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高考結束了。語文作為首考科目,照例受到社會的熱烈關注。

盤點各地的語文高考卷,作文題目多與“國學”相關:如全國II卷要求以百年中國大事記為選題素材,北京卷“文明的韌性”,上海卷“中國味”,江蘇卷“物各有性、共存相生”等。明顯能感受到,“國學”相關知識顯得更重要了。

“國學熱”背後的冷思考:我們應如何對待傳統文化?

實際上,“國學”在社會上已經熱了十幾年了:央視《百家講壇》捧紅了多位講國學的名人;通俗“國學”書長期熱銷;少兒“國學班”層出不窮。浙江省大膽首創,讓小學生從五年級開始學習中醫知識。

“國學熱”背後的冷思考:我們應如何對待傳統文化?

然而,針對“國學”的各種質疑聲一直不絕於耳,並引發人們的思考。

某女士解讀的《論語》是不是經典本義?中醫的科學性是否靠譜?那些被詬病的“女德班”到底在鼓吹什麼德?“弟子規”是否適應當下社會?眾多以中國歷史為題材的“快餐讀物”到底有什麼價值?

質疑與爭議反映出當下人們對“國學”的困惑。“國學”究竟是什麼?面對紛繁蕪雜的“國學熱”,我們該如何取捨?

我想結合自己的學習體會談幾點意見。所言未必都正確,但求不說假話、以理論事。

第一條,“國學”要正名。邊界要劃分清楚。

“國學”是個筐,啥都往裡裝。只要是本士原產的,無論看相算命、氣功養生、宮廷權謀,民間方術乃至“厚黑學”,都在以“國學”之名兜售。這便是當下的情況。

首先要說明,“國學”這個詞產生不過一百多年。鴉片戰爭以來,西學與西洋文明大量傳入中國,當時的知識分子為了區分,所以強調中西之別;張之洞提出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即是代表。

進入民國後,“國”字號成為本國傳統之代稱,如”國貨”、“國畫”、“國術館(武術)”、“國醫館(中醫)”。“國學”當然是指中國傳統學問。然而,中國傳統學問多而繁雜,“國學”主要指哪些學問呢?

當代著名學者樓宇烈先生有過一個概括¹:儒家、道家、佛教、中國傳統藝術,以及中醫是“國學”的主體內容;樓先生還特別強調了中醫。

“國學熱”背後的冷思考:我們應如何對待傳統文化?

筆者以為,樓先生的概括是確當的。真正的“國學”應以上述諸門學問為主體。同時也認為不能忽視兵家之學。

但問題在於:中國傳統學問雖有門派之分,但缺乏分科體系,相互交雜者甚多。譬如“陰陽五行”的概念,儒、道、醫、兵等各家都用,民間方術也用。這就造成南懷瑾先生指出的“旁門八百,左道三千”²。

基於此,我們需要將“國學”的定義清晰化,把學問與民間方術有所區分。

譬如說,《易經》是國學研究的核心經典之一,但算命、打卦、看相之類只能歸於民間方術與民俗文化。再譬如,“四書五經”是儒學的主體;你若把《三字經》、《弟子規》等啟蒙讀物當作國學經典來宣講,那就是誇大其詞了。

第二條,“國學”要打假。警惕穿鑿附會的偽“大師”。

當今社會,“專家”、“大師”這些詞被濫用,已至被用爛。

記得有一次在機場候機,書店裡正播放某“國學大師”的講課,他說:團隊的“隊” 字,就是一個人對著別的耳朵說話,這代表領導力云云。他真敢胡謅!難道他不知道“隊”的繁體字是“隊”嗎?

某女士把《論語》解讀得像心靈雞湯一樣,結果迅速走紅,還贏得“學術超女”之稱。一些媒體報道把季羨林先生也稱為“國學大師”,季老感覺“渾身起雞皮疙瘩”,撰文聲明:“請從我頭頂上把‘國學大師’的桂冠摘下來”³。

“國學熱”背後的冷思考:我們應如何對待傳統文化?

季羨林先生

與季老不同,行走江湖兜售“國學”的“大師”甚多。諸如“XX大師講國學”、“三十六計與現代商戰”、“老子教你XXX”之類的書,常常被置於書店的顯眼位置。

不過你要清楚:這些“大師”和暢銷書是借“國學”之名做生意的,與真正的學問相去甚遠。我們要擦亮雙眼、去偽存真,謹防被偽國學忽悠了。

第三條,“國學”確有寶藏,但不可將其神化。

中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曾為人類貢獻了很多重要的文明成果,這是不容否認的歷史事實。

直至今天,儒家的社會倫理觀、道家的自然主義思想、兵家的謀略智慧,都是世界認可的、具有重要啟發意義的文化資源。

尤其是中醫,雖然因其缺乏現代醫學的實驗體系,被一些人批為“不科學”;但中醫中藥的有效性被長期實踐所證實,其理論體系也不是當前科學範疇所能概括的。

以寫意見長的中國畫,體現了東方特色的藝術審美;與西方美術堪稱雙璧、各有千秋。中國傳統的建築、園林、雕塑藝術也是人類藝術寶庫中的明珠。

“國學熱”背後的冷思考:我們應如何對待傳統文化?

以上這些都足以支撐我們的文化自信心。但自信歸自信,切不可盲目自大。

經常聽到這樣的說法:萊布尼茨發明二進制是受到《周易》的啟發;老子的《道德經》與現代宇宙科學有相通之理;美國軍隊在打海灣戰爭時,人手一冊《孫子兵法》……

這些說法固然很長志氣。但是,如果你把“國學”看做無所不能,說到什麼都是“古已有之”,那就是自欺欺人的笑話了!

我們必須承認:自15世紀以來,西方文明經歷了文藝復興、地理大發現、宗教改革等重大飛躍。尤其是18世紀以來的工業革命與科學大發展,已將曾經領先的中國文明遠遠拋在了後面。

可以這麼說,最近500年來,中國文化對世界文明幾乎沒有什麼重大貢獻。我們現在的工業技術、學科體系、市場制度等,幾乎全部來自於西方;我們的衣、食、住、行無不打上了西方文明的烙印。

“國學”是我們祖先的寶貴遺產,但並不意味著它處處領先。盲目拔高、過度鼓吹“國學”不僅無益,反而大大有害;我們或將因比喪失反思意識與批判精神。

第四條,從小灌輸“國學”,小心食古不化。

少兒國學班招生了,要不要送孩子去補一補呢?這是很多家長關心的問題。

在我看來,如果教的是書法、國畫、詩詞,大概可以去試一試。如果教的是《弟子規》、“四書五經”的部分內容,那就堅決不去。為什麼呢?

“國學熱”背後的冷思考:我們應如何對待傳統文化?

書畫與詩詞是可以欣賞、可以體驗的國學內容。書法要臨帖,詩詞要吟誦;儘管孩子未必能全懂,但在學習中可以受到潛移默化的薰陶。

對於那些刻板的教條和晦澀的語錄,我很擔心低齡段的孩子會食古不化,望子成龍的父母們一定要謹慎選擇。

比如說《弟子規》,內容雖有可取之處,但與現代社會相距甚遠。現在的孩子可以做到嗎?有必要這樣做嗎?譬如某小學評選“孝心好少年”,孩子回家去給媽媽洗一次腳,媽媽用手機拍攝,然後發給老師參評;這是不是形式主義呢?

至於“四書五經”、《道德經》等內容,老師未必讀得懂,叫孩子如何理解呢?如果光是背誦了一些不理解的句子,反而有損於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其實這些經典書籍,你到30歲再讀都不算晚。

必須指出:由於近百年來,我們對傳統文化的態度幾經曲折,文化斷代是比較普遍的;對經典的理解也頗多歧義。譬如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話,不同老師的解釋就大相徑庭。

對於浙江省“中醫進小學”這件事,我認為值得探索,但效果有待觀察。

因為要想真正瞭解中醫,你必須要了解中醫背後的思維體系,也就是“陰陽五行”的生命觀。這對現在的孩子來說的確有些難度。因為他們從科學課上學到的,是基於解剖學的生理知識。

“肺屬金,肺主皮毛,肺與大腸相表裡”,不知道孩子們能否真正理解這些話,但這就是傳統中醫的基本語彙。

第五條,“少沉迷中國歷史,多瞭解世界文明”⁴。這是復旦大學唐世平教授的一句忠告,我本人很認同。

唐教授認為,中國歷史講了太多的改朝換代,充斥著“權謀術”。太沉迷於中國歷史,客易導致閉目塞聽。我們應當更積極地學習世界文明,而不要陷於“”自戀”。

“國學熱”背後的冷思考:我們應如何對待傳統文化?

筆者同時要強調:“國學”的範疇涵蓋了文、史、哲。從歷史故事入手學習國學,不失為一條有效途徑,更有利於啟發孩子的興趣。

但我們注意到:當下流行的很多歷史讀物,以講故事為主,缺少邏輯分析,更缺少應有的反思與批判。在這個“文化快餐”盛行的時代,我們面對著大量亂添加、低營養的文化食品 ,選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分析了“國學熱”背後的隱憂,也闡述了本人的觀點,最重要的還在於行動建議。我的建議是什麼?三句話可以概括。

  • 第一句話:從經典文學與藝術入手,體驗國學的魅力,增強學習的動力。
  • 第二句話:用心體會以《易經》為代表的國學哲思體系,月映萬川,綱舉目張。
  • 第三句活:他山之石能攻玉,中西參照是良方。

我們有過百年前的“新文化運動”,也正在經歷今天的“國學熱”。為了實現國學的真正復興,我們需要兼容幷包的心態,也需要批判反思的精神。


注1:見《中國的品格:樓宇烈講中國文化》。

注2:見南懷瑾著《易經系傳別講》。

注3:見2009年7月20日《瞭望東方週刊》文《季羨林:辭不掉的“國學大師”》。

注4:見唐世平/文《少沉迷中國歷史,多瞭解世界文明》

原創文章 頭條首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