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一縣,歷史悠久且為千年古縣,以海為名卻並不沿海'

"

江蘇省,位於我國華東沿海中段,地處黃海之濱,地跨長江、淮河,自古為魚米之鄉,歷代均為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等最為繁榮的地區之一,歷史上名人輩出,為劉邦、項羽、韓信、范仲淹、沈括等故里。江蘇地域歷史悠久,但今省境歷史上卻分屬數個地理、文化單元,明朝建立後才同屬直隸(南直隸),清朝康熙年間因江南省(明南直隸)其制過大而析為江蘇、安徽兩省,而江蘇因省內江寧府、蘇州府兩府首字而得名。

"

江蘇省,位於我國華東沿海中段,地處黃海之濱,地跨長江、淮河,自古為魚米之鄉,歷代均為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等最為繁榮的地區之一,歷史上名人輩出,為劉邦、項羽、韓信、范仲淹、沈括等故里。江蘇地域歷史悠久,但今省境歷史上卻分屬數個地理、文化單元,明朝建立後才同屬直隸(南直隸),清朝康熙年間因江南省(明南直隸)其制過大而析為江蘇、安徽兩省,而江蘇因省內江寧府、蘇州府兩府首字而得名。

江蘇一縣,歷史悠久且為千年古縣,以海為名卻並不沿海

江蘇省域古屬揚州、徐州,春秋戰國省境大部先後為吳、越、楚等國之地,秦滅六國後廣設郡縣,今江蘇省分屬東海郡、泗水郡、會稽郡、鄣郡等數郡,而現在江蘇省一縣就以“東海”為名,歷史也曾為東海郡郡治所在。

"

江蘇省,位於我國華東沿海中段,地處黃海之濱,地跨長江、淮河,自古為魚米之鄉,歷代均為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等最為繁榮的地區之一,歷史上名人輩出,為劉邦、項羽、韓信、范仲淹、沈括等故里。江蘇地域歷史悠久,但今省境歷史上卻分屬數個地理、文化單元,明朝建立後才同屬直隸(南直隸),清朝康熙年間因江南省(明南直隸)其制過大而析為江蘇、安徽兩省,而江蘇因省內江寧府、蘇州府兩府首字而得名。

江蘇一縣,歷史悠久且為千年古縣,以海為名卻並不沿海

江蘇省域古屬揚州、徐州,春秋戰國省境大部先後為吳、越、楚等國之地,秦滅六國後廣設郡縣,今江蘇省分屬東海郡、泗水郡、會稽郡、鄣郡等數郡,而現在江蘇省一縣就以“東海”為名,歷史也曾為東海郡郡治所在。

江蘇一縣,歷史悠久且為千年古縣,以海為名卻並不沿海

東海縣,位於江蘇省東北部,地處蘇、魯兩省交界處,為江蘇連雲港市轄縣。東海縣歷史悠久,秦時就已建縣,為今連雲港市建制之始,更可堪稱連雲港市母縣。東海縣儘管以“海”為名,歷史上也是因東臨大海而得名,但由於區劃、縣境變遷,現在東海縣精華區域已劃出且不再臨海,是江蘇省四個以“海”為名的縣中唯一的內陸縣。此外,東海縣還是著名的“中國水晶之都”。

"

江蘇省,位於我國華東沿海中段,地處黃海之濱,地跨長江、淮河,自古為魚米之鄉,歷代均為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等最為繁榮的地區之一,歷史上名人輩出,為劉邦、項羽、韓信、范仲淹、沈括等故里。江蘇地域歷史悠久,但今省境歷史上卻分屬數個地理、文化單元,明朝建立後才同屬直隸(南直隸),清朝康熙年間因江南省(明南直隸)其制過大而析為江蘇、安徽兩省,而江蘇因省內江寧府、蘇州府兩府首字而得名。

江蘇一縣,歷史悠久且為千年古縣,以海為名卻並不沿海

江蘇省域古屬揚州、徐州,春秋戰國省境大部先後為吳、越、楚等國之地,秦滅六國後廣設郡縣,今江蘇省分屬東海郡、泗水郡、會稽郡、鄣郡等數郡,而現在江蘇省一縣就以“東海”為名,歷史也曾為東海郡郡治所在。

江蘇一縣,歷史悠久且為千年古縣,以海為名卻並不沿海

東海縣,位於江蘇省東北部,地處蘇、魯兩省交界處,為江蘇連雲港市轄縣。東海縣歷史悠久,秦時就已建縣,為今連雲港市建制之始,更可堪稱連雲港市母縣。東海縣儘管以“海”為名,歷史上也是因東臨大海而得名,但由於區劃、縣境變遷,現在東海縣精華區域已劃出且不再臨海,是江蘇省四個以“海”為名的縣中唯一的內陸縣。此外,東海縣還是著名的“中國水晶之都”。

江蘇一縣,歷史悠久且為千年古縣,以海為名卻並不沿海

東海縣,古屬徐州,春秋時期為郯國地,後郯國被越國所滅,楚滅越後屬楚,秦朝建立後廣設郡縣於此置朐縣,隸屬於東海郡(郯郡)。自秦至晉,朐縣一直隸屬於東海郡,南北朝時期建制變遷頻繁,朐縣曾被廢,也曾於此喬置琅琊郡,北周時改稱朐山縣,並於此置朐山郡,縣為郡治。

"

江蘇省,位於我國華東沿海中段,地處黃海之濱,地跨長江、淮河,自古為魚米之鄉,歷代均為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等最為繁榮的地區之一,歷史上名人輩出,為劉邦、項羽、韓信、范仲淹、沈括等故里。江蘇地域歷史悠久,但今省境歷史上卻分屬數個地理、文化單元,明朝建立後才同屬直隸(南直隸),清朝康熙年間因江南省(明南直隸)其制過大而析為江蘇、安徽兩省,而江蘇因省內江寧府、蘇州府兩府首字而得名。

江蘇一縣,歷史悠久且為千年古縣,以海為名卻並不沿海

江蘇省域古屬揚州、徐州,春秋戰國省境大部先後為吳、越、楚等國之地,秦滅六國後廣設郡縣,今江蘇省分屬東海郡、泗水郡、會稽郡、鄣郡等數郡,而現在江蘇省一縣就以“東海”為名,歷史也曾為東海郡郡治所在。

江蘇一縣,歷史悠久且為千年古縣,以海為名卻並不沿海

東海縣,位於江蘇省東北部,地處蘇、魯兩省交界處,為江蘇連雲港市轄縣。東海縣歷史悠久,秦時就已建縣,為今連雲港市建制之始,更可堪稱連雲港市母縣。東海縣儘管以“海”為名,歷史上也是因東臨大海而得名,但由於區劃、縣境變遷,現在東海縣精華區域已劃出且不再臨海,是江蘇省四個以“海”為名的縣中唯一的內陸縣。此外,東海縣還是著名的“中國水晶之都”。

江蘇一縣,歷史悠久且為千年古縣,以海為名卻並不沿海

東海縣,古屬徐州,春秋時期為郯國地,後郯國被越國所滅,楚滅越後屬楚,秦朝建立後廣設郡縣於此置朐縣,隸屬於東海郡(郯郡)。自秦至晉,朐縣一直隸屬於東海郡,南北朝時期建制變遷頻繁,朐縣曾被廢,也曾於此喬置琅琊郡,北周時改稱朐山縣,並於此置朐山郡,縣為郡治。

江蘇一縣,歷史悠久且為千年古縣,以海為名卻並不沿海

最早的東海縣也設於南北朝時期,但此東海縣並非今東海縣,其治所位於今連雲港市南城鎮,元朝時省入朐山縣。隋朝時期,朐山郡改為海州,朐山縣為海州治所。自隋到清朝時期大致為此種建制格局,這一千多年時間內海州曾改為東海郡、海州路、海寧府、海寧州、海州直隸州等,朐山縣大部分時間為其治所,即使明朝初省朐山縣入海州,但海州仍治原朐山縣城,原朐山縣域由海州直轄。

"

江蘇省,位於我國華東沿海中段,地處黃海之濱,地跨長江、淮河,自古為魚米之鄉,歷代均為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等最為繁榮的地區之一,歷史上名人輩出,為劉邦、項羽、韓信、范仲淹、沈括等故里。江蘇地域歷史悠久,但今省境歷史上卻分屬數個地理、文化單元,明朝建立後才同屬直隸(南直隸),清朝康熙年間因江南省(明南直隸)其制過大而析為江蘇、安徽兩省,而江蘇因省內江寧府、蘇州府兩府首字而得名。

江蘇一縣,歷史悠久且為千年古縣,以海為名卻並不沿海

江蘇省域古屬揚州、徐州,春秋戰國省境大部先後為吳、越、楚等國之地,秦滅六國後廣設郡縣,今江蘇省分屬東海郡、泗水郡、會稽郡、鄣郡等數郡,而現在江蘇省一縣就以“東海”為名,歷史也曾為東海郡郡治所在。

江蘇一縣,歷史悠久且為千年古縣,以海為名卻並不沿海

東海縣,位於江蘇省東北部,地處蘇、魯兩省交界處,為江蘇連雲港市轄縣。東海縣歷史悠久,秦時就已建縣,為今連雲港市建制之始,更可堪稱連雲港市母縣。東海縣儘管以“海”為名,歷史上也是因東臨大海而得名,但由於區劃、縣境變遷,現在東海縣精華區域已劃出且不再臨海,是江蘇省四個以“海”為名的縣中唯一的內陸縣。此外,東海縣還是著名的“中國水晶之都”。

江蘇一縣,歷史悠久且為千年古縣,以海為名卻並不沿海

東海縣,古屬徐州,春秋時期為郯國地,後郯國被越國所滅,楚滅越後屬楚,秦朝建立後廣設郡縣於此置朐縣,隸屬於東海郡(郯郡)。自秦至晉,朐縣一直隸屬於東海郡,南北朝時期建制變遷頻繁,朐縣曾被廢,也曾於此喬置琅琊郡,北周時改稱朐山縣,並於此置朐山郡,縣為郡治。

江蘇一縣,歷史悠久且為千年古縣,以海為名卻並不沿海

最早的東海縣也設於南北朝時期,但此東海縣並非今東海縣,其治所位於今連雲港市南城鎮,元朝時省入朐山縣。隋朝時期,朐山郡改為海州,朐山縣為海州治所。自隋到清朝時期大致為此種建制格局,這一千多年時間內海州曾改為東海郡、海州路、海寧府、海寧州、海州直隸州等,朐山縣大部分時間為其治所,即使明朝初省朐山縣入海州,但海州仍治原朐山縣城,原朐山縣域由海州直轄。

江蘇一縣,歷史悠久且為千年古縣,以海為名卻並不沿海

民國初廢州存縣,海州直隸州廢,設東海縣,縣治為今連雲港市海州街道。抗日戰爭時期,東海縣淪陷,後曾以隴海鐵路為界設立路南、路北兩個東海縣。1948年11月,東海縣解放,析海州、新浦等地設新海連市,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後,東海縣隸屬於魯中南行政區濱海專區。1950年新海連市、東海縣合併為新海縣,同年底又分置,此時東海縣隸屬於山東省臨沂專區。

"

江蘇省,位於我國華東沿海中段,地處黃海之濱,地跨長江、淮河,自古為魚米之鄉,歷代均為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等最為繁榮的地區之一,歷史上名人輩出,為劉邦、項羽、韓信、范仲淹、沈括等故里。江蘇地域歷史悠久,但今省境歷史上卻分屬數個地理、文化單元,明朝建立後才同屬直隸(南直隸),清朝康熙年間因江南省(明南直隸)其制過大而析為江蘇、安徽兩省,而江蘇因省內江寧府、蘇州府兩府首字而得名。

江蘇一縣,歷史悠久且為千年古縣,以海為名卻並不沿海

江蘇省域古屬揚州、徐州,春秋戰國省境大部先後為吳、越、楚等國之地,秦滅六國後廣設郡縣,今江蘇省分屬東海郡、泗水郡、會稽郡、鄣郡等數郡,而現在江蘇省一縣就以“東海”為名,歷史也曾為東海郡郡治所在。

江蘇一縣,歷史悠久且為千年古縣,以海為名卻並不沿海

東海縣,位於江蘇省東北部,地處蘇、魯兩省交界處,為江蘇連雲港市轄縣。東海縣歷史悠久,秦時就已建縣,為今連雲港市建制之始,更可堪稱連雲港市母縣。東海縣儘管以“海”為名,歷史上也是因東臨大海而得名,但由於區劃、縣境變遷,現在東海縣精華區域已劃出且不再臨海,是江蘇省四個以“海”為名的縣中唯一的內陸縣。此外,東海縣還是著名的“中國水晶之都”。

江蘇一縣,歷史悠久且為千年古縣,以海為名卻並不沿海

東海縣,古屬徐州,春秋時期為郯國地,後郯國被越國所滅,楚滅越後屬楚,秦朝建立後廣設郡縣於此置朐縣,隸屬於東海郡(郯郡)。自秦至晉,朐縣一直隸屬於東海郡,南北朝時期建制變遷頻繁,朐縣曾被廢,也曾於此喬置琅琊郡,北周時改稱朐山縣,並於此置朐山郡,縣為郡治。

江蘇一縣,歷史悠久且為千年古縣,以海為名卻並不沿海

最早的東海縣也設於南北朝時期,但此東海縣並非今東海縣,其治所位於今連雲港市南城鎮,元朝時省入朐山縣。隋朝時期,朐山郡改為海州,朐山縣為海州治所。自隋到清朝時期大致為此種建制格局,這一千多年時間內海州曾改為東海郡、海州路、海寧府、海寧州、海州直隸州等,朐山縣大部分時間為其治所,即使明朝初省朐山縣入海州,但海州仍治原朐山縣城,原朐山縣域由海州直轄。

江蘇一縣,歷史悠久且為千年古縣,以海為名卻並不沿海

民國初廢州存縣,海州直隸州廢,設東海縣,縣治為今連雲港市海州街道。抗日戰爭時期,東海縣淪陷,後曾以隴海鐵路為界設立路南、路北兩個東海縣。1948年11月,東海縣解放,析海州、新浦等地設新海連市,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後,東海縣隸屬於魯中南行政區濱海專區。1950年新海連市、東海縣合併為新海縣,同年底又分置,此時東海縣隸屬於山東省臨沂專區。

江蘇一縣,歷史悠久且為千年古縣,以海為名卻並不沿海

1953年,蘇北、蘇南兩大行署區合併為江蘇省後,山東省原屬江蘇部分重新劃歸江蘇,東海縣、新海連市隸屬於江蘇省徐州專區,此後新海連市改稱連雲港市並升為省轄市,但東海縣一直隸屬於徐州。1983年,東海縣劃歸連雲港市至今。

"

江蘇省,位於我國華東沿海中段,地處黃海之濱,地跨長江、淮河,自古為魚米之鄉,歷代均為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等最為繁榮的地區之一,歷史上名人輩出,為劉邦、項羽、韓信、范仲淹、沈括等故里。江蘇地域歷史悠久,但今省境歷史上卻分屬數個地理、文化單元,明朝建立後才同屬直隸(南直隸),清朝康熙年間因江南省(明南直隸)其制過大而析為江蘇、安徽兩省,而江蘇因省內江寧府、蘇州府兩府首字而得名。

江蘇一縣,歷史悠久且為千年古縣,以海為名卻並不沿海

江蘇省域古屬揚州、徐州,春秋戰國省境大部先後為吳、越、楚等國之地,秦滅六國後廣設郡縣,今江蘇省分屬東海郡、泗水郡、會稽郡、鄣郡等數郡,而現在江蘇省一縣就以“東海”為名,歷史也曾為東海郡郡治所在。

江蘇一縣,歷史悠久且為千年古縣,以海為名卻並不沿海

東海縣,位於江蘇省東北部,地處蘇、魯兩省交界處,為江蘇連雲港市轄縣。東海縣歷史悠久,秦時就已建縣,為今連雲港市建制之始,更可堪稱連雲港市母縣。東海縣儘管以“海”為名,歷史上也是因東臨大海而得名,但由於區劃、縣境變遷,現在東海縣精華區域已劃出且不再臨海,是江蘇省四個以“海”為名的縣中唯一的內陸縣。此外,東海縣還是著名的“中國水晶之都”。

江蘇一縣,歷史悠久且為千年古縣,以海為名卻並不沿海

東海縣,古屬徐州,春秋時期為郯國地,後郯國被越國所滅,楚滅越後屬楚,秦朝建立後廣設郡縣於此置朐縣,隸屬於東海郡(郯郡)。自秦至晉,朐縣一直隸屬於東海郡,南北朝時期建制變遷頻繁,朐縣曾被廢,也曾於此喬置琅琊郡,北周時改稱朐山縣,並於此置朐山郡,縣為郡治。

江蘇一縣,歷史悠久且為千年古縣,以海為名卻並不沿海

最早的東海縣也設於南北朝時期,但此東海縣並非今東海縣,其治所位於今連雲港市南城鎮,元朝時省入朐山縣。隋朝時期,朐山郡改為海州,朐山縣為海州治所。自隋到清朝時期大致為此種建制格局,這一千多年時間內海州曾改為東海郡、海州路、海寧府、海寧州、海州直隸州等,朐山縣大部分時間為其治所,即使明朝初省朐山縣入海州,但海州仍治原朐山縣城,原朐山縣域由海州直轄。

江蘇一縣,歷史悠久且為千年古縣,以海為名卻並不沿海

民國初廢州存縣,海州直隸州廢,設東海縣,縣治為今連雲港市海州街道。抗日戰爭時期,東海縣淪陷,後曾以隴海鐵路為界設立路南、路北兩個東海縣。1948年11月,東海縣解放,析海州、新浦等地設新海連市,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後,東海縣隸屬於魯中南行政區濱海專區。1950年新海連市、東海縣合併為新海縣,同年底又分置,此時東海縣隸屬於山東省臨沂專區。

江蘇一縣,歷史悠久且為千年古縣,以海為名卻並不沿海

1953年,蘇北、蘇南兩大行署區合併為江蘇省後,山東省原屬江蘇部分重新劃歸江蘇,東海縣、新海連市隸屬於江蘇省徐州專區,此後新海連市改稱連雲港市並升為省轄市,但東海縣一直隸屬於徐州。1983年,東海縣劃歸連雲港市至今。

江蘇一縣,歷史悠久且為千年古縣,以海為名卻並不沿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