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常說“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有道理嗎?'

"

再過幾天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節氣了,而“白露”後面還有一個節氣為“寒露”。白露跟寒露有何區別,為何諺語中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的說法呢?

"

再過幾天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節氣了,而“白露”後面還有一個節氣為“寒露”。白露跟寒露有何區別,為何諺語中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的說法呢?

農村老人常說“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有道理嗎?

白露是一年之中的第15個節氣,這時太陽的位置轉移到黃經165度,進入秋天的仲秋。關於“白露”之名的由來,古人是這樣記載的:

“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

進入這個時節,白天可能還會繼續炎熱,但夜晚就開始有寒意了,晝夜溫差較大,使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水珠。

"

再過幾天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節氣了,而“白露”後面還有一個節氣為“寒露”。白露跟寒露有何區別,為何諺語中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的說法呢?

農村老人常說“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有道理嗎?

白露是一年之中的第15個節氣,這時太陽的位置轉移到黃經165度,進入秋天的仲秋。關於“白露”之名的由來,古人是這樣記載的:

“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

進入這個時節,白天可能還會繼續炎熱,但夜晚就開始有寒意了,晝夜溫差較大,使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水珠。

農村老人常說“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有道理嗎?

古人或許並不懂得這個原理,但卻有浪漫的詩意表達: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而“寒露”還要再推遲30天到來,這時氣溫就更低了,這時太陽的位置到達黃經195度,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記載:

“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

這時水依然在夜晚凝結成露水,但比白露時要寒冷,甚至將要凝固成霜了。

"

再過幾天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節氣了,而“白露”後面還有一個節氣為“寒露”。白露跟寒露有何區別,為何諺語中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的說法呢?

農村老人常說“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有道理嗎?

白露是一年之中的第15個節氣,這時太陽的位置轉移到黃經165度,進入秋天的仲秋。關於“白露”之名的由來,古人是這樣記載的:

“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

進入這個時節,白天可能還會繼續炎熱,但夜晚就開始有寒意了,晝夜溫差較大,使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水珠。

農村老人常說“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有道理嗎?

古人或許並不懂得這個原理,但卻有浪漫的詩意表達: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而“寒露”還要再推遲30天到來,這時氣溫就更低了,這時太陽的位置到達黃經195度,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記載:

“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

這時水依然在夜晚凝結成露水,但比白露時要寒冷,甚至將要凝固成霜了。

農村老人常說“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有道理嗎?

白露身不露

寒露與白露這兩個節氣都是古人通過水蒸氣的凝結現象來刻畫的,考慮到兩種“露水”的溫度不同,人們的養生方式也不一樣,農村諺語“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就是針對這兩種節氣,要注意的防寒措施。

"

再過幾天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節氣了,而“白露”後面還有一個節氣為“寒露”。白露跟寒露有何區別,為何諺語中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的說法呢?

農村老人常說“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有道理嗎?

白露是一年之中的第15個節氣,這時太陽的位置轉移到黃經165度,進入秋天的仲秋。關於“白露”之名的由來,古人是這樣記載的:

“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

進入這個時節,白天可能還會繼續炎熱,但夜晚就開始有寒意了,晝夜溫差較大,使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水珠。

農村老人常說“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有道理嗎?

古人或許並不懂得這個原理,但卻有浪漫的詩意表達: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而“寒露”還要再推遲30天到來,這時氣溫就更低了,這時太陽的位置到達黃經195度,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記載:

“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

這時水依然在夜晚凝結成露水,但比白露時要寒冷,甚至將要凝固成霜了。

農村老人常說“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有道理嗎?

白露身不露

寒露與白露這兩個節氣都是古人通過水蒸氣的凝結現象來刻畫的,考慮到兩種“露水”的溫度不同,人們的養生方式也不一樣,農村諺語“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就是針對這兩種節氣,要注意的防寒措施。

農村老人常說“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有道理嗎?

寒露腳不露

“白露身不露”是指白露時就不要光膀子了,“寒露腳不露”是指穿鞋時要注意足部的保暖。

雖然有“春捂秋凍”的說法,但是天氣寒冷了,在外行走,不要讓露水直接接觸身體和腳部。

【大鄉】,專注科普三農領域的“冷知識”、“趣知識”,快來關注、點贊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