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十句話,感悟待人處事之道

國學 禮記 孟母 孟子 淳道書畫藝術 淳道書畫藝術 2017-09-15

《禮記》,西漢戴聖對秦漢以前漢族禮儀著作加以記錄,編纂而成,共49篇。十三經之一。是戰國以後及西漢時期社會的變動,包括社會制度、禮儀制度和人們觀念的繼承和變化。49篇分屬於制度、通論、名堂陰陽、喪服、世子法、祭祀、樂記、吉事等,它闡述的思想,包括社會、政治、倫理、哲學、宗教等各個方面,其中《大學》《中庸》《禮運》等篇有較豐富的哲學思想。

在上位,不凌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

譯文:君子身處上位,不作威作福,欺凌處於下位的人。處在下位,不巴結奉迎處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的作為而不去苛求別人,那麼就不會產生怨恨。

《禮記》十句話,感悟待人處事之道

淳道字畫簽約畫家李清河四尺橫幅《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我們每個人都處在複雜的社會關係網中。一個正直的君子,居上而寬,不會刁難欺凌下屬,也不會對才處在自己上位的人阿諛奉承。自己行的端做得正,不對別人提出無禮的或者不合道義的要求,就不會招致怨恨。古人告訴我們,要想在社會關係網絡中,不招致怨恨,就要“正己”。身正不怕影子斜,身正不僅是個人修養,也為會贏得周圍人的真心的尊重。

曾子曰:“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

譯文:細人指見識短淺或 地位低微的人。曾子說,君子愛人是使之有德行,小人愛人則是姑息遷就。

《禮記》十句話,感悟待人處事之道

淳道字畫簽約畫家張勇四尺橫幅《相馬圖》

感悟:愛有很多種內涵,也有很多種方式。我們愛一個人,希望他好,就應該明白,什麼才是真正的愛。努力去迎合一個人的慾望,對於他的錯誤視而不見、得過且過,這種愛就是姑息遷就。父母對子女姑息遷就,那就是溺愛。朋友之間姑息遷就,就是小人之交。真正愛一個人,不管是朋友還是子女,都應該提醒他、督促他養成良好的德行和習慣,對於他的錯誤一定要提出來,並且建議他及時改正。

“子不學,斷機杼”的講的是孟母教子的故事。孟子小時候很貪玩,一次逃學回家,孟母說:“還沒放學,你怎麼就回來了?”孟子不作聲。孟母生氣地把織布機上的梭子拆斷了。她告訴孟軻,梭子斷了,布就不能織了,學習也一樣,日積月累,積少成多,才能獲得成功。孟母愛子以德,最終使孟子獲得了大成就。

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

譯文:學習是無止境的,知識的積累是無止境的;要時刻注意採取行動提高自己,不能懈怠!

《禮記》十句話,感悟待人處事之道

淳道字畫簽約畫家張勇四尺橫幅《天倫之樂》

感悟:我們每個人,都想著不斷豐富自己,提高自己。古人告訴我們,博學和篤行,而非金錢財富,是豐富我們自身的主要途徑。人的一生要堅持學習,因為知識是無涯的,所以不斷學習的態度是必不可少的。另一個方面就是實踐。論語上說,學而時習之,就是說學到知識以後,要在適當的時間實踐。

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

譯文:有仁德的人用財富來發展、成就自身,沒有仁德的人則利用自己的身心去聚斂財富。

感悟:古今中外的人,都喜愛財富。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追求財富無可厚非,古人也不反對追求財富。但是,一定要明白兩個問題,追求財富的目的是什麼?用什麼方式去追求財富?“以財發身”就是要告訴我們,只求財富的目的是要把我們自身變得更豐富,用財富提升我們的德行、學問等等。追求財富本身並不是目標。為什麼要反對“以身發財”,以身發財就是追求財富不惜犧牲自己的道德節操、健康、人際關係等等。

君子不失足於人,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

譯文:失足:舉止不慎重。失色:容貌不莊重。失口:說錯了話,言語不當。君子在別人面前舉止應慎重,容顛要端莊,不要說錯話和說不該說的話。

《禮記》十句話,感悟待人處事之道

淳道字畫簽約畫家張勇四尺橫幅《牧歌》

感悟:幾句可用以勸人要謹言慎行,對人不要說不該說的活,也不要作不該作的事。一個方面是說,免得授人以柄,招致非議。另一方面,也是君子的個人修養。一個有修養的人總是能在合適的人面前,在合適的環境了做合適的事情、說合適的話。

居其位,無其言,君子恥之;有其言,無其行,君子恥之。

譯文:處於一定的職位,而沒有在那個職位上所應該提供的意見,君子為其感到羞恥;有那樣的言論,卻沒有那樣的行為,君子為其感到羞恥。

《禮記》十句話,感悟待人處事之道

淳道字畫簽約畫家劉鄭公四尺橫幅《童趣》

感悟:這幾句多用於說明處於一定的職位就應該有符合那個職位的言行。也可用於譏諷居於一定的職位而不稱職的人。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言、行的問題。有些人總喜歡把話說得很大很滿,但總是缺乏行動,更沒有結果。古人非常鄙視這種人。我們生活、工作中,寧肯把話說得樸實、謙虛,也不要自誇。

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譯文:驕傲不可滋長,慾望不可放縱,意志不可自滿,歡樂不可以走向極端。

《禮記》十句話,感悟待人處事之道

淳道字畫簽約畫家劉鄭公四尺橫幅《蕉下品茗圖》

感悟:這句話是讓人做任何事都要適可而止,不可過分強求。對人要恭敬有禮,不可自以為是。因為人的慾望無止境,永遠都不會滿足,所以對慾望享樂要有節制,不可無限放縱,對於功名的追求,要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在人生的實踐中,能處處把握住這個度,恰到好處,就會無所不成,達至盡善盡美。

這句話告訴我們,做人必須要懂得自制,不管是驕傲、慾望還是快樂,都要控制在一定的度之內,否則必然會給我們自身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不好的影響。

瑕不掩瑜,瑜不掩瑕。

譯文:瑕,玉上面的斑點,比喻小缺點。小缺點掩蓋不了優點,優點也遮蓋不了缺點。

《禮記》十句話,感悟待人處事之道

淳道字畫簽約畫家劉鄭公四尺橫幅古代人物畫《秋韻》

感悟:“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每個人都有缺點和優點。我們生活和工作中,如何對待別人的優、缺點其實是很大的學問。喜歡、看重一個人,不應該只看到這個人的優點,還要明白他的缺點;同樣,討厭、不喜歡某個人,也不應該只看到這個人的缺點,而應該還本著公正的態度看到這個人的優點。人都是複雜的,優點和缺點盤根錯節地存在於每個人的身上。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譯文:學習要廣泛涉獵;有針對性地提問請教;學會周全地思考;形成清晰的判斷力;用學習得來的知識和思想指導實踐。

《禮記》十句話,感悟待人處事之道

淳道字畫簽約畫家黃華民四尺斗方《羅漢暢談圖》

感悟:博學、審問、慎思、篤行,這句話經常我們經常能在校園看到。也的確如此,這八個字把學習說得很透徹,當然這種學習不僅僅侷限在校園,而是貫穿於整個人生的學習。這八個字告訴我們,學習,不僅要學,還要就自己困惑的問題向別人請教提問;不僅要不斷積累知識,更要自我思考;不僅要思考,還要認真辨析其中的道理;不僅要心領神會,還要身體力行。這是古人對學習問題的最精闢地概括。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譯文:別人學一次就會了,(我還不會),就學他一百次;別人學十次就能就會了,可是我還不會,就學他一千次。如果果真能照這樣自去做,那麼即使再笨的人也一定會變得聰明,即使在柔弱的人也一定會變得堅強。

《禮記》十句話,感悟待人處事之道

淳道字畫簽約畫家黃華民四尺斗方人物畫羅漢《傳缽圖》

感悟:古人說,勤能補拙。聰明的人,不勤勞,也很難有什麼成就。而且現實中,也的確有很多聰明人無所成就。愚笨的人,雖然學習慢,但如果有恆心,勤於學習和實踐,也必然能夠彌補自身的不足,前途也是不可限量。在這個世界上,聰明人只是少數,大多數人的是普通人。

曾國藩的成功是“勤”的典範。曾國藩小時候很笨,有一天,曾國藩在家裡背書,一篇文章不知道重複讀了多少遍就是背不下來。這時有個盜賊光顧他家,藏在屋簷下想等他讀完書熟睡後下手。左等右等,曾國藩就是反覆讀那麼篇文章背不下來。竊賊實在等不下去了,勃然大怒,跳出來說:“像你這等笨蛋還讀書!”說完,竊賊把那文章背誦一遍,揚長而去。然而愚笨的曾國藩卻成就了大事業,而聰明的盜賊卻被人們遺忘

相關推薦

推薦中...