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宮產媽媽生二胎前,記得做下這個檢查'

懷孕 手術兩百年 貧血 體育 不孕不育 年糕媽媽 2019-08-23
"

27 歲的魚魚,從沒想過,自己會跟“不孕不育”扯上關係。

“簡單地說,就是子宮上有個小洞,你這半年都沒長好,以後估計長不好了。”

“啊?可我還準備要二胎呢,怎麼辦?”

“最好不要再生了。”

對比醫生的言簡意賅,魚魚心裡翻江倒海。

什麼情況?只是生娃後月經不規律、每次淋漓不淨,怎麼做了個 B 超,就被醫生下了這麼個結論?

今天咱們請到了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的方醫生,請她來仔細講講這是怎麼回事。

"

27 歲的魚魚,從沒想過,自己會跟“不孕不育”扯上關係。

“簡單地說,就是子宮上有個小洞,你這半年都沒長好,以後估計長不好了。”

“啊?可我還準備要二胎呢,怎麼辦?”

“最好不要再生了。”

對比醫生的言簡意賅,魚魚心裡翻江倒海。

什麼情況?只是生娃後月經不規律、每次淋漓不淨,怎麼做了個 B 超,就被醫生下了這麼個結論?

今天咱們請到了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的方醫生,請她來仔細講講這是怎麼回事。

剖宮產媽媽生二胎前,記得做下這個檢查


"

27 歲的魚魚,從沒想過,自己會跟“不孕不育”扯上關係。

“簡單地說,就是子宮上有個小洞,你這半年都沒長好,以後估計長不好了。”

“啊?可我還準備要二胎呢,怎麼辦?”

“最好不要再生了。”

對比醫生的言簡意賅,魚魚心裡翻江倒海。

什麼情況?只是生娃後月經不規律、每次淋漓不淨,怎麼做了個 B 超,就被醫生下了這麼個結論?

今天咱們請到了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的方醫生,請她來仔細講講這是怎麼回事。

剖宮產媽媽生二胎前,記得做下這個檢查


剖宮產媽媽生二胎前,記得做下這個檢查


魚魚得的“病”,說起來也不復雜,叫“剖宮產刀口憩室”

所謂的切口憩室,是剖宮產後子宮刀口處,由於切口癒合的不好,形成的一個通向宮腔的凹陷或者腔隙。

"

27 歲的魚魚,從沒想過,自己會跟“不孕不育”扯上關係。

“簡單地說,就是子宮上有個小洞,你這半年都沒長好,以後估計長不好了。”

“啊?可我還準備要二胎呢,怎麼辦?”

“最好不要再生了。”

對比醫生的言簡意賅,魚魚心裡翻江倒海。

什麼情況?只是生娃後月經不規律、每次淋漓不淨,怎麼做了個 B 超,就被醫生下了這麼個結論?

今天咱們請到了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的方醫生,請她來仔細講講這是怎麼回事。

剖宮產媽媽生二胎前,記得做下這個檢查


剖宮產媽媽生二胎前,記得做下這個檢查


魚魚得的“病”,說起來也不復雜,叫“剖宮產刀口憩室”

所謂的切口憩室,是剖宮產後子宮刀口處,由於切口癒合的不好,形成的一個通向宮腔的凹陷或者腔隙。

剖宮產媽媽生二胎前,記得做下這個檢查


資料顯示,有過剖宮產手術史的媽媽,切口憩室的發生率為 19.4%~88.0%。而且做過剖宮產手術的次數越多,發生憩室的可能性越大。

"

27 歲的魚魚,從沒想過,自己會跟“不孕不育”扯上關係。

“簡單地說,就是子宮上有個小洞,你這半年都沒長好,以後估計長不好了。”

“啊?可我還準備要二胎呢,怎麼辦?”

“最好不要再生了。”

對比醫生的言簡意賅,魚魚心裡翻江倒海。

什麼情況?只是生娃後月經不規律、每次淋漓不淨,怎麼做了個 B 超,就被醫生下了這麼個結論?

今天咱們請到了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的方醫生,請她來仔細講講這是怎麼回事。

剖宮產媽媽生二胎前,記得做下這個檢查


剖宮產媽媽生二胎前,記得做下這個檢查


魚魚得的“病”,說起來也不復雜,叫“剖宮產刀口憩室”

所謂的切口憩室,是剖宮產後子宮刀口處,由於切口癒合的不好,形成的一個通向宮腔的凹陷或者腔隙。

剖宮產媽媽生二胎前,記得做下這個檢查


資料顯示,有過剖宮產手術史的媽媽,切口憩室的發生率為 19.4%~88.0%。而且做過剖宮產手術的次數越多,發生憩室的可能性越大。

剖宮產媽媽生二胎前,記得做下這個檢查


這個憩室是怎麼形成的呢?

聽起來讓人抓狂:所有可能引起切口癒合不佳的因素,比如

1. 子宮切口選擇的位置有偏差;

2. 縫合技術欠佳;

3. 手術時有胎膜早破、宮腔感染等感染性因素;

4. 媽媽孕期有貧血、低蛋白血癥等症狀。

這些都有可能會引起切口憩室。

✦ 課外小知識:

不管肚皮上可以看到的刀口是橫切還是豎切,(你看不到的)子宮上的切口一般都是選擇在子宮下段進行橫切

當寶寶還在子宮裡的時候,子宮肌層的厚度是差不多均勻的;但是一旦寶寶娩出,子宮收縮後,由於子宮體平滑肌的收縮能力比宮頸處平滑肌好得多,靠近子宮體一側的切口肌層就可能比靠近宮頸側的肌層厚,不利於切口的癒合。


"

27 歲的魚魚,從沒想過,自己會跟“不孕不育”扯上關係。

“簡單地說,就是子宮上有個小洞,你這半年都沒長好,以後估計長不好了。”

“啊?可我還準備要二胎呢,怎麼辦?”

“最好不要再生了。”

對比醫生的言簡意賅,魚魚心裡翻江倒海。

什麼情況?只是生娃後月經不規律、每次淋漓不淨,怎麼做了個 B 超,就被醫生下了這麼個結論?

今天咱們請到了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的方醫生,請她來仔細講講這是怎麼回事。

剖宮產媽媽生二胎前,記得做下這個檢查


剖宮產媽媽生二胎前,記得做下這個檢查


魚魚得的“病”,說起來也不復雜,叫“剖宮產刀口憩室”

所謂的切口憩室,是剖宮產後子宮刀口處,由於切口癒合的不好,形成的一個通向宮腔的凹陷或者腔隙。

剖宮產媽媽生二胎前,記得做下這個檢查


資料顯示,有過剖宮產手術史的媽媽,切口憩室的發生率為 19.4%~88.0%。而且做過剖宮產手術的次數越多,發生憩室的可能性越大。

剖宮產媽媽生二胎前,記得做下這個檢查


這個憩室是怎麼形成的呢?

聽起來讓人抓狂:所有可能引起切口癒合不佳的因素,比如

1. 子宮切口選擇的位置有偏差;

2. 縫合技術欠佳;

3. 手術時有胎膜早破、宮腔感染等感染性因素;

4. 媽媽孕期有貧血、低蛋白血癥等症狀。

這些都有可能會引起切口憩室。

✦ 課外小知識:

不管肚皮上可以看到的刀口是橫切還是豎切,(你看不到的)子宮上的切口一般都是選擇在子宮下段進行橫切

當寶寶還在子宮裡的時候,子宮肌層的厚度是差不多均勻的;但是一旦寶寶娩出,子宮收縮後,由於子宮體平滑肌的收縮能力比宮頸處平滑肌好得多,靠近子宮體一側的切口肌層就可能比靠近宮頸側的肌層厚,不利於切口的癒合。


剖宮產媽媽生二胎前,記得做下這個檢查


如果你是剖宮產,且產後月經出現拖拖拉拉的症狀,極有可能有這個憩室。

每次來姨媽,第 1 周可能和以前的月經差不多,後面就像黃梅天的雨,淅淅瀝瀝,10 天 15 天甚至 20 天。

"

27 歲的魚魚,從沒想過,自己會跟“不孕不育”扯上關係。

“簡單地說,就是子宮上有個小洞,你這半年都沒長好,以後估計長不好了。”

“啊?可我還準備要二胎呢,怎麼辦?”

“最好不要再生了。”

對比醫生的言簡意賅,魚魚心裡翻江倒海。

什麼情況?只是生娃後月經不規律、每次淋漓不淨,怎麼做了個 B 超,就被醫生下了這麼個結論?

今天咱們請到了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的方醫生,請她來仔細講講這是怎麼回事。

剖宮產媽媽生二胎前,記得做下這個檢查


剖宮產媽媽生二胎前,記得做下這個檢查


魚魚得的“病”,說起來也不復雜,叫“剖宮產刀口憩室”

所謂的切口憩室,是剖宮產後子宮刀口處,由於切口癒合的不好,形成的一個通向宮腔的凹陷或者腔隙。

剖宮產媽媽生二胎前,記得做下這個檢查


資料顯示,有過剖宮產手術史的媽媽,切口憩室的發生率為 19.4%~88.0%。而且做過剖宮產手術的次數越多,發生憩室的可能性越大。

剖宮產媽媽生二胎前,記得做下這個檢查


這個憩室是怎麼形成的呢?

聽起來讓人抓狂:所有可能引起切口癒合不佳的因素,比如

1. 子宮切口選擇的位置有偏差;

2. 縫合技術欠佳;

3. 手術時有胎膜早破、宮腔感染等感染性因素;

4. 媽媽孕期有貧血、低蛋白血癥等症狀。

這些都有可能會引起切口憩室。

✦ 課外小知識:

不管肚皮上可以看到的刀口是橫切還是豎切,(你看不到的)子宮上的切口一般都是選擇在子宮下段進行橫切

當寶寶還在子宮裡的時候,子宮肌層的厚度是差不多均勻的;但是一旦寶寶娩出,子宮收縮後,由於子宮體平滑肌的收縮能力比宮頸處平滑肌好得多,靠近子宮體一側的切口肌層就可能比靠近宮頸側的肌層厚,不利於切口的癒合。


剖宮產媽媽生二胎前,記得做下這個檢查


如果你是剖宮產,且產後月經出現拖拖拉拉的症狀,極有可能有這個憩室。

每次來姨媽,第 1 周可能和以前的月經差不多,後面就像黃梅天的雨,淅淅瀝瀝,10 天 15 天甚至 20 天。

剖宮產媽媽生二胎前,記得做下這個檢查


如果有這樣的情況,就要去醫院做檢查了。

因為除了憩室本身的問題,由於陰道出血時間長,還可能會有繼發的陰道炎症、盆腔炎症等。

最簡單的檢查就是超聲,有必要的話,可能會做造影、MRI 等進一步確認。

一般說來,如果不想生二胎,只要症狀不影響日常生活,都可以不去管它。

"

27 歲的魚魚,從沒想過,自己會跟“不孕不育”扯上關係。

“簡單地說,就是子宮上有個小洞,你這半年都沒長好,以後估計長不好了。”

“啊?可我還準備要二胎呢,怎麼辦?”

“最好不要再生了。”

對比醫生的言簡意賅,魚魚心裡翻江倒海。

什麼情況?只是生娃後月經不規律、每次淋漓不淨,怎麼做了個 B 超,就被醫生下了這麼個結論?

今天咱們請到了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的方醫生,請她來仔細講講這是怎麼回事。

剖宮產媽媽生二胎前,記得做下這個檢查


剖宮產媽媽生二胎前,記得做下這個檢查


魚魚得的“病”,說起來也不復雜,叫“剖宮產刀口憩室”

所謂的切口憩室,是剖宮產後子宮刀口處,由於切口癒合的不好,形成的一個通向宮腔的凹陷或者腔隙。

剖宮產媽媽生二胎前,記得做下這個檢查


資料顯示,有過剖宮產手術史的媽媽,切口憩室的發生率為 19.4%~88.0%。而且做過剖宮產手術的次數越多,發生憩室的可能性越大。

剖宮產媽媽生二胎前,記得做下這個檢查


這個憩室是怎麼形成的呢?

聽起來讓人抓狂:所有可能引起切口癒合不佳的因素,比如

1. 子宮切口選擇的位置有偏差;

2. 縫合技術欠佳;

3. 手術時有胎膜早破、宮腔感染等感染性因素;

4. 媽媽孕期有貧血、低蛋白血癥等症狀。

這些都有可能會引起切口憩室。

✦ 課外小知識:

不管肚皮上可以看到的刀口是橫切還是豎切,(你看不到的)子宮上的切口一般都是選擇在子宮下段進行橫切

當寶寶還在子宮裡的時候,子宮肌層的厚度是差不多均勻的;但是一旦寶寶娩出,子宮收縮後,由於子宮體平滑肌的收縮能力比宮頸處平滑肌好得多,靠近子宮體一側的切口肌層就可能比靠近宮頸側的肌層厚,不利於切口的癒合。


剖宮產媽媽生二胎前,記得做下這個檢查


如果你是剖宮產,且產後月經出現拖拖拉拉的症狀,極有可能有這個憩室。

每次來姨媽,第 1 周可能和以前的月經差不多,後面就像黃梅天的雨,淅淅瀝瀝,10 天 15 天甚至 20 天。

剖宮產媽媽生二胎前,記得做下這個檢查


如果有這樣的情況,就要去醫院做檢查了。

因為除了憩室本身的問題,由於陰道出血時間長,還可能會有繼發的陰道炎症、盆腔炎症等。

最簡單的檢查就是超聲,有必要的話,可能會做造影、MRI 等進一步確認。

一般說來,如果不想生二胎,只要症狀不影響日常生活,都可以不去管它。

剖宮產媽媽生二胎前,記得做下這個檢查


這個“刀口憩室”,可不是鬧著玩的,會增加下一次懷孕時的風險。

  • 首先,胚胎可能會著床到這個“小洞”裡——這相當於在肚子裡埋了顆雷,不知道什麼時候子宮就爆掉了,那個出血可是嘩嘩嘩的。
  • 另外,憩室處的子宮肌層原本就薄,到了孕中後期可能就更薄了,甚至只有 1~2mm 的,足月後一旦出現宮縮,也是有風險的。


"

27 歲的魚魚,從沒想過,自己會跟“不孕不育”扯上關係。

“簡單地說,就是子宮上有個小洞,你這半年都沒長好,以後估計長不好了。”

“啊?可我還準備要二胎呢,怎麼辦?”

“最好不要再生了。”

對比醫生的言簡意賅,魚魚心裡翻江倒海。

什麼情況?只是生娃後月經不規律、每次淋漓不淨,怎麼做了個 B 超,就被醫生下了這麼個結論?

今天咱們請到了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的方醫生,請她來仔細講講這是怎麼回事。

剖宮產媽媽生二胎前,記得做下這個檢查


剖宮產媽媽生二胎前,記得做下這個檢查


魚魚得的“病”,說起來也不復雜,叫“剖宮產刀口憩室”

所謂的切口憩室,是剖宮產後子宮刀口處,由於切口癒合的不好,形成的一個通向宮腔的凹陷或者腔隙。

剖宮產媽媽生二胎前,記得做下這個檢查


資料顯示,有過剖宮產手術史的媽媽,切口憩室的發生率為 19.4%~88.0%。而且做過剖宮產手術的次數越多,發生憩室的可能性越大。

剖宮產媽媽生二胎前,記得做下這個檢查


這個憩室是怎麼形成的呢?

聽起來讓人抓狂:所有可能引起切口癒合不佳的因素,比如

1. 子宮切口選擇的位置有偏差;

2. 縫合技術欠佳;

3. 手術時有胎膜早破、宮腔感染等感染性因素;

4. 媽媽孕期有貧血、低蛋白血癥等症狀。

這些都有可能會引起切口憩室。

✦ 課外小知識:

不管肚皮上可以看到的刀口是橫切還是豎切,(你看不到的)子宮上的切口一般都是選擇在子宮下段進行橫切

當寶寶還在子宮裡的時候,子宮肌層的厚度是差不多均勻的;但是一旦寶寶娩出,子宮收縮後,由於子宮體平滑肌的收縮能力比宮頸處平滑肌好得多,靠近子宮體一側的切口肌層就可能比靠近宮頸側的肌層厚,不利於切口的癒合。


剖宮產媽媽生二胎前,記得做下這個檢查


如果你是剖宮產,且產後月經出現拖拖拉拉的症狀,極有可能有這個憩室。

每次來姨媽,第 1 周可能和以前的月經差不多,後面就像黃梅天的雨,淅淅瀝瀝,10 天 15 天甚至 20 天。

剖宮產媽媽生二胎前,記得做下這個檢查


如果有這樣的情況,就要去醫院做檢查了。

因為除了憩室本身的問題,由於陰道出血時間長,還可能會有繼發的陰道炎症、盆腔炎症等。

最簡單的檢查就是超聲,有必要的話,可能會做造影、MRI 等進一步確認。

一般說來,如果不想生二胎,只要症狀不影響日常生活,都可以不去管它。

剖宮產媽媽生二胎前,記得做下這個檢查


這個“刀口憩室”,可不是鬧著玩的,會增加下一次懷孕時的風險。

  • 首先,胚胎可能會著床到這個“小洞”裡——這相當於在肚子裡埋了顆雷,不知道什麼時候子宮就爆掉了,那個出血可是嘩嘩嘩的。
  • 另外,憩室處的子宮肌層原本就薄,到了孕中後期可能就更薄了,甚至只有 1~2mm 的,足月後一旦出現宮縮,也是有風險的。


剖宮產媽媽生二胎前,記得做下這個檢查


@杭州網

聽起來這麼嚇人,所以有這小洞,就告別再生育了?

別緊張,分人,分情況啦。臨床上,醫生主要會根據憩室的大小以及憩室處子宮肌層的厚度決定是否需要治療。常見的治療手段分為兩種:

● 藥物治療:主要包括短效口服避孕藥以及中醫中藥,但只是針對緩解陰道出血癥狀,對於憩室本身改善意義不大。

● 手術治療:包括宮腔鏡,宮腹腔鏡、經陰道手術、開腹手術。

宮腔鏡手術相當於把憩室處的“牆”重新粉刷下,改善症狀;但並不能讓憩室處的“牆體”變厚,所以再生一個的話,還是有風險。

後面三種手術方式,則是把憩室切除再重新縫合,相當於是把憩室處老舊的“牆體”敲掉,重新壘一堵牆。這樣會使再次妊娠安全性增高,但是手術後一般需要間隔 2 年左右才能再次懷孕。

所以,咱們建議,做過剖宮產手術的媽媽,懷二胎前一定要完善 B 超檢查,明確是否有憩室。如果有的話,要明確憩室處子宮肌層的厚度,請醫生判斷是否需要先行處理憩室。

懷上二胎後,早孕 50 天左右的那次 B 超必不可少,要明確寶寶是在宮腔裡,還是長到了憩室上。

另外,孕中晚期要關注疤痕的厚度,如果非常薄,只能再次剖宮產。

"

27 歲的魚魚,從沒想過,自己會跟“不孕不育”扯上關係。

“簡單地說,就是子宮上有個小洞,你這半年都沒長好,以後估計長不好了。”

“啊?可我還準備要二胎呢,怎麼辦?”

“最好不要再生了。”

對比醫生的言簡意賅,魚魚心裡翻江倒海。

什麼情況?只是生娃後月經不規律、每次淋漓不淨,怎麼做了個 B 超,就被醫生下了這麼個結論?

今天咱們請到了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的方醫生,請她來仔細講講這是怎麼回事。

剖宮產媽媽生二胎前,記得做下這個檢查


剖宮產媽媽生二胎前,記得做下這個檢查


魚魚得的“病”,說起來也不復雜,叫“剖宮產刀口憩室”

所謂的切口憩室,是剖宮產後子宮刀口處,由於切口癒合的不好,形成的一個通向宮腔的凹陷或者腔隙。

剖宮產媽媽生二胎前,記得做下這個檢查


資料顯示,有過剖宮產手術史的媽媽,切口憩室的發生率為 19.4%~88.0%。而且做過剖宮產手術的次數越多,發生憩室的可能性越大。

剖宮產媽媽生二胎前,記得做下這個檢查


這個憩室是怎麼形成的呢?

聽起來讓人抓狂:所有可能引起切口癒合不佳的因素,比如

1. 子宮切口選擇的位置有偏差;

2. 縫合技術欠佳;

3. 手術時有胎膜早破、宮腔感染等感染性因素;

4. 媽媽孕期有貧血、低蛋白血癥等症狀。

這些都有可能會引起切口憩室。

✦ 課外小知識:

不管肚皮上可以看到的刀口是橫切還是豎切,(你看不到的)子宮上的切口一般都是選擇在子宮下段進行橫切

當寶寶還在子宮裡的時候,子宮肌層的厚度是差不多均勻的;但是一旦寶寶娩出,子宮收縮後,由於子宮體平滑肌的收縮能力比宮頸處平滑肌好得多,靠近子宮體一側的切口肌層就可能比靠近宮頸側的肌層厚,不利於切口的癒合。


剖宮產媽媽生二胎前,記得做下這個檢查


如果你是剖宮產,且產後月經出現拖拖拉拉的症狀,極有可能有這個憩室。

每次來姨媽,第 1 周可能和以前的月經差不多,後面就像黃梅天的雨,淅淅瀝瀝,10 天 15 天甚至 20 天。

剖宮產媽媽生二胎前,記得做下這個檢查


如果有這樣的情況,就要去醫院做檢查了。

因為除了憩室本身的問題,由於陰道出血時間長,還可能會有繼發的陰道炎症、盆腔炎症等。

最簡單的檢查就是超聲,有必要的話,可能會做造影、MRI 等進一步確認。

一般說來,如果不想生二胎,只要症狀不影響日常生活,都可以不去管它。

剖宮產媽媽生二胎前,記得做下這個檢查


這個“刀口憩室”,可不是鬧著玩的,會增加下一次懷孕時的風險。

  • 首先,胚胎可能會著床到這個“小洞”裡——這相當於在肚子裡埋了顆雷,不知道什麼時候子宮就爆掉了,那個出血可是嘩嘩嘩的。
  • 另外,憩室處的子宮肌層原本就薄,到了孕中後期可能就更薄了,甚至只有 1~2mm 的,足月後一旦出現宮縮,也是有風險的。


剖宮產媽媽生二胎前,記得做下這個檢查


@杭州網

聽起來這麼嚇人,所以有這小洞,就告別再生育了?

別緊張,分人,分情況啦。臨床上,醫生主要會根據憩室的大小以及憩室處子宮肌層的厚度決定是否需要治療。常見的治療手段分為兩種:

● 藥物治療:主要包括短效口服避孕藥以及中醫中藥,但只是針對緩解陰道出血癥狀,對於憩室本身改善意義不大。

● 手術治療:包括宮腔鏡,宮腹腔鏡、經陰道手術、開腹手術。

宮腔鏡手術相當於把憩室處的“牆”重新粉刷下,改善症狀;但並不能讓憩室處的“牆體”變厚,所以再生一個的話,還是有風險。

後面三種手術方式,則是把憩室切除再重新縫合,相當於是把憩室處老舊的“牆體”敲掉,重新壘一堵牆。這樣會使再次妊娠安全性增高,但是手術後一般需要間隔 2 年左右才能再次懷孕。

所以,咱們建議,做過剖宮產手術的媽媽,懷二胎前一定要完善 B 超檢查,明確是否有憩室。如果有的話,要明確憩室處子宮肌層的厚度,請醫生判斷是否需要先行處理憩室。

懷上二胎後,早孕 50 天左右的那次 B 超必不可少,要明確寶寶是在宮腔裡,還是長到了憩室上。

另外,孕中晚期要關注疤痕的厚度,如果非常薄,只能再次剖宮產。

剖宮產媽媽生二胎前,記得做下這個檢查

臨床上,也經常會有患者來問,剖宮產子宮切口憩室,可以預防嗎?

其實,最好的預防措施就是不做無謂的剖宮產呀。不要僅僅因為怕痛、怕陰道鬆弛等等原因,在醫生建議順產的情況下,找出各種打著擦邊球的理由要求做剖宮產。

另外,孕期體重控制好,適當體育鍛煉,定期產檢,有貧血或低蛋白血癥等及時治療,也很重要哦。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