,有了這麼一句格言:欲抓罪犯,先找對罪犯有利之人。”
“每個人,從社會階梯的最底層到最高層,都在他周圍形成了一個小小的利害關係網,爾虞我詐,貪得無厭,如同笛卡爾的世界。不過,這些關係網隨著本人地位的升高,越張越大。這是一座倒金字塔,全憑平衡力作用支撐在一個尖頂上。”
“如果你渴望得到某樣東西,你得讓它自由。如果它回到你身邊,它就是屬於你的。如果它不會回來,你就從未擁有過它。”
……


讀到這些精彩的段落、充滿智慧的言語,本身就是一種極大的愉悅,我無法描述它給我帶來了多少快樂。

它和它結尾處那句著名的言辭,像是給我的心注入了強大的力量:人類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這四個字裡面的:“等待”和“希望”。

失業這一年,我學到的事

3

來大理生活,是一次完全聽從內心的選擇。

在北京工作的六年裡,我曾一次次來大理旅行、短居,卻始終無法棄大城市而居邊遠小城。

或許一直生活在主流社會裡,還是會對邊緣化感到恐懼。

大城市人聲喧囂,熱鬧,身居其中感到安全,還有人群帶來的溫暖。而在邊境高原的小城,該有多悽清荒涼。在這樣的地方,人生不會再有新的可能吧?

當然,一切或許也是時機問題。年輕的時候,對大城市的無限可能充滿嚮往,想要去更大的地方闖蕩、觀察,去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做有意思的事。

大城市,依然提供著最好的平臺與場合,讓各種可能性發生。它帶來的,是閱歷的增長、經驗的豐富,以及更好的經濟基礎。

但付出的代價,卻是身心的疲勞與分裂。我始終沒有在上海和北京,去實現自己一直以來的願望:純粹的寫作。

居大不易,在大城市需要為了生存而奔波,也會為了慾望而奔走。唯難做到的,是為了心而活。

直到又一次成為無業遊民這一年,人生才真正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發生。而第一步,便是去自己喜歡的地方。

真的,在喜歡的地方,你總是會與真正渴望的東西相遇。一切都在不知不覺中發生。

失業這一年,我學到的事

4

山居生活後的半年,我成了一個自由撰稿人。不屬於某個機構,出售自己的技能為生。在北京工作數年所積累的能力、資源,讓我得以用這種方式謀生。

也並非沒有全職工作機會,卻一一婉拒。非我所願的,已不想再花費精力與時間。錢,會有的,但一定是我想要的那種錢。

時間流逝,會更明白一個道理:在面臨選擇和決定的時候,核心是你將把時間和精力花在哪裡,這決定了你走的路、看到的風景、遇到的人,決定了你的成就、你是誰。而且那是不可逆的過程。相比之下,眼下的困難和錢,沒那麼重要。

人生短暫,要把寶貴的時間放到內心深處最渴望的地方,以及給愛的人。

譬如現在的我,在喜歡的地方,做喜歡的事情:與深具個性、活得有趣的人們聊天交流,寫下他們的故事,用文字去表達價值與美。

失業這一年,我學到的事

5

至今仍然在大理生活,可見的一段時間內,還將繼續在這裡,把根枝伸向土地的更深遠處。

依然深深地喜歡這裡。有時清晨去古城的菜市場買菜,或者夜晚在巷子裡等人,抬頭看到或明或暗的蒼山,心裡就莫名地感到高興:“真是喜歡啊!”

有時去爬山,走進蒼山茂密的森林裡,聞著草木清香,看著墓碑,便覺得死後埋在這裡也不錯。

在洱海邊上有一間屋子。它就像是我的隱世之所,讓我可以不時從熱鬧的古城離開,來到這裡讀書寫作。

從早到晚,坐在房間裡,面朝蒼山洱海,獨自寫作。一邊看著湖水在陽光下晶瑩湛藍、閃著光芒,看著蒼山雄渾壯麗、在夕陽之下變成深黛色。

或許未來的某一天,我也可能因為一些人、一些事而離開。但大理,卻始終是內心的某種歸宿。

就像大仲馬在《基督山伯爵》中所說:一個人曾經有過幸福的地方,也應該是他最後的歸宿。

失業這一年,我學到的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