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德若谷”——老子的處世哲學

國學 莊子 吳學峰 吳學峰 2017-08-03

“上德若谷”——老子的處世哲學

“上德若谷”出自老子《道德經》。筆者結合《道德經》一書中有關“谷”的論述,就“上德若谷”之多層含義進行簡要闡述。

(一)處世謙虛

這裡借用老子《道德經》中“穀神不死”的“谷”來比喻人的胸懷像山谷那樣深而且廣,以形容人十分謙虛。即所謂的“虛懷若谷”也。蓋:“谷”者,“虛”也。“虛”者觀念應用於人生則含有“謙虛”的意思,亦含有“深藏”的意思。老子於第四十五章中說:“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因此,老子教人“大巧若拙,大辯若訥。”成語“大智若愚”即源於老子的“大巧若拙”。一言以蔽之,其教會在教人謙虛。老子——這位偉大的長者,誨人不倦,於《道德經》中反覆強調為人處世要謙虛。譬如,“光而不耀”、“不自是”,等等,這些都是在教人要謙虛,並指出:人若驕傲,必將“自遺其咎”,即自取禍患。謙虛者,“不盈”也,“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正因為不自滿,所以能夠去故更新,讓人不斷進步。

(二)待人寬容

夫“谷”者,“虛”也。“虛”教人“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以達到“玄同”的境界,這其中便體現了“寬容”的思想,並認為“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由此可見,寬容的意義和作用。後世道教繼承老子“寬容”的思想,如宋元時興起的淨明道將其“容”列入“垂世八寶”;並認為“君子之知乎道者,八寶是也。”道教所崇尚的寬容,包括寬容待人與寬容待物兩方面。在寬容待人方面,道教謹記老子之教誨,力爭做到柔弱不爭、慈愛和善;在寬容待物方面,繼承老子及莊子思想,力爭做到物我為一、齊同慈愛。

我們所熟悉的一句名言“有容乃大”,便是對寬容精神的讚美。筆者認為:寬容精神是人類社會永遠所需要的。寬容是一種高尚的人格。家庭成員之間多一些寬容,將有利於和睦與幸福;社會成員之間多一些寬容,將有利於團結與友善;國際成員之間多一些寬容,將有利於和平與發展;人類社會對自然界萬物多一些寬容,將有利於環境保護與生態平衡。願寬容精神滲入每個人的心靈深處……

(三)心境空明

“谷”,還可以用來比喻人的心境像山谷那麼空明,簡言之,即“明心若谷”也。蓋:“谷”象徵“虛”也。此“虛”用於人生,可以形容人的心境空明。眾所周知,人的心境原本是空明的,只因私慾的活動與外界的擾動,而使得人的心境閉塞不安。所以,老子教人“虛其心”,淨化人的心靈,並“致虛極”,達到心境空明的至極境界,以“復歸於樸”,返回到心靈純樸的狀態。

筆者認為,莊子“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與老子“上德若谷”之思想是相通的。

“上德若谷”——老子的處世哲學

(四)心胸曠達

老子《道德經》第十五章中說“曠兮,其若谷”。這裡老子用“谷”來比喻人的心境像山谷那樣寬廣,以形容人的心胸十分曠達,即常言之“心寬”也。心寬者,乃淡泊名利,不計得失,寵辱不驚。其最高境界正如《岳陽樓記》中所說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不因環境稱心而欣喜,也不因個人失意而悲傷。

後世道教繼承老子“心寬”的思想,如前面所言之——宋元時興起的淨明道便將其“寬”列入“垂世八寶”:並認為“君子之致乎道者,八寶是也。”由此可見,一個人心胸曠達是多麼的重要。我們經常聽到的“心寬體胖”,亦是說明了心胸曠達的心境胸懷,以達到人生超脫的曠達境界。記得一代偉人毛澤東主席有一句名詩“風物長宜放眼量”,這也是勸人要有一種開朗曠達的心境胸懷,突破小我,以大局為重,不計個人榮辱得失。

(五)胸襟博大

所謂“胸襟”,其涵義有二:其一,指抱負(遠大的志向);其二,指氣量。

就前者而言,旨在教人有遠大的志向。只要我們瀏覽《道藏》首經《度人經》,便能領略到道教偉大胸襟的風采。如該《經》中宣稱“仙道貴生,無量度人”。所謂“無量度人”,就是最大限度地去度化世人。據道書記載:八仙中的鐘離權祖師在度化呂洞賓祖師的時候,曾問過呂洞賓祖師:“爾欲何日成道?”呂祖回到說:“吾欲度盡眾生,而後成道。”試看,這是多偉大的胸襟。因此呂祖信仰特別濃厚,並遍及天下。

就後者而言,旨在教人有包容心。夫有氣量者,方可包容一些或容納一切。老子在四十九章中說:“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又說“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其旨在教人以博大胸懷去包容或容納“不善者”和“不信者”。如此,便可使人人向善,使人人守信。這對於人類社會的和諧,無疑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無數事實證明,人又多大的包容就有多大的力量。蓋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