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的時候 你居然還要糾結是否原裝進口

豪華車 德國汽車 汽車 汽車控 汽車控 2017-09-22

文/白石

很多年以前,純進口的豪華車曾經是身份的象徵,很多高端消費者買車的時候一定會糾結這一點。但是隨著中國汽車消費市場的升級和整體汽車製造業水平的升級,這已經不是一個問題。

買車的時候 你居然還要糾結是否原裝進口

或者不如說,如果一個豪華廠商在國內沒有國產化車型的話,那麼它幾乎不可能壯大。嗅覺最靈敏的奧迪,奔馳和寶馬早已經嚐到甜頭,所以它們現在穩坐第一梯隊,而像是凱迪拉克,沃爾沃,英菲尼迪,路虎捷豹都在中國找到了自己的合作者,只有執拗的雷克薩斯仍然堅持著進口,而這就是它產品雖好卻一直沒有價格優勢的原因。

為什麼純進口從當初的身份象徵變成現在不需要糾結呢。就是我們前面說的兩個原因,一個是消費升級一個是製造業發展。

買車的時候 你居然還要糾結是否原裝進口

消費升級很好理解,現在豪華車的入門價格很多都已經到了20萬元以下,主要的銷量擔當車型也在20萬-50萬元區間。在這個價格區間,很多消費者都能夠買得起,比如說原來會覺得買一輛寶馬奔馳很難得,現在寶馬3系或者奔馳C級都成了很多一二線城市家庭結婚以後代步的標配,它們甚至不配出現在婚禮車隊裡了。

買車的時候 你居然還要糾結是否原裝進口

試想,如果一款豪華車國產化後,價格與普通品牌的車差不太多,而另一些沒有國產的豪華車卻比國產的貴不少,這個時候只有非常強的理由才能說服消費者買單了,而事實上現在豪華車之間的產品力差距都非常小的。

買車的時候 你居然還要糾結是否原裝進口

不過如果沒有一個較為完整的汽車製造業產業鏈,想要在國內造豪華品牌整車也是不可能實現的。當然經過了較長時間的發展,其實這個產業鏈已經建立了,具體咋建立的可能得花一整個系列的文章才寫得完,在這裡只要知道,大部分國際汽車零件供應商都在中國設廠,中國本土供應商的水平也已經達到了合格的高水平。並且像是豐田系和通用系的一些國內工廠,其標準和生產質量在各自品牌的全球生產體系中都是名列前茅的。

買車的時候 你居然還要糾結是否原裝進口

那小編的意思是豪華品牌應該全盤國產化嗎,那倒也不是,這得分情況,國不國產化的分割點在於信仰與B格。比如以奧迪為例,它算是最早開始國產化的豪華廠商,現在它在國內的生產體系應該非常成熟了,但是它國產化的最高端車型也就是A6L和Q5。旗艦級別的A8和Q7暫時是沒有國產打算的,因為B格在一些消費者的心裡明顯會降低。另外像是RS 5,RS 6和R8這類車型也不會國產,否則你讓別人怎麼充值信仰。

買車的時候 你居然還要糾結是否原裝進口

那麼有朝一日會不會達到全面國產化呢,這個要看中國製造業的發展水平,以及成本。如果有一天中國汽車業實現了真正的騰飛,中國品牌不在國人心裡低別人一頭,那麼也就不存在B格和信仰的問題了,當然如果到時候國外製造反而成本更低更便宜的話,廠商還是會選擇進口的,只不過那時候的進口和現在的進口,其意義就完全不同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