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蘿蔔“撬動”大產業

胡蘿蔔“撬動”大產業

胡蘿蔔“撬動”大產業

  提及古浪縣永豐灘,人們的第一印象是“永豐灘的西瓜好吃”。如今,這裡又多了一個特產——胡蘿蔔。

  從十年前的十幾畝,到現在的近萬畝,這不僅僅是一個數字的增加,也是永豐灘鎮農業產業結構發生變革的具體體現。小小胡蘿蔔現已煥發出全新活力,成為帶動全鎮人民致富奔小康、撬動鄉村振興的大產業。

  永豐灘鎮地處騰格裡沙漠南緣,是20世紀70年代移民開發的純機井灌區,沙性土壤、氣候乾旱、日照充足是這裡得天獨厚的優勢。

胡蘿蔔“撬動”大產業

農民在胡蘿蔔地裡間苗

  如何將自然優勢轉化為增加農民收入的經濟優勢?永豐灘鎮立足現有蔬菜種植和牛羊雞養殖基礎,按照“一村一品一亮點”發展模式,大力發展綠色、生態、循環產業,全力打造“優質蔬菜種植基地”和“牛羊繁育名優鄉鎮”,種、養產業實現提質增效。

  “今年上半年,我們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在以胡蘿蔔、馬鈴薯為主的蔬菜產業上持續發力,種植技術更加成熟,產品市場更加穩定,產業效益不斷提升,全鎮種植產業逐步向高附加值、高效益的生態、優質、高效產業方向發展。”永豐灘鎮黨委書記張興祥說。

  東臺村是永豐灘鎮胡蘿蔔種植面積最大的村,全村有123戶農民種植胡蘿蔔。“我們村種胡蘿蔔已經有14年了,胡蘿蔔生長週期短、效益高,畝產8000斤左右。去年,收購價格最好時達到每斤1.2元。老百姓從中受了益,種植積極性越來越高,種植規模也逐年增加。”東臺村黨支部書記趙德告訴記者。

  胡蘿蔔生長週期大約100天左右,每年3月底種植,7月初開始收。而7月這個時間節點,全國市場上基本沒有胡蘿蔔上市,價格高而穩定,去年全村胡蘿蔔種植戶戶均收入超過10萬元。每到收穫時節,東臺村胡蘿蔔憑藉其條形好、色澤亮、光滑度高等優點,吸引北京、四川、重慶等地客商前來收購。

  胡蘿蔔不僅效益高,更重要的是節水。在六墩村的千畝胡蘿蔔種植基地,綠油油的胡蘿蔔苗將田野映襯得青翠欲滴。種植大戶張彥介紹,針對沙性土壤的特徵,今年在種植時全部採用了膜下滴灌、水肥一體技術。往常大田漫灌每畝地需要280方水,而膜下滴灌節水30%以上,單方水的效益非常高。除了膜下滴灌技術,張彥還引進了先進的技術,改良出適合本地的胡蘿蔔播種機,起壟、覆膜、播種、滴灌等一次完成,實現了胡蘿蔔機械化種植。“雖然播種到收穫全部實現機械化作業,但生長期的間苗、鋤草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忙的時候,要從周邊僱人,村民們每天勞動收入二三百元不是問題。”張彥說。

  在做大產業規模的同時,永豐灘鎮充分發揮古浪縣耘奮扶貧產業開發有限公司在全鎮產業發展中的引領示範作用,全面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規範提升行動,全鎮現有農民專業合作社143個,全鎮合作社建設得到全面規範提升。通過招商引資渠道,引進長隆農產品公司建成5000噸恆溫庫1處,依託恆溫庫建成長隆萬噸蔬菜交易中心和200畝蔬菜種植試驗基地。

  “目前,全鎮的產業發展有了一定的規模,但農產品產業鏈條還不完善,我們將積極探索蔬菜精深加工產業,著力提升產品附加值,全面提升產業效益,力爭產出好質量、創出好牌子、賣出好價錢。”張興祥說。

本報全媒體記者馬開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