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王弼八十一章神話,還老子《道德經》一個公道!

國學 王弼 老子 論語 道德經三味 2017-06-22

一、《道德經》的體例是著作還是語錄集

自魏晉以來,《道德經》的文本體例是著作,還是語錄集的問題困擾我們兩千餘年。

著作是思想體系的載體,必須具備主題、結構和內容三要素。主題是全書所要表達的思想,結構和內容為主題服務。篇章是著作中獨立完整的單元,也必須符合主題清晰、結構完整、內容詳實三要素的要求。

語錄集是相對獨立的語錄抄纂成集的小冊子,沒有主題、結構的要求,每段都是相對完整的句子,可以獨立表達思想,是思想的閃光點,例如《論語》。

打破王弼八十一章神話,還老子《道德經》一個公道!

從文本體例角度,《道德經》或者是一部著作,或者是一本語錄集,不可兼容。《道德經》如果是著作,就一定主題清晰、結構完整、內容詳實。

有人認為,《道德經》是老子做“守藏室之史”時摘錄、整理的先人語錄集,分為八十一章,每一章都是幾段可以用來獨立表達思想的語錄集合。各章彼此之間沒有必然聯繫。持這種觀點的人錯誤的以為八十一章是老子所分。所以,任何人都不能對八十一章提出質疑。顯然,這種以為八十一章是老子所分的認識源自於對《道德經》由來的無知。《道德經》是先秦時期老子所作,原文不分章,楚墓出土的竹簡本《道德經》和漢墓出土的帛書本《道德經》就是例證。《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是魏晉時期的王弼所為,是《道德經》成書以後幾百年的事情,不是原作固有。

還有人認為,經過兩千餘年的歷史檢驗,王弼的八十一章本《道德經》已經成為完美無暇的經典著作,所以被稱為通用本《道德經》。通用本《道德經》的每一章都是主題清晰、結構完整、內容詳實的獨立完整單元,各章之間承轉啟合無懈可擊。所以,通用本《道德經》的章句不容置疑。這個觀點居高臨下,以衛道者自居,咄咄逼人。初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是,經不起推敲。

打破王弼八十一章神話,還老子《道德經》一個公道!

既然,通用本《道德經》是一部主題清晰、結構完整、內容詳實,各章之間承轉啟合無懈可擊的著作,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把通用本《道德經》當做語錄集,用學習語錄的方法來學習?是學習者有問題,還是通用本《道德經》的八十一章分章有問題?對古文,包括《道德經》進行適當的章句處理,是閱讀和研究的重要方法,無可厚非。但是,章句處理的結果必須正確!如果章句出現錯誤,其原作的結構、邏輯就會遭到破壞。讀者無法從章句錯誤的文本瞭解和掌握原作所表達的觀點和思想。會對原作做出似是而非,甚至南轅北轍的解讀。

所以,通用本《道德經》八十一章的分章正確與否,是讀懂《道德經》的基礎和關鍵。正所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章句之不清,義理難明”。可見,通用本《道德經》八十一章的分章正確與否,茲事體大,不可不察。

打破王弼八十一章神話,還老子《道德經》一個公道!

二、分章錯誤的通用本《道德經》

為了驗證通用本《道德經》分章的對錯,我們以第二章為樣本,用著作及篇章主題、結果、內容三要素的標準,對其進行檢驗。如果,第二章符合主題清晰、結構完整、內容詳實三要素的標準,其分章就是正確的,反之,就是錯誤的。

通用本《道德經》第二章分為兩段。

通用本《道德經》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打破王弼八十一章神話,還老子《道德經》一個公道!

通用本《道德經》第二章第二段提出了兩個命題“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但是,在這裡只能找到 “聖人處無為之事”的內容“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卻找不到“行不言之教”的內容。用三要素的標準衡量,第二章結構不完整,內容缺失。所以, 第二章的分章是錯誤的。

我們猜測,第三章第一段“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第二章“行不言之教”所缺失的內容。

驗證第三章第一段是“行不言之教”內容的方法很簡單。只要把第二章“行不言之教”和第三章第一段內容放在一起,用“聖人”填充各自省略的主語,就一目瞭然了:(聖人)行不言之教。(聖人)不尚賢,使民不爭;(聖人)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聖人)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我們知道,行教必須由施教主體和受教客體兩部分構成。第三章第一段的“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是對行教主體“聖人”的要求,“使民不爭;使民不為盜;使民心不亂”是對受教客體“民”的要求。由此可見,第三章第一段是“行不言之教”的內容。

綜上所述,通用本《道德經》第二章、第三章的分章是錯誤的,錯誤的分章導致第二章結構不完整,缺“行不言之教”的內容。第三章第一段“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與第二段“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兩者之間既不是因果關係,也不是並列關係。兩段互不相干的內容放在一起,導致邏輯混亂,必然引起誤讀。

打破王弼八十一章神話,還老子《道德經》一個公道!

通用本《道德經》的分章錯誤,是《道德經》被當做語錄集的根本原因。通用本《道德經》的分章錯誤與魏晉時期的王弼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王弼(226-249),字輔嗣,魏晉玄學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一個天才。他僅僅活了23歲。在23歲有限的生命時限內,完成了《老子注》《周易注》與《論語釋疑》。《老子注》被後人視為標準注本,流傳至今,對後世影響極大。從《道德經》成書到王弼作《老子注》,期間跨越戰國、秦、漢、魏晉歷時七八百年,經歷了秦始皇焚書坑儒,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萬馬齊喑、萬籟俱寂的兩個學術低潮期。王弼雖然是天才,無奈二十三歲的人生經歷決定了他不可能盡知天下事,對《道德經》的分章和註釋難免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

打破王弼八十一章神話,還老子《道德經》一個公道!

通用本《道德經》的分章錯誤破壞了《道德經》原文的結構,致使邏輯關係和思想體系被割裂,導致人們在解讀《道德經》的時候,把主題清晰,結構完整,邏輯嚴謹,內容翔實的著作,當作語錄集進行學習和研究。不同的人根據自己的學識、好惡、需要,把《道德經》中的某一句話或某一段話進行著天壤之別的詮釋。

造成《道德經》中的很多句子和名詞除了其出處來自於《道德經》以外,其內容和含義已經與《道德經》所表達的思想、主題、內容毫無關係了;《道德經》成為一個什麼東西都可以往裡面裝的筐,成為解讀者表達個人思想和表現自我的平臺,最終異化成為誰也說不清楚而不說又顯得沒有文化的天書,成為千古之謎。

三、章句正確的此木本《道德經》

王弼之後,在學習和研究《道德經》的過程中,有許多有識之士發現了通用本《道德經》八十一章的分章錯誤,試圖加以解決。比如,清朝的魏源將《道德經》分為六十八章,魏源的分章只是在八十一章基礎上合併了一些章節,唯一例外是把第六十七章的第一段“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放在了第六十六章的結尾。但是,這種在八十一章基礎上修修補補的方法,不可能解決通用本《道德經》分章錯誤的問題,更不可能解決《道德經》究竟是著作還是語錄集的問題。

打破王弼八十一章神話,還老子《道德經》一個公道!

沒有人能夠成功證明通用本《道德經》分章有錯誤,並不證明其分章就是正確的,猶如哥白尼之前沒有人能夠證明太陽繞著地球轉是錯誤的,並不證明太陽繞著地球轉是正確的是一個道理。

本人經過十餘年的艱苦努力,將《道德經》分為四部八篇二十六章,成功的證明了《道德經》是一部主題清晰、結構完整和內容詳實的管理哲學著作。四部八篇二十六章本《道德經》簡稱為此木本《道德經》。

下面,我們以此木本《道德經》第三章為樣本,用三要素的標準,檢驗此木本《道德經》分章的對與錯。

此木本《道德經》

第三章 無為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之相生;難易之相成;長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傾;音聲之相和;前後之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

打破王弼八十一章神話,還老子《道德經》一個公道!

此木本《道德經》第三章第一段是因,第二、三段是果,第四段是結論,是典型的因果結構

“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兩個命題的內容分別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和“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聖人之治”命題的內容是“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處無為之事”是對“聖人”個人修養的要求。要求聖人按照“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的原則和方法做好人、做對事。

“行不言之教”是對聖人行教的要求,是行教的過程和結果。“不尚賢”是對“聖人”在精神方面為民表率的要求。“不貴難得之貨”是對聖人在物質方面為民表率的要求。“不見可欲”是對聖人在其他方面為民表率的要求,要求聖人遠離可能引起不良慾望的人和事。“使民不爭”“使民不為盜”“使民心不亂”是聖人“行不言之教”的過程和結果。

打破王弼八十一章神話,還老子《道德經》一個公道!

“聖人之治”是對聖人卓越治理的要求。治理通常由治理主體、治理客體和中間管理層三部分構成。“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是對治理主體“聖人”胸懷、學識、抱負和氣節的要求。“虛其心”要求聖人要“虛懷若谷”“胸懷博大”“宰相肚裡能撐船”;“實其腹”要求聖人要“學識淵博”“滿腹經綸”“腹有良謀”;“弱其志”要求聖人做事要“量力而行”,抱負和才能相匹配,不犯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輕而擔重的錯誤;“強其骨”要求聖人要有“氣節傲骨”,“打鐵還要自身硬”“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是“聖人之治”的過程和結果。“常使民無知無慾”是對治理客體“民”的要求,要求“民”對聖人“行不言之教”中“不尚”“不貴”和“不見”的內容“無知無慾”,在“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安居樂業的前提下,做守法公民。“使夫智者不敢為也”是對中間管理層“智者”的要求,要求“智者”成為一名能吏、廉吏。在履行職責時,恪盡職守,不敢不作為,不敢亂作為;不敢貪、不能貪、不想貪。

打破王弼八十一章神話,還老子《道德經》一個公道!

第三章的主題是“無為”。無為的概念是治理,由“為“無為”,則無不治”定義之。無為的內容包括“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和“聖人之治”三個方面九個層次的內容。“無為”的治理理念與現代治理理念“管理自己,影響別人”幾乎同出一轍,本質就是管理自己,但早於其兩千五百餘年。

綜上所述,此木本《道德經》第三章主題是“無為”;結構分為四段,是典型的因果結構;“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和“聖人之治”三個命題的內容分別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和“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及“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符合著作主題清晰、結構完整、內容詳實三要素的要求。

所以,此木本《道德經》第三章的分章是正確的。

打破王弼八十一章神話,還老子《道德經》一個公道!

四、結語

“無為”不僅是第三章的主題,也是《道德經》的主題。《道德經》全書圍繞主題“無為”從八個方面論述治理之道,是一部符合主題清晰、結構完整和內容詳實標準的管理哲學著作。

通用本《道德經》的分章錯誤使《道德經》由一部著作變異為語錄集,變異為不知所云的天書,是改變中國文化進程的文化轉基因事件,是文化之殤。

我們既然發現了《道德經》分章錯誤,就一定有能力糾正其錯誤。糾正《道德經》分章錯誤,恢復《道德經》原貌是中華民族文化復興時不我待的歷史責任。

打破王弼八十一章神話,還老子《道德經》一個公道!

附一:此木本《道德經》第一篇:

第一篇 無為

第一章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第二章無

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第三章無為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之相生;難易之相成;長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傾;音聲之相和;前後之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

附二:

王弼本《道德經》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之相生;難易之相成;長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傾;音聲之相和;前後之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打破王弼八十一章神話,還老子《道德經》一個公道!

參考文獻: 柴曉明.《道德經》三味[M].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4.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