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模式決定了家樂福的退和阿爾迪的進'

"

6月,我國零售業有兩個“爆炸性”新聞:一個是喊了多年的“德國狼”終於來了;一個是曾作為中國連鎖零售業標杆的“法國狼”暗淡退場。

“德國狼”叫ALDI,中文名奧樂齊,俗稱阿爾迪;“法國狼”叫家樂福,早已家喻戶曉。

6月7日,德國奧樂齊在上海首開兩家實體新店,正式宣告進入中國市場。

16天后的6月23日,蘇寧易購宣告出資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成為家樂福中國的控股東家。

"

6月,我國零售業有兩個“爆炸性”新聞:一個是喊了多年的“德國狼”終於來了;一個是曾作為中國連鎖零售業標杆的“法國狼”暗淡退場。

“德國狼”叫ALDI,中文名奧樂齊,俗稱阿爾迪;“法國狼”叫家樂福,早已家喻戶曉。

6月7日,德國奧樂齊在上海首開兩家實體新店,正式宣告進入中國市場。

16天后的6月23日,蘇寧易購宣告出資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成為家樂福中國的控股東家。

盈利模式決定了家樂福的退和阿爾迪的進

本文圖片均為作者收集,下同

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奧樂齊和家樂福,兩個來自相鄰歐洲國家的著名世界零售企業,面對誘人的中國市場,作出完全相反的戰略抉擇?

很多文章分析,把家樂福中國的失敗原因歸結為“水土不服”,實在過於膚淺。奧樂齊難道不知德國和法國同屬一個文化圈,還非要往中國“水土不服”的坑裡跳、重蹈家樂福覆轍?

顯然,奧樂齊在中國登場、家樂福從中國退場,有其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這個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是:兩者採取完全不同的商業“盈利模式”。

“盈利模式”是商企立身之本、前進方向,最終目標是看誰能在同等質量的前提下,為普通老百姓提供最低零售價格的商品。

奧樂齊(ALDI)在世界各地的門店可以做到這一點。這就是它敢登陸今日中國商圈的底氣。

上游盈利模式與下游盈利模式

奧樂齊(ALDI)是下游盈利模式;家樂福是上游盈利模式。

下游,指顧客。下游盈利模式是指,商家僅靠顧客購物後的買賣差價盈利。

上游,指製造商或供應商。上游盈利模式是指,商家盈利首先是通過向製造商或供應商收取進場費(又稱通道費、條碼費);其次是通過買賣差價。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吃了原告吃被告”。

下面簡單地分析一下,兩者盈利模式必然會導致什麼結果。先講講下游盈利模式。

下游盈利模式,顧客不買商品就沒有盈利。所以商品永遠是第一位的。

什麼樣的商品才會吸引顧客購買?奧樂齊(ALDI)創始人有兩個“法寶”:其一,同類商品選擇最好的品牌;其二,用市場最低的價格出售。簡單的說,商品必須質優價廉!

然而“質優”和“價廉”本身就是一對矛盾,怎麼解決?只能從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中尋找解決方案。

奧樂齊(ALDI)是怎樣在日常的工作中實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還是用創始人原話來回答吧:

1、限制商品品類:“把經營品類控制在一個小的範圍內。.....與其他公司相比,我們的額外開支很低。”

2、節約:“我們必須非常節約地花每一分錢”。“廣告開支所佔的比重甚至還不到0.1。低價就是我們所有的廣告。”

3、簡單:“由於每種商品只提供一種選擇的方法,對我們的售貨員而言就更加簡便、快速。顧客可更快地作出決定,他們只需選擇買或不買。”

4、讓利:“當購進價格下降時,就算我們還沒有買進新一批的商品,也會立刻下調現有商品的出售價格。我們的觀點是:進攻比防守更有力。……再也沒有比我們這裡更便宜的價格了。”

5、定價:“核算的時候,我們只需要看我們的價格最低多少錢可以賣,在低價的前提下,我們的價格最高可以標到多少。”

6、促銷:“我們的公司差不多隻以低價格為指揮棒,別的促銷措施都不用。這一點長期以來都是毋庸置疑,毫無爭議的。”等等。

所以,世界各地的奧樂齊(ALDI),品類都不多,約1300左右;門店經營面積都不大,約1000平米上下。6月7號在上海開張的兩家新店也不例外。

"

6月,我國零售業有兩個“爆炸性”新聞:一個是喊了多年的“德國狼”終於來了;一個是曾作為中國連鎖零售業標杆的“法國狼”暗淡退場。

“德國狼”叫ALDI,中文名奧樂齊,俗稱阿爾迪;“法國狼”叫家樂福,早已家喻戶曉。

6月7日,德國奧樂齊在上海首開兩家實體新店,正式宣告進入中國市場。

16天后的6月23日,蘇寧易購宣告出資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成為家樂福中國的控股東家。

盈利模式決定了家樂福的退和阿爾迪的進

本文圖片均為作者收集,下同

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奧樂齊和家樂福,兩個來自相鄰歐洲國家的著名世界零售企業,面對誘人的中國市場,作出完全相反的戰略抉擇?

很多文章分析,把家樂福中國的失敗原因歸結為“水土不服”,實在過於膚淺。奧樂齊難道不知德國和法國同屬一個文化圈,還非要往中國“水土不服”的坑裡跳、重蹈家樂福覆轍?

顯然,奧樂齊在中國登場、家樂福從中國退場,有其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這個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是:兩者採取完全不同的商業“盈利模式”。

“盈利模式”是商企立身之本、前進方向,最終目標是看誰能在同等質量的前提下,為普通老百姓提供最低零售價格的商品。

奧樂齊(ALDI)在世界各地的門店可以做到這一點。這就是它敢登陸今日中國商圈的底氣。

上游盈利模式與下游盈利模式

奧樂齊(ALDI)是下游盈利模式;家樂福是上游盈利模式。

下游,指顧客。下游盈利模式是指,商家僅靠顧客購物後的買賣差價盈利。

上游,指製造商或供應商。上游盈利模式是指,商家盈利首先是通過向製造商或供應商收取進場費(又稱通道費、條碼費);其次是通過買賣差價。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吃了原告吃被告”。

下面簡單地分析一下,兩者盈利模式必然會導致什麼結果。先講講下游盈利模式。

下游盈利模式,顧客不買商品就沒有盈利。所以商品永遠是第一位的。

什麼樣的商品才會吸引顧客購買?奧樂齊(ALDI)創始人有兩個“法寶”:其一,同類商品選擇最好的品牌;其二,用市場最低的價格出售。簡單的說,商品必須質優價廉!

然而“質優”和“價廉”本身就是一對矛盾,怎麼解決?只能從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中尋找解決方案。

奧樂齊(ALDI)是怎樣在日常的工作中實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還是用創始人原話來回答吧:

1、限制商品品類:“把經營品類控制在一個小的範圍內。.....與其他公司相比,我們的額外開支很低。”

2、節約:“我們必須非常節約地花每一分錢”。“廣告開支所佔的比重甚至還不到0.1。低價就是我們所有的廣告。”

3、簡單:“由於每種商品只提供一種選擇的方法,對我們的售貨員而言就更加簡便、快速。顧客可更快地作出決定,他們只需選擇買或不買。”

4、讓利:“當購進價格下降時,就算我們還沒有買進新一批的商品,也會立刻下調現有商品的出售價格。我們的觀點是:進攻比防守更有力。……再也沒有比我們這裡更便宜的價格了。”

5、定價:“核算的時候,我們只需要看我們的價格最低多少錢可以賣,在低價的前提下,我們的價格最高可以標到多少。”

6、促銷:“我們的公司差不多隻以低價格為指揮棒,別的促銷措施都不用。這一點長期以來都是毋庸置疑,毫無爭議的。”等等。

所以,世界各地的奧樂齊(ALDI),品類都不多,約1300左右;門店經營面積都不大,約1000平米上下。6月7號在上海開張的兩家新店也不例外。

盈利模式決定了家樂福的退和阿爾迪的進

奧樂齊上海

很多專家把奧樂齊(ALDI)商品的“質優價廉”,歸結為“供應鏈為王、渠道為王”的結果。這又是典型的本末倒置。沒錯,奧樂齊(ALDI)有著高效的供應鏈、強大的自主品牌、遍佈世界的銷售渠道,不過都是“下游盈利模式”的必然結果,而不是原因。

再來看看“上游盈利模式”。

上文提到,上游盈利模式下,商家盈利首先來自向製造商或供應商收取進場費(又稱通道費、條碼費)。進場費一般按商品的條碼收。商品越多,條碼越多,收費自然就越多。由此不可避免地導向以下幾點:

1.商家蛻變成“包租公”。商品進店還沒有開始銷售,就已通過收“進場費”從上游盈利。

2.入店的商品種類越多,收費越多。所以數量越多越好,質量自然會忽視。

3.商品賣不出退回給供應商,不用為自己管理不善負責,由供應商買單。

4.本質上“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已與贏利結果分離。

5.等等、等等。

家樂福於1995年中期登陸中國開店。

當時的中國商界,正在苦苦探尋盈利模式和發展方向。自然對於家樂福的琳琅滿目、盈利火紅、一天超過幾百萬銷售(有的門店),趨之若鶩。

甚至有好幾個未來的連鎖零售大老闆們,直接進去當員工“臥底”學習,當然過了二十年,這些功成名就的老闆才津津樂道這些完事。

這裡必須特別強調,“進場費”是誘惑力極大,這可是不勞而獲的“純利”呀!

所以,當年家樂福全球總裁丹尼爾-伯納德(Daniel Bernard)竟然“發明”了一個荒唐理論:“把供應商逼到牆角,再給一顆糖果”。

2011年一次會議上,時任家樂福集團董事長兼CEO羅盛中(Lars Olofsson)演講完後,來自中國大區的一位高管提問:中國的家樂福為什麼不建供應鏈?不建物流倉?供應商依然是給每個單店送貨?

CEO大佬回答:你知道中國的EBIT是多少?4%。你知道法國的EBIT是多少嗎?1%。

EBIT,就是支付利息和繳納所得稅前的利潤,簡稱息稅前利潤。用化簡的等式表達:EBIT=淨利潤+所得稅+利息。

看出貓膩了嗎?EBIT家樂福中國比家樂福法國要高出3%!,當他們躺著都可以掙錢,哪還有動力去建立“自己的供應鏈”?

EBIT高出部分從哪來的,中國供應商繳納的進場費“功不可沒”。該指標也從側面告訴我們,家樂福在法國對待供應商,完全是另一種模樣。

“上游盈利模式”與建立“供應鏈”,從戰略層面是完全相互排斥的,就好比狼要吃羊,還想與羊“真心”做朋友一樣。所以採用“上游盈利模式”,無異於已經判處自建供應鏈的“死刑”。

環顧今天中國實體零售業生態,儘管喊了多年,哪家中國上規模的零售企業真正建立起自己的“供應鏈”?

再以聯華為例,看看本土商超連鎖對“上游盈利模式”的依賴。

《聯華超市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報》數據顯示,2016年毛利39.4億,“其他收益”為21.4億,虧損3.36億。

“其他收益”的主要部分是“從供應商取得之收入”,共14.9億,約佔70%。所謂“從供應商取得之收入”,說白了,就是向供應商收取的進場費和各種“苛捐雜稅”。

簡單計算後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如果沒有來自上游供應商14.9億的純利輸血,聯華2016年的虧損將是18.26億,估計會直接休克掉了。

有家樂福這個榜樣,我國稍具規模的連鎖商超幾乎毫無例外地都走上“上游盈利模式”道路。

慢慢地,顧客真實需求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醬油必須有幾十種,上廁所用的衛生紙必須上百種,連牙刷也必須有500種以上。還美其名曰:一站式購物、新的購物體驗。

"

6月,我國零售業有兩個“爆炸性”新聞:一個是喊了多年的“德國狼”終於來了;一個是曾作為中國連鎖零售業標杆的“法國狼”暗淡退場。

“德國狼”叫ALDI,中文名奧樂齊,俗稱阿爾迪;“法國狼”叫家樂福,早已家喻戶曉。

6月7日,德國奧樂齊在上海首開兩家實體新店,正式宣告進入中國市場。

16天后的6月23日,蘇寧易購宣告出資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成為家樂福中國的控股東家。

盈利模式決定了家樂福的退和阿爾迪的進

本文圖片均為作者收集,下同

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奧樂齊和家樂福,兩個來自相鄰歐洲國家的著名世界零售企業,面對誘人的中國市場,作出完全相反的戰略抉擇?

很多文章分析,把家樂福中國的失敗原因歸結為“水土不服”,實在過於膚淺。奧樂齊難道不知德國和法國同屬一個文化圈,還非要往中國“水土不服”的坑裡跳、重蹈家樂福覆轍?

顯然,奧樂齊在中國登場、家樂福從中國退場,有其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這個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是:兩者採取完全不同的商業“盈利模式”。

“盈利模式”是商企立身之本、前進方向,最終目標是看誰能在同等質量的前提下,為普通老百姓提供最低零售價格的商品。

奧樂齊(ALDI)在世界各地的門店可以做到這一點。這就是它敢登陸今日中國商圈的底氣。

上游盈利模式與下游盈利模式

奧樂齊(ALDI)是下游盈利模式;家樂福是上游盈利模式。

下游,指顧客。下游盈利模式是指,商家僅靠顧客購物後的買賣差價盈利。

上游,指製造商或供應商。上游盈利模式是指,商家盈利首先是通過向製造商或供應商收取進場費(又稱通道費、條碼費);其次是通過買賣差價。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吃了原告吃被告”。

下面簡單地分析一下,兩者盈利模式必然會導致什麼結果。先講講下游盈利模式。

下游盈利模式,顧客不買商品就沒有盈利。所以商品永遠是第一位的。

什麼樣的商品才會吸引顧客購買?奧樂齊(ALDI)創始人有兩個“法寶”:其一,同類商品選擇最好的品牌;其二,用市場最低的價格出售。簡單的說,商品必須質優價廉!

然而“質優”和“價廉”本身就是一對矛盾,怎麼解決?只能從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中尋找解決方案。

奧樂齊(ALDI)是怎樣在日常的工作中實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還是用創始人原話來回答吧:

1、限制商品品類:“把經營品類控制在一個小的範圍內。.....與其他公司相比,我們的額外開支很低。”

2、節約:“我們必須非常節約地花每一分錢”。“廣告開支所佔的比重甚至還不到0.1。低價就是我們所有的廣告。”

3、簡單:“由於每種商品只提供一種選擇的方法,對我們的售貨員而言就更加簡便、快速。顧客可更快地作出決定,他們只需選擇買或不買。”

4、讓利:“當購進價格下降時,就算我們還沒有買進新一批的商品,也會立刻下調現有商品的出售價格。我們的觀點是:進攻比防守更有力。……再也沒有比我們這裡更便宜的價格了。”

5、定價:“核算的時候,我們只需要看我們的價格最低多少錢可以賣,在低價的前提下,我們的價格最高可以標到多少。”

6、促銷:“我們的公司差不多隻以低價格為指揮棒,別的促銷措施都不用。這一點長期以來都是毋庸置疑,毫無爭議的。”等等。

所以,世界各地的奧樂齊(ALDI),品類都不多,約1300左右;門店經營面積都不大,約1000平米上下。6月7號在上海開張的兩家新店也不例外。

盈利模式決定了家樂福的退和阿爾迪的進

奧樂齊上海

很多專家把奧樂齊(ALDI)商品的“質優價廉”,歸結為“供應鏈為王、渠道為王”的結果。這又是典型的本末倒置。沒錯,奧樂齊(ALDI)有著高效的供應鏈、強大的自主品牌、遍佈世界的銷售渠道,不過都是“下游盈利模式”的必然結果,而不是原因。

再來看看“上游盈利模式”。

上文提到,上游盈利模式下,商家盈利首先來自向製造商或供應商收取進場費(又稱通道費、條碼費)。進場費一般按商品的條碼收。商品越多,條碼越多,收費自然就越多。由此不可避免地導向以下幾點:

1.商家蛻變成“包租公”。商品進店還沒有開始銷售,就已通過收“進場費”從上游盈利。

2.入店的商品種類越多,收費越多。所以數量越多越好,質量自然會忽視。

3.商品賣不出退回給供應商,不用為自己管理不善負責,由供應商買單。

4.本質上“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已與贏利結果分離。

5.等等、等等。

家樂福於1995年中期登陸中國開店。

當時的中國商界,正在苦苦探尋盈利模式和發展方向。自然對於家樂福的琳琅滿目、盈利火紅、一天超過幾百萬銷售(有的門店),趨之若鶩。

甚至有好幾個未來的連鎖零售大老闆們,直接進去當員工“臥底”學習,當然過了二十年,這些功成名就的老闆才津津樂道這些完事。

這裡必須特別強調,“進場費”是誘惑力極大,這可是不勞而獲的“純利”呀!

所以,當年家樂福全球總裁丹尼爾-伯納德(Daniel Bernard)竟然“發明”了一個荒唐理論:“把供應商逼到牆角,再給一顆糖果”。

2011年一次會議上,時任家樂福集團董事長兼CEO羅盛中(Lars Olofsson)演講完後,來自中國大區的一位高管提問:中國的家樂福為什麼不建供應鏈?不建物流倉?供應商依然是給每個單店送貨?

CEO大佬回答:你知道中國的EBIT是多少?4%。你知道法國的EBIT是多少嗎?1%。

EBIT,就是支付利息和繳納所得稅前的利潤,簡稱息稅前利潤。用化簡的等式表達:EBIT=淨利潤+所得稅+利息。

看出貓膩了嗎?EBIT家樂福中國比家樂福法國要高出3%!,當他們躺著都可以掙錢,哪還有動力去建立“自己的供應鏈”?

EBIT高出部分從哪來的,中國供應商繳納的進場費“功不可沒”。該指標也從側面告訴我們,家樂福在法國對待供應商,完全是另一種模樣。

“上游盈利模式”與建立“供應鏈”,從戰略層面是完全相互排斥的,就好比狼要吃羊,還想與羊“真心”做朋友一樣。所以採用“上游盈利模式”,無異於已經判處自建供應鏈的“死刑”。

環顧今天中國實體零售業生態,儘管喊了多年,哪家中國上規模的零售企業真正建立起自己的“供應鏈”?

再以聯華為例,看看本土商超連鎖對“上游盈利模式”的依賴。

《聯華超市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報》數據顯示,2016年毛利39.4億,“其他收益”為21.4億,虧損3.36億。

“其他收益”的主要部分是“從供應商取得之收入”,共14.9億,約佔70%。所謂“從供應商取得之收入”,說白了,就是向供應商收取的進場費和各種“苛捐雜稅”。

簡單計算後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如果沒有來自上游供應商14.9億的純利輸血,聯華2016年的虧損將是18.26億,估計會直接休克掉了。

有家樂福這個榜樣,我國稍具規模的連鎖商超幾乎毫無例外地都走上“上游盈利模式”道路。

慢慢地,顧客真實需求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醬油必須有幾十種,上廁所用的衛生紙必須上百種,連牙刷也必須有500種以上。還美其名曰:一站式購物、新的購物體驗。

盈利模式決定了家樂福的退和阿爾迪的進

700多種牙刷,某大賣場

“潘多拉”魔盒一開,各種壓榨供應商的“苛捐雜稅”跑了出來。店慶費、節日費、促銷費、廣告費、堆頭費等等,應有盡有。

最“腦殘”的是促銷員費:你供應商不是想提高銷售嗎?對不起,請自己派人來促銷,費用當然得由你承擔,還要額外幫我幹活,好一個免費勞動力!

殊不知,世間不僅質量守恆、能量守恆、而且價值守恆。

表面上這些費用由供應商承擔,其實供應商早就把這些費用折算到商品進價中,包含在“零售價格”裡,最終還是由老百姓買單。

“上游盈利模式”就像“毒品”,商家一旦吸入很快上癮,越來越“懶”。所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只是句空話。

運營成本居高不下,轉嫁給供應商的負擔愈加沉重,零售價格越來越高,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導致,消費者要麼用腳(去國外)、要麼用鼠標(網店)來懲罰零售實體連鎖店的“上游盈利模式”。

可見,我國電商之所以如此發達,應該感謝家樂福及其追隨者們。

中國有沒有已具規模的“下游盈利模式”商超?

有!“一個半”。

一個是小米,半個是永輝。

儘管小米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抄襲”的還是奧樂齊(ALDI)“古老”的經營理念和價格政策。這也難怪,雷軍是奧樂齊(ALDI)鐵桿粉絲。

小米僅用幾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奧樂齊(ALDI)經過半個多世紀才建立起來的供應鏈渠道與終端個體消費者對接。不得不承認現代科技的高效率。

所不同的是小米以電子產品為主,奧樂齊(ALDI)則以日耗生活品為主。

當然,電子產品的發燒友會比較看重技術含量、技術自主等,筆者只是從比較熟悉的銷售模式切入,不涉及其他。

如果你不清楚為什麼奧樂齊(ALDI)在世界各地那麼成功,看看小米就知道了。

比如2011年小米手機問世,一下子將智能手機價格拉到2000元以下,讓普通老百姓也買得起。

將優質生活必需品的價格降低,讓普通老百姓也買得起,正是奧樂齊(ALDI)70多年矢志不渝堅守的營商理念。可謂“萬變不離其宗”。

“下游盈利模式”讓小米得到了豐厚的回報。小米健康手環進入市場不到三年,銷量全國第一,世界第二;小米充電寶投入不久就佔據百分之七八十的市場份額;還有小米的空氣淨化器、電視機、掃地機器人、接線板等,小米生態鏈上的商品,一旦投入市場,馬上創造類似的銷售神話。

“神話”延續到國外,在印度,小米智能手機銷量第一!

試想,如果小米是“上游盈利模式”,怎麼可能為老百姓提供“質優價廉”的電子產品?

還有“半個”是永輝。

"

6月,我國零售業有兩個“爆炸性”新聞:一個是喊了多年的“德國狼”終於來了;一個是曾作為中國連鎖零售業標杆的“法國狼”暗淡退場。

“德國狼”叫ALDI,中文名奧樂齊,俗稱阿爾迪;“法國狼”叫家樂福,早已家喻戶曉。

6月7日,德國奧樂齊在上海首開兩家實體新店,正式宣告進入中國市場。

16天后的6月23日,蘇寧易購宣告出資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成為家樂福中國的控股東家。

盈利模式決定了家樂福的退和阿爾迪的進

本文圖片均為作者收集,下同

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奧樂齊和家樂福,兩個來自相鄰歐洲國家的著名世界零售企業,面對誘人的中國市場,作出完全相反的戰略抉擇?

很多文章分析,把家樂福中國的失敗原因歸結為“水土不服”,實在過於膚淺。奧樂齊難道不知德國和法國同屬一個文化圈,還非要往中國“水土不服”的坑裡跳、重蹈家樂福覆轍?

顯然,奧樂齊在中國登場、家樂福從中國退場,有其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這個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是:兩者採取完全不同的商業“盈利模式”。

“盈利模式”是商企立身之本、前進方向,最終目標是看誰能在同等質量的前提下,為普通老百姓提供最低零售價格的商品。

奧樂齊(ALDI)在世界各地的門店可以做到這一點。這就是它敢登陸今日中國商圈的底氣。

上游盈利模式與下游盈利模式

奧樂齊(ALDI)是下游盈利模式;家樂福是上游盈利模式。

下游,指顧客。下游盈利模式是指,商家僅靠顧客購物後的買賣差價盈利。

上游,指製造商或供應商。上游盈利模式是指,商家盈利首先是通過向製造商或供應商收取進場費(又稱通道費、條碼費);其次是通過買賣差價。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吃了原告吃被告”。

下面簡單地分析一下,兩者盈利模式必然會導致什麼結果。先講講下游盈利模式。

下游盈利模式,顧客不買商品就沒有盈利。所以商品永遠是第一位的。

什麼樣的商品才會吸引顧客購買?奧樂齊(ALDI)創始人有兩個“法寶”:其一,同類商品選擇最好的品牌;其二,用市場最低的價格出售。簡單的說,商品必須質優價廉!

然而“質優”和“價廉”本身就是一對矛盾,怎麼解決?只能從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中尋找解決方案。

奧樂齊(ALDI)是怎樣在日常的工作中實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還是用創始人原話來回答吧:

1、限制商品品類:“把經營品類控制在一個小的範圍內。.....與其他公司相比,我們的額外開支很低。”

2、節約:“我們必須非常節約地花每一分錢”。“廣告開支所佔的比重甚至還不到0.1。低價就是我們所有的廣告。”

3、簡單:“由於每種商品只提供一種選擇的方法,對我們的售貨員而言就更加簡便、快速。顧客可更快地作出決定,他們只需選擇買或不買。”

4、讓利:“當購進價格下降時,就算我們還沒有買進新一批的商品,也會立刻下調現有商品的出售價格。我們的觀點是:進攻比防守更有力。……再也沒有比我們這裡更便宜的價格了。”

5、定價:“核算的時候,我們只需要看我們的價格最低多少錢可以賣,在低價的前提下,我們的價格最高可以標到多少。”

6、促銷:“我們的公司差不多隻以低價格為指揮棒,別的促銷措施都不用。這一點長期以來都是毋庸置疑,毫無爭議的。”等等。

所以,世界各地的奧樂齊(ALDI),品類都不多,約1300左右;門店經營面積都不大,約1000平米上下。6月7號在上海開張的兩家新店也不例外。

盈利模式決定了家樂福的退和阿爾迪的進

奧樂齊上海

很多專家把奧樂齊(ALDI)商品的“質優價廉”,歸結為“供應鏈為王、渠道為王”的結果。這又是典型的本末倒置。沒錯,奧樂齊(ALDI)有著高效的供應鏈、強大的自主品牌、遍佈世界的銷售渠道,不過都是“下游盈利模式”的必然結果,而不是原因。

再來看看“上游盈利模式”。

上文提到,上游盈利模式下,商家盈利首先來自向製造商或供應商收取進場費(又稱通道費、條碼費)。進場費一般按商品的條碼收。商品越多,條碼越多,收費自然就越多。由此不可避免地導向以下幾點:

1.商家蛻變成“包租公”。商品進店還沒有開始銷售,就已通過收“進場費”從上游盈利。

2.入店的商品種類越多,收費越多。所以數量越多越好,質量自然會忽視。

3.商品賣不出退回給供應商,不用為自己管理不善負責,由供應商買單。

4.本質上“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已與贏利結果分離。

5.等等、等等。

家樂福於1995年中期登陸中國開店。

當時的中國商界,正在苦苦探尋盈利模式和發展方向。自然對於家樂福的琳琅滿目、盈利火紅、一天超過幾百萬銷售(有的門店),趨之若鶩。

甚至有好幾個未來的連鎖零售大老闆們,直接進去當員工“臥底”學習,當然過了二十年,這些功成名就的老闆才津津樂道這些完事。

這裡必須特別強調,“進場費”是誘惑力極大,這可是不勞而獲的“純利”呀!

所以,當年家樂福全球總裁丹尼爾-伯納德(Daniel Bernard)竟然“發明”了一個荒唐理論:“把供應商逼到牆角,再給一顆糖果”。

2011年一次會議上,時任家樂福集團董事長兼CEO羅盛中(Lars Olofsson)演講完後,來自中國大區的一位高管提問:中國的家樂福為什麼不建供應鏈?不建物流倉?供應商依然是給每個單店送貨?

CEO大佬回答:你知道中國的EBIT是多少?4%。你知道法國的EBIT是多少嗎?1%。

EBIT,就是支付利息和繳納所得稅前的利潤,簡稱息稅前利潤。用化簡的等式表達:EBIT=淨利潤+所得稅+利息。

看出貓膩了嗎?EBIT家樂福中國比家樂福法國要高出3%!,當他們躺著都可以掙錢,哪還有動力去建立“自己的供應鏈”?

EBIT高出部分從哪來的,中國供應商繳納的進場費“功不可沒”。該指標也從側面告訴我們,家樂福在法國對待供應商,完全是另一種模樣。

“上游盈利模式”與建立“供應鏈”,從戰略層面是完全相互排斥的,就好比狼要吃羊,還想與羊“真心”做朋友一樣。所以採用“上游盈利模式”,無異於已經判處自建供應鏈的“死刑”。

環顧今天中國實體零售業生態,儘管喊了多年,哪家中國上規模的零售企業真正建立起自己的“供應鏈”?

再以聯華為例,看看本土商超連鎖對“上游盈利模式”的依賴。

《聯華超市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報》數據顯示,2016年毛利39.4億,“其他收益”為21.4億,虧損3.36億。

“其他收益”的主要部分是“從供應商取得之收入”,共14.9億,約佔70%。所謂“從供應商取得之收入”,說白了,就是向供應商收取的進場費和各種“苛捐雜稅”。

簡單計算後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如果沒有來自上游供應商14.9億的純利輸血,聯華2016年的虧損將是18.26億,估計會直接休克掉了。

有家樂福這個榜樣,我國稍具規模的連鎖商超幾乎毫無例外地都走上“上游盈利模式”道路。

慢慢地,顧客真實需求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醬油必須有幾十種,上廁所用的衛生紙必須上百種,連牙刷也必須有500種以上。還美其名曰:一站式購物、新的購物體驗。

盈利模式決定了家樂福的退和阿爾迪的進

700多種牙刷,某大賣場

“潘多拉”魔盒一開,各種壓榨供應商的“苛捐雜稅”跑了出來。店慶費、節日費、促銷費、廣告費、堆頭費等等,應有盡有。

最“腦殘”的是促銷員費:你供應商不是想提高銷售嗎?對不起,請自己派人來促銷,費用當然得由你承擔,還要額外幫我幹活,好一個免費勞動力!

殊不知,世間不僅質量守恆、能量守恆、而且價值守恆。

表面上這些費用由供應商承擔,其實供應商早就把這些費用折算到商品進價中,包含在“零售價格”裡,最終還是由老百姓買單。

“上游盈利模式”就像“毒品”,商家一旦吸入很快上癮,越來越“懶”。所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只是句空話。

運營成本居高不下,轉嫁給供應商的負擔愈加沉重,零售價格越來越高,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導致,消費者要麼用腳(去國外)、要麼用鼠標(網店)來懲罰零售實體連鎖店的“上游盈利模式”。

可見,我國電商之所以如此發達,應該感謝家樂福及其追隨者們。

中國有沒有已具規模的“下游盈利模式”商超?

有!“一個半”。

一個是小米,半個是永輝。

儘管小米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抄襲”的還是奧樂齊(ALDI)“古老”的經營理念和價格政策。這也難怪,雷軍是奧樂齊(ALDI)鐵桿粉絲。

小米僅用幾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奧樂齊(ALDI)經過半個多世紀才建立起來的供應鏈渠道與終端個體消費者對接。不得不承認現代科技的高效率。

所不同的是小米以電子產品為主,奧樂齊(ALDI)則以日耗生活品為主。

當然,電子產品的發燒友會比較看重技術含量、技術自主等,筆者只是從比較熟悉的銷售模式切入,不涉及其他。

如果你不清楚為什麼奧樂齊(ALDI)在世界各地那麼成功,看看小米就知道了。

比如2011年小米手機問世,一下子將智能手機價格拉到2000元以下,讓普通老百姓也買得起。

將優質生活必需品的價格降低,讓普通老百姓也買得起,正是奧樂齊(ALDI)70多年矢志不渝堅守的營商理念。可謂“萬變不離其宗”。

“下游盈利模式”讓小米得到了豐厚的回報。小米健康手環進入市場不到三年,銷量全國第一,世界第二;小米充電寶投入不久就佔據百分之七八十的市場份額;還有小米的空氣淨化器、電視機、掃地機器人、接線板等,小米生態鏈上的商品,一旦投入市場,馬上創造類似的銷售神話。

“神話”延續到國外,在印度,小米智能手機銷量第一!

試想,如果小米是“上游盈利模式”,怎麼可能為老百姓提供“質優價廉”的電子產品?

還有“半個”是永輝。

盈利模式決定了家樂福的退和阿爾迪的進

2014年8月,筆者在一篇公開發表的文章中寫道:

“環顧中國商業現況,我們發現有些本土超市在生鮮商品營銷方面已具中國‘ALDI’雛形,比如福建的永輝。可喜的是,僅僅還是‘雛形’,就已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今天的永輝,證明5年前這句話的正確性。

《永輝超市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度審計報告》顯示,永輝的主營零售業分為三部分:1)生鮮及加工220億,佔47%;2)食品用品233.7億,佔50%;3)服裝13.4億,佔3%。盈利77.4億。

這些數字的背後說明了什麼?它告訴我們,永輝經營的絕大部分是生鮮和食品,經營這類商品必須自己先掏錢向上遊供應商買斷,然後再向下游顧客出售,賣不出去自己倒黴。

試想,你與農民簽訂霸王條款,讓農民去承擔那些快要爛在超市裡的蘋果香蕉、蘿蔔白菜的損失?沒門!生鮮食品是老百姓生活必需商品;企業掏錢買斷後,賣不出去的苦果只能往肚裡咽,所以逼著自己直接去源頭進貨,於是商品的質高(新鮮)價低(源頭)得到了保證。

自覺不自覺中,永輝完全遵從了商業零售的初心和本質,即:賣老百姓“生活必需、質高價低、買後放心”的商品!

永輝採用下游盈利模式,其實是創業初期農貿轉商超基因的必然結果。或者,既是創業者的遠見使然,更是企業賴以生存的商品特性所致。

至於永輝超市的非食品類商品是否也是“下游盈利模式”?筆者不詳。聽說大部分是上游盈利模式,果真如此,只能稱永輝為“半個”下游盈利模式。

最好的防禦是進攻

當年法國的家樂福進入中國,極大地推動了本土商超連鎖的快速成長,儘管留下一個不良的後遺症——上游盈利模式。

今天德國的奧樂齊(ALDI)進入中國,但願可以幫助我國商超加快上游盈利向下遊盈利的轉變,進而產生我們本土自己的“ALDI”。

本土“ALDI”應該保留哪些德國ALDI的優良基因?同時加入中國特色?

在此,還是直接引用筆者以前文章中的一段話作為回答:

1、我們必須摒棄上游盈利模式,轉而以“賣老百姓確實需要的質高價廉商品”的下游盈利模式。唯此,後面的努力才有可持續性動力。

2、大幅度減少品牌。同類商品中最多隻選高中低價三個品牌。同時有意識地將低價品牌打造成自主品牌。再次強調:低價不等於低質。

3、明確限制固定上架商品的品類和品類數。品類:日常生活必需的日耗快銷品;品類數:嚴格控制在1200以內。

4、1200個品類數中,生鮮農副產品、豆類熟食產品等所佔比例不得小於30%。

5、生鮮農副產品以本地為主,外地為輔。國外來的“奇花異果”,可以用展銷的形式進行不定期銷售。

6、那些屬於生活必需、但不是日耗快銷的商品,全部按週期通過展銷售賣。

7、等等。

天命不可違

蘇寧易購用60億人民幣成為家樂福的東家,不僅“撿了個大便宜”,更是彌補了戰略短板,一步到位在全國範圍內擁有了自己的線下實體店。

不過,戰略互補性絕不是成功的保證,有時甚至適得其反,成為拖累。

最典型案例是德國寶馬(BMW)兼併英國羅浮(ROVER)。

"

6月,我國零售業有兩個“爆炸性”新聞:一個是喊了多年的“德國狼”終於來了;一個是曾作為中國連鎖零售業標杆的“法國狼”暗淡退場。

“德國狼”叫ALDI,中文名奧樂齊,俗稱阿爾迪;“法國狼”叫家樂福,早已家喻戶曉。

6月7日,德國奧樂齊在上海首開兩家實體新店,正式宣告進入中國市場。

16天后的6月23日,蘇寧易購宣告出資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成為家樂福中國的控股東家。

盈利模式決定了家樂福的退和阿爾迪的進

本文圖片均為作者收集,下同

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奧樂齊和家樂福,兩個來自相鄰歐洲國家的著名世界零售企業,面對誘人的中國市場,作出完全相反的戰略抉擇?

很多文章分析,把家樂福中國的失敗原因歸結為“水土不服”,實在過於膚淺。奧樂齊難道不知德國和法國同屬一個文化圈,還非要往中國“水土不服”的坑裡跳、重蹈家樂福覆轍?

顯然,奧樂齊在中國登場、家樂福從中國退場,有其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這個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是:兩者採取完全不同的商業“盈利模式”。

“盈利模式”是商企立身之本、前進方向,最終目標是看誰能在同等質量的前提下,為普通老百姓提供最低零售價格的商品。

奧樂齊(ALDI)在世界各地的門店可以做到這一點。這就是它敢登陸今日中國商圈的底氣。

上游盈利模式與下游盈利模式

奧樂齊(ALDI)是下游盈利模式;家樂福是上游盈利模式。

下游,指顧客。下游盈利模式是指,商家僅靠顧客購物後的買賣差價盈利。

上游,指製造商或供應商。上游盈利模式是指,商家盈利首先是通過向製造商或供應商收取進場費(又稱通道費、條碼費);其次是通過買賣差價。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吃了原告吃被告”。

下面簡單地分析一下,兩者盈利模式必然會導致什麼結果。先講講下游盈利模式。

下游盈利模式,顧客不買商品就沒有盈利。所以商品永遠是第一位的。

什麼樣的商品才會吸引顧客購買?奧樂齊(ALDI)創始人有兩個“法寶”:其一,同類商品選擇最好的品牌;其二,用市場最低的價格出售。簡單的說,商品必須質優價廉!

然而“質優”和“價廉”本身就是一對矛盾,怎麼解決?只能從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中尋找解決方案。

奧樂齊(ALDI)是怎樣在日常的工作中實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還是用創始人原話來回答吧:

1、限制商品品類:“把經營品類控制在一個小的範圍內。.....與其他公司相比,我們的額外開支很低。”

2、節約:“我們必須非常節約地花每一分錢”。“廣告開支所佔的比重甚至還不到0.1。低價就是我們所有的廣告。”

3、簡單:“由於每種商品只提供一種選擇的方法,對我們的售貨員而言就更加簡便、快速。顧客可更快地作出決定,他們只需選擇買或不買。”

4、讓利:“當購進價格下降時,就算我們還沒有買進新一批的商品,也會立刻下調現有商品的出售價格。我們的觀點是:進攻比防守更有力。……再也沒有比我們這裡更便宜的價格了。”

5、定價:“核算的時候,我們只需要看我們的價格最低多少錢可以賣,在低價的前提下,我們的價格最高可以標到多少。”

6、促銷:“我們的公司差不多隻以低價格為指揮棒,別的促銷措施都不用。這一點長期以來都是毋庸置疑,毫無爭議的。”等等。

所以,世界各地的奧樂齊(ALDI),品類都不多,約1300左右;門店經營面積都不大,約1000平米上下。6月7號在上海開張的兩家新店也不例外。

盈利模式決定了家樂福的退和阿爾迪的進

奧樂齊上海

很多專家把奧樂齊(ALDI)商品的“質優價廉”,歸結為“供應鏈為王、渠道為王”的結果。這又是典型的本末倒置。沒錯,奧樂齊(ALDI)有著高效的供應鏈、強大的自主品牌、遍佈世界的銷售渠道,不過都是“下游盈利模式”的必然結果,而不是原因。

再來看看“上游盈利模式”。

上文提到,上游盈利模式下,商家盈利首先來自向製造商或供應商收取進場費(又稱通道費、條碼費)。進場費一般按商品的條碼收。商品越多,條碼越多,收費自然就越多。由此不可避免地導向以下幾點:

1.商家蛻變成“包租公”。商品進店還沒有開始銷售,就已通過收“進場費”從上游盈利。

2.入店的商品種類越多,收費越多。所以數量越多越好,質量自然會忽視。

3.商品賣不出退回給供應商,不用為自己管理不善負責,由供應商買單。

4.本質上“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已與贏利結果分離。

5.等等、等等。

家樂福於1995年中期登陸中國開店。

當時的中國商界,正在苦苦探尋盈利模式和發展方向。自然對於家樂福的琳琅滿目、盈利火紅、一天超過幾百萬銷售(有的門店),趨之若鶩。

甚至有好幾個未來的連鎖零售大老闆們,直接進去當員工“臥底”學習,當然過了二十年,這些功成名就的老闆才津津樂道這些完事。

這裡必須特別強調,“進場費”是誘惑力極大,這可是不勞而獲的“純利”呀!

所以,當年家樂福全球總裁丹尼爾-伯納德(Daniel Bernard)竟然“發明”了一個荒唐理論:“把供應商逼到牆角,再給一顆糖果”。

2011年一次會議上,時任家樂福集團董事長兼CEO羅盛中(Lars Olofsson)演講完後,來自中國大區的一位高管提問:中國的家樂福為什麼不建供應鏈?不建物流倉?供應商依然是給每個單店送貨?

CEO大佬回答:你知道中國的EBIT是多少?4%。你知道法國的EBIT是多少嗎?1%。

EBIT,就是支付利息和繳納所得稅前的利潤,簡稱息稅前利潤。用化簡的等式表達:EBIT=淨利潤+所得稅+利息。

看出貓膩了嗎?EBIT家樂福中國比家樂福法國要高出3%!,當他們躺著都可以掙錢,哪還有動力去建立“自己的供應鏈”?

EBIT高出部分從哪來的,中國供應商繳納的進場費“功不可沒”。該指標也從側面告訴我們,家樂福在法國對待供應商,完全是另一種模樣。

“上游盈利模式”與建立“供應鏈”,從戰略層面是完全相互排斥的,就好比狼要吃羊,還想與羊“真心”做朋友一樣。所以採用“上游盈利模式”,無異於已經判處自建供應鏈的“死刑”。

環顧今天中國實體零售業生態,儘管喊了多年,哪家中國上規模的零售企業真正建立起自己的“供應鏈”?

再以聯華為例,看看本土商超連鎖對“上游盈利模式”的依賴。

《聯華超市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報》數據顯示,2016年毛利39.4億,“其他收益”為21.4億,虧損3.36億。

“其他收益”的主要部分是“從供應商取得之收入”,共14.9億,約佔70%。所謂“從供應商取得之收入”,說白了,就是向供應商收取的進場費和各種“苛捐雜稅”。

簡單計算後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如果沒有來自上游供應商14.9億的純利輸血,聯華2016年的虧損將是18.26億,估計會直接休克掉了。

有家樂福這個榜樣,我國稍具規模的連鎖商超幾乎毫無例外地都走上“上游盈利模式”道路。

慢慢地,顧客真實需求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醬油必須有幾十種,上廁所用的衛生紙必須上百種,連牙刷也必須有500種以上。還美其名曰:一站式購物、新的購物體驗。

盈利模式決定了家樂福的退和阿爾迪的進

700多種牙刷,某大賣場

“潘多拉”魔盒一開,各種壓榨供應商的“苛捐雜稅”跑了出來。店慶費、節日費、促銷費、廣告費、堆頭費等等,應有盡有。

最“腦殘”的是促銷員費:你供應商不是想提高銷售嗎?對不起,請自己派人來促銷,費用當然得由你承擔,還要額外幫我幹活,好一個免費勞動力!

殊不知,世間不僅質量守恆、能量守恆、而且價值守恆。

表面上這些費用由供應商承擔,其實供應商早就把這些費用折算到商品進價中,包含在“零售價格”裡,最終還是由老百姓買單。

“上游盈利模式”就像“毒品”,商家一旦吸入很快上癮,越來越“懶”。所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只是句空話。

運營成本居高不下,轉嫁給供應商的負擔愈加沉重,零售價格越來越高,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導致,消費者要麼用腳(去國外)、要麼用鼠標(網店)來懲罰零售實體連鎖店的“上游盈利模式”。

可見,我國電商之所以如此發達,應該感謝家樂福及其追隨者們。

中國有沒有已具規模的“下游盈利模式”商超?

有!“一個半”。

一個是小米,半個是永輝。

儘管小米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抄襲”的還是奧樂齊(ALDI)“古老”的經營理念和價格政策。這也難怪,雷軍是奧樂齊(ALDI)鐵桿粉絲。

小米僅用幾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奧樂齊(ALDI)經過半個多世紀才建立起來的供應鏈渠道與終端個體消費者對接。不得不承認現代科技的高效率。

所不同的是小米以電子產品為主,奧樂齊(ALDI)則以日耗生活品為主。

當然,電子產品的發燒友會比較看重技術含量、技術自主等,筆者只是從比較熟悉的銷售模式切入,不涉及其他。

如果你不清楚為什麼奧樂齊(ALDI)在世界各地那麼成功,看看小米就知道了。

比如2011年小米手機問世,一下子將智能手機價格拉到2000元以下,讓普通老百姓也買得起。

將優質生活必需品的價格降低,讓普通老百姓也買得起,正是奧樂齊(ALDI)70多年矢志不渝堅守的營商理念。可謂“萬變不離其宗”。

“下游盈利模式”讓小米得到了豐厚的回報。小米健康手環進入市場不到三年,銷量全國第一,世界第二;小米充電寶投入不久就佔據百分之七八十的市場份額;還有小米的空氣淨化器、電視機、掃地機器人、接線板等,小米生態鏈上的商品,一旦投入市場,馬上創造類似的銷售神話。

“神話”延續到國外,在印度,小米智能手機銷量第一!

試想,如果小米是“上游盈利模式”,怎麼可能為老百姓提供“質優價廉”的電子產品?

還有“半個”是永輝。

盈利模式決定了家樂福的退和阿爾迪的進

2014年8月,筆者在一篇公開發表的文章中寫道:

“環顧中國商業現況,我們發現有些本土超市在生鮮商品營銷方面已具中國‘ALDI’雛形,比如福建的永輝。可喜的是,僅僅還是‘雛形’,就已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今天的永輝,證明5年前這句話的正確性。

《永輝超市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度審計報告》顯示,永輝的主營零售業分為三部分:1)生鮮及加工220億,佔47%;2)食品用品233.7億,佔50%;3)服裝13.4億,佔3%。盈利77.4億。

這些數字的背後說明了什麼?它告訴我們,永輝經營的絕大部分是生鮮和食品,經營這類商品必須自己先掏錢向上遊供應商買斷,然後再向下游顧客出售,賣不出去自己倒黴。

試想,你與農民簽訂霸王條款,讓農民去承擔那些快要爛在超市裡的蘋果香蕉、蘿蔔白菜的損失?沒門!生鮮食品是老百姓生活必需商品;企業掏錢買斷後,賣不出去的苦果只能往肚裡咽,所以逼著自己直接去源頭進貨,於是商品的質高(新鮮)價低(源頭)得到了保證。

自覺不自覺中,永輝完全遵從了商業零售的初心和本質,即:賣老百姓“生活必需、質高價低、買後放心”的商品!

永輝採用下游盈利模式,其實是創業初期農貿轉商超基因的必然結果。或者,既是創業者的遠見使然,更是企業賴以生存的商品特性所致。

至於永輝超市的非食品類商品是否也是“下游盈利模式”?筆者不詳。聽說大部分是上游盈利模式,果真如此,只能稱永輝為“半個”下游盈利模式。

最好的防禦是進攻

當年法國的家樂福進入中國,極大地推動了本土商超連鎖的快速成長,儘管留下一個不良的後遺症——上游盈利模式。

今天德國的奧樂齊(ALDI)進入中國,但願可以幫助我國商超加快上游盈利向下遊盈利的轉變,進而產生我們本土自己的“ALDI”。

本土“ALDI”應該保留哪些德國ALDI的優良基因?同時加入中國特色?

在此,還是直接引用筆者以前文章中的一段話作為回答:

1、我們必須摒棄上游盈利模式,轉而以“賣老百姓確實需要的質高價廉商品”的下游盈利模式。唯此,後面的努力才有可持續性動力。

2、大幅度減少品牌。同類商品中最多隻選高中低價三個品牌。同時有意識地將低價品牌打造成自主品牌。再次強調:低價不等於低質。

3、明確限制固定上架商品的品類和品類數。品類:日常生活必需的日耗快銷品;品類數:嚴格控制在1200以內。

4、1200個品類數中,生鮮農副產品、豆類熟食產品等所佔比例不得小於30%。

5、生鮮農副產品以本地為主,外地為輔。國外來的“奇花異果”,可以用展銷的形式進行不定期銷售。

6、那些屬於生活必需、但不是日耗快銷的商品,全部按週期通過展銷售賣。

7、等等。

天命不可違

蘇寧易購用60億人民幣成為家樂福的東家,不僅“撿了個大便宜”,更是彌補了戰略短板,一步到位在全國範圍內擁有了自己的線下實體店。

不過,戰略互補性絕不是成功的保證,有時甚至適得其反,成為拖累。

最典型案例是德國寶馬(BMW)兼併英國羅浮(ROVER)。

盈利模式決定了家樂福的退和阿爾迪的進

當時的Rover老闆(左)與BMW老闆

1994年,寶馬以13.5億美元的價格,購買了羅浮80%的股權。寶馬想通過羅浮,來彌補沒有相對低端轎車市場份額的戰略短板。

收購後,儘管寶馬從技術和財力上(投資28億美元)大量輸血,還是無法扭轉羅孚“低效高耗”的運營。寶馬彌補戰略短板的“美夢”,很快成為用自己的盈利填補羅浮虧損無底洞的“噩夢”。

最終,2000年寶馬以象徵性的10英磅售價和數億美金“嫁妝”,才賣掉羅浮。

如今,蘇寧易購購買了家樂福。可以肯定,如果不改變家樂福原來“上游盈利模式”方向,蘇寧“易購”將很快變成“難購”。

為什麼如此肯定?因為天命不可違。

商業零售業的“天命”,從誕生那天起就從來沒有改變過,那就是:為老百姓提供“生活必需、質優價廉、買後放心”的商品。

而“替天行道”的唯一正確方向:

下游盈利模式。

本文來源:觀察者網專欄,作者:張力,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