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本想保周朝八百年,沒料到才過了六百多年,齊國就不姓姜了'

"

姜子牙本想保周朝八百年,沒料到才過了六百多年,齊國就不姓姜了

在《封神演義》中,周文王姬昌從朝歌回到西岐之後,就開始尋訪人才,幫助自己。有一次出巡到渭水河邊的時候,找到了在渭水河邊釣魚的姜子牙。

"

姜子牙本想保周朝八百年,沒料到才過了六百多年,齊國就不姓姜了

在《封神演義》中,周文王姬昌從朝歌回到西岐之後,就開始尋訪人才,幫助自己。有一次出巡到渭水河邊的時候,找到了在渭水河邊釣魚的姜子牙。

姜子牙本想保周朝八百年,沒料到才過了六百多年,齊國就不姓姜了

話說姜子牙這個時候,已經是八十多歲的老人了。他為了考驗姬昌的求賢誠意,要姬昌為之拉車,方允登程。姬昌求賢心切,親為姜尚拉車,於是君臣同離渭水。而在拉車的過程中,出現這樣一個小插曲:姬昌力大無比,拉著車之朝西邊一口氣就走了301步,突然跌倒了。姬昌爬起來後發現自己竟搞錯了方向,糊里糊塗的拉著車朝東邊走了507步,終於體力不支,癱倒在路。姜子牙這時候便說:“此乃天數啊!西伯侯,你一共走了808步,周朝就存在808年。”這就是歷史上很有名的典故“文王拉車”。

"

姜子牙本想保周朝八百年,沒料到才過了六百多年,齊國就不姓姜了

在《封神演義》中,周文王姬昌從朝歌回到西岐之後,就開始尋訪人才,幫助自己。有一次出巡到渭水河邊的時候,找到了在渭水河邊釣魚的姜子牙。

姜子牙本想保周朝八百年,沒料到才過了六百多年,齊國就不姓姜了

話說姜子牙這個時候,已經是八十多歲的老人了。他為了考驗姬昌的求賢誠意,要姬昌為之拉車,方允登程。姬昌求賢心切,親為姜尚拉車,於是君臣同離渭水。而在拉車的過程中,出現這樣一個小插曲:姬昌力大無比,拉著車之朝西邊一口氣就走了301步,突然跌倒了。姬昌爬起來後發現自己竟搞錯了方向,糊里糊塗的拉著車朝東邊走了507步,終於體力不支,癱倒在路。姜子牙這時候便說:“此乃天數啊!西伯侯,你一共走了808步,周朝就存在808年。”這就是歷史上很有名的典故“文王拉車”。

姜子牙本想保周朝八百年,沒料到才過了六百多年,齊國就不姓姜了

從此,周文王姬昌游魚得水,如虎添翼,西岐一天比一天強大起來。在周文王姬昌去世之後,周武王姬發繼位,然後在姜子牙的輔佐之下,開始了討伐紂王,並最終打敗了紂王,建立了周朝。

"

姜子牙本想保周朝八百年,沒料到才過了六百多年,齊國就不姓姜了

在《封神演義》中,周文王姬昌從朝歌回到西岐之後,就開始尋訪人才,幫助自己。有一次出巡到渭水河邊的時候,找到了在渭水河邊釣魚的姜子牙。

姜子牙本想保周朝八百年,沒料到才過了六百多年,齊國就不姓姜了

話說姜子牙這個時候,已經是八十多歲的老人了。他為了考驗姬昌的求賢誠意,要姬昌為之拉車,方允登程。姬昌求賢心切,親為姜尚拉車,於是君臣同離渭水。而在拉車的過程中,出現這樣一個小插曲:姬昌力大無比,拉著車之朝西邊一口氣就走了301步,突然跌倒了。姬昌爬起來後發現自己竟搞錯了方向,糊里糊塗的拉著車朝東邊走了507步,終於體力不支,癱倒在路。姜子牙這時候便說:“此乃天數啊!西伯侯,你一共走了808步,周朝就存在808年。”這就是歷史上很有名的典故“文王拉車”。

姜子牙本想保周朝八百年,沒料到才過了六百多年,齊國就不姓姜了

從此,周文王姬昌游魚得水,如虎添翼,西岐一天比一天強大起來。在周文王姬昌去世之後,周武王姬發繼位,然後在姜子牙的輔佐之下,開始了討伐紂王,並最終打敗了紂王,建立了周朝。

姜子牙本想保周朝八百年,沒料到才過了六百多年,齊國就不姓姜了

武王伐紂之後,為了維護周王朝的統治,武王根據功臣以及諸侯們功勞的大小,分封天下。姜子牙“系炎帝裔孫伯益為四嶽,佐禹平水土有功,賜姓曰姜氏,謂之呂侯。其國在南陽宛縣之西南。自太公呂望超自渭水,為周文、武師,號為師尚父,佐文、武定天下,有大功,封營丘, 為齊侯,列於五侯九伯之上。即今山東青州府是也。”——摘自《封神演義》

"

姜子牙本想保周朝八百年,沒料到才過了六百多年,齊國就不姓姜了

在《封神演義》中,周文王姬昌從朝歌回到西岐之後,就開始尋訪人才,幫助自己。有一次出巡到渭水河邊的時候,找到了在渭水河邊釣魚的姜子牙。

姜子牙本想保周朝八百年,沒料到才過了六百多年,齊國就不姓姜了

話說姜子牙這個時候,已經是八十多歲的老人了。他為了考驗姬昌的求賢誠意,要姬昌為之拉車,方允登程。姬昌求賢心切,親為姜尚拉車,於是君臣同離渭水。而在拉車的過程中,出現這樣一個小插曲:姬昌力大無比,拉著車之朝西邊一口氣就走了301步,突然跌倒了。姬昌爬起來後發現自己竟搞錯了方向,糊里糊塗的拉著車朝東邊走了507步,終於體力不支,癱倒在路。姜子牙這時候便說:“此乃天數啊!西伯侯,你一共走了808步,周朝就存在808年。”這就是歷史上很有名的典故“文王拉車”。

姜子牙本想保周朝八百年,沒料到才過了六百多年,齊國就不姓姜了

從此,周文王姬昌游魚得水,如虎添翼,西岐一天比一天強大起來。在周文王姬昌去世之後,周武王姬發繼位,然後在姜子牙的輔佐之下,開始了討伐紂王,並最終打敗了紂王,建立了周朝。

姜子牙本想保周朝八百年,沒料到才過了六百多年,齊國就不姓姜了

武王伐紂之後,為了維護周王朝的統治,武王根據功臣以及諸侯們功勞的大小,分封天下。姜子牙“系炎帝裔孫伯益為四嶽,佐禹平水土有功,賜姓曰姜氏,謂之呂侯。其國在南陽宛縣之西南。自太公呂望超自渭水,為周文、武師,號為師尚父,佐文、武定天下,有大功,封營丘, 為齊侯,列於五侯九伯之上。即今山東青州府是也。”——摘自《封神演義》

姜子牙本想保周朝八百年,沒料到才過了六百多年,齊國就不姓姜了

在分封完畢之後,姜子牙就告別了周武王,先是去朝歌拜訪了自己的結義兄弟宋異人,之後就回到了自己的封地。“太公在齊,治國有法,使民以時;不五越月,而齊國大治。”——摘自《封神演義》

時間過了三百年,這期間,周王室與諸侯國都相安無事。然而,這個時候,卻出了一個歷史上很有名的昏君——周幽王,為了博取褒姒一笑,竟然烽火戲諸侯,最終導致西周的滅亡。而在平王遷都之後,周王室式微,而諸侯國卻迅速成長起來,成為周王室的心腹大患。

"

姜子牙本想保周朝八百年,沒料到才過了六百多年,齊國就不姓姜了

在《封神演義》中,周文王姬昌從朝歌回到西岐之後,就開始尋訪人才,幫助自己。有一次出巡到渭水河邊的時候,找到了在渭水河邊釣魚的姜子牙。

姜子牙本想保周朝八百年,沒料到才過了六百多年,齊國就不姓姜了

話說姜子牙這個時候,已經是八十多歲的老人了。他為了考驗姬昌的求賢誠意,要姬昌為之拉車,方允登程。姬昌求賢心切,親為姜尚拉車,於是君臣同離渭水。而在拉車的過程中,出現這樣一個小插曲:姬昌力大無比,拉著車之朝西邊一口氣就走了301步,突然跌倒了。姬昌爬起來後發現自己竟搞錯了方向,糊里糊塗的拉著車朝東邊走了507步,終於體力不支,癱倒在路。姜子牙這時候便說:“此乃天數啊!西伯侯,你一共走了808步,周朝就存在808年。”這就是歷史上很有名的典故“文王拉車”。

姜子牙本想保周朝八百年,沒料到才過了六百多年,齊國就不姓姜了

從此,周文王姬昌游魚得水,如虎添翼,西岐一天比一天強大起來。在周文王姬昌去世之後,周武王姬發繼位,然後在姜子牙的輔佐之下,開始了討伐紂王,並最終打敗了紂王,建立了周朝。

姜子牙本想保周朝八百年,沒料到才過了六百多年,齊國就不姓姜了

武王伐紂之後,為了維護周王朝的統治,武王根據功臣以及諸侯們功勞的大小,分封天下。姜子牙“系炎帝裔孫伯益為四嶽,佐禹平水土有功,賜姓曰姜氏,謂之呂侯。其國在南陽宛縣之西南。自太公呂望超自渭水,為周文、武師,號為師尚父,佐文、武定天下,有大功,封營丘, 為齊侯,列於五侯九伯之上。即今山東青州府是也。”——摘自《封神演義》

姜子牙本想保周朝八百年,沒料到才過了六百多年,齊國就不姓姜了

在分封完畢之後,姜子牙就告別了周武王,先是去朝歌拜訪了自己的結義兄弟宋異人,之後就回到了自己的封地。“太公在齊,治國有法,使民以時;不五越月,而齊國大治。”——摘自《封神演義》

時間過了三百年,這期間,周王室與諸侯國都相安無事。然而,這個時候,卻出了一個歷史上很有名的昏君——周幽王,為了博取褒姒一笑,竟然烽火戲諸侯,最終導致西周的滅亡。而在平王遷都之後,周王室式微,而諸侯國卻迅速成長起來,成為周王室的心腹大患。

姜子牙本想保周朝八百年,沒料到才過了六百多年,齊國就不姓姜了

而此時的齊國,也處於多事之秋,王位的繼承出現了混亂,最後公子小白打敗了公子糾,並且任用管仲為相,鮑叔牙為將,齊國的國力迅速壯大,成為東方首屈一指的大國。特別是在外交方面,管仲提出了“以遊士八十人,奉之以車馬衣襲,多其貲帛,使周遊於四方,以號召天下之賢士。又使人以皮幣玩好,鬻行四方,以察其上下之所好。擇其瑕者而攻之,可以益地,擇其淫亂篡弒者而誅之,可以立威。如此,則天下諸侯,皆相率而朝於齊矣。然後率諸侯以事周,使修職貢,則王室尊矣。方伯之名,君雖欲辭之,不可得也。”——摘自《東周列國志》

"

姜子牙本想保周朝八百年,沒料到才過了六百多年,齊國就不姓姜了

在《封神演義》中,周文王姬昌從朝歌回到西岐之後,就開始尋訪人才,幫助自己。有一次出巡到渭水河邊的時候,找到了在渭水河邊釣魚的姜子牙。

姜子牙本想保周朝八百年,沒料到才過了六百多年,齊國就不姓姜了

話說姜子牙這個時候,已經是八十多歲的老人了。他為了考驗姬昌的求賢誠意,要姬昌為之拉車,方允登程。姬昌求賢心切,親為姜尚拉車,於是君臣同離渭水。而在拉車的過程中,出現這樣一個小插曲:姬昌力大無比,拉著車之朝西邊一口氣就走了301步,突然跌倒了。姬昌爬起來後發現自己竟搞錯了方向,糊里糊塗的拉著車朝東邊走了507步,終於體力不支,癱倒在路。姜子牙這時候便說:“此乃天數啊!西伯侯,你一共走了808步,周朝就存在808年。”這就是歷史上很有名的典故“文王拉車”。

姜子牙本想保周朝八百年,沒料到才過了六百多年,齊國就不姓姜了

從此,周文王姬昌游魚得水,如虎添翼,西岐一天比一天強大起來。在周文王姬昌去世之後,周武王姬發繼位,然後在姜子牙的輔佐之下,開始了討伐紂王,並最終打敗了紂王,建立了周朝。

姜子牙本想保周朝八百年,沒料到才過了六百多年,齊國就不姓姜了

武王伐紂之後,為了維護周王朝的統治,武王根據功臣以及諸侯們功勞的大小,分封天下。姜子牙“系炎帝裔孫伯益為四嶽,佐禹平水土有功,賜姓曰姜氏,謂之呂侯。其國在南陽宛縣之西南。自太公呂望超自渭水,為周文、武師,號為師尚父,佐文、武定天下,有大功,封營丘, 為齊侯,列於五侯九伯之上。即今山東青州府是也。”——摘自《封神演義》

姜子牙本想保周朝八百年,沒料到才過了六百多年,齊國就不姓姜了

在分封完畢之後,姜子牙就告別了周武王,先是去朝歌拜訪了自己的結義兄弟宋異人,之後就回到了自己的封地。“太公在齊,治國有法,使民以時;不五越月,而齊國大治。”——摘自《封神演義》

時間過了三百年,這期間,周王室與諸侯國都相安無事。然而,這個時候,卻出了一個歷史上很有名的昏君——周幽王,為了博取褒姒一笑,竟然烽火戲諸侯,最終導致西周的滅亡。而在平王遷都之後,周王室式微,而諸侯國卻迅速成長起來,成為周王室的心腹大患。

姜子牙本想保周朝八百年,沒料到才過了六百多年,齊國就不姓姜了

而此時的齊國,也處於多事之秋,王位的繼承出現了混亂,最後公子小白打敗了公子糾,並且任用管仲為相,鮑叔牙為將,齊國的國力迅速壯大,成為東方首屈一指的大國。特別是在外交方面,管仲提出了“以遊士八十人,奉之以車馬衣襲,多其貲帛,使周遊於四方,以號召天下之賢士。又使人以皮幣玩好,鬻行四方,以察其上下之所好。擇其瑕者而攻之,可以益地,擇其淫亂篡弒者而誅之,可以立威。如此,則天下諸侯,皆相率而朝於齊矣。然後率諸侯以事周,使修職貢,則王室尊矣。方伯之名,君雖欲辭之,不可得也。”——摘自《東周列國志》

姜子牙本想保周朝八百年,沒料到才過了六百多年,齊國就不姓姜了

齊桓公按照管仲的策略,“擇其瑕者而攻之”,“擇其淫亂篡弒者而誅之”,平定宋國的動亂,滅了譚、遂、鄣等小國,九合諸侯。特別是在對戎狄等遊牧部落的戰爭中,多次取勝,成為周王室的代言人。姜子牙的後代再一次站在了周王室這一邊,為王室討伐異己。一時之間,四方來朝,齊桓公成為五霸之首。

然而在兩百年後,田成子四世孫田和廢了齊康公,並放逐齊康公於海上,自立為國君。公元前379年,齊康公死,姜姓齊國絕祀。田氏仍以“齊”作為國號,史稱“田齊”。

"

姜子牙本想保周朝八百年,沒料到才過了六百多年,齊國就不姓姜了

在《封神演義》中,周文王姬昌從朝歌回到西岐之後,就開始尋訪人才,幫助自己。有一次出巡到渭水河邊的時候,找到了在渭水河邊釣魚的姜子牙。

姜子牙本想保周朝八百年,沒料到才過了六百多年,齊國就不姓姜了

話說姜子牙這個時候,已經是八十多歲的老人了。他為了考驗姬昌的求賢誠意,要姬昌為之拉車,方允登程。姬昌求賢心切,親為姜尚拉車,於是君臣同離渭水。而在拉車的過程中,出現這樣一個小插曲:姬昌力大無比,拉著車之朝西邊一口氣就走了301步,突然跌倒了。姬昌爬起來後發現自己竟搞錯了方向,糊里糊塗的拉著車朝東邊走了507步,終於體力不支,癱倒在路。姜子牙這時候便說:“此乃天數啊!西伯侯,你一共走了808步,周朝就存在808年。”這就是歷史上很有名的典故“文王拉車”。

姜子牙本想保周朝八百年,沒料到才過了六百多年,齊國就不姓姜了

從此,周文王姬昌游魚得水,如虎添翼,西岐一天比一天強大起來。在周文王姬昌去世之後,周武王姬發繼位,然後在姜子牙的輔佐之下,開始了討伐紂王,並最終打敗了紂王,建立了周朝。

姜子牙本想保周朝八百年,沒料到才過了六百多年,齊國就不姓姜了

武王伐紂之後,為了維護周王朝的統治,武王根據功臣以及諸侯們功勞的大小,分封天下。姜子牙“系炎帝裔孫伯益為四嶽,佐禹平水土有功,賜姓曰姜氏,謂之呂侯。其國在南陽宛縣之西南。自太公呂望超自渭水,為周文、武師,號為師尚父,佐文、武定天下,有大功,封營丘, 為齊侯,列於五侯九伯之上。即今山東青州府是也。”——摘自《封神演義》

姜子牙本想保周朝八百年,沒料到才過了六百多年,齊國就不姓姜了

在分封完畢之後,姜子牙就告別了周武王,先是去朝歌拜訪了自己的結義兄弟宋異人,之後就回到了自己的封地。“太公在齊,治國有法,使民以時;不五越月,而齊國大治。”——摘自《封神演義》

時間過了三百年,這期間,周王室與諸侯國都相安無事。然而,這個時候,卻出了一個歷史上很有名的昏君——周幽王,為了博取褒姒一笑,竟然烽火戲諸侯,最終導致西周的滅亡。而在平王遷都之後,周王室式微,而諸侯國卻迅速成長起來,成為周王室的心腹大患。

姜子牙本想保周朝八百年,沒料到才過了六百多年,齊國就不姓姜了

而此時的齊國,也處於多事之秋,王位的繼承出現了混亂,最後公子小白打敗了公子糾,並且任用管仲為相,鮑叔牙為將,齊國的國力迅速壯大,成為東方首屈一指的大國。特別是在外交方面,管仲提出了“以遊士八十人,奉之以車馬衣襲,多其貲帛,使周遊於四方,以號召天下之賢士。又使人以皮幣玩好,鬻行四方,以察其上下之所好。擇其瑕者而攻之,可以益地,擇其淫亂篡弒者而誅之,可以立威。如此,則天下諸侯,皆相率而朝於齊矣。然後率諸侯以事周,使修職貢,則王室尊矣。方伯之名,君雖欲辭之,不可得也。”——摘自《東周列國志》

姜子牙本想保周朝八百年,沒料到才過了六百多年,齊國就不姓姜了

齊桓公按照管仲的策略,“擇其瑕者而攻之”,“擇其淫亂篡弒者而誅之”,平定宋國的動亂,滅了譚、遂、鄣等小國,九合諸侯。特別是在對戎狄等遊牧部落的戰爭中,多次取勝,成為周王室的代言人。姜子牙的後代再一次站在了周王室這一邊,為王室討伐異己。一時之間,四方來朝,齊桓公成為五霸之首。

然而在兩百年後,田成子四世孫田和廢了齊康公,並放逐齊康公於海上,自立為國君。公元前379年,齊康公死,姜姓齊國絕祀。田氏仍以“齊”作為國號,史稱“田齊”。

姜子牙本想保周朝八百年,沒料到才過了六百多年,齊國就不姓姜了

姜子牙通過文王拉車本想保周朝八百年,沒想到六百多年後,自己的子孫就被斬盡殺絕,而周王室愈發衰弱,這可能就是天意不可違吧!

參考資料:《封神演義》、《東周列國志》等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