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飾品“缺斤短兩”,重量真是洗沒的?'

"

據8月21日央廣報道,日前,甘肅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佈的“關於甘肅省2019年第2批工業產品質量省級監督抽查結果通報”顯示,抽檢的50批次貴金屬首飾及製品中,9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近兩成。周大生、中國金店、中國黃金等多個品牌上榜,主要存在質量偏差、貴金屬純度不符合標準要求等問題。對此,中國金店表示,不合格產品是加盟店私自採購的,將清查所有加盟店,下架此類產品。周大生則表示,不合格產品陳列時間過長,經清洗拋光造成了重量偏差。

欲卸之責,何患無辭?如此解釋顯然難有說服力。首先,加盟店所賣商品,本應對品牌負責,不能有利益便均沾,出問題就推責;其次,即使品牌黃金飾品等確實存在“清洗損耗”的說法或可能,那麼負責任的做法也應是每次清洗後、最終銷售時據實稱量和標示。

我國《價格法》規定,經營者銷售、收購商品和提供服務,應當按照政府價格主管部門的規定明碼標價,註明商品的品名、產地、規格、等級、計價單位、價格或者服務的項目、收費標準等有關情況;消法規定,經營者以廣告、產品說明、實物樣品或者其他方式表明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狀況的,應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實際質量與表明的質量狀況相符。對相關珠寶品牌商和加盟商來說,對如此規定和道理本應“門兒清”,可為何還“缺斤短兩”?在被查處後,還無厘頭地應對呢?

首先是信息不對稱。對如何區分鑑別黃金等貴重飾品,除少部分專業人士外,大部分人並不清楚。這為此類商品在生產和銷售過程中故意混淆概念,虛標、亂標等,提供了便利和條件。其次是黃金飾品的特殊性。此類飾品由於貴重和稀缺,通常都是以非常小的如毫克等為單位來計量銷售,準確計量需由專業機構藉助專業計量工具完成。普通消費者即使懷疑此類飾品的標示和銷售存在貓膩,也往往有口難言。這也無形中助推一些無良商家虛標和“缺斤短兩”的行為。其三,基層執法部門對黃金等飾品的質量、標示等,還存在監督不力甚至監管空白,經營者的違規成本很小。此外,現實中還可能有其他諸如消費者的依法維權意識弱等原因。

黃金等飾品的“缺斤短兩”,以及商家的無厘頭迴應,不應成為笑料和談資。相關職能部門應及時應對,因病施策。比如加大專業知識宣傳,破除信息不對稱催生的虛標銷售空間;強化監督執法,提高違規成本,讓所有行業內經營者不敢也不必虛標銷售黃金等飾品,還黃金珠寶市場以應有的透明和純淨。

餘明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