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生態修復的“四大法寶”'

"

礦產資源是非常重要的非可再生自然資源,它既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也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的資源保障。

我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礦產資源種類較齊全的國家之一。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已成為礦產品生產和消費大國,煤炭、鋼鐵、有色金屬、水泥等產量和消費量均居世界第一。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也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汙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長遠發展的重要因素。

如何在勘查調查生態修復等方面,充分體現綠色發展理念,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既找到金山銀山,又留住綠水青山,是地質人和礦業工作者必須解決的時代命題。

2018年,原國土資源部、財政部等六部委再次出臺《關於加快建設綠色礦山的實施意見》,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於礦產資源規劃、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的全過程,引領和帶動傳統礦業轉型升級。《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16年~2020年)》提出了加快歷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的治理,重點開展524個重點治理區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將大型資源基地資源環境綜合調查作為重要礦產資源領域4項主要任務之一,在重要礦產資源調查、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土資源開發與保護、基礎地質支撐等計劃中,部署了一系列地質環境調查項目。

作為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的直屬單位,成都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以下簡稱“成都綜合利用所”)始建於1953年,一直紮根西南,先後深入1000多個礦區開展礦產開採、礦物加工、尾礦處理、環境恢復等工作,積累了大量資料。

近年來,成都綜合利用所適應新時期新形勢對礦山環境治理的新要求,發揮自身的專業技術優勢,積極投入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大潮中,努力推進礦山生態修復和可持續利用。適應新形勢下山水林田湖草完整生態系統對環境治理的新要求,改革傳統的項目管理方式,轉到現代的、適應新形勢的管理模式上來,在投身礦山生態環境治理的實踐中取得了積極成效。

在礦山開採過程中,大量土地因失去利用價值而成為廢棄地,如露天採場、廢石場、尾礦庫、塌陷區等。礦山修復,就是對礦業廢棄地汙染進行修復,實現對土地資源的再次利用。在自然條件下,礦山廢棄地經過自然演替恢復環境大約需要上百年。因此,通過人工干預恢復礦山廢棄地的生態環境顯得尤為必要。可以說,礦山生態修復既是緩解土壤流失、荒漠化的重要步驟之一,也是挖掘其蘊含的價值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國對礦山廢棄地生態修復的研究起步較晚,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20世紀90年代以後才初步形成一定的規模,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煤礦廢棄地和有色金屬尾礦庫植被覆蓋等。目前,國內對礦區廢棄地的研究主要是與土地開發、土地整理相結合的研究,根據實際情況,將廢棄礦山開發改造成工業用地、耕地、旅遊景觀和旅遊用地、倉儲用地、養殖用地、軍事用地或綠地。

礦山環境問題因為礦產資源的不同,其廢棄礦山的治理關鍵也不相同。煤礦廢棄地的環境問題為採空區、塌陷區、煤矸石堆等,其治理關鍵是對採空區的治理和對煤矸石堆的處理;有色金屬礦山如銅礦、鉛鋅礦,除了對礦坑進行治理,還要對廢棄渣堆進行化學處理,防治廢渣堆等通過雨水的淋漓作用汙染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廢棄採石場則主要進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防治以及植被的恢復。總體上說,成都綜合利用所將礦業廢棄地主要分為四類:由剝離表土、開採的岩石碎塊和低品位礦石堆積而成的廢石堆積地;礦體採完後留下的採空區和塌陷區形成的採礦廢棄地;開採礦石經選出精礦後產生的尾礦堆積形成的尾礦廢棄地;採礦作業面、機械設施、礦石輔助建築和道路交通等先佔用後廢棄的土地。

在不斷的實踐探索中,成都綜合利用所逐漸形成了礦山生態修復的四項法寶:

1.化“危”為“安”,邊坡治理穿綠衣

"

礦產資源是非常重要的非可再生自然資源,它既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也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的資源保障。

我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礦產資源種類較齊全的國家之一。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已成為礦產品生產和消費大國,煤炭、鋼鐵、有色金屬、水泥等產量和消費量均居世界第一。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也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汙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長遠發展的重要因素。

如何在勘查調查生態修復等方面,充分體現綠色發展理念,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既找到金山銀山,又留住綠水青山,是地質人和礦業工作者必須解決的時代命題。

2018年,原國土資源部、財政部等六部委再次出臺《關於加快建設綠色礦山的實施意見》,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於礦產資源規劃、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的全過程,引領和帶動傳統礦業轉型升級。《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16年~2020年)》提出了加快歷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的治理,重點開展524個重點治理區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將大型資源基地資源環境綜合調查作為重要礦產資源領域4項主要任務之一,在重要礦產資源調查、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土資源開發與保護、基礎地質支撐等計劃中,部署了一系列地質環境調查項目。

作為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的直屬單位,成都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以下簡稱“成都綜合利用所”)始建於1953年,一直紮根西南,先後深入1000多個礦區開展礦產開採、礦物加工、尾礦處理、環境恢復等工作,積累了大量資料。

近年來,成都綜合利用所適應新時期新形勢對礦山環境治理的新要求,發揮自身的專業技術優勢,積極投入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大潮中,努力推進礦山生態修復和可持續利用。適應新形勢下山水林田湖草完整生態系統對環境治理的新要求,改革傳統的項目管理方式,轉到現代的、適應新形勢的管理模式上來,在投身礦山生態環境治理的實踐中取得了積極成效。

在礦山開採過程中,大量土地因失去利用價值而成為廢棄地,如露天採場、廢石場、尾礦庫、塌陷區等。礦山修復,就是對礦業廢棄地汙染進行修復,實現對土地資源的再次利用。在自然條件下,礦山廢棄地經過自然演替恢復環境大約需要上百年。因此,通過人工干預恢復礦山廢棄地的生態環境顯得尤為必要。可以說,礦山生態修復既是緩解土壤流失、荒漠化的重要步驟之一,也是挖掘其蘊含的價值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國對礦山廢棄地生態修復的研究起步較晚,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20世紀90年代以後才初步形成一定的規模,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煤礦廢棄地和有色金屬尾礦庫植被覆蓋等。目前,國內對礦區廢棄地的研究主要是與土地開發、土地整理相結合的研究,根據實際情況,將廢棄礦山開發改造成工業用地、耕地、旅遊景觀和旅遊用地、倉儲用地、養殖用地、軍事用地或綠地。

礦山環境問題因為礦產資源的不同,其廢棄礦山的治理關鍵也不相同。煤礦廢棄地的環境問題為採空區、塌陷區、煤矸石堆等,其治理關鍵是對採空區的治理和對煤矸石堆的處理;有色金屬礦山如銅礦、鉛鋅礦,除了對礦坑進行治理,還要對廢棄渣堆進行化學處理,防治廢渣堆等通過雨水的淋漓作用汙染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廢棄採石場則主要進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防治以及植被的恢復。總體上說,成都綜合利用所將礦業廢棄地主要分為四類:由剝離表土、開採的岩石碎塊和低品位礦石堆積而成的廢石堆積地;礦體採完後留下的採空區和塌陷區形成的採礦廢棄地;開採礦石經選出精礦後產生的尾礦堆積形成的尾礦廢棄地;採礦作業面、機械設施、礦石輔助建築和道路交通等先佔用後廢棄的土地。

在不斷的實踐探索中,成都綜合利用所逐漸形成了礦山生態修復的四項法寶:

1.化“危”為“安”,邊坡治理穿綠衣

礦山生態修復的“四大法寶”

邊坡治理的主要工作是要穩定邊坡。該過程的任務是清除危石、降坡削坡,將未形成臺階的懸崖儘量構成水平臺階,把邊坡的坡度降到安全角度以下,以消除崩塌隱患。隨後,要對已經處理的邊坡進行復綠,使其進一步保持穩定。

2. 化“廢”為寶,尾礦煥發新生機

"

礦產資源是非常重要的非可再生自然資源,它既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也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的資源保障。

我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礦產資源種類較齊全的國家之一。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已成為礦產品生產和消費大國,煤炭、鋼鐵、有色金屬、水泥等產量和消費量均居世界第一。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也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汙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長遠發展的重要因素。

如何在勘查調查生態修復等方面,充分體現綠色發展理念,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既找到金山銀山,又留住綠水青山,是地質人和礦業工作者必須解決的時代命題。

2018年,原國土資源部、財政部等六部委再次出臺《關於加快建設綠色礦山的實施意見》,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於礦產資源規劃、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的全過程,引領和帶動傳統礦業轉型升級。《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16年~2020年)》提出了加快歷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的治理,重點開展524個重點治理區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將大型資源基地資源環境綜合調查作為重要礦產資源領域4項主要任務之一,在重要礦產資源調查、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土資源開發與保護、基礎地質支撐等計劃中,部署了一系列地質環境調查項目。

作為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的直屬單位,成都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以下簡稱“成都綜合利用所”)始建於1953年,一直紮根西南,先後深入1000多個礦區開展礦產開採、礦物加工、尾礦處理、環境恢復等工作,積累了大量資料。

近年來,成都綜合利用所適應新時期新形勢對礦山環境治理的新要求,發揮自身的專業技術優勢,積極投入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大潮中,努力推進礦山生態修復和可持續利用。適應新形勢下山水林田湖草完整生態系統對環境治理的新要求,改革傳統的項目管理方式,轉到現代的、適應新形勢的管理模式上來,在投身礦山生態環境治理的實踐中取得了積極成效。

在礦山開採過程中,大量土地因失去利用價值而成為廢棄地,如露天採場、廢石場、尾礦庫、塌陷區等。礦山修復,就是對礦業廢棄地汙染進行修復,實現對土地資源的再次利用。在自然條件下,礦山廢棄地經過自然演替恢復環境大約需要上百年。因此,通過人工干預恢復礦山廢棄地的生態環境顯得尤為必要。可以說,礦山生態修復既是緩解土壤流失、荒漠化的重要步驟之一,也是挖掘其蘊含的價值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國對礦山廢棄地生態修復的研究起步較晚,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20世紀90年代以後才初步形成一定的規模,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煤礦廢棄地和有色金屬尾礦庫植被覆蓋等。目前,國內對礦區廢棄地的研究主要是與土地開發、土地整理相結合的研究,根據實際情況,將廢棄礦山開發改造成工業用地、耕地、旅遊景觀和旅遊用地、倉儲用地、養殖用地、軍事用地或綠地。

礦山環境問題因為礦產資源的不同,其廢棄礦山的治理關鍵也不相同。煤礦廢棄地的環境問題為採空區、塌陷區、煤矸石堆等,其治理關鍵是對採空區的治理和對煤矸石堆的處理;有色金屬礦山如銅礦、鉛鋅礦,除了對礦坑進行治理,還要對廢棄渣堆進行化學處理,防治廢渣堆等通過雨水的淋漓作用汙染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廢棄採石場則主要進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防治以及植被的恢復。總體上說,成都綜合利用所將礦業廢棄地主要分為四類:由剝離表土、開採的岩石碎塊和低品位礦石堆積而成的廢石堆積地;礦體採完後留下的採空區和塌陷區形成的採礦廢棄地;開採礦石經選出精礦後產生的尾礦堆積形成的尾礦廢棄地;採礦作業面、機械設施、礦石輔助建築和道路交通等先佔用後廢棄的土地。

在不斷的實踐探索中,成都綜合利用所逐漸形成了礦山生態修復的四項法寶:

1.化“危”為“安”,邊坡治理穿綠衣

礦山生態修復的“四大法寶”

邊坡治理的主要工作是要穩定邊坡。該過程的任務是清除危石、降坡削坡,將未形成臺階的懸崖儘量構成水平臺階,把邊坡的坡度降到安全角度以下,以消除崩塌隱患。隨後,要對已經處理的邊坡進行復綠,使其進一步保持穩定。

2. 化“廢”為寶,尾礦煥發新生機

礦山生態修復的“四大法寶”


"

礦產資源是非常重要的非可再生自然資源,它既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也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的資源保障。

我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礦產資源種類較齊全的國家之一。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已成為礦產品生產和消費大國,煤炭、鋼鐵、有色金屬、水泥等產量和消費量均居世界第一。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也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汙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長遠發展的重要因素。

如何在勘查調查生態修復等方面,充分體現綠色發展理念,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既找到金山銀山,又留住綠水青山,是地質人和礦業工作者必須解決的時代命題。

2018年,原國土資源部、財政部等六部委再次出臺《關於加快建設綠色礦山的實施意見》,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於礦產資源規劃、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的全過程,引領和帶動傳統礦業轉型升級。《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16年~2020年)》提出了加快歷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的治理,重點開展524個重點治理區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將大型資源基地資源環境綜合調查作為重要礦產資源領域4項主要任務之一,在重要礦產資源調查、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土資源開發與保護、基礎地質支撐等計劃中,部署了一系列地質環境調查項目。

作為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的直屬單位,成都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以下簡稱“成都綜合利用所”)始建於1953年,一直紮根西南,先後深入1000多個礦區開展礦產開採、礦物加工、尾礦處理、環境恢復等工作,積累了大量資料。

近年來,成都綜合利用所適應新時期新形勢對礦山環境治理的新要求,發揮自身的專業技術優勢,積極投入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大潮中,努力推進礦山生態修復和可持續利用。適應新形勢下山水林田湖草完整生態系統對環境治理的新要求,改革傳統的項目管理方式,轉到現代的、適應新形勢的管理模式上來,在投身礦山生態環境治理的實踐中取得了積極成效。

在礦山開採過程中,大量土地因失去利用價值而成為廢棄地,如露天採場、廢石場、尾礦庫、塌陷區等。礦山修復,就是對礦業廢棄地汙染進行修復,實現對土地資源的再次利用。在自然條件下,礦山廢棄地經過自然演替恢復環境大約需要上百年。因此,通過人工干預恢復礦山廢棄地的生態環境顯得尤為必要。可以說,礦山生態修復既是緩解土壤流失、荒漠化的重要步驟之一,也是挖掘其蘊含的價值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國對礦山廢棄地生態修復的研究起步較晚,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20世紀90年代以後才初步形成一定的規模,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煤礦廢棄地和有色金屬尾礦庫植被覆蓋等。目前,國內對礦區廢棄地的研究主要是與土地開發、土地整理相結合的研究,根據實際情況,將廢棄礦山開發改造成工業用地、耕地、旅遊景觀和旅遊用地、倉儲用地、養殖用地、軍事用地或綠地。

礦山環境問題因為礦產資源的不同,其廢棄礦山的治理關鍵也不相同。煤礦廢棄地的環境問題為採空區、塌陷區、煤矸石堆等,其治理關鍵是對採空區的治理和對煤矸石堆的處理;有色金屬礦山如銅礦、鉛鋅礦,除了對礦坑進行治理,還要對廢棄渣堆進行化學處理,防治廢渣堆等通過雨水的淋漓作用汙染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廢棄採石場則主要進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防治以及植被的恢復。總體上說,成都綜合利用所將礦業廢棄地主要分為四類:由剝離表土、開採的岩石碎塊和低品位礦石堆積而成的廢石堆積地;礦體採完後留下的採空區和塌陷區形成的採礦廢棄地;開採礦石經選出精礦後產生的尾礦堆積形成的尾礦廢棄地;採礦作業面、機械設施、礦石輔助建築和道路交通等先佔用後廢棄的土地。

在不斷的實踐探索中,成都綜合利用所逐漸形成了礦山生態修復的四項法寶:

1.化“危”為“安”,邊坡治理穿綠衣

礦山生態修復的“四大法寶”

邊坡治理的主要工作是要穩定邊坡。該過程的任務是清除危石、降坡削坡,將未形成臺階的懸崖儘量構成水平臺階,把邊坡的坡度降到安全角度以下,以消除崩塌隱患。隨後,要對已經處理的邊坡進行復綠,使其進一步保持穩定。

2. 化“廢”為寶,尾礦煥發新生機

礦山生態修復的“四大法寶”


礦山生態修復的“四大法寶”


對於一直致力於礦產綜合利用研究的成都綜合利用所來說,尾礦的生態修復可以說是他們的金字招牌了。

尾礦資源是金屬和非金屬礦山廢棄物中數量最大、綜合利用價值最高的一種資源。將尾礦丟棄不僅需要佔用大量土地,給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很大的傷害,還要投入處理和維護費用。而進行尾礦資源的綜合回收與利用,不僅可以充分利用礦產資源,擴大礦產資源利用範圍,延長礦山服務年限,也是治理汙染、保護生態的重要手段,還可以節省大量的土地和資金,解決就業問題,造福於人類社會,實現資源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有效統一。所以,在全球礦產資源供應緊張的形勢下,開發利用好長期累積的大量尾礦,是我國礦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在具體治理方面,成都綜合利用所對佔用大量土地的尾礦進行二次開發,提高尾礦的綜合利用率;對開發用量大、投資少、有銷路的尾礦,以實現規模經營和多品種開發的資源化、商品化使其變廢為寶,真正成為經濟商品中的一部分;對尾礦壩中的廢水進行處理以達到國家標準,實現浮選廢水適度淨化後全部回用和零排放。除此之外,對於未處理的採空區、廢舊巷道和硐室的礦山,利用井下采空區排放尾礦。

由成都綜合利用所承擔的地質調查二級項目“攀西地區多金屬礦產資源集中開採區地質環境調查”便是一個很好的案例。該項目針對攀西地區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對礦產資源集中開採區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及危害進行調查,並探索礦山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途徑,旨在實現廢棄物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該項目開展了尾礦可利用調查和綜合利用技術攻關,成功研發了適宜攀西地區銅礦、釩鈦磁鐵礦和稀土礦等尾礦綜合利用技術,為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提供了新途徑。

3.化“汙”為良,加快礦山生態重建

"

礦產資源是非常重要的非可再生自然資源,它既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也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的資源保障。

我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礦產資源種類較齊全的國家之一。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已成為礦產品生產和消費大國,煤炭、鋼鐵、有色金屬、水泥等產量和消費量均居世界第一。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也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汙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長遠發展的重要因素。

如何在勘查調查生態修復等方面,充分體現綠色發展理念,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既找到金山銀山,又留住綠水青山,是地質人和礦業工作者必須解決的時代命題。

2018年,原國土資源部、財政部等六部委再次出臺《關於加快建設綠色礦山的實施意見》,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於礦產資源規劃、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的全過程,引領和帶動傳統礦業轉型升級。《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16年~2020年)》提出了加快歷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的治理,重點開展524個重點治理區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將大型資源基地資源環境綜合調查作為重要礦產資源領域4項主要任務之一,在重要礦產資源調查、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土資源開發與保護、基礎地質支撐等計劃中,部署了一系列地質環境調查項目。

作為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的直屬單位,成都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以下簡稱“成都綜合利用所”)始建於1953年,一直紮根西南,先後深入1000多個礦區開展礦產開採、礦物加工、尾礦處理、環境恢復等工作,積累了大量資料。

近年來,成都綜合利用所適應新時期新形勢對礦山環境治理的新要求,發揮自身的專業技術優勢,積極投入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大潮中,努力推進礦山生態修復和可持續利用。適應新形勢下山水林田湖草完整生態系統對環境治理的新要求,改革傳統的項目管理方式,轉到現代的、適應新形勢的管理模式上來,在投身礦山生態環境治理的實踐中取得了積極成效。

在礦山開採過程中,大量土地因失去利用價值而成為廢棄地,如露天採場、廢石場、尾礦庫、塌陷區等。礦山修復,就是對礦業廢棄地汙染進行修復,實現對土地資源的再次利用。在自然條件下,礦山廢棄地經過自然演替恢復環境大約需要上百年。因此,通過人工干預恢復礦山廢棄地的生態環境顯得尤為必要。可以說,礦山生態修復既是緩解土壤流失、荒漠化的重要步驟之一,也是挖掘其蘊含的價值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國對礦山廢棄地生態修復的研究起步較晚,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20世紀90年代以後才初步形成一定的規模,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煤礦廢棄地和有色金屬尾礦庫植被覆蓋等。目前,國內對礦區廢棄地的研究主要是與土地開發、土地整理相結合的研究,根據實際情況,將廢棄礦山開發改造成工業用地、耕地、旅遊景觀和旅遊用地、倉儲用地、養殖用地、軍事用地或綠地。

礦山環境問題因為礦產資源的不同,其廢棄礦山的治理關鍵也不相同。煤礦廢棄地的環境問題為採空區、塌陷區、煤矸石堆等,其治理關鍵是對採空區的治理和對煤矸石堆的處理;有色金屬礦山如銅礦、鉛鋅礦,除了對礦坑進行治理,還要對廢棄渣堆進行化學處理,防治廢渣堆等通過雨水的淋漓作用汙染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廢棄採石場則主要進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防治以及植被的恢復。總體上說,成都綜合利用所將礦業廢棄地主要分為四類:由剝離表土、開採的岩石碎塊和低品位礦石堆積而成的廢石堆積地;礦體採完後留下的採空區和塌陷區形成的採礦廢棄地;開採礦石經選出精礦後產生的尾礦堆積形成的尾礦廢棄地;採礦作業面、機械設施、礦石輔助建築和道路交通等先佔用後廢棄的土地。

在不斷的實踐探索中,成都綜合利用所逐漸形成了礦山生態修復的四項法寶:

1.化“危”為“安”,邊坡治理穿綠衣

礦山生態修復的“四大法寶”

邊坡治理的主要工作是要穩定邊坡。該過程的任務是清除危石、降坡削坡,將未形成臺階的懸崖儘量構成水平臺階,把邊坡的坡度降到安全角度以下,以消除崩塌隱患。隨後,要對已經處理的邊坡進行復綠,使其進一步保持穩定。

2. 化“廢”為寶,尾礦煥發新生機

礦山生態修復的“四大法寶”


礦山生態修復的“四大法寶”


對於一直致力於礦產綜合利用研究的成都綜合利用所來說,尾礦的生態修復可以說是他們的金字招牌了。

尾礦資源是金屬和非金屬礦山廢棄物中數量最大、綜合利用價值最高的一種資源。將尾礦丟棄不僅需要佔用大量土地,給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很大的傷害,還要投入處理和維護費用。而進行尾礦資源的綜合回收與利用,不僅可以充分利用礦產資源,擴大礦產資源利用範圍,延長礦山服務年限,也是治理汙染、保護生態的重要手段,還可以節省大量的土地和資金,解決就業問題,造福於人類社會,實現資源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有效統一。所以,在全球礦產資源供應緊張的形勢下,開發利用好長期累積的大量尾礦,是我國礦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在具體治理方面,成都綜合利用所對佔用大量土地的尾礦進行二次開發,提高尾礦的綜合利用率;對開發用量大、投資少、有銷路的尾礦,以實現規模經營和多品種開發的資源化、商品化使其變廢為寶,真正成為經濟商品中的一部分;對尾礦壩中的廢水進行處理以達到國家標準,實現浮選廢水適度淨化後全部回用和零排放。除此之外,對於未處理的採空區、廢舊巷道和硐室的礦山,利用井下采空區排放尾礦。

由成都綜合利用所承擔的地質調查二級項目“攀西地區多金屬礦產資源集中開採區地質環境調查”便是一個很好的案例。該項目針對攀西地區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對礦產資源集中開採區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及危害進行調查,並探索礦山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途徑,旨在實現廢棄物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該項目開展了尾礦可利用調查和綜合利用技術攻關,成功研發了適宜攀西地區銅礦、釩鈦磁鐵礦和稀土礦等尾礦綜合利用技術,為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提供了新途徑。

3.化“汙”為良,加快礦山生態重建

礦山生態修復的“四大法寶”

"

礦產資源是非常重要的非可再生自然資源,它既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也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的資源保障。

我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礦產資源種類較齊全的國家之一。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已成為礦產品生產和消費大國,煤炭、鋼鐵、有色金屬、水泥等產量和消費量均居世界第一。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也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汙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長遠發展的重要因素。

如何在勘查調查生態修復等方面,充分體現綠色發展理念,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既找到金山銀山,又留住綠水青山,是地質人和礦業工作者必須解決的時代命題。

2018年,原國土資源部、財政部等六部委再次出臺《關於加快建設綠色礦山的實施意見》,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於礦產資源規劃、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的全過程,引領和帶動傳統礦業轉型升級。《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16年~2020年)》提出了加快歷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的治理,重點開展524個重點治理區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將大型資源基地資源環境綜合調查作為重要礦產資源領域4項主要任務之一,在重要礦產資源調查、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土資源開發與保護、基礎地質支撐等計劃中,部署了一系列地質環境調查項目。

作為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的直屬單位,成都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以下簡稱“成都綜合利用所”)始建於1953年,一直紮根西南,先後深入1000多個礦區開展礦產開採、礦物加工、尾礦處理、環境恢復等工作,積累了大量資料。

近年來,成都綜合利用所適應新時期新形勢對礦山環境治理的新要求,發揮自身的專業技術優勢,積極投入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大潮中,努力推進礦山生態修復和可持續利用。適應新形勢下山水林田湖草完整生態系統對環境治理的新要求,改革傳統的項目管理方式,轉到現代的、適應新形勢的管理模式上來,在投身礦山生態環境治理的實踐中取得了積極成效。

在礦山開採過程中,大量土地因失去利用價值而成為廢棄地,如露天採場、廢石場、尾礦庫、塌陷區等。礦山修復,就是對礦業廢棄地汙染進行修復,實現對土地資源的再次利用。在自然條件下,礦山廢棄地經過自然演替恢復環境大約需要上百年。因此,通過人工干預恢復礦山廢棄地的生態環境顯得尤為必要。可以說,礦山生態修復既是緩解土壤流失、荒漠化的重要步驟之一,也是挖掘其蘊含的價值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國對礦山廢棄地生態修復的研究起步較晚,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20世紀90年代以後才初步形成一定的規模,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煤礦廢棄地和有色金屬尾礦庫植被覆蓋等。目前,國內對礦區廢棄地的研究主要是與土地開發、土地整理相結合的研究,根據實際情況,將廢棄礦山開發改造成工業用地、耕地、旅遊景觀和旅遊用地、倉儲用地、養殖用地、軍事用地或綠地。

礦山環境問題因為礦產資源的不同,其廢棄礦山的治理關鍵也不相同。煤礦廢棄地的環境問題為採空區、塌陷區、煤矸石堆等,其治理關鍵是對採空區的治理和對煤矸石堆的處理;有色金屬礦山如銅礦、鉛鋅礦,除了對礦坑進行治理,還要對廢棄渣堆進行化學處理,防治廢渣堆等通過雨水的淋漓作用汙染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廢棄採石場則主要進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防治以及植被的恢復。總體上說,成都綜合利用所將礦業廢棄地主要分為四類:由剝離表土、開採的岩石碎塊和低品位礦石堆積而成的廢石堆積地;礦體採完後留下的採空區和塌陷區形成的採礦廢棄地;開採礦石經選出精礦後產生的尾礦堆積形成的尾礦廢棄地;採礦作業面、機械設施、礦石輔助建築和道路交通等先佔用後廢棄的土地。

在不斷的實踐探索中,成都綜合利用所逐漸形成了礦山生態修復的四項法寶:

1.化“危”為“安”,邊坡治理穿綠衣

礦山生態修復的“四大法寶”

邊坡治理的主要工作是要穩定邊坡。該過程的任務是清除危石、降坡削坡,將未形成臺階的懸崖儘量構成水平臺階,把邊坡的坡度降到安全角度以下,以消除崩塌隱患。隨後,要對已經處理的邊坡進行復綠,使其進一步保持穩定。

2. 化“廢”為寶,尾礦煥發新生機

礦山生態修復的“四大法寶”


礦山生態修復的“四大法寶”


對於一直致力於礦產綜合利用研究的成都綜合利用所來說,尾礦的生態修復可以說是他們的金字招牌了。

尾礦資源是金屬和非金屬礦山廢棄物中數量最大、綜合利用價值最高的一種資源。將尾礦丟棄不僅需要佔用大量土地,給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很大的傷害,還要投入處理和維護費用。而進行尾礦資源的綜合回收與利用,不僅可以充分利用礦產資源,擴大礦產資源利用範圍,延長礦山服務年限,也是治理汙染、保護生態的重要手段,還可以節省大量的土地和資金,解決就業問題,造福於人類社會,實現資源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有效統一。所以,在全球礦產資源供應緊張的形勢下,開發利用好長期累積的大量尾礦,是我國礦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在具體治理方面,成都綜合利用所對佔用大量土地的尾礦進行二次開發,提高尾礦的綜合利用率;對開發用量大、投資少、有銷路的尾礦,以實現規模經營和多品種開發的資源化、商品化使其變廢為寶,真正成為經濟商品中的一部分;對尾礦壩中的廢水進行處理以達到國家標準,實現浮選廢水適度淨化後全部回用和零排放。除此之外,對於未處理的採空區、廢舊巷道和硐室的礦山,利用井下采空區排放尾礦。

由成都綜合利用所承擔的地質調查二級項目“攀西地區多金屬礦產資源集中開採區地質環境調查”便是一個很好的案例。該項目針對攀西地區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對礦產資源集中開採區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及危害進行調查,並探索礦山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途徑,旨在實現廢棄物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該項目開展了尾礦可利用調查和綜合利用技術攻關,成功研發了適宜攀西地區銅礦、釩鈦磁鐵礦和稀土礦等尾礦綜合利用技術,為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提供了新途徑。

3.化“汙”為良,加快礦山生態重建

礦山生態修復的“四大法寶”

礦山生態修復的“四大法寶”

"

礦產資源是非常重要的非可再生自然資源,它既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也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的資源保障。

我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礦產資源種類較齊全的國家之一。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已成為礦產品生產和消費大國,煤炭、鋼鐵、有色金屬、水泥等產量和消費量均居世界第一。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也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汙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長遠發展的重要因素。

如何在勘查調查生態修復等方面,充分體現綠色發展理念,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既找到金山銀山,又留住綠水青山,是地質人和礦業工作者必須解決的時代命題。

2018年,原國土資源部、財政部等六部委再次出臺《關於加快建設綠色礦山的實施意見》,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於礦產資源規劃、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的全過程,引領和帶動傳統礦業轉型升級。《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16年~2020年)》提出了加快歷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的治理,重點開展524個重點治理區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將大型資源基地資源環境綜合調查作為重要礦產資源領域4項主要任務之一,在重要礦產資源調查、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土資源開發與保護、基礎地質支撐等計劃中,部署了一系列地質環境調查項目。

作為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的直屬單位,成都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以下簡稱“成都綜合利用所”)始建於1953年,一直紮根西南,先後深入1000多個礦區開展礦產開採、礦物加工、尾礦處理、環境恢復等工作,積累了大量資料。

近年來,成都綜合利用所適應新時期新形勢對礦山環境治理的新要求,發揮自身的專業技術優勢,積極投入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大潮中,努力推進礦山生態修復和可持續利用。適應新形勢下山水林田湖草完整生態系統對環境治理的新要求,改革傳統的項目管理方式,轉到現代的、適應新形勢的管理模式上來,在投身礦山生態環境治理的實踐中取得了積極成效。

在礦山開採過程中,大量土地因失去利用價值而成為廢棄地,如露天採場、廢石場、尾礦庫、塌陷區等。礦山修復,就是對礦業廢棄地汙染進行修復,實現對土地資源的再次利用。在自然條件下,礦山廢棄地經過自然演替恢復環境大約需要上百年。因此,通過人工干預恢復礦山廢棄地的生態環境顯得尤為必要。可以說,礦山生態修復既是緩解土壤流失、荒漠化的重要步驟之一,也是挖掘其蘊含的價值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國對礦山廢棄地生態修復的研究起步較晚,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20世紀90年代以後才初步形成一定的規模,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煤礦廢棄地和有色金屬尾礦庫植被覆蓋等。目前,國內對礦區廢棄地的研究主要是與土地開發、土地整理相結合的研究,根據實際情況,將廢棄礦山開發改造成工業用地、耕地、旅遊景觀和旅遊用地、倉儲用地、養殖用地、軍事用地或綠地。

礦山環境問題因為礦產資源的不同,其廢棄礦山的治理關鍵也不相同。煤礦廢棄地的環境問題為採空區、塌陷區、煤矸石堆等,其治理關鍵是對採空區的治理和對煤矸石堆的處理;有色金屬礦山如銅礦、鉛鋅礦,除了對礦坑進行治理,還要對廢棄渣堆進行化學處理,防治廢渣堆等通過雨水的淋漓作用汙染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廢棄採石場則主要進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防治以及植被的恢復。總體上說,成都綜合利用所將礦業廢棄地主要分為四類:由剝離表土、開採的岩石碎塊和低品位礦石堆積而成的廢石堆積地;礦體採完後留下的採空區和塌陷區形成的採礦廢棄地;開採礦石經選出精礦後產生的尾礦堆積形成的尾礦廢棄地;採礦作業面、機械設施、礦石輔助建築和道路交通等先佔用後廢棄的土地。

在不斷的實踐探索中,成都綜合利用所逐漸形成了礦山生態修復的四項法寶:

1.化“危”為“安”,邊坡治理穿綠衣

礦山生態修復的“四大法寶”

邊坡治理的主要工作是要穩定邊坡。該過程的任務是清除危石、降坡削坡,將未形成臺階的懸崖儘量構成水平臺階,把邊坡的坡度降到安全角度以下,以消除崩塌隱患。隨後,要對已經處理的邊坡進行復綠,使其進一步保持穩定。

2. 化“廢”為寶,尾礦煥發新生機

礦山生態修復的“四大法寶”


礦山生態修復的“四大法寶”


對於一直致力於礦產綜合利用研究的成都綜合利用所來說,尾礦的生態修復可以說是他們的金字招牌了。

尾礦資源是金屬和非金屬礦山廢棄物中數量最大、綜合利用價值最高的一種資源。將尾礦丟棄不僅需要佔用大量土地,給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很大的傷害,還要投入處理和維護費用。而進行尾礦資源的綜合回收與利用,不僅可以充分利用礦產資源,擴大礦產資源利用範圍,延長礦山服務年限,也是治理汙染、保護生態的重要手段,還可以節省大量的土地和資金,解決就業問題,造福於人類社會,實現資源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有效統一。所以,在全球礦產資源供應緊張的形勢下,開發利用好長期累積的大量尾礦,是我國礦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在具體治理方面,成都綜合利用所對佔用大量土地的尾礦進行二次開發,提高尾礦的綜合利用率;對開發用量大、投資少、有銷路的尾礦,以實現規模經營和多品種開發的資源化、商品化使其變廢為寶,真正成為經濟商品中的一部分;對尾礦壩中的廢水進行處理以達到國家標準,實現浮選廢水適度淨化後全部回用和零排放。除此之外,對於未處理的採空區、廢舊巷道和硐室的礦山,利用井下采空區排放尾礦。

由成都綜合利用所承擔的地質調查二級項目“攀西地區多金屬礦產資源集中開採區地質環境調查”便是一個很好的案例。該項目針對攀西地區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對礦產資源集中開採區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及危害進行調查,並探索礦山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途徑,旨在實現廢棄物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該項目開展了尾礦可利用調查和綜合利用技術攻關,成功研發了適宜攀西地區銅礦、釩鈦磁鐵礦和稀土礦等尾礦綜合利用技術,為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提供了新途徑。

3.化“汙”為良,加快礦山生態重建

礦山生態修復的“四大法寶”

礦山生態修復的“四大法寶”

礦山生態修復的“四大法寶”

礦山開採造成生態破壞的關鍵是土地退化,也就是土壤因子的改變,即廢棄地土壤理化性質變壞、養分丟失及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質的增加。因此,土壤改良是礦山廢棄地生態恢復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可以採取的措施包括:一是異地取土措施:在不破壞異地土壤的前提下,取適量土壤,移至礦山受損嚴重的部位,在土壤上種植植物,通過植物的吸收、揮發、根濾、降解、穩定等作用,對受損土壤進行修復;二是廢棄地改造措施:進行表土改造之前,設法灌注泥漿,使其包裹廢渣,然後再鋪一層粘土壓實,造成一個人工隔水層,減少地面水下滲,防止廢渣中劇毒元素的釋放;三是土壤增肥改良措施:添加有效物質,使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得到改良,從而縮短植被演替過程,加快礦山廢棄地的生態重建。

2017年,成都綜合利用所根據原國土資源部“三深一土”科技創新戰略指示精神,積極開展了土壤治理研究工作;構建礦山汙染耕地土壤微生物治理技術模型,研究成果將應用於攀西地區耕地土壤重金屬汙染治理,也可在全國範圍內其它同類型重金屬汙染的耕地推廣應用;組建了土壤修復實驗室,在峨眉基地建立面積1200平方米的土壤試驗田,作為土壤治理技術的孵化與示範。

4.化“貧”為“春”,植物修復展新顏

"

礦產資源是非常重要的非可再生自然資源,它既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也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的資源保障。

我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礦產資源種類較齊全的國家之一。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已成為礦產品生產和消費大國,煤炭、鋼鐵、有色金屬、水泥等產量和消費量均居世界第一。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也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汙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長遠發展的重要因素。

如何在勘查調查生態修復等方面,充分體現綠色發展理念,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既找到金山銀山,又留住綠水青山,是地質人和礦業工作者必須解決的時代命題。

2018年,原國土資源部、財政部等六部委再次出臺《關於加快建設綠色礦山的實施意見》,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於礦產資源規劃、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的全過程,引領和帶動傳統礦業轉型升級。《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16年~2020年)》提出了加快歷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的治理,重點開展524個重點治理區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將大型資源基地資源環境綜合調查作為重要礦產資源領域4項主要任務之一,在重要礦產資源調查、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土資源開發與保護、基礎地質支撐等計劃中,部署了一系列地質環境調查項目。

作為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的直屬單位,成都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以下簡稱“成都綜合利用所”)始建於1953年,一直紮根西南,先後深入1000多個礦區開展礦產開採、礦物加工、尾礦處理、環境恢復等工作,積累了大量資料。

近年來,成都綜合利用所適應新時期新形勢對礦山環境治理的新要求,發揮自身的專業技術優勢,積極投入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大潮中,努力推進礦山生態修復和可持續利用。適應新形勢下山水林田湖草完整生態系統對環境治理的新要求,改革傳統的項目管理方式,轉到現代的、適應新形勢的管理模式上來,在投身礦山生態環境治理的實踐中取得了積極成效。

在礦山開採過程中,大量土地因失去利用價值而成為廢棄地,如露天採場、廢石場、尾礦庫、塌陷區等。礦山修復,就是對礦業廢棄地汙染進行修復,實現對土地資源的再次利用。在自然條件下,礦山廢棄地經過自然演替恢復環境大約需要上百年。因此,通過人工干預恢復礦山廢棄地的生態環境顯得尤為必要。可以說,礦山生態修復既是緩解土壤流失、荒漠化的重要步驟之一,也是挖掘其蘊含的價值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國對礦山廢棄地生態修復的研究起步較晚,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20世紀90年代以後才初步形成一定的規模,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煤礦廢棄地和有色金屬尾礦庫植被覆蓋等。目前,國內對礦區廢棄地的研究主要是與土地開發、土地整理相結合的研究,根據實際情況,將廢棄礦山開發改造成工業用地、耕地、旅遊景觀和旅遊用地、倉儲用地、養殖用地、軍事用地或綠地。

礦山環境問題因為礦產資源的不同,其廢棄礦山的治理關鍵也不相同。煤礦廢棄地的環境問題為採空區、塌陷區、煤矸石堆等,其治理關鍵是對採空區的治理和對煤矸石堆的處理;有色金屬礦山如銅礦、鉛鋅礦,除了對礦坑進行治理,還要對廢棄渣堆進行化學處理,防治廢渣堆等通過雨水的淋漓作用汙染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廢棄採石場則主要進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防治以及植被的恢復。總體上說,成都綜合利用所將礦業廢棄地主要分為四類:由剝離表土、開採的岩石碎塊和低品位礦石堆積而成的廢石堆積地;礦體採完後留下的採空區和塌陷區形成的採礦廢棄地;開採礦石經選出精礦後產生的尾礦堆積形成的尾礦廢棄地;採礦作業面、機械設施、礦石輔助建築和道路交通等先佔用後廢棄的土地。

在不斷的實踐探索中,成都綜合利用所逐漸形成了礦山生態修復的四項法寶:

1.化“危”為“安”,邊坡治理穿綠衣

礦山生態修復的“四大法寶”

邊坡治理的主要工作是要穩定邊坡。該過程的任務是清除危石、降坡削坡,將未形成臺階的懸崖儘量構成水平臺階,把邊坡的坡度降到安全角度以下,以消除崩塌隱患。隨後,要對已經處理的邊坡進行復綠,使其進一步保持穩定。

2. 化“廢”為寶,尾礦煥發新生機

礦山生態修復的“四大法寶”


礦山生態修復的“四大法寶”


對於一直致力於礦產綜合利用研究的成都綜合利用所來說,尾礦的生態修復可以說是他們的金字招牌了。

尾礦資源是金屬和非金屬礦山廢棄物中數量最大、綜合利用價值最高的一種資源。將尾礦丟棄不僅需要佔用大量土地,給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很大的傷害,還要投入處理和維護費用。而進行尾礦資源的綜合回收與利用,不僅可以充分利用礦產資源,擴大礦產資源利用範圍,延長礦山服務年限,也是治理汙染、保護生態的重要手段,還可以節省大量的土地和資金,解決就業問題,造福於人類社會,實現資源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有效統一。所以,在全球礦產資源供應緊張的形勢下,開發利用好長期累積的大量尾礦,是我國礦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在具體治理方面,成都綜合利用所對佔用大量土地的尾礦進行二次開發,提高尾礦的綜合利用率;對開發用量大、投資少、有銷路的尾礦,以實現規模經營和多品種開發的資源化、商品化使其變廢為寶,真正成為經濟商品中的一部分;對尾礦壩中的廢水進行處理以達到國家標準,實現浮選廢水適度淨化後全部回用和零排放。除此之外,對於未處理的採空區、廢舊巷道和硐室的礦山,利用井下采空區排放尾礦。

由成都綜合利用所承擔的地質調查二級項目“攀西地區多金屬礦產資源集中開採區地質環境調查”便是一個很好的案例。該項目針對攀西地區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對礦產資源集中開採區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及危害進行調查,並探索礦山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途徑,旨在實現廢棄物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該項目開展了尾礦可利用調查和綜合利用技術攻關,成功研發了適宜攀西地區銅礦、釩鈦磁鐵礦和稀土礦等尾礦綜合利用技術,為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提供了新途徑。

3.化“汙”為良,加快礦山生態重建

礦山生態修復的“四大法寶”

礦山生態修復的“四大法寶”

礦山生態修復的“四大法寶”

礦山開採造成生態破壞的關鍵是土地退化,也就是土壤因子的改變,即廢棄地土壤理化性質變壞、養分丟失及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質的增加。因此,土壤改良是礦山廢棄地生態恢復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可以採取的措施包括:一是異地取土措施:在不破壞異地土壤的前提下,取適量土壤,移至礦山受損嚴重的部位,在土壤上種植植物,通過植物的吸收、揮發、根濾、降解、穩定等作用,對受損土壤進行修復;二是廢棄地改造措施:進行表土改造之前,設法灌注泥漿,使其包裹廢渣,然後再鋪一層粘土壓實,造成一個人工隔水層,減少地面水下滲,防止廢渣中劇毒元素的釋放;三是土壤增肥改良措施:添加有效物質,使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得到改良,從而縮短植被演替過程,加快礦山廢棄地的生態重建。

2017年,成都綜合利用所根據原國土資源部“三深一土”科技創新戰略指示精神,積極開展了土壤治理研究工作;構建礦山汙染耕地土壤微生物治理技術模型,研究成果將應用於攀西地區耕地土壤重金屬汙染治理,也可在全國範圍內其它同類型重金屬汙染的耕地推廣應用;組建了土壤修復實驗室,在峨眉基地建立面積1200平方米的土壤試驗田,作為土壤治理技術的孵化與示範。

4.化“貧”為“春”,植物修復展新顏

礦山生態修復的“四大法寶”

"

礦產資源是非常重要的非可再生自然資源,它既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也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的資源保障。

我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礦產資源種類較齊全的國家之一。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已成為礦產品生產和消費大國,煤炭、鋼鐵、有色金屬、水泥等產量和消費量均居世界第一。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也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汙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長遠發展的重要因素。

如何在勘查調查生態修復等方面,充分體現綠色發展理念,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既找到金山銀山,又留住綠水青山,是地質人和礦業工作者必須解決的時代命題。

2018年,原國土資源部、財政部等六部委再次出臺《關於加快建設綠色礦山的實施意見》,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於礦產資源規劃、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的全過程,引領和帶動傳統礦業轉型升級。《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16年~2020年)》提出了加快歷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的治理,重點開展524個重點治理區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將大型資源基地資源環境綜合調查作為重要礦產資源領域4項主要任務之一,在重要礦產資源調查、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土資源開發與保護、基礎地質支撐等計劃中,部署了一系列地質環境調查項目。

作為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的直屬單位,成都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以下簡稱“成都綜合利用所”)始建於1953年,一直紮根西南,先後深入1000多個礦區開展礦產開採、礦物加工、尾礦處理、環境恢復等工作,積累了大量資料。

近年來,成都綜合利用所適應新時期新形勢對礦山環境治理的新要求,發揮自身的專業技術優勢,積極投入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大潮中,努力推進礦山生態修復和可持續利用。適應新形勢下山水林田湖草完整生態系統對環境治理的新要求,改革傳統的項目管理方式,轉到現代的、適應新形勢的管理模式上來,在投身礦山生態環境治理的實踐中取得了積極成效。

在礦山開採過程中,大量土地因失去利用價值而成為廢棄地,如露天採場、廢石場、尾礦庫、塌陷區等。礦山修復,就是對礦業廢棄地汙染進行修復,實現對土地資源的再次利用。在自然條件下,礦山廢棄地經過自然演替恢復環境大約需要上百年。因此,通過人工干預恢復礦山廢棄地的生態環境顯得尤為必要。可以說,礦山生態修復既是緩解土壤流失、荒漠化的重要步驟之一,也是挖掘其蘊含的價值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國對礦山廢棄地生態修復的研究起步較晚,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20世紀90年代以後才初步形成一定的規模,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煤礦廢棄地和有色金屬尾礦庫植被覆蓋等。目前,國內對礦區廢棄地的研究主要是與土地開發、土地整理相結合的研究,根據實際情況,將廢棄礦山開發改造成工業用地、耕地、旅遊景觀和旅遊用地、倉儲用地、養殖用地、軍事用地或綠地。

礦山環境問題因為礦產資源的不同,其廢棄礦山的治理關鍵也不相同。煤礦廢棄地的環境問題為採空區、塌陷區、煤矸石堆等,其治理關鍵是對採空區的治理和對煤矸石堆的處理;有色金屬礦山如銅礦、鉛鋅礦,除了對礦坑進行治理,還要對廢棄渣堆進行化學處理,防治廢渣堆等通過雨水的淋漓作用汙染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廢棄採石場則主要進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防治以及植被的恢復。總體上說,成都綜合利用所將礦業廢棄地主要分為四類:由剝離表土、開採的岩石碎塊和低品位礦石堆積而成的廢石堆積地;礦體採完後留下的採空區和塌陷區形成的採礦廢棄地;開採礦石經選出精礦後產生的尾礦堆積形成的尾礦廢棄地;採礦作業面、機械設施、礦石輔助建築和道路交通等先佔用後廢棄的土地。

在不斷的實踐探索中,成都綜合利用所逐漸形成了礦山生態修復的四項法寶:

1.化“危”為“安”,邊坡治理穿綠衣

礦山生態修復的“四大法寶”

邊坡治理的主要工作是要穩定邊坡。該過程的任務是清除危石、降坡削坡,將未形成臺階的懸崖儘量構成水平臺階,把邊坡的坡度降到安全角度以下,以消除崩塌隱患。隨後,要對已經處理的邊坡進行復綠,使其進一步保持穩定。

2. 化“廢”為寶,尾礦煥發新生機

礦山生態修復的“四大法寶”


礦山生態修復的“四大法寶”


對於一直致力於礦產綜合利用研究的成都綜合利用所來說,尾礦的生態修復可以說是他們的金字招牌了。

尾礦資源是金屬和非金屬礦山廢棄物中數量最大、綜合利用價值最高的一種資源。將尾礦丟棄不僅需要佔用大量土地,給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很大的傷害,還要投入處理和維護費用。而進行尾礦資源的綜合回收與利用,不僅可以充分利用礦產資源,擴大礦產資源利用範圍,延長礦山服務年限,也是治理汙染、保護生態的重要手段,還可以節省大量的土地和資金,解決就業問題,造福於人類社會,實現資源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有效統一。所以,在全球礦產資源供應緊張的形勢下,開發利用好長期累積的大量尾礦,是我國礦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在具體治理方面,成都綜合利用所對佔用大量土地的尾礦進行二次開發,提高尾礦的綜合利用率;對開發用量大、投資少、有銷路的尾礦,以實現規模經營和多品種開發的資源化、商品化使其變廢為寶,真正成為經濟商品中的一部分;對尾礦壩中的廢水進行處理以達到國家標準,實現浮選廢水適度淨化後全部回用和零排放。除此之外,對於未處理的採空區、廢舊巷道和硐室的礦山,利用井下采空區排放尾礦。

由成都綜合利用所承擔的地質調查二級項目“攀西地區多金屬礦產資源集中開採區地質環境調查”便是一個很好的案例。該項目針對攀西地區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對礦產資源集中開採區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及危害進行調查,並探索礦山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途徑,旨在實現廢棄物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該項目開展了尾礦可利用調查和綜合利用技術攻關,成功研發了適宜攀西地區銅礦、釩鈦磁鐵礦和稀土礦等尾礦綜合利用技術,為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提供了新途徑。

3.化“汙”為良,加快礦山生態重建

礦山生態修復的“四大法寶”

礦山生態修復的“四大法寶”

礦山生態修復的“四大法寶”

礦山開採造成生態破壞的關鍵是土地退化,也就是土壤因子的改變,即廢棄地土壤理化性質變壞、養分丟失及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質的增加。因此,土壤改良是礦山廢棄地生態恢復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可以採取的措施包括:一是異地取土措施:在不破壞異地土壤的前提下,取適量土壤,移至礦山受損嚴重的部位,在土壤上種植植物,通過植物的吸收、揮發、根濾、降解、穩定等作用,對受損土壤進行修復;二是廢棄地改造措施:進行表土改造之前,設法灌注泥漿,使其包裹廢渣,然後再鋪一層粘土壓實,造成一個人工隔水層,減少地面水下滲,防止廢渣中劇毒元素的釋放;三是土壤增肥改良措施:添加有效物質,使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得到改良,從而縮短植被演替過程,加快礦山廢棄地的生態重建。

2017年,成都綜合利用所根據原國土資源部“三深一土”科技創新戰略指示精神,積極開展了土壤治理研究工作;構建礦山汙染耕地土壤微生物治理技術模型,研究成果將應用於攀西地區耕地土壤重金屬汙染治理,也可在全國範圍內其它同類型重金屬汙染的耕地推廣應用;組建了土壤修復實驗室,在峨眉基地建立面積1200平方米的土壤試驗田,作為土壤治理技術的孵化與示範。

4.化“貧”為“春”,植物修復展新顏

礦山生態修復的“四大法寶”

礦山生態修復的“四大法寶”

植物修復是礦山生態修復的常用技術。該技術可在穩定被汙染土壤及防止地下水二次汙染的同時修復汙染土壤,既不破壞土壤結構,又減少了修復費用,因此已成為重金屬汙染修復技術的研究熱點。

一般的礦山廢棄地都是極端貧瘠、土壤結構不良等惡劣環境,重金屬耐性植物不僅能適應這種土地,還能耐重金屬毒性,甚至部分耐性植物還能富集高濃度的重金屬,因而被廣泛應用於重金屬汙染土地的修復。同時,考慮到引種可能會帶來的生態問題,且鄉土植物對當地氣候條件的適應性,立足本地篩選重金屬耐性植物十分必要。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