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道德經》“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國學 老子 天麻 文化 道家大師兄 道家大師兄 2017-08-30

《道德經》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一章也不太好理解,字數少,字用的簡單,它的含義就多,所以很難把握。

怎樣理解《道德經》“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反”字,不太好理解,但這句話既然是個排比句,我們就先理解“弱”字。弱,柔弱,老子說過“柔弱勝剛強”,又說“柔弱者生之徒”。結合下文“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此處的“弱者”,當側重於“生”的意義。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那麼在這從無到有,從有到萬物的過程中,是誰在推動,是誰在發揮作用?是道。道的推動和作用的發揮又是以什麼形式體現在物上呢?一為“反”,一為“弱”也。

老子崇尚柔弱,因為柔弱代表了旺盛的生命力。生命剛開始時,正是生命力最強的時候,而這個時候的生命特徵就是柔弱。“物壯則老”,事物成長到強硬了,也就老了,行將就木了。

所以事物在初生時的“柔弱”狀態,能夠得到“道”最大的扶持力度,表現為“柔弱勝剛強”、“天下之至柔,馳騁於天下之至堅”、“強大處下,柔弱處上”等等。因此道的功用,就在物之“弱”時得到了最顯著的體現。

“道之動”,道之運行。那麼道的運行,又體現在哪裡呢?體現在物之“反”。有正才有反。何謂正?中正不變也;何謂反?往復變化也。有運動和變化,就能在其中呈現出道的運行規律,所以道的運行,就體現在萬物圍繞著“正”的生滅往復變化之中。

怎樣理解《道德經》“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萬物生而離其母,為反;滅而歸其根,仍然為反。相對於中正的水平面來說,魚兒無論躍起還是落下,往還是復,都是在做反向運動。中正則不易不變,而有反覆者、有運行變化者,盡皆為“反”。故而以中正為基,“反”之一字,足以概括任何往復變化。

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為何會禍福相依,而無休止?因為我們普遍認知的禍或福,均非“正”,皆為“反”,故而會不斷地發生往復變化。以至於到現在我們認為“變化才是唯一的不變”,“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沒有真正的好,也沒有真正的不好”,因為我們失去那個“正”已經太久了。

子出於母,故母為正,其子為反;末出於根,故根為正,其末為反;有出於無,故無為正,其有為反;高出於下,故下為正,其高為反。陰陽負抱而成為一個具體事物,正反相牽而成為一個有機整體。故而母子成國,根末成樹,無有成萬物,高下成空谷。

然而子民不守衛建設自己的國家,子女不返哺照顧自己的母親,則國、家難立;樹不落葉、末不返根,則大樹難存;生而不滅、有不返無,則萬物難續;其高無度、其長無窮,則空谷難成。所以萬物芸芸,仍然各自復歸於其根。

表現出來就是:子民在外守衛,但不能無限去擴張;葉子往上生長,但不能無限去擴展;樹幹往高生長,也同樣不能無限去增長。因為有一個“力”在把它們“抱”回來,緊緊圍繞自己的根本而不遠離。偏離根本過遠的,則“返”之。表現出來就是:高者抑之,有餘者損之,亭者毒之,勇於敢者殺之,強梁者死之,皆歸於——遠者返之。

怎樣理解《道德經》“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老子所謂“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這個張弓之力,正是負抱之力。“萬物負陰而抱陽”,弓一拉開,就同時有一個向上的力,一個向下的力,二者一為“負”,一為“抱”,合力而成一個整體。

於大樹這一個整體來說,根為本,葉為末,葉落可再生,根毀則樹亡。因此老子讓我們要把握住本,而不去捨本逐末;要把握住重,而不去棄重求輕;要把握住靜,而不去無靜而躁。因為末依於本,輕依於重,躁依於靜,所以不要去逐末而傷根本。

守根,固本,而“食母”,則為“正”。為“正”者,方能不易,不反,而長久,如此方能“久視長生”。老子推崇的“復歸於嬰兒”狀態,不正是一個離母體最為接近的狀態麼?如此方能得以“食母”,方能得以長生。“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不正是要成就一個“母”的狀態麼?培育他人,成就他人,而己得以長久。

子始出於母時,是為“弱”;末始出於根時,是為“弱”;有始出於無時,是為“弱”;高始出於下時,是為“弱”。所以事物在“弱”小的時候,道對它的扶持作用是最大的,因為天下萬物都起源於這個很弱小的“有”。

在前未起於後時,是為“無”;在高未出於下時,是為“無”;在有未生於無時,是為“無”,所以“有”都來源於這個“無”。故而高以下為基,無為有之本,末由根而生,道為天地母,生天下萬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