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石洞子村:一度消失的燕子又回來了

新京報訊(記者 王紀辛)石洞子村,北京最北端的村子,是懷柔區喇叭溝門滿族鄉帽山村四個自然村中的一個,也是公交H29路的最後一站。站牌設在村南,如果以站牌為原點,向南16.7公里,是懷柔區喇叭溝門滿族鄉政府,向南114公里,是懷柔區政府,向南大約170公里,是北京城區中心。開車從石洞子村向北出村,沿111國道老路開幾分鐘,就上了新修的111國道,緊接著進入長達2830米的懷豐隧道,出隧道就是河北省了。

“北極”石洞子村:一度消失的燕子又回來了

北京最北端的村子,石洞子村。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北京最北的自然村

H29的始發站在懷柔區於家園,終點站在石洞子村。新京報鄉村頻道記者從運營這趟線路的北京公交第七客運分公司瞭解到,這條線路全程78站,單程運行里程111公里,在道路暢通的情況下,單程需要3小時40分鐘。111公里的運行里程,也是全市最長的一條公交線路。

“北極”石洞子村:一度消失的燕子又回來了

單程達111公里的H29路公交。新京報記者 王紀辛 攝

如果這樣還不足以感受到石洞子的方位,那麼,在地圖上以石洞子村為原點,分別向東向西畫出水平射線,東偏南是河北省承德市,西邊是河北省張家口市。因此,把石洞子叫做北京的“北極村”一點都不為過。

在去石洞子村之前,記者先看了看H29路的站名:“冷水峪”“椴樹嶺”“七道河”“石洞子”,每個站名都顯露出深山的特點。

“北極”石洞子村:一度消失的燕子又回來了

航拍石洞子村。受訪者供圖

藉助一張航拍照片,可以看到石洞子村建在一塊山間平地上,一排一排紅色屋頂,如同長長短短的素描線條,勾勒出一個近似棗核的形狀,村子主街依著地勢,彎彎曲曲地把村子分成東西兩部分,村子西側是山,東側是111國道的老路。民居都是坐北朝南,東西向排列,家家戶戶紅瓦灰牆,外觀統一。

村子四周全是連綿不絕的山脈,山前坡地都被修整成形狀規則的耕地,周圍綠色的大山,顯現出柔和的線條,攏著石洞子這個小山村。

小山村走出5名大學生

資料顯示,石洞子村現有31戶,92口人,和上帽山、下帽山、頭道穴一樣,行政管理歸屬帽山村。

記者到訪時,已近中午,村民大都在家做飯休息。為了近距離觀察“北極村”村民的生活,記者走進一戶村民家裡,這是一戶門口兩側種著不少花草的農戶,大紅色的蜀葵開得正旺。開門的是女主人張大姐,她剛吃完飯,抽空還洗了頭髮,見到記者時,水珠從髮梢不停地往下滴。張大姐聽明白記者來意後,熱情地帶新京報鄉村頻道記者參觀她的家。

今年50歲的張大姐介紹自己是石洞子村的衛生管理員,丈夫是村裡的水管員,負責維護供水系統。據張大姐介紹,“村裡人都有工作”。

據介紹,年輕村民都外出打工了,留在家裡的,大多負責村裡的公益崗。公益崗的標準是,女性年齡在40歲-50歲,男性50歲-60歲的,分別負責村裡的衛生、供水、安全等崗位,還有的負責看山護林,基本解決了中老齡村民本地就業問題。

張大姐告訴記者,她在村裡負責打掃環境衛生,每月收入2200元,外加五險,兩口子的工資加在一起,每月能拿到4000多元。“個人忙完村裡的活,還能打理自家的5畝玉米、穀子,日子過得挺踏實。”

張大姐兩口有一兒一女。女兒首都師範大學師範專業畢業了,今年在市區實習,兒子考入北京101中學懷柔分校,已是一名高一的學生。說起在外求學的孩子,張大姐告訴記者,除了她家,石洞子村還出了4名大學生,有做老師的,有在工商部門的,還有一位警校畢業後在做特警的。小山村走出的5名大學生,成了石洞子村全村的驕傲。

24小時都能喝上山泉水

張大姐家院落不大,是個標準的四合院。石洞子的村民都會在自家院子當中留一小塊地,種些日常瓜菜,張大姐也不例外。

“北極”石洞子村:一度消失的燕子又回來了

石洞子村的村民都會在家種點菜。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記者到訪前,張大姐剛剛收穫了5、6棵白菜,7、8個角瓜,地裡還留有十來棵地豆,已經開始結豆角了。

在張大姐的帶領下,記者還參觀了她家廚衛。

“北極”石洞子村:一度消失的燕子又回來了

張大姐家的柴灶,隔十來天就會燒一次,讓炕不那麼潮溼。新京報記者 王紀辛 攝

記者看到,廚房在院子的東北角,十多平方米大小,牆面地板都貼著白色的瓷磚,做飯用的是煤氣。看得出來,主人是個愛乾淨的人,油煙機和爐灶旁邊的牆面上都貼著保鮮膜,為的是便於清理。在靠近廚房門口的位置,是一個正方形的柴灶。

張大姐說,這是用來燒炕的,隔十來天就要燒一回,保持炕床乾燥。和柴灶匹配的是一把小板凳和一口水缸,水缸上蓋著一個玉米秸稈縫製的蓋簾兒,大小正好蓋住缸口,蓋簾上放著當天吃剩下的饅頭和菜,一個紅色防蠅罩罩在上面。廚房裡沒有多餘的傢俱,顯得乾淨敞亮。

衛浴設備在院子的西南角。和城市居民家裡的衛生間差不多,衛生間同時也是浴室。“太陽能熱水器每年從5月用到10月。”張大姐告訴記者,石洞子冬天最高氣溫零下20℃,家裡洗不了澡,到了冬季,村民會相約著,合租一輛車,去山北邊的河北豐寧洗礦泉浴。“現在路好走了,去河北比去湯河口還方便,洗完了還能逛逛集市。”

張大姐告訴記者,“村裡現在喝到的水是山泉,24小時隨時能喝到,水質也變好了。”

記者到訪石洞子村之前瞭解到,當地地下水氟含量比較高,不少村民牙齒變黃,有的甚至變黑。到了7、8月旱季,還經常斷水。

2018年,在帽山村書記彭明華的帶領下,村委會投資10多萬元,村民出工出力,從石洞子村引出山泉水,向帽山村的4個自然村輸水,管道都是深埋在地下1米,確保冬天不凍。改造後,帽山村吃水難的問題得到了解決,包括石洞子在內的4個自然村全部喝上了放心水。

燕子又飛回來了

記者注意到,在石洞子村東公路上,沿路隔不遠一個長方形的垃圾櫃,每個櫃子裡有3個垃圾桶,村民告訴記者,3個桶分別盛放餐廚垃圾、生活垃圾、建築垃圾。

採訪中,不少村民告訴記者,近幾年,村裡環境好了,最大的變化是,村子周圍經常能看見白鸛、野鴨等野生動物。

一位60多歲的村民告訴記者:“以前村裡有很多燕子,都會飛進村民家裡做窩,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就見不到了,這幾年環境整治以後,燕子又回來了。”

為進一步瞭解帽山村環境的變化,記者採訪了帽山村書記彭明華。回憶起當初治理村域環境時,彭明華說:“當時也犯過難,挪個柴火垛,都要做工作。”他說也沒什麼好辦法,“左不過上人家說唄,愛聽不愛聽都得說,直到做通了為止。”

彭明華告訴記者,村裡老人多,兒女基本都不在家,為了改變老人們的傳統觀念,自己一個粗獷的漢子練就了一張婆婆嘴。“甭管咋說,村民還都是支持的。”拾掇出來的空地用來栽花種樹,美化環境。記者注意到,樹種選的是樺樹、柳樹等鄉土樹種,花草也是相對皮實耐寒的菊科花草。

在村委會的帶動下,留在村裡的村民平均收入每人每月都能達到2000元。彭明華告訴記者,他打算今明兩年把老年驛站建起來,解決村裡老人吃飯的問題。“能走的,上村委會來吃,不能走的,送菜上門,服務到家。”

為了發展村集體產業,帽山村還在推進溫泉民宿建設,計劃利用當地開採出來的溫泉,發展旅遊業。“用溫泉把幾個自然村都打造成度假樂園,村裡沒有產業不行。”彭明華說。

新京報記者 王紀辛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何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