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上的虛症,實證到底是怎麼分辨?《黃帝內經》告訴你答案!

黃帝內經 中醫 便祕 中藥 睡眠 腫瘤 大寒 亞健康 中醫五行調理 2019-05-08
中醫上的虛證,實證到底是怎麼分辨?《黃帝內經》告訴你答案!

中醫總是在講虛證、實證,很多人都不明白這兩者有什麼區別,或者自己到底屬於那種情況。其實這些情況在《黃帝內經》裡早已告訴我們,今天就跟大家詳細的分析一下虛證、實證到底有什麼區別?

《黃帝內經》講:"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這裡舉一個例子來說一下。比如上火了,口乾舌燥的,為什麼會上火啊,體內陰陽不平衡了,如果是吃了些熱性太強的東西進去,造成陽邪過盛,這時候我們就要吃些清熱降火的藥。

中醫上的虛症,實證到底是怎麼分辨?《黃帝內經》告訴你答案!

如果是體力消耗出汗過多,思想負擔過重等,而營養又沒有跟上,造成陰津受損,這時候我們就要補,吃些生津止渴補陰的藥了,這個時候你還是吃清熱降火的,這樣下去就會造成陰陽俱損?還有就是大寒入體,陰津受制,這又是在虛的基礎上再分,看什麼原因引起的虛,這種情況就得驅寒!

一、中醫怎樣分辨虛證和實證?

虛實在中醫上來講主要是說正邪兩方面氣力的強弱。虛證指正氣虛,抵抗力不足,受外邪侵襲致病。實證指致病的邪氣盛和邪正鬥爭激烈,實證中固然外邪的氣力勝過人體正氣而使人致病,但正氣還有氣力與病邪進行搏鬥。

二、虛證的特點:

1 、久病多虛,一般虛證多發生於重病之後,病期往往遷延較長,不易速愈,易於反覆。

2 、由於正氣不足,肌體對疾病的反應可能不明顯或反應不出來,故症狀表現不劇烈。

低熱遲久不退、消瘦、出虛汗、精神不振、兩目無神、語言低怯、長期食慾不振、腹痛隱隱不休、舌淡苔少、脈細無力等。

3 、虛證一般多與冷症同時存在(虛冷症)。

4 、虛證拔罐治療一般罐斑不明顯,皮膚多呈淡紅或潮紅色。

中醫上的虛症,實證到底是怎麼分辨?《黃帝內經》告訴你答案!

虛證又或分為氣虛、血虛、陰虛、陽虛,其臨床症狀如下:

氣虛:食慾不振,大便溏瀉,脘腹虛脹,神倦乏力,浮腫,脫肛等,甚至還有氣短,懶言,易出虛汗等。

血虛:面色萎黃,嘴脣及指甲蒼白,頭暈眼花,心慌心悸,婦女月經後期量少色淡等。

陰虛:腰膝痠痛,口、手、足、心熱,心煩失眠,潮熱盜汗,遺精,兩眼乾澀階花,眩暈耳叫等。陰虛證往往表現為體形消瘦,口乾、鼻幹、咽乾,午後發熱或手心、足心發熱。

陽虛;畏冷肢冷,腰膝痠軟,冷痛,陽痿早瀉,宮冷,白帶清稀,夜尿增多,脈沉苔白等。陽虛證經常怕冷,四肢尤其是手足發冷、發涼,口中無味、不渴,小便色淡、量多,尤其是夜尿較多,渾身無力,易疲乏等。

氣虛:氣虛證泛指全身無力,極易疲乏,呼吸氣短,說話聲音低,甚至懶言少語;平日出汗多。本症在臨床上,可隨疾病出現的臟腑部位不同而可以兼見。

中醫上的虛症,實證到底是怎麼分辨?《黃帝內經》告訴你答案!

食慾減退,胃部喜歡溫熱,按壓後胃部舒適,口淡無味,喜歡熱飲,大便稀或含有不消化的食品,伴有水腫,面色虛白,女性白帶清稀而量多,甚至胃痛,得溫痛減,遇冷加重。

三、實證的特點:

1 、暴病多實,一般實證的病程較短,多屬病的初、中期,病勢較凶,但一般痊癒較快。

2 、由於邪正交爭激烈、肌體對病邪反應較明顯,故症狀表現得較劇烈,如高熱、無汗、精神興奮、瞻語、聲高氣粗、腹痛拒按、便祕、小便短赤、劇咳痰盛、舌紅苔黃、脈數有力等。

3、實證一般多與熱症同時存在(實熱症)。凡是體內的病理性異物(結石、腫瘤、瘀血、腹水、痰飲等),皆屬實證。

中醫上的虛症,實證到底是怎麼分辨?《黃帝內經》告訴你答案!

總結一下

中醫認為,人體分為"虛證"體質和"實證"體質兩種,由於人體先天基礎代謝率不同,即人體不吃不喝不動所需消耗熱量的指數,若先天基礎代謝率較低,或者末梢血液循環不良,冬天裡容易手腳冰冷、發麻,屬於"虛證"體質;有些人先天基礎代謝率偏高,不但手腳總是熱乎乎的,還可能因"上火"而口乾舌燥、便祕等,屬於"實證"體質。

體質屬於實證或虛證,主要取決於先天遺傳,也與後天地理環境及飲食習慣、健康狀況等有關,像北方人,總給人一種聲音洪亮、紅光滿面、不畏寒冷的感覺,南方人則較偏向虛證體質,比較怕冷。據調查發現,女性中的虛證比例遠遠高於男性,所以冬季怕冷以女性居多。

現在為什麼有那麼多毛病,中國人75%以上都是亞健康的,歸根結底除了環境食物影響外,主要還是有病了亂治,隨便開點中藥或西藥吃,表面問題解決了,好像就萬事大吉了,然後就讓身體去自動修復,身體的自愈系統哪裡忙得過來!結果還不是把身體越弄越糟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